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生产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TOC\o"1-2"\h\u5712第1章总则 4242751.1设施建设基本要求 4235091.1.1本规范旨在指导农业生产设施建设,保障农业生产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 443831.1.2设施建设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符合农业发展规划和农业产业布局。 473011.1.3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农业生产需求,保证设施功能完善、布局合理。 4102281.1.4设施建设应采用先进、适用、环保的技术和材料,提高设施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4118921.1.5设施建设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193231.2设施管理基本原则 487061.2.1设施管理应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原则,保证设施正常运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61481.2.2设施管理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实行岗位责任制。 44901.2.3设施管理应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保证设施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5303061.2.4设施管理应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51741.2.5设施管理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设施管理的实时性、准确性和便捷性。 5287071.2.6设施管理应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设施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竞争力。 526218第2章土地与场址选择 598722.1土地利用规划 5272332.1.1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应根据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及区域自然条件,进行科学布局,保证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527082.1.2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5158012.1.3土地利用规划内容应包括: 594712.2场址选择与布局 5310382.2.1场址选择应根据以下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5311682.2.2场址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 6282022.2.3场址布局设计内容包括: 697382.3土地改良与整理 667232.3.1土地改良与整理应根据土地现状、农业生产需求和改良目标进行,提高土地质量,保障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662702.3.2土地改良与整理措施包括: 6168442.3.3土地改良与整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631698第3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615663.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6285613.1.1灌溉系统规划与设计 6178903.1.2水源工程建设 7184013.1.3输配水工程建设 7154263.1.4农田排水设施建设 752343.2农田土壤改良设施建设 7160193.2.1土壤改良技术选择 7286853.2.2土壤质量监测与评价 7133713.2.3土壤改良设施建设 7259373.3农田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 77393.3.1农田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7231993.3.2农田生态防护林建设 7146543.3.3农田水土保持设施建设 7180063.3.4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 821730第4章农业设施建设 8137494.1温室建设 892214.1.1温室选址与规划 8174524.1.2温室结构设计 825954.1.3温室材料选择 8199414.1.4温室建造与施工 8263304.2大棚建设 8163204.2.1大棚选址与规划 862564.2.2大棚结构设计 8143714.2.3大棚材料选择 881774.2.4大棚建造与施工 818624.3蔬菜育苗设施建设 9232284.3.1育苗场地选择与规划 9212214.3.2育苗设施设计 997224.3.3育苗设施材料选择 91264.3.4育苗设施建造与施工 987934.4植物工厂建设 9252214.4.1植物工厂选址与规划 9171434.4.2植物工厂设计 9184854.4.3植物工厂材料选择 9267324.4.4植物工厂建造与施工 919686第5章畜禽养殖设施建设 944275.1畜禽舍建设 9274065.1.1设计原则 10132135.1.2结构要求 10144265.1.3通风与采光 10120525.1.4保温与隔热 1070425.2饲料加工与储存设施建设 1015555.2.1饲料加工设施 1045475.2.2饲料储存设施 10152915.3粪污处理设施建设 1023425.3.1粪污收集与储存 10265275.3.2粪污处理与利用 10158655.3.3污水处理设施 1021450第6章水产养殖设施建设 11156606.1池塘建设 11246316.1.1池塘选址 11313406.1.2池塘设计 11325096.1.3池塘施工 1182376.2工厂化养殖设施建设 11303756.2.1养殖车间设计 11125556.2.2养殖设备选型与配置 11175636.2.3养殖设施施工与安装 1233666.3水产养殖环境保护设施建设 1219236.3.1水质净化设施建设 12172526.3.2废水处理设施建设 12230466.3.3污染防治措施 125568第7章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 1321447.1农业机械化设备配置 1343647.1.1设备选型与配置原则 1380817.1.2主要农业机械化设备 13235087.2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 1328837.2.1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 13156817.2.2系统设计与实施 13244677.3农业信息化建设 1492627.3.1农业信息化概述 1457227.3.2农业信息化建设内容 14306707.3.3农业信息化建设措施 14954第8章农业生物技术应用 1416818.1生物育种设施建设 1491948.1.1设施布局与规划 14197598.1.2设施设计与施工 15134738.1.3设施管理与维护 15243168.2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应用 15242018.2.1生物农药应用 15168868.2.2生物肥料应用 1560528.