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泰安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_第1页
2024年山东泰安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_第2页
2024年山东泰安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_第3页
2024年山东泰安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_第4页
2024年山东泰安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试卷类型:A泰安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共8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试卷.答题卡交回。第I卷(选择题)说明: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春秋左传注朴》记载:“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材料描述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皇帝制度2.《史记》记载,汉文帝要求“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2021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汉文帝霸陵中,出土的文物大部分都是陶俑,还有陶器、铁器小件。这表明了(

)A.考古发现否定了文献的真实性 B.《史记》所有记载都真实可信C.汉文帝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浮华 D.汉文帝把冶铁经营权收归中央3.下表是我国古代部分朝代采取的政治措施,这些措施反映了(

)朝代秦朝西汉宋朝明朝清朝政治措施郡县制颁布“推恩令”设置通判设三司恢复设置行省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加强监察制度C.加强皇帝对中央机构的管理 D.推进民族交融4.“诗果互证”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诗句能够印证唐朝盛世景象的是(

)A.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替》)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D.开辟莉楼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郑成功《复台》)5.下列宣传口号或思想主张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变亦变,不变亦变”——鸦片战争 B.“民主”“科学”——百日维新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甲午中日战争 D.“自强”“求富”——洋务运动6.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曾将《卿云歌》定为国歌,其中的歌词有“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这反映了(

)A.民主共和成为潮流 B.戊戌变法顺利开展C.洋务运动逐步深入 D.新文化运动兴起7.同学们在进行单元复习时,搜集整理了关天培、左宗棠、邓世昌、张自忠、左权等人的事迹。该单元的主题是(

)A.应对边疆危机,巩固国家统一 B.反抗专制统治,确立民主政体C.向西方学习,进行近代化探索 D.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8.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开尽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下列著作中对这条道路最时进行科学阐述的是(

)A. B.C. D.9.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B.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C.三大战役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D.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10.下图是1954年山东胶县(今胶州市)一位二十岁女性选民的选民证。推测该文物当时是为了迎接(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D.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1.下图为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示意图。其中(1970-1980年)处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2.下列示意图描述了古代某国家兴起及发展的历程,它是(

)A.古代希腊 B.亚历山大帝国 C.迦太基 D.古代罗马13.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但丁的名言“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材料反映的共同核心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重农抑商 C.专制主义 D.理性主义14.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1851年的一则日记中写道:“今天是我们生活中最伟大、最光荣的一天……这个宏伟的建筑物里面布满了各种展品和装饰品……将来自天涯海角的艺术与工业联合起来。”女王可能看到并引以为豪的展品是(

)A.飞机 B.蒸汽机 C.白炽灯 D.电话15.人们通常把标志性事件作为定位历史的坐标,下列事件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事件结论A俄国二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B苏俄新经济政策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C珍珠港事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D不结盟运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A.A B.B C.C D.D第Ⅱ卷(非选择题)说明: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1分,第18题7分,第19题7分,共35分。请考生按照要求将试题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16.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朝代(部分)更替示意图,填写图中B、C所代表的两个朝代名称。(2)下列史实发生在东汉的是:;发生在明朝的是:。(填写序号)①设置驻藏大臣;②开辟丝绸之路;③完善三省六部制;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⑤郑和下西洋;⑥贞观之治;⑦光武中兴;⑧八股取士。材料二

图1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图2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3)选取材料二中的任意一幅图片进行简要介绍。材料三(4)根据材料三的思维导图,指出这场战争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实现国家统一的有效途径。17.泰安市某学校八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历史学习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完成相关任务。探究一

文物中的历史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这艘船载重量大,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1)从探究一提供的出土文物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探究二

