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1页
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2页
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3页
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4页
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秋日三首秦观其一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其二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首前两句由霜寒二字领起,不需点出“秋”字,而题意自在其中。B.第二首前两句写碾茶烹茗、课儿读书两件家庭琐事,自有闲适情趣。C.两诗都写秋日,时间都在秋夜,而地点有别:一为舟中,一在家里。D.两诗写的都是琐细的生活题材,但观察都细致入微,语言清新动人。16.两首诗都体现了“动静结合”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山西省临汾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与崔策登西山(节选)柳宗元西岑极远目,毫末皆可了。重叠九疑高,微茫洞庭小。迥穷两仪①际,高出万象表。驰景②泛颓波,遥风递寒筱。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蹇连困颠踣,愚蒙怯幽眇。偶兹遁山水,得以观鱼鸟。吾子幸淹留③,缓我愁肠绕。【注】①两仪: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这里指天地。②驰景:日光。③淹留:长期逗留。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写站在西岭上放眼远望,一丝一毫尽收眼底,既照应标题,又总写所见景色。B.“重叠”描绘九疑山的峰峦叠嶂,“微茫”突出洞庭湖的迷漫模糊,意境深远,引人遐思。C.“泛”写水面泛出波光,“递”写远风为绿竹递来凉意,用词生动,凸显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D.作为一首五言古诗,本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简古,蕴含着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16.本诗与《小石潭记》写于同一时期,试简要分析本诗所包含的复杂情感。山西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下面小题。咏史八首·其一左思①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②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③边城苦鸣镝④,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⑤。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⑥,梦想骋良图。左眄澄江湘⑦,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⑧【注】①左思:出身寒微,自幼才华出众,但因门阀限制而壮志难酬,只好退而独善其身,做一个“达士”。②柔翰:毛笔。卓荦:才能卓越。③《过秦》:即《过秦论》,汉贾谊所作。《子虚》:即《子虚赋》,汉司马相如所作。④鸣镝:响箭,古时发射它作为战斗的信号。⑤穰苴:春秋时齐国人,善治军。齐景公因为他抵抗燕、晋有功,尊为大司马,故称司马穰苴。曾著兵法若干卷。⑥铅刀贵一割:李善注引《东观汉记》:“班超上疏曰:臣乘圣汉威神,冀俲铅刀一割之用。”⑦江湘:长江和湘水,是东吴所在。⑧这两句是说要像鲁仲连那样,为平原君却秦兵,功成身退。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思著论以《过秦论》为典范,作赋以《子虚赋》为楷模,可见他观群书、善写作。B.左思虽非将士,却有文才,通军事,但他没有穰苴那样的好运,心里便充满了怨气。C.左思因出身限制而只好做一个“达士”,但他认为自己有过人的才华,期望得到重用。D.从诗歌的思想内容来看,本诗是在咏怀,这里的“怀”,是指诗人壮志难酬的情怀。16.诗人的“良图”是什么?请根据诗歌内容简要概括。山西省忻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高一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题浔阳楼①白居易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又怪韦江州②,诗情亦清闲。今朝登此楼,有以③知其然。大江寒见底,匡山④青倚天。深夜湓浦月,平旦炉峰⑤烟。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注]①此诗为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期间登九江浔阳楼所作。②韦江州:韦应物,曾任江州刺史。③有以:表示具有某种条件或原因。④匡山:庐山,地处今江西省九江市。⑤平旦:黎明,清晨。炉峰:庐山的香炉峰。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喜欢陶渊明,觉得他的文思高超玄妙;还称赞韦应物的诗歌具有“清闲”的情调。