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宏观经济学教学案例_第1页
2023年宏观经济学教学案例_第2页
2023年宏观经济学教学案例_第3页
2023年宏观经济学教学案例_第4页
2023年宏观经济学教学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案例1:人均GDP不是人均收入一一国民收入核算

2001年初《北京晚报》报道,2000年北京的人均GDP达到了2700美元,按

人民币与美元1比8的简单换算,约为2万余元。不少读者给报社打电话说,前

几天刚报道过北京人均年收入为1万余元,现在却翻了一番,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两个数字都没错,关键是读者把人均GDP和人均收入这两个不同的概

念作为一回事了。在报纸以及电视等媒体上,我们经常听到GDP等名词。从这些

名词中我们可以了解整体经济概况。因此,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即使对一个普通

老百姓也是重要的。

用数字来衡量一个经济生产与收入的整体状况称为国民收入核算。在国民收

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缩写为GDP)0它指一国一年内所

生产的最终物品(包括有形的物品与无形的劳务)市场价值的总和。

理解这个概念时要注意这样几点:第一,一国指一国范围之内。这就是说在

一国领土上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所生产的最终物品都是该国的GDPO第二,

一年之内所生产的,包括一年内所生产的销售或未销售出去的所有最终物品,但

不包括以前生产而在本年销售出去的物品。例如,假设某国在2000年盖了1000

亿元的房子,只卖出800亿元,这1000亿元都应计入2000年的GDP,如果在2001

年又卖出了剩下的200亿元,这200亿元则不能计入2001年的GDP。第三,为

了避免重复计算,只计算最终物品而不计算中间物品。最终物品是最后供人们消

费的物品,中间产品是作为生产要素再投入生产的物品。第四,最终物品中既有

物品也有劳务,在现代经济中劳务在GDP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第五,按市场价

格进行计算。如果按统计机构确定的基期的价格计算则是实际GDP,如果按当年

价格计算则是名义GDP。

GDP反映了一国整体经济的规模和状况。实际GDP增长的百分比称为增长率。

实际GDP与充分就业时所能达到的GDP(称为潜在GDP或充分就业的GDP)之间

的背离反映了经济中周期性波动的状况。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称为GDP

平减指数)可以衡量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程度。所以,GDP是国民收入核

算最重要的指标。如果把实际GDP除以一国人口数则得出人均实际GDP。新闻中

所报道的2000年人均GDP为2700美元就是指人均实际GDP,即扣除了通货膨胀

的影响。人均实际GDP反映出一国的富裕程度。世界银行在比较各国的总体经济

状况与规模时按实际GDP排序,在比较各国的富裕程度时按人均实际GDP排序。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还有其他四个指标,这些指标都可以根据GDP推算出来。

国内生产净值(英文缩写NDP)指一国一年新增加的产值。我们知道,在一国一

年中所生产的最终物品中有一部分要用于补偿生产中所消耗的东西(称为折旧),

减去这一部分才是净增加值。因此,从GDP中减去折旧是NDP。

国内生产净值(NDP)并不是国民收入(NI),简单来说要从NDP中减去间接

税才是国民收入。间接税是税收负担不由纳税人承担的税收。例如,对汽油征收

的销售税。汽油生产者和销售者是纳税人,但他们可以通过提价把税收全部或部

分转嫁给消费者,消费者承担了全部或部分税收。这种税就是间接税。国民收入

是一国居民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各种收入之和。从生产者的角度看就是生产

成本。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而价格等于生产成本加间接税。因此,从NDP

中推算出国民收入时还要减去间接税。我们经常听到人均国民收入这个词。严格

来说,人均GDP不等于人均国民收入。有时媒体中把这个概念等同起来,并不是

一种准确的说法。只不过习惯成自然,大家也接受了。

国民收入并不是我们每个人得到的收入之和,所以,报纸上说的人均收入还

不是人均国民收入。如果我们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给股东的利润(称为

公司留存利润,用于投

资),加上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国债利息)就称为个人收入(PI)o从这种

个人收入中减去居民向政府交纳的所得税,再加上政府向居民支付的转移支付

(比如各种社会保障与福利津贴)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PDI)o这种收入可以直

接由个人支配,用于消费或储蓄。报纸上所说的北京市2000年人均收入为1万

元多实际上指的是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这也就是我们实际上所得到的收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像经济学家或统计学家那样严格地区分这些概念,所

以往往把它们混为一谈。新闻媒体有时也在相同的意义上使用这些不同的概念。

这次误解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所造成的。当你了解了这些概念的含义与区别时,你

就可以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也知道在什么时候用哪一个概念。

新闻媒体还告诉我们,近几年内北京的人均GDP要达到6000美元。人均GDP

高低决定了人均收入高低,对这条消息你应该感到高兴。但千万别天真地认为,

到那时人均收入也是6000美元,或近5万元人民币。要是你按这个数字去做出

买房以及买车的计划,到时会失望的。要是企业按这个数字去盲目扩大生产,到

时又会卖不出去。可见了解这些概念对每个人都同样重要。

案例2:GDP与GNP——全球经济一体化

以前各国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所用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NP)o1993

年联合国统计司要求各国以后一律不用GNP,而改用国内生产总值(GDP)oGDP

与GNP之间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把GNP改为GDP呢?在这两个词的改变中包含

了极为深刻的含义。从字面上说,GDP和GNP都是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

(物品与劳务)市场价值的总和。关键在于对“一国”的解释不同。GDP的“一

国”是指在一国的领土范围之内。这就是说,只要在某一国的领土上,无论是本

国人生产的还是外国人生产的,都是该国的GDP。GNP的“一国”是指一国的公

民。这就是说,只要是一国的公民,无论在国内生产的,还是在国外生产的,都

是该国的GNP。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这两者之间有固定的关系。这就是说在GNP中加上外

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产值(外企在本国的产值)减去本国公民在外国生产的产值

(本国企业在外国的产值)就是GDP。或者说GDP中减去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

产值加上本国公民在外国生产的产值就是GNP。一般国家GDP与GNP在数值上的

差额也就1%-2%左右。

既然这两者之间有数量上确定的关系,从一个可以推算出另一个,而且差别又

不大,为什么联合国统计司要求各国把过去用的GNP改为GDP,实际上已经放弃

了GNP这个概念,而且,各国也都这么做了呢?

