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3.4铜及其化合物、其他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复习阶段测试_第1页
《高中化学》3.4铜及其化合物、其他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复习阶段测试_第2页
《高中化学》3.4铜及其化合物、其他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复习阶段测试_第3页
《高中化学》3.4铜及其化合物、其他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复习阶段测试_第4页
《高中化学》3.4铜及其化合物、其他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复习阶段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PAGE13.4铜及其化合物、其他金属及其化合物——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一站式复习之阶段测试1.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D.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2.实验室中利用洁净的铜片和浓硫酸按图示流程实验,经检测所得固体中含有和白色物质W,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能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和强氧化性B.当Cu完全反应时共转移电子0.050molC.溶解步骤中生成固体Y的质量为0.192gD.将W溶液蒸发结晶并灼烧可再次得到固体W3.一定量浓硝酸与38.4gCu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恰好溶解在NaOH溶液中得到和的混合溶液,反应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在反应中只体现氧化性B.氮的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时,NO作氧化剂C.若浓硝酸体积为200m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1mol/LD.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是0.2mol4.一定温度下,探究铜与稀的反应,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Ⅰ中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B.过程Ⅲ后得到的溶液中的比原稀的浓度大C.过程Ⅱ中气体变为红棕色的反应为D.当活塞不再移动时,再抽入空气,铜可以继续溶解5.3.04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100mL14.0mol/L的浓硝酸中,得到和的混合气体2240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0mol/L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5.08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得到5.08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700mLB.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0.12molC.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D.和的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是80%6.在15.2g铁和铜组成的合金中加入过量硝酸并适当加热,合金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X,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溶液,生成25.4g沉淀,则下列X组成中合理的是()A. B.C. D.7.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有关Cu、稀硝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①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被Cu还原为B.实验③中滴加稀硫酸,铜片继续溶解,说明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C.实验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Cu在常温下既可以和稀硝酸反应,又可以和稀硫酸反应8.碲被誉为金属性最强的非金属,某科研小组从碲渣(主要含有)中提取粗碲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已知:①“焙烧”后,碲主要以形式存在;②微溶于水,易溶于强酸和强碱。A.“焙烧”后铜以形式存在B.“碱浸”后过滤用到的主要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C.“酸化”后生成D.“还原”后,溶液的酸性减弱9.实验室利用固体进行如图实验,已知中Pb为、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表示为B.氧化性强弱:C.受热分解过程中,超过的表现氧化性D.此过程中物质的量大于10.氮化钛(TiN)是新型耐热材料,其制备原理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试剂X可以是碱石灰或生石灰B.装置的连接顺序为Ⅰ→Ⅲ→Ⅱ→ⅣC.先打开恒压分液漏斗旋塞,再打开管式炉加热开关D.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固体进入导管,使导管堵塞11.铬可用于制造不锈钢、汽车零件、工具、磁带和录像带等。铬的金属性位于锌和铁之间,根据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有关铬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Cr能与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B.的碱性比的弱C.铬与冷水能发生剧烈反应 D.铬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12.锶与钙位于同一主族,其化合物应用广泛,常用于陶瓷工业。以青石精矿(主要含)为原料制备高纯硫酸锶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气体X可以循环利用B.“转化”的总离子方程式为C.“转化”中反应温度不宜过高且控制氨水过量D.流程中涉及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13.Ⅰ.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Cu与98%浓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试管②用来检验生成的,下列试剂中利用的还原性进行检验的是__________。A.酸性 B.品红溶液 C.溴水 D.溶液(3)试管③中盛放__________,用来吸收,防止污染空气。Ⅱ.如图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5)足量Y与1mol金属铜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6)将Z通入X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7)碳和M的浓溶液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14.生物浸出技术在金属冶炼中应用广泛。嗜热细菌在65~80℃酸性水溶液及氧气存在下,能氧化黄铜矿(主要成分)产生硫酸盐,进而生产铜和绿矾,主要流程如图:(1)分离出矿渣的操作是_______。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2)若试剂b为Fe粉,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氢氧化铁与试剂a发生中和反应,试剂a为_______(填化学式),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4)最后由硫酸铁溶液获得绿矾晶体()的操作步骤依次为:加适量铁粉、过滤、蒸发浓缩、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写出加适量铁粉时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15.为探究CuO的性质,某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流程请回答:(1)单质乙的化学式是________;生成的A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2)固体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3)加热条件下氨气被CuO氧化成一种气体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蓝色溶液B具有杀菌能力,常用于蓄水池、游泳池中以防止藻类生长B.单质乙可以和单质硫1:1化合生成黑色固体C.实验室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少量氢气的实验中,加入B溶液,反应速率会加快,加入的B越多,反应速率越快D.