B.五、六句承接上文,诗人登楼之后,知道了为何陶渊明与韦应物之诗风令他“爱”与“怪”。C.七、八句对仗工整,运用通感的手法写景,下及江底,上入云天,表现了江州山水的壮阔。D.九、十句写江州晨昏日夜都有美景:夜里月光洒在江水上;清晨香炉峰云烟聚散,似实而幻。16.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白居易对自己写此诗做的解释。请结合白居易的解释,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感情。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临江仙•送钱穆父①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注]①元祐三年,钱穆父获罪出知越州,元祐五年徙知瀛州,于次年春启行,途经杭州,苏轼以此词赠行。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改火”指年度的更替,这是因为古代钻木取火,四季要换用不同的木材。B.“无波真古井”一句通过描绘眼前井水赞许了友人的波澜不惊,淡泊恬静。C.下片“惆怅”一词点明词人与友人月夜分别时的惆怅,缠绵感伤,哀怨愁苦。D.整首词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有理趣。16.近代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评价此词“语极旷达”,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答案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5.C16.①第一首诗主要以声响之动衬托环境幽寂。诗人先勾勒有星无月的秋江夜景,接着妙用“疑”“忽”,意外发现水草深处有人家,借人家笑语的声响效果,衬托夜色的宁静;②第二首诗主要以生活场景之动衬托逸趣闲情。诗人先写碾茶烹茗、课儿读书之动,表现家庭闲适情趣,接着写在风停树静之时观赏小虫对吐秋丝,更显诗人心境之恬淡。【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C.“时间都在秋夜”错误,两诗时间前诗是夜间,后诗是白昼。注意“月团”是茶饼名,不是指夜晚的月亮。末句“青虫相对吐秋丝”,也能佐证此为白昼所见。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第一首诗,以声衬静,“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描写秋夜霜落,邗沟的水清澈无比,天上寒星倒映水中,在船旁明亮地闪烁。这是静态描写,描绘了一幅秋江夜景图。“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描写菰蒲深处突然传来人家笑语声声,这是动态描写。通过菰蒲深处的“笑语声”侧面烘托了夜的寂静。第二首诗,“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描写生活场景,碾好的月团用茶碗泡着,喝完后,让孩子背诵楚辞。“新碾”“饮罢”“呼儿”等都是动态描写,通过生活中的动态场景表现家庭生活的闲适。“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描写小轩风停,落叶不在,青虫默默,对吐秋丝,是静态描写,更显诗人心境之恬淡。山西省临汾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15.C16.①对西山美景的沉醉和赞美之情。诗人登山揽胜,九疑叠嶂高峻,洞庭微波浩茫,天高地迥,寓情于壮丽的自然山水。

②贬谪幽居的痛苦和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遭贬谪后无事可做,处境艰难,心情困苦,像深处困境的行人害怕跌倒,像愚蒙之人畏惧深妙精微之文,诗人厌倦了官场的纷扰,也厌倦了生活的困苦和颠沛。

③对友人崔策的深切感激之情。诗人十分庆幸崔策能陪他一起游览山水,欣赏鱼鸟,这些都缓解了他的忧愁和苦闷。【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恬淡闲适的心境”错误。诗中所用的意象“颓波”“寒筱”,本句的情感基调为寥落冷峻,可见诗人心境并非是恬淡闲适的。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诗人登山揽胜,“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秋晨清露白鹤,一连串明静、清丽而活泼的意象,描绘了一幅雄阔壮丽的自然山水图。“重叠九疑高,微茫洞庭小。迥穷两仪际,高出万象表”,站在西岭上放眼远望,宇宙间一丝一毫眼底尽收。重重叠叠的山峰,九疑最高,隐约迷茫的洞庭啊显得微渺。放眼眺望辽阔的天地间,这里高出宇宙间一切物象的外表。诗人寄情于壮阔的景色,表达了对西山美景的沉醉和赞美。“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蹇连困颠踣,愚蒙怯幽眇”,诗人在贬谪期间纷扰平庸的生活使他内心十分痛苦,日子过得胆颤心惊。诗人把自己比作满肚子苦水的奴隶,面对愚昧,害怕再受困扰,再次扑倒。诗人厌倦了官场的纷扰,也厌倦了生活的困苦和颠沛。面对朝廷的疏远,期盼愈觉渺茫,心中充满了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偶兹遁山水,得以观鱼鸟。