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急救中心应急预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0D/0E/wKhkGWcWhEeACIcgAAKkVn1quus050.jpg)
![医院急救中心应急预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0D/0E/wKhkGWcWhEeACIcgAAKkVn1quus0502.jpg)
![医院急救中心应急预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0D/0E/wKhkGWcWhEeACIcgAAKkVn1quus0503.jpg)
![医院急救中心应急预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0D/0E/wKhkGWcWhEeACIcgAAKkVn1quus0504.jpg)
![医院急救中心应急预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0D/0E/wKhkGWcWhEeACIcgAAKkVn1quus05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急救中心应急预案TOC\o"1-2"\h\u7149第一章应急预案总则 3324201.1编制依据 3260471.2编制目的 413701.3编制原则 424498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 4157132.1应急组织架构 4219202.1.1应急指挥部 4211712.1.2应急办公室 4156092.1.3应急小组 52152.2职责分工 5306202.2.1应急指挥部职责 5114832.2.2应急办公室职责 5241622.2.3应急小组职责 5154112.3应急预案启动与终止 5227872.3.1应急预案启动 5305862.3.2应急预案终止 613897第三章急救资源配置 61153.1人力资源配置 6201343.1.1人员结构 6237253.1.2人员培训 632373.1.3人员调配 6252793.2设备资源配置 645713.2.1设备种类 615323.2.2设备管理 792643.2.3设备调配 774213.3药品资源配置 7119753.3.1药品种类 7249713.3.2药品管理 7150493.3.3药品调配 87328第四章急救流程 8102044.1急救电话接听与调度 8183244.1.1接听要求 8269024.1.2调度要求 8296324.2现场急救处理 8293444.2.1现场评估 851404.2.2急救措施 895814.3转运与交接 9246884.3.1转运要求 9127204.3.2交接要求 92245第五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9281495.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 9241405.1.1按照事件性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分为以下几类: 9204855.1.2按照事件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928935.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流程 9240725.2.1事件预警 10302895.2.2事件报告 10249515.2.3事件评估 1050455.2.4应急处置 10130205.2.5医疗救治 10166265.2.6信息发布与沟通 10277755.2.7后期恢复 10243485.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 108675.3.1信息报告原则 10200715.3.2信息报告内容 103215.3.3信息报告途径 1115021第六章重大交通应急预案 11121436.1现场处理 11269536.1.1现场评估 11168426.1.2现场安全 11314386.1.3信息报告 11189706.1.4现场指挥 11264606.2伤员救治与转运 12162786.2.1伤员分类 12293386.2.2救治原则 128696.2.3救治措施 12319166.2.4转运原则 12210776.2.5转运方式 12326586.3后续处理 12217916.3.1病情监测 12176276.3.2心理干预 12194386.3.3信息沟通 12321436.3.4调查 13304736.3.5经验总结 1330393第七章火灾应急预案 13117177.1火灾报警与疏散 13140767.1.1火灾报警 13241197.1.2疏散 13302297.2火灾现场扑救 13172107.2.1现场扑救 1395377.2.2火源控制 13193857.2.3现场救援 14142917.3伤员救治与转运 14177787.3.1伤员救治 1455067.3.2伤员转运 1411899第八章地震应急预案 14113278.1地震预警与疏散 14277378.1.1预警机制 1414188.1.2预警响应 14236588.2地震现场救援 1591218.2.1救援队伍 1543278.2.2救援流程 15197148.3伤员救治与转运 15263288.3.1救治原则 15248508.3.2救治流程 1517571第九章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 15263439.1化学品泄漏报警与疏散 1636189.1.1报警程序 16203659.1.2疏散程序 166149.2化学品泄漏现场处理 16284759.2.1现场隔离 1662889.2.2泄漏源控制 1634019.2.3环境监测 16236509.3伤员救治与转运 16104909.3.1伤员分类 1742209.3.2救治措施 17167109.3.3转运 1719298第十章其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7827110.1突发事件分类 171170310.1.1定义:本章所指的其他突发事件,是指除自然灾害、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以外的,可能对医院急救中心正常运营造成影响的突发事件。 172845410.1.2分类:其他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1785110.2应对流程 171562410.2.1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工作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应对: 172820010.3应急预案评估与修订 181567910.3.1应急预案评估:急救中心应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包括应急预案的适用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等方面。 