单质乙可作为某些反应的催化剂(5)设计检验溶液B中主要阴离子的实验方案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A.字画主要由纸张和绢、绫、锦等织物构成,为防止受潮和氧化,保存古代字画时要特别注意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A说法正确;B.由孔雀石和蓝铜矿的化学成分可知,其中的铜元素、碳元素和氢元素均处于最高价,其均为自然界较稳定的化学物质,因此,用其所制作的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B说法正确;C.孔雀石和蓝铜矿的主要成分均可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铜盐,因此,用其制作的颜料不耐酸腐蚀,C说法错误;D.因为氢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碳酸铜,所以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D说法正确。综上所述,相关说法错误的是C,故本题答案为C。2.答案:B解析:A.由可知,硫元素从+6价降低到-2价时表现强氧化性,所得固体中含有白色物质W为硫酸铜,表现出吸水性,故A正确;B.微热5min待Cu反应结束后,按Cu计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故B错误;C.由分析知,,,,故C正确;D.W为,将硫酸铜溶液蒸发结晶并灼烧可再次得到固体,故D正确;答案选B。3.答案:C解析:A.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氮的化合物,硝酸部分被还原,作氧化剂,有部分生成盐,表现出酸性,A错误;B.氮的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和,NO作还原剂,B错误;C.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氮的化合物,,所以生成硝酸铜0.6mol,含有硝酸根离子1.2mol,氮的化合物为0.9mol,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和,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所以硝酸的总量为,若浓硝酸体积为200m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正确;D.由题意可知0.9mol氮的化合物转化为钠盐的量为:,所以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是,D错误;故选C。4.答案:B解析:A.过程Ⅰ中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A项正确;B.随着反应的进行,一部分转化为,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过程Ⅲ后得到的溶液中的应比原稀的浓度要小,B项错误;C.过程Ⅱ中气体变为红棕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项正确;D.当活塞不再移动时,再抽入空气,与、反应生成,铜可以继续溶解,D项正确;故选B。5.答案:A解析:A、根据元素守恒,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溶液中的溶质全是硝酸钠,,所以需要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1.28mol,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1.28mol÷2mol/L=0.64L=640mL,故A错误;B、根据电子守恒,设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xmol,x=2×0.06,x=0.12mol,故B正确;C、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5.08g沉淀为氢氧化铜、氢氧化镁,则沉淀中氢氧根离子的质量为:5.08g-3.04g=2.04g,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2.04g17g/mol=0.12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金属提供的电子物质的量等于氢氧根的物质的量,设铜、镁合金中Cu、M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2x+2y=0.12、64x+24y=3.04,解得:x=0.04,y=0.02,故合金中Cu与Mg的物质的量之比是0.04mol:0.02mol=2:1,故C正确;D、和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设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amol,则四氧化二氮的物质的量为(0.1-a)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a×1+(0.1-a)×2×1=0.12,解得a=0.08,的体积分数为80%,故D正确;故选A。6.答案:A解析:将15.2g铁和铜加入过量硝酸,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溶液,生成对应的氢氧化物25.4g,则增重的10.2g为的质量,计算得其物质的量为0.6mol,则根据电荷守恒,合金共失去0.6mol电子,只有生成0.3molNO2、0.1molNO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6mol7.答案:C解析:A.铜与稀硝酸反应,被Cu还原为NO,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是因为NO在试管口被氧气氧化为,故A错误;B.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弱,实验③中滴加稀硫酸,铜片继续溶解,发生反应,故B错误;C.实验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D.常温下,Cu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故D错误;选C。8.答案:D解析:A.由分析可知,“焙烧”后铜以形式存在,A正确;B.“碱浸”后得到固液混合物,需进行过滤操作,过滤时用到的主要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B正确;C.微溶于水,易溶于强酸,则加酸后,先转化为,继续与硫酸反应,生成,C正确;D.“还原”时,发生反应为,则溶液的酸性增强,D错误;故选D。9.答案:B解析:B.加热过程中,被还原为和PbO,故氧化性:>PbO,步骤Ⅱ中部分HCl被氧化为,故氧化性:,但无法比较与,的氧化性强弱,故B错误。10.答案:B解析:A.浓氨水中加入氧化钙、氢氧化钠或碱石灰可以产生氨气,因此试剂X可以是碱石灰或生石灰,A正确;B.氯化钙能吸收氨气,不能干燥氨气,所以装置的连接顺序为Ⅰ→Ⅳ→Ⅱ→Ⅲ,B错误;C.需要利用氨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所以先打开恒压分液漏斗旋塞,再打开管式炉加热开关,C正确;D.由于气体的气流也可能把固体小颗粒插入导管中,所以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固体进入导管,使导管堵塞,D正确;答案选B。11.答案:C解析:A.铬的金属性位于锌和铁之间,铬的金属性比铁强,因此铬能与,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A正确;B.金属性Mg大于Zn,因此的碱性比的弱,故B正确;C.Mg和冷水缓慢反应,金屈性Mg大于Zn,Zn大于Cr,因此铬与冷水也不能发生周纵反应,故C错误;D.Fe与硫酸能反应,铬的金属性位于锌和铁之间,铬的金属性比铁强,因此铬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故D正确;故选C。12.答案:B解析:A.由分析可知,“沉淀”反应是,气体X是,可以循环利用,A正确;B.“转化”过程的总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C.“转化”中反应温度不宜过高,防止一水合氨分解使逸出,且控制氨水过量可促进产生更大浓度的,促进沉淀转化,C正确;D.流程中涉及、的分解反应以及的化合反应,D正确;故答案为:B。13.答案:(1)(2)AC(3)NaOH溶液(4)1(5)(6)2:1解析:(1)试管①中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A正确;B.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B错误;C.溴水有强氧化性,能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C正确;D.硫化钠具有还原性,能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氧化性,D错误;答案选AC。(3)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试管③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4)Y为S单质,加热条件下,硫与铜反应的方程式为:,铜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则1mol金属铜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5)Z为,X为,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M为,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碳是还原剂,浓硫酸是氧化剂,则氧化剂与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