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延安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延安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延安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延安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延安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延安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地用草方格沙障治理正在沙化的土地并取得良好效果,草方格沙障是用干的麦草、稻草、芦苇等扎成方格形状固定于沙中,并在方格中播撒固沙植物的种子,用来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一种治沙方法。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方法有利于提高沙漠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B.微生物对草方格材料分解不能改善土壤的结构C.该过程改变了演替速度但没有改变演替方向D.草方格能防风固沙、涵养水分,有利于固沙植物生长2.有关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B.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能够运动,蛋白质分子不能运动C.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能运动D.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不认同生物膜具有流动性这个观点。3.以下关于群落的结构,理解正确的是()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无关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无关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水平方向有镶嵌分布现象4.下列关于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受精时雌雄配子的自由组合C.孟德尔对自由组合定律现象的解释是基于对减数分裂的研究而提出的假说D.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后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方式为16种5.经人工处理过的一只成年狗,身体变得臃肿,行动呆笨而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根据上述症状可以断定人工处理的方法是()A.摘除了狗的生殖腺 B.摘除了狗的甲状腺C.给狗注射了大量的甲状腺激素 D.给狗注射了大量的生长激素6.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各溶质分子都不能通过半透膜)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甲溶液为清水,乙溶液是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则水分子只进不出,导致漏斗内液面上升B.若甲溶液是质量浓度为10%的蔗糖溶液,乙溶液是质量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则漏斗内液面高度不变C.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渗透平衡时,漏斗内的液柱会阻止液面继续上升D.若甲、乙溶液分别是质量浓度为0.1g/mL、0.2g/mL的蔗糖溶液,则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3)在上述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4)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中所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操作时采用_________________灭菌的方法。(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6)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稀释液进行平板划线,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芬太尼是一种脂溶性较强的阿片类镇痛药,临床上常用于手术麻醉、术后镇痛,与一般镇痛药相比较,具有镇痛作用强、起效速度较快的特点。芬太尼镇痛的原理是:当其与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后,抑制Ca2+内流,导致突触小泡无法与突触前膜接触,阻止痛觉冲动的传递,从而缓解疼痛。下图是人体突触结构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在受到一些强烈的伤害性刺激时,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至__________形成痛觉。在神经细胞之间兴奋传递过程中,受体1所在膜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_________。(2)上述突触结构示意图中,与芬太尼结合的阿片受体是图中的______(选填“受体1”或“受体2)。(3)芬太尼能够______(选填“提升”或者“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从而导致呼吸强度降低。(4)大脑中所有的血管都被内皮细胞形成的多层膜紧紧包裹,发挥屏障作用,从而阻挡细菌、病毒和其它有毒物质进入大脑。许多药物不能突破屏障发挥作用,但是血管中芬太尼却能够突破屏障较快的发挥麻醉、镇痛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5)芬太尼还能够促进K+外流,从而使得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减小”)(6)由材料可知Ca2+内流使得细胞内Ca2+浓度增加,从而能够__________(选填“促进”或者“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为验证上述结论,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Ca2+阻滞剂(能够抑制神经细胞膜上Ca2+通道的开放),进行了如下实验。对照组: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实验组:向突触小体内施加适量的Ca2+通道阻滞剂,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同等强度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结果:若__________,就可以验证上述结论。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再设计一个实验组:先向突触小体内施加适量的Ca2+通道阻滞剂,再________,然后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同等强度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9.(10分)如图1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2为该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结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1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是_____,如图2中的A、B、C、D为放养的四种鱼,图1中和A、B、C、D对应的成分是_____。图1中有而图2中没有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____。图1序号所示过程中以CO2形式传递的是_____。(2)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为渔业捕捞提供依据。依据种群增长曲线的特点,在大约_____(K、K/2、3K/4)时捕捞既保证海洋鱼类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又能获得最大捕捞量,还可以通过控制网眼的大小,获得体型较大的鱼,以提高经济效益,并保持各种鱼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3)A、B、C、D四种鱼分别生活在鱼塘不同水层,体现该鱼塘群落的_____结构。(4)如果养殖户向鱼塘中投放了过多的饵料,残余饵料会沉到水底,导致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加强,水体溶氧量_____(降低/升高),鱼类大量死亡,水质恶化,鱼死亡更多,这个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调节。