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XAS-种羊场重点疫病净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TGXAS-种羊场重点疫病净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TGXAS-种羊场重点疫病净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TGXAS-种羊场重点疫病净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TGXAS-种羊场重点疫病净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团体标准《种羊场重点疫病净化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项目来源于广西标准化协会《广西标准化协会关于下达2022年第二十四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标协〔2022〕68号),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禽品种改良站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共同负责编制任务。(二)目的意义口蹄疫、布鲁氏菌病、小反刍兽疫、羊痘是严重危害养羊业的一类动物疫病。广西有漫长的边境线,我国周边国家的动物疫病常年呈地方性流行,频繁的人员往来和走私活动给国内的种羊疫病防控带来了很大压力;同时国内种羊交易频繁,许多未经严格检疫的牲畜常进行长距离的调运,给各地的羊病防控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广西喀斯特山区具有丰富而独特的草地资源优势,具有发展山羊产业资源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育成了隆林黑山羊和都安山羊等地方品种,但经多年发展,全区羊肉产量占肉类总量的比重仍然偏低。除此之外,我区的地方品种山羊总体个体较小,生产性能较低,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及优质品种核心种群建设上存在明显短板。全区核心育种场数量不足,农民和养殖户从国外、省外引种较为普遍。伴随着引种和养殖规模的扩大,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羊痘等输入性动物疫病严重威胁并阻碍着我区山羊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办[2020]31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意见》(桂政办发〔2020〕110号)精神,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畜产品稳产保供,积极调整全区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牛羊产业,把牛羊产业培育成为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今后一段时间内,牛羊产业发展将是广西农业发展的重点和发力点。养殖产业的发展需建立在健康的动物群体基础上。2020年3月,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养殖场创建工作方案》(桂农厅发〔2020〕44号),全面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养殖场。截止2021年12月30日,已有29个种猪场、15个种鸡场、1个种鸭场、5个牛场和2个羊场通过省级“星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养殖场”认证。相对于种猪、种禽来说,我区羊疫病防控及净化工作相对滞后,在无规定动物疫病养殖场、无疫小区的建设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种羊场的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和羊痘等重要疫病净化相关标准方面仍存在空白,急需确立相关标准来指导净化工作的开展。本项目以羊的重点疫病现行有效检测标准为技术基础,综合科学饲养管理、生物安全措施等方面内容,提出了种羊场重点疫病净化技术规范,引导种羊场通过规范建设和科学管控达到疫病净化的目的,为种羊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二、编制简况(一)成立编制工作小组团体标准《种羊场重点疫病净化技术规范》项目任务下达后,主要起草单位制定了编制工作方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禽品种改良站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专业人员参加,成立了编制小组,并就编写工作进行了分工。(二)标准主要起草人姓名职务/职称工作单位任务分工韦正吉高级兽医师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标准框架的设计、组织安排、整体协调、最终审核等郑敏研究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修改、编制等李美珍高级兽医师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禽品种改良站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修改、编制等邹联斌正高级兽医师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修改、编制等闭璟珊兽医师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修改、编制等曹慧慧兽医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实地考察、走访、调研等彭燕高级畜牧师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禽品种改良站修改、编制等苏姣秀高级兽医师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修改、编制等刘瑞鑫高级畜牧师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禽品种改良站实地考察、走访、调研等赵子欣兽医师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修改、编制等苏凯兽医师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地考察、走访、调研等李军研究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修改、编制等(三)主要起草过程2022年3月,召开标准编制讨论会,讨论开展标准编制的方案,标准制定的思路等。