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市政设施建设作业指导书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C/39/wKhkGWcVvI2ANWpmAALSsiskvNo790.jpg)
![城市规划与市政设施建设作业指导书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C/39/wKhkGWcVvI2ANWpmAALSsiskvNo7902.jpg)
![城市规划与市政设施建设作业指导书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C/39/wKhkGWcVvI2ANWpmAALSsiskvNo7903.jpg)
![城市规划与市政设施建设作业指导书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C/39/wKhkGWcVvI2ANWpmAALSsiskvNo7904.jpg)
![城市规划与市政设施建设作业指导书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C/39/wKhkGWcVvI2ANWpmAALSsiskvNo79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规划与市政设施建设作业指导书TOC\o"1-2"\h\u19567第1章城市规划概述 3267291.1城市规划的内涵与任务 341721.2城市规划的体系与层次 3166011.3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49088第2章市政设施建设基本概念 461032.1市政设施的定义与分类 4149472.2市政设施建设的意义与要求 558202.3市政设施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611689第3章城市总体规划 6156573.1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与任务 6187543.1.1目标 638003.1.2任务 6295423.2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733243.2.1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7299293.2.2城市用地规划 7163233.2.3城市交通规划 7136413.2.4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7308923.2.5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741173.3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7319553.3.1编制 7221723.3.2审批 7323583.3.3实施 826631第4章城市详细规划 8181344.1控制性详细规划 8233684.1.1目的与原则 8162614.1.2内容与要求 8208714.2修建性详细规划 8135714.2.1目的与原则 8319894.2.2内容与要求 8207634.3城市设计导则 918334.3.1目的与原则 9271854.3.2内容与要求 97027第5章道路交通规划与建设 9314375.1道路交通规划的基本原理 9155675.1.1道路交通规划的定义与目的 9272075.1.2道路交通规划的原则 931605.1.3道路交通规划的步骤 10225015.2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1031835.2.1道路工程 10255885.2.2交通信号设施 1035635.3停车设施规划与建设 1037465.3.1停车设施分类 1082145.3.2停车设施规划 10170565.3.3停车设施建设 11248975.4公共交通规划与建设 1145625.4.1公共交通规划 11156615.4.2公共交通建设 117330第6章给排水设施建设 11203906.1给水设施规划与建设 1183556.1.1给水设施规划 1153726.1.2给水设施建设 11209156.2排水设施规划与建设 1179996.2.1排水设施规划 12309036.2.2排水设施建设 12323646.3雨污分流与污水处理 1228066第7章电力与通信设施建设 12150857.1电力设施规划与建设 12282787.1.1电力需求预测 12320177.1.2电网结构规划 1290347.1.3电力设施布局 1344677.1.4电力设施建设 13244887.2通信设施规划与建设 13146957.2.1通信需求预测 13296347.2.2通信网络规划 13286367.2.3通信设施布局 13133797.2.4通信设施建设 13200607.3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 13219717.3.1智能电网建设 13233197.3.2智慧城市建设 1424961第8章燃气与热力设施建设 1441118.1燃气设施规划与建设 14291038.1.1燃气设施规划 14114938.1.2燃气设施建设 1490148.2热力设施规划与建设 14122488.2.1热力设施规划 14176318.2.2热力设施建设 15307098.3分布式能源与多能互补 15244178.3.1分布式能源 15249688.3.2多能互补 1517022第9章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15305409.1城市绿化规划与建设 15266259.1.1绿地系统布局 15260989.1.2公园绿地建设 15173179.1.3防护绿地建设 1633079.1.4居住区绿化建设 1638829.2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678509.2.1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16235909.2.2生态环境修复 1650369.2.3生物多样性保护 16167279.3水系治理与景观营造 1638529.3.1水系规划与治理 16264939.3.2河湖景观营造 1621589.3.3水生态修复 1666589.3.4生态湿地建设 1628288第10章城市安全与防灾减灾 172509110.1城市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172008110.1.1风险识别 17984210.1.2风险评估 171228510.1.3风险管理策略 172518910.2城市防洪排涝规划与建设 17486710.2.1防洪排涝规划原则 171915710.2.2防洪排涝设施建设 17890810.2.3防洪排涝措施 171826110.3地震灾害预防与应急救援 17521310.3.1地震灾害预防 173214210.3.2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17423910.3.3救援设施布局与建设 172803110.4城市消防规划与设施建设 172042410.4.1消防规划原则 171966410.4.2消防设施建设 183187310.4.3消防安全管理 18第1章城市规划概述1.1城市规划的内涵与任务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的规划与管理,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性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协调城市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发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功能,保障城市安全,提升城市品质,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1.2城市规划的体系与层次城市规划体系包括法律法规、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和规划实施四个方面。其层次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和镇级五个层次。