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1页
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2页
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3页
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4页
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临江仙·怀辰州教授赵学舟①【宋】张炎一点白鸥何处去,半江潮落沙虚。淡黄柳上月痕初。遐观情悄悄,凝想步徐徐。每一相思千里梦,十年有此相疏。休休寄雁②问何如。如何休寄雁,难写绝交书③。【注】①赵学舟:赵与仁,字元父,号学舟,南宋宗室,作者的文友,元朝时任辰州教授之职。②《汉书·苏武传》中传说苏武牧羊时以鸿雁传书。③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是嵇康写给人生抉择相异后的友人山涛(字巨源)绝交的一封信。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起笔以白鸥象征友人。白鸥是自由飞翔于江海之上的水鸟,极像元初飘零江湖的赵学舟等人。B.“凝想”句写出月上柳梢时,词人远眺不见友人踪影,暗中回忆其步履从容徐徐而来的情形。C.“相思”句写出词人对友人的思念,词人与友人一直交往甚密,而今第一次因为两地距离遥远而疏远了。D.词的下阕词人综合运用用典设问等手法,委婉曲折地传达出自己欲语难言的复杂心绪。16.后人评价这首词:“赵以宗人仕元,词是春秋笔法。”春秋笔法是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的写法。请结合全词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题湖上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注】白居易原在长安任中书舍人。面对国事日荒,民生益困的现实,他屡屡上书言事而不被采纳,眼见时局日危,朋党倾轧加剧,便自求外任,来到杭州。这首诗是作者在杭州任期将满,回京之前所作。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中的“画图”是对颔联、颈联精当传神的描写的形象概括,诗中写景是尾联“勾留”之情的基础。B.颔联妙用比喻描绘西湖山水。排排青松装点山峦,如重重叠叠的翡翠;皎洁的月亮映入湖心,像一颗闪光的珍珠。C.“青罗裙带展新蒲”一句,实写在稻田里劳作的少女裙带飘曳,以少女劳动之美映衬了春日的西湖之美。D.诗中嵌入农事,体现诗人对湖区劳动者的关怀,比《钱塘湖春行》立意更见新颖,是其写作上的变格、出新。16.有人评价此诗“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许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杳杳寒山道寒山①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注】①唐代贞观中人,(也有人推测为大历时人)著名高僧、诗人,隐居天台山寒岩,此诗即创作于隐居修佛之时。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从大处着笔,既点出了寒山道的位置紧邻寂静寥落的深涧,又表现了此地景致寒冷清幽的特点。B.本诗颔联同杜甫《登岳阳楼》的颈联有相似,都以“有”“无”二字巧对,该联借山鸟的鸣叫反衬了环境的冷寂。C.诗歌前三联层层烘托,尾联点明情感,诗中以日喻君王,不见日即是不见君王,表现了诗人政治失意的无奈。D.该诗的语言具有鲜明乐府特征,直白浅近,不同于同时期的文人诗,呈现出白话风格,且善于用景物渲染气氛、心情。16.高一陈老师讲解完《声声慢》中叠词的巧妙地运用之后,组织同学们开展《诗歌叠词运用》的专题讨论活动,甲同学分析了《卫风·硕人》中六个叠词如何做到了“复而不厌,赜而不乱”,接下来,请你以寒山这首诗为例来分析叠词的妙用。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朱敦儒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世事比作春梦,将人情比作秋云。B.“不须计较”两句是倒装句,词人的情调发生了由沉重到轻松的转变。C.“酒”常含愁情,但词人认为“酒好”,又邂逅了一朵新花,更感愉悦。D.全词使用散文化语句,纯用议论来表达词人对生活的思考,耐人寻味。16.南宋诗人黄升在《中兴以来绝妙词选》中评价此词“辞浅意深”,请简要概括词人的思想感情。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①张昇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②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③。