会址(旧址)中的历史(2)根据上图,仿照图1的示例(见下表),填写A、B、C、D的内容,并写出你的感悟或认识。重要会址或旧址重大事件革命精神感悟、认识图1南昌起义建军精神A五四运动B图4C建党精神D敌后战场的抗战抗战精神探究三文献中的历史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所能提供的产品越来越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粮食问题日益严重。因此,社会主义工业化不可能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只有农业集体化才能解决工业和农业两个经济部门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党史百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创造出“包干到户”的尝试。安徽、四川等省一些地方在推进实行联产到组等责任制的同时,也开始试行包产到组……1980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改革。同年,中共中央指出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此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3)根据两则文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共同作用?(4)综合分析上述三个探究活动,概括史料的类别。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世界近代史大事记(部分)时间事件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7-18世纪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启蒙运动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实施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爆发——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哪一事件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理论准备?(2)三个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材料,归纳了三个观点。请你任选一个观点进行阐述或说明。(要求:至少运用材料中的三个史实,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第一小组观点: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第二小组观点: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三小组观点:革命和改革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主要方式。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位战地记者在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某次战役时写道:“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击毁的大炮,几个月来都是如此……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1944年6月6日,即进攻日,英国和美国军队……开辟了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这一新的威胁连同原子弹带来的灾难使得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战争正式结束。——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1)材料一中“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开辟第二战场”分别指的是哪次战役?“战争正式结束”的标志事件是什么?材料二

冷战开始后,德国问题便成为冷战的焦点。美、英、法、苏等国在各自的占领区内推行有利于本国的政策。德国逐渐分裂为两个不同的经济、政治实体。1949年,德国正式分裂。——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2)材料二中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是哪次会议提出的?德国分裂与冷战的关系是什么?材料三

