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艺术之美”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两篇精读课文和《京剧趣谈》

一篇略读课文组成。《伯牙鼓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赞扬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

情。《书戴嵩画牛》讲杜处士晒著名画家戴嵩的画遭到牧童的拍手大笑,暗含了实践出真知和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月

光曲》本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

的传奇故事,表现了贝多芬卓越的音乐才华和高超的琴技以及他对贫苦人民的同情。《京剧趣谈》从道具和动作两个方面描

述了我国京剧独有的几个艺术特色,赞扬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继承中不断发展的创新精神。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通过搜集到的图片或实物来谈论对书法的认识,提高对书法的艺术鉴赏力。

能用普通话有条理地和大家进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习作《我的拿手好戏》能根据自身的特点把自己经历的、体验过

的最拿手的一项写出来。《学习园地》知道做课堂笔记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明白一些与戏曲有关的词语的意思。能够

将写得不清楚的说明书进行修改。积累有关艺术之美的四字词语。

文言文二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哉、巍"等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2.结合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文言文中的词句。

3.用自己的话讲述《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

1.多读,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内容,感受文言文的朗读节奏。

2.结合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文言文中的词句。

3.聆听音乐,感受伯牙和锤子期的知音之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文言文的简练和深刻。

2.体会音乐和绘画艺术的奇妙。

【教学重难点】

1.借助语言文字大胆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2.理解文言文中的字词和用法进而理解整句话和文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高山流水》的乐曲。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伯牙鼓琴》

【课时目标】

1.会写"哉、巍、弦",读准"汤”在文中的读音。

2.理解"鼓""志""巍巍""汤汤",不要把"太山"写成"泰山"。

3.正确、流^J、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感受音乐表达的不同情绪,分享听音乐的心得。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上课之前我们先听听音乐,听完后说说都听到了什么声音。(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表达感受)

教师及时评价:知音乐者,XX也;会倾听者,XX也;懂音乐者,XX也。

2.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言文,这篇文言文讲述的是发生在两

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谁来读一读这个课题?

二、板书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伯牙鼓琴。

2.解题。

(1)"伯牙鼓琴”是什么意思呢?(伯牙弹琴,鼓是弹的意思)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方法。

三、初读文本,读通课文。

1.师: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自读课文。

出示课件: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在恰当的地方停顿,可以用7"标记。

(2)读出感情和文言文的节奏及韵味。

2.出示课件:课文朗读节奏划分。

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所志在太山,锤子期日:"善哉乎魔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锤子期死,伯牙儆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教师先示范朗读,然后学生自读,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

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为下面朗读和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四、理解文言文。

1.出示课件:自学提示。

学生自学,然后小组讨论,理解文言文。

2.出示课件: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有注释的字词就借助注释来理解,没注释的就联系上下文或者用自己的话来理解补充;再者,

借助工具书,也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2)理解文言文中的关键词语,进而理解整篇文言文。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

运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正确理解课文。

五、品读"情"——高山流水遇知音。

1.学到这里,你知道伯牙和锤子期是什么关系吗?用一个词来表达。(板书:知音)什么叫知音?(知

音就是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2.疑问:他们是怎么成为知音的呢?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音乐)

3.从哪里可以看出伯牙和锤子期是知音?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画下来。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

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1)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到了什么?你会怎样赞叹?

(2)请带着赞叹的语气再来读一读。

(3)老师读前半句,同学们读后半句。

4.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他的琴声里还会有哪些动人的

场景呢?

5.小组讨论,出示课件:

志在明月,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

志在清风,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

志在钟子期日:"善哉乎/鼓琴乎/若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说句子: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依依杨

柳、萋萋芳草、潺潺流水、潇潇春雨、皑皑白雪、蒙蒙云雾、灼灼霞光、滚滚波涛、绵绵春

雨、隆隆雷声、萧萧竹叶、淙淙流水……

6伯牙弹什么锤子期都能懂得,都能明白,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他们真是心灵相通这就叫——

知音。

设计意图:

将"知音"作为课堂的线索,引导学生想象情境,在头脑中想象山的巍峨高耸、水的浩荡无

边。

六、相遇相知。

1.伯牙当时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他还会缺少赞美吗?他为什么把锤子期当作知音?

出示课件:伯牙在楚国做宫廷乐师。

一天,楚王君臣饮宴,请伯牙弹琴助兴。伯牙弹了他的成名大作《水仙操》。他弹得非常投

入才巴琴曲所描写的红日、云霞、山林、海浪,以及风、雨、雷、电等变幻多端的海上风光表现

得淋漓尽致。但他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首优美的乐曲,却不能引起楚王君臣的丝毫兴趣。楚王

听了这首乐曲连连摇头说:"太嘈杂了才奂首别的弹弹吧!”伯牙只好换了《高山流水》。这时,

楚国君臣已经喝得酩酊大醉,有些人甚至已经昏昏欲睡了。伯牙又气愤又伤心,在这所谓的上流

社会里,艺术竟然遭到如此践踏。他心中产生了疑问——天底下究竟有没有懂得欣赏我琴声的

人?

2.终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锤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是一种怎样

的心情?他会对子期说些什么?

3."知我者,子期也!”你觉得这时的伯牙与子期还仅仅是音乐上的朋友吗?

