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6-第5讲地壳的运动和变更考纲考情核心素养思维导图[考纲展示]1.地表形态变更的内、外力作用。2.地壳物质循环。[考情分析]常以地貌景观图、地壳物质循环图为载体,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1.综合思维:结合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说明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西北地区雅丹地貌、广东丹霞地貌等地貌类型的成因。2.地理实践力:绘制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探究典型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3.人地协调观:运用所学学问,在野外考察,推断地质构造的类型,分析其形成缘由及对地貌的影响。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9页考点一造成地表形态变更的内力作用1.地质作用(1)概念: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更的各种作用。
(2)分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地球内能地球以外的太阳能和重力能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凹凸不平使地表趋于平坦关系地球的各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力与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2.造成地表形态变更的内力作用(1)岩浆活动: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向上运动。活动形式有两种:一是岩浆上升到肯定位置,停留在地壳之中冷凝形成侵入岩;二是岩浆上升喷出地表,以火山的形式形成喷出岩。(2)地壳运动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运动方向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对地形的影响形成褶皱山脉和断裂带形成地堑(常表现为凹陷地带)和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相互关系它们相伴发生;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3)变质作用:原有岩石受内动力的影响,其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变更,形成变质岩。(4)地震概念是地球内部能量急剧释放的表现,是地球内部变动引起的地壳振动成因分类构造地震由地壳的构造运动特殊是断裂构造运动引起火山地震由火山活动引起eq\a\vs4\al([素养盘点])1.说明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台湾海峡。提示: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水平挤压作用,使岩层弯曲变形形成的褶皱山脉。,东非大裂谷:是由地壳强大的水平张裂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而形成的。,台湾海峡:在远古时代,台湾是与中国大陆相连的,约在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将台湾岛与大陆隔开。eq\a\vs4\al([素养盘点])2.地质构造就是构造地貌。这种相识对不对?为什么?(综合思维)提示:不对。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与错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如褶皱和断层。构造地貌是由地球内力作用干脆造就的和受地质构造限制形成的地貌,如山地和谷地等。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划分: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活动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分别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2)板块运动与全球地貌边界类型示意图明显地形实例生长边界陆地内部张裂:裂谷东非大裂谷海洋内部张裂:海岭大西洋中脊消亡边界↓↑大陆板块↓↑大陆板块山脉和高原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大陆板块↓↑大洋板块海岸山脉、陆缘岛弧、海沟太平洋西部的海沟、岛弧链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续表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悬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
3.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地质构造实践意义背斜岩层封闭,易于储油、储气,在背斜内自下而上依次为水、石油、自然气自然拱形,结构稳定,地下水顺着岩层向两侧渗流,无地下水威逼,适合建隧道顶部裂隙发育,岩石破裂,宜建采石场向斜地下水顺岩层向槽部汇合,是储存地下水的良好构造,不相宜建隧道断层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地表,形成泉;岩石破裂,易被侵蚀为凹地,利于地表水汇合,发育河谷岩层不稳定,简单诱发断层活动,水库、工程隧道选址等应避开断层考法一地质构造推断及成因命题点睛素养解读本题以区域地质景观图为载体,考查考生读图实力、调动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综合性较强。区域认知:地质景观图,地质剖面图。综合思维:地质构造及地层的推断。地理实践力:野外考察。(2024·高考江苏卷)右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读图,回答1~2题。1.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A.沉积物变更B.古气候变更C.古环境变更D.构造运动变更2.该区域()A.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B.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C.乙形成后经验长期侵蚀D.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解析:第1题,图中M为岩层的分界面,其下侧为向斜,向斜是岩层受挤压力作用的结果,为地质构造,N处为岩层层面,所以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构造运动变更。第2题,向斜构造是岩层受水平挤压作用的结果,岩层受挤压之后凹凸起伏,从图中可以看出右侧背斜与中间向斜相比缺少部分岩层,可推断是乙形成后受外力侵蚀作用的结果;甲在抬升之后持续接受沉积;乙位于甲的下侧,形成时间早;丙是地表沟谷,不位于斜坡上,主要是受流水等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答案:1.D2.C(2024·高考江苏卷)eq\a\vs4\al(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eq\a\vs4\al(图”)❶。读图,回答3~4题。3.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依次是()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乙甲 D.