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办法_第1页
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办法_第2页
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办法_第3页
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办法_第4页
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办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办法TOC\o"1-2"\h\u12221第一章总则 3110391.1制定目的与依据 315979第二章文化创意产业规划 480361.1.1总体目标 4272181.1.2具体目标 5175781.1.3区域布局 5138631.1.4产业园区布局 526411.1.5创意设计 5218541.1.6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664711.1.7文化创意产业链建设 611089第三章文化创意企业管理 6135881.1.8设立条件 632201.1.9设立程序 6190491.1.10设立监管 671321.1.11经营原则 7160991.1.12经营许可 7100161.1.13运营监管 7297271.1.14退出条件 7202031.1.15退出程序 7164801.1.16退出监管 820712第四章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与支持 8289981.1.17政策制定 8225841.1.18政策实施 8208481.1.19政策宣传 823221.1.20政策创新 8122861.1.21财政资金 8273181.1.22金融支持 885221.1.23税收优惠 8106941.1.24社会资本 9108421.1.25人才培养 9159891.1.26技术创新 9217101.1.27市场开拓 974771.1.28公共服务 922364第五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管理 935261.1.29园区设立条件 979611.1符合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和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9255621.2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 9102721.3具有明确的园区定位和发展目标; 9280651.4具备完善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9185181.5具有较强的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 9204791.5.1园区设立程序 9259432.1提交园区设立申请报告,包括园区发展规划、产业定位、基础设施配套、政策措施等; 913472.2市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立项; 958462.3立项后,园区建设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土地、规划、环保等相关手续; 1067882.4园区建设完成后,经文化行政部门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102472.4.1园区运营主体 10269071.1园区运营主体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具备较强的运营能力和良好的信誉; 10200681.2运营主体应制定园区运营管理制度,明确园区内企业的入驻、退出、服务、考核等事项; 10135321.3运营主体应负责园区内的基础设施维护、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产业发展引导等工作。 10123371.3.1园区运营管理 1073992.1园区运营主体应建立企业入驻审核制度,保证入驻企业符合园区产业发展定位; 10148022.2运营主体应加强对入驻企业的监管,保证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10318322.3运营主体应定期开展园区企业培训、交流等活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10249962.4运营主体应建立健全园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证园区安全稳定运营。 102832.4.1园区政策支持 10294003.1园区所在地应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园区发展; 10129683.2部门应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10255523.3部门应鼓励金融机构、投资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10121623.4部门应协助园区企业解决人才引进、技术升级等问题。 10235833.4.1评估内容 10244791.1园区产业发展状况; 10204291.2园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1028551.3园区企业创新能力; 104081.4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10541.4.1评估程序 1031322.1园区运营主体每年应向市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提交园区年度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园区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创新能力等; 1119102.2文化行政部门对园区年度报告进行审核,对园区进行综合评估; 11212662.3文化行政部门根据评估结果,对园区进行表彰、奖励或提出整改要求。 1199402.3.1评估指标 11318713.1园区产业集聚度; 11272953.2园区企业创新能力; 11279163.3园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11288763.4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11123253.5园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 113899第六章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育 11255433.5.1培养目标 11299913.5.2培养途径 1198963.5.3培养保障 11269303.5.4引才目标 12175683.5.5引才途径 1242613.5.6引才保障 12315793.5.7激励原则 12209563.5.8激励措施 12167973.5.9激励保障 1213054第七章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管理 1334863.5.10市场准入原则 13244223.5.11市场准入条件 13151743.5.12市场准入程序 1344613.5.13监管体系 13310603.5.14监管措施 13193203.5.15监管手段 1373503.5.16市场竞争原则 14251993.5.17市场竞争手段 14295913.5.18市场竞争监管 1411540第八章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 14158573.5.19政策制定 1417373.5.20政策实施 14244903.5.21知识产权保护范围 1524983.5.22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15165043.5.23知识产权保护合作 15173523.5.24侵权行为界定 15123343.5.25侵权处理程序 154903.5.26侵权责任追究 156683第九章文化创意产业对外合作 15293883.5.27遵循国家法律法规 16267773.5.28平等互利 1672973.5.29合作共赢 16169113.5.30保护知识产权 16189523.5.31项目合作 16212213.5.32技术交流 16301833.5.33市场拓展 16133763.5.34人才培养 1688353.5.35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16157493.5.36明确监管责任 17220323.5.37加强风险评估 17161043.5.38完善政策支持 1724418第十章法律责任与附则 17第一章总则1.1制定目的与依据第一条为了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旨在明确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职责,规范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秩序,保障文化创意产业的合法权益,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第二节适用范围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第四条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数字创意、创意设计、广告传媒、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领域。