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5256448.3.1废弃物收集与处理 15280458.3.2资源化利用技术 15157258.3.3利用模式与推广 167923第9章农业安全生产管理 1618909.1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16260529.1.1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 1619179.1.2农业投入品管理 1681659.1.3生产过程管理 163589.1.4农产品质量检测与追溯 16129029.2农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16240149.2.1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1691039.2.2农业安全生产标准制定 16124929.2.3标准化实施与评价 1626319.3灾害防御与应急处理 16256489.3.1灾害监测预警 1696229.3.2灾害防御措施 16116389.3.3应急处理与救援 17177459.3.4灾后恢复与重建 1729754第10章农业设施维护与管理 171363310.1设施维护与保养 171365810.1.1维护保养原则 17977810.1.2维护保养内容 17414410.1.3维护保养周期 171147410.2设施管理制度与规范 172214910.2.1管理制度 172773010.2.2操作规范 173204210.3设施建设与改造升级规划 172946310.3.1规划原则 183132810.3.2规划内容 181690410.3.3规划实施 18第1章总则1.1设施建设基本要求1.1.1本规范旨在指导农业生产设施建设,保障农业生产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1.1.2设施建设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符合农业发展规划和农业产业布局。1.1.3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农业生产需求,保证设施功能完善、布局合理。1.1.4设施建设应采用先进、适用、环保的技术和材料,提高设施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1.1.5设施建设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1.2设施管理基本原则1.2.1设施管理应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原则,保证设施正常运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1.2.2设施管理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实行岗位责任制。1.2.3设施管理应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保证设施安全、可靠、高效运行。1.2.4设施管理应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1.2.5设施管理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设施管理的实时性、准确性和便捷性。1.2.6设施管理应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设施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竞争力。第2章土地与场址选择2.1土地利用规划2.1.1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应根据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及区域自然条件,进行科学布局,保证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2.1.2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障粮食安全,优先发展粮食生产用地;(2)合理配置各类用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3)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退化;(4)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1.3土地利用规划内容应包括:(1)确定农业生产类型及产业结构;(2)评估土地资源潜力,确定土地开发、整理、改良的方向和目标;(3)制定土地开发、整理、改良的措施和实施计划;(4)划分土地利用功能区,明确各功能区的土地用途和利用强度。2.2场址选择与布局2.2.1场址选择应根据以下因素进行综合评估:(1)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程度;(2)气候条件,水源状况;(3)土壤类型、肥力及适宜性;(4)地形地貌,排水条件;(5)周边环境及设施配套情况。2.2.2场址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合理划分生产区、管理区、仓储区等;(2)保证生产流程的连续性和便捷性;(3)保障生产安全,减少生产风险;(4)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业生产景观价值。2.2.3场址布局设计内容包括:(1)生产区布局,包括种植、养殖等生产用地布局;(2)管理区布局,包括办公、科研、培训等设施布局;(3)仓储区布局,包括农产品仓储、农资储存等设施布局;(4)辅助生产区布局,包括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处理等设施布局。2.3土地改良与整理2.3.1土地改良与整理应根据土地现状、农业生产需求和改良目标进行,提高土地质量,保障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2.3.2土地改良与整理措施包括:(1)土壤改良,如施肥、深耕、轮作等;(2)水利设施建设,如灌溉、排水、水土保持等;(3)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如田间道路、防护林网建设等;(4)土壤侵蚀治理,如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2.3.3土地改良与整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护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2)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利用效率;(3)防治土壤侵蚀,改善生态环境;(4)兼顾农业生产需求,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第3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3.