(1)国家级城市规划:主要包括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国家级新区规划、跨省域规划等,主要关注国家战略、宏观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2)省级城市规划:主要包括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省级城市群规划、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等,主要关注省域内城市发展格局、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3)市级城市规划: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主要关注城市空间布局、功能区划分、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4)县级城市规划:主要包括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主要关注县域内城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5)镇级城市规划:主要包括镇域总体规划、镇区详细规划等,主要关注镇域内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配套等。1.3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与趋势我国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传统城市规划阶段(1949年以前):以古代都城规划、园林规划等为代表,注重城市形态、空间布局和建筑风格。(2)计划经济时期城市规划阶段(19491978年):以功能分区、居住区规划、工业区规划等为代表,强调城市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配套。(3)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规划阶段(1979年至今):以现代化、生态化、人性化、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注重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法治性。未来城市规划发展趋势如下:(1)以人为本:关注市民需求,提升城市品质,创造宜居环境。(2)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3)科技创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精确性。(4)区域协同:加强区域间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5)公众参与:加强公众参与,提高城市规划的民主性和透明度。(6)法治保障:完善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保证规划实施的有效性和严肃性。第2章市政设施建设基本概念2.1市政设施的定义与分类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范围内,为满足居民生活、经济发展和城市运行需要而建设的公共设施。市政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供水设施:包括水源地、水厂、供水管道、配水管网等,为城市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2)排水设施:包括排水管道、污水处理厂、雨水泵站等,负责收集、输送和处置城市污水。(3)供电设施:包括变电站、配电室、输电线路等,为城市提供电力保障。(4)燃气设施:包括燃气场站、输配气管网、用户设施等,为城市提供燃气能源。(5)交通设施: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公共交通系统等,保障城市交通运输。(6)环境卫生设施:包括垃圾收集点、垃圾转运站、粪便处理厂等,负责城市环境卫生。(7)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设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2.2市政设施建设的意义与要求市政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具有以下意义:(1)保障城市运行:市政设施为城市提供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是城市运行的重要支撑。(2)改善民生:市政设施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品质,对提高民生水平具有重要意义。(3)促进经济发展:市政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有利于吸引投资、扩大就业。(4)提升城市形象:高质量的市政设施有助于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市政设施建设要求如下:(1)科学规划:根据城市发展战略,合理确定市政设施建设规模、标准和布局。(2)技术先进: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保证市政设施质量和效益。(3)经济合理:充分考虑投资效益,合理配置资源,降低建设成本。(4)安全可靠:保证市政设施运行安全,预防各类发生。(5)环保节能:注重节能减排,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3市政设施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市政设施建设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划引导:城市规划为市政设施建设提供总体布局和目标要求,指导市政设施发展方向。(2)相互促进:市政设施建设为城市规划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城市规划为市政设施建设提供发展空间。(3)协调发展:市政设施建设应与城市规划相协调,保证城市各项功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4)规划实施:市政设施建设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规划目标的实现。(5)动态调整:在市政设施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城市规划的调整,不断完善和优化市政设施布局。第3章城市总体规划3.1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与任务3.1.1目标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在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前瞻性的城市发展蓝图。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2)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协调发展;(3)保障城市安全,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4)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1.2任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1)明确城市发展战略,制定城市发展目标;(2)确定城市规模、用地布局和空间结构;(3)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4)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制定生态保护与建设措施;(5)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保证规划的实施。3.2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3.2.1城市发展战略规划(1)分析城市发展背景,明确城市发展定位;(2)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确定城市发展目标;(3)提出城市空间布局策略,指导城市总体规划编制。3.2.2城市用地规划(1)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划分用地性质;(2)规划城市居住、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卫生等用地布局;(3)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保障城市生态安全。3.2.3城市交通规划(1)规划城市道路系统,优化交通组织;(2)确定公共交通、静态交通、慢行交通等设施布局;(3)制定交通设施建设标准,提高城市交通服务水平。