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灾害应急处理预案_第1页
农业生产灾害应急处理预案_第2页
农业生产灾害应急处理预案_第3页
农业生产灾害应急处理预案_第4页
农业生产灾害应急处理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生产灾害应急处理预案TOC\o"1-2"\h\u8323第1章灾害应急处理预案概述 4256461.1灾害类型及影响 462481.1.1气象灾害 4194481.1.2地质灾害 458171.1.3生物灾害 4173021.1.4环境污染 475091.2预案编制依据与目的 561511.2.1编制依据 5218431.2.2编制目的 51467第2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5108312.1组织机构设置 538712.1.1领导小组 5197722.1.2指挥部 5247452.1.3现场工作组 6170892.2各级职责分工 6302862.2.1县级以上农业农村部门 63502.2.2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 654972.3人员培训与演练 615262.3.1人员培训 620542.3.2演练 714704第3章信息收集与预警 7101923.1信息收集与处理 762813.1.1信息收集 719883.1.2信息处理 7222873.2预警级别与发布 7119443.2.1预警级别 7169253.2.2预警发布 8145763.3预警响应措施 82733.3.1预警响应组织 887873.3.2预警响应措施实施 84943第4章灾害应对措施 8156204.1灾害分级与应对策略 864224.1.1特别重大灾害 8193884.1.2重大灾害 9102174.1.3较大灾害 974094.1.4一般灾害 9121274.2农田水利设施保护 9145774.2.1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9228724.2.2健全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制度 94474.2.3加强水利设施抗灾能力评估 9268524.3农作物防灾减灾措施 9232624.3.1优化作物布局 9300494.3.2推广防灾减灾技术 9246914.3.3建立健全农作物保险制度 929764.3.4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10123794.3.5强化农业培训和技术指导 1019727第5章灾后救助与恢复 1074775.1灾后救助措施 1095205.1.1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受灾地区进行现场勘查,了解灾情,制定具体的救助方案。 1088105.1.2保证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提供临时住所、食品、衣物、医疗等生活必需品,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10122725.1.3对受灾农田进行分类指导,针对不同作物和受灾程度,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改种、补种、修剪等,降低灾害损失。 10270585.1.4加强农业保险理赔工作,简化理赔程序,保证受灾农户及时获得赔偿。 10326685.1.5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救灾,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救灾效率。 10301375.2灾后恢复生产 10101135.2.1对受灾农田进行科学评估,制定恢复生产计划,指导农户开展生产自救。 10252805.2.2加强农业技术指导,提供灾后农作物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支持。 10226455.2.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受灾地区提供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支持农业生产恢复。 10300635.2.4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户发展适应性强的作物和产业,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 1017665.2.5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修复受损的水利设施,提高农田灌溉条件,降低灾害风险。 10126085.3灾后重建与改进 1136165.3.1制定灾后重建规划,明确重建目标、任务和时间表,保证灾后重建工作有序进行。 11151415.3.2优化农田布局,提高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农田抗灾能力。 1189265.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抗灾减灾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11128735.3.4完善农业灾害预警体系,提高预警准确性,为防灾减灾提供有力保障。 11141935.3.5建立健全农业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农户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11143855.3.6强化部门协同,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合力,提高农业灾害应急处理能力。 1117911第6章植物疫病与病虫害防治 11272676.1植物疫病监测与预警 11229086.1.1建立监测网络 11256436.1.2监测方法与手段 11135666.1.3预警体系 11186406.2植物疫病防治措施 11121996.2.1预防措施 11134826.2.2控制措施 11224586.3病虫害综合防治 12317946.3.1农业防治 12148526.3.2生物防治 12169756.3.3化学防治 12230026.3.4物理防治 12248096.3.5综合治理 121502第7章农业机械化与安全生产 12161337.1农业机械化应急保障 12225717.1.1设备保障 12186517.1.2技术保障 12257467.1.3物资保障 1385827.2农业机械处理 13281747.2.1报告与响应 1390177.2.2现场处理 1311847.2.3调查与处理 13107867.3农业安全生产措施 13141227.3.1预防措施 13182727.3.2监测预警 1384507.3.3应急演练与培训 139404第8章农业保险与补偿机制 1464948.1农业保险政策与制度 14263658.1.1政策概述 14150378.1.2保险制度 1430938.2保险理赔与补偿流程 14273858.2.1理赔流程 14275098.2.2补偿流程 1442778.3农业风险基金管理 14292618.3.1基金筹集 14187348.3.2基金使用 15170288.3.3基金监管 1518885第9章跨区域协作与支援 15211589.1跨区域协作机制 15129949.1.1建立跨区域协作组织 15241009.1.2制定跨区域协作预案 1512959.1.3跨区域协作机制运作 15124289.2灾害应急支援与互助 15151129.2.1救灾资源互助 15275689.2.2技术支援 15175539.2.3人力支援 15101949.3信息共享与交流 16268959.3.1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1616099.3.2定期召开跨区域协作会议 16261069.3.3加强基层信息员队伍建设 16210559.3.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165914第10章预案评估与修订 162674510.1预案实施评估 16761110.1.1评估目的:为检验农业生产灾害应急处理预案的实际效果,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定期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16980110.1.2评估周期:预案实施评估应定期进行,原则上每三年至少开展一次。 