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红日无言西下。【注】①根据北宋范公偁《过庭录》所载,这首词是张昪退居江南所作。张昪在退居以前,经历了宋真宗、仁宗两代,退居江南时期,又经历了宋英宗、神宗两朝,北宋帝国由盛转衰,积贫积弱的形势越来越严重。②蓼屿:指长满蓼花的高地。③低亚:低垂。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开头两句写全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江南风光美丽如画,其中“秋”字点明了时节。B.“水浸碧天何处断”中的“水”字承接前文的“江”,词人的视线随着浩瀚的江水向远处看去,不见尽头。C.下片开头两句,词人描写了客船上的帆仿佛高挂在云端,烟雾笼罩的岸边有低垂的酒旗的景色。D.这是一首写景兼怀古的词,既有借景抒情,如“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也有直抒胸臆,如“红日无言”。16.这首词抒发了词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答案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15.C16.①词中是指词人不赞成友人仕元的选择,但又不直接指出,而是通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一种情感倾向;②“十年”句写出词人内心的悲凉。词人与友人情谊深厚,而今第一次疏远。这疏远不仅是两地之遥,更为重要的是价值观念相异,这一点词人没有直接说出但友人可以感知。③“如何休寄雁,难写绝交书”作者自问自答写出了内心的矛盾。词人本拟寄书问候然又作罢。之所以不寄书信,是难写绝交书。“绝交”即断绝交谊,词人很不赞成友人仕元的选择,也不想去信指摘,这深隐了一种贬意。【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情感的能力。C.“而今第一次因为两地距离遥远而疏远了”错,这疏远不仅是两地之遥,更为重要的是价值观念相异。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由注释①可知,赵学舟,南宋的宗室,作者的文友,在元朝任职。词人不赞成友人仕元的选择,但又不直接指出,而是通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一种情感倾向,体现了“春秋笔法”。“每一相思千里梦”句,写词人与友人情谊深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十年有此相疏”句,写而今本诗宋朝人的友人,却在遥远的元朝任职,词人与友人第一次产生了疏远感,其原因不只是空间距离远了,更是二人价值观不同了。这一点词人没有直接说出,但友人可以感知,体现了“春秋笔法”。“如何休寄雁,难写绝交书”句,诗人先自问为何不托大雁带信问候友人,后自答说自己难以下笔写绝交信,这表明了诗人内心的矛盾。“绝交”即断绝交谊。诗人虽人不赞成友人仕元的选择,但也不想写信指责友人,这也体现了“春秋笔法”。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15.C16.①尾联说“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美景如画,是诗人不舍离开杭州的原因之一;②而“言外余情”则与诗人的遭遇有关,与其回到京城朋党倾轧的官场,不如在杭州任上做点实事。【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实写在稻田里劳作的少女裙带飘曳”错,这一句是比喻,写新生的蒲草在风中摇曳,就像是少女身上的裙带,并非实写少女劳动之美。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考生要抓住题干中的“不舍意”“言外正有余情”分析。①尾联说“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不能抛下杭州到别处去,一半原因是留连这西湖。直陈自己的心理:原来自己没有离开杭州去到他处,一半原因就是流连这西湖的美景。以诗人不愿别离杭州来衬托杭州西湖美景的特色。②而“言外余情”则与诗人的遭遇有关。结合注释和写作背景可知,白居易于长庆三年(822)为躲避朝廷党争而自请外任,来到杭州作刺史,任职三年间,寄情山水,留连诗酒,写下了《钱塘湖春行》《杭州春望》《江楼夕阳招客》等一系列吟咏西湖美景的诗章,这首诗是作者在杭州刺史任期将满、即将离开时所作。同时,作者在杭州任上疏浚西湖,修筑白堤,为百姓切实做了很多实事。此处的“余情”应理解为不愿回到京城朋党倾轧的官场,而原意在杭州任上做点实事。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许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15.C16.