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3.1.1灌溉系统规划与设计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应遵循节水、高效、环保的原则。根据农田地形、土壤、气候等条件,合理规划灌溉系统,保证灌溉水源的稳定和充分利用。设计时应考虑灌溉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灌溉效率。3.1.2水源工程建设加强水源工程建设,保证农田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水源工程包括水库、塘坝、提水泵站等,应合理布局,充分发挥水源工程的综合效益。3.1.3输配水工程建设输配水工程应按照农田水利规划要求,合理布局,保证输水安全、快捷。输水渠道应采用防渗、防冻措施,降低输水损失。3.1.4农田排水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排水设施建设,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土壤环境。排水设施包括排水沟、排水泵站等,应合理布局,保证排水畅通。3.2农田土壤改良设施建设3.2.1土壤改良技术选择根据土壤类型、质地、肥力状况,选择适宜的土壤改良技术。主要包括生物、物理和化学方法,如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深翻深松等。3.2.2土壤质量监测与评价建立健全土壤质量监测体系,定期对土壤质量进行监测与评价,为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3.2.3土壤改良设施建设根据土壤改良技术要求,建设相应的设施,如有机肥施用设施、秸秆还田设备、深翻深松机械等。3.3农田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3.3.1农田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结合农田水利、土壤改良等工程建设,编制农田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保证护目标、任务和措施。3.3.2农田生态防护林建设加强农田生态防护林建设,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防护林带应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合理布局,形成完整的生态防护体系。3.3.3农田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减少水土流失。主要包括梯田、梯地、截排水沟、沉沙池等设施,应结合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因素,合理布局。3.3.4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采取措施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如设置生物多样性保育区、保护性耕作、合理轮作等,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第4章农业设施建设4.1温室建设4.1.1温室选址与规划温室建设应充分考虑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因素,合理规划温室布局。选址时应避开风口、低洼易涝地段,保证光照充足。4.1.2温室结构设计温室结构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抗风雪能力及便于管理的特点。设计时应考虑温室的跨度和高度,合理配置通风、降温、保温等设施。4.1.3温室材料选择温室建筑材料应具备轻质、高强度、耐腐蚀、保温功能好等特点。常用的材料有玻璃、塑料薄膜、阳光板等。4.1.4温室建造与施工温室建造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温室骨架的安装、覆盖材料的铺设及配套设施的布置。4.2大棚建设4.2.1大棚选址与规划大棚建设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块。规划时要注意大棚之间的间距,便于通风和作业。4.2.2大棚结构设计大棚结构应简单实用,具备良好的抗风雪能力。设计时应考虑大棚的跨度和高度,合理配置通风、保温等设施。4.2.3大棚材料选择大棚建筑材料应轻便、耐用、保温功能好。常用的材料有钢管、竹竿、塑料薄膜等。4.2.4大棚建造与施工大棚建造应遵循设计要求,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大棚骨架的稳定性、覆盖材料的铺设及配套设施的安装。4.3蔬菜育苗设施建设4.3.1育苗场地选择与规划育苗场地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块。规划时要注意育苗设施的布局,便于管理和作业。4.3.2育苗设施设计育苗设施应具备保湿、保温、通风等功能。设计时要考虑育苗盘的放置、水源和电源的配置。4.3.3育苗设施材料选择育苗设施材料应具备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常用的材料有铝合金、塑料薄膜、保温被等。4.3.4育苗设施建造与施工育苗设施建造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设施的稳定性、保温功能及配套设施的安装。4.4植物工厂建设4.4.1植物工厂选址与规划植物工厂应选择交通便利、供电稳定、水源充足的地方。规划时要注意生产车间的布局,合理配置生产设备和辅助设施。4.4.2植物工厂设计植物工厂设计应充分考虑生产需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计时要考虑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调控。4.4.3植物工厂材料选择植物工厂建筑材料应具备高强度、保温、防火等特点。常用的材料有彩钢板、铝合金、玻璃等。4.4.4植物工厂建造与施工植物工厂建造应遵循设计要求,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生产车间的密封性、设备安装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第5章畜禽养殖设施建设5.1畜禽舍建设5.1.1设计原则畜禽舍建设应遵循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原则,结合地形、气候、养殖品种等因素,合理布局,保证通风、采光、保温、隔热等功能要求。5.1.2结构要求(1)畜禽舍应采用坚固、耐用的建筑材料,保证结构安全。