10.(10分)绿萝是较好的室内装饰植物之一,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究影响绿萝生根的因素,他们以某一正常生长的绿萝枝条(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材料分别用植物生长调节剂a,营养素b及二者的混合液处理枝条进行了A、B、C三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A组B组C组无叶枝条3330有叶枝条29331(1)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处理枝条的方法有____________(写出两种)等。(3)A组中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的生根数量差别很大,而C组中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的生根数基本一致,最可能的原因推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绿萝的幼叶和伸长茎中都不含细胞分裂素,而有较多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则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幼叶和伸长茎的生长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____________实现的。11.(15分)新型冠状病毒最初侵染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人体受病毒感染后会引起发热,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注: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高于或低于此值,机体会进行相应调节,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体温调定点为37℃。(1)图中的激素甲代表________,通过释放到垂体,调节腺垂体对激素乙的分泌,激素乙通过体液的________(填“定向”或“非定向”)运输作用于甲状腺。(2)体温的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________,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后,引起白细胞释放致热原,致热原作用于________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从而导致发热。(3)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内的增殖,患者出现发热现象,体温调定学说认为正常情况下丘脑预设的一个体温调定点为37℃,而病毒感染会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如体温升高到39℃,这时人的感觉是________(填“冷”或“热”),机体的产热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体温上升,导致发热出现。(4)人体感染病毒后,体温上升期,患者畏寒,产生冷觉的中枢位于________。此时除皮肤苍白外,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支配该行为的反射弧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其主要类型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详解】A、草方格沙障是用干的麦草、稻草、芦苇等扎成方格形状固定于沙中,并在方格中播撒固沙植物的种子,故该方法可以增加物种数目,有利于提高沙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错误;B、微生物可将方格内的麦草、稻草和芦苇等分解,进而改善方格内的土壤结构和土壤环境,B错误;C、草方格可以治理沙化土地,改变了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错误;D、由题意可知,草方格是将麦草、稻草、芦苇等榨成方格固定于沙中,其蓄积降水,进而促进方格内植物的生长,有利于固沙植物生长,D正确。故选D。2、C【解析】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详解】A、辛格和尼克森在1972年提出流动镶嵌模型,A错误;BC、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分子能够运动,蛋白质分子大多数可以运动,B错误,C正确;D、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同生物膜具有流动性这个观点,D错误。故选C。3、D【解析】生物群落的结构1、垂直结构:(1)概念: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2)原因: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2、水平结构:(1)概念: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2)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详解】A、竹林中竹子组成种群,而垂直结构是群落的特征,A错误;B、影响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的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而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的是植物,因此动物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有关,B错误;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C错误;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有镶嵌分布现象,这是水平结构,D正确。故选D。4、D【解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详解】A、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错误;C、孟德尔对自由组合定律现象的解释是基于对在人工杂交实验观察到的现象的基础上而提出的假说,当时并没有关于减数分裂的研究,C错误;D、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结合方式为42=16种,D正确。故选D。5、B【解析】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功能。小狗行动呆笨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发育停止是缺乏甲状腺激素的表现;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出现甲亢症状,食量很大,但是很瘦;幼年时生长激素过少会得侏儒症,过多会得巨人症。【详解】一只成年狗,身体变得臃肿,行动呆笨而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是缺乏甲状腺激素的表现,故可以断定人工处理的方法是摘除了狗的甲状腺,B正确,故选B。6、C【解析】若甲溶液为清水,乙溶液是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则单位时间内由甲进入乙中的水分子多于由乙进入甲中的水分子,导致漏斗内液面上升,A错误;若甲溶液是质量浓度为10%的蔗糖溶液,乙溶液是质量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由于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蔗糖,葡萄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即乙中的水分子数少于甲中的水分子数,所以水分子由甲透过半透膜进入乙,导致漏斗内液面上升,B错误;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渗透平衡时,因漏斗内的液柱的静水压的作用,会阻止液面继续上升,C正确;若甲、乙溶液分别是质量浓度为0.1g/mL、0.2g/mL的蔗糖溶液,则单位时间内由甲进入乙中的水分子多于由乙进入甲中的水分子,导致漏斗内液面上升,因漏斗内的液柱的静水压的作用,所以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不等,D错误。【点睛】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是双向移动,但最终结果是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多的溶液流向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少的溶液。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筛选目的菌(2).选择(3).化合物A(4).异养需氧型(5).防止外来杂菌入侵(6).接种环(7).灼烧(8).防止造成环境污染(9).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10).