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论季节性食物中毒问题目录TOC\o"1-2"\h\u8611浅论季节性食物中毒问题 157291.食物中毒问题的季节性特征 156432.食物中毒问题季节性爆发的原因 323013.季节性食物中毒问题的相关对策 5261204.结语 618993参考文献 6[摘要]我国的季节性食物中毒问题,主要表现为夏秋季节中毒事件发生次数的显著增加。其原因在于夏秋季节气候温热潮湿,适合细菌及有毒植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通常来说,季节性食物中毒发生率较高的场所包括家庭和集体食堂等区域。但只要我们提高日常的食品安全防护意识,在夏秋季节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发期加倍注重食品质量、清洁卫生程度;各个饮食服务单位加强自身的卫生建设和监督检测,季节性食物中毒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关键词]食物中毒;季节性;对策;食品安全食物中毒的事件屡屡见报,食物中毒问题已日渐成为危害我国国民健康的一大隐患。食物中毒属典型的食源性疾病,国内各地均较普遍。其主要是指机体摄取包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食物后所致,特点是潜伏期短,来势凶猛、暴发性明显。患病者轻则恶心呕吐,重则危及生命,发病时间和频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本文将通过探寻季节性食物中毒的发病规律、发病原因等因素,尝试寻找有效的相关对策。1.食物中毒问题的季节性特征我国食物中毒问题的季节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某一时间段内中毒事件发生次数的显著增加。图1所示为我国2018年食物中毒人数月份分布趋势图。2018年1月到6月间,我国食物中毒人数呈现出逐月上升趋势,并在6月达到一个小高峰。7月中,食物中毒人数相对下降。8月,食物中毒人数爆发性增长,达到了全年的顶峰,占全年总人数的21.50%。此后的9月和10月中毒人数依旧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最后迅速降低。图12018年食物中毒人数月份分布趋势图图2是2019年食物中毒人数的月分布趋势。如图所示,2019年的食物中毒人数的第一个高峰在4、5、6月。7月份全国的食物中毒人数有短暂的相对下降,随后在8、9两个月迅速增长,达到顶峰。食物中毒事件报告中毒人数居前三位的月份依次为9月、8月和5月,这些月份的中毒人数为全年总人数的49.28%。图22019年食物中毒人数月份分布趋势图图3是2020年食物中毒人数的月分布变化趋势。图中的数据表明,2020年上半年的食物中毒事件高峰在5月;下半年仅8月一个月的食物中毒人数就占到2020年全年总人数的21.02%,达到了全年的最高值。图32020年食物中毒人数月份分布趋势图对2018年到2020年食物中毒人数月分布趋势图进行分析后,我们不难归纳出,我国食物中毒问题的季节性特征——每年5月份及8月份左右,尤以8月份夏秋两季为甚,正是我国食品中毒事件集中爆发的时期。为了改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减少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我们必须理解造成这种季节性特征的形成原因,从而对症下药,照出应对发病高峰的有效措施。2.食物中毒问题季节性爆发的原因要探究食物中毒问题季节性爆发的原因,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导致食物中毒的原因。我国的卫生部《食物中毒事件情况通报》中,将食物中毒原因分为微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和毒蘑菇、不明原因等四种。表1所示为2018年我国食物中毒事件原因统计表。由表可知,在2018年全年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报告次数、中毒人数以“微生物性”中毒事件居多。由于这类因素而发生食物中毒者,占全年食物中毒总数的71.6%。报告次数、中毒人数居第二位的为“有毒动植物和毒蘑菇”所致中毒事件。这类事件的死亡率较高,因其死亡的人数占到全年死亡人数的51.3%。表2是2019年度全国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原因统计。2019年,全国共发生食物中毒7383起,其中微生物性原因引起食物中毒4585例,占62.1%。死亡率中“有毒动植物和毒蘑菇”所致中毒事件死亡人数占食物中毒死亡总数的60.8%。“微生物性”与“有毒动植物和毒蘑菇”这两种中毒原因,从报告起数、中毒人数等方面均位居前2位,与2018年的情况相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表3是2020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统计。从中毒人数来看,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人数,占食物中毒总数的61.6%;“有毒动植物和毒蘑菇”引发的中毒人数排名第二,占食物中毒总人数的18.5%。在报吿起数方面,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占总报告起数的41.2%;“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发的中毒的报告起数,占总报告起数的28%。在死亡人数方面,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的致死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7.2%,处于较高水平。考虑到报告起数,中毒人数以及死亡率这三个因素,抱着发展、连贯的眼光分析2018年至2020年我国食物中毒事件成因统计表,不难看出,“微生物性”和“有毒动植物和毒蘑菇”原因引起的食物中毒,在我国整体食物中毒事件中,长年处于所占份额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状态。这两个原因产生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数量变化,对我国食物中毒问题季节性特征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有毒植物及毒蘑菇都依赖于适宜的温度及湿度。8月夏秋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普遍较高,空气中的湿度加大,提供了适于细菌等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此时节食品易腐败变质,如果处理和储存方式不合适,很容易繁殖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等其他微生物,导致食物中毒。