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开发质量保证手册_第1页
产品开发质量保证手册_第2页
产品开发质量保证手册_第3页
产品开发质量保证手册_第4页
产品开发质量保证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品开发质量保证手册TOC\o"1-2"\h\u31863第1章质量保证体系概述 479321.1质量管理原则 452001.1.1客户导向原则 4190341.1.2预防原则 482191.1.3持续改进原则 4187961.1.4全员参与原则 5223191.1.5事实依据原则 5134301.1.6系统管理原则 5240311.2质量保证体系构建 5243451.2.1组织结构 5244451.2.2文件体系 573671.2.3流程优化 524191.2.4资源配置 5302091.2.5培训与教育 5307411.2.6监控与评价 5154431.3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5274191.3.1质量保证 570211.3.2质量控制 61770第2章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6306672.1产品开发流程概述 6207492.2需求分析与规划 6122302.2.1市场需求调研 6188322.2.2产品定位 6148532.2.3制定产品开发计划 6205062.3设计与开发 6134822.3.1概念设计 6151022.3.2详细设计 6211642.3.3设计评审 7306092.4试制与验证 7167032.4.1样机制造 716822.4.2功能测试 7115752.4.3可靠性测试 7318412.4.4优化改进 742952.4.5验证与确认 711349第3章设计质量控制 7297193.1设计评审 780613.1.1评审目的 7244373.1.2评审流程 7149773.1.3评审内容 7297493.2设计验证与确认 8213813.2.1设计验证 824313.2.2设计确认 8164483.3设计变更管理 8216593.3.1设计变更原因 8260183.3.2设计变更流程 883093.3.3设计变更控制 923991第4章供应商管理 9303214.1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9116984.1.1选择标准 9273454.1.2评估流程 954434.2供应商质量控制 943964.2.1质量要求 924694.2.2质量控制措施 94634.3供应商绩效评价 9168984.3.1评价内容 9243224.3.2评价方法 10102784.3.3评价结果应用 10383第5章生产过程控制 10224225.1生产准备 10280655.1.1原材料检验 10262385.1.2设备校准 10325365.1.3人员培训 10202615.1.4生产工艺文件 10264005.2生产过程监控 10178465.2.1生产参数控制 10147355.2.2在线检测 10260205.2.3生产记录 11264225.3首件检验与过程检验 11151005.3.1首件检验 11144405.3.2过程检验 1139265.3.3检验记录 11124585.4不合格品控制 11243935.4.1不合格品判定 11196615.4.2不合格品隔离 11175515.4.3不合格品处理 11222825.4.4不合格品记录 1116960第6章质量检验与测试 11104616.1检验与测试标准 1130066.1.1产品开发过程中,质量检验与测试是保证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的关键环节。本公司依据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相关标准,制定以下检验与测试标准: 12124486.1.2检验与测试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明确性、可追溯性,保证检验与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12256886.2检验方法与工具 123266.2.1检验方法 12257706.2.2检验工具 1293786.3抽样检验 1272296.3.1抽样检验是指从批量产品中抽取部分产品进行检验,以判断整批产品是否满足质量要求。 12279266.3.2抽样检验方法 12309726.3.3抽样检验的判定标准 13106656.4测试数据分析 13275086.4.1对检验与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产品质量的规律和问题,为产品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13306706.4.2数据分析方法 13138226.4.3测试数据分析结果应用于产品质量改进,持续提高产品质量。 132148第7章质量改进 1315987.1质量问题识别与追踪 1365847.1.1质量问题识别 13132187.1.2质量问题追踪 14139667.2质量改进方法与工具 1448007.2.1质量改进方法 1426837.2.2质量改进工具 1432707.3持续改进机制 14240937.3.1持续改进策略 14254407.3.2持续改进实施 158685第8章顾客满意度管理 1532548.1顾客满意度调查 15257898.1.1调查目的 15124028.1.2调查方法 15151448.1.3调查内容 15220038.1.4调查流程 1519168.1.5结果应用 1553968.2顾客投诉处理 15199368.2.1投诉接收 15261638.2.2投诉分类 16242638.2.3投诉处理 16213348.2.4投诉总结 16127888.3顾客关系管理 1670808.3.1顾客信息管理 16242138.3.2顾客关怀 1691198.3.3顾客忠诚度培养 16167068.3.4顾客反馈机制 1680698.3.5顾客满意度监测 169954第9章质量风险管理 1649409.1风险识别与评估 16193929.1.1风险识别 16229759.1.2风险评估 17144319.2风险控制与预防 17139779.2.1风险控制 1745539.2.2风险预防 17210089.3应急预案与应对措施 17249369.3.1应急预案 17127419.3.2应对措施 1814516第10章培训与人员素质提升 18877010.1培训体系构建 183051810.1.1培训体系设计 182392110.1.2培训资源整合 182807510.1.3培训制度制定 182397810.2培训需求分析 181211810.2.1培训需求调查 18263410.2.2培训需求分析 181093810.2.3培训需求跟踪 19459510.3培训效果评估 191160910.3.1培训效果评估指标 191021510.3.2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192103110.3.3培训效果反馈 191769310.4人员素质提升策略 19635010.4.1制定人员素质提升计划 192123610.4.2开展多样化培训活动 19512210.4.3激励员工自我提升 19531610.4.4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19第1章质量保证体系概述1.1质量管理原则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质量管理原则是指导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和运行的基本准则。