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_第1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_第2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_第3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_第4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

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r溶液

混合物4胶体

r

I浊液r有机化合物

物质r化合物v

【纯净物《I无机化合物

「非金属

I单质]

I金属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特征: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概念:氧(氧化剂)一得(得电子)一降(化合价降低)一还(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还(还原剂)--失(失电子)一升(化

合价升高)一氧(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

表示方法:双线桥

失去2e-.

-j0-1

2KBr+012====Br2+2KCI

得到2e-

三、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的物理量。符号:n单位: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气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

N

3、微粒数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NA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m

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M

V

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标准状况下,1m。I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Vm

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土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单位:mol/L

nB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CB=

V

1000xp/%

c=-------------

M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公式:

10、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步骤:①.计算m=cXvXM②.称量③.溶解④.转移(洗涤2--3次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⑤.定容⑥.摇匀⑦.装瓶贴签

四、分散系

溶液胶体浊液

1、分散质大小(nm)<1nm1nm~1OOnm>1OOnm

2、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光亮的通路)用于区分溶液与胶体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酸:HCKHzSO”、HNOsvH3P04、H2s等

电解质1碱:NaOHxKOH、Ba(0H)2xCa(0H)21Cu(0H)2,Mg(OH)z、Al(0H)3>Fe(OH)3等

盐:Na2c。3、NaHCOsxCaCO”BaS04、Na2so4、NaCI、AgCI

l活泼金属氧化物:Na20xCaOxAl203xZnO

4、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罪金属氧化物:CO、CO2xNO、NO,、PQ、SO/、SO3

非电解质J多数有机物:蔗糖、酒精、甲烷

非酸性的非金属氢化物:NHs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法: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如:粗盐的提纯

2、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

3、蒸镭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如:酒精与水的分离主要仪器:蒸t留烧瓶冷凝器

4、分液: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5、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如:CCL萃取碘水中的碘,萃取后静止分层,上层呈无色下层呈紫红色,不用酒

精萃取。

六、离子的检验

焰色反应钠焰色:黄色钾的焰色:紫色(透过蓝色钻玻璃)

C「检验: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会产生白色沉淀

SO广检验: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钢,会产生白色沉淀

NHZ检验:加入NaOH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Fe"检验:加入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加碱出现红褐色沉淀

F,.检验:加入KSCN溶液不变色,继续加入氯水变成血红色;加碱出现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AI"检验:加入NaOH先出现白色沉淀随着NaOH过量沉淀消失

七、原子结构

/Z

产子核J

1、原子AzXJ©子N=A-Z

|核外电子Z-

2、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3、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同位素: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不同原子互称*H3,H

八、离子反应

1、发生的条件:(1)生成难溶物(沉淀)(2)生成挥发性的物质(气体)(3)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等)

2、书写步骤:⑴.写⑵.改(易溶易电离物质改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的物质,气体、单质、氧化物保留化学式)⑶.删⑷.查

(电荷守衡,原子个数守恒)

'强酸:HCLH2SO4、HNOs

强碱:NaOH、KOH、Ba(OH)2

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含Na、K\NH4、NOs的盐

A除BaS04外的硫酸盐

易溶盐1除AgCI外的氯化物

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铁、所有碳酸氢盐

I1磷酸钠、磷酸钾、磷酸钱、所有磷酸氢盐

‘弱酸:H,S、H2sO3、CH3COOH、

弱碱:NH3-H2OXMg(OH)2xCU(0H)2、Al(OH)3

难溶难电离物难溶物:CaCOsvBaCOsvBaSO”、AgCI、Cu(0H)2xMg(0H)2xFe(0H)3

\单质:Oz、乩、Fe、Mg、Al

气体:C02\SO2、H2S

^^化物:CaO\F62O3%CuO\SO3\P2O5\H2O

I

专题二氯、钠

一・氯气

1.物理性质: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1)能跟金属(如Na、Fe、等):2Na+CI2^^2NaCl2Fe+3c12痉型2FeCL