182893210.3.2修订原则:根据评估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保证应急预案的实时性和实用性。 182285610.3.3修订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8863010.3.4修订周期:应急预案的修订周期一般为每年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可随时进行修订。修订后的应急预案应及时发放至相关人员,保证全体员工掌握最新应急预案。 18第一章应急预案总则1.1编制依据本应急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我国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国医院急救中心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特制定本预案。1.2编制目的本应急预案旨在建立健全医院急救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保证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救治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1.3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始终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以赴进行救治。(2)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加强日常预防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见性,做到预防与应急相结合。(3)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明确各级职责,保证应急工作的有序进行。(4)快速反应,协同作战。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集结力量,共同应对。(5)科学救治,合理调配资源。充分发挥医疗技术优势,合理调配医疗资源,保证救治工作的科学、高效进行。(6)持续改进,不断提高。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2.1应急组织架构医院急救中心应急组织架构旨在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保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高效地开展急救工作。应急组织架构主要包括以下部分:2.1.1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是急救中心应急工作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指挥协调各部门工作。指挥部由院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副院长、急救中心主任担任副总指挥,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2.1.2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是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机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培训和演练,以及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应急办公室主任由急救中心副主任担任,成员包括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2.1.3应急小组应急小组是急救中心应急工作的实施机构,根据应急任务分为若干小组,包括指挥协调组、医疗救治组、物资保障组、信息宣传组等。各小组在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分别负责相关应急工作。2.2职责分工2.2.1应急指挥部职责(1)制定和完善急救中心应急预案;(2)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3)指挥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工作;(4)对应急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2.2.2应急办公室职责(1)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培训;(2)组织应急演练,保证应急预案的实施;(3)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4)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报告。2.2.3应急小组职责(1)指挥协调组:负责应急工作的指挥协调,保证各部门、各小组之间的沟通与协作;(2)医疗救治组:负责患者救治工作,保证医疗资源合理分配;(3)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和供应,保证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4)信息宣传组:负责应急信息的发布、宣传和舆论引导。2.3应急预案启动与终止2.3.1应急预案启动当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启动应急预案时,应急指挥部应根据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各应急小组迅速投入工作,保证应急工作有序开展。2.3.2应急预案终止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应急指挥部认为无需继续执行应急预案时,可以决定终止应急预案。应急办公室负责对应急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为今后类似事件的应对提供借鉴。第三章急救资源配置3.1人力资源配置3.1.1人员结构急救中心应配备专业的急救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疗技术人员等。人员结构应合理,满足急救工作的需求。具体要求如下:医生:具有急诊医学专业背景,具备丰富的急救经验和专业技能。护士:具有护士执业资格,熟悉急救护理操作,能够协助医生完成急救任务。