从GNP变为GDP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变化,它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这个重要的

趋势。

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经济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许多产品

很难分清是哪一国生产的。例如,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福特牌伊斯柯特型汽车,

零部件来自15个国家,你说是美国公民的产品呢,还是外国公民的产品?看看

当今世界,很少有什么东西是纯粹由一国公民生产的。别说飞机以及电脑这种复

杂的产品了,就连巨无霸汉堡包这种东西也很可能牛肉是欧洲的,面粉是加拿大

的,番茄酱来自墨西哥,而生菜来自美国。你说这只小小汉堡包是哪国公民的产

品?

工业革命以后,人们无法分清某种产品是哪个人或企业生产的。今天的全球一

体化使人们无法分清某种产品是哪国人生产的,也许将来我们都无法分清某一种

产品是哪个星球的人生产的。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可能也无必要分清哪一国人生

产了什么,因此,用GDP代替GNP不仅在统计上简便,而且也是对全球经济一体

化的反映。

其次,更重要的是这种名词的变化反映了人们观念上的变化。过去人们强调的

是民族工业,即由本国人所办的工业。保护民族工业往往被作为一个爱国主义的

口号,颇有号召力。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民族工业应该用境内工业的概念来替

代。境内工业是在一国领土上所兴办的工业,无论是国人办的,还是外国人办的,

还是合资的。一些人担心,外资企业太多岂不要由外国人控制本国经济命脉?所

以,总有人呼吁要限制外国人控制本国工业,甚至把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灾难。

其实外资在一个国家里要遵守该国法律,并向该国政府纳税。这哪里有主权的丧

失?外国企业雇用本国工人,繁荣本国经济,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又解

决了国内资本不足,何乐而不为?把外资作为帝国主义侵略的一种形式,已经是

过时的观念。说的严重一点,也是一种“冷战思维”的表现。当然,对外的开放

要有一个过程,引进外资要有一定的规章,在开放中也会与他国产生各种矛盾,

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是无法阻挡的。经济一体化之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不放弃冷战思维,还固守陈旧

的民族工业概念,在今天能有前途吗?

最后,还要看到,GNP变为GDP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意

义。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研究的是一个封闭经济,80年代以前的宏观经济学

即使考虑到开放经济,也是把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分开,先研究封闭经济,然后

再分析开放经济。这样的方法已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许多经济学家

都探讨从全球的角度来分析宏观经济问题,即从一开始起就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

角度来分析一国的宏观经济。这就向宏观经济学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在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之下,经济政策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美国经济学家芒

德尔早在60年代就注意到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是不同

的。在实行浮动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大

于财政政策。在实行固定汇率和限制资本流动的封闭经济中,财政政策对经济的

影响大于货币政策。他获得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重大贡献之一正是这种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分析。根据这种理论,克林顿政府采取了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

张性货币政策的结合。在开放经济下,紧缩性财政政策对国内经济的抑制作用

不大,但又可以减少赤字,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刺激作用大,有助于

繁荣。这样,克林顿政府既减少了财政赤字,实现了财政平衡略有节余,又保持

了长期繁荣。可见GNP变为GDP还有更多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案例3:幸福不仅来自GDP—GDP与经济福利

60年代美国人普遍关注经济增长,迷信GDP°1968年美国参议员罗伯特啃

尼迪在竞选总统时批评了这种风气。他说,GDP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

生活有意义这种东西。也许他的话极端了一点,GDP毕竟是我们幸福的基础。但

他的话中有真理,因为GDP决不是幸福的惟一来源,GDP并不等于经济福利。

从物质意义上说,幸福来自我们经济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产品与劳务。但按

现行的统计方法,GDP中有许多遗漏。GDP衡量的是通过市场交易并有价格的东

西。但经济中许多活动属于非市场活动,不统计在GDP之内。比如自己在家料理

家务也是一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的经济活动,但它不通过市场交易,不在GDP

之内。市场交换越不发达,这部分活动的比例越大。

GDP中还不包括地下经济。地下经济有一些是非法的(如贩毒),还有一些是

为了逃避税收或其他管制的隐蔽经济活动,如市场上无许可证的生产者或无营业

许可证也不纳税的流动摊保。据经济学家估计.即使在美国这样法制比较健全的

国家,地下经济也要占到GDP的5%-15吼而在意大利这样的国家,地下经济可

能占GDP的70%以上。尽管不同经济学家估算的地下经济大小范围不同,但都承

认这种未计入GDP的经济活动在各国都相当大。如果把GDP用来判断经济周期的

阶段,因为GDP与未统计的经济活动之间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比例,这种失误并不

大,但如果用来判断和比较不同国家的生活水平,因为各国的遗漏不同,这种失

误关系就大了。

GDP在统计时是根据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但并不是这些产品都与我们的幸福

相关。例如,军火生产是GDP中重要的一部分但许多军火产品与我们的幸福无关。

相反,多生产了军火,使用了本来能生产消费品的资源,还会减少我们的幸福。

两个GDP相同的国家,一个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另一个奉行和平中立。前一个

国家的GDP中军火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后一个国家军火生产很少。这两个国家人

民幸福的程度肯定不同。法西斯德国和日本的GDP也曾经相当高,但它们的人民

有幸福吗?GDP按市场价格计算,但市场价格与产品质量和数量并没有直接关系。

人们的幸福程度与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相关,而与价格关系不大。例如电脑质量在

提高,数量在增加,但价格急剧下降。按价格计算也许电脑的产值没有增加多少,

但质量与数量的提高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是巨大的。现代杜会中,许多产品的趋势

是质量提高的同时价格下降。仅仅按价格计算无法反映这种趋势。

环境和闲暇是影响人们经济福利和幸福程度的两大因素,但GDP统计中无法

正确反映这些因素。经济活动会带来环境污染,如果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发展生产,