162619210.1.3评估内容:评估内容主要包括预案的完整性、合理性、可行性、有效性等方面。 162485410.1.4评估方法:采用资料分析、现场查看、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多种方式开展评估。 161033610.1.5评估结果处理: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发觉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预案修订提供依据。 161308810.2预案修订程序 16683710.2.1修订条件:当预案实施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启动预案修订程序: 16394510.2.2修订程序: 17976110.3预案宣传与培训 172404610.3.1宣传目的:加强预案的宣传,提高农业生产灾害应急处理意识和能力。 172952910.3.2宣传方式: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预案宣传。 171089610.3.3培训对象:针对农业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农民等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预案培训。 172168410.3.4培训内容:包括预案的基本知识、操作流程、应急处理技能等。 17111710.3.5培训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保证培训质量,提高预案的实践应用能力。 17第1章灾害应急处理预案概述1.1灾害类型及影响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1.1气象灾害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霜冻等。这些灾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产生严重影响,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1.1.2地质灾害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这类灾害对农业生产设施和农田造成破坏,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1.1.3生物灾害生物灾害主要包括病虫害、草害、鼠害等。这些灾害可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产量降低,严重时甚至造成农作物死亡。1.1.4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对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可能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危害人体健康。1.2预案编制依据与目的1.2.1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及地方农业部门发布的政策文件和农业生产实际需求。1.2.2编制目的本预案旨在提高农业生产灾害应急处理能力,减少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证农业生产安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明确灾害应急处理流程、责任分工和措施,指导农业生产主体在发生灾害时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工作,减轻灾害损失,维护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利益。第2章组织机构与职责2.1组织机构设置为有效应对农业生产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设立农业生产灾害应急处理组织机构。该组织机构分为三个层次:领导小组、指挥部和现场工作组。2.1.1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对农业生产灾害应急处理工作的总体领导、协调和决策。其主要职责如下:(1)研究制定农业生产灾害应急处理政策、措施和规划;(2)组织协调各级部门参与农业生产灾害应急处理工作;(3)决定启动和终止应急响应;(4)对应急处理工作进行总结评估。2.1.2指挥部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农业生产灾害应急处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2)制定和修订农业生产灾害应急预案;(3)组织、指挥农业生产灾害应急处理各项工作;(4)向上级报告应急处理工作情况;(5)协调各级部门、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处理工作。2.1.3现场工作组现场工作组负责农业生产灾害现场的具体应急处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开展现场调查、评估灾情;(2)制定现场应急处理方案;(3)组织实施现场应急处理措施;(4)向上级报告现场应急处理工作情况;(5)做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2.2各级职责分工2.2.1县级以上农业农村部门县级以上农业农村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业生产灾害应急处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其主要职责如下:(1)制定本地区农业生产灾害应急预案;(2)组织实施农业生产灾害应急处理工作;(3)指导、协调下级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应急处理工作;(4)向上级报告农业生产灾害及应急处理情况;(5)组织开展农业生产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2.2.2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业生产灾害应急处理的具体实施。其主要职责如下:(1)贯彻落实上级应急处理政策措施;(2)组织、协调本地区农业生产灾害应急处理工作;(3)及时向上级报告灾情及应急处理情况;(4)组织开展灾后农业生产恢复;(5)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和培训。2.3人员培训与演练2.3.1人员培训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应定期组织农业生产灾害应急处理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培训内容包括:(1)农业生产灾害应急预案及相关政策法规;(2)农业生产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3)应急处理技术及方法;(4)应急通信与信息处理;(5)灾后农业生产恢复措施。2.3.2演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应定期组织农业生产灾害应急演练,检验和提升应急处理能力。演练内容包括:(1)应急响应启动与指挥调度;(2)现场调查与评估;(3)应急处理措施实施;(4)信息报告与沟通协调;(5)灾后农业生产恢复。第3章信息收集与预警3.1信息收集与处理3.1.1信息收集(1)收集农业生产相关的气象、水文、地质、病虫害等方面信息,包括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2)通过农业部门、气象部门、科研院所等机构获取农业生产灾害风险预测和评估报告。(3)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对可能发生灾害的区域进行监测和分析。(4)建立农业生产灾害信息数据库,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存储、更新和分析。