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选项不能说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是()A.指尖采血时,针刺指尖不能引起缩手反射B.运动员听到枪声时迅速起跑C.司机看见路人过斑马线时停车等候D.婴儿膀胱充盈时,引起膀胱排尿2.用体重、性别等均相同的狗分为三组进行以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狗的体内,然后定时检测狗体内血液中的放射量。4d后,向a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狗体内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对实验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受到抑制B.c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C.b是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D.如果给狗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此实验狗的血液中放射量与a的相同3.如图表示人体血糖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图中甲为激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B细胞既可感知血糖浓度变化也可接受神经递质的刺激B.图示中的效应器是胰岛B细胞C.甲为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降低血糖D.胰岛素的分泌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以减少血糖的来源4.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指A.肌肉 B.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C.腺体 D.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5.珊瑚礁是石珊瑚目的动物形成的一种结构,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其中包括蠕虫、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等,此外珊瑚礁还是幼鱼的生长地。下列有关珊瑚礁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珊瑚虫和该区域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珊瑚礁群落B.珊瑚礁群落形成过程中,群落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C.随着珊瑚礁体积的增加,群落中鱼类的丰富度逐渐降低D.人类活动可能会影响珊瑚礁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6.在哺乳动物调节体温方面,皮肤作为()A感受器 B.效应器 C.感受器和效应器 D.协调中枢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图为一红眼雄果蝇与一红眼雌果蝇分别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再交配并孵化出一白眼雄果蝇的过程。请根据图回答:(1)写出图中A细胞的名称:__________。(2)若精子C与卵细胞F结合,产生后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3)若亲代红眼雌果蝇与一白眼雄果蝇交配,则子代中出现红眼雄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8.(10分)黑龙江长白山脉林场的樟子松人工幼林规模较大,但鼠害(有平鼠、田鼠、花鼠、鼢鼠等)严重影响着其生长质量。(1)由于栽种时间相同,同一片樟子松人工幼林长势比较整齐,没有明显的高株和矮株。此地的樟子松人工幼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________(填“有”或“没有”)分层现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于一个鼠种群而言,它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为了调查该区域内田鼠和平鼠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鼠装置。捕获结果统计如表:捕鼠总数田鼠平鼠第一次捕捉10046(标记后放生)43(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捉10242(其中6只标记)36(其中9只标记该区域田鼠大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计算的结果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林区采用不育剂、拒避剂(老鼠阳到会远离)等环保型鼠药治理鼠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种群的数量特征考虑,不育剂、拒避剂的使用使林区鼠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4)在人工幼林中引入蛇、猫头鹰等可以抑制鼠类的繁衍和生长,防鼠效果好而且持续时间长。从K值的角度分析,该措施防治鼠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如图为人体中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_____的。途径①中,兴奋传至神经元①时,兴奋部位的电位变化为_____;兴奋再传至神经元②时,后者轴突末梢释放的_____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分泌增加。(2)人在寒冷环境中,通过途径②使人体代谢增强,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则激素B是_____,激素C是_____,其作用于甲状腺,可促进甲状腺分泌_____。(3)临床上,下丘脑或垂体等损伤引起途径③中激素D分泌不足,将可能导致尿崩症(具有尿特别多等症状)。则激素D是_____,其分泌不足会导致_____对水的重吸收减少。10.(10分)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请回答:(1)群落演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___________,与裸岩上进行的演替相比,弃耕农田演替到森林阶段所需的时间更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在森林阶段,群落中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找到地衣、苔藓等植物。(3)人类活动正在影响群落的演替。请列举我国在促进群落良性发展上的相关举措___________(列举两项即可)。11.(15分)河豚毒素存在于河豚鱼的卵巢、肝脏等多种器官中,是一种Na+通道阻滞剂,会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某科研人员将蛙离体坐骨神经置于任氏液(任氏液与蛙组织液成分相近)中,以此为实验对象,探究河豚毒素对其动作电位的影响。