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安全与质量保障手册_第1页
三农安全与质量保障手册_第2页
三农安全与质量保障手册_第3页
三农安全与质量保障手册_第4页
三农安全与质量保障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安全与质量保障手册TOC\o"1-2"\h\u762第1章农业生产安全 4159731.1农药使用安全管理 425381.1.1农药选购与储存 4266181.1.2农药使用规范 477111.1.3农药残留控制 551561.2农业机械操作安全 531741.2.1农业机械选购与维护 5270401.2.2农业机械操作规范 5166781.2.3农业机械作业安全 5269831.3农田基础设施安全 5119941.3.1农田水利设施安全 59711.3.2农田道路安全 5136431.3.3农田防护林网建设 5284871.4灾害性天气防范 6306051.4.1监测预警 658841.4.2防灾减灾措施 616152第2章畜禽养殖安全 6261042.1畜禽疫病防控 6154722.1.1疫苗接种 675972.1.2生物安全措施 6149022.1.3监测与预警 664782.2养殖场环境安全管理 6157702.2.1场地选择与规划 6115012.2.2环境卫生 7101162.2.3通风与光照 716642.3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安全管理 7173962.3.1饲料原料质量控制 7266982.3.2饲料添加剂管理 7249342.3.3饲料加工与储存 738852.4养殖废弃物处理与利用 761982.4.1粪便处理 7278912.4.2污水处理 7272322.4.3死亡畜禽处理 7239642.4.4资源利用 726130第3章水产养殖安全 7307503.1水产养殖病害防治 725313.1.1病害种类及危害 7241363.1.2防治措施 8244943.2水质调控与环境保护 8196243.2.1水质指标及要求 8111103.2.2水质调控措施 8293403.3养殖设施安全 8136563.3.1养殖设施类型及要求 871633.3.2设施安全措施 8132413.4水产品安全检测与监管 8166353.4.1检测项目及标准 8136863.4.2监管措施 930261第4章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9165344.1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规范 9179234.2农产品生产过程监控 9104274.3农产品质量检测与认证 914154.4农产品流通与消费安全 101658第5章农村食品安全 1028355.1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安全 10160335.1.1生产加工场所卫生管理 1063625.1.2原料采购与储存 10165625.1.3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1097385.1.4产品检验与追溯体系 1076995.2农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10168255.2.1餐饮服务场所卫生管理 10265535.2.2食材采购与储存 10261945.2.3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管理 11282655.2.4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 1124115.3农村食品流通安全 1186415.3.1食品运输与储存 11212785.3.2食品销售环节管理 11278025.3.3食品流通追溯体系 113515.4食品安全应急处理 1185925.4.1食品安全报告 11243035.4.2食品安全调查与处理 11247495.4.3食品安全善后处理 11130065.4.4食品安全预防与总结 1126509第6章农村饮用水安全 11297896.1饮用水源保护与管理 1119056.1.1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 12126996.1.2饮用水源保护措施 1264276.1.3饮用水源管理机制 12164046.2饮用水处理与供应 12175186.2.1饮用水处理技术 12221426.2.2饮用水供应设施建设 12251256.2.3饮用水供应管理 12235816.3饮用水质量监测与保障 12123156.3.1饮用水质量监测体系 12256976.3.2饮用水质量保障措施 1353706.3.3饮用水质量信息公开 13164796.4农村污水处理与利用 13220986.4.1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1374346.4.2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13318366.4.3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 137269第7章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13145927.1农村道路设计与建设安全 1322997.1.1设计原则 1350757.1.2道路线形设计 13323537.1.3道路结构设计 13274257.1.4道路设施建设 13303587.2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1467287.2.1交通法规宣传与教育 14275057.2.2交通安全执法 14225087.2.3交通组织与管理 14298297.3农村交通工具安全 14197467.3.1农村交通工具选购 1426347.3.2农村交通工具维护与检修 14192897.3.3农村交通工具使用安全 1419877.4道路交通应急处理 14225797.4.1报警与现场保护 1421897.4.2伤员救治与转运 14149617.4.3调查与分析 1492407.4.4善后处理 1420635第8章农村公共卫生安全 1462398.1农村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 14317748.1.1卫生设施建设 14304458.1.2卫生设施管理 15201728.2农村环境卫生管理 15325048.2.1生活垃圾处理 15217648.2.2生活污水处理 15136658.2.3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15271948.3农村传染病防控 1545018.3.1健全防控体系 15129968.3.2加强疫苗接种 1537528.3.3健康教育 15279278.4农村健康教育与促进 16107898.4.1健康教育内容 1676408.4.2健康教育方式 16262068.4.3健康促进活动 1630049第9章农村消防安全 16215739.1农村火灾预防与扑救 167029.1.1火灾预防措施 1623309.1.2扑救措施 16100159.2农村消防设施建设与管理 16180309.2.1消防设施建设 1657209.2.2消防设施管理 1639119.3农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17214809.3.1开展消防安全培训 17315979.3.2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17229319.4火灾应急处理 17251359.4.1制定火灾应急预案 17152689.4.2应急处置措施 1720第10章农村安全生产与监管 177110.1农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17597710.1.1法律法规概述 171909510.1.2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171873610.2农村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 171622210.2.1监管体系概述 17565310.2.2监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183087510.3农村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与治理 18965910.3.1隐患排查概述 181797710.3.2隐患排查与治理措施 181518910.3.3隐患治理典型案例分析 181169210.4农村安全生产调查与处理 18853010.4.1调查概述 182644710.4.2调查与处理措施 182860610.4.3预防与整改 18第1章农业生产安全1.1农药使用安全管理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投入品,其使用安全管理。