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月23日,中共中央由河北西柏坡迁往北平时,毛泽东兴致勃勃地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进京赶考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领导人到达北平党的二十八年是一个长时期,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这是值得庆视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胜利,因为这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胜利。但是我们的事情还很多,比如走路,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一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立威强基巩固新政权人民解放战争课程内容COURSEVONTENT
立纲建国开辟新纪元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立信面世开创新外交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立制兴业确立新制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注:①党代表共有十四单位,如中国共产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农工民主党等;②区域代表共有九单位,如西北解放区、华北解放区等;③团体代表共有十六单位,如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等;④军队代表共有六单位,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华南人民解放军等;⑤特别邀请人士包括宋庆龄等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具有广泛代表性、民主性。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概况:代行人大职权1949年9月21日北平,与会人员:各方民主力量汇聚。①采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确定首都、国旗、代国歌。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③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2)内容内容: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地位: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国内仍有封建残余,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材156页: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探究:为什么《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建立的政权是人民民主专政?材料一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1940,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需要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包括更广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在内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1945,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材料三人民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下,组成自己的国家,对人民内部实行人民民主制度。——1949,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人的选择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2、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主席走到麦克风跟前,庄严而兴奋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949年十月一日,下午三时盛大的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思考: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新中国诞生的意义。(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2)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3)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大胜利。巍巍共和国自此新纪元活动:阅读教材页,归纳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举措概况
影响剿匪镇反1949年到1953年对各地土匪和国民党残余分子勾结的反动势力发动的军事斗争肃清反动势力,安定社会秩序,巩固新生政权土地改革稳定物价抗美援朝1950年颁布《土地改革法》,1952年完成土改,约三亿无地农民获得七亿亩土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奠基1949年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1950年,全国物价趋于稳定1952年底国民经济的到全面恢复恢复国民经济,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3年7月签订《朝鲜停战协议》,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赢得了相对稳定和平环境二、人民政权的巩固剿匪镇反土地改革“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新中国初期1950-1952.年底1949-1952年底自主学习:请结合教材和图片,指出新中国在国内巩固政权的举措。稳定社会秩序耕者有其田平抑物价恢复经济二、人民政权的巩固1950年12月,重庆人民在纪念解放一周年时打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标语
在双方武力、经济实力悬殊极大的情况下,经过5次战争,将展现稳定在三八线附近,1953年,签订《朝鲜停战协定》讨论:结合对彭德辉这句话的理解,谈一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史料阅读(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打出了军威和国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汇聚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二、人民政权的巩固邱少云烈火焚身,岿然不动杨根思人在阵地在杨宝山只身战敌,英勇无惧许家朋不畏牺牲,带伤冲锋“最可爱的人”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就是: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的讲话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我们的民族也将再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毛泽东发现历史信息?哪些历史事件印证了毛泽东的话?我们的朋友有哪些?黄色是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红色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绿色是新兴独立或谋求民族独立的国家国际环境: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引发世界新的动荡与不安;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采取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政治上不承认的政策。国内环境: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急需进一步巩固,经济上积贫积弱,百废待兴。1.背景: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政策和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政策针对问题含义意义另起炉灶如何对待国民党政府的外交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如何对待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一边倒如何对待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保障革命成果、保卫和平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1949—1950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引来第一次建交高潮(苏联等)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3.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1953年12月,中印谈判时,周恩来首次提出。(2)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同两国确认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3)意义: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参加日内瓦会议:时间:1954年4月特点: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万隆会议:1955年,参加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进一步开展与亚非国家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取得新的进展。“同”:共同的遭遇(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共同的愿望和要求(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维护和平)“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差异。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知识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特点(1)革命性①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方针,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几项方针都表现出-种强烈的革命性。(2)结盟性:“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总结:新中国进行积极开展外交活动的作用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对内对外国内条件国际环境为国家建设争取到有利的国际环境前提条件活动1:根据所学知识,概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过程建党初期:最低纲领,最高纲领七届二中全会: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变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第1部社会主义宪法: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三大改造的完成: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922年1949年1953年1954年1956年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一五计划成就图长春沈阳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机床厂飞机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鹰厦铁路宝成铁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活动2:阅读下列图表,探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和意义1952年底、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变化
同时进行物质资料技术、效率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特点】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力并举【意义】为国家工业化发展奠基,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课程标准】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