丙甲乙4.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A.1 B.2C.3 D.4[思维流程]答案:❶褶皱❸侵入沉积❹两3.B4.B考法二地质构造的应用命题点睛:地质构造的推断及其应用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多以地壳物质循环图、地貌景观图等切入,考查学生对基本原理的驾驭程度,复习中要加以重视。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A.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地层②B.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相同C.⑤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D.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下降6.图中区域()A.a处地质构造具有良好的储水条件B.b处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C.c处有河流流经,相宜建坝蓄水D.d处的石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解析:第5题,依据图示信息,断层①形成时间晚于地层②的形成时间;形成③④的作用分别是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⑤是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地;岩层⑥是断裂之后相对下降的部分。第6题,a处为背斜,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b处为喷出岩,有气孔,不是优质石材;c处有河流流经,但处于断层位置,不相宜建坝蓄水;d处的石灰岩广布,形成喀斯特地貌。答案:5.D6.D考点二造成地表形态变更的外力作用1.外力实质:使地表物质从高处向低处迁移。重力确定着物质迁移的方向。2.主要类型(1)风化作用:岩石在温度变更、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2)侵蚀作用:风、流水、冰川、海水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的破坏作用。(3)搬运作用:流水、风、冰川等将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4)沉积作用:被风、流水、冰川等搬运的物质在肯定的条件下沉积、积累的过程。3.相互关系eq\a\vs4\al([素养盘点])3.绘图说明如何依据风力积累物来推断盛行风向。(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提示:①依据沙丘推断风向。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如下图:②依据积累物颗粒的大小推断风向。积累物颗粒由大到小的方向即风向,如下图:1.侵蚀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侵蚀类型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凹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地、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裂,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潮湿、半潮湿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坎坷,地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续表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凹地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海浪侵蚀形成海蚀柱、海蚀崖、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滨海地带2.沉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沉积类型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冰川沉积杂乱积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有明显的分选性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风力沉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积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海浪沉积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滨海地带3.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地貌表现(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积累地貌。②潮湿、半潮湿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积累地貌。③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多冰川作用,形成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海滩等地貌。(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积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积累——冰碛湖、冰碛垄等。③风力作用:在风源地旁边,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风蚀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积累地貌等。[学问拓展]我国四种典型的地貌类型(1)张家界地貌:即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主要是经过流水的长期侵蚀和困难的地壳运动形成的石英砂岩景观地貌。(2)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3)丹霞地貌: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倒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以中国广东丹霞山为代表,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4)雅丹地貌:泛指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这种现象在新疆罗布泊东北发育很典型。考法一外力作用与地貌素养解读:区域认知:霍林河流域。综合思维: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024·高考全国卷Ⅱ)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潮湿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浇灌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凹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1~3题。