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知识学习指南_第1页
会计基础知识学习指南_第2页
会计基础知识学习指南_第3页
会计基础知识学习指南_第4页
会计基础知识学习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基础知识学习指南TOC\o"1-2"\h\u2506第1章会计基本概念与原则 4106141.1会计的定义与作用 436361.2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4160391.3会计原则与会计准则 421373第2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571322.1会计科目的设置与分类 54592.1.1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5224722.1.2会计科目的分类 5121962.2账户的结构与登记规则 518062.2.1账户的结构 6241932.2.2账户的登记规则 638402.3会计分录与账户对应关系 6105432.3.1会计分录的编制 699952.3.2账户对应关系 66636第3章记账方法与会计循环 6181353.1复式记账法 637413.1.1基本概念 7282033.1.2记账规则 79173.1.3记账示例 7238163.2会计凭证 786503.2.1概述 7178293.2.2种类 749643.2.3填制与审核 738793.3会计账簿 7312403.3.1概述 7141633.3.2种类 7318323.3.3登记方法 847433.3.4对账与结账 8195703.4会计报表 8257863.4.1概述 8223953.4.2种类 8254353.4.3编制方法 837093.4.4分析方法 828485第4章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 8315104.1现金管理 838674.1.1现金的定义与分类 899364.1.2现金收支管理 8137774.1.3现金日记账 8210254.2银行存款 9322984.2.1银行账户管理 982784.2.2银行存款的核对 929264.2.3银行存款利息 9184294.3应收账款 91814.3.1应收账款的确认与计量 950094.3.2应收账款的管理 9193004.3.3应收账款的核算 972704.4坏账准备与应收账款回收 989264.4.1坏账准备的计提 9148974.4.2坏账的核销 10282774.4.3应收账款的回收 1013219第5章存货与成本计算 1030985.1存货的分类与计量 10248055.2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方法 1013785.3存货的期末计价与跌价准备 11140795.4成本计算方法 1128119第6章固定资产与投资 12111216.1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12155376.1.1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1265256.1.2固定资产的计量方法 12177636.1.3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12243216.2固定资产的折旧与减值 12198846.2.1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12217046.2.2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12299616.2.3固定资产减值 1299166.3投资的分类与核算 131736.3.1投资的分类 13292896.3.2投资的核算方法 13308456.3.3投资收益的确认 1316936.4长期股权投资与合营企业 1393696.4.1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13136286.4.2合营企业的会计处理 13144586.4.3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1328798第7章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1381077.1流动负债 13305017.1.1定义与分类 13168097.1.2计量与核算 13121507.1.3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 14321157.2长期负债 1438397.2.1定义与分类 14252857.2.2计量与核算 1475257.2.3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关系 1477107.3所有者权益概述 14212057.3.1定义与特征 14302057.3.2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14222217.3.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 14273837.4股东权益变动与利润分配 1426457.4.1股东权益变动 14229377.4.2利润分配 15248047.4.3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 1513358第8章收入、费用与利润 15259858.1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15235218.1.1收入的定义与特征 15301838.1.2收入的确认条件 1571288.1.3收入的计量 15193688.2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1577388.2.1费用的定义与特征 15275688.2.2费用的确认条件 16128568.2.3费用的计量 1657818.3利润的形成与分配 16132038.3.1利润的定义与组成 16267638.3.2利润的形成 16100458.3.3利润的分配 1635908.4非经常性损益与所得税 17322558.4.1非经常性损益 17231108.4.2所得税 1713643第9章现金流量表与财务分析 17141769.1现金流量表的结构与编制 1740039.1.1现金流量表的概念 17254799.1.2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17105599.1.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17198729.2财务比率分析 1748199.2.1偿债能力分析 17131549.2.2营运能力分析 18111819.2.3盈利能力分析 18301019.2.4发展能力分析 18321209.3财务趋势分析 18315319.3.1财务趋势分析的概念 18121399.3.2财务趋势分析的方法 185899.3.3财务趋势分析的应用 1850459.4财务预测与预算 18303459.4.1财务预测的概念与作用 18105809.4.2财务预测的方法 18240139.4.3财务预算的编制 1932202第10章会计制度与内部控制 191479610.1会计制度的设计与实施 193002210.1.1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192714010.1.2会计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193000810.2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191497710.2.1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目标 19318110.2.2内部控制的原则 192816210.3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评价 191975010.3.1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191798710.3.2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 192886810.4会计电算化与信息化管理 192544610.4.1会计电算化的意义与要求 192304310.4.2信息化管理在会计中的应用 202350810.4.3会计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 20第1章会计基本概念与原则1.1会计的定义与作用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具有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企业经济业务的功能。它通过专门的方法和技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反映,为各类用户提供决策有用的经济信息。会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2)有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3)有利于及相关部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和市场监管;(4)有助于企业内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1.2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要素是会计反映和监督的经济内容,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等式是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表达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还包括以下扩展形式:收入费用=利润这两个等式共同构成了会计的基本框架,为会计记录和报告提供了理论依据。