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京) 137-2024 快速核酸检测仪校准规范_第1页
JJF(京) 137-2024 快速核酸检测仪校准规范_第2页
JJF(京) 137-2024 快速核酸检测仪校准规范_第3页
JJF(京) 137-2024 快速核酸检测仪校准规范_第4页
JJF(京) 137-2024 快速核酸检测仪校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地方计量技术规范JJF(京)137-2024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JJF(京)137-2024I 1核酸检测仪校准规范DB32/T3762-2020新型要的计算方式是以扩增过程前(3~15)个循环的荧光值的103.2等温扩增技术isothermalamplificationte2特定基因在某一生物体基因组中所含的个数以及每个生快速核酸检测仪(以下简称检测仪)是基于实时荧—— ————JJF(京)137-202436校准条件6.1环境条件6.1.2相对湿度:≤85%。6.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测量范围:(0~120)℃,分辨力不低于0.01℃,最大允许误差:±0.1℃,采样间隔不大于0.1s。6.2.2核酸标准物质应使用国家有证标准物质。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标准物质或其他病原体标准物质,相对不确定度不大于20%(k=2)。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7.1校准前准备将温度测量仪的温度传感器放置于检测仪加热模块设定孔中。按图1所示,独立控温检测仪逐个对加热模块或同时对多个加热模块进行检测;按图2所示,非独立控温的检测仪加热模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校准,以16通道检测仪为例,均匀选择测量点,每增加8通道可增加2个测量点。7.1.2测量程序根据检测仪说明书设定控温程序,基于实时荧光PCR技术和基于等温扩增技术的411213646516171ΔTmax=Tmax-Ts(1)∆Tmin=Tmin-Ts5——温度设定值,℃。基于等温扩增技术的检测仪温度达到设定温度2——第j个测量点;max——测量点j实测最高温度,℃;min——测量点j实测最低温度,℃。thiV=1thi——测量点数量;——第j个测量点;——循环次数,n=5;6基于等温扩增技术的检测仪从常温状态升温至95℃,截取(50±±0.5)℃的温度范围内计算升温速率(图4),按式(6)计算: JJF(京)137-202477.2.4平均降温速率基于实时荧光PCR技术的检测仪,从95℃降温至40℃的5次循环(图5),截取从(90±0.5)℃降温至(50±0.5)℃的温度范围内计算降温速率,按式(7)和(8) Va——平均降温速率,℃s;Vdi第j个测量点降温速率,℃/s;m——测量点数量;Ta(50±0.5)℃温度点第i次测量值,℃;Th(90±0.5)℃温度点第i次测量值,℃;7.2.5平均温度过冲量检测仪按设定程序运行,从(40±0.5)℃升温至(95±0.5)℃时,温度测量仪测定温度值超出设定值的量(图6),按式(9)计算平均温度过冲量:8JJF(京)137-2024 AT平均温度过冲量,℃;m—测量点数量;T.设定温度值,℃;Timax——第j个测量点6次测得的最大过冲温度值,℃;7.2.6温度均匀度待检测仪设定温度达到稳定后,均匀读取将温度测量仪测得的20组数据,温度均匀度按式(10)计算:Timax第i个测量点测得的最高温度,℃;Timin第i个测量点测得的最低温度,℃。7.2.7样本检测重复性将标准物质稀释到检测仪标称的检出限浓度(参照配套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稀释),检查其检出限。再将标准物质稀释到高于检出限的一定浓度(例1000copies/mL)作为样本,对同一模块或通道进行6次测量,分别记录测量的Ct(18~27供参考,可根据不同检测仪9SD=i(yi-M)2(11)MM);),n)“校准证书”的校准人、核验人、批准A.1基于实时荧光PCR技术快速核酸检测仪校准123A1A8过冲量(℃)平均温度过冲量(℃)平均升温速率(℃/s)平均降温速率(℃/s)设定温度(℃)均匀度(℃)A.2基于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核酸检测仪校准原始记录123最大偏差(℃)最小偏差(℃)温度波动度(℃)123过冲量(℃)平均温度过冲量(℃)平均升温速率(℃/s)校准证书内页格式(推荐)设定温度点(℃)温度上偏差(℃)温度下偏差(℃)温度波动度(℃)平均温度过冲量(℃)平均升温速率(℃/s)平均降温速率(℃/s)温度均匀度(℃)确定度(℃)数不同测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