4.知音欢聚,一定非常欢乐,非常融洽,再读课文,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

设计意图:

补充资料,感悟知音难觅,而这也恰恰是此故事流传百世的原因。

七、知音之死。

无奈世事难料,锤子期不幸去世。没有知音,无人理解,伯牙不堪承受这种无人能够倾诉的

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出示句子)学生读:"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

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你能用现代汉语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锤子期死后,伯牙把琴摔破了,决定终身不再弹琴,因

为他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2.什么叫终身?(一辈子)

3.师:是的,伯牙悲恸欲绝,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像子期一样的知音了,于是来到了锤子期的坟前

写下了这首短歌。出示课件:短歌。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

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

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师朗诵,全班朗诵。

4.想象一下,假如你来到了子期的坟前,面对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杯无情的黄土,你想说些什么?

5.通过朗读体会伯牙的伤心之情。

师:你能体会伯牙的伤心吗?按照你的理解,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教师评价:(1)这个伯牙不是真正的伯牙,不够悲伤。(2)有点儿伯牙的味道了。(3)有没有真正的

伯牙在?(4)真正的伯牙来了。

设计意图:

感周白牙的悲痛心着

八、回顾全文,品味音乐。

1.这就是千古流传的《伯牙鼓琴》,这就是感人至深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为了纪念他们,

后人作了一曲《高山流水》。让我们聆听乐曲,打开书再一次回味这个故事片巴它刻在你的心间,

让我们试着来背一背。

2.出示课件:音频《高山流水》。

3总结祠学们,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所以当你有了知音,一定要珍惜!记得珍惜友谊,珍惜所

拥有的一切!要知道世界上最难寻觅而又最易失去的是朋友,是知音。

(师板书“珍惜",生认真地写在书上。)

设计意图:

总结全文,让学生认识到知音难觅。

九、作业布置。

出示课件:作业布置。

1.给你最好的朋友讲讲这个故事,如果你有了知音,要记得老师说的话:珍惜!

2.背诵课文。

3.搜集表现知音良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设计意图:

在积累中感受友情的美好。

【板书设计】

伯牙鼓琴

伯牙一知音•—锤子期

志在同)山珍巍巍乎若太山

志在流水惜汤汤乎若流水

破琴绝弦

第二课时《书戴嵩画牛》

【课时目标】

1.会写"锦、曝、矣",读准课文中注音的字。

2.借助注释理解相关词句。

3.正确、流^]、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4.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凭空想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伯牙鼓琴》。

2.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则文言文(板书:书戴嵩画牛),作者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

设计意图:

由上节课学习的文言文自然引入对本文的学习。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L出示课件:课文朗读节奏的划分。

学生自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

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2根据上节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来学习这一篇,自学文言文,理解文言文。

出示课件,师点拨难理解的字词:

好:喜欢。宝:珍藏的(书画)。

锦囊玉轴: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

囊(ndng):袋子。此处指画套。

曝晒。拊(㈣掌:拍手。搐(chii)抽缩。

掉尾:摆动尾巴摇着尾巴。

然之:认为他说得对。婢(bi):女佣。

3.带领学生理解文言文,出示课件: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爰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件。其中戴嵩画的《斗牛图》,(杜处士)

尤其珍爰。他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是

斗牛啊!牛打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

巴在斗,错了广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洛只

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

设计意图:

学生画出朗读节奏,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三、抓住"笑"引发想象。

在这篇文言文中,牧童笑了,杜处士也笑了,他们的笑各有什么意味?

1.出示课件自学提示

(1)"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这种笑是怎样的笑?可以大胆地想象,他是一个牧童,可能不像

大人那样顾及形象,他可能有什么动作?

(2)"处士笑而然之"的"笑"又是怎么样的呢?他会说什么话呢?

2.学生交流讨论,并表演,师相机点拨。

设计意图:

抓住"笑"让学生大胆想象,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

四、拓展总结。

1.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出示课件,《书戴嵩画牛》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

【板书设计】

书戴嵩画牛

牧童处士

拊掌大笑笑而然之

23月光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谱、莱"等8个字,会写"谱写、钢琴”等1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9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在创作过程中情感的变化,感受他对兄妹俩的同情

和关爱。

4.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

过程与方法:

1.充分朗读、讨论,了解贝多芬的创作经过。

2.结合本文,听贝多芬的《月光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贝多芬善良美好、博大高尚的情怀;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及感情变化。

2.明白自然环境对贝多芬灵感迸发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贝多芬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L聆听贝多芬的《月光曲》,切身感受音乐魅力。

2.通读全文,熟读注音的文字。

3.掌握8个字和12个词语。

4.通过课文中对兄妹俩和贝多芬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情境。

1.上节课,同学们欣赏了古筝曲《高山流水》,这节课,老师再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钢琴曲。出示课

件:播放《月光曲》。刚才我们所听的叫《月光曲》,它是世界名曲,作者是世界著名音乐家——

贝多芬。

2.出示课件:贝多芬简介。

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自幼随父亲学习音乐,26岁时听力

减弱,晚年失聪,只能通过书写与人交流。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广为流传的交响乐《英

雄》《命运》《田园》《欢乐颂》,以及钢琴协奏曲《月光曲》等。

3.《月光曲》的谱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会问:《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月光曲》表现的是怎样的景象?贝多芬为

什么创作《月光曲》?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从题目入手,发现问题,并通过自读初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

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二、识记生字、词语,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自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这究竟是一个怎样动人的传说呢?