据不完全统计,约900万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丧生,2000多万人受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民伤亡共8000余万人,参战国物资总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以上。战后,大国的军费开支不减反增,世界人民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摘编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世界现代史》(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1.B【详解】根据材料“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可得出西周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式,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确立了分封制,B项正确;禅让制是在尧舜禹的远古时代,排除A项;王位世袭制是国家王位由一个家族世代承袭的制度,排除C项;皇帝制度形成秦朝,排除D项。故选B项。2.C【详解】根据题干“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出土的文物大部分都是陶俑,还有陶器、铁器小件。”结合所学可知,汉文帝以节俭著称,墓葬以瓦器、陶俑为主,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考古发现肯定了文献的真实性,排除A项;《史记》所有记载都真实可信,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汉武帝把冶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排除D项。故选C项。3.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设置通判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设三司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恢复设置行省有利于对地方的控制,因此题干措施均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理,A项正确;加强监察制度与郡县制、设三司、恢复设置行省无关,排除B项;郡县制、设置通判、设三司等均是地方制度,排除C项;题干信息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4.B【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意思是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私人的仓库,人民生活十分富裕,“开元盛世”出现在唐玄宗统治前期,B项正确;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描述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排除A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描述的是项羽与刘邦楚汉之争,排除C项;开辟莉楼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描述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排除D项。故选B项。5.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分别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D项正确;“变亦变,不变亦变”是戊戌变法的主张,排除A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排除B项;“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对应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6.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标志着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诞生,中华民国的诞生在政治上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潮流,A项正确;1898年戊戌变法已经失败,排除B项;1895年洋务运动已经破产,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兴起是在1915年,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7.D【详解】根据材料“关天培、左宗棠、邓世昌、张自忠、左权等人的事迹”及所学知识可得,这些人物都关于中国近代面临着民族危机的加重,这些人物通过自身的努力,起来进行反抗,关天培在虎门战役中牺牲,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张自忠、左权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所以他们的共同点是反抗外来侵略,D项正确;应对边疆危机只符合左宗棠,排除A项;左宗棠等地主阶级的代表,没有进行反抗专制统治的活动,排除B项;关天培、邓世昌、张自忠、左权等反抗外来侵略,未体现近代化的探索,排除C项。故选D项。8.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1930年写给林彪的一封信,进一步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A项正确;《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论持久战》均与抗日战争有关,排除BC项;《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1945年4月24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排除D项。故选A项。9.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三大战役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属于历史评价,C项正确;史实陈述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均是客观叙述,属于史实陈述,排除ABD项。故选C项。10.B【详解】依据材料“1954年”“一位二十岁女性选民的选民证”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人民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在1949年,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在1982年,排除C项;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在1992年,排除D项。故选B项。11.C【详解】根据材料“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C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1953年12月31日,排除A项;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是在1955年4月的万隆会议上,排除B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在2001年,排除D项。故选C项。12.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罗马城邦兴起于约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509年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公元前27年进入帝制时代,公元4世纪末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因此,这个国家是古代罗马,D项正确;古代希腊没有经历共和国时期和帝国时期,不存在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排除A项;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是对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马其顿王国的称呼,由著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开创,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迦太基是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146年,与材料时间上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3.A【详解】根据“认识你自己”“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可知,材料内容都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是人文主义的体现,A项正确;重农抑商主要体现在重视农业,限制商业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专制主义是一种政治体制和统治方式,在专制主义体制下,国家的最高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手中,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与材料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A项。14.B【详解】根据材料“1851年”“今天是我们生活中最伟大、最光荣的一天……这个宏伟的建筑物里面布满了各种展品和装饰品……将来自天涯海角的艺术与工业联合起来。”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正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的时期,大功率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英国人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工业品,B项正确;飞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排除A项;白炽灯、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排除CD项。故选B项。15.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取得余粮收集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苏俄经济逐步恢复,B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排除A项;珍珠港事件标志着二战规模达到最大化,排除C项;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排除D项。故选B项。16.(1)B:西晋;C:隋朝。(2)⑦⑤⑧(3)示例:图1:1984年底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4)影响: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5)途径:武力解决;和平统一。【详解】(1)朝代:结合所学可知,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280年,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581年,外戚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故B为西晋;C为隋朝。(2)填空:结合所学可知,①设置驻藏大臣发生在清朝;②开辟丝绸之路发生在西汉;③完善三省六部制发生在唐朝;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发生在宋朝;⑤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⑥贞观之治出现在唐朝;⑦光武中兴出现在东汉;⑧八股取士出现在明朝。故发生在东汉的是:⑦;发生在明朝的是:⑤⑧。(3)简介:根据图片信息从回归时间、基本方针、事件影响、综合国力、外交、民族振兴等方面作答。选取其中一幅图片,正确表述两个要素即可。图1:1984年底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4)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三“奴隶制存废”“1861年内战爆发”“1865北方胜利”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美国内战。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5)途径:根据材料二香港、澳门回归可知,实现国家统一的方式有和平统一;根据材料三美国内战可知,实现国家统一的途径有武力解决。17.(1)历史信息:宋朝的造船业发达;航海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海外贸易兴盛;泉州是闻名的大商港;科技发达,指南针运用于航海。(2)A:图3;B:五四精神;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图2。感悟或认识:作为青少年,应该学习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树立远大目标,努力学习等。(3)措施: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合作社;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共同作用: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4)类别:文物、遗址和文献。(写出1点即可)【详解】(1)历史信息:根据材料信息“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这艘船载重量大,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的造船业发达,航海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泉州是闻名的大商港;宋朝时期,科技发达,指南针运用于航海等。(2)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图3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遗址”是五四运动期间,爱国学生要求北洋政府惩处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三人。赵家楼胡同是曹汝霖的住处,游行的学生将屋内易燃物品点燃,这就是“火烧赵家楼”事件。故A为图3。五四运动形成了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和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故B为五四精神。根据“图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故C为中共一大。根据“图2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故D为图2。感悟或认识: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材料反应的是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可从爱国、自身行动等方面阐述即可。如:作为青少年,应该学习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树立远大目标,努力学习等。(3)措施:根据材料“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所能提供的产品越来越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粮食问题日益严重。因此,社会主义工业化不可能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只有农业集体化才能解决工业和农业两个经济部门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结合所学可知,土地改革后,由于分散的经营模式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求,国家把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根据材料“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创造出‘包干到户’的尝试。”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共同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涉及的措施有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从生产关系、生产力、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农民收入等角度进行分析,所以,共同作用为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4)类别:结合所学可知,“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属于文物;“会址(旧址)中的历史”属于历史遗址;“《党史百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属于文献。18.(1)事件:启蒙运动。(2)评分标准:选择一种观点后,选择的史实要符合观点要求;(选三个史实即可)史实叙述能做到史论结合、准确、条理。(每个史实的阐述有理即可)(有阐述或说明,但史实选择和史论结合不充分;观点与史实论述不符,或者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史实,可酌情给分)示例: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阐述: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彼得一世进行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面对俄国农奴制危机,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实行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面对民族危机,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明治维新,推动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总之,统治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除旧布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详解】(1)理论准备: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宣扬理性,倡导平等、自由、博爱,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2)观点:此题为给定观点题,结合三个史实进行论述。例如选择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则要选择与改革相关的历史事件,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实施,日本明治维新都属于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的史实。围绕观点,结合三个史实的主要内容和深远意义进行阐述。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彼得一世进行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面对俄国农奴制危机,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实行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