2022年4月,向广西标准化协会申请项目立项并获得批准。2022年5月起,开展标准调研和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编写小组成员梳理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查阅相关文献。同时到全区各地市的种羊场,通过实地考察、现场交流、面对面座谈等方式开展调研,了解各种羊场的建设情况、管理水平、疫病控制和净化条件、建场和生产中遇到的问题。2022年6月起,选取条件适宜的种羊场,开展应用试点工作。2022年10月,完成种羊场重点疫病净化的试点工作,取得相关数据和技术成果,进行总结整理。2022年11月,结合自身的研究工作成果和其他星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养殖场的成功经验,组织标准起草人员开展充分研讨,开始标准文本草案的编写。2023年1月,完成草案稿的编写,组内专家及各参编单位对标准草案稿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2023年4月,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三、主要技术要求确定的说明(一)编制原则(1)规范性:本标准根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进行编制,按照标准制定的规范程序进行工作。(2)适用性:标准主要内容与标准的适用范围相匹配,标准的技术内容尽量完整。(3)协调性:目前国内尚无相应或相似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只有3个与种羊场重要疫病净化相关的标准,分别是驻马店市颁布地方标准《规模化种羊场动物疫病净化设施建设和管理指南》(DB4117/T266-2019)、辽宁省地方标准《羊养殖场小反刍兽疫净化技术规范》(DB21/T3271-2020)和团体标准《种羊场布鲁氏菌病净化要求》(T/CVMA50-2020)。本标准特别注意与现有政策、法规和其他现行标准的协调,避免矛盾和冲突。具体如下:GB/T16567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GB/T18935口蹄疫诊断技术GB/T18646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GB/T36195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T27982小反刍兽疫诊断技术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1167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T5030无公害食品兽药使用准则DB45/T748—2011山羊痘病毒、羊传染性脓疮病毒的检测二重聚合酶链反应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2017(二)标准适用范围和主要内容经过小组内专家和成员充分研讨决定,适用于广西境内获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羊场。本标准规定了种羊场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羊痘、小反刍兽疫等4种重点疫病的净化及维持,主要包括种羊场的布局与设置、管理措施、重点疫病监测净化、净化效果维持等方面的技术内容。四、主要试验(验证)情况、关键指标来源(一)主要试验(验证)情况和关键指标来源《种羊场重点疫病净化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遵循标准起草程序,经由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禽品种改良站等进行了应用试验,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总结经验并优化改进,形成一套完善、成熟的种羊重点疫病净化技术规范。其中主要试验(验证)情况及关键指标来源如下:(1)以生物安全控制为主的标准条款体系《种羊场重点疫病净化技术规范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对种羊场布局与设置、管理(卫生与环保、无害化处理、消毒、生产管理、防疫管理、种源管理、人员配备及管理)等提出要求,旨在防止病原体从外部传入、在内部传播和从内部传出场外,是以生物安全控制为基础主导思想的标准。1、布局与设置部分条款来源首先,按照最新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令[2022]第8号)和广西目前现行的动物防疫审查条件要求,本标准规定场区需设置有效的隔离屏障和防外界动物措施,并对入口的消毒池尺寸进行了具体规定:池深0.3米以上可保证轮胎浸入消毒液足够深,长度大于或等于4米可保证车辆的所有轮胎外表面都能在消毒液内旋转1周以上,能够起到阻止外界病原通过生物媒介、车辆等传入种羊场内的作用,是种羊场生物安全的重要举措。其次,依据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1167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和农业农村部颁布的《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要求,本标准对种羊场内生活区、隔离饲养区与正常生产区之间的距离设置为50米以上,将隔离区、粪污处理区和无害化处理区设置在生产区的下风向,并单独设置净道和污道,将低风险区域与高风险区隔离至有效距离,能够降低疫病在场内传播的风险。