3.1.2信息处理(1)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和核实,保证信息的准确性。(2)分析历史灾害数据,总结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预警提供科学依据。(3)结合实时监测数据,对可能发生的农业生产灾害进行预测和预警。3.2预警级别与发布3.2.1预警级别(1)根据灾害的潜在危害程度,将预警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级别。(2)各级别预警对应的颜色分别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3.2.2预警发布(1)当监测到可能发生农业生产灾害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按照预警级别进行发布。(2)预警信息应包括灾害类型、预警级别、影响范围、可能造成的损失、防御措施等内容。(3)通过电视、广播、短信、网络等多种途径,将预警信息迅速传达给农业生产者和相关部门。3.3预警响应措施3.3.1预警响应组织(1)成立农业生产灾害预警响应组织,明确各部门职责,保证预警响应工作的有序开展。(2)建立预警响应工作制度,制定预警响应流程和操作规程。3.3.2预警响应措施实施(1)根据预警级别,采取相应的农业生产防御措施,降低灾害风险。(2)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及时向农业生产者提供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技术建议。(3)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保证预警响应措施的有效实施。(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农业生产灾害。第4章灾害应对措施4.1灾害分级与应对策略根据农业生产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灾害分为四个等级:特别重大灾害、重大灾害、较大灾害和一般灾害。针对不同等级的灾害,采取以下应对策略:4.1.1特别重大灾害启动应急预案,实施跨区域协调联动,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援助。组织专家对受灾区域进行实地调查,制定针对性的救灾措施。4.1.2重大灾害启动应急预案,加强部门间协调,保证农业生产稳定。积极争取地方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落实救灾资金和物资。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协助农民开展生产自救。4.1.3较大灾害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灾害信息,指导农民采取预防措施。组织技术力量,协助农民开展生产自救。根据灾害情况,调整农业生产计划,降低灾害损失。4.1.4一般灾害密切关注灾害动态,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引导农民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农作物抗灾能力。针对灾害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农业生产损失。4.2农田水利设施保护4.2.1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投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保证其抗灾能力。对现有水利设施进行维修、加固,提高设施运行效率。4.2.2健全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制度明确农田水利设施管理责任主体,建立健全运行维护制度。定期对水利设施进行检查、维修,保证设施完好。4.2.3加强水利设施抗灾能力评估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抗灾能力评估,针对薄弱环节,制定改造计划。提高水利设施应对灾害的能力,减少灾害损失。4.3农作物防灾减灾措施4.3.1优化作物布局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灾害风险,优化作物布局,选择抗灾能力较强的作物品种。4.3.2推广防灾减灾技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抗灾减灾技术。提高农作物抗逆性,降低灾害风险。4.3.3建立健全农作物保险制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广农作物保险。引导农民参加保险,降低农业生产风险。4.3.4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病虫害损失。4.3.5强化农业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组织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第5章灾后救助与恢复5.1灾后救助措施5.1.1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受灾地区进行现场勘查,了解灾情,制定具体的救助方案。5.1.2保证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提供临时住所、食品、衣物、医疗等生活必需品,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5.1.3对受灾农田进行分类指导,针对不同作物和受灾程度,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改种、补种、修剪等,降低灾害损失。5.1.4加强农业保险理赔工作,简化理赔程序,保证受灾农户及时获得赔偿。5.1.5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救灾,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救灾效率。5.2灾后恢复生产5.2.1对受灾农田进行科学评估,制定恢复生产计划,指导农户开展生产自救。5.2.2加强农业技术指导,提供灾后农作物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支持。5.2.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受灾地区提供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支持农业生产恢复。5.2.4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户发展适应性强的作物和产业,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5.2.5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修复受损的水利设施,提高农田灌溉条件,降低灾害风险。5.3灾后重建与改进5.3.1制定灾后重建规划,明确重建目标、任务和时间表,保证灾后重建工作有序进行。5.3.2优化农田布局,提高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农田抗灾能力。5.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抗灾减灾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5.3.4完善农业灾害预警体系,提高预警准确性,为防灾减灾提供有力保障。5.3.5建立健全农业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农户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5.3.6强化部门协同,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合力,提高农业灾害应急处理能力。第6章植物疫病与病虫害防治6.1植物疫病监测与预警6.1.1建立监测网络建立完善的植物疫病监测网络,对重点区域和关键作物进行定期监测,保证及时发觉和控制疫病发生。