2.出示课件:生字、词语。

谱莱茵盲纯键缕陶

谱写钢琴幽静茅屋烛光失明纯熟

清幽琴键景象陶醉断断续续

检查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请大家从上面的词语中找出形容环境的词语,是"幽静""清幽"。通过查字典可知"幽"

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想想课文中使用"幽静""清幽"形容环境的妙处。

3.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说故事。)

设计意图:

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

三、深入品味探讨。

1.出示课件: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兄妹俩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画下来,再朗读句子,体会人物形象。

(2)贝多芬为什么弹完了一曲,又弹了一曲?

2.学生自主交流学习。

3.学生反馈,出示课件。

(1)画出的句子是:"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

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

这段话流露出盲姑娘梦寐以求的愿望,可以感受到盲姑娘对音乐执着的追求与热爰。

朗读指导:想听贝多芬弹琴对于盲姑娘来讲,不是愿望,不是希望,而是渴望!下面我们把这位盲

姑娘对音乐的热爰和追求读出来。

(2)画出的句子是"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这句话表现了哥哥的愧疚。

朗读指导:哥哥因为家境贫寒没有办法实现妹妹的心愿而愧疚,读的时候要把哥哥这份心情读

出来。

(3)画出的句子是:"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盲姑娘的善良、

体贴和善解人意。

(4)画出的句子是:"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弓单得

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弹完之后,与贝多芬素不相识的盲姑娘,为什么仅凭一首曲子就能猜到弹琴的是贝多芬呢?

学生反馈:盲姑娘有一颗对音乐特别敏感的心;因为热爱音乐,她对贝多芬来小镇演出的事一

定也知道,所以猜测出琴艺如此高超的人是贝多芬,知音难求,所以贝多芬才会弹完一曲,又弹一

曲。

设计意图:

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体会兄妹俩的善良。

四、课堂小结。

L是呀!音乐家贝多芬正是被盲姑娘善良、纯洁、美好的心灵所感动,才毅然推开门轻轻地走了

进去,为兄妹俩弹奏钢琴。

2.我们能感受到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同情贫苦劳动人民的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深情朗读第8、9自然段,感悟联想、想象的妙处。

2.体会贝多芬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3.感受《月光曲》的优美意境,体会贝多芬卓越的才华。

4.通过读重点段,想象画面,体会《月光曲》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贝多芬为什么给兄妹俩弹了一曲又一曲。(贝多芬弹琴是被

兄妹俩热爰音乐的真情所感动,在当时清幽的环境中产生了创作《月光曲》的激情和灵感。)

二、感受意境,读读写写。

(一)出示课件:自学提示(读课文第8、9自然段)

1.贝多芬在怎样的环境中创作了《月光曲》?

2.在第8、9自然段中找出哪些句子描写的是实际看到、听到的,哪些句子描写的是由实际事

物产生的联想。分别用"一"和"—"画出来,并在旁边标注出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

感情变化的过程。(月光曲的旋律)

设计意图:

把课堂交给学生才巴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学生交流,反馈。

(三)教师点拨。

1.创作月光曲的环境:在风吹烛灭月光似银纱的情境中。

2月亮的变化:升起一升高一穿过微云。

3.大海的变化:微波粼粼一波涛汹涌。

抓住词句"微波粼粼""一缕一缕""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等感受乐曲的变化。

4.朗读指导。

最初月亮升起,平静的海面上洒满了银光,这时用舒缓的语气读;继而月亮升高,穿过微云,

这时用逐渐增强、有曲折的语气读海着风起浪涌,宁静完全被破坏了,这时用高昂激越的语气

读。

可以齐读、指名读,反复练习,把握好语气和感情。必要时教师示范读,以达到有感情朗读

的目的。

设计意图:

运用多媒体和多种感情来朗读,引导学生与文本、乐曲产生强烈的共鸣。

5.试着背诵第9自然段。

教师引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月亮……。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月亮越升越

高,穿过……。忽然,海面上........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

在……,照着她……o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

汹涌的大海。

学生闭目想象画面,想象皮鞋匠听到美妙的琴声展开的联想,看到月光下的妹妹产生的联

想,达到背诵的目标。

6.你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贝多芬同情、热爱劳动人民,关心穷苦人,他用音乐为穷苦人造福;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

乐家,他把音乐献给了人民。

设计意图:

进一步感受贝多芬的同情心和高尚情怀。

7.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接下来我们再听一首曲子。现在请你闭上眼睛,展开想象,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请睁开眼睛才巴刚才你想象到的画面写下来,小组交流。

三、总结全文。

音乐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兄妹俩带

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一次美的艺术享受,给自己的艺术创作带来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给世界

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给我们带来了今天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让我们热爱音乐

艺术吧!

【板书设计】

23月光曲

月亮初升微波粼粼平静一轻幽、舒缓

月亮升高云中穿行感动——波折

月光照耀风起浪涌激动——高昂、激越

24*京剧趣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默读课文,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

2.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了解关于京剧的一般常识。

2.在小组交流中,感受京剧的趣味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热爱京剧。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京剧的基本常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

2.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的关于京剧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1.出示课件1:播放歌曲《说唱脸谱》。

2.师:京剧的脸谱是京剧人物的面部化妆。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其他的还有中医、绘画、书

法等。在课前,大家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知识,你们了解了哪些?(学生畅谈)

设计意图:

由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2,学生根据初读提示自读。

2.指名读文,更正学生出错的字词。

3.出示本课容易出错的字词来读。

4.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京剧的"趣

1.出示课件3:品读提示。

(1)课文围绕京剧的"趣"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详细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有趣的地方,用波浪线