(2)畜禽舍应具备良好的承重能力,满足设备安装和养殖需求。(3)畜禽舍屋顶应采用防水、隔热材料,防止雨水渗透和热量损失。5.1.3通风与采光(1)畜禽舍应设置合理的通风系统,保证空气质量,降低呼吸道疾病发生率。(2)畜禽舍应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合理设置窗户,提高养殖效益。5.1.4保温与隔热(1)畜禽舍应采用保温材料,保证冬季舍内温度适宜。(2)畜禽舍应采取措施降低夏季高温对畜禽的影响,提高养殖效益。5.2饲料加工与储存设施建设5.2.1饲料加工设施(1)饲料加工设备应选用功能稳定、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机型。(2)饲料加工车间应满足生产需求,合理布局,便于操作和维护。5.2.2饲料储存设施(1)饲料储存仓库应具备防潮、防鼠、防虫等功能,保证饲料质量。(2)饲料储存仓库应设置合理的通风系统,防止饲料霉变。5.3粪污处理设施建设5.3.1粪污收集与储存(1)畜禽舍内应设置粪便收集设施,便于清理和运输。(2)粪便储存设施应具备防渗、防臭、防溢流等功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5.3.2粪污处理与利用(1)粪便处理设施应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方法,实现无害化处理。(2)粪便处理后,应优先考虑资源化利用,如制作有机肥、生物质能源等。5.3.3污水处理设施(1)养殖场应配备污水处理设施,降低污水对环境的影响。(2)污水处理设施应采用先进、高效的处理技术,保证出水水质达到相关标准。第6章水产养殖设施建设6.1池塘建设6.1.1池塘选址池塘建设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水条件良好的区域。同时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土壤条件及气候特点,保证养殖环境适宜。6.1.2池塘设计池塘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形状规则,以提高养殖管理效率;(2)面积适中,以满足养殖规模需求;(3)池底平坦,以利于养殖动物生长;(4)设置合理的进排水系统,保证水质稳定。6.1.3池塘施工池塘施工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用合格建筑材料,保证池塘结构稳定;(2)严格把控施工工艺,防止渗漏;(3)合理设置防逃设施,减少养殖损失;(4)施工完成后,进行试水检验,保证池塘满足养殖需求。6.2工厂化养殖设施建设6.2.1养殖车间设计养殖车间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1)车间规模,以满足养殖生产需求;(2)室内布局,便于养殖管理;(3)通风、光照条件,以保证养殖环境舒适;(4)水源、电力等配套设施,保证养殖设备正常运行。6.2.2养殖设备选型与配置根据养殖品种、规模及生产目标,合理选型与配置养殖设备,包括以下方面:(1)养殖池、水处理系统、供氧设备等;(2)自动投喂系统、监控系统等;(3)水质检测设备、生物净化设施等;(4)其他辅助设备,如搬运设备、保温设备等。6.2.3养殖设施施工与安装养殖设施施工与安装应遵循以下原则:(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保证工程质量;(2)选用合格的设备和材料,保证养殖设施安全可靠;(3)合理布局,提高养殖空间利用率;(4)安装完成后,进行调试运行,保证设施正常运行。6.3水产养殖环境保护设施建设6.3.1水质净化设施建设水质净化设施建设应包括以下内容:(1)物理净化设施,如沉淀池、过滤池等;(2)生物净化设施,如生物膜法、湿地法等;(3)化学净化设施,如氧化剂、絮凝剂等;(4)定期检测水质,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净化设施运行参数。6.3.2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应考虑以下方面:(1)采用合理的废水处理工艺,如生化处理、物化处理等;(2)保证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与养殖规模相匹配;(3)设置废水排放监测系统,保证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4)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提高处理效果。6.3.3污染防治措施水产养殖环境保护还应采取以下污染防治措施:(1)优化养殖布局,减少养殖密度;(2)推广环保型饲料,降低养殖污染;(3)加强养殖废弃物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4)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提高养殖从业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第7章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7.1农业机械化设备配置7.1.1设备选型与配置原则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特点和实际需求,合理选型与配置农业机械化设备。应遵循以下原则:(1)适应性原则:设备应适应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满足作物生长需求;(2)先进性原则:引进和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3)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力求设备投资成本最低;(4)安全性原则:设备应具备较高的安全功能,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7.1.2主要农业机械化设备(1)耕作机械:包括拖拉机、旋耕机、深松机等;(2)播种机械:包括播种机、覆土机、镇压机等;(3)植保机械:包括喷雾器、喷粉机、弥雾机等;(4)收获机械:包括收割机、脱粒机、秸秆粉碎机等;(5)农产品加工机械:包括粮食烘干机、农产品分级机等。7.2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7.2.1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信号处理、控制执行、监测与反馈等功能。7.2.2系统设计与实施(1)明确控制目标:根据农业生产需求,确定控制系统的目标参数;(2)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根据控制目标,选择相应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传感器;(3)设计控制策略: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4)控制设备选型:根据控制策略,选择合适的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5)系统集成与调试:将各部分设备集成在一起,进行系统调试,保证系统稳定运行。7.3农业信息化建设7.3.1农业信息化概述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进行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和应用的过程。