医疗技术人员:具备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能够保障急救设备的正常运行。3.1.2人员培训急救中心应定期组织急救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高急救人员的业务水平。培训内容包括:急救理论知识及技能培训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与应用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教育3.1.3人员调配急救中心应根据急救任务的需要,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保证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要求如下:制定人员排班表,保证急救中心24小时不间断运行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调整人员配置,保证充足的人力资源3.2设备资源配置3.2.1设备种类急救中心应配备以下急救设备:急救床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吸氧设备注射泵心脏按摩器气管插管设备急救药品柜等3.2.2设备管理急救中心应建立设备管理制度,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具体要求如下:定期检查、维护设备,保证设备功能稳定设备损坏或故障时,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对设备进行编号管理,便于统计和调配3.2.3设备调配急救中心应根据急救任务的需要,合理调配设备资源。具体要求如下:制定设备使用计划,保证急救设备充足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调整设备配置,保证充足设备资源3.3药品资源配置3.3.1药品种类急救中心应配备以下急救药品:心血管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抗感染药物抗过敏药物抗休克药物止血药物等3.3.2药品管理急救中心应建立药品管理制度,保证药品安全、有效。具体要求如下:药品采购、储存、配送、使用等环节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定期检查药品质量,保证药品安全有效对药品进行分类管理,便于统计和调配3.3.3药品调配急救中心应根据急救任务的需要,合理调配药品资源。具体要求如下:制定药品使用计划,保证急救药品充足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调整药品配置,保证充足药品资源第四章急救流程4.1急救电话接听与调度4.1.1接听要求急救中心接听电话时,应遵循以下要求:(1)保证电话畅通,24小时不间断;(2)电话铃响三声内接听,礼貌问候;(3)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地点、联系方式等信息;(4)根据病情初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合理调度。4.1.2调度要求调度人员应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合理调度:(1)优先调度距离患者最近的急救车辆;(2)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配置医护人员及急救设备;(3)保持与现场急救人员的沟通,了解患者病情变化;(4)密切关注车辆行驶状况,保证及时到达现场。4.2现场急救处理4.2.1现场评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进行以下评估:(1)评估现场环境,保证安全;(2)评估患者病情,确定急救措施;(3)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4.2.2急救措施急救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2)止血、包扎、固定伤口;(3)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药物治疗;(4)心电监护,如有异常,立即进行心脏复苏;(5)其他急救措施,如骨折固定、烧伤处理等。4.3转运与交接4.3.1转运要求急救人员应在以下情况下进行患者转运:(1)患者病情稳定,具备转运条件;(2)患者病情危重,需要上级医院救治;(3)现场环境恶劣,无法进行有效救治。4.3.2交接要求急救人员与接收医院进行交接时,应遵循以下要求:(1)详细告知患者病情、救治经过及目前状况;(2)提供相关病历资料,如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3)保证患者安全,协助接收医院完成交接手续;(4)与接收医院保持沟通,了解患者后续治疗情况。第五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5.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5.1.1按照事件性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分为以下几类:(1)传染病疫情;(2)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3)放射性污染;(4)自然灾害;(5)灾难;(6)其他公共卫生事件。5.1.2按照事件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5.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流程5.2.1事件预警医院急救中心应建立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通过信息收集、分析和评估,对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预警。5.2.2事件报告发觉公共卫生事件后,相关工作人员应立即向医院急救中心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5.2.3事件评估医院急救中心应组织专家对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评估,确定事件的级别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5.2.4应急处置根据事件级别和评估结果,医院急救中心应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和资源进行应急处置。