画出来,并演一演。

(2)说说你搜集到的京剧脸谱代表什么。

(3)说说你搜集到的其他有关京剧的资料。

2.学生交流讨论。

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出示课件:

(1)如,画出的句子是"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

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学生可以自由表演)

(2)不同颜色的脸谱,象征人物的不同性格。红色脸谱代表忠义,黑色脸谱代表刚正,蓝色脸谱代

表勇猛,紫色脸谱代表肃穆、稳重,绿色脸谱代表勇猛、冲动,白色脸谱代表奸诈、狠毒,黄色脸

谱代表残暴,金银二色脸谱,多见于神、佛、鬼怪,金身金面,象征虚幻。

设计意图:

抓住题目中的"趣"字,在课文中找自己感兴趣的句子,通过表演充分感悟京剧的有趣。

(3)京剧的服饰给人以视觉美感,舞台效果也极具中国传统意蕴,由此可见京剧真是一种高度综

合的艺术啊!

京剧的化妆可以说是一幅活动的彩墨画。京剧演员化妆用的油彩,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

长期使用,脸部皮肤会失去光泽,变得不再那么细腻,你看京剧演员为艺术付出多大的牺牲啊!这

是一种敬业精神。

设计意图:

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悟演员付出的代价,使学生更加热爱京剧。

四、质疑交流,拓展阅读。

1.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过渡:除了马鞭和亮相,有关京剧的有趣的知识还有许多。比如京剧的脸谱与人物分类、京

剧的音乐、京剧的服饰等。京剧虽然有这么深厚的艺术底蕴,但我们一提到京剧,首先想到的京

剧爰好者是老人,年轻人喜欢京剧的却不多。有些人还说京剧是"老人的艺术""过时的艺术",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认为京剧为什么不能普及呢?

预设:其实不仅仅是京剧,许多传统文化都面临着受众少、被人淡忘的尴尬处境。听听学生

的意见,教师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用适当的方法加强这方面的熏陶和学习。教师要强调,我们作

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要多了解传统艺术,不要因为人云亦云而去忽略它、排斥它,要真正去了

解它。只有真正走近它,才能体会它的无穷魅力。

2.补充资料,出示一些关于京剧的关键词,让学生进一步领略京剧的魅力。

京剧的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戏曲演员表演的四种

基本功,通常被称为"四功"。"唱",指的是唱功;"做"指的是做功,也就是表演;"念"指的是

音乐性念白;"打"则指的是武功。

人们通常把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作为京剧行当的四种基本类型。每个行

当又有若干分支,各有其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统称;"生"

"净"两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京剧的脸谱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

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一般来说,

红色脸谱代表忠义;黑色脸谱象征刚正;蓝色脸谱代表勇猛;紫色脸谱代表肃穆、稳重;绿色脸谱

表示勇猛、冲动;白色脸谱表示奸诈、狠毒;金、银二色脸谱则多见于神、佛、鬼怪,金面金身,

象征虚幻。

京剧界四大名旦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投票选举产生的,前四名依次为梅兰芳、尚小云、

程砚秋、荀慧生。梅、尚、程、荀四人在艺术上各具特色。

五、课堂小结。

人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在台上的精彩表演,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都是在

台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课后大家可以看看京剧,如《穆桂英挂帅》选段,交流你的发现。

【板书设计】

24"京剧趣谈

马鞭亮相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特色,产生民族自豪感。

2.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如可以分点说明。

3.交流时表述要清楚,可结合图片、实物等资料,让讲述更加生动。

【教学重难点】

L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书法艺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中国书法艺术。

2.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观点,有条理地表达。

【教学准备】

教师:1.名家书法作品的图片。2.笔、墨、纸、砚等书法用具。

学生:1.就感兴趣的话题提前搜集相关资料。2.旧报纸、毛笔、墨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写一写,激趣导入。

1.书写导入。

(1)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笔、墨、纸,写出自己的名字,或写上自己喜欢的成语。

(2)学生先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然后在全班展示小组推选优秀作品。

(3)教师采访书写优秀的同学,并询问将字写好的原因。

预设:六年级的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接触书法学习,有些同学肯定学习过书法。至于没有学过

书法的同学,此时亲自拿笔写一写,感受传统的书写方式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2.教师出示关于书法的图片,初步感受书法艺术之美。

过渡:同学们,有人说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无言的诗,无形的画。可以说,书法和戏剧一样也是

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数千年来,人们书写都是靠笔、墨、纸、砚,也就是文房四宝。我们用

硬笔书法的历史与之相比,实在是短暂。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书法,从各个角度聊聊大家感兴

趣的话题。

二、赏一赏,感受魅力。

1.欣赏课本上的书法作品教师可进行欣赏指导。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

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

述流觞曲水一事,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等,通篇遒劲飘逸,字字精妙,符合传统书法最基本

的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其笔法刚柔相济,书体以散求正,线条变

化灵活,点画凝练,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法家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

国行书第一帖"。欣赏《兰亭集序》,会获得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2.读一读描写书法作品的词语,学会鉴赏书法作品。

过渡:古人鉴赏书法,会使用一些非常精妙、生动的词语。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记一记。

以后在鉴赏书法时就知道如何评价了。

形容书法好的词语:

[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

[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

[龙蛇飞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

壁上龙蛇飞动

[鸾飘凤泊]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龙翔凤翥]比喻书法笔势飞动舒展。翥(zhfi),高高地飞起。

[美女簪花]形容书法风格娟秀多姿。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相传晋朝的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