这首诗每句的开头都是用了叠词,句式整齐、回环往复、音韵优美。虽然都是叠词,然而使用上却富于变化,“杳杳”具有幽暗深远的情感色彩,用以形容寒山道的悠长冷清;“落落”用以形容涧滨在空间上的空旷之感;“啾啾”形容鸟鸣,“寂寂”形容静谧,刚好形成对比,以有声衬无声;“淅淅”形容缝的动态,“纷纷”写雪的飞舞。“朝朝”、“岁岁”虽然同指时间,但是长短各有不同。八组叠词,各具情状。这些叠词,虽然各有侧重,但是情感色彩是统一的,都带有一种有幽冷寂寞、宁静淡薄的情感色彩。【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诗中以日喻君王,不见日即是不见君王,表现了诗人政治失意的无奈”错。注解中强调寒山是唐代贞观著名高僧、诗人,隐居天台山寒岩,此诗即创作于隐居修佛之时。因此寒山不是一个入世之人,而且,寒山的诗歌当中也没有透露出政治失意的无奈,以日喻君太过牵强,不正确。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叠词表达技巧的能力。这首诗使用八组叠词,使用叠字的效果,大抵像使用对偶排比一样,能获得整齐的形式美,增进感情的强度。这首诗还由于使用叠字,增强了它的音乐美。借助于音节的复沓,和谐贯串,一一盘旋,并借助于形式上的划一,把本来分散的山水、风、雪、境、情,组织成一个整体,回环往复,连绵不断。作者在运用叠词时,充分考虑作者想要达到的表达效果,从而让所使用的叠词富于变化。如“杳杳”表示幽暗和悠远的状态,凸显了小径雪后的隐约渺茫之态。“落落”则具有空旷的空间感,非常符合山间冷涧四周的景色特点。首联就给读者一种渺茫空旷之感,非常符合作者隐居的特点。“啾啾”是鸟鸣之声,“寂寂”则是描写无声的状态,此处以鸟鸣的声音来衬托山中环境的清净。“淅淅”写风的动态感;“纷纷”写雪的飞舞状,此处通过对风雪的动态描写,更加突出了山中的寂静。“朝朝”表示每一天,是一个短时间段,“岁岁”则是指每一年,是一个长时间段,所以“朝朝”、“岁岁”虽同指时间,但却区分出了长短。所以八组叠词相对运用,各具情状,让诗歌在意象和意境上显得非常的丰富饱满。寒山这首诗中的叠字,大都带有一种幽冷寂寥的感情色彩,如“杳杳”“落落”“淅淅”等接连使用,使诗笼罩着一层浓烈的气氛。再如,“朝”、“岁”,单个的名词,本来不带感情色彩,但一经叠用,出现在上述特定的气氛中,就显得时间的无限延长,心情的守一、执着,也就加强了诗意,具有感情色彩了。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15.D16.①对世事短暂、人情淡薄的感叹;②对难以与命运安排进行抗争的无奈;③人生有时也应及时行乐的旷达。【解析】【分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的能力。D.“纯用议论”错,下片“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属于记叙。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这首小词以散文语句入词,语言浅近,但言近旨远,表现了词人暮年对世情的一种彻悟,流露出一种闲适旷远的风致。起首二句“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短如春梦”“薄似秋云”的比喻熨贴而自然,是饱含辛酸的笔触。这两句属对工畅,集中、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对世事短暂、人情淡薄的感叹。接下来,笔锋一转,把世事人情的种种变化与表现归结为“命”的力量。“原来”二字,透露出一种无可如何的神情,又隐含几分激愤。强大的命运之神面前他感到无能为力,于是消极地放弃了抗争:“不须计较苦劳心”,语气间含有对自己早年追求的悔意和自嘲。“计较”,算计之意,这两句倒装,不只是为了照顾押韵,也有把意思的重点落下句的因素。情调由沉重到轻松,也反映了词人从顿悟中得到解脱的心情,人生有时也应及时行乐的旷达。。“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词人转而及时行乐,沉迷于美酒鲜花之中。“幸遇”“况逢”等字带来一种亲切感,“酒好”“花新”则是愉悦之情的写照。“三杯”“一朵”对举,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上下文都是议论,使得这属对工巧的两句尤其显得清新有趣。着墨不多,主人公那种得乐且乐的生活情态活脱脱地展现出来。结语两句,虽以“片时欢笑且相亲”自安自慰,然而至于“明日阴晴未定”,则又是天道无常,陷入更深的叹息中了。“且”是“姑且”“聊且”的意思。“阴晴未定”是感叹世事的翻覆无定,或许还有政治上的寓意。下片末句与上片“万事原来有命”句呼应,又回到“命”上去了,由此可见作者的生活态度是强作达观而实则颓唐,对难以与命运安排进行抗争的无奈。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15.D16.①对六朝兴替、物是人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