本节主要阐述农药使用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1.1.1农药选购与储存(1)选购农药时,应选择信誉良好、具有农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登记证的企业产品。(2)农药储存应选择干燥、通风、避光、避热、隔离火源和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1.1.2农药使用规范(1)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不得随意增减剂量。(2)掌握农药使用时机,避免在风雨天、高温时段和植物敏感期使用。(3)使用农药时,应穿戴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1.1.3农药残留控制(1)合理规划农药使用周期,保证农药残留降解到安全标准。(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保证农产品农药残留符合国家标准。1.2农业机械操作安全农业机械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本节主要介绍农业机械操作安全的相关内容。1.2.1农业机械选购与维护(1)选购农业机械时,应选择具有产品质量认证和良好口碑的产品。(2)定期对农业机械进行维护保养,保证其功能良好、安全可靠。1.2.2农业机械操作规范(1)操作农业机械前,应认真阅读操作说明书,掌握操作要领。(2)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3)禁止在机械运行中进行维修、调整和清理。1.2.3农业机械作业安全(1)作业前应检查机械周围环境,清除障碍物,保证作业场地安全。(2)作业过程中,应保持注意力集中,随时观察机械运行状态。(3)作业结束后,及时关闭机械,做好清洁保养工作。1.3农田基础设施安全农田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其安全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本节主要阐述农田基础设施安全的相关内容。1.3.1农田水利设施安全(1)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保证其满足农业生产需求。(2)定期检查农田水利设施,及时维修、加固,消除安全隐患。1.3.2农田道路安全(1)合理规划农田道路,保证道路畅通、安全。(2)加强农田道路的养护,及时修复路面破损、排水设施故障等问题。1.3.3农田防护林网建设(1)加强农田防护林网规划,合理选择树种,保证防护效果。(2)加强农田防护林网的养护,保证其发挥生态防护作用。1.4灾害性天气防范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具有严重影响,加强灾害性天气防范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1.4.1监测预警(1)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监测预警体系,提高预警准确率。(2)及时接收和传递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保证农民及时采取防范措施。1.4.2防灾减灾措施(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能力。(2)推广农业保险,降低农民因灾损失。(3)制定农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灾害性天气的能力。第2章畜禽养殖安全2.1畜禽疫病防控畜禽疫病防控是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本章主要介绍疫病防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1.1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畜禽疫病最有效的手段。应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保证畜禽按时接种各类疫苗。2.1.2生物安全措施加强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疫病传播风险。具体措施包括:定期消毒、隔离病畜、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养殖区等。2.1.3监测与预警建立健全畜禽疫病监测和预警体系,定期对畜禽进行疫病检测,及时发觉和处置疫情。2.2养殖场环境安全管理养殖场环境安全管理对保障畜禽生长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2.1场地选择与规划养殖场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远离居民区和主要交通干道的地区。场内布局要合理,分区明确,便于管理和疫病防控。2.2.2环境卫生保持养殖场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粪便、污水等废弃物,降低环境污染。2.2.3通风与光照合理设置通风系统和光照设施,保证养殖场内空气质量良好、光照充足,有利于畜禽生长。2.3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安全管理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安全管理对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和安全性。2.3.1饲料原料质量控制严格把控饲料原料质量,保证饲料原料无污染、无霉变、无有害物质。2.3.2饲料添加剂管理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防止滥用和超标使用。2.3.3饲料加工与储存加强饲料加工和储存环节的管理,保证饲料营养成分稳定、无污染。2.4养殖废弃物处理与利用养殖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是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2.4.1粪便处理采用干清粪、水冲粪等方式收集粪便,通过堆肥、发酵等处理方法,实现资源化利用。2.4.2污水处理养殖场污水应经过沉淀、过滤、生物处理等环节,达到排放标准。2.4.3死亡畜禽处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处理死亡畜禽,防止疫病传播和环境污染。2.4.4资源利用充分利用养殖废弃物,如粪便用作有机肥、病死畜禽制成生物蛋白等,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第3章水产养殖安全3.1水产养殖病害防治3.1.1病害种类及危害水产养殖过程中,病害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寄生虫病等。各类病害对养殖水生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均造成严重影响。3.1.2防治措施(1)选育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2)加强养殖环境管理,保持养殖水体清洁;(3)合理投喂,提高养殖动物抗病能力;(4)定期对养殖工具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传播;(5)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3.2水质调控与环境保护3.2.1水质指标及要求水产养殖水质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pH值、透明度等指标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养殖水生动物的健康生长。3.2.2水质调控措施(1)合理配置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养殖;(2)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3)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改善水体生态环境;(4)加强底质管理,减少底泥污染;(5)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防止农业面源污染。