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任氏液中K+浓度升高,则坐骨神经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_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某人因食用未完全清除毒腺的河豚引发中毒,其症状可能是_______(填“肌肉痉挛”或“肌无力”)。(2)微电极刺激神经纤维,形成动作电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结合题中信息,推测河豚毒素具有很强的局部麻醉作用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研究发现,3,4-二氨基吡啶(3,4-DAP)能增强神经递质的释放,有人提出3,4-DAP能作为河豚毒素的解毒剂,请分析其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研究河豚毒素是否会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请利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神经—肌肉接头处相当于突触)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部位(如脊髓),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的活动。【详解】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低级的神经活动,指尖采血时,针刺指尖不能引起缩手反射,说明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故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A正确;B.运动员听到枪声时迅速起跑属于条件反射,需大脑皮层和脊髓等中枢的参与,故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B正确;C.司机看见路人过斑马线时停车等候,属于条件反射,需大脑皮层和脊髓等中枢的参与,故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C正确;D.婴儿大脑发育不完善,膀胱充盈时,引起膀胱排尿,说明大脑皮层不能抑制脊髓的低级中枢,故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D错误。2、D【解析】分析题图:前两天因碘被吸收利用合成带放射性碘的甲状腺激素,故血液中放射性下降;两天后血液中放射性上升是合成的带放射性碘的甲状腺激素释放到血液中的缘故;第四天注射不同物质,曲线发生变化,向a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抑制了自身含放射性碘的甲状腺激素的释放,曲线下降;向b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自身含放射性碘的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加快,曲线上升;向c组狗体内注射生理盐水,对自身含放射性碘的甲状腺激素的释放无影响,起对照作用。【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两天后血液中放射性上升是合成的带放射性碘的甲状腺激素释放到血液中的缘故;向a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抑制了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所以血液中放射性降低,曲线下降,A正确;B、向c组狗体内注射生理盐水,对自身含放射性碘的甲状腺激素的释放无影响,起对照作用,B正确;C、向b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自身含放射性碘的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加快,血液中放射量增加,C正确;D、如果给狗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作用于垂体,使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现象与b相同,D错误。故选D。3、B【解析】胰岛B细胞可以直接感受血糖浓度,也可受神经调节的支配。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降低血糖。【详解】A、根据图示调节过程可知,胰岛B细胞既可感知血糖浓度变化也可接受神经递质的刺激,A正确;B、图示中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胰岛B细胞,B错误;C、甲为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降低血糖,C正确;D、胰岛素的分泌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以减少血糖的来源,从而降低血糖浓度,D正确。故选B。4、B【解析】在反射弧中,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详解】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由于反射后引起肌肉收缩,没有激素分泌,所以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故选B。5、C【解析】1、随着演替的进行,珊瑚礁群落中生物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都是先增多或增大,后趋于平衡。2、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详解】A、群落是指所有生物的总和,因此珊瑚虫和该区域的所有的生物组成珊瑚礁群落,A正确;BC、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为幼鱼的生长提供了空间,珊瑚礁群落形成过程中,群落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鱼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态,B正确,C错误;D、人类活动既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又影响群落的空间结构,D正确。故选C。6、C【解析】皮肤里有感觉神经末梢,为感受器;此外皮肤中还有汗腺,毛细血管等,在体温调节中为效应器,C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初级精母细胞②.红眼雌果蝇③.【解析】题图分析:图示表示一红眼雄果蝇与一红眼雌果蝇分别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再雌雄配子结合产生一白眼雄果蝇的过程,这说明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WY,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WXw。图中A为初级精母细胞;B为精细胞;C为精子;D为卵原细胞;E为次级卵母细胞;F为卵细胞;G为极体。【详解】(1)由分析可知,A为初级精母细胞;E为次级卵母细胞,D为卵原细胞,F为卵细胞。(2)图中所示的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WXw,图中所示的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wY,因此精子B的基因型为Y,则精子C的基因型为XW,卵细胞F的基因组成为Xw,因此精子C与卵细胞F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为XWXw,表现型为红眼雌果蝇。