GDP无疑增加了。但人们呼吸污浊的空气,喝受污染的水,生活在嘈杂的环境中,

这能有幸福吗?经济活动带来污染,治理污染又增加了GDP。但这种情况下,人

们的福利又增加了多少呢?闲暇是人幸福的来源,减少闲暇会增加GDP,但人们

没有或减少了闲暇,经济福利虽然会减少,我们用闲暇去从事各种精神或没有产

值的活动,例如听音乐以及运动以及与朋友聊天,都不会引起GDP增加,反而要

减少GDP。但这种GDP的减少却是幸福的重要来源。人们的幸福程度以及经济福

利的大小还取决于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无论是GDP也好,人均GDP也好,

反映不出收入分配的状况。我们考察一个社会的幸福状况,不是看一部分人甚至

少数人是否幸福,而是看所有的人是否幸福。衡量经济福利也不是少数人的经济

福利,而是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一个社会如果收入悬殊过大,少数人花天酒地,

多数人难以为生,即使这个社会GDP高,人均GDP高,也不能说是一个幸福的社

会。美国经济学家克普格曼认为,社会经济福利取决于生产率以及失业率与收入

分配平等程度。GDP可以反映出生产率与失业率,但完全反映不出收入分配状况。

其实收入分配差别太大以及社会不安定,即使高收入的少数人也谈不上幸福二字。

正因为GDP不能反映出社会经济福利,美国经济学家托宾和诺德蒙斯提出了经

济福利衡量指标,萨缪尔森提出了纯经济福利的概念,企图对GDP进行校正。他

们的基本观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幸福或经济福利,福利更多地取决于消

费而不是生产。GDP是生产的衡量,而经济福利衡量指标和纯经济福利是要衡量

对福利做出贡献的消费。因此,这两个指标要在GDP之上减去某些不能对福利做

出贡献的项目,加上某些对福利作出了贡献而没有计入GDP的项目。具体来说,

减去GDP中没有对福利做出贡献的项目(如超过国防需要的军备生产),减去对

福利有负作用的项目(如污染以及都市化的影响),加上不通过市场的经济活动

的价值(如家务劳动以及自给性产品),加上闲暇的价值(用所放弃的生产活动

的价值作为机会成本来计算)。这种思路无疑是正确的,但如何进行计算并没有

完全解决。

当然,话说回来,GDP并不是不重要。它毕竟是幸福与经济福利的基础。这

里又用上了一句俗话: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案例1:假日经济有多大作用?一一消费函数理论

在“五一”以及“十一”以及春节的长假期间,外出旅游的人增加,商店的

顾客也人头攒动。于是,人们把拉动经济的希望寄托在假日带动消费上,并称之

为假日经济。其实假日经济尽管很火也不过几十亿元而已,更别说假日之后还会

冷落。假日经济这匹小马怎么能拉动经济这部大车呢?我们只要对消费函数理论

有所了解,就能知道把经济振兴的希望寄托于假日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南柯一梦。

经济学家认为,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收入水平。人们的消

费支出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就是消费函数。我们还可以用两个概念来说明消费

函数。一个是平均

消费倾向,即消费支出与收入之比。例如,社会收入为2万亿元,消费支出为

L5万亿元,平均消费倾向就是0.75。另一个是边际消费倾向,即增加的消费支

出与增加的收入之比。例如,收入增加到3万亿元(增加了1万亿元),消费增

加到2万亿元(增加了0.5万亿元),边际消费倾向就是0.5。

消费函数理论最早是凯恩斯所提出的。他确定了消费支出和收入之间的关系,

把收入作为影响消费支出最重要的因素,这是一个贡献。但凯恩斯主观地推测边

际消费倾向递减,即随着收入增加,消费支出也会增加,但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

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都在减少,却是错误的。以后的经济学家研究了长期中的消费

与收入关系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并不存在凯恩斯所说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在长期中,平均消费倾向等于边际消费倾向,而且,是稳定的。这就是消费函数

的稳定性。

经济学家不仅从数据上证明了消费函数的稳定性,而且还从理论上解释了这

种现象。这些解释消费函数稳定性的理论就是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函数理论,各

种消费函数理论中最有影响的是生命周期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美国经济学家莫

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要从一生的角度来安排自己的消费与储蓄。人

一生的消费取决于一生的收入,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每个人的消费与储蓄不同。

一般而言,在年轻时消费大于收入,有负债;在中年时收入大于消费,有储蓄;