以下为质量管理原则的主要内容:1.1.1客户导向原则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充分了解并满足客户对产品品质的期望,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1.1.2预防原则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注重预防潜在的质量问题,避免问题发生,降低质量风险。1.1.3持续改进原则通过不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开发过程的质量水平,实现持续改进。1.1.4全员参与原则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形成良好的质量文化。1.1.5事实依据原则以实际数据和事实为依据,进行科学决策,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效性。1.1.6系统管理原则将质量管理体系视为一个整体,协调各个环节,实现质量管理的系统化和一体化。1.2质量保证体系构建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是保证产品开发质量的关键环节。以下是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1.2.1组织结构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质量保证体系中的职责和权限。1.2.2文件体系制定质量保证相关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1.2.3流程优化优化产品开发流程,明确各阶段的质量要求和控制措施,提高开发效率。1.2.4资源配置合理配置质量保证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保证质量保证体系的高效运行。1.2.5培训与教育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在质量保证体系中的执行能力。1.2.6监控与评价建立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对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效果进行持续跟踪和评估。1.3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3.1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指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活动,保证产品开发过程满足既定的质量要求。质量保证关注产品开发全过程的预防措施,旨在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1.3.2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对产品或过程进行监测、检验和调整,保证产品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侧重于对产品质量的实时监控,发觉问题并及时纠正,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通过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有机结合,可以保证产品开发过程的高效运行,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第2章产品开发流程管理2.1产品开发流程概述产品开发流程是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及市场预期的重要环节。本章将阐述产品开发全流程的管理要点,从需求分析到试制验证,保证产品开发各阶段工作有序、高效进行。2.2需求分析与规划2.2.1市场需求调研市场需求调研是产品开发的基础,需全面收集与分析客户需求、竞争对手信息、行业趋势等,为产品定位及规划提供依据。2.2.2产品定位根据市场需求调研结果,明确产品功能、功能、价格等定位,保证产品具备竞争优势。2.2.3制定产品开发计划结合企业资源、技术能力及市场预期,制定产品开发时间表、人员配置、预算等,保证产品开发过程可控。2.3设计与开发2.3.1概念设计根据产品定位,进行初步设计,明确产品形态、功能模块、关键技术等。2.3.2详细设计在概念设计基础上,细化产品各部分设计,包括结构、电路、软件等,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2.3.3设计评审组织相关部门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保证设计满足产品质量、成本、周期等要求。2.4试制与验证2.4.1样机制造根据详细设计,开展样机制造,验证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2.4.2功能测试对样机进行功能测试,保证产品功能、功能符合设计要求。2.4.3可靠性测试开展可靠性测试,评估产品在规定寿命周期内的可靠性。2.4.4优化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对产品进行优化改进,保证产品满足质量要求。2.4.5验证与确认在完成优化改进后,进行产品验证与确认,保证产品具备批量生产条件。第3章设计质量控制3.1设计评审3.1.1评审目的设计评审旨在保证产品在开发过程中满足规定的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及用户需求。通过评审,识别潜在问题,提前采取措施,降低产品开发风险。3.1.2评审流程(1)制定评审计划:明确评审时间、地点、参与人员、评审内容等。(2)准备评审资料:收集产品设计图纸、技术文件、相关标准等。