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人居与环境-诗意的栖居+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_第1页
【课件】人居与环境-诗意的栖居+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_第2页
【课件】人居与环境-诗意的栖居+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_第3页
【课件】人居与环境-诗意的栖居+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_第4页
【课件】人居与环境-诗意的栖居+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居与环境

——诗意的栖居2024建国初期关于未来首都的城市规划争论“将北平旧城完整保存下来,作为古建筑文化中心。西郊另建行政中心,南侧建商务中心。”“拆旧城原地建新城。”“北平的整个形制既是世界上可贵的孤例,同时又是艺术的杰作,城内外许多建筑物是历史上、建筑史上、艺术史上的至宝。”——1950年前后著名建筑家——梁思成←梁陈方案(东城区)←梁陈方案(东城区)思考1在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建筑还有保存的价值吗?

1.古代建筑能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居住需求?(实用性、通风、采光,用水等)我们为何要保存它们呢?(讨论)古建筑的保护价值所在:

(1)技术之巧

(2)艺术之美

(3)思想之深“中国传统木构架为主的建筑,未使用一根钉子,且墙倒屋不塌。”⭐技术之巧水缸、马头墙/封火墙(防火)火炕(保暖)窑洞(冬暖夏凉)(黄土:保湿隔热储能)门锁(防盗)⭐技术之巧⭐艺术之美⭐思想之深传统建筑是传递深厚的历史信息、传承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的载体雕梁画栋古建筑保护的价值及意义历史价值是指古建筑传递深厚的历史信息,帮助我们了解前人生活的时代;艺术价值是指古建筑具有优美而凝重的形态,能给我们美的熏陶;科学价值是指古建筑具有坚固合理的结构和独特的材料用法,体现了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此外,古建筑还具有体现民风民俗的文化价值,唤起当地人们自豪感和归属感的情感价值,以及在现代社会中被继续居住、研究和游览等价值。总结:

传统建筑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依然具有保护价值,它们不仅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也是当代发展的创作之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栖息地和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当今的城市现代化进程和传统建筑保护之间经常产生冲突。但古建筑具有技术、艺术、文化等深层价值,保护它们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协调当前城市发展与古建筑保护的关系?思考2在现代城市大规模的建设开发中,古建筑时常面临被拆除的命运。我们知道,古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前人给予我们的馈赠,它们具有的深层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保护它们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此外,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使得有些人对古建筑的“保护”走入了误区,主要是由于将古建筑仅仅作为旅游资源过度开发,不科学的维修、改造甚至重建,“毁坏了真古董而造出假古董”,不但破坏了古建筑的历史内涵,也影响了参观者的审美体验。如何协调中国当前城市发展与古建筑保护的关系中国传统建筑有许多不可替代的优势,如环境适应性强、取材简单、建设与维修方便、空间布局灵活等。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的改变,也呈现出一些不足,需要有新型的建筑来补充或取代。桐城一处修复后的建筑物图片。大家在肯定工作进展后,开始质疑修复得不专业、草率。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大门和墙壁。有业内人士分析左家大屋的部分用砖,是装饰砖(假砖)贴上去的,不是砌的,批评没有修旧如旧。失败案例:安徽省桐城将古建筑墙面统统刷大白。岁月与历史,一刷了之。了解内情的本地人士透露:“整个修复过程并未请文物部门专家指导和把关,北大街修过的古建筑错乱频出。比如瓦工基本不了解桐城民居建筑的基本做法,错误不一而足。这是又一种破坏,叫修复性破坏,其恶果不言而喻”。尊重历史,“修旧如旧”才是对古建筑文化的传承。失败案例:山西省忻州市铁梁桥的重建忻州市铁梁桥是一座极为罕见的唐代石拱桥,为单孔形石拱桥。桥栏板上尚存的浮雕图案被修复后“面目全非”。桥体只保留了拱形,桥顶建筑部件大多被移走,被冠以全新的现代石料,桥体两侧也发生变化,古桥面貌完全改变。古桥承载的文物价值、艺术美感、历史信息等随之严重受损乃至荡然无存。1987年的桐乡乌镇西栅

2015年的乌镇景色成功案例:浙江桐乡市乌镇:桐乡市政府领导乌镇旅游开发公司并全权负责管理工作与实施工作。在对乌镇的保护与更新上,采用了“修旧如旧”的方法。所谓“修旧如旧”,就是恢复到江南水乡古镇的“原生态”面貌,尽力把乌镇的建筑外貌恢复到100年前的模样。正是因为此方法,乌镇的整体风貌得以体现,没有出现大拆大建的现象。同时对乌镇建筑进行了修补,沿街每家每户设置抽水马桶和“三线入地”等。这一系列综合治理是为了适应现在生活和发展旅游的必要措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将其称为“乌镇模式”:“坚持尊重历史,整体保护,保持古镇历史文化神韵。”