5.2.5医疗救治医院急救中心应根据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需求,调整医疗服务流程,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5.2.6信息发布与沟通医院急救中心应加强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相关医疗机构和社会公众的沟通,及时发布事件信息,回应社会关切。5.2.7后期恢复事件结束后,医院急救中心应对应急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调整应急预案,加强医院恢复正常医疗服务的能力。5.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5.3.1信息报告原则医院急救中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及时报告,保证信息畅通;(2)准确报告,保证信息真实可靠;(3)全面报告,保证信息完整性;(4)规范报告,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5.3.2信息报告内容医院急救中心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包括以下内容:(1)事件基本情况,包括事件名称、发生时间、地点、涉及人数等;(2)事件性质和级别;(3)已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4)患者救治情况;(5)事件发展趋势及可能产生的影响;(6)其他需要报告的信息。5.3.3信息报告途径医院急救中心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通过以下途径:(1)电话报告;(2)网络报告;(3)书面报告;(4)其他合法途径。第六章重大交通应急预案6.1现场处理6.1.1现场评估一旦发生重大交通,医院急救中心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迅速抵达现场,对现场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类型、伤员数量、伤势程度、现场环境等。6.1.2现场安全保证现场安全,对现场进行隔离,防止二次发生。对现场人员进行疏散,保证救援通道畅通。如遇火灾、有毒气体泄漏等情况,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6.1.3信息报告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情况,包括发生时间、地点、伤员数量、伤势程度等。同时与现场的其他救援力量保持密切联系,保证信息畅通。6.1.4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由医院急救中心负责人担任指挥长,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指挥部应设立通信、物资、调度等小组,保证救援工作有序进行。6.2伤员救治与转运6.2.1伤员分类根据伤员伤势程度,将其分为重伤员、轻伤员和轻微伤员。重伤员优先救治,轻伤员和轻微伤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治。6.2.2救治原则遵循“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对重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对于心跳、呼吸停止的伤员,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对于大出血的伤员,迅速采取措施止血;对于骨折、创伤等伤员,给予适当固定。6.2.3救治措施根据伤员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救治措施:(1)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2)给予吸氧、输液、止血等对症治疗;(3)对骨折、创伤等伤员进行伤口处理和固定;(4)对病情稳定的伤员进行转移至医院救治。6.2.4转运原则在保证伤员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将伤员转运至医院。转运过程中,注意保暖、防震、防颠簸,密切观察伤员病情变化。6.2.5转运方式根据伤员数量和伤势程度,采取以下转运方式:(1)重伤员优先使用救护车转运;(2)轻伤员和轻微伤员可使用普通车辆转运;(3)如遇大量伤员,可协调其他医疗机构共同参与转运。6.3后续处理6.3.1病情监测对已转运至医院的伤员进行病情监测,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救治方案。6.3.2心理干预针对中受到心理创伤的伤员,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其恢复正常心理状态。6.3.3信息沟通与当事人及其家属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告知救治情况,解答疑问,维护医患关系。6.3.4调查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查找原因,为后续预防工作提供依据。6.3.5经验总结对本次救援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为今后类似的救援工作提供借鉴。第七章火灾应急预案7.1火灾报警与疏散7.1.1火灾报警(1)一旦发觉火情,立即按下最近的火灾报警按钮或使用电话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2)报警时,应详细说明火灾发生的具体位置、火势大小、燃烧物质等信息。(3)消防控制中心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处置。7.1.2疏散(1)火灾发生时,现场人员应迅速启动紧急疏散信号,指引人员有序撤离。(2)各部门负责人应组织本部门人员按照预先设定的疏散路线进行疏散。(3)疏散过程中,应保持冷静,避免慌乱,保证人员安全。(4)疏散至安全区域后,各部门负责人应迅速清点人数,并向消防控制中心报告。7.2火灾现场扑救7.2.1现场扑救(1)火灾现场扑救应由消防部门统一指挥,各部门密切配合。(2)现场人员应使用灭火器材进行初期扑救,如火势较大,应立即撤离现场。(3)消防部门到场后,应根据火情采取相应措施,如扑救、隔离、疏散等。7.2.2火源控制(1)火灾现场扑救过程中,应尽快切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2)对于易燃易爆物品,应采取隔离、转移等措施,防止发生爆炸。7.2.3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人员应佩戴防护装备,保证自身安全。(2)救援人员应迅速搜救被困人员,将其疏散至安全区域。(3)现场救援人员应协助消防部门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7.3伤员救治与转运7.3.1伤员救治(1)火灾现场伤员救治由急诊科负责,其他科室协助。