6.1.2监测方法与手段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手段,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包括实验室检测、现场调查、遥感监测等方法。6.1.3预警体系构建植物疫病预警体系,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疫病发生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6.2植物疫病防治措施6.2.1预防措施(1)严格植物检疫,防止疫病传入和传出。(2)推广抗病品种,增强作物自身抗病能力。(3)优化农业栽培措施,减少疫病发生的条件。6.2.2控制措施(1)化学防治:合理选用农药,严格遵守使用规定,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3)物理防治:采用诱杀、隔离等物理方法,减少病虫害种群密度。6.3病虫害综合防治6.3.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虫害品种,提高作物抗逆性。(2)调整作物布局,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条件。(3)加强农田管理,保持田园清洁,减少病虫害滋生。6.3.2生物防治(1)推广应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技术。(2)保护和利用本地天敌资源,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6.3.3化学防治(1)合理选择农药种类,遵循农药使用安全规定。(2)优化施药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6.3.4物理防治(1)采用物理方法,如诱杀、捕杀等,降低病虫害种群密度。(2)利用物理隔离措施,防止病虫害传播。6.3.5综合治理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病虫害综合治理方案,发挥各种防治方法的优势,实现病虫害的有效控制。第7章农业机械化与安全生产7.1农业机械化应急保障7.1.1设备保障建立农业机械化设备档案,保证设备信息的准确性;定期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配备必要的备用设备和零部件,以应对突发情况。7.1.2技术保障对农业机械化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对应急情况的处理能力;建立农业机械化技术支持团队,为应急处理提供技术指导;引入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抗灾能力。7.1.3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农业生产物资,如种子、化肥、农药等;建立物资供应和调配机制,保证应急情况下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农业生产灾害。7.2农业机械处理7.2.1报告与响应建立农业机械报告制度,明确报告程序和责任人;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现场处置;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积极配合调查。7.2.2现场处理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进行现场施救;对现场进行封锁,保护现场证据,协助调查;对受损农业机械设备进行抢修或更换,保证农业生产不受影响。7.2.3调查与处理深入调查原因,总结教训,防止类似再次发生;对责任人进行处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7.3农业安全生产措施7.3.1预防措施制定完善的农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推广农业安全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性。7.3.2监测预警建立农业安全生产监测预警体系,实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对可能引发安全生产的因素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在突发情况下迅速采取应对措施。7.3.3应急演练与培训定期组织农业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农业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分析应急演练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措施。第8章农业保险与补偿机制8.1农业保险政策与制度8.1.1政策概述农业保险政策旨在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因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因素造成的损失,保障农业生产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我国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农业保险事业发展。8.1.2保险制度农业保险制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保险产品设计:根据不同农业生产特点,开发适合各类作物和养殖业的保险产品,提高保险覆盖面。(2)保险费率制定:科学合理地制定保险费率,保证保险基金的合理运用。(3)保险补贴政策:对农业保险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降低农民负担,提高参保积极性。8.2保险理赔与补偿流程8.2.1理赔流程(1)报案:农户在发生保险后,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2)查勘定损: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后,应及时派员进行查勘,确定损失程度。(3)理算赔偿:根据查勘结果,保险公司进行理算,确定赔偿金额。(4)赔付:保险公司将赔偿金额支付给受灾农户。8.2.2补偿流程(1)申请补偿:受灾农户在获得保险公司赔偿后,可向当地部门申请补偿。(2)审核: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认受灾情况和赔偿金额。(3)补偿发放:部门将补偿资金发放给受灾农户。8.3农业风险基金管理8.3.1基金筹集农业风险基金主要由财政投入、保险费收入、社会捐赠等渠道筹集。8.3.2基金使用农业风险基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赔偿受灾农户损失。(2)支持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和保险业务发展。(3)开展农业保险宣传和培训。(4)其他与农业风险防范相关的工作。8.3.3基金监管加强对农业风险基金的管理,保证基金安全、合规使用。建立健全基金监管制度,规范基金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加强监督检查,防止基金被挪用、滥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第9章跨区域协作与支援9.1跨区域协作机制9.1.1建立跨区域协作组织为有效应对农业生产灾害,提高抗灾救灾能力,各级部门应积极建立跨区域协作组织,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区域间的沟通与协作。9.1.2制定跨区域协作预案结合当地实际,各级部门应制定跨区域协作预案,明确灾害应急响应级别、协作程序、资源调配等事项。9.1.3跨区域协作机制运作保证跨区域协作机制在灾害发生时迅速启动,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技术互助,提高农业生产灾害应急处理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