(3)组织评审会议:按照计划进行评审,保证各方参与者充分发表意见。(4)形成评审报告:总结评审结果,提出改进措施,明确责任人及完成时间。(5)跟踪整改:对评审中发觉的问题进行整改,保证设计质量。3.1.3评审内容(1)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公司规定。(2)设计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具有竞争力。(3)设计是否具有可生产性、可维修性、可测试性。(4)设计是否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是否满足环保要求。(5)设计成本是否符合预算要求。3.2设计验证与确认3.2.1设计验证设计验证是对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验证,以保证设计满足规定要求。(1)制定验证计划:明确验证项目、方法、要求、时间等。(2)实施验证:按照验证计划进行试验、测试等,记录数据。(3)分析验证结果:对比设计要求,评估设计功能。(4)整改及优化:对验证中发觉的问题进行整改,优化设计。3.2.2设计确认设计确认是对经过验证的设计进行最终确认,以保证产品满足用户需求。(1)制定确认计划:明确确认项目、方法、要求、时间等。(2)实施确认:按照确认计划进行试验、测试等,记录数据。(3)分析确认结果:评估产品功能,确认是否符合用户需求。(4)颁发设计确认报告:确认产品设计符合规定要求,可进行批量生产。3.3设计变更管理3.3.1设计变更原因设计变更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用户需求变更、技术升级、生产过程优化、成本控制等。3.3.2设计变更流程(1)提出变更申请:变更发起人需详细描述变更原因、内容、影响等。(2)评估变更:组织相关人员对变更进行评估,包括技术可行性、成本、周期等。(3)审批变更:根据评估结果,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批变更申请。(4)实施变更:按照变更方案,对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等进行修改。(5)变更记录:记录变更过程及结果,以便追溯。(6)通知相关方:将变更信息通知相关部门,保证变更实施到位。3.3.3设计变更控制(1)严格控制变更次数,避免频繁变更。(2)变更实施前,需进行充分评估,保证变更不会影响产品功能及质量。(3)变更实施过程中,保证各方参与者充分沟通,避免信息不对称。(4)变更完成后,及时更新相关文件,保证文件一致性。第4章供应商管理4.1供应商选择与评估4.1.1选择标准在选择供应商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产品质量、生产能力、价格、交货期、企业信誉、服务和技术支持等。保证供应商具备满足本企业产品开发需求的能力。4.1.2评估流程(1)收集潜在供应商信息;(2)对潜在供应商进行初步筛选,剔除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3)对剩余供应商进行详细评估,包括现场考察、样品测试等;(4)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合作。4.2供应商质量控制4.2.1质量要求明确供应商的质量要求,包括产品标准、工艺流程、检验标准等,保证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符合本企业的质量要求。4.2.2质量控制措施(1)对供应商进行质量培训,提高其质量管理水平;(2)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质量审核,保证其生产过程稳定;(3)建立供应商质量反馈机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4)实施供应商质量改进计划,提升供应商产品质量。4.3供应商绩效评价4.3.1评价内容供应商绩效评价包括以下方面:产品质量、交货期、价格、服务水平、合作态度等。4.3.2评价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包括:(1)定期收集供应商的各项绩效数据;(2)对供应商绩效进行综合评分,建立供应商绩效档案;(3)根据评价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实施差异化采购策略。4.3.3评价结果应用(1)对绩效优秀的供应商给予奖励,如优惠政策、增加订单等;(2)对绩效不佳的供应商进行约谈、辅导,要求其改进;(3)对长期绩效不佳的供应商,考虑终止合作关系,重新选择供应商。第5章生产过程控制5.1生产准备5.1.1原材料检验在生产过程开始之前,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保证原材料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检验内容包括材料的尺寸、外观、机械功能、化学成分等。5.1.2设备校准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所有设备进行校准,保证设备运行稳定、精准。设备校准周期应符合相关标准,保证生产过程中设备功能的可靠性。5.1.3人员培训对生产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保证员工熟悉生产流程、操作规程及质量控制要求。培训内容包括设备操作、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5.1.4生产工艺文件制定并完善生产工艺文件,包括工艺流程图、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等,为生产过程提供明确的技术指导。5.2生产过程监控5.2.1生产参数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生产过程中各项参数符合工艺要求。发觉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并记录。5.2.2在线检测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在线检测设备对产品进行实时检测,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对于关键工序,应设置自动检测装置,防止不合格品产生。5.2.3生产记录详细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生产时间、生产批次、设备运行状况、人员操作情况等,为产品质量追溯提供依据。