1.3会计原则与会计准则会计原则是会计处理经济业务的一般规律,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原则:(1)权责发生制原则;(2)历史成本原则;(3)一致性原则;(4)实际成本原则;(5)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6)谨慎性原则。会计准则是会计原则的具体化和规范化,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依据。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等。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为各类用户提供更为准确的决策依据。第2章会计科目与账户2.1会计科目的设置与分类会计科目是会计信息的基础,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合理设置会计科目,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工作的效率。2.1.1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会计科目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适应性原则:会计科目应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2)相关性原则:会计科目应能反映会计要素的内在联系,便于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利用。(3)实用性原则:会计科目应简便易行,便于操作。2.1.2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科目按照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资产类科目:反映企业资产状况的科目。(2)负债类科目:反映企业负债状况的科目。(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科目。(4)成本类科目:反映企业成本费用的科目。(5)损益类科目:反映企业收入、费用及利润的科目。2.2账户的结构与登记规则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是记录经济业务的基本单位。账户的结构和登记规则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2.2.1账户的结构账户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账户名称:反映会计科目的名称。(2)日期: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3)凭证字号:记录经济业务的来源。(4)摘要:简要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5)借方金额:反映经济业务对借方的影响。(6)贷方金额:反映经济业务对贷方的影响。2.2.2账户的登记规则账户的登记应遵循以下规则:(1)借贷记账法: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将经济业务分别记入借方和贷方。(2)连续编号:对每一笔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编号,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3)序时登记: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登记。(4)真实性: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不得伪造、篡改。2.3会计分录与账户对应关系会计分录是会计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的方法,它反映了会计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2.3.1会计分录的编制会计分录应遵循以下原则:(1)完整性原则:保证每一笔经济业务都有相应的会计分录。(2)准确性原则:保证会计分录的借贷方向和金额正确无误。(3)及时性原则:及时编制会计分录,反映经济业务的真实情况。2.3.2账户对应关系会计分录中的借方和贷方科目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了经济业务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通过分析账户对应关系,可以了解企业经济活动的实质和财务状况的变化。第3章记账方法与会计循环3.1复式记账法3.1.1基本概念复式记账法是一种将每一笔经济业务按借贷方向、等额记录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计科目中的记账方法。它体现了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3.1.2记账规则根据复式记账法,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遵循以下记账规则:(1)会计科目要正确选择;(2)借贷方向要准确;(3)记录金额要相等;(4)记账要及时、连续、完整。3.1.3记账示例通过具体的案例,介绍复式记账法的实际操作过程。3.2会计凭证3.2.1概述会计凭证是会计记录经济业务的依据,是反映经济业务事实、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3.2.2种类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大类。(1)原始凭证:如收据、发票、支票等,是经济业务发生时产生的第一手资料;(2)记账凭证:如转账凭证、付款凭证等,是根据原始凭证编制的,用于记账的凭证。3.2.3填制与审核介绍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和审核要求,保证会计凭证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准确性。3.3会计账簿3.3.1概述会计账簿是会计信息的载体,用于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3.3.2种类会计账簿包括日记账、分类账、总账、明细账等。3.3.3登记方法介绍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包括直接登记法、汇总登记法等。3.3.4对账与结账讲解会计账簿的对账和结账过程,保证账簿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4会计报表3.4.1概述会计报表是反映企业经济状况、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为决策者提供依据。3.4.2种类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3.4.3编制方法介绍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要求,保证报表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准确性。3.4.4分析方法简要介绍会计报表的分析方法,如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以帮助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第4章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4.1现金管理现金是企业日常运营中不可或缺的流动资产,有效的现金管理对企业稳定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介绍现金管理的相关内容。4.1.1现金的定义与分类现金包括纸币、硬币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根据现金的存放地点,可以分为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4.1.2现金收支管理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现金收支管理制度,保证现金的安全、完整和合理使用。主要包括现金收入管理、现金支出管理以及现金库存管理。4.1.3现金日记账企业应当设立现金日记账,详细记录每日现金的收入、支出及结存情况,以便于核对和管理。4.2银行存款银行存款是企业存放货币资金的一种方式,具有安全性高、流动性强等特点。本节主要介绍银行存款的相关内容。4.2.1银行账户管理企业应在银行开设基本账户和其他专用账户,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银行规定进行管理和使用。4.2.2银行存款的核对为保证银行存款的安全和准确,企业应当定期与银行进行对账,及时调整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之间的差异。