第五条本办法所指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是指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业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第六条本办法所指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是指依法设立,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业务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第三节管理原则第七条坚持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充分发挥在政策引导、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等方面的作用,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第八条坚持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的原则,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金融、旅游等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第九条坚持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原则,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保障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第十条坚持以人为本、优化人才队伍的原则,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文化创意产业整体素质。第二章文化创意产业规划第一节产业发展目标1.1.1总体目标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产业发展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显著提高,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1.1.2具体目标(1)提升产业创新能力:鼓励文化创意产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业态创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企业和品牌。(2)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协同发展。(3)扩大产业规模:通过政策引导、市场驱动,培育一批大型文化创意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4)提高产业经济效益: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提高产业就业吸纳能力。第二节产业布局1.1.3区域布局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特点和资源禀赋,合理规划文化创意产业布局,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格局。(1)京津冀地区:发挥首都核心优势,打造国际文化创意产业中心。(2)长三角地区:发挥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引领作用,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3)珠三角地区:发挥地域优势,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创新高地。(4)中西部地区: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新兴市场。1.1.4产业园区布局合理规划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布局,形成功能完善、链条完整的产业集聚区。(1)高新区:发挥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型企业。(2)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3)文化旅游区: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区。第三节发展重点1.1.5创意设计加大对创意设计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意设计企业和品牌。(1)工业设计:提升工业设计水平,推动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2)视觉设计:发挥视觉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引领作用,提升产业整体形象。(3)环境设计:加强环境设计,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幸福感。1.1.6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1)文化与科技融合:发挥科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驱动作用,提升产业竞争力。(2)文化与旅游融合: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3)文化与教育融合:发挥教育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引领作用,提升产业创新能力。1.1.7文化创意产业链建设加强文化创意产业链建设,推动产业协同发展。(1)产业链上游:加强创意策划、设计研发等环节,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2)产业链中游:优化生产制造、传播推广等环节,提高产业经济效益。(3)产业链下游:拓展市场渠道,提升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消费水平。第三章文化创意企业管理第一节企业设立1.1.8设立条件(1)符合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具有明确的经营宗旨和业务范围。(2)具备与业务范围相适应的注册资本、经营场所和专业技术人员。(3)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经营活动。(4)拥有良好的信誉和商业道德,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1.1.9设立程序(1)企业申请人应向所在地文化创意产业管理部门提交设立申请。(2)文化创意产业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批准。(3)企业申请人应当在获得批准后30个工作日内,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1.1.10设立监管(1)文化创意产业管理部门应当对已设立的企业进行定期检查,保证企业符合设立条件。(2)对不符合设立条件的企业,文化创意产业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其整改,直至吊销营业执照。第二节企业运营1.1.11经营原则(1)企业应遵循市场规律,依法经营,公平竞争,诚信守信。(2)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3)企业应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1.1.12经营许可(1)企业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业务,需取得相应行政许可证。(2)企业应当在取得许可证后30个工作日内,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经营范围变更登记。1.1.13运营监管(1)文化创意产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企业运营的监管,保证企业依法依规经营。(2)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文化创意产业管理部门有权予以查处,直至吊销许可证。第三节企业退出1.1.14退出条件(1)企业因经营不善、严重亏损等原因,无法继续经营。(2)企业因违反法律法规,被文化创意产业管理部门吊销许可证。(3)企业自愿申请退出市场。1.1.15退出程序(1)企业应当向所在地文化创意产业管理部门提交退出申请,说明退出原因和具体事项。(2)文化创意产业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批准。(3)企业应当在获得批准后30个工作日内,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手续。1.1.16退出监管(1)文化创意产业管理部门应当对退出企业的资产、负债等进行审查,保证退出程序合法合规。(2)对退出企业的遗留问题,文化创意产业管理部门应协调相关部门予以妥善解决。第四章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与支持第一节政策措施1.1.17政策制定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各级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政策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税收优惠、土地使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以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1.1.18政策实施各级应建立健全政策实施机制,保证政策落地生根。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评估和监督,保证政策效果得到充分发挥。1.1.19政策宣传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认识。