5.3首件检验与过程检验5.3.1首件检验在生产开始时,对首件产品进行严格检验,确认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首件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5.3.2过程检验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样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稳定。过程检验内容包括尺寸、外观、功能等。5.3.3检验记录对首件检验和过程检验的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以便分析产品质量趋势。5.4不合格品控制5.4.1不合格品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对不合格品进行判定。不合格品包括但不限于尺寸超差、外观缺陷、功能不达标等。5.4.2不合格品隔离将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存放,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道工序或市场。5.4.3不合格品处理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根据不合格品的严重程度,采取返工、返修、报废等处理措施。5.4.4不合格品记录详细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包括不合格品数量、处理方式、责任部门等,为质量改进提供数据支持。第6章质量检验与测试6.1检验与测试标准6.1.1产品开发过程中,质量检验与测试是保证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的关键环节。本公司依据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相关标准,制定以下检验与测试标准:(1)产品功能指标;(2)产品安全功能指标;(3)产品外观质量指标;(4)产品使用寿命指标;(5)产品其他相关指标。6.1.2检验与测试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明确性、可追溯性,保证检验与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6.2检验方法与工具6.2.1检验方法(1)感官检验: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对产品外观、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检验;(2)测量检验:使用测量工具对产品的尺寸、重量、功能等参数进行检验;(3)试验检验:通过模拟实际使用环境,对产品进行功能、安全、寿命等方面的试验;(4)无损检测:利用超声波、射线、磁粉等无损检测方法,对产品内部缺陷进行检验。6.2.2检验工具(1)通用量具:如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2)专用量具:如齿轮卡尺、螺纹量规等;(3)试验设备:如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4)无损检测设备:如超声波探伤仪、射线检测设备等;(5)其他辅助工具:如显微镜、放大镜等。6.3抽样检验6.3.1抽样检验是指从批量产品中抽取部分产品进行检验,以判断整批产品是否满足质量要求。6.3.2抽样检验方法(1)随机抽样:从批量产品中随机抽取样本;(2)分层抽样:将批量产品按某种特征分层,然后从每层中随机抽取样本;(3)系统抽样:按照一定规律从批量产品中抽取样本;(4)整群抽样:将批量产品分成若干群,然后随机抽取部分群进行检验。6.3.3抽样检验的判定标准(1)可接受质量水平(AQL):指允许的最大不合格率;(2)拒收质量水平(RQL):指不允许的最小不合格率;(3)转移质量水平:指从可接受质量水平转移到拒收质量水平的界限。6.4测试数据分析6.4.1对检验与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产品质量的规律和问题,为产品质量改进提供依据。6.4.2数据分析方法(1)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样本的平均值、标准差、极差等,描述产品质量的分布情况;(2)假设检验: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检验,判断整批产品是否满足质量要求;(3)方差分析:分析不同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4)回归分析:建立产品质量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预测产品质量变化趋势。6.4.3测试数据分析结果应用于产品质量改进,持续提高产品质量。第7章质量改进7.1质量问题识别与追踪7.1.1质量问题识别在本章节中,我们将重点讨论如何识别和追踪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质量问题识别是质量改进的首要步骤,涉及对产品功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全面评估。以下为质量问题识别的主要途径:a)客户反馈:收集和分析客户对产品的意见和建议,以识别潜在的质量问题。b)内部质量审核:定期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内部审核,查找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活动。c)过程监控:对生产、检验等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及时发觉异常情况。d)数据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潜在的质量问题。7.1.2质量问题追踪在识别出质量问题后,需对其进行追踪,保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以下为质量问题追踪的主要措施:a)问题记录:详细记录问题的现象、发生时间、影响范围等信息,便于分析原因和制定改进措施。b)原因分析:采用鱼骨图、因果图等工具,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c)改进措施制定:针对问题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d)效果验证:在改进措施实施后,对问题进行验证,保证问题得到解决。7.2质量改进方法与工具7.2.1质量改进方法质量改进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a)持续改进:通过不断地优化产品开发过程,提高产品质量。