[铁画银钩]形容书法又刚劲又漂亮。画,笔画。钩,勾勒。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彳艮充分。形容书法酣畅浑厚。

[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落纸烟云]笔墨落到纸上如同烟一样变幻多姿。形容书法高超玄妙,变化多姿。

3.了解文字的演变,欣赏不同的作品,感受汉字的悠久历史与艺术魅力。

(1)甲骨文T中鼎文一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

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

冶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

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

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这三种文字是以象形为主的字体。(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2)隶书一草书一行书一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

情况下产生了。这种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故称隶书。与此同

时,还出现了一种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草书。草书的结构简单、笔画连绵,主要用来起草文

书。后来经文人、书法家加工,草书有了比较规整、严格的形体,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场合。它兴

于汉章帝年间,故名"章草"。狂草(连绵草)出现于魏晋,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

出现于晋朝,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在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

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这几种是今文字系统的典范。(请学生自己谈一下对今文字是

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3)教师出示各字体代表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书法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三、聊一聊,交流话题。

1.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及课前搜集的资料,分成四个小组交流不同的话题。

(1)展示交流话题,给出交流提示。

话题一: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

(搜集的故事要有典型性,要组织好语言,绘声绘色地讲。)

话题二:你参观过书法艺术作品展览吗?你欣赏哪些人的作品?

(结合自己的参观经历,说出所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或吸引你的地方。)

话题三:你学习过书法吗?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要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有苦有乐,但肯定收获多多。)

话题四:你认为练习书法有什么益处?

(分点说明,要有条理,可结合具体的事例来说。)

(2)提出交流要求。

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四人小组中谈一谈。和同学交流时表述要清楚,可结合图片、实物

等资料讲述。

②有条理地表达,如可以分点说明。对感兴趣的话题要深入交流。

③一人发言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提出问题。

④小组内评选出T立同学代表在全班发言。

2.全班交流。

预设一:说说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故事。

生1:我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书法家,我最喜欢的是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他的代表作

《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流传下来了,有些非常有意思。我来

给大家分享一个。

有一年新年,王羲之连贴了三副对联都被喜爰他字的人偷偷揭走了。临近除夕,他不得不又

写了一副。他怕再被人揭去,就上下剪开,各先贴上一半。上联是“福无双至",下联是"祸不

单行"。这样一来果然奏效,人们见他写的不是吉庆红火的内容,也就不再揭了。到了新年黎明

之际,王羲之又各贴了下一半,对联就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路人闻之,皆

击掌叹绝。

预设二:说说自己参观书法作品展览的经历。

生2:我没有参观过大的书法艺术作品展,但去年我们学校在小礼堂举办过一次师生书法

艺术作品展,我和好朋友一起去参观过。参加展览的作品非常多,有许多我很喜欢。比如我们班

上的xx就写了一幅作品参展,我觉得他写的字特别好看!他练了好几年书法,小楷写得整齐又

秀气。因为他的字写得好,所以平时办黑板报总是由他来写字。他还给我写过几幅书法作品呢!

我非常佩服他。

预设三:说说学习书法过程中的特别感受。

生3:表哥写的字很漂亮,我很羡慕他,于是我便产生了要练习书法的念头。我把这个想法告

诉了爸爸,爸爸就找了一位有名的书法老师来教我学习书法。老师先教我从基本的笔画"点横

竖撇捺"写起,然后是每一个字的组合与拼凑的练习……经过一年的刻苦训练,我写字的水平有

了很大的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但学习书法让我收获最大的不仅是写好了字,更重要的是自己

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比如我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懂得了做事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专

心致志的定力、细致入微的眼力、周密分析的脑力、准确表达的手力……有了这些"力",我

能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预设四:说说练习书法的益处。

生4:我从七岁开始练习书法,我自己也非常喜欢练习书法。在练习的过程中我认识到练习

书法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但是收获也很多。练习书法不仅让我的字变得规范、整洁,还使

我变得"静",培养了我专心、细心、耐心的好习惯。此外,练习书法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

承和发扬。

四、议一议,拓宽思维。

1.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书法作品。

预设:引导学生留意书法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由于科技的普及和发展,电脑就能"写"出十

分漂亮的书法作品,真正用笔墨写出的书法作品很少,书法^乎有点儿脱离实际生活,大多数人

在日常生活中与书法的联系不多,书法似乎有点儿曲高和寡。

2.出示余秋雨《笔墨祭》片段。

我自己是先在私塾里用毛笔,后在学校里用钢笔,后来回到乡下又用毛笔的人,却以为假如

我们能够悠悠然,洋洋焉,拂砚抻纸,磨墨挥毫的话,那么,羊毫和松烟当然也很不坏。不过事情要

做得快,字要写得多,可就不成功了,这就是说,它敌不过钢笔和墨水。譬如在学校里抄讲义罢,即

使改用墨盒,省去临时磨墨之烦,但不久,墨汁也会把毛笔胶住,写不开了,你还得带洗笔的水池,

终于弄到在小小的桌子上,摆开“文房四宝"。况且毛笔尖触纸的多少,就是字的粗细,是全靠手

腕做主的,因此也容易疲劳,越写越慢。闲人不要紧,一忙,就觉得无论如何,总是墨水和钢笔便当

了。

过于迷恋承袭,过于消磨时间,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讲究细节,毛笔文化的这些特征,正恰是

中国传统文人群体人格的映照,在总体上,它应该淡隐了。

这并不妨碍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光耀百世。喧闹迅捷的现代社会时时需要获得审美慰