乌镇戏剧节这个文化IP开始在水乡最终落地,第一届乌镇戏剧节成功举办,之后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以及喜欢艺术的国内外年轻人因为乌镇戏剧节相约乌镇,据统计,乌镇戏剧节举办五年来共吸引游客及观众超100万人次,且每年的戏剧节热度有增不减。城市开发中对待古建筑的做法一、一拆了之二、修缮一新三、修旧如旧四、异地重建现代巴黎的城市面貌巴黎改造前的贫民窟景象巴黎与北京(清末)城市布局对比巴黎的改造工作重新规划并开辟了宽敞笔直的道路系统,使这个中世纪的核心城市能够做到四通八达。巴黎城市轴线的延伸与新区建设对所有新开辟的大街鼓励地产开发,但严格限定建筑高度、风格类型和街景水平线的连续性,形成了典雅、气派、和谐的城市景观。同时,在街道两边栽种行道树,创建林荫大道。而在每个街区中心,通常设置大型圆形广场,广场中又有地标纪念建筑,作为汇聚到这个广场的每一条大道的端景。大鹏所城是深圳目前唯一一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中心的粮仓被更新改造为展览中心。粮仓室内改造前后。在符合《文物保护法》等相关要求下,进行了有限的、轻微的介入与活化

通过对墙体、门洞的保留、封堵等微改方式,结合室内展览和户外庭院之间的关系,明确规划流线和不同门厅的出入口,使不同展览出口和大厅之间过渡到不同的庭院景观和户外展览领域,形成差异化的看展体验。粮仓改造后北立面和室内展厅主轴古建筑保护和城市发展的三大矛盾:经济利益的矛盾与城市规划不一致的矛盾过度开发利用的矛盾如何协调中国当前城市发展与古建筑保护的关系?1.因地制宜,遵循合理原则。2.传承中发展,体现自然之美。避免粗放型管理1976年的《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十九届会议通过)对城市发展和古建筑保护提出了一些措施:第一,对建筑群首先要鉴定,对其空间演变以及它的考古的、历史的、建筑的、技术的各种资料要进行整体分析。第二,若建筑群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要素,要把这些时期都显示出来。第三,要预防过量旅游对建筑群造成的破坏,避免各种污染。第四,在保护修缮的同时,要采取恢复生命力的行动,使它们能长期存在下去。为适应现在的使用功能,对原有建筑进行适度的修缮。整体分析、鉴定它是需要拆除,还是保护。让城市发展与古建筑保护在城市更新与历史延续中寻求和谐现代随着人口迅速增长,人们的居住环境都面临着一些问题:拥挤、缺少适当的住房、基础设施每况愈下等。中国传统建筑有许多不可替代的优势,如环境适应性强、取材简单、建设与维修方便、空间布局灵活等。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的改变,也呈现出一些不足,需要有新型的建筑来补充或取代。你向往的和谐的现代人居环境是什么样子?思考3——“现代建筑”高效解决居住需求。但忽视历史传统和地方特点,缺乏人文景观文化。城市天际线不再丰富多变,农村的乡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也开始疏远①解决现代人的生活、居住需求②传承当地文化脉络杭州富阳区古村落——文村城里住久现在又很少去农村的人,可能对农村的印象还定格在以前杂乱无序不整洁的画面中。省道转县道,再到乡间小路,文村就隐秘在道路的尽头。进入文村你所见的风景才是无污染的大自然本该有的样子,空气也变清新了。整个村子被一分为二,一半古旧,另一半在古旧之上重新营造,便是王澍的建筑。大娘大婶们就坐在这新旧的分界线上,和狗儿一起看人来人往。杭州富阳东梓关村回迁房从江南民居的人字屋顶中提取建筑要素,将传统的坡屋顶重构成了连续的、不对称的坡屋顶。③有民族文化特点④人、城镇、自然关系和谐像是吴冠中画笔下的旧时江南水墨画。白与灰的对比、线与面的对比,粉墙黛瓦营造出江南独有的文化景观。①适应现代人居生活需求②传承当地文化脉络③有民族文化特点④人、城镇、自然关系和谐和谐的现代人居环境应该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要构建人、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关系?思考4“钢筋水泥的森林”景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城市有了更多的期待。城市不仅仅是工作、居住的场所,更应该是绿色的城市。人们生活在城市水泥森林,少了精神归属感。常州武进莲花会展中心苏州博物馆新馆中华艺术宫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建于1991年的新四合院式住宅,2-3层的新“街坊体系”取代了局部的危旧平房和老院落,色彩及造型遵从旧有文脉,展现出北京的传统历史风貌。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王澍【shù】福建三坊七巷位于福州中心城区。三坊七巷自晋代发轫,于唐五代形成,到明清鼎盛,如今古老坊巷风貌基本得以传续。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遗存之一,有“中国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6月10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南宁三街两巷汕头新溪十一合村构建人与城市、自然的和谐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城市有了更多的期待,城市不仅仅是工作、居住的场所,更应该是绿色的城市。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只有充分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才能做好城市工作。在城市建设中,除了要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还应避免见到的都是“钢筋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