4.2.3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应按照国家规定和银行利率,计算并确认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4.3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活动而产生的应收款项。本节主要介绍应收账款的相关内容。4.3.1应收账款的确认与计量企业应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活动中,根据实际发生的应收款项确认应收账款,并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计量。4.3.2应收账款的管理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效率。4.3.3应收账款的核算企业应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应收账款进行核算,包括确认、计量、坏账准备计提等。4.4坏账准备与应收账款回收为了防范应收账款不能按预期回收的风险,企业需计提坏账准备。本节主要介绍坏账准备与应收账款回收的相关内容。4.4.1坏账准备的计提企业应根据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度,合理计提坏账准备,以反映应收账款的实际价值。4.4.2坏账的核销对于已确认为坏账的应收账款,企业应进行核销,并计入当期损益。4.4.3应收账款的回收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对应收账款回收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应进行合理核算。第5章存货与成本计算5.1存货的分类与计量存货是企业日常运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及辅助材料等。存货的分类与计量对于正确反映企业资产、成本和损益具有重要意义。(1)存货的分类存货按照其流转状态可分为以下几类:原材料:指企业为生产产品而购入的各种物资,包括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及修理用备件等。在产品:指在生产过程中尚未完成的产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半成品:指已完成部分生产过程,但尚未达到设计规定的产品。产成品:指已完成生产过程,符合设计规定的产品。辅助材料: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材料。(2)存货的计量存货的计量主要涉及存货的成本和数量。存货的成本包括购入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存货的计量方法有以下几种:先进先出法(FIFO):假定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据此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后进先出法(LIFO):假定后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据此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平均成本法:将存货的总成本除以总数量,得到单位成本,据此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5.2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方法企业在销售或使用存货时,需要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确定方法:(1)先进先出法(FIFO)在这种方法下,发出存货的成本等于最近购入的存货成本。在物价上涨时期,这种方法会导致较高的利润和较低的存货价值。(2)后进先出法(LIFO)在这种方法下,发出存货的成本等于最早购入的存货成本。在物价上涨时期,这种方法会导致较低的利润和较高的存货价值。(3)平均成本法在这种方法下,发出存货的成本等于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乘以发出数量。这种方法计算简单,但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5.3存货的期末计价与跌价准备企业应在每个会计期末对存货进行计价,并根据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对存货进行跌价准备的提取。(1)期末计价存货期末计价通常采用以下方法:成本法:以存货的成本作为其账面价值。可变现净值法: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作为其账面价值。(2)跌价准备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时,企业应提取存货跌价准备。跌价准备的计算公式为:存货跌价准备=存货成本存货可变现净值5.4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品种法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成本。(2)分批法分批法是指以产品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计算出各批次产品的成本。(3)分步法分步法是指以产品的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计算出各步骤产品的成本。(4)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指将生产过程划分为若干作业,将生产费用归集到各作业上,然后按照各作业对产品的贡献程度分配到产品上,计算出产品的成本。第6章固定资产与投资6.1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固定资产是企业长期使用、在生产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重要资产。本节主要介绍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计量方法及初始计量。6.1.1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固定资产的确认需满足以下条件:(1)该固定资产是企业长期拥有并使用的;(2)该固定资产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3)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6.1.2固定资产的计量方法固定资产的计量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和可变现净值法。6.1.3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主要包括购买价、运输费、安装费等直接相关费用。对于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还需包括建造过程中的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等。6.2固定资产的折旧与减值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损耗、陈旧等原因,其价值会逐渐减少。本节主要介绍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折旧计算,以及固定资产减值的处理。6.2.1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6.2.2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根据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使用年限,计算每年应提取的折旧额。6.2.3固定资产减值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6.3投资的分类与核算投资是企业为了获取长期收益或控制权而进行的资产配置。本节主要介绍投资的分类、核算方法及投资收益的确认。6.3.1投资的分类投资分为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短期投资等。6.3.2投资的核算方法根据投资类别,采用成本法、权益法或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核算。6.3.3投资收益的确认投资收益的确认主要包括投资收益的计算、确认时点和投资收益的核算方法。6.4长期股权投资与合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对其他企业持有的股权投资,本节主要介绍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合营企业的会计处理及长期股权投资减值。6.4.1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核算。6.4.2合营企业的会计处理合营企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共同控制的企业。合营企业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合营权益的确认、合营企业投资收益的计算等。