抚,书法艺术对此功效独具。我自己每每在头昏脑涨之际,近乎本能地把手伸向那些碑帖。只要

轻轻翻开,洒脱委和的气韵立即扑面而来。

阅读与思考:

(1)这几段文字中提到了书法的哪些缺点?(不方便使用,不方便记录许多文字,浪费时间,过于注

重形式,过于讲究细节。)

(2)这几段文字中提到了书法的哪些优点?(能让人在喧闹中获得审美慰抚,带来洒脱委和的气

韵。)

(3)说说你对书法与生活关系的看法。

小结:中国人写汉字,便离不开书法。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铅笔、钢笔等各种方便书写

的硬笔代替了毛笔,但一笔一画之间,都有书法的余韵在悠悠散开。今天我们聊了书法的方方面

面,也思考了书法的传承现状。如果你热爰书法,那就练下去,将这门艺术延续下去;如果你觉得

写书法是一件烦琐的事,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把你的字写工整、写出你的个性,也是一个好的选

择。有关书法的话题还有很多,好的书法作品更多,希望大家在课后再去聊一聊、看一看,说不

定原来不爰书法的你,也会慢慢爰上它。

习作:我的拿手好戏

【教学目标】

1.仿照例子列提纲,写自己的拿手好戏,语句通顺。

2.能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写完后能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列习作提纲。

2.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拿手好戏,写出感受和看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想想自己的拿手好戏,如果不确定,可以问问家人和朋友。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明确自己的拿手好戏是什么。

2.与同学们和老师分享自己的拿手好戏,要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明确自己的习作提纲。

4.学习范文,分析范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1.游戏激趣:姓名、本领对对碰。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习作主题是"我的拿手好戏",突然让大家说说自己的拿手好戏,

估计有些同学还有些疑惑:我的拿手好戏到底是什么呢?"拿手好戏"就是最擅长的本领,一说

到某项本领,我们就能想起某个人的名字。那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我来说某个人物的拿手好戏,

看大家能否迅速说出对应人物的名字。有些是现实生活中的名人,有些是课本中的人物,还有些

就是我们班上的同学!

(1)教师说出小说中或某个领域的人的“拿手好戏",学生抢答。

小说中人物:七十二变G小悟空)

书画界人物:画牛(戴嵩)

体育界人物:游泳G小杨)

舞蹈界人物:孔雀舞(杨丽萍)

(2)教师说出某个方面的本领,学生说出班上同学的名字。

写作文英语口语画画舞蹈书法跑步

预设:以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通过猜测一些名人和班上同学的名字,学生能更深刻

地理解"拿手好戏”的意思。学生要明确"拿手好戏”应该是某人非常擅长的,而不是喜爰的,

因为喜爰不代表擅长。

2.引出本次习作的主题。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在游戏中所说的那些拿手好戏可以算得上是突出的特长和本领。其

实,并不是只有唱歌、跳舞、写作、书法才是拿手好戏。现在请大家读一读课本上的文字,看看

里面提到了哪些拿手好戏吧!

二、明确要求,学写提纲。

1.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文字,了解具体习作内容。

(1)阅读第一小节文字,明白"拿手好戏"可包罗万象。

(2)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拿手好戏。一位同学说的时候,其他同学可以进行点评,结合对他的

了解,看看他表达的算不算是他的拿手好戏。

(3)指名上台说说自己感到自豪的拿手好戏。

预设:谈话启发学生搜索说话的素材,激发学生想要表现自己的欲望,为下一步写作作铺垫。

(4)明确自己的拿手好戏后,阅读课本上的习作提示,思考注意事项。

①拿手好戏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练成的。结合典型事例来写,突出"有趣"。

②写作时要安排好材料才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来写。

③详略要得当,重要的内容要详写,不重要的内容要略写。

2.学生进行习作构思,学写习作提纲。

(1)阅读课本上的习作提纲,对如何列提纲有一定的认识。

(2)师生交流习作提纲的主要内容和写法。

明确:习作提纲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

①题目。

②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中心思想。

③结构安排。这是习作提纲的主要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A.安排好材料的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以简洁的文字或小标题的形式

按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B.确定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标明"详""次详""略二重要部分再说明如何

写,可用简洁的文字或小标题标明。

注意才是纲的形式不固定,可以用条款式,也可以用结构图式,只要表达清楚即可。如课本上

的提纲还可以转换成下面的形式:

题目:三招挑西瓜

主要内容:"我"的拿手好戏是挑西瓜。

中心思想:"拿手好戏"也有不灵的时候,还得多多训练。

结构安排:

一、"我"是怎样练成挑西瓜的拿手好戏的。(略写)

二、周末和同学郊游时挑西瓜、吃西瓜的趣事。(详写)

1.我用"看、拍、听"三招,自信地挑了两个大西瓜。(次详)

2.第一个西瓜很好彳导到同学的夸赞,我很得意。(次详)

3.第二个西瓜没熟,我很尴尬——拿手好戏演砸啦!(详)

三、抒发感受,再次点题。

学生依照课本中的例子,列出自己的习作提纲。(也可以使用上面提到的形式列提纲。)

1.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相机指导。

2.列好提纲后同桌间互相交换看一看才旨出问题,再修改。

四、依照提纲,完成初稿。

1.学生结合自己的提纲,完成初稿。

(1)注意课本上提到的习作要求:重点部分写清楚;把感受、看法写出来。

(2)在实际写作的过程中可以不完全参照提纲,适当修正提纲。

2.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留意佳作和有问题的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我的拿手好戏