证明培养基制备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解析】(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出能分解A的目的菌,该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2)据该培养基成分分析,化合物A提供氮源和碳源。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目的提供氧气,需要有机物A,故该细菌为异养需氧型。(3)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需要灭菌。(4)平板划线法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操作时采用灼烧灭菌。(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以获得纯净“目的菌”。(6)为了证明培养基制备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还要设置一组对照组: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判断是否有杂菌生长。【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与运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能力。8、(1)①.大脑皮层②.电信号→化学信号(2)受体1(3)降低(4)芬太尼是脂溶性较强的药物,容易透过膜结构(5)变大(6)①.促进②.实验组的神经递质释放量少于对照组③.向突触小体中施加适量的钙离子【解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小问1详解】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故兴奋传至大脑皮层能产生痛觉。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时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受体1所在膜为突触前膜,其能释放神经递质,故此处发生的信号转变电信号→化学信号。【小问2详解】芬太尼与受体1作用使突触小泡无法与突触前膜接触,神经递质无法释放,阻止痛觉冲动的传递,从而起到镇痛效果。【小问3详解】血液中CO2值的升高会刺激中枢神经加快加深呼吸,使体内O2含量增大,而芬太尼的副作用是抑制呼吸,通过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导致呼吸能力降低。【小问4详解】大脑中所有的血管都被内皮细胞形成的多层膜紧紧包裹,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而芬太尼是一种脂溶性较强的药物,其更容易穿过膜结构,从而发挥作用。【小问5详解】静息电位的形成是由于神经细胞内K+浓度高于膜外,K+外流。芬太尼能够促进K+外流,故使得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大。【小问6详解】由题可知,抑制Ca2+内流会导致突触小泡无法与突触前膜接触,神经递质无法释放,说明Ca2+内流使细胞内Ca2+浓度增加,能够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为了验证此结论,实验组使用Ca2+阻滞剂,而该阻滞剂能够抑制神经细胞膜上Ca2+通道的开放,从而抑制Ca2+内流,则实验组的神经递质释放量要小于对照组。在第一个实验组的基础上再加入适量的钙离子,若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又恢复到对照组的水平,说明Ca2+对神经递质的释放确实是促进作用。【点睛】本题结合药物芬太尼考查神经调节、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等知识,需要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内容联系起来。9、①.细胞呼吸②.丙③.分解者④.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或甲和丁)⑤.①②④⑥.种群密度⑦.3k/4⑧.增长型⑨.垂直⑩.降低⑪.正反馈【解析】1、图1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其中甲是大气中的CO2库,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过程①表示细胞呼吸,②主要表示光合作用,③表示捕食关系,④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2、图2为该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结构关系,其中A、B、C、D为放养的四种鱼,鱼为消费者。【详解】(1)过程①是主要生理过程是生产者细胞呼吸,图2中的A、B、C、D表示消费者,所以和图1中对应的是丙消费者。图1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而图2中仅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图2中没有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1以CO2形式传递的是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所以对应图中的①生产者的细胞呼吸将碳以CO2形式返回大气、②主要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④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当种群数量为K/2,种群的增长速率最高,所以要保证海洋鱼类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到破坏,并获得最大捕捞量,在大约3K/4时捕捞,捕捞后数量保持在K/2左右。捕鱼时可以通过控制网眼的大小,获得体型较大的鱼,使得生存下来的鱼,幼年个体居多,故保持各种鱼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3)A、B、C、D四种鱼分别生活在鱼塘的不同水层,体现该鱼塘群落的垂直结构。(4)残余饵料沉到水底会导致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加强,微生物主要通过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因此水体溶氧量降低,引起鱼类因缺氧而大量死亡,水质恶化,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被称为正反馈调节。【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10、①.植物生长调节剂由人工合成,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②.处理枝条的试剂、枝条是否有叶(或枝条种类③.浸泡法、沾蘸法④.有叶枝条可能会产生与营养素b有类似作用的物质⑤.细胞的伸长⑥.细胞的分裂【解析】1、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影响绿萝生根的因素,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及实验中对枝条的处理可知,本实验中处理枝条的试剂和枝条是否有叶是该实验的自变量。2、分析表格,用植物生长调节剂a处理的A组中,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的生根数量差别很大,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a对无叶枝条作用效果较差;营养素b处理的B组中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的生根数都为3,说明单独使用营养素b处理枝条,对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的效果都一样;而用植物生长调节剂a和营养素b混合液处理的C组中,无叶枝条的生根数达到30,与有叶枝条的生根数基本一致;且有叶枝条的生根数量在植物生长调节剂a处理的A组与用植物生长调节剂a和营养素b混合液处理的C组中数量相差不大,说明有叶枝条可能会产生与营养素b类似作用的物质,使得有叶枝条在A、C两组不同处理条件下生根数量相当。【详解】(1)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可以发挥和植物激素类似作用的化合物,而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自身合成的。(2)根据题意可以得知,本实验中处理枝条的试剂和枝条是否有叶是该实验的自变量。实验中分别用植物生长调节剂a,营养素b及二者的混合液处理枝条,可由浸泡法或沾蘸法处理枝条。(3)用植物生长调节剂a处理的A组中,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的生根数量差别很大;而用植物生长调节剂a和营养素b混合液处理的C组中,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的生根数基本一致;且有叶枝条的生根数量在植物生长调节剂a处理的A组与用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