3.3养殖设施安全3.3.1养殖设施类型及要求养殖设施主要包括池塘、网箱、工厂化养殖系统等。各类养殖设施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结构牢固、抗风浪、易于管理、环保节能等。3.3.2设施安全措施(1)选址合理,避免自然灾害影响;(2)设施设计符合规范,保证养殖动物安全;(3)定期检查维修,消除安全隐患;(4)加强养殖设施周边环境保护,防止污染。3.4水产品安全检测与监管3.4.1检测项目及标准水产品安全检测主要包括重金属、农药、兽药残留、微生物等指标。检测标准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3.4.2监管措施(1)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2)加强养殖过程监管,保证产品质量安全;(3)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4)加强水产品市场准入管理,保障消费者权益;(5)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共同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第4章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4.1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规范为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规范。这些标准与规范涵盖了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旨在保障消费者餐桌上的食品安全。本节主要介绍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规范的相关内容,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4.2农产品生产过程监控农产品生产过程监控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可以有效预防农产品污染,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农产品生产过程监控:(1)种植、养殖基地选择与规划;(2)投入品(农药、化肥、兽药等)的合理使用与监管;(3)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防控;(4)农产品生产记录与追溯体系的建立。4.3农产品质量检测与认证农产品质量检测与认证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测与认证,可以有效保障农产品的品质,提升消费者信心。本节将重点介绍以下内容:(1)农产品质量检测方法与技术;(2)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与职责;(3)农产品认证体系与程序;(4)国内外农产品认证标准与互认。4.4农产品流通与消费安全农产品流通与消费环节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保证农产品流通与消费安全:(1)农产品流通渠道与设施建设;(2)农产品运输与储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3)农产品市场准入与监管;(4)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论述,本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进行了全面剖析,旨在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保证消费者餐桌上的食品安全。第5章农村食品安全5.1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安全5.1.1生产加工场所卫生管理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场所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生产设备与工具应定期清洗、消毒,保证生产过程中不受污染。5.1.2原料采购与储存严格筛选原料供应商,保证原料质量。对原料进行严格验收,储存条件应符合规定,防止原料变质。5.1.3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加强生产过程管理,遵循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使用。加强生产人员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5.1.4产品检验与追溯体系建立产品检验制度,保证出厂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建立追溯体系,一旦发觉食品安全问题,能够迅速追溯到问题源头,及时采取措施。5.2农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5.2.1餐饮服务场所卫生管理餐饮服务场所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加强餐饮具清洗、消毒,保证消费者用餐安全。5.2.2食材采购与储存严格筛选食材供应商,保证食材质量。合理储存食材,防止变质,减少食品安全隐患。5.2.3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管理加强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管理,遵循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加强对餐饮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5.2.4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保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5.3农村食品流通安全5.3.1食品运输与储存规范食品运输工具,保证运输过程中食品不受污染。合理设置食品储存条件,防止食品变质。5.3.2食品销售环节管理加强对食品销售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督促食品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保证消费者购买到安全、放心的食品。5.3.3食品流通追溯体系建立食品流通追溯体系,一旦发觉食品安全问题,能够迅速追溯到问题源头,及时采取措施。5.4食品安全应急处理5.4.1食品安全报告发觉食品安全时,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保证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5.4.2食品安全调查与处理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对食品安全进行调查,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蔓延。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5.4.3食品安全善后处理对受影响的消费者进行妥善处理,及时公开处理情况,恢复消费者信心。5.4.4食品安全预防与总结第6章农村饮用水安全6.1饮用水源保护与管理农村饮用水源的保护与管理是保证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首要环节。本节主要阐述以下内容:6.1.1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根据水源地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量等因素,合理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保证水源地不受污染。6.1.2饮用水源保护措施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生态建设,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监管,防止污染源对水源的破坏;建立健全水源地保护制度,保证饮用水源安全。