习作内容:包饺子、唱歌、跳舞、演讲……

习作要求:1.列一个提纲2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对照要求,检查习作。

2.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习作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

3.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4.把拿手好戏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教师说说这次习作的整体情况。

二、合作评改修改誉写。

1.学生完成初稿后才旨导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看看重点部分是不是写清楚了。

⑵修改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

(3)修改不通顺的句子,把句子改具体、生动。

2.交换习作,小组合作评改。

⑴相互交换习作,用心品读别人的习作。

(2)找出别人习作中的优美词句、精彩事例,写出评价意见。

预设:通过自己修改,学生自己学会修改文章,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通过互改,学生

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学会对习作进行评{介。

3.师生共评。

(1)指名上台读自己的作文。

(2)师生评议。

点评重点:①详略得当,事例典型;②描写细腻,有真情实感;③开头、结尾有特色。

【优秀习作】

我的拿手好戏

屋子里,悠扬的二胡声古朴淡雅,时而深沉幽咽千转百回,时而激越昂扬一泻千里。袅袅余

音,在这静谧的夜色中渲染开来……①

仅仅一个细长的琴杆,一个雕花的琴筒,两根简单的琴弦和一张普普通通的马尾弓,竟能演

奏出月光悠悠,也能奔腾出千军万马。②少年的我,左手在琴杆忽上忽下滑动,灵巧的手指仿佛是

一个琴弦上的芭蕾舞者。③右手有力地运弓时快时慢,时长时短。一首首曲子,迸发而出。

一曲终了,我的思绪回到初学二胡时,那可不是十分轻松的事儿。

运弓是二胡的最基本动作。"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学习时吱吱刺耳的声音令人十分厌烦,

一遍又一遍单调的音阶练习既枯燥又乏味,但做过的决定又怎能轻易放弃?坚持,坚持,再坚持,

终于音色有了起色,变得圆润了,不再那么刺耳了。④

由于音乐知识匮乏,可以说一窍不通,仅仅识谱,就是我的一大难题。看着一大堆简谱扑面

而来,我真有些犯难甚至想放弃。但老师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教导:"5读so……”经过坚持不

懈的练习,我终于对这些数字形成了条件反射,这令我倍受鼓舞!⑤

基本功合格后,我就开始练习曲子。最开始练的是《小星星》,我不禁好奇:二胡就两根弦,

怎么拉得出曲子呢?老师告诉我,哪个音用哪个手指按弦才安在哪个位置……于是断断续续的琴

声响起来了。每当我拉错时,老师就会提醒我改正,回家之后我仍锲而不舍地练习。功夫不负有

心人,不久,连贯悦耳的《小星星》终于新鲜出炉了,我突然在喜悦中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就这样,《满堂红》《田园春色》《良宵》等曲子,也在我的努力下被一一攻克了。我迎来了

自己的第一次比赛。

耀眼的灯光驱散着一团又一团黑暗,坐在舞台中央聚光灯下的我十分紧张激动,马上要开

始了!我内心不禁翻江倒海般忐忑,当我抚摸着熟悉的二胡时,我的心刹那间平静了下来,活泼高

亢的乐音在场上流连徘徊,在耳边绽放……演奏完毕,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的坚持不懈终

于收获了大家的鼓励和认同。⑦

如今,我已会拉许多许多曲子,像激情澎湃的《赛马》,忧伤婉转的《二泉映月》。这些悠扬

圆润的音乐,如同心头种下的种子,我小心呵护,不懈耕耘,已经发芽,开始露出了青翠欲滴的小

苗苗。⑧

夜,屋子里再一次响起了悠扬的二胡声,或古朴淡雅,或幽怨深沉,曲曲折折,奔流不息,在这

静谧的夜色中渲染开来。少年的我,欣然享受着我的拿手好戏。⑨

句段赏析:

①以音乐描写开篇,营造了一个幽静的夜晚,也奠定了行文的风格。

②运用联想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了音乐的美妙。

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我"拉二胡的技法高超。

④回忆练习二胡的经过,这里说的是"运弓"。

⑤回忆事例二——识谱。

⑥详写练习曲子的经过,这与上面的运弓、识谱紧密相连,是按一定的顺序来写的。

⑦详述第一次比赛的情形,描写十分生动。

⑧采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表达,描绘出"我"练习二胡时的感受。

⑨首尾呼应,点题。

总评:这篇习作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非常优美,就像一首乐曲,将学二胡、拉二胡的小故事

娓娓道来,这种语言风格与本文的主题“拉二胡"非常契合。习作详略得当,详细描述了学习二

胡的经过,正是学习的艰辛、努力,才让小作者收获了一门拿手好戏,才有了自由而又娴熟的演

奏,才有了成功的演出。文章写出了小作者学二胡的感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付出便有收获。

全文首尾呼应,结尾点题,构思独特而完整。

三、修改有问题的习作。

出示课件问题习作。

1.学生说说习作的问题在哪里该如何修改。

2.教师帮助修改。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课堂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今天听了大家的发言,看了大家的习作,我感觉我们班的同学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

精通"!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这个拿手好戏不是成绩上

的出色,而是涉及方方面面。这个拿手好戏足以让我们自信满满地对自己说:"我真棒!"生活

中,我们总是讲究谦逊有礼,但有时候,我们也要给自己打气,增加自信,多看到自己的长处,让自

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今天的习作,我们主要学习了列提纲。列提纲就像织网打鱼,网织好了,才能打上鱼来。提