(3)亲代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WXw,其与白眼雄果蝇(XwY)交配,则子代中出现雄性红眼果蝇(XWY)的概率为1/2×1/2=1/4。【点睛】熟知减数分裂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前提,能正确辨析图中的相关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与应用及其相关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8、(1)①.有②.樟子松种群和该地其他植物种群高度不同,群落有垂直分层现象(2)①.种群密度②.322③.偏大(3)使鼠的出生率下降,迁出率升高(4)引入天敌使鼠的生存环境变差,K值降低【解析】1、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标志重捕法: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标志重捕法。也就是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计算方法:N表示种群数量,n表示重捕个体数,m表示重捕中标记数,M表示初次捕获标记数,N=(n÷m)×M。3、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4、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小问1详解】此地的樟子松人工幼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因为虽然同一片樟子松人工幼林长势比较整齐,没有明显的高株和矮株,但樟子松种群和该地其他植物种群高度不同,群落有垂直分层现象。【小问2详解】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标志重捕法的计算方法:N表示种群数量,n表示重捕个体数,m表示重捕中标记数,M表示初次捕获标记数,N=(n÷m)×M。因此该区域田鼠大约有:(42÷6)×46=322只。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会使m值偏小,会使计算的结果偏大。【小问3详解】分析题意可知,林区采用的是不育剂、拒避剂(老鼠阳到会远离)等方法治理鼠害,其中鼠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不育剂使鼠的出生率降低,拒避剂使鼠迁出该地区,即使用药物使鼠种群的出生率下降和迁出率提高,进而直接导致种群密度下降。【小问4详解】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在人工幼林中引入蛇、猫头鹰等,可以捕食鼠类,因此该方法防鼠效果好而且持续时间长的原理是:引入天敌使鼠的生存环境变差,K值降低。【点睛】熟知种群的概念和种群的特征以及种群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特征以及使用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9、(1)①.单向②.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③.神经递质(2)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促甲状腺③.甲状腺激素(3)①.抗利尿激素②.肾小管和集合管【解析】分析图示,表示人体中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激素A由胰岛B细胞分泌,表示胰岛素;在寒冷环境中,通过途径②使人代谢增强,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则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C为垂体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激素D为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小问1详解】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当神经元①兴奋时,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所以兴奋部位的电位变化为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兴奋再传至神经元②时,后者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小问2详解】寒冷环境中,下丘脑释放的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使人体代谢增强,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小问3详解】激素D分泌不足,将可能导致尿崩症,激素D可以减少尿量,所以是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点睛】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10、(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次生演替(3).短(4).次生演替有土壤条件及保留的种子,有利于植物的繁殖,演替速度快(5).能(6).退湖还田,封山育林【解析】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3、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1)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总是不断地演替。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在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与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即初生演替相比,次生演替方式达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所需时间更短,原因是次生演替有土壤条件及保留的种子,有利于植物的繁殖,演替速度快。而初生演替植物生活条件贫瘠,不利于繁殖,演替速度较慢(或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在森林阶段,群落中也能找到地衣、苔藓等种群,只是它们不再是优势物种。(3)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退湖还田、封山育林、改造沙漠、生态农业等相关措施都能促进群落良性发展。【点睛】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群落演替的类型及实例,掌握群落演替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11、(1)①.降低②.肌无力(2)①.神经纤维受刺激,膜上Na+通道打开,Na+大量内流,导致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②.河豚毒素阻滞神经纤维膜上Na+通道的开放,抑制Na+的内流)(3)3,4-DAP可促进神经递质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使Na+内流增多,从而缓解河豚毒素的作用(4)取两组相同的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编号为甲组和乙组,甲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