(2)和水的反应:Clz+H2O==HCI+HCIO次氯酸的性质:(弱酸性、不稳定性、强氧化性)氯水易见光分解方程式2HCI0==2HCI+0z

T,保存的新制氯水含Ck、HCIO、HCI等成分。

(3)与碱的反应:2Na0H+CI2=NaCI+NaCI0+H20(用于尾气处理及制漂白液)

2Ca(OH)2+2CI2=CaCI2+Ca(Cl0)2+2H20(制漂白粉)

3.澳、碘的提取(1)2KI+C12==2KCI+L(2)2KI+Br2=2KBr+L(3)2KBr+Cl2==2KCI+Br2

二、钠

1.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2.钠的化学性质

⑴钠与水反应

现象及解释:①浮:(说明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②熔:(说明钠的熔点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③游:(说明有气体产生)④响:(说明有气体产生)⑤红:溶液中滴入酚猷显红色;(说明生成的溶液呈碱性)。化学方

程式为2Na+2H20=2Na0H+HzT,离子方程式为2Na+2HzO=2Na*+20H>H2t«

⑵与氧气反应:4Na+02==2Na20

三、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

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

化学式Na2c。3NaHC(h

俗名纯碱苏打小苏打

溶解性易溶易溶溶解度比碳酸钠小

热稳定性稳定不稳定:2NaHC03^Na£03+H2O+CO2T

与盐酸反应Na2co3+2HCI=2NaCI+H20+C02T比Na2C03剧烈NaHCOj+HCI==NaCI+H2O+CO2T

与NaOH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

相互转化Na,COx^=^^°xNaHCO,

①加热、②加NaOH

除杂:NazCO,固体(NaHCOD充分加热NazCO,溶液(NaHCO。NaOH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的方法:加热出现气体是碳酸氢钠

专题三铝、铁、硅

一、铝及其化合物

铝是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主要是以化合态存在。

1.铝的性质

化学性质:铝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①与氧气反应

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坚固的氧化膜,所以铝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

4AI+3Oz====2A1203

②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2AI+6HCI==2AICI3+3H2T2AI+3H2S04==A12(S04)3+3H2T

③常温下铝与浓硫酸浓硝酸钝化

④与强碱反应

2AI+2NaOH+2H20==2NaA102+3H2f(唯一一个金属与强碱溶液的反应)

⑤铝热反应

2AI+FeQ叁2Fe+AI203焊接铁轨,制难熔金属

2.AI203(两性氧化物)

与硫酸反应Al203+3H£04==Alz(SO4)3+340

与氢氧化钠反应A12O3+2NaOH=2NaAIO2+H2O

离子方程式A12O3+2OH==2AIOz+H2O

3.Al(OH)3(两性氢氧化物)

与酸反应Al(OH)3+3HCI==3AICh+3H20

与氢氧化钠反应Al(OH)3+Na0H==NaAI02+2H20

离子反应:Al(OH)3+0H==AI02+2H20

Al(OH)3实验室制取:常用铝盐与足量氨水反应

4.明研: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I(SO4)z"12出0]易溶于水,溶于水后显酸性,是因为Al"+3HzO==AI(0H)鼾3心因此明山常用作

净水剂,是因为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而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性,吸收了水中悬浮物而下沉。