b)问题解决:针对具体质量问题,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c)预防性改进:分析潜在的质量问题,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避免问题发生。7.2.2质量改进工具以下为常用的质量改进工具:a)查检表:用于收集和整理数据,便于分析问题。b)鱼骨图:用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根本原因。c)流程图:用于描述产品开发过程,分析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d)控制图:用于监控生产过程,判断过程是否稳定。7.3持续改进机制7.3.1持续改进策略为保障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企业应制定以下持续改进策略:a)建立持续改进的氛围和文化,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b)制定持续改进的目标和计划,明确改进的方向和内容。c)建立激励机制,对质量改进成果显著的团队和个人给予奖励。7.3.2持续改进实施持续改进实施的具体措施如下:a)定期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评估质量改进效果。b)开展质量改进项目,推动跨部门协同改进。c)建立质量改进案例库,总结和分享改进经验。d)持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第8章顾客满意度管理8.1顾客满意度调查8.1.1调查目的顾客满意度调查旨在了解顾客对我们产品及服务的满意程度,发觉潜在问题和改进空间,从而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水平。8.1.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在线反馈等多种形式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保证调查结果全面、客观、真实。8.1.3调查内容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功能、质量、外观、使用体验、售后服务等方面。8.1.4调查流程(1)设计调查问卷;(2)发放调查问卷;(3)收集、整理、分析调查数据;(4)编制调查报告;(5)采取改进措施;(6)跟踪改进效果。8.1.5结果应用根据调查结果,针对顾客不满意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保证实施到位。8.2顾客投诉处理8.2.1投诉接收设立专门的顾客投诉渠道,包括电话、邮箱、在线客服等,保证顾客能够及时、便捷地提交投诉。8.2.2投诉分类对收到的投诉进行分类,包括产品功能、质量问题、售后服务等,以便于针对性地处理。8.2.3投诉处理(1)及时回应顾客投诉,了解投诉原因和具体情况;(2)根据投诉内容,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3)对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告知顾客;(4)跟踪投诉处理结果,保证顾客满意。8.2.4投诉总结定期对投诉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问题原因,制定预防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8.3顾客关系管理8.3.1顾客信息管理收集、整理、分析顾客信息,包括基本信息、消费习惯、满意度等,为产品改进和市场营销提供依据。8.3.2顾客关怀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定期与顾客保持沟通,了解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8.3.3顾客忠诚度培养开展各类活动,如会员优惠、积分兑换等,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8.3.4顾客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顾客反馈机制,鼓励顾客提出意见和建议,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8.3.5顾客满意度监测定期对顾客满意度进行监测,评估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保证顾客满意度持续提升。第9章质量风险管理9.1风险识别与评估9.1.1风险识别在本章节中,我们将阐述产品开发过程中质量风险的识别方法。风险识别是质量风险管理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收集相关信息:通过市场调研、客户反馈、历史数据等途径,收集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信息。(2)识别潜在风险:分析收集到的信息,识别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潜在风险因素。(3)建立风险清单:将识别出的潜在风险进行整理,形成风险清单。9.1.2风险评估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分析风险概率:根据历史数据和专家意见,评估各风险发生的概率。(2)分析风险影响:分析各风险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3)评估风险等级:结合风险概率和影响程度,对风险进行排序,确定优先级。9.2风险控制与预防9.2.1风险控制针对已识别的风险,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1)制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为每个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2)实施控制措施:将控制措施落实到产品开发过程中,保证风险得到有效控制。(3)监控风险: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审查,保证其有效性。9.2.2风险预防为预防潜在风险,采取以下措施:(1)强化质量管理: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2)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