在老年时消费又大于收入,用储蓄支付。每个人都按这种方式消费。在整个社会

人口结构稳定时,消费与收入的比例就是稳定的。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持久

收入假说认为,人的消费取决于持久性收入,即长期内的稳定收入。不确定的暂

时性收入变动对消费并没有什么影响。在长期中,持久收入是稳定的,消费也是

稳定的。这两种理论分析的角度不同,但都证明了消费函数的稳定性。

消费函数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假日经济的认识。既然消费取决于收入而不

是有没有时间消费一假日多长,那么,如果收入水平不提高,就很难增加消费了。

或者说,刺激消费的方法是增加收入,而不是放假。现在我们经济中的消费不足

不在于高收入者没时间消费,而在于低收入者没钱去消费。当城市中失业人口和

低收入者居高不下时,放假有什么用呢?特别应该强调的是,农村人口占我国人

口的绝大部分,是我们消费的主力军。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

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由于各种原因,农民收入增加缓慢,有些地区甚至

出现了农民实际收入水平下降的情况。许多人强调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但总是启

而不动。其原因就在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从根本上解决低收入者,尤其是农

民的收入增加问题,恐怕刺激消费无从谈起。

对于中高收入者而言,假日经济也起不到刺激消费的作用。消费函数是稳定

的,即人们收入中消费的比例,从整个社会来看是稳定的。假日经济消费并没有

增加总消费或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只是改变了消费的方式和时间而已。假日出去

旅游的人以旅游这种形式的消费支出增加了,很可能要减少其他消费,例如,少

买几件时尚服装,少去几次饭店,或推迟购车计划。商店更多遇到的情况是,节

假日人头攒动,销售额猛增,但节假日过后冷冷清清,平均起来并没有什么增加。

假日期间消费增加仅仅是消费方式不同和季节性变化,对整体经济并没有什么影

响。在国外,圣诞节也是消费高峰,有些地方,圣诞节的购物要占一年购物的

1/3左右。但决没有什么圣诞节经济之说,也没有人希望由圣诞节经济去拉动经

济。

在宏观经济中,消费函数的稳定性有两点重要的含义。一是消费函数的稳定

性是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就发达国家的情况而言,消费支出在总需求中占2/3

左右。这就使经济能基本保持稳定,即使发生衰退也有底线,因为无论如何衰退,

人们还要保持稳定的消费。例如,在美国199bl992年的衰退中,消费支出并没

有减少。这种消费的稳定性使经济衰退不太严重,并能较快地从衰退中复苏。二

是消费函数的稳定性使得刺激消费来带动经济增长较为困难。在总需求中,波动

最大的是投资。因此,使经济走出衰退或实现繁荣的关键不是刺激消费而是刺激

投资。总把刺激消费,寻找新的消费增长点,作为拉动经济的主力,甚至寄希望

于什么莫须有的假期,经济,有点走入了误区。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不要发展假日经济,更不是反对放长假,只是认为

不要扩大假日经济对刺激整个经济的作用,把假日经济神化。

案例2:中美消费倾向比较—决定消费倾向的因素

据估算,美国的消费倾向,即消费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例,约为0.68,

而中国的消费倾向是0.48。有人解释引起这种差别的是消费观念。美国祟尚享

受,今天敢花明天的钱。中国有节俭的传统,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在经济学家

看来,消费观念属于伦理道德的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所以,不能用消费观念

去解释这种差别,而要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不同消费观念的经济原因。

正如消费函数理论所指出的,消赛主要取决于收入,但这种收入并不是现期

收入,而是一生的收入或持续三年以上的固定持久收入。决定一生收入或持久收

入的是未来收入的预期。这就是说,人们的收入预期越稳定,消费支出越多。相

反,即使现在收入水平高,但如果未来预期收入不确定性高,那么,人们也不敢

增加消费,而要把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以防患于未然。

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这些年来经济强劲增长,这就使人们对未来收入

的增加有信心,相信未来预期收入会随经济增长而增加。在克林顿执政时期,美

国经济繁荣,股市价格上升,消费倾向从长期以来一直稳定的0.676上升到0.68

就说明了这一点。中国是个转型中国家,计划经济下的“铁饭碗”打破了。人们

普遍对未来有一种不确定的心态。一些企业倒闭,部分工人失业,机关等事业单

位调整,也会有人暂时失去工作,即使现在收入高的,对未来的收入也没有十分

把握。一切都在变,未来会怎么样,许多人心中没底。正是这种心态制约了人们

的消费支出。消费信贷已开始实行,但绝大多数消费者不敢问津。在面对未来的

收入不确定时,有多少人敢借钱去买车以及旅游或办婚事呢?

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整个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美国

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覆盖面广而水平较高。失业有失业津贴,老年人有养老金,

看病有医疗保险或政府医疗援助,低于贫困线之下有贫困津贴,多子女单亲家庭

有补贴,孩子上大学可以容易地得到奖学金或贷款。这一切在相当大程度上解除

了人们消费的后顾之优,花起钱来当然大方了。转型中的中国原有计划体系下的

社会保障体系不适用了,新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现有的社会保

障体系一是覆盖面不够广,二是总体水平低。社会保障要适合我们的国情,以现

有的国力难以迅速扩大和提高。与社会保障配套的私人保险也不完善。所有这些

都制约了消费支出。在人们要考虑到未来养老以及医疗以及孩子上学等问题的情

况下,消费倾向低也是正常的,而且难以在短期内提高。

一国的消费倾向低,还与收入分配格局相关。在总收入与人均收入既定时,收

入分配越平等,消费倾向越高。经济学家早就发现,就个人而言,消费倾向实际

与收入是反方向变动的。高收入者的消费倾向低,而低收入者的消费倾向高。这

样,一个社会收入分配差别越大,消费倾向就越低。这是因为,高收入者得到了

社会的大部分收入,而这些收入又有大部分被他们储蓄起来了,低收入者尽管消

费倾向高,但收入太少,这样,整个社会消费倾向就低。假设一个社会20%的

富人占有80%的收入,消费倾向为0.2,其他人占有20%的收入,消费倾向为

0.7,这个社会的消费倾向为0.8X0.2+0.2X0.7=0.16+0.14=0.30。如果另

一个社会20%的富人占有20%的收入,消费倾向为0.2,其他人占有80%的收

入,消费倾向为0.7,则消费倾向为0.2X0.2+0.8X0.7=0.6。

经济学家们早已注意到这一问题。富人消费倾向高于穷人是古典学派的假设。

凯恩斯根据这一点把收入平等化作为增加消费的政策之一。英国经济学家琼

卜•罗宾逊根据这一假设提出,经济增长以储蓄率提高为条件,而提高储蓄率就

要扩大收入分配不平等。应该说近年来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加剧,其不平等程度

已超过美国。更重要的是,无论收入的两极如何悬殊,只要有一个庞大的中等收

入阶层,社会的消费倾向也是较高的。这个阶层是重要的消费者。美国社会有一

个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中国一方面收入不平等加剧,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庞大

的中等收入阶层。这样,富人消费倾向低,中低收入者占的比率小。消费倾向自

然不会高。

所以说,中国消费倾向低不是有什么节俭的传统,而是穷。穷而要活下去,只

有节俭。不能开源只有节流。一个国家有什么传统是经济基础决定的,节俭是中

国长期落后贫穷的结果,说不上是什么美德。生产本来是为了消费。如果一味节

俭,发展生产是为了什么呢?