二、铁及其化合物

1.铁的化学性质

①与氧气反应3Fe+20?驾FesO”②与非金属反应2Fe+3cL驾2FeCLFe+S叁FeS

③与水反应3Fe+4H20(g)叁FesOrHHzT④与酸反应Fe+HzS04==FeSO4+H2T

⑤与盐反应Fe+CuSOa-FeSOa+Cu

2.氧化铁:与酸反应Fe203+6HCI^2FeCI3+3H20

3.Fe"和Fe"之间的相互转化

Fe"--------►Fe»Fe»---------->Few

加氧化剂加还原剂

2FeCI2+CI2==2FeCI32FeCL+Fe==3FeCLCu+2FeC13==CuCl2+2FeCI2

4.氢氧化铁:制备:FeCla+3NaOH==Fe(OH)34-+3NaCI

与酸反应:Fe(OH)3+3HCI==3FeCI3+3H2O

受热分解:2Fe(OH).FeB+3H2O

5.氢氧化亚铁:制备:FeCI2+2NaOH==Fe(OH)24.+2NaCI

与酸反应:Fe(OH)2+2HCI==2FeCI2+3H20

在空气中氧化:4Fe(OH)2+02+2H20==4Fe(0H)3

专题四硫'氮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SO2+H2O——H2SO3可逆反应H2s的不稳定性2H2so3+()2==2H2s。4

(2)还原性2so2+。2跳鸳3

(3)漂白性:S02能使品红溶;卷退色,但是不能使指示剂褪色原理: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该物质不稳定(暂时性

漂白);氯水永久性漂白原理:HCIO具有强氧化性

3、酸雨:PH<5.6正常性雨水PH值大约为6,水中溶解有C0,

硫酸性酸雨的形成原因:S02

来源:(主要)化石燃料及其产品的燃烧。(次要)含硫金属矿物的冶炼、硫酸厂产生的废气

防治:开发新能源,对含硫燃料进行脱硫处理,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常见的环境保护问题:酸雨:S02;温室效应:C02;光化学烟雾:NO叫臭氧层空洞:氯氟烧;白色垃圾:塑料垃圾;室内污染:

甲醛;赤潮:含磷洗衣粉;C0与NO与血红蛋白结合有毒;电池:重金属离子污染

二、硫酸的制备与性质

1、制硫酸

原理:S03转化为硫酸S03+H20==H2S04

2、硫酸的性质

浓硫酸的特性⑴吸水性:作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NH,

⑵脱水性:蔗糖的炭化浓硫酸滴到皮肤上处理:先用抹布抹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

(3)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与铜反应:2H2S04(浓)+Cu===CuS04+S02T+2H20

与碳反应:C+2Hzsth(浓)===SO2T+CO2T+2H2O

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铝钝化

专题五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一、核外电子排布

1.元素:含有相同质子数同一类原子总称。核素:含有一定数目质子与中子的原子

同位素:含有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

质量数: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上个电子(氨原子是2个);②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

③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又个电子;④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②个电子。

另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3.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核外电子排布随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的必然结果

(1)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除1、2号元素外,最外层电子层上的电子重复出

现1递增8的变化

(2)①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反之也如此。金属性:Na>Mg>AI,氢氧化物

碱性强弱为NaOH2Mg(OH)aAI(OH%。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越强,反之也如此。

非金属性:Si<P<S<Cl,H3P04是弱酸,HfO”是强酸,HCIO4是最强酸;H3POMHSOKHCIO或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

氢化物越稳定;氢化物的稳定性为SiH4<PH3<H2S<HCI

5.元素周期表r短周期1、2、3

周期Y长周期4、5、6

(1)结构J[不完全周期7

r主族IA-VIIA

、族J副族IB〜VUB

[第VI嗾8、9、10

0族惰性气体

(2)周期序数三电子层数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3)每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主要化合价从+1〜+7(F、。无正价),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每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6.化学键:使原子相互结合或使离子相互结合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力

(1)离子键:使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含有产子键的一

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相成的化合物定是离子化合物

离子键:活泼的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

(2)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共价化合物: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合物

非极性键:相同的非金属元素之间极性键不同的非金属元素之间

7.电子式

:H:O:H

⑴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H2H:HC|2cr-cr.刈:N」N:HCI1圈

H20

H:N:HH

::C::H:C:HNaCI"园:「[:ClQ-Mg"GQ:]-

C02PP.

n

NH3HCH4MgCI2••••

Na+[:O:Hl

NaOH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1)HCI:(2)NaCI:

专题六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电化学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物理量,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

“Ac

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其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V=—单位moL/(L•s)

