江西省宜春市部分学校2023-2024高一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1页
江西省宜春市部分学校2023-2024高一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2页
江西省宜春市部分学校2023-2024高一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3页
江西省宜春市部分学校2023-2024高一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4页
江西省宜春市部分学校2023-2024高一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高一4月质量检测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12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宫廷的奴隶或穆什钦努(一种自由民)的奴隶娶自由民之女,奴隶的主人不得要求将自由民之女所生子女作为奴隶;奴隶死亡后,自由民之女应得到自己的嫁妆,二人同居后的财物,应由奴隶的主人和自由民之女均分。由此可知,《汉谟拉比法典》()A.彰显了一定的人文主义精神 B.强调尊重财产所有者的意志C.以维护社会公正为指导思想 D.注重社会成员法律地位平等2.下面是公元前7世纪亚述帝国的一幅王宫宴饮浮雕。画面中,国王和王后的形象占据了整幅画面的二分之一,其身上的装饰被刻画的无不细致,而仆从的服饰仅在衣摆处刻有条纹或流苏装饰。在歌舞升平的王宫花园中,还高挂着埃兰国王特乌曼的首级。该浮雕()A.反映了亚述人对殖民扩张的狂热 B.意在强化君主的封建专制统治C.展现了亚述帝国尚武的社会风气 D.兼具了较高的艺术和史学价值3.下图为西亚地区帕提亚帝国国王阿萨息斯一世(公元前247年~前217年)时期的钱币。钱币正面为国王“无须头像”,头戴游牧民族特色的毡帽(束发带);背面为身着波斯服饰的国王坐像,手持天神赋予的弓弩,坐在宙斯等神祇常坐的脐石上;钱币上还刻有“爱希腊”等希腊语铭文。该钱币可用来说明()A.希腊文化与西亚文化同源 B.西亚推行政教合一的制度C.亚历山大东征的深远影响 D.多元文化呈相互交融趋势4.罗马法规定:窃贼本人和以暴力取得物品的人占有了某物,由于其最初阶段持有的“恶意”,无论其取得物品多久都不能成为该物的合法所有人;对于这种“恶意”和恶行,法律应给予制裁和校正。由此可推知,罗马法()A.注重规范社会行为 B.强调司法审判公平公正C.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D.以保护私产为根本目的5.对于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大规模翻译古希腊罗马及东方科学文化典籍),恩格斯曾评说:“在罗曼语(拉丁语,主要包括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诸民族那里,一种从阿拉伯人那里吸收过来并重新发现的希腊哲学中得到的营养、明快的自由思想,愈来愈根深蒂固。”恩格斯意在强调百年翻译运动()A.利于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 B.造就了欧洲文化繁荣的局面C.为欧洲社会转型提供了思想助力 D.引领了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6.下表为不同学者对古代非洲文明的评价。由此可推知()学者认识黑格尔(1770~1831年,德国)非洲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显示出发展,非洲黑人处在野蛮未开化的状态斯塔夫里阿诺斯(1913~2004年,美国)历史上,非洲与欧亚大陆隔绝得十分严重,这一隔绝至今是影响非洲大陆发展的一个首要而持久的因素朱寰(1926~2020年,中国)非洲不是孤岛,也不是与世隔绝地区,虽与欧亚世界的交往较少,但世界文明的相互碰撞,必然会对其产生借鉴,对非洲黑人文明也应该如此认识A.学界对非洲文明的认识不断深化 B.非洲文明落后于同时代的亚欧地区C.政治立场影响对非洲文明的评价 D.非洲文明是受外界影响最少的文明7.哥伦布返回西班牙后在其日记中写道:“由于我未能迅速派回载满黄金的船只,各种诽谤以及对此航海事业的反对声便铺天盖地而来。”该材料()A.反映了早期殖民扩张的局限性 B.折射出传统思想制约航海事业发展C.揭示了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动机 D.表明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的较单一8.亚当·斯密认为:世界出现新的社会分工和艺术进步的现象——这在欧洲古老经济的狭窄范围内是永远也不可能发生的……新大陆的白银似乎是以这种方式成为交换的主要商品之一,通过白银,旧大陆两端的贸易也得以继续。这一“世界新现象”的出现缘于()A.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新航路的开辟C.西欧殖民扩张完成 D.社会分工出现9.下面为14901649年英国物价与工人日工资增长对比表(14901509年的指数为100)。下列对此表解释正确的是()年代一揽子消费品小麦工业产品工人日工资1490~1509年1001001001001510~1529年1261301081031530~1549年1691601211131550~1569年2762952061671570~1589年3273522322031590~1609年4615082522171610~1629年5085742742391630~1649年600722300293A.贵金属流入影响了社会日常生活 B.商业革命加速了社会经济发展C.新物种传播冲击了传统农业生产 D.价格革命巩固了封建贵族的地位10.它使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彻底地将人类的目光从神拉向了人间,将人类的思想解放了出来,不仅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变革,也促进了政治与艺术更加多元化、人性化发展。由此可知,材料中的“它”是()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 D.科学革命11.1776年的《独立宣言》宣扬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1787年宪法奉若神明的,不是激进民主和道德经济,而是有产者的统治、自由市场,以及一个由地主、商人和银行家组成的镀金精英集团。这反映出()A.1787年宪法背离了启蒙思想 B.资产阶级革命的虚假性C.1787年宪法具有阶级局限性 D.美国民主政体有待完善12.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藩治职制”改革,任命各藩主为藩知事,主管地方行政,另设“家知事”以管理藩主家政;对于藩政,其人员黜置均应随时呈报太政官(天皇辅政机构)。日本政府的这一改革()A.旨在强化中央集权统治 B.有效维护了天皇的专制统治C.推动了地方自治的发展 D.标志日本封建关系彻底瓦解13.在19世纪,人们曾在莱茵河下游大量捕捞鲟鱼,用鲟鱼卵制造鱼子酱;而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却明显地受到限制,到1920年就完全禁止了捕捉。明治时期的日本,因开采铜矿,使七千五百余人丧生,几十万人流离失所。这些现象的出现()A.源于工业化生产的消极影响 B.致使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C.说明工业的发展具有两面性 D.致使贫富分化矛盾的激化14.下表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概括的《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这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要点一从历史观的层面揭示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它适用于整个人类社会要点二运用唯物史观揭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适用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阶级对立关系的各个阶段要点三关于资产阶级社会及其后社会发展的论述,揭示了资产阶级社会阶级斗争的特点和走向,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远景A.