另外夏秋季节正值蔬菜和水果采食期,多种有毒植物及毒蘑菇也逐渐生长成熟。若采摘者缺乏相应毒物的鉴别能力,极易发生误食中毒。每年的8月左右,微生物、有毒植物及毒蘑菇都会迎来一轮新的生长旺盛期,引起我国“微生物性”和“有毒动植物和毒蘑菇”原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呈爆发式增长,促使食物中毒问题的总体数量在这一时期快速增加,造就了我国食物中毒问题的季节性特征。3.季节性食物中毒问题的相关对策为了有效地抑制季节性食物中毒问题的发生,我们需要从问题的源头出发,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及日常自我保护意识,重视夏秋季食品的鉴别、生产、加工、储存过程,根据不同的场合,制定不同的食品安全策略。夏秋季节在家中处理食物时,应注意厨具(刀、砧板等)的清洁卫生,确保生、熟分别使用,使用后洗净消毒。厨房器具应经常保持干净干燥,防止细菌滋生繁殖,并定期进行洗刷和修理,以保证卫生。制作食物的过程中,应注意材料的鲜度、烧的熟度、操作的卫生程度和容器的洁净程度。吃剩下的菜及时放冰箱里冷冻,下次用餐之前,必须回锅焖烧或者重新蒸煮,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平日里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下厨操作前,要用肥皂流水洗手;不用脏手直接抓熟食品,以免手上病菌污染食品,导致食物中毒。此外,集体食堂也是食物中毒事件的频发场所,学校集体食堂及其附近的食品摊点,是学生食物中毒发生的重大潜在场所。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发生主要是因食品安全措施执行不力和食品采购、贮存、加工不当等,造成食品变质或者被污染,就餐具消毒这样的关键环节而言,同样存在着食物中毒安全隐患问题。在集体食堂、餐饮服务单位等地,应当建立及时检查自身的安全状况,避免加工设备、场所、容器、工具的不清洁。加工食物时要采用科学的处理方法,注意温度、时间,避免加入对人体有害的添加物。生熟分离、成品和半成品分离、食物和杂物药物分开、食品和天然冰是分离。搞食品制作的,要注意个人卫生管理工作,勤洗手、剪指甲、勤浴理发、勤洗被褥、勤换洗工作服,保持身体健康,严格遵守有病离岗的原则。不断改善产品卫生工艺,将卫生成本作为固定地开支列入预算中,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化食品制作流程,保障食品安全与卫生。4.结语近年来,由于食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市场迅速发展,使得食品卫生与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国家与民众的关注,季节性食物中毒问题的研究进程也在不断地向前推进。只要我们提高日常的食品安全防护意识,夏、秋季食物中毒事件高发,更应加倍注重食品质量、清洁卫生程度;各个饮食服务单位加强自身的卫生建设和监督检测,季节性食物中毒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参考文献[1]岳太科,刘爱聪,瞿生明,等.云南省德宏州34起食物中毒流行特征及防控对策[J].职业与健康,2018,34(23):4.[2]朱兰兰,黄梅香,王正通,等.2011-2017年三亚市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14):4.[3]李海清,冯一飞.阳泉市2010年~2014年感染性腹泻网报季节性分析及食源性疾病监测特定病原体采样时间探讨[J].医学信息,2015(42):41-41.[4]雷鸣,刘萍,李刚,等.2012-2015年垫江县食物中毒事件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3):2.[5]曾立爱,刘成伟,游兴勇,等.2015—2019年江西省毒蕈中毒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1,33(2):6.[6]刘风仙聂勇光聂翠芳.2015年山东省滨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6,022(012):29-31.[7]雷鸣,刘萍,李刚,等.2012-2015年垫江县食物中毒事件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3):186-187.[8]万蓉,赵江,万青青,等.2011—2019年云南省食物中毒流行特征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9]盖金凤.食物中毒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7):2.[10]陈建东,洪佳冬,梁东兴,等.一起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原因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8,44(2):3.[11]张守文.香菇配料发生食物中毒原因的科学解析及防控措施[J].中国食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4896.1-2025特种加工机床术语第1部分:基本术语
- 酒水购销标准合同文本格式
- 个人借款合同:公司与个人间的借贷协议
- 跨境冷链仓储设施建设合作合同
- 度技术引进合同
- 财产遗赠与扶养合同书
- 12《玩也有学问》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3-2024学年清华版(2012)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6课 金鱼乐悠悠-“铅笔”、“橡皮”工具和移动》教学设计
- 设备供应合同(参考模板)
- 度房屋装修合同管理与监督协议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
- 《环境影响评价》全套教学课件
- XX小学法治副校长(派出所民警)法制教育课讲稿
- (2024年)肺栓塞的护理课件
- D502-15D502等电位联结安装图集
- 恶性肿瘤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病人的护理论文
- cmu200_中文使用详细说明
- 廿四山年月日时定局吉凶(择日)
- 英语句子成分结构讲解
-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PPT课件.ppt
- 招生代理合作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