At

注意:各物质表示的速率比等于该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的计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反应物的性质(主要)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时

①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②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加压强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③浓度: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④催化剂:使用正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其他:反应接触面积的大小、固体反应物的颗粒大小、光照、超声波、电磁波、溶剂等对反应速率也有影响。

二、化学反应限度

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想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想逆反应方向进行。可逆反应有一定限度,反应

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高温高压催化剂

例如:N2+3H:2NH3

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的状态

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

1.放热反应:化学上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断开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2.吸热反应:化学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断开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氧化钙与水

常见的吸热反应:通常需要高温或者加热的反应(C+COD、氢氧化钙与氯化铁晶体反应

四、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原电池铜

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原理:氧化还原反应

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

电子从较活泼的金属(负极)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正极)

电极反应

锌一铜原电池

负极:Zn-2e==Zn"

正极:2H'+2e=H2T

总反应:Zn+2H'==Z-H2T

专题七有机化合物

一、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

二、甲烷(正四面体)H

I

1、分子式:CH”结构式:HCH

-I-

H

H・*c«H

■1

甲烷的存在:沼气、坑气、天然气

2、化学性质

一般情况下,性质稳定,跟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不反应

(1)、氧化性

占燃A

CH4+202—^~^C02+2H20;AH<0

CH4不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

(2)、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的某种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种原子(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

光照光照

CH4+C12—>CH3CI+HCICH3CI+CI2―>CH,CI,+HCI

-TV-昭昭

CH2CI2+CI2―兀八'>CHCI3+HCICHC13+C12―兀””>CCI4+HCI

(3)主要用途:化工原料、化工产品、天然气、沼气应用

三、乙烯

H\_/H

TT^C=CXTJ

1、乙烯分子式:C2H4结构简式:CH2==CHZ结构式

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2、物理性质

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

(1)氧化性

①可燃性

CH2=CH2+3O2—点燃>

2CO2+2H2O

现象:火焰较明亮,有黑烟原因:含碳量高

②可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上与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CH2=CH2+Br-Br-CH2-CH2

BrBr

12二浸乙烷

现象:漠水褪色或者漠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H2=CH2+H20一.色剂CH3cH20H

⑶加聚反应

聚合反应:由相对分子量小的化合物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这种由加成发生的聚合反应叫加聚反应

nCH2=CH2催化剂)RH?-CH办

乙烯聚乙烯

4、用途:(1)、石油化工基础原料(2)、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剂

评价一个国家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标志之一

四、苯

⑴结构

(2)物理性质弋/^

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熔点5.5℃沸点80.1°C,易挥发,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

①氧化性

a.燃烧

点燃

2c6H计1502------->12C02+6H20

B.不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应

用途:基础化工原料、用于生产苯胺、苯酚、尼龙等

五、乙醇

1、结构

结构简式:CH3cH20H官能团-OH

2、化学性质

(1)氧化性

①可燃性

点燃

CH3CH20H+302-------->2C02+3H20

②催化氧化

催化剂

2cH3cH2OH+O2>2CH3CH0+2H20

(2)与钠反应

2CH3CH20H+2Na----->2CH3CH20Na+H2T

3、用途:燃料、溶剂、原料,75%(体积分数)的酒精是消毒剂

六、乙酸

1、结构

分子式:C2H结构简式:CH3C00H

2、化学性质

(1)酸性;CHsCOOH..CH3COO+H+酸性:CH3C00H>H2cO3

2cH3(X)0H+Na2cO3->2CH3C00Na+H20+C02T

(2)酯化反应

醇和酸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

★CH3CH20H+CH3C00HCH3COOCH2cH3+H2O

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反应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浓硫酸:催化剂和吸水剂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1)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便于闻乙酸乙脂的气味)

(2)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3)降低乙酸乙脂的溶解度

总结:

「油:植物油(液态)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油脂y

I脂:动物脂肪(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

O

I

CnHM-C-O-CH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