6.1.3饮用水源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饮用水源管理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对水源地的巡查和监测,保证饮用水源安全。6.2饮用水处理与供应农村饮用水处理与供应是保证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内容:6.2.1饮用水处理技术根据水源水质特点,选择合适的饮用水处理技术,如沉淀、过滤、消毒等,保证饮用水达到国家相关标准。6.2.2饮用水供应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饮用水供应设施建设,提高供水覆盖率,保证农村居民饮水方便、安全。6.2.3饮用水供应管理建立健全饮用水供应管理制度,加强对供水设施的维护和运行管理,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6.3饮用水质量监测与保障农村饮用水质量监测与保障是保证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重要环节。本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6.3.1饮用水质量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饮用水质量监测体系,定期对农村饮用水进行监测,保证饮用水质量达标。6.3.2饮用水质量保障措施针对监测发觉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改进处理工艺、加强设施维护等,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6.3.3饮用水质量信息公开及时公开农村饮用水质量信息,提高农村居民对饮水安全的认知,促进社会监督。6.4农村污水处理与利用农村污水处理与利用是改善农村环境、保障饮水安全的重要措施。本节主要阐述以下内容:6.4.1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如生物处理、生态处理等,降低污水对环境的污染。6.4.2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改善农村水环境。6.4.3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推动农村污水处理后的资源化利用,如用于农田灌溉、生态补水等,实现农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7章农村道路交通安全7.1农村道路设计与建设安全7.1.1设计原则农村道路设计应遵循安全、经济、实用、环保的原则,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交通流量及农民出行需求。7.1.2道路线形设计合理设置道路线形,减少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保障行车视线良好,降低风险。7.1.3道路结构设计根据农村地区实际交通状况,合理选择道路结构类型,保证道路强度和稳定性。7.1.4道路设施建设完善农村道路标志、标线、护栏等安全设施,提高道路安全性。7.2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7.2.1交通法规宣传与教育加强农村地区交通法规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农民交通安全意识。7.2.2交通安全执法加大农村地区交通安全执法力度,严厉查处交通违法行为。7.2.3交通组织与管理合理规划农村交通组织,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保证交通秩序井然。7.3农村交通工具安全7.3.1农村交通工具选购引导农民选择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交通工具,提高交通工具的安全功能。7.3.2农村交通工具维护与检修加强农村交通工具的日常维护与检修,保证交通工具安全运行。7.3.3农村交通工具使用安全加强对农村交通工具使用的安全管理,规范驾驶行为,降低发生率。7.4道路交通应急处理7.4.1报警与现场保护发生交通时,及时报警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避免次生发生。7.4.2伤员救治与转运对伤员进行及时救治,并根据需要安全转运至医疗机构。7.4.3调查与分析对交通进行调查与分析,查明原因,提出预防措施。7.4.4善后处理妥善处理交通善后事宜,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第8章农村公共卫生安全8.1农村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农村公共卫生安全的基础设施是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关键。本节主要讨论农村卫生设施的建设与管理问题。8.1.1卫生设施建设农村卫生设施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布局:根据农村地理环境、人口密度等因素,合理规划卫生设施布局,保证农民就医便利。(2)功能完善:卫生设施应具备基本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康复治疗等功能。(3)标准化建设:卫生设施建设应符合国家标准,保证设施质量。8.1.2卫生设施管理加强农村卫生设施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健全卫生设施管理制度,规范服务流程。(2)加强卫生设施设备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提高卫生人员业务素质,加强培训与考核。8.2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是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以下是相关措施:8.2.1生活垃圾处理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推广垃圾分类,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8.2.2生活污水处理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减少污水对农村环境的影响。8.2.3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养殖污染。8.3农村传染病防控农村传染病防控工作是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任务。以下措施有助于传染病防控:8.3.1健全防控体系建立农村传染病监测、预警、报告、处置机制,提高防控能力。8.3.2加强疫苗接种加大疫苗接种力度,提高农民疫苗接种率,预防传染病发生。8.3.3健康教育加强农村健康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防病意识。8.4农村健康教育与促进农村健康教育与促进是提高农民群众健康素养、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8.4.1健康教育内容开展针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教育,提高农民健康知识水平。8.4.2健康教育方式运用多种形式,如宣传栏、讲座、培训班等,普及健康知识。8.4.3健康促进活动组织健康促进活动,引导农民树立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第9章农村消防安全9.1农村火灾预防与扑救9.1.1火灾预防措施(1)加强农村房屋建筑设计审查,保证新建房屋符合消防安全要求。(2)提高农村居民防火意识,普及火灾预防知识。(3)加大农村电力设施改造力度,防止因电线老化引发火灾。(4)加强农村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规范堆放和储存。(5)定期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及时消除隐患。9.1.2扑救措施(1)建立农村消防队伍,提高扑救能力。(2)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和器材,保证扑救及时有效。(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