这些年经济增长不如以前,失业人数(包括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许多人

都感到需求不足,尤其是消费需求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许多报刊也在呼吁人

们打破传统的节俭消费观,寻找新的消费热点,想方设法增加消费贷款,多次降

息,但效果并不大。其原因就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发展生产以及增加

就业机会以及提离收入水平以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创造一个庞大的

中等收入阶层,才是增加消费的正路。当然,这些做法不能立竿见影。增加消费,

提高消费倾向决非只争朝夕的事。别忘了美国的消费倾向从0.676提高到0.68,

仅仅0.004个百分点也走过了漫长的路程呢!

案例3:穷国的富人爱打高尔夫球一相对收入与示范效应

当富国的富人常去打高尔夫球时,穷国的富人也以打高尔夫球为时尚。当一

国的富人率先穿上西装时,该国的穷人也以穿西装为荣。为什么穷国模仿富国的

消费方式,穷人模仿富人的消费方式呢?当这种模仿成为消费中的一个规律时,

它对整体消费有什么影响呢?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回答了这

些问题。

经济学家在分析宏观消费问题时是从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出发

的。这种理论认为,消费者消费的目的是实现效用最大化;效用取决于个人偏好。

微观经济学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假设消费者的个人偏好是既定的;不同消费者的

偏好之间没有什么关系。杜森贝利认为,把消费者的偏好作为个人的事情,认为

不同消费者的偏好互不影响是错误的。他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提出了消费函数理论

中的相对收入假说。

杜森贝利认为,消费者不是孤立的人,而是社会的人。他的效用不仅来自于

个人消费中物质与精神欲望的满足,而且还来自于与别人消费的比较。效用是一

种主观感觉,效用的大小要受到其他人消费的影响。这样,消费者的偏好就不是

孤立以及既定的,而是相互影响的。

从偏好的相互依赖性出发,杜森贝利证明了消费不是取决于消赛者收入的绝

对水平,而是取决于收入的相对水平,即在社会收入分配格局中的相对地位。例

如,一个中产阶级的人的偏好要受与自己收入相当的其他人影响。当这个阶级的

其他人都购买汽车时,尽管他上下班很近无需汽车,也会受其他人偏好的影响而

购买汽车,因为这象征着他的身份。使他决定购买汽车的主要因素不是他个人的

偏好和收入的绝对水平,而是他在收入分配中的相对地位,即相对收入。

消费的相对收入假说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有助于我们理解许多宏观经济现

象。

根据对长期消费统计资料的研究,消费是稳定的,即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

费倾向都是稳定的。相对收入假说对此做出了解释。在长期中,国民收入增加,

消费者收入也增加,但除非发生重大社会变革,收入分配格局变动很小,各个收

入集团的相对地位不变。这样,长期消费函数就是稳定的。

相对收入假说得出了两个推论: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人要在社会上维护自

己的自尊。自尊通过人的社会地位表现出来。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人的社会地位

取决于收入,并通过消费表现出来。高收入集团的收入和消费方式被作为高社会

地位的象征,成为成功的标志。他们的消费方式成为其他人模仿的目标。这种高

收入水平者的消费方式对其他人所起的示范作用就是示范效应。在消费中榜样的

力量也是无穷的。穷国的富人学习富国的富人打高尔夫球,一国的穷人模仿富人

穿西装,都是示范效应的结果。在现实中示范效应引起某种消费时尚。在国际上

富国的消费方式为其他国家模仿,成为消费时尚。在一个国家内,富人的消费方

式被其他人模仿,成为消费时尚。了解消费时尚对预测需求变动是重要的。

另一方面,各个阶级的人在长期中形成与自己相对收入相称的消费习惯。这

种消费习惯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因此,当短期中收入减少时,人们为了保持原有

的消费习惯,并不会迅速减少消费。这种收入习惯引起的消费减少慢于收入减少

的现象称为棘轮效应。在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中,破落的贵族宁愿借

债也要保持贵族式消费的做法正是棘轮效应在起作用。

现代社会中人们处于丰富的高质量商品的包围之中,这使人不断产生提高自

己消费水平的冲动。同时,示范效应的存在使低收入阶级有向高收入阶级消费方

式学习的冲动。这样,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水平也在提高。棘轮效应的存在

又使消费不会随收入暂时减少而下降。这不仅使消费函数稳定,而且,对我们认

识消费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也有启发。

消费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收入假说证明了,消费支出与收入

的比例是固定的,消费的绝对支出量在一直增加,即使经济衰退,收入暂时减少

时,消费支出量也不会减少。这表明消费本身是一种稳定经济的自发机制。由于

消费本身稳定性的特点,要通过刺激消费来刺激经济并不容易。

这种理论对发展中国家还有更为特殊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以节俭为

美德,消费水平低下,不利于发展。在经济开始发展时,出现了一个富人阶级,

他们的消费方式被作为成功的标志,成为各阶级效仿的榜样,这就带动了整个社

会的消费,有利于刺激发展。

但富人的这种示范效应也是一把双刃剑。当这种消费水平超越了经济发展水

平,形成超前消费时,就会减少储蓄,把本应用于发展的资源用于消费,制约了

发展。拉丁美洲一些国家曾出现过这种超前消费。一些富人喝酒要法国的X0,

坐车要德国的宝马。在富人带动的以消费洋货为荣的风气下,宝贵的外汇用于消

费,国内消费品工业得不到刺激,产生了不利影响。

穷国的富人爱打高尔夫球并不可怕,问题是如何把富人引起的示范效应引导

向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向。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案例:中国的/S-LM模型