总结了人类进步规律 B.重视政治斗争的顺利开展C.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 D.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15.1871年4月,巴黎公社机关报发布通知:“有许多寄到市政厅的信,信封上都写着‘公社主任收’。我们要再三说明,巴黎公社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主任。请各有关人士今后来信写明‘寄市政厅公社委员收’”。这表明巴黎公社()A.践行了社会公仆的原则 B.具有人民掌握政权的特点C.深受无政府主义的影响 D.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16.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部分地区领土沦为殖民地的比重情况。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大洋洲南洋各岛非洲亚洲美洲100%98.9%90.4%56.6%27.2%A.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不断发展 B.传播天主教热情高涨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313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签订《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合法化,基督教逐渐成为社会主流。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世俗君主多借助教会为自己的“君权神授”正名。教会的财富与田产日益增多,并执着于形形色色的朝圣教堂、圣物与图像,以期获得更多资助;人们也欲通过朝圣、购买赎罪券等方式追求拯救。在世俗社会越来越虔诚的同时,神圣领域却越来越世俗。10~12世纪,克吕尼改革和西多会改革开始清除教会中出现的䰞卖圣职、教士结婚等腐化现象,扭转由其导致的不良社会风气;西方修院制也开始从“避世”转向“入世”。至11~12世纪,精通法学的诸位教宗在政教冲突中把持了发言权,教会逐渐从对一套精神秩序的要求转变成为对法律权限的要求,西欧开始朝向一个由教宗领导的“基督教国家联合体”的方向前进。——摘编自杨华明《试析西欧中世纪基督教世界的内在张力》材料二在中世纪晚期,教会的腐败和道德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教会权威的怀疑。神学家们认为出售赎罪券背离了真正的基督宗教信仰,并强调“罪”只能通过正确的意志才能得到赦免。与此同时,神学家也越来越强调王权源自社会共同体和民族共同体,将教宗排除在上帝与王权之外。国王推行相同的语言、文化和法律来加强国家的统一,逐渐使国王成为人民的象征和领导者。由于教会的长期存在和强大,直接遏制了西欧专制主义和极权主义的兴起,逐渐形成神圣和世俗相分离而不可互相干涉的局面。——摘编自黄志鹏《欧洲中世纪教权与王权关系的演变及其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世纪西欧基督教权力扩张的原因及其弊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后期西欧政教之争的影响。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番薯、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等蔬菜瓜果,也有烟草、陆地棉等经济作物,总数接近30种。部分美洲作物传入中国简介作物简介玉米16世纪中后期,玉米的种植记载开始出现在甘肃《平凉府志》和云南《大理府志》等地方志中。早期“山间民只知种秋禾、玉米”,平原地区居民仅在地头屋角、田畔园圃“偶种一二”“以娱孩稚”;至清朝中后期,玉米种植已遍及大江南北绝大多数省区,各地有关玉米的称谓多达99个番薯明嘉靖《云南通志》指出云南六府州均种植“红薯”;福建《闽小记》记载:“万历中,闽人得之外国”;明人苏琰《朱蓣疏》亦载:万历年间泉州出现饥荒,“他谷皆贵,惟薯独稔,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由是名曰朱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番薯逐渐传至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等地番茄1613年山西《猗氏县志》中已有番茄种植记载。番茄引种之初作为观赏植物,19世纪中后期才进入菜圃,20世纪初上海等大城市郊区开始栽培食用烟草烟草传入之初主要作为药用,后成为大众嗜好品,迅速发展;17世纪80年代,福建地区的烟草种植“与农夫争土而分物者已十之五”;到乾隆年间,已发展到“耕地十之六、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则史料的类型及其研究价值。(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洲作物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思想解放是社会群体意识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活动是人类历史向前迈进的本质特征。它的时代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时代进步的必备条件,社会变迁的关键要素,除旧立新的动力。历史也已经多次昭示:没有变革观念的思想解放运动,就没有人类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变革旧观念,创造新观念,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创造性、能动性的重要体现。——摘编自石建社《论思想·解放思想·社会发展根本规律》根据材料并结合中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相关史实,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商业市场骤然拓展,资本原始积累呈现出对内盘剥和海外殖民掠夺交织在一起的样态。最先推行殖民政策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它们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随后,荷兰、法国、英国、美国相继走上殖民掠夺道路。正如马克思所言:“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据相关资料统计,1503年至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攫取的有据可查的白银和黄金分别是18600吨和200吨。与此同时,葡萄牙人也从巴西掠夺了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金刚石。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便要索取的第一件东西。”——摘编自王增智《掠夺是资本主义殖民的本质》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初期,经济繁荣崩盘,造成了1874年至1893年的“经济大萧条”。在此种背景下,各大国竞相扑向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争夺原材料、扩大领土和保护市场。1876年,欧洲国家统治下的殖民地还不到非洲的10%,但到1900年,则达到90%以上,这个典型的帝国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