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溶液浸泡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B.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增多主要是由赤霉素调节的C.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D.乙烯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植物果实的生长发育2.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B.细胞分化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C.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股来说,细胞分化是不可逆转的D.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效率3.下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点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点为衰退型B.A点和C点种群增长速率相同,所以种内竞争程度相同C.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K值为2B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则估计值偏低4.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B.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②含量高于正常值C.激素③含量增加可通过反馈调节使①②激素分泌减少D.a除能分泌激素②外,还能分泌多种促激素,因而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5.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作用时间短C.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6.如图为特异性免疫的某阶段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多种抗体可以作用于同一种病原体B.图示过程属于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C.图中反应后可被吞噬细胞清除D.图中的抗体由同一种浆细胞分泌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2)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由图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对胚轴的生长具有__________作用。根据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推测,实验中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应在图中的________点。(3)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丙图所示。根据①③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而将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科研人员利用某些植物,研究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体内各种激素的作用,列举部分结果如下:生长阶段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种子发芽++-+花芽形成+++++果实生长++++器官脱落---++衰老---++(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由表可以看出,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都是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从本质上看,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受基因组________________表达的调控。8.(10分)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如图表示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回答下列问题:(1)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当神经元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________________。(2)黑暗环境中,图中所示的神经纤维末梢释放__________,与松果体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其分泌的褪黑素增多,进而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褪黑素与去甲肾上腺素作为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它们作用方式都是_______________。(3)在HPG轴中,由下丘脑控制垂体,再由垂体控制睾丸分必睾酮的过程体现_______________调节。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长期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睾酮,会出现性腺萎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9.(10分)学习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896年,C.S.Sherrington把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机能接点命名为突触。在20世纪30年代,对于突触之间是电学传递还是化学传递曾发生过争论。OttoLoewi等科学家用实验证明突触之间存在化学传递。Furshpan和Potter在1959年首先指出在螯坏的可兴奋细胞之间有电学传递。使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鳌虾腹神经节内神经纤维的膜电位(如图1),他们发现了神经元之间介导动物逃避反射的电突触。电突触普遍存在于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中,在动物的逃避反射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和视网膜中,电突触主要分布于需要高度同步化的神经元群内的细胞之间。形成电突触的两个相邻细胞间的距离特别小,两侧的神经元膜上都存在一些贯穿质膜的蛋白,称为连接子。突触前膜和后膜上的连接子相对形成缝隙连接(如图2)。连接子中间形成一个通道,允许小的水溶性分子通过。通过连接子,许多带电离子可以从一个细胞直接流入另一个细胞,形成局部电流和突触后电位。在化学性突触,从冲动到达突触前膜至突触后细胞出现电位变化,有接近1ms的延迟(即突触延迟)。电突触没有延迟,电流瞬间从一个细胞传递到下一个细胞。在大多数情况下,电突触的传递是双向的。(1)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释放______(如乙酰胆碱等),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______的结合,从而在化学突触间传递信息。(2)填表比较电突触与化学突触传递兴奋的差异。化学突触电突触突触结构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由突触间隙分隔开①______传递方向②______(3)在图1所示实验中,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后,发现______,研究者据此提出“在螯虾的可兴奋细胞之间有电学传递”的假设。(4)十九世纪时,有些学者认为,神经元是独立的单元;另一些学者认为,神经元由原生质桥相连形成一个整体。请结合文中信息,对这两种观点进行评价:______。10.(10分)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产生的“应激激素”,包括皮质醇和皮质酮,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机体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控其分泌。(1)机体接受刺激后,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_____________,进而调控肾上腺皮质细胞合成糖皮质激素。人们将下丘脑—垂体—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____________调节,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健康人体内糖皮质激素浓度不会持续过高,是由于存在_________调节机制。(2)为研究应激时体内糖皮质激素的含量,研究人员强迫小鼠游泳后,测定结果如图1。曲线是在不同时间抽取小鼠的__________,测定其激素含量而绘制的。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更适合作为小鼠剧烈应激模型的指标,理由是______________。(3)糖皮质激素可用于临床上治疗痛风、严重感染等疾病。