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岗定教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教学模式探索_第1页
以岗定教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教学模式探索_第2页
以岗定教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教学模式探索_第3页
以岗定教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教学模式探索_第4页
以岗定教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教学模式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近年来,市场上急需大量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工控人才,但西部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综合职业能力不高,无法胜任对口的工控岗位。在东西部协作的背景下,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与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双方协作不断深化,充分将两校教育优势结合起来,立足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从岗位调研开始,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就业岗位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专业核心课程应该以岗位能力要求为核心,践行以岗定教的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适应行业企业需求,实现高质量就业。[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以岗定教;高质量就业随着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快速发展,市场上急需大量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工控人才,但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多数机电类、电气控制类高职毕业生,因所学内容与就业岗位所需技术技能脱节,无法胜任对口的工控岗位。在珠海、遵义东西部协作的大框架下,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与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两校充分发挥优势和特点,积极推进对口协作,结合办学发展实际和师生需求,旨在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适应行业企业需求,实现高质量就业。一、以岗定教教学模式的含义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应突出就业导向,将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作为重要指标,引导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文围绕职业教育法中提出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三大重要指标,面向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以专业核心课为例,提出一种教学改革理念——以岗定教。为了更好地阐述,给以岗定教的定义如下:以就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技能为导向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的教学模式。以岗定教的教学改革理念强调面向就业岗位、招聘市场和用工企业的需求,突出就业所需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技能训练,注重明确教学目标,整合专业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二、以岗定教教学模式的实施(一)交流调研,明确教学目标笔者在BOSS招聘网站查询了24家招聘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岗位信息,共涵盖了19个岗位,将高度类似的岗位归纳整理后概括为7个岗位,如下表。通过对这些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的梳理,笔者统计出企业频繁提到的9项核心专业技术数量统计情况(如图1)。统计出的职业素养重点有6项,分布情况如图2。比较典型的一个特点是,很多家企业都提出了能适应出差这样的要求,这是电气控制类的工作特性所决定的。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具备该品质将会在职业发展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接受出差的意识。以上数据仅仅是招聘市场调研的调研情况。后期又通过请教协作学校专家、深入珠海等企业座谈和毕业生交流等多种方式,梳理出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所需的技能和职业素养,明确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旨在达成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可编程控制技术、变频器技术、人机界面、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等相关知识。能力目标:能分析客户需求,将客户需求转化为控制流程,根据工业现场设计生产控制系统,绘制电气原理图和机械安装图,完成接线、安装与调试。跟踪客户使用反馈意见,优化和更新控制系统。