/STJ/模型的假定:需求决定产出(社会需要多少产品,厂商就愿意生产多

少),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严重供给不足,不能用该模型来分析中国经济。随

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经济逐渐显示出需求约束性特征的背景下,就有必要建

立中国的/S-LV模型。

根据统计资料测算,我国居民的消赛函数为:伐412.839+0.45387;投资函

数为:声-725.5516+0.4264厂19.5494月货币需求函数为:£=0.4939尸104.2760人

则可以推算出/S曲线:7=1312.4325-60.6808K2.8788G;LM曲线:

7=20.247.^211.1276/-O若将政府支出和货币供应看作固定常数,则可以大致画

出中国的/SY"模型。(如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1)/S曲线较陡。较陡的/S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投资对利

率变化反映不灵敏导致的;(2)曲线较平坦。较平坦的乙V是货币需求对利率

变动较敏感导致的。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

案例1:美联储2001年的多次降息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在克林顿政府时代经历了长达8年高涨以后,从

2000年下半年开始出现衰退迹象,国内生产总值以年率表示的季度增长率从第

一以及第二季度的4.8%以及5.6%下降到第三以及第四季度的2.2%以及1.4%。制

造业存货从2000年4月开始连续9个月增加,而制造业活动指数和纳斯达克综

合股票价格指数则逐月连续下降。

在这样的形势下,美国央行一一联邦储备系统连续采取行动:2001年1月3

0,把联邦基金利率即银行拆借存款准备金的利率从6.5%降到6.0%,1月3日

以及4日把贴现率从6.0%降到5.75%,再从5.7%降到5.5%;1月5日,又实行

临时性公开市场操作的政策,3天内净买进55亿美元政府债券以及联邦机构证

券和抵押贷款证券,以扩张货币供给。1月31日,再把联邦基金利率从6.0%降

到5.5%,把贴现率从5.5%降到5.0%。

联储的行动在股票市场上迅速得到了反映。1月初联储宣布降息后,道―琼斯

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当天上升299.60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当天也上升

324.83点。1月底再次宣布降低贴现率后,股票市场反映就不及月初那样强烈。

但人们还是预料,在联储调控下,美国经济有可能避免衰退。

但正如基本理论所说,扩张的货币政策在反衰退方面作用有限。联储几次降息

并未能有效刺激经济。这使联储不得不再次降息,从2001年初到6月底,联储

6次降低利息,降幅达2.75个百分点。分析家们普遍认为,在美联储如此大幅

降息动作刺激下,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进入疲软状态的美国经济在当年下半年

应当出现明显好转。但事实并非如此,美国6以及7月份经济继续处于低增长甚

至停滞状态。尤其使人不安的是,制造业的衰退开始波及其他部门。造成这样疲

软的原因,一是企业投资下滑。由于绝大多数企业盈利状况没有改善,不得不裁

员,投资继续减少。二是美国经济疲软波及其他国家,日本经济恢复无望,欧洲

经济开始放缓,拉美和亚洲一些国家形势仍旧恶化,再加上美元坚挺,美国出口

受到严重打击,2001年上半年出口比2000年下半年下降2.3%o三是华尔街股市

萎靡不振,失业上升,使消费支出增势减缓。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联储8

月21日再次宣布降息,累计降低利率3个百分点,使利率达到了1994年春以来

的最低水平。

这次降息,表明了格林斯潘为首的美联储决心运用利率杠杆促使美国经济走出

疲软困境。1991年,为了促使经济走出衰退阴影,美联储曾一口气降息9次。

这次从2001年1月到8月,又一次连续降息7次,力度可说不小。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联邦储备系统一直就是这样对美国经济进行调节:

在经济趋于高涨时,实行适当的收缩,以防止经济过热;在经济趋于衰退时,实

行适当扩张,以防止经济过冷。2003年以来,美国经济逐渐走出衰退,消费者

信心逐步恢复,企业盈利能力增强,需求逐步上升,加上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

物价水平开始上升。这样,联储认为,可以逐渐调整刺激性货币政策,转而采取

加息的紧缩性货币政策。

案例2: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财政政策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了局部战争,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较长的稳定时期,

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但经济波动并未消除。1946-1985年,美国以及日本以

及前联邦德国和英国先后发生了7次程度不同的经济波动,法国也爆发了5次。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接受了凯恩斯主义的主张,重视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

政策来调节经济。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财政政策大致可以分为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5-1960年,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时期坚持平衡预算。

尽管二战时期的成就说明了赤字财政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积极作用,但杜鲁门和

艾森豪威尔并没有简单地接受赤字财政思想。他们交替运用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

政策对付波动,然而,他们却没有放弃年度平衡预算或周期平衡预算的目标,因

而在他们的任期内出现的财政赤字数额较小。在杜鲁门的任期内的1948年,曾

采取过减税措施,但是,由于战争结束后联邦支出急剧下降,到1948年联邦支

出已降到360亿美元。所以,在杜鲁门任期的8个财政年度中,有4个年度出现

了盈余,8个财政年度的赤字净额为44亿美元。艾森豪威尔1953年就任总统后

表示要紧缩开支和减少国债。1954年,美国国会又一次通过减税法,但艾森豪

威尔坚持减税必须以平衡预算为前提。1958年,艾森豪威尔又提出了整个经济

周期预算平衡的观点。在艾森豪威尔任期的8个财政年度中,也有3个年度出现

了盈余,8个财政年度的赤字净额为158亿美元。在艾森豪威尔任期结束时,经

济上看得见的成绩是从1953年到I960年消费物价指数只增加了12.7%,和以后

物价上涨的幅度相比是令人满意的。然而劳工为此付出了重大代价。自1953年

以来失业率在任何一年都没有低于4沆同时,经济增长缓慢。从1953年到1960

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只增长2.5%0

第二阶段是1961—1968年,肯尼迪和约翰逊时期实行赤字财政。

20世纪60年代初,肯尼迪上台。他在一批受过凯恩斯主义系统教育的经济学

家影响下,明确提出不怕赤字预算的观点。肯尼迪认为,艾森豪威尔时期失业率

上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不快,是因为财政政策过于保守,必须通过积极的财政

政策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不过他的侧重点不在扩大政府开支而在减税。

1963年初他向美国国会递交了减税和改革税制的特别咨文,要求削减个人所得

税20%,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由91%下降到65%,公司所得税最高税率由52%