6.4.3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当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第7章负债与所有者权益7.1流动负债7.1.1定义与分类流动负债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预计在一年内或一个营业周期内需偿还的债务。流动负债主要包括应付账款、短期借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费等项目。7.1.2计量与核算流动负债的计量通常以其预计偿还金额为准。在会计核算中,流动负债的确认、计量和披露需遵循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7.1.3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速动比率则是指扣除存货后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更能反映企业短期内偿还债务的能力。7.2长期负债7.2.1定义与分类长期负债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预计在一年以上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需偿还的债务。长期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项目。7.2.2计量与核算长期负债的计量通常以其预计偿还金额为准。在会计核算中,长期负债的确认、计量和披露需遵循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7.2.3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关系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共同构成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应合理配置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保证资本结构的稳健性和企业长期发展。7.3所有者权益概述7.3.1定义与特征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不具有偿还期限、承担风险、享有企业剩余收益。7.3.2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项目。7.3.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需遵循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在会计处理中,所有者权益变动需通过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7.4股东权益变动与利润分配7.4.1股东权益变动股东权益变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增资扩股、减资缩股、利润分配、其他权益变动等。7.4.2利润分配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在依法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后,可进行利润分配。利润分配主要包括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转作资本的股利等形式。7.4.3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需遵循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在进行利润分配时,应通过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第8章收入、费用与利润8.1收入的确认与计量8.1.1收入的定义与特征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可以增加所有者权益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它具有以下特征:(1)收入是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2)收入可以增加所有者权益;(3)收入表现为经济利益的总流入。8.1.2收入的确认条件收入应当在以下条件同时满足时予以确认:(1)收入已经产生或者可以可靠地计量;(2)收入的增加已经或者将要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3)收入的金额可以可靠地计量。8.1.3收入的计量收入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计量:(1)收入应当按照其实现时的公允价值计量;(2)收入应当按照收入产生的期间确认;(3)收入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计量。8.2费用的确认与计量8.2.1费用的定义与特征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可以减少所有者权益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它具有以下特征:(1)费用是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2)费用可以减少所有者权益;(3)费用表现为经济利益的总流出。8.2.2费用的确认条件费用应当在以下条件同时满足时予以确认:(1)费用已经发生或者可以可靠地计量;(2)费用的发生已经或者将要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3)费用的金额可以可靠地计量。8.2.3费用的计量费用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计量:(1)费用应当按照其发生时的公允价值计量;(2)费用应当按照费用发生的期间确认;(3)费用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计量。8.3利润的形成与分配8.3.1利润的定义与组成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利润由以下部分组成:(1)营业利润: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3)净利润: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8.3.2利润的形成企业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利润:(1)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与费用差额;(2)非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差额;(3)所得税费用对利润的影响。8.3.3利润的分配利润分配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8.4非经常性损益与所得税8.4.1非经常性损益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之外发生的损益。其主要内容包括:(1)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补助;(3)投资收益;(4)汇兑损益等。8.4.2所得税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的税金。其计算依据为企业税前利润,计算方法如下:(1)当期所得税费用:按照适用的税率计算的企业税前利润的税额;(2)递延所得税费用:由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变动。第9章现金流量表与财务分析9.1现金流量表的结构与编制9.1.1现金流量表的概念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情况的财务报表,是企业三大财务报表之一。9.1.2现金流量表的结构现金流量表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分别反映企业在会计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9.1.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方法。直接法通过列举现金收入和支出项目,直接反映现金流量;间接法则是通过调整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使其转化为现金流量。9.2财务比率分析9.2.1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用于评估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9.2.2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主要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反映企业资产运营的效率。9.2.3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主要包括毛利率、净利率、资产净利率和股东权益净利率等指标,用于衡量企业的盈利水平。9.2.4发展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主要包括营业收入增长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