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向企业、创作者、投资者等普及政策内容,增强政策影响力。1.1.20政策创新结合国内外发展形势,不断调整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推动产业创新升级。鼓励地方根据本地实际,摸索创新政策,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二节资金支持1.1.21财政资金各级应设立文化创意产业专项基金,用于支持产业研发、人才培养、市场推广等方面。同时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财政补贴力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1.1.22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信贷支持,优化信贷结构。推动设立文化创意产业风险投资、私募股权等基金,拓宽企业融资渠道。1.1.23税收优惠对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税负。具体措施包括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1.1.24社会资本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化创意产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产业投资。通过政策引导,促进社会资本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第三节服务保障1.1.25人才培养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培养一批具备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1.1.26技术创新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技术创新,支持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1.1.27市场开拓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览、交流活动,推动产业走向世界。1.1.28公共服务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孵化、法律援助等服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第五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管理第一节园区设立1.1.29园区设立条件1.1符合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和地方经济发展战略;1.2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1.3具有明确的园区定位和发展目标;1.4具备完善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1.5具有较强的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1.5.1园区设立程序2.1提交园区设立申请报告,包括园区发展规划、产业定位、基础设施配套、政策措施等;2.2市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立项;2.3立项后,园区建设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土地、规划、环保等相关手续;2.4园区建设完成后,经文化行政部门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第二节园区运营2.4.1园区运营主体1.1园区运营主体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具备较强的运营能力和良好的信誉;1.2运营主体应制定园区运营管理制度,明确园区内企业的入驻、退出、服务、考核等事项;1.3运营主体应负责园区内的基础设施维护、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产业发展引导等工作。1.3.1园区运营管理2.1园区运营主体应建立企业入驻审核制度,保证入驻企业符合园区产业发展定位;2.2运营主体应加强对入驻企业的监管,保证企业合法合规经营;2.3运营主体应定期开展园区企业培训、交流等活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2.4运营主体应建立健全园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证园区安全稳定运营。2.4.1园区政策支持3.1园区所在地应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园区发展;3.2部门应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3.3部门应鼓励金融机构、投资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3.4部门应协助园区企业解决人才引进、技术升级等问题。第三节园区评估3.4.1评估内容1.1园区产业发展状况;1.2园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1.3园区企业创新能力;1.4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情况。1.4.1评估程序2.1园区运营主体每年应向市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提交园区年度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园区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创新能力等;2.2文化行政部门对园区年度报告进行审核,对园区进行综合评估;2.3文化行政部门根据评估结果,对园区进行表彰、奖励或提出整改要求。2.3.1评估指标3.1园区产业集聚度;3.2园区企业创新能力;3.3园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3.4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情况;3.5园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第六章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育第一节人才培养机制3.5.1培养目标为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章确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机制,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体目标包括:(1)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涵盖文化创意产业相关领域;(2)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本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3)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产业发展需求。3.5.2培养途径(1)高等教育: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加强与产业的紧密联系;(2)职业教育: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人才的专业素养;(3)继续教育:鼓励从业人员参与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自身能力;(4)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先进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交流与合作。3.5.3培养保障(1)政策支持:制定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资金投入:加大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保证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3)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激励人才成长。第二节人才引进政策3.5.4引才目标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引进具备国际视野、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推动产业升级。3.5.5引才途径(1)国际人才引进: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文化创意产业人才;(2)国内人才引进: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优秀人才;(3)产业人才引进:与文化产业企业、行业协会等合作,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产业人才。3.5.6引才保障(1)政策支持:制定有利于人才引进的政策措施,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2)资金投入:加大人才引进资金投入,保证人才引进工作的顺利进行;(3)服务平台:建立人才引进服务平台,为人才提供优质的服务。