长期服用大剂量外源糖皮质激素,会出现高血压等副作用,其分子机制如图2所示。①MR为醛固酮受体,皮质醇与醛固酮结合MR的亲和力相同。通常情况下,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过程防止较多皮质醇激活MR。②当体内皮质醇含量过高时,会和MR结合形成二聚体,发挥与醛固酮相同的生理作用,造成钠潴留,出现高血压。请根据图2信息解释长期服用大剂量外源糖皮质激素出现高血压的信号转导机制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如图甲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图甲中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物质A是__________,细胞③通过__________过程产生细胞④⑤。(2)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3)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处时,其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由图乙可知,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4)乙图结构中兴奋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乙烯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植物果实的成熟,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促进细胞伸长生长,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脱落酸可促进各种组织衰老,但在果实的衰老阶段含量最高。【详解】A、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液浸泡种子可种子萌发,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A错误;B、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增多主要是由细胞分裂素调节的,B错误;C、用处于最适浓度两侧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促进效果可能相同,C正确;D、乙烯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植物果实的成熟,D错误。故选C。2、A【解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详解】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A错误;细胞分化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B正确;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般来说,细胞分化是不可逆转的,C正确;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效率,D正确。3、C【解析】据图分析,横坐标是时间,因变量为种群的增长率,0-B种群增长率先增加,B-C种群增长率减少为0,可知大黄鱼种群以S型曲线增长,且B点对应与种群的K/2。【详解】A、题图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所以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A错误;B、C点时比A点时种群数量多,所以C点时种内竞争加剧,B错误;C、B点对应种群的K/2,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K值为2B,C正确;D、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数,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故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会偏高,D错误。故选C。4、D【解析】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图形解读: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垂体直接调节,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实现。②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进而调节甲状腺。③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活动。④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既有分级调节,又有负反馈调节。【详解】A、由相互之间的关系可知,图中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A项正确;B、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③即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减少,通过反馈调节,使激素②含量高于正常值,B项正确;C、激素③含量增加可通过反馈调节使①②激素分泌减少,C项正确;D、a除能分泌激素②外,还能分泌多种促激素,但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下丘脑,D项错误。故选D。5、C【解析】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2)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详解】A、体液调节是指化学物质通过血液运输等进行的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A错误;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B错误;C、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C正确;D、神经中枢既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也可以分泌激素来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如下丘脑能够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尿量,D错误。故选C。6、D【解析】体液免疫过程为: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刺激辅助性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细胞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进一步被吞噬细胞清除。【详解】A、结合图示可以看出,同一种病原体上含有多种抗体结合的区域,故多种抗体可以作用于同一种病原体,A正确;B、图中抗体和抗原结合,属于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B正确;C、图中抗体与相应的病原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后,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可被吞噬细胞清除,C正确;D、浆细胞能特异性分泌抗体,一种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D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Ⅱ(2).d(3).抑制(4).B(5).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6).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或“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7).多种激素共同调节(8).程序性【解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细胞分裂素类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详解】(1)除草剂作用机理是:高浓度生长素抑制作物生长,故可以除去双子叶农作物,即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小于双子叶植物,故为曲线Ⅱ,生长素类能促进植物生长,d点即能促进单子叶植物生长,又能抑制双子叶植物生长。(2)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乙图,分析乙图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处理后,胚轴的生长速率下降,故其对胚轴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B点后胚轴的生长速率加快,根据赤霉素具有促进伸长的生理作用推测,实验中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应在图中的B点。