2、管理部分条款来源在种源管理部分中,本标准对引种来源、羊群健康状况、引种或销售时所需提供的检测报告(特别是检测项目)细化规定,目的是阻断引种时可能带来的疫病隐患,同时也是阻碍场内潜在疫病向场外传播生物安全举措。(2)净化程序条款的确定1、口蹄疫净化程序条款的确定目前广西区内种羊场对口蹄疫采取免疫控制的办法,通过血清学和病原学方法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2017年至2022年,广西区内种羊场的O型口蹄疫抗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69.91%、74.62%、81.29%、85.41%、87.86%和85.51%(表1),采集O-P液检测病毒抗原监测个体感染率均为0%。自2019年后,区内种羊场中O型口蹄疫的抗体合格率平均在80%以上,因此认为75%是科学免疫O型口蹄疫的种羊场能够达到的合格标准。连续12个月以上采集样品,监测场内动物的感染抗体和个体感染性,对场内动物健康状况实施1年以上动态持续的监控,将有利于该病的免疫控制。同时,鉴于非结构蛋白表位缺失灭活疫苗在鉴别免疫动物和感染动物上的良好效果,本标准推荐使用口蹄疫非结构蛋白表位缺失灭活疫苗开展免疫,辅以相应的鉴别诊断试剂盒。表12017-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种羊场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结果年份场点数量样品数个体合格数个体合格率2017年39121384869.912018年3578458574.622019年2098980481.292020年1484372085.412021年121269111587.862022年1270960385.052、布鲁氏菌病净化程序条款的确定目前,羊群能够使用的商品化布鲁氏菌疫苗基本均为减毒活疫苗,部分疫苗会在羊群中造成持续的菌血症,在阴道分泌物和泌乳羊的奶中也能检测到布鲁氏菌,在动物间传播的能力较强;部分疫苗可能通过受损皮肤和污染的灰尘引起人的感染,且毒力较高,有潜在的致病性,使从业人员的感染风险陡增。与部分北方省份不同,广西目前仍未对羊群开展布鲁氏菌疫苗免疫,自2017年开始在部分羊场应用“监测-净化”的防控策略。部分种羊场的监测数据表明,除2017年检测出阳性动物外,2018-2022年均未检出布鲁氏菌病阳性,说明对羊群采取监测净化效果显著(表2)。因此,本标准的布鲁氏菌病净化程序规定,在监测净化时,对成年羊进行100%采样监测,目的是扩大监测覆盖面;将布鲁氏菌病抗体和/或病原阳性的动物视为监测阳性,要求立即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降低场内动物感染布鲁氏菌的风险,对于羊场的布鲁氏菌病净化是切实有效的。表22017-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种羊场布鲁氏菌病抗体监测结果年份场点数量样品数个体阳性数个体阳性率群体样品数群体阳性数群体阳性率2017年85984420.028511.182018年81701400.00810.000.002019年29810400.00290.000.002020年12235900.00120.000.002021年11179800.00110.000.002022年31269000.003100.003、羊痘净化程序条款的确定根据部分种羊场本身的净化条件和建设需求,本标准对羊痘的免疫控制和非免疫控制进行了区分和划定。据数据统计,在未做好羊痘疫苗免疫工作的羊场,羊痘免疫抗体阳性率普遍较低,不到30%。选取试点羊场5家,其中3家开展羊痘疫苗免疫,2家羊场不免疫。免疫180天后,在这些羊场采集样品分别进行羊痘免疫抗体检测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切实免疫了羊痘疫苗的羊场中免疫抗体均能达到80%以上,免疫覆盖率都是100%,羊只均无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测均为阴性(见表3)。因此,本标准对免疫控制场的免疫覆盖率要求为90%是合理的,对非免疫控制场要求“羊群抽检羊痘抗体为阴性”也是可以达到的。表3部分羊场羊痘免疫抗体及病原学结果血清学检测结果病原学检测结果场名样品数量阳性数合格率(%)样品数量阳性数A988081.63%980B857183.53%850C11510389.57%1150D6600.00%660E7900.00%790注:A、B、C场均开展了羊痘疫苗免疫,D、E场未进行羊痘疫苗免疫。4、小反刍兽疫净化程序条款的确定2017年至2022年,本标准编写小组对区内部分种羊场(免疫小反刍兽疫疫苗)进行了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表明总体的抗体合格率均在85%以上(表4)。因此,将小反刍兽疫免疫控制的标准划定为“羊群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同时在净化效果评价中将免疫覆盖率划定为90%。表42017-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种羊场小反刍兽疫抗体监测结果年份场点数量样品数个体合格数个体合格率2017年1558455595.032018年1975066889.072019年1987580291.662020年10101999497.552021年1298888989.982022年965555785.04五、国内标准简要说明只有3个与种羊场重要疫病净化相关的标准,分别是《规模化种羊场动物疫病净化设施建设和管理指南》(DB4117/T266-2019)、《羊养殖场小反刍兽疫净化技术规范》(DB21/T3271-2020)和团体标准《种羊场布鲁氏菌病净化要求》(T/CVMA50-2020)。本项目拟制定的标准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动物免疫实际情况:与部分北方省份不同,广西羊群目前仍未对布鲁氏菌病开展免疫,而是采取监测净化的防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