第三节人才激励措施3.5.7激励原则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激发人才活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3.5.8激励措施(1)薪酬激励: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薪酬体系,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2)职业发展激励:为人才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激励人才成长;(3)绩效考核激励: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发人才的工作潜力;(4)荣誉激励:对取得显著成绩的人才给予荣誉表彰,提升人才的荣誉感。3.5.9激励保障(1)政策支持:制定有利于人才激励的政策措施,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资金投入:加大人才激励资金投入,保证人才激励工作的顺利进行;(3)激励机制创新:不断摸索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活力。第七章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管理第一节市场准入3.5.10市场准入原则(1)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准入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2)市场准入应充分考虑产业政策、区域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保证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3.5.11市场准入条件(1)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和个人,应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资质条件。(2)企业应具备合法的经营范围,不得涉及国家明令禁止的文化产品和服务。(3)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主体,应具备相应的技术、人才、资金等条件。3.5.12市场准入程序(1)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准入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企业注册、项目审批等。(2)市场准入部门应在法定时限内完成审批工作,保证市场主体及时进入市场。第二节市场监管3.5.13监管体系(1)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监管体系,明确各级部门和市场主体的监管职责。(2)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监管合力。3.5.14监管措施(1)对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觉和纠正市场违规行为。(2)对涉嫌违法违规的企业和个人,依法进行调查、处理。(3)对市场秩序进行整治,维护市场公平竞争。3.5.15监管手段(1)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市场监管效能。(2)建立健全举报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管。(3)对市场违规行为进行曝光,形成震慑效应。第三节市场竞争3.5.16市场竞争原则(1)鼓励公平竞争,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2)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3.5.17市场竞争手段(1)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环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2)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3)建立健全市场退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3.5.18市场竞争监管(1)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维护市场公平竞争。(2)对市场垄断行为进行查处,防止市场垄断现象。(3)对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处罚,保障市场秩序。第八章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第一节知识产权政策3.5.19政策制定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保护知识产权,国家及地方各级应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政策。政策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明确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和标准。(2)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3)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3.5.20政策实施(1)部门应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政策的宣传和解读,保证政策落地生根。(2)部门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和管理。(3)部门应与行业协会、企业共同推进知识产权政策的实施,形成合力。第二节知识产权保护3.5.21知识产权保护范围(1)文化创意产业的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2)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3.5.22知识产权保护措施(1)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包括知识产权申请、注册、使用、许可和维权等。(2)部门应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监管,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查处力度。(3)鼓励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能力。3.5.23知识产权保护合作(1)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应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共同应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2)加强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的合作,推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第三节侵权处理3.5.24侵权行为界定(1)侵犯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各类违法行为。(2)侵犯文化创意产业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等行为。3.5.25侵权处理程序(1)当事人发觉侵权行为时,可向部门举报或提起诉讼。(2)部门收到举报后,应立即展开调查,依法处理侵权行为。(3)对于重大侵权案件,部门应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5.26侵权责任追究(1)对侵权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许可证等。(2)对侵权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对侵权行为给权利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第九章文化创意产业对外合作第一节合作原则3.5.27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文化创意产业对外合作应严格遵循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合作内容的合法性、合规性。3.5.28平等互利在对外合作过程中,应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充分尊重双方意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3.5.29合作共赢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国际接轨,以合作共赢为目标,提升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3.5.30保护知识产权在对外合作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双方知识产权,避免侵权行为,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第二节合作模式3.5.31项目合作通过项目合作,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国际先进经验相结合,提升产业整体水平。3.5.32技术交流加强与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技术创新和升级。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