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竞争力。7.3.2农业信息化建设内容(1)信息基础设施: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等;(2)信息资源整合:整合农业生产、市场、政策等信息资源,提供全面、权威、实时的信息服务;(3)应用系统开发:开发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追溯、农产品电商平台等应用系统;(4)信息技术培训与推广: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农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5)信息安全保障:建立农业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保证信息安全和数据保密。7.3.3农业信息化建设措施(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业信息化建设;(2)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3)推进技术创新:引进和研发农业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化水平;(4)加强人才培养: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提高农民信息技术素养;(5)深化应用推广:加大农业信息化应用系统的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第8章农业生物技术应用8.1生物育种设施建设8.1.1设施布局与规划生物育种设施建设应遵循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充分考虑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保证设施功能的充分发挥。设施建设应包括育种实验室、种子储存库、育苗温室等。8.1.2设施设计与施工生物育种设施的设计与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1)实验室:具备良好的通风、照明、温度等条件,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2)种子储存库:保证种子安全储存,防止霉变、虫害等;(3)育苗温室: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的自动调节。8.1.3设施管理与维护生物育种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应做到以下几点:(1)定期检查设施设备,保证正常运行;(2)建立健全设施使用、维护制度,提高设施使用效率;(3)加强育种资料的管理,保证数据准确、完整。8.2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应用8.2.1生物农药应用(1)选型与使用:根据作物病虫害种类,选择合适的生物农药,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使用;(2)施药技术:采用先进的施药设备,保证生物农药的均匀喷洒;(3)施药时期: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最佳施药时期,提高防治效果。8.2.2生物肥料应用(1)选型与使用: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选择适宜的生物肥料,合理施用;(2)施用技术:采用深施、冲施等方法,提高生物肥料的利用率;(3)施用时期:结合作物生长周期,选择适宜的施用时期。8.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8.3.1废弃物收集与处理建立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理体系,保证废弃物得到及时处理。8.3.2资源化利用技术(1)堆肥技术: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2)生物质能源技术:通过厌氧消化、热解等方法,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质燃料;(3)食用菌栽培技术:利用农业废弃物作为培养基,进行食用菌栽培。8.3.3利用模式与推广结合当地实际,摸索适宜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并进行推广。同时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的发展。第9章农业安全生产管理9.1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9.1.1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规定农产品产地的土壤、水源、空气质量等环境标准,保证产地环境符合安全生产要求。9.1.2农业投入品管理加强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保证投入品质量。9.1.3生产过程管理制定并落实农业生产操作规程,加强生产过程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9.1.4农产品质量检测与追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培养语文爱好六年级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宠物营养师证书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视觉设计与制作考前准备试题及答案
- 了解2024年食品质检员考试的重要时间节点与答案
- 探索药理学考试内容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公务员考试成功案例试题及答案
- 药理学重要理论辨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古代文学史试题预测与透析试题及答案
- 强化宠物营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及试题及答案
- 统计学应用程序设计试题答案
- 地板防火检验报告
- 报表模板-土地增值税清算申报表(自动计算申报表)可填写数据
- 脑外伤治疗中通窍活血汤的应用探究
- 危险废物管理台账(空白表4张)
- 天然气公司招聘考试题库
- 机械设备租赁报价单
- 山东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
- 物业公司工程部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责
- 《酒店产品定价》课件
- 放射科腹部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 2022年雄安新区容城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