(2)急诊科接到伤员后,应迅速评估伤情,进行分类救治。(3)对于重伤员,应立即送往重症监护室(ICU)进行救治。7.3.2伤员转运(1)伤员转运应由急诊科与消防部门共同负责。(2)根据伤员病情,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进行转运。(3)转运过程中,应保证伤员安全,避免二次伤害。(4)伤员到达目的地后,急诊科与接收科室进行交接,保证救治工作的连续性。第八章地震应急预案8.1地震预警与疏散8.1.1预警机制医院急救中心应建立地震预警系统,与当地地震台网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保证在地震发生前能够及时接收到预警信息。8.1.2预警响应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医院急救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全体员工进行紧急疏散。以下为预警响应流程:(1)启动预警广播系统,通知全体员工;(2)各部门负责人迅速组织本部门员工按照预定疏散路线撤离;(3)安全保卫部门负责维护疏散秩序,保证人员安全;(4)医疗部门准备急救药品、器械,随时待命;(5)后勤部门保障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正常运行。8.2地震现场救援8.2.1救援队伍医院急救中心应组建地震现场救援队伍,包括医生、护士、救援人员等。救援队伍需定期进行地震救援培训,提高救援能力。8.2.2救援流程地震发生后,医院急救中心根据地震现场情况,迅速展开以下救援工作:(1)评估灾情,了解受灾区域及人员伤亡情况;(2)协调部门、社会组织等救援力量,共同开展救援工作;(3)组织救援队伍进入受灾区域,进行现场救治;(4)协助部门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8.3伤员救治与转运8.3.1救治原则医院急救中心在地震救援过程中,遵循以下救治原则:(1)优先救治重伤员;(2)及时转运伤员;(3)保证伤员安全;(4)充分利用医疗资源。8.3.2救治流程以下为地震伤员救治与转运流程:(1)现场救治:救援队伍对地震伤员进行初步救治,包括止血、包扎、固定等;(2)分类救治:根据伤员病情,将其分为重伤员、轻伤员和无需救治的人员;(3)转运伤员:重伤员优先转运至医院救治,轻伤员和无需救治的人员进行妥善安置;(4)后续救治:医院对伤员进行详细检查,制定治疗方案,保证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第九章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9.1化学品泄漏报警与疏散9.1.1报警程序当发觉化学品泄漏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按下紧急报警按钮或拨打医院急救中心电话进行报警。报警时应提供以下信息:(1)泄漏化学品名称、性质及泄漏量;(2)泄漏地点、周边环境及可能受影响的人员;(3)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9.1.2疏散程序(1)报警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启动疏散程序,组织人员迅速撤离泄漏区域;(2)根据泄漏程度和风向,选择合适的疏散路线;(3)在疏散过程中,提醒并协助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安全撤离;(4)保证所有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并关闭泄漏区域进出口;(5)在安全区域设立临时指挥部,协调各部门开展后续处理工作。9.2化学品泄漏现场处理9.2.1现场隔离(1)立即在泄漏现场周边设立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2)根据泄漏程度,采取相应级别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佩戴防毒面具等;(3)关闭泄漏源附近的所有电源、火源,防止扩大。9.2.2泄漏源控制(1)尽快找到泄漏源,采取有效措施堵住泄漏点;(2)如泄漏源无法立即堵住,应采取引流、稀释等措施降低泄漏速率;(3)如有必要,联系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泄漏源控制。9.2.3环境监测(1)对泄漏区域周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了解泄漏物质扩散情况;(2)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警戒线范围;(3)保证泄漏区域空气质量达标后,方可恢复正常使用。9.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
- 2024-2025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5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含解析鲁科版选修3
- 西门子油烟机指导书
- 2025年年度尊重生命总结报告
- 二次消防改造工程合同范本
-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构造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德语口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宿迁学院《编译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建筑物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疥疮病人的护理
- 2024年江西省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GB/T 23473-2024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规程
- 公务员2012年国考《申论》真题卷及答案(地市级)
- 跨学科实践活动2 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分层作业)-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解析版)
-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 山东省物流工程师职称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新版)
- 35kV输变电工程(变电站、输配电线路建设)技术方案
- 数学史简介课件可编辑全文
- 化学废水水池清理施工方案
- 离婚协议书常用范本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