纲列好了,就能安排好习作的主要内容和详略,做到心中有数,写起作文来才胸有成竹。老师真

的希望写作文也能成为每位同学的拿手好戏!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在以后的习作中学会列提纲。

(2)写作时按一定顺序要做到详略得当。

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掘自己的闪光点,更加充满自信地学习、生活。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交流做课堂笔记的方法,懂得做课堂笔记的重要性,养成做课堂笔记的好习惯。

2.积累"亮相、行当、压轴”等与戏曲有关的词语,和同学交流它们的意思,再选词语说句子。

3.修改"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了解说明书的语言要准确、严谨。

4.积累与艺术有关的成语。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做课堂笔记的好方法。

2.积累与戏曲、音乐、书法等艺术相关的成语,感受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3.读懂说明书,感受说明书语言的准确、严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L结合平时的学习情况交流做课堂笔记的好方法。

2.掌握一些与戏曲相关的词语,了解其含义,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教师出示"课堂笔记”图片,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大家知道"学霸”这个词语吗?是什么意思?(生回答。)对,学霸就是学习超级

厉害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学习有方法。我这里就有一些学霸的笔记,大家看一看,

他们的笔记有什么特点?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我们班同学做的课堂笔记,大家也来看一看吧!大家

会发现他们的笔记做得非常工整,有详有略囊括的内容也比较多。有了这样的课堂笔记,课后

复习才会事半功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课堂笔记的事。

2.学生仔细阅读课本上的内容概括其中提到的做笔记的方法。

(1)注意泡泡框中的提示性文字,结合笔记内容与同桌交流。

(2)指名汇报交流内容,注意要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

交流预设:

生1:第一种笔记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记录的,也就是老师讲的重要内容。我经常会在课本

上对应的地方写上相关内容。

生2:第二种笔记是我们预习课文时会写的,查找相关资料的工作最好放在课前预习时。有

些课文中有难以理解的词语,比如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京剧趣谈》,我对戏曲方面的词语感到

陌生,就会提前杳查资料,这样课堂学习时就不会不理解了。

生3:第三种笔记与老师讲解的内容无关,但是也很重要才巴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记录下

来,一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是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同学或老师交流。

3.结合实际情况,交流做课堂笔记的其他好方法。

(1)学生可翻看一下自己在课本或笔记本上做的课堂笔记,看看其中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小组内

交流。

(2)教师以问促思才是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交流做笔记的方法。

思考与交流:

(1)你们的课堂笔记做在哪里?是课本上还是笔记本上?还是两者结合?区别在哪里呢?

预设:学生都会做笔记,但有的动笔少,有的动笔多,让他们结合自己做笔记的情况说一说,

既能让不愿做笔记的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同时也能提供做课堂笔记的思路。

教师:用笔记本结合书本的方式来做课堂笔记的效果是比较好的。对课堂上讲的比较完整

的、文字量比较多的内容,如课文结构图、人物及情节分析等,可以记在笔记本上,一目了然。

对字、词、句的分析,课文的段落层次,有争议的地方以及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等,可以直接记在

书中相应的地方,既省时,又方便复习。

(2)符号法是记笔记的一个好方法,你们记笔记时会用到哪些符号呢?

交流后明确:符号有许多种,最常见的是加圈点、画线以及标问号、叹号等。如用表

示段落层次,用”表示重点词语,用表示需要掌握的生词,用"—"表示中心句,用

表示疑问等。要注意各种符号所表示的意思始终一致。还可以使用红色笔把重点内容标示出

来,这样更加显眼。

(3)课堂笔记要记什么内容呢?是不是老师说的都要记下来呢?佼流后出示文字。)

明确课堂笔记的主要内容。

①记"新",新的内容要记清记全。

②记"少",记录自己"缺少"的内容,通过记笔记来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漏。

③记"实用",如自己在训练或考试中容易出错的知识点。

④记"法",即记下那些有规律的知识点。

(4)你们有过这种情况吗?有时候为了记笔记,反而疏忽了思考。虽然笔记写下来了,却没有真正

理解老师讲的内容。

预设:这种情况非常普遍。通过交流,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专心致志地听讲才是关键,只有对

老师所讲的内容真正听懂了、理解了,才能进行准确的记录。

(5)课堂笔记是否只是在课堂上记呢?课后还需要做点儿什么呢?

明确在课堂上做笔记难免有缺漏和笔误,因此在课后要趁热打铁,对照书本及时回忆有关

信息,对笔记中出现的缺漏、跳跃、省略、简记等补充完整,对笔误的地方及时纠正,对错误之

处或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才是高并巩固记忆的效果,

还可以培养我们严谨而周密的学习习惯。

小结: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干遍不如手写一遍""行为可以播种习惯,习惯

可以播种性格,性格可以播种人生"。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一定会让我们受益无穷!

二、词句段运用(1)。

1.教师以生动的例子阐明戏曲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过渡:同学们,虽然我们大家平时很少听戏曲,觉得戏曲似乎离我们的生活有距离,但戏曲本

就源于生活。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便与戏曲有关。大家不信?我先来问问大家,在

你们家中,爸爸妈妈教育你们时,是不是往往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而爷爷奶奶又往往过来

打圆场?这里的"唱红脸""唱白脸""打圆场"可都是戏曲中的用语。它们原本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课件出示课本中的词语,学生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需注意的字音:

行当(hdngdang)压轴(zhbu)

行头(xingtou)

3.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