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 B.流水C.冰川 D.风2.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凹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3.伴随着凹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A.水土流失 B.沼泽化C.土地沙化 D.盐碱化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霍林河为山前平原地区带来了流水及泥沙,说明泥沙淤积是形成山前平原的主要缘由,而泥沙是流水搬运来的。B对。构造运动形成高山和盆地,主要使地表凹凸不平,故不是形成山前平原的力气。A错。该地无冰川分布,且冰川运动往往侵蚀地表而导致地表坎坷不平。C错。该平原为冲积平原,故形成动力不行能是风。D错。第2题,断流期间,山前平原失去了河水带来的泥沙淤积;断流使植被生长较差;该地风力较大,风力侵蚀导致风蚀凹地形成,且凹地不断增多增大。C对。整体地面沉降会形成巨大的盆地,不会形成数量众多的凹地。A错。断流期间流水侵蚀微弱,平原地区以流水积累为主。B错。假如存在冻融塌陷,则该现象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只发生在断流期间。D错。第3题,凹地不断增多增大,使凹地四周地区原来就少的水渗流到地势较低的凹地之中,土壤缺水现象不断加重,导致植被死亡,加之风力影响大,使土地沙化。C对。水土流失是流水作用形成的,沼泽的形成也须要肯定的水分,而该山前平原凹地增多增大期间河流断流,因此周边地区不会出现水土流失和沼泽化。A、B错。土壤盐碱化过程与水、盐运动亲密相关,在缺水状态下,地下盐分难以到达地表集聚。D错。答案:1.B2.C3.C考法二地形分布变迁图中的外力地貌命题点睛易错点拨该题组围绕“贝壳堤”这一主题,考查河流积累作用、海浪侵蚀及积累作用,考查运用学问实力,推理实力。第4题,分析海岸线变动状况,限定条件是“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简单被图中几条贝壳堤干扰,而错选B。eq\a\vs4\al(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积累而成)❶,eq\a\vs4\al(在沿海)eq\a\vs4\al(地区常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记着海岸线位置的变更)❷。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4~6题。4.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动 B.向海洋方向推动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5.沿岸流淌的海水搬运输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积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6.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思维流程]答案:❶长❷变动❸华北地区❹自西向东4.C5.B6.DK素养解读:综合思维法破解学问难点在沿海地区,尤其是河口处,当泥沙沉积的速度大于海水侵蚀强度时,海岸线会向海洋方向推动,反之向陆地方向推动。由此可反推,依据海岸线的变动状况,推断某一河口处泥沙沉积和海水侵蚀的强弱关系。考点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主要的岩石类型A为侵入型岩浆岩,B为喷出型岩浆岩,C为沉积岩,D为变质岩。2.主要的地质作用①代表冷却凝固,②代表固结成岩,③代表变质作用,④代表重熔再生作用。3.影响eq\b\lc\{(\a\vs4\al\co1(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凹凸不平,差异加大,外力作用则可夷平地表,减小差异))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特点岩石类型岩石形成的地质过程岩石特征常见岩石岩浆岩侵入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结晶充分,结构坚硬花岗岩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结晶不好,常有气孔和流纹构造玄武岩沉积岩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具有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石灰岩(灰岩)、砂岩、页岩、砾岩等变质岩在地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影响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变更而形成新岩石(变质作用)岩性发生变质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2.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1)推断框内的物质名称当炙热的岩浆从地球内部喷出后,便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主要表现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因此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而岩浆岩可以变为变质岩和沉积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可以相互转化,但都不能干脆形成岩浆岩。(2)判读箭头指向推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①岩浆:由三类物质形成,只能形成一类物质。②岩浆岩:只能由一类物质形成,可转换为三类物质。③变质岩和沉积岩:由两类物质形成,能转换为两类物质。注:沉积物指向的肯定是沉积岩。(3)明确箭头含义①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如图中④。②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积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如图中的⑥和⑧。③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班月度工作计划范文
- 2024年版职工岗位聘用协议样本版B版
- 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篇
- 服装店工作计划锦集
- 小学教学计划模板合集六篇
- 2023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
- 在酒店实习报告合集10篇
- 蓝金色大气工作汇报模板
- 五年级感恩节的作文400字5篇
- 第三季度营销策划工作总结与计划
- 山茶油知识普及课件
- 图形创意共生图形实训+讲授
- 矿山行业创新与科技进步
- 现场管理的协调与沟通
- 优化献血服务流程
- 双语学校2023-2024一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无纸化测试方案
- 史上最全变电站各类设备讲解
-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全册单元测试【全册】
- 2023年MCU销售工程师年度总结及下年工作展望
- 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7月期末统一试《11130卫生法学》试题及答案-开放本科
- 烟囱工程钢筋量砼量计算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