素质目标:培养与客户深度沟通的能力,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强化责任担当意识,能适应出差,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塑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二)积极探索,以岗位需求整合教学内容为了践行以岗定教的教学模式,笔者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课中遴选了两门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电气控制和PLC应用技术和自动化生产线装调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两门核心课程,与就业需求紧密相关,笔者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需求,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删除陈旧过时的继电器控制技术,补充现在市场上主流的可编程器技术、变频器技术、人机界面、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等相关知识;加入行业标准、规范、工艺等教学内容;引入大量生产现场实际案例,将项目任务设计成典型应用案例;补充用电安全知识,增加企业安全监控技术和先进的云监控技术内容。(三)创设劳模精神课堂,增强职业认同度高职机电一体化大二学生年龄在19~21岁,自觉能力达到成熟水平,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所学内容与工作联系的紧密程度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了让他们提前了解职业情境,体验企业真实的工作岗位,在协作学校的帮助下,为学生提供了如下支持:一是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聘请企业劳模当导师、精神进课堂。通过带领学生走进企业生产车间、参观学习全国先进的烤烟生产线,因地制宜,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感受现代企业文化,树立爱专业、爱学校、爱厂、爱国家的“家国”情怀,培养学院青年学生对未来职业的信心和兴趣。二是让学生走进李龙海劳模创新工作室,聆听劳模分享工匠精神,感悟匠心,体会大国工匠身上的气质:坚守、踏实、精益求精。通过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引产入教、文化浸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授业育人结合,深挖专业教学的思政元素,将培养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专业、职业、敬业、乐业的职业素养,增强职业认同度。(四)改变教学环境,搭建接近企业真实现场的学习实训平台为了能让学生锻炼出适应就业岗位需求的本领,让实训平台与企业真实现场更加接近,两校协作大胆尝试用散件搭建了一个接近企业真实现场的学习实训平台。由于新的实训平台没有现成的实训指导书,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指导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花费大量心力和时间编写了两本实训指导书。于2021年下学期、2022年上学期和2022年下学期,在实验改革的两门专业核心课程中进行了教学尝试。(五)知行合一,践行三阶段五环节工学一体化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包括三阶段五环节,即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阶段和领任务、探原理、究方法、强技能、固本领五环节。模拟企业真实项目开发过程,以任务驱动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课前,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清晰易懂的工作任务单,发布在学习通平台。学生登录学习通,领取查看任务单,提前做好小组合作学习规划,做好组内分工协作。学生依托任务单,对学习任务一目了然,方便明确学习目标。课中,首先“探原理”,教师分析企业项目案例,讲解关键知识点,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做好笔记。其次“究方法”,教师对重难点实践技能进行示范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制订实施方案。小组长担任项目负责人的角色,对接实际就业岗位进行内部分工,指定接线员、装配员、程序员、调试员、绘图员、安全员等。最后“强技能”,学生进行实战训练。绘图员依据任务单要求绘制电气接线图和机械安装图;安装员领取元器件,按照机械安装图进行安装;接线员按照工艺标准完成电气元件的接线和通信线缆的连接;程序员规划通信数据,组态人机界面和程序编写,逐项完成任务单内容;调试员对硬件设备和程序运行反复调试,发现问题,优化改进,积累总结经验;安全员负责上电检查和用电安全,出现紧急情况立即断电,进行急救。所有组内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需要充分沟通交流,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体验企业项目开发过程,领会团队合作的意义。小组完成整个项目任务后,组长向教师现场汇报展示,介绍任务完成情况,展示设备运行过程。教师担任客户验收方角色,检验各个小组项目任务完成情况,点评工艺规范,验收系统功能是否全部实现。评分时教师需严格按照验收标准逐项进行打分,旨在通过这个过程,不断强化工艺标准规范,例如线槽工艺、布线工艺、导线颜色、安装规范、端子压接等,这些都是学生在实训中特别容易忽视而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必须注意的技术技能点。系统功能的验收,重点放在安全生产、逻辑严谨等方面。学生由于项目设计经验不足,总会忽视一些小问题,而这些小问题往往会在实际生产中带来各种各样的隐患,通过不断的评价强化,让学生在这些小问题上积累经验,为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依托考核评价标准,教师督促学生工作完成后清理工作台上残留线头、管线、工具等,恢复实训台,拆除已经建立好的系统,按照“8S”标准要求整理实训平台,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课后固本领环节,教师为学生开放实训室,布置拓展任务,方便学生练习提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开放实训室强化练习,巩固本领。