吾子幸淹留,缓我愁肠绕”,与崔策同行,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看水底鱼儿游天上鸟儿飞,舒缓了诗人心中的愁结肠回,表达了对友人崔策的深切感激之情。山西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15.B16.①施展才能,建功立业:渴望上阵杀敌,消灭东南的东吴,平定西北的羌胡,成就一番功业。②功成身退,不慕名利:在功成之后,不受封赏,归隐田园。【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B.“但他没有穰苴那样的好运,心里便充满了怨气”错。结合“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可知,作者是说自己虽然不是将士出身,但也读过《司穰苴兵法》一类的兵书,通晓军事,应该为国效力,并不是在感慨没有穰苴那样的好运,至于没有穰苴那样的好运便心里充满怨气,更是无从说起。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良图”指抱负、理想。至于什么是诗人的“良图”,在“梦想骋良图”及其后的四句中,作者作了具体的回答。结合“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可知,这两句诗中诗人想象自己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去消灭江南的东吴,平定西北的羌胡,可见善于写作、博览群书且兼通军事的诗人渴望能够得到机会去征战沙场,施展才能,报效祖国。结合“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可知,诗人想要学习鲁仲连那样,为平原君却秦兵,功成身退。功成之后,不受封赏,归隐田园。山西省忻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高一语文试题【答案】15.C16.①诗人说这首诗是登高兴至而偶发之作,诗人站在浔阳楼上饱览胜景,表达了对江州河山的赞美之情。②诗人感慨自己才情有限,不如陶、韦二人,无法将所见景物完美地表达,表达了对陶、韦二人才情的赞赏。③诗人仕途受挫,愧对自己想要在其间施展抱负的江山,含蓄地表达了内心不得志的苦闷。【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运用通感的手法”分析不当,七、八句从视觉和触觉的角度写景,但没有运用通感。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最后两句写到只是因为登上了高楼偶然间写下了些诗句,实在有愧如此优美的江山景色。诗人说这首诗是登高兴至而偶发之作,有愧于优美的自然景色,诗人站在浔阳楼上饱览胜景,表达了对江州河山的赞美之情。最后两句写到诗人只是因为登上了高楼偶然间写下了些诗句,没有陶渊明、韦应物的才能,实在有愧如此优美的江山景色。所以感慨自己才情有限,间接表达了对陶、韦二人才情的赞赏。本诗写于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期间,其内心有着不得志的苦闷。所以最后两句在“俯仰”一句中,些微传达出其在政治上的挫折顿郁,志不能抒,虽仍为官却愧对自己想要在其间施展抱负的天地江山,含蓄地表达了内心不得志的苦闷。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15.C16.①虽辗转天涯、辛劳奔波,但相逢时依然笑容满面,表现了在困顿处境中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②仕宦失意的逆境之中,但苏轼能关注到友人以道自守、坚守名节的精神品格,借此互相勉励,流露出乐观豁达的一面。③作者和友人宦海沉浮、身世飘零,但作者认为人生犹如旅店,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体现出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解析】【导语】苏轼的《临江仙•送钱穆父》通过描写友人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惜别之情。上片回忆往事,赞扬友人品格;下片写离别情景,抒发人生如逆旅的感慨。全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缠绵感伤,哀怨愁苦”错误。“惆怅”一词虽点明了词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但下一句“尊前不用翠眉颦”,便由惆怅转为旷达、豪迈,因此全词基调并非缠绵感伤、哀怨愁苦,而是表现出一种旷达的情怀。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意思是: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结合注释可知,元祐三年钱穆父出知越州。岁月如流,此次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表现了在困顿处境中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意思是: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像秋天的竹竿。写出友人已经修炼到心如枯井、不起波澜的程度,而且像秋天的竹竿一样有气节有操守。友人虽仕宦失意、久处逆境而仍能以道自守,保持名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