(3)根据①③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继而将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可看出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或“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4)由表可以看出,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都是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这种调节受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调控。【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关的实验分析能力。通过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曲线的对比分析,找出实验的自变量,明确实验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便可得出相关的结论。8、(1)①.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细胞)②.内正外负(2)①.去甲肾上腺素②.直接与受体接触(与特异性受体结合)(3)①.分级②.睾酮浓度升高,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使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减少,性腺合成性激素减少,故性腺萎缩【解析】分析图解:光路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松果体细胞作为效应器。图中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能够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睾丸,并且在对雄性激素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小问1详解】由图分析可知,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支配的松果体;当神经元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由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小问2详解】从图中看出,黑暗环境中,神经末梢可以释放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与松果体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褪黑素是激素,去甲肾上腺素是神经递质,但都是信号分子,其作用方式都是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小问3详解】下丘脑控制垂体,再由垂体控制睾丸分必睾酮的过程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长期注射一定剂量的睾酮,导致睾酮浓度升高,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使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减少,性腺合成性激素减少,故性腺萎缩。【点睛】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解判断雄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识记反射弧的组成,掌握兴奋在突触传导的过程,识记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等。9、(1)①.神经递质②.(特异性递质)受体(2)①.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通过缝隙连接而连接起来②.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或单方向的)(3)没有突触延迟(4)一些神经元之间形成化学突触,突触间隙将神经元分隔开;一些神经元之间形成电突触,原生质相连通。所以两种观点均有一定道理。(都有道理,化学突触支持“神经元是独立单元”的观点,电突触支持“神经元通过原生质桥连接为一个整体”的观点)【解析】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有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离子通透性改变,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由此可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之间的转变过程,需要的时间长,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速度由突触的数目决定。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是电信号、局部电流或神经冲动的形式。【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递质)受体结合,从而在化学突触间传递信息。【小问2详解】由题意可知:化学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兴奋在化学突触间传递时,要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之间的转变,由于有信号转变的过程,故兴奋在化学突触间传递需要的时间长,又由于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而不能反向传递,故在化学突触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图中电突触结构显示,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通过缝隙连接起来,由于电突触有结构上的联系,兴奋在该处传递时,没有信号的转变过程,故在电突触中兴奋的传递是双向的,而且没有突触延搁,速度较快。故①为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通过缝隙连接而连接起来;②为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或单方向的)。【小问3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若为电学传递,则没有突触延搁。故在图1所示实验结果可知,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后,若发现没有突触延迟,可据此提出“在螯虾的可兴奋细胞之间有电学传递”的假设。【小问4详解】题意显示:一些神经元之间形成化学突触,突触间隙将神经元分隔开;一些神经元之间形成电突触,原生质相连通。故十九世纪时,有些学者认为,神经元是独立的单元;另一些学者认为,神经元由原生质桥相连形成一个整体。这两种观点均有一定道理。即化学突触支持“神经元是独立单元”的观点,电突触支持“神经元通过原生质桥连接为一个整体”的观点。【点睛】认真读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利用题中有用信息并结合有关神经调节的基本知识综合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本题最后一问有开放性,学生回答起来较难。10、(1)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②.促肾上腺皮质激素③.分级调节④.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⑤.反馈调节(2)①.血液②.皮质醇③.剧烈应激3min时(短时间内)皮质醇含量迅速升高(或皮质酮,40min内皮质酮含量持续升高)(3)①.皮质醇在内质网膜上酶的催化下生成无活性的皮质酮(灭活)②.长期服用大剂量外源糖皮质激素,导致过多的皮质醇与MR结合形成二聚体,进入细胞核后促进Na+泵和S蛋白的转录(表达),S蛋白作用于Na+泵-N蛋白复合体,使二者分开,游离的Na+泵转移到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促进Na+的重吸收作用,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出现高血压【解析】1、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激素的作用:激素种类多、含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只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3、分析题图1:可知强迫小鼠游泳后,随游泳时间的增加,皮质醇和皮质酮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4、分析题图2:醛固酮与MR在细胞质基质结合形成二聚体,进入细胞核后促进Na+泵和S蛋白的转录(表达)。【小问1详解】机体接受刺激后,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并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而调控肾上腺皮质细胞合成糖皮质激素,这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其意义是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若糖皮质激素含量过高,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释放相关激素,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使得健康人体内糖皮质激素浓度不会持续过高。【小问2详解】由于激素随体液运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