三阶段五环节工学一体化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清晰的工作任务和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实践训练,知行合一,为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教师工作的中心在于设计和开发优秀的项目任务,细化项目任务书,用任务书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在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适当引导。整个教学过程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原则。(六)优化评价机制,试行双重评分制1.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小组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后,需要给每一个学生评分。但实训任务是由团队协作完成的,教师验收时只能给团队打一个整体分,同一小组的所有成员都是一样的分数(例如,教师打80分,小组内所有成员都是80分)。这样的评分机制由于干多干少一个样,会造成个别学生实训时存在偷懒心理,不愿积极参与,出现“打酱油”现象。如果根据组内成员的参与度和贡献情况梯度打分,那么教师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时时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无法打出公平合理的分数。2.双重评分制评价机制为了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解决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重评分制评价机制。双重评分制分为教师首次评分和小组长二次分配。教师首次评分指教师对小组的项目任务验收后,根据验收标准给小组打分,该分数为小组的平均分。小组长二次分配是指小组长将平均分乘以小组人数,得到小组的总分。然后根据组内成员的参与度和贡献将总分进行二次分配(例如,教师首次评分85分,小组内有5个人,那么总分就是85×5=425分。小组长二次分配后,甲=95分,乙=90分,丙=85分,丁=80分,戊=75分)。这种评分机制鼓励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旨在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小组长是全程参与整个项目任务实施过程的,非常清楚每个成员的表现,由小组长二次分配,相对公平合理。3.增加“晒分”环节,优化评价机制在试行双重评分制的过程中,发现小组长在二次分配分数时出现个别小组给关系要好的同学打高分的现象。为了规避这一情况的出现,该评分机制增加了一个“晒分”的环节。“晒分”是指教师给所有小组打分后,随机抽取一组成员,在讲台上展示成绩。“晒分”时,小组长需当众说出自己给每个成员包括自己分配了多少分,并说出这样分配的理由。各个组员说出自己是否认可组长这样分配,对得到的分数是否满意,下一步的打算和今后自己努力的方向等。“晒分”机制的激励不仅可以使分数更加公平合理,还可以让学生不断地反思和发现自身问题,努力向前,营造出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在双重评分制评价机制推行的几个班级中,能明显感觉学生整体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三、以岗定教教学模式的效果(一)高质量就业初见成效为了检验以岗定教教学模式对就业的影响,从2019年开始在工作室进行了小面积的试行。学生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在工作室参与技术技能训练、社会服务、技能大赛备赛等工作,每学年有2~8名学生加入。截至2024年,工作室已经毕业的学生中,除去升入本科的学生,90%的学生实现了高质量就业。试行三年多来,学生多次在各级技能比赛中获奖,获得省级奖项有10人,市级奖项18人,院级奖项20余次,其中4人被授予“遵义市技术能手”的称号。工作室已经毕业的10个学生中,有6个实现了高质量就业,4人升入本科。2020年就业的学生,在一年时间内就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独立负责项目。2021年毕业的学生,成为电气部门的技术骨干,主要负责项目开发和现场调试。2022—2023年,刚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已经可以独当一面,独立解决项目现场遇到的技术难题。2024年还未毕业的学生,现已提前收到两家公司的入职邀请。看到以岗定教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实现了高质量就业,协作学校双方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骄傲,同时更有信心和力量在更大范围内试行。(二)技能大赛成绩显著以岗定教教学模式试行以来,师生技能大赛成绩显著。在2019年至2024年之间,执教课程教师荣获国家级技能比赛三等奖1次,省级技能比赛一等奖3次,院级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次。指导的学生荣获省赛二等奖3次,三等奖5次,市级一等奖6次,市级三等奖2次,院级一等奖6次。指导的学生有4人在人社厅举办的技能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和第三名,被授予“遵义市技术能手”的称号。(三)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以提升工作室仅能培训有限的学生,为了更多的学生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水平得到提升,实现高质量就业,从2022年开始,在5个机电一体化班级中逐步推行以岗定教的教学模式。2022年试行的班级目前正在企业实习,根据实习带队老师和实习单位的反馈,能够明显感受到学生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的大幅度提升。四、思考与展望(一)促进教师紧跟企业发展,实现自我成长以岗定教教学模式对教师本身要求较高,这就倒逼执教的专业教师实践技能水平要紧跟产业发展趋势,不断向协作院校学习前沿技术。得益于此,机电一体化的专业教师曾先后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级职业院校教师组技能大赛奖项。接下来协作双发会继续探索这种模式,扩大影响,争取带动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更多的机电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