下降到47虬这次减税以解决发展不足与失业问题为目标,特点是在还有赤字的

条件下减税,这和艾森豪威尔以平衡预算为条件实行减税的政策形成鲜明对比。

肯尼迪遇刺后,约翰逊继承了他的政策,这个减税法案于1964年被国会通过并

实施。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每年递增

5.2%,失业率有了较大的下降,1963年看上去像钉住不动的5.7%的失业率到

1964年下降到5.2%,1965年再降到4.5%,到了1966年失业率已降到了被认为

是自然失业率的4%以下,出现了持续几年的经济增长。这是凯恩斯主义赤字财

政政策的全盛时期。

但是,就在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赤字财政可以消除经济衰退的时候,却已经潜伏

了危机。一方面,由于把赤字财政作为常规手段,财政赤字越来越大。肯尼迪任

期的两个财政年度均出现赤字,累计赤字达119亿美元。约翰逊任期的六个财政

年度有5个财政年度出现赤字,6个财政年度的赤字净额为420亿美元。另一方

面,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的一时繁荣是在消费信贷支持下对住房和汽车等耐

用消费品需求增大以及越南战争不断升级刺激下得到的,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

这些都为美国经济70年代的停滞埋下了祸根。

第三阶段是1969—1980年,赤字财政政策遇到麻烦。

这个时期对美国来说是一个政治上动荡以及经济上陷入“滞胀”的时期。政权

先后经历了尼克松以及福特以及卡特三次换班,加上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提高油

价,经济增长缓慢,通货膨胀加剧,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经济呈现出

不稳定的周期循环。70年代年平均失业率为6.2%,年平均通货膨胀率为7.4%,

均居于很高的位置。详情如下表所示。

美国20世纪70年代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

年份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

失业率(%)4.95.95.64.95.68.57.77.16.15.8

通货膨胀率(%)5.53.43.48.812.27.04.86.89.013.3

资料来源:《总统的经济报告》,第204以及205页,1983年2月。

由于周期性不稳定以及迅速提高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的作用,70年代的经济

显得一片混乱。这十年可分为三个阶段:1970—1973年的周期,1973—1978年

的周期和1979年谷底。各周期均呈金字塔形,每一周期阶段均具有高失业率和

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大的财政赤字(70年代每年均有巨额财政赤字,共达3275

亿美元)。由于通货膨胀保持甚至提高了名义收入,虽然就业减少,但税收收入

并没有下降。然而,由于税收收入落后于支出的增加,因此财政赤字占国民生产

总值的比重上升。这些现象还因为人为的扩张性措施而得到强化,其中包括1971

年以及1974年与1978年的历次减税。70年代内在稳定因素在财政政策中未起

到维护经济稳定的作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调整也并非总是有效,而货币供

应量又急速增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没有缓解失业与通货膨胀同时上升的趋

势。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使得经济增长停滞。这种“滞胀”困境是凯恩斯主

义无法解释和解决的。相反,人们却把这种现象归罪于凯恩斯的赤字财政政策。

于是,反对国家干预,主张依靠资本主义内在力量调节经济,实行平衡预算,抑

制通货膨胀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又重新抬头。

案例3: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

1998年亚洲许多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经济遭到重创。由泰铢贬值开始,不

少亚洲国家货币纷纷贬值,我国政府从维持亚洲地区经济稳定的大局出发,坚持

人民币不贬值。这就必然影响我国出口,因为周边国家货币贬值而我国货币不贬

值,必然会影响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再从当时国内经济形势看,几年来为治理通货膨胀而实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都适度从紧的效应已强烈地显现出来,那就是市场低迷,物价下跌,内需严重

不足。

内需和外需都不足,怎么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敏锐地把握了国际国内经济形

势的变化,针对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困难局面,果断地把宏

观调控的重点,从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转为实

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国际上更通行的说法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按当时财政部长

项怀诚的解释,国人可能不太适应扩张性说法,故换以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提法。

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发行国债,支持国家的重大基础设施建

设,以此来拉动经济增长。我国始终坚持经常性预算不打赤字,建设性预算不突

破年初确定的规模。在银行存款增加较多,物资供给充裕,物价持续负增长,利

率水平较低条件下,发行国债搞建设既可以利用闲置生产能力,拉动经济增长,

又可以减轻银行利息负担,也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可谓一举多得。1998年实施

积极财政政策当年就增发了国债1000亿元,国债投资带动了万亿元的基础设施

建设,由此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这为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推动经济

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中国也成为当年亚洲地区惟一保持经济较高增长速度的国

家。

为了继续保持经济增长,从1999年到2001年,我国每年增发国债都在500

亿元以上。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以及西气东输以及西部大开发等跨世纪工程也得

以启动,这对增强中国经济增长后劲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不仅如此,中国积极财

政政策在过去6年间,平均每年增加就业岗位120万——160万个,6年共增加

就业700万一一1000万人,为促进社会稳定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然,积极财政政策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自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我国

预算赤字也就一直处于较快上升之中,从1997年底的1131亿元,2003年底已

增至3198亿元,增长近2倍。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即赤字率已由1998年的

1.20%上升到2002年的3%,达到了国际普遍认同的债券警戒线水平。

2003年下半年起,我国经济形势开始发生显著变化:如果说原来地方政府以

及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从而需要中央政府以积极推行财政政策的话,那么,到

2002年下半年开始,我国许多地区已显现出一股投资过猛的热浪,而且结构很

不合理,其中钢铁以及水泥以及电解铝和高档房地产投资增长特别快,这些行业

的投资中,中央政府所占的比例已很小,主要是地方政府和企业进行的投资。例

如投资于钢铁的资金有76.现是企业自筹,财政资金仅占很小比例。这一方面表

明,前几年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不仅已使整个国民经济走出了通货紧缩,而且

对整个社会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氛围已产生明显的催化作用;另一方面也表明,积

极财政政策在我国这一特定历史阶段该完成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不仅如此,从

1998年到2002年底和2003年初这些年间,我国民营资本已有长足发展,全社

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应当逐步由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自己去进行。如果继续实施积

极财政政策,扩大中央投资,大规模发行国债,则势必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

和抑制作用,因为财政投资一般不赢利,或者回收期限很长,因此,只能靠增加

税收来偿还国债。在这样一些背景下,财政部审时度势,做出了要将积极财政政

策向中性财政政策的及时转变。中性财政政策意味着财政投资扩张力度将减弱,

适度紧缩财政资金所支持的项目,同时,对国债使用的结构和方向进行调整,由

拉动投资需求转变为刺激消费需求,由拉动第二产业(制造业)转向拉动第一产

业,尤其是农林和环境生态等方面。当然,为保证在建工程完工,积极财政政策

淡出也需要一个过程。

案例4:稳健货币政策中的“适度从紧”

1997年以来,我国所实行的货币政策长期被称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政

策强调的是货币信贷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大体保持协调关系,但在不同时期有不

同的特点和重点,因为经济形势的变化,就要求适度调整的政策实施的力度和重

点。例如,从2001年11月份开始,我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开始出现负增长,经

济运行出现通货紧缩局面长达14个月,这种通货紧缩不仅表现为消费需求不足,

也表现为投资需求不足,整个经济增长乏力。但是,在2003年居民消费物价指

数由负转正仅一年时间,通货紧缩阴影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严重的投

资过热趋势。这种过热,主要表现在钢铁以及水泥以及电解铝和房地产等几个行

业,而有些产业例如农业的投资还严重不足。2003年我国钢铁以及水泥以及电

解铝等行业投资分别增长96.6%以及121.9%和92.9%,2004年第一季度钢铁

以及水泥以及电解铝投资增长又分别达到107.2%以及101.4%和39.3%,而农

业投资增长率只有0.4%。其原因有几个,一是1998年以来我国多年实施积极

财政政策,这些政策实施中的投资项目大多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必然带动钢

铁以及水泥等行业热起来;二是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各地搞“政绩工程”;

三是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后,利益主体也多元化,使地方政府与经济主体间

形成默契与投资合力,再加上房地产行业在这几年的暴利引诱,造成钢铁以及水

泥等行业的异常投资冲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以及规模过大以及投资结构的

严重失调这两大问题,在银行信贷上也得到了充分反映。从2003年来看,全年

贷款2.8万亿元,广义〃增长达20%,这显然是过度投资导致的过度货币信贷

增长。根据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央行提出2004年广义货币〃增长17%,

新增贷款2.6万亿元的指标,但第一季度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信贷增长近20%,

广义货币稳定在20%左右的水平,都高于预期目标。

钢铁以及水泥以及电解铝和高档房产等几个行业投资增长如此迅猛,后患无穷。

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这种盲目投资,势必大大超出资源和环境承受能力,

带来重要原材料和煤电油的全面紧张,使经济运行绷得过紧,进一步推动整个投

资规模扩张,这种投资与重工业之间的循环扩张,只会和社会消费越来越脱节,

造成经济结构扭曲,各部门间严重失衡,从而经济终将从“大起"转向“大落”,

从“通胀”转变为“通缩”;二是形成严重金融风险,目前我国钢铁行业资产负

债率为46%,投资项目中有38%来自银行贷款;水泥行业资产负债率为54%,投

资项目中有39%来自银行贷款;电解铝行业资产负债率为54%,投资项目中有48%

来自银行贷款。这三个行业供需状况又如何呢?预计到2005年,我国将形成3.3

亿吨钢铁生产能力,水泥产量将达10亿吨以上,电解铝生产能力超过900万吨,

这些产品都将大大超过需求量。例如,2005年全国电解铝消费需求量预计为600

万吨水平,供过于求50%。严重的供过于求带来的损失都会形成银行的呆账和坏

账。

中央政府高度警惕地看到了这一矛盾,及时做出了调控决策。考虑到积极财政

政策已到了必须淡出的时候,所以必须从货币政策方面考虑调控,前几年我国为

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在1997—1998年实行了稳健货币政策中的适度从宽,以

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为此,取消了贷款限额控制,下调了存款准备金,并

一再降低存款利率。这样,各行各业包括上述投资过热的那些行业,不但有了极

宽松的贷款环境,而且借贷成本极为低廉,这无疑为这些行业进行盲目投资放开

了资金的水龙头。要收紧这个水龙头,央行采取了多种措施,惟独尚未用提高利

率的办法,这是考虑到种种因素,包括发达国家目前利率水平很低,如我国提高

利率显然会使国外资金流入套利而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还包括提高利率会加大

企业利息负担(我国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比较高)以及使股市更加雪上加霜等。

为此,央行采取了其他一系列措施:一是提高法定准备率(2003年9月21日

起,把原来6.1%的法定准备率提高到7%,2004年4月25日起,再把准备率从

7%提高到7.5%)。二是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从2004年4月25日起,将资

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率提高0.5个百分点。三是建立再

贷款浮动制度,2004年3月25日起,在再贴现基准利率基础上,适时确定并公

布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货款利率加点幅度,同时决定,将期限在1年以内以及用

于金融机构头寸调节和短期流动性支持的各档次再贷款利率在现行再贷款基准

利率基础上统一加0.63个百分点,再贴现利率在现行基准利率基础上统一加

0.27个百分点。四是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2004年一季度,央行通过外汇公

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2916亿元,通过债券市场公开市场操作(卖出债券)

回笼基础货币2810亿元,基本全额对冲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五是加强对

商业银行贷款的窗口指导,促进优化贷款结构。例如,央行于2004年1月18

日下发通知,要求商业银行积极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对钢铁以及水泥以及电解铝

等''过热”行业的贷款,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以及扩

大消赛和增加就业方面的贷款支持。六是积极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