3.2.4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1)规划城市给排水、供电、燃气、供热等基础设施;(2)确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3)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运营。3.2.5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1)制定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策略;(2)规划城市生态空间,构建生态网络;(3)提出生态修复与保护措施,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3.3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3.3.1编制(1)开展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期研究,明确规划依据和指导思想;(2)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制定规划方案;(3)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完善规划成果。3.3.2审批(1)提交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报请上级审批;(2)根据审批意见,对规划成果进行修改完善;(3)完成审批程序,正式发布城市总体规划。3.3.3实施(1)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表;(2)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规划实施;(3)建立健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机制,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第4章城市详细规划4.1控制性详细规划4.1.1目的与原则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旨在明确城市建设的控制要求和标准,保障城市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其遵循原则包括:符合总体规划要求、保证公共利益、促进可持续发展、尊重历史文脉和保护生态环境。4.1.2内容与要求(1)规划范围与层次:明确规划范围,划分规划层次,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2)用地性质与分类:合理确定用地性质,对各类用地进行细分,为城市建设提供依据。(3)控制指标体系:建立完善的控制指标体系,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等。(4)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根据居民需求,合理配置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5)交通组织与设计:优化交通组织,保障道路畅通,提高城市交通效率。4.2修建性详细规划4.2.1目的与原则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落实,以具体项目为对象,制定实施方案。其遵循原则包括:遵循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注重实施可行性、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保障生态环境质量。4.2.2内容与要求(1)规划范围与现状分析:明确规划范围,对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为规划方案提供依据。(2)规划布局与设计:根据项目特点,合理布局建筑、道路、绿地等空间,注重建筑风貌、色彩及景观设计。(3)建筑设计与规范:遵循建筑设计规范,保障建筑安全、舒适、美观。(4)配套设施规划:合理配置项目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项目品质。(5)环境影响评估:评估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减轻负面影响。4.3城市设计导则4.3.1目的与原则城市设计导则是为了提高城市空间品质,塑造特色风貌,引导城市建设。其遵循原则包括:尊重自然地理特征、传承历史文化、体现时代特色、关注人性化设计。4.3.2内容与要求(1)城市形态与空间组织:优化城市形态,合理组织公共空间,提高城市空间品质。(2)建筑风貌与色彩:明确建筑风貌和色彩要求,塑造城市特色。(3)景观设计与保护:注重景观设计,保护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4)公共艺术与设施:提倡公共艺术创作,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5)实施保障措施:制定相应政策,保证城市设计导则的实施。第5章道路交通规划与建设5.1道路交通规划的基本原理5.1.1道路交通规划的定义与目的道路交通规划是指对城市道路网络、交通设施进行系统布局和设计,以实现交通系统的高效、安全、便捷、环保运行。其主要目的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保障市民出行需求。5.1.2道路交通规划的原则(1)以人为本,满足市民出行需求;(2)统筹兼顾,协调各类交通方式;(3)科学布局,优化道路网络结构;(4)绿色出行,倡导低碳环保交通;(5)创新发展,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5.1.3道路交通规划的步骤(1)现状分析,了解城市交通发展状况;(2)目标设定,明确道路交通规划的发展目标;(3)方案设计,制定道路网络布局、交通设施建设等方案;(4)评估分析,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5)实施方案,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优化调整,确定实施方案;(6)监测与评价,对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价,及时调整规划。5.2道路交通设施建设5.2.1道路工程(1)道路分类,根据功能、等级、宽度等因素对道路进行分类;(2)道路设计,包括道路线形、路面结构、交叉口设计等;(3)道路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道路建设;(4)道路养护,保证道路设施的安全、畅通、美观。5.2.2交通信号设施(1)信号灯设置,合理布局信号灯,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2)交通标志标线,明确指示道路通行规则,引导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3)监控系统,实时监测交通状况,为交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5.3停车设施规划与建设5.3.1停车设施分类(1)公共停车场;(2)配建停车场;(3)临时停车场;(4)立体停车库。5.3.2停车设施规划(1)停车需求分析,预测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的停车需求;(2)停车设施布局,根据需求合理规划停车设施;(3)停车设施设计,充分考虑停车设施的便捷性、安全性、经济性。5.3.3停车设施建设(1)停车场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建设;(2)停车设施设备,配置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3)停车诱导系统,为驾驶员提供实时停车信息。5.4公共交通规划与建设5.4.1公共交通规划(1)公共交通网络布局,优化线路、站点设置;(2)公共交通设施配置,提高设施水平,满足乘客需求;(3)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5.4.2公共交通建设(1)公交车站施工,保证站点设施的安全、舒适;(2)公交车辆配置,引入新能源、低排放公交车;(3)智能公交系统,运用先进技术提高公交运营水平。第6章给排水设施建设6.1给水设施规划与建设6.1.1给水设施规划(1)水源规划:根据城市地理位置、水资源分布及供需情况,合理选择水源地,保证城市给水安全。(2)供水设施布局:结合城市地形、地貌、人口分布等因素,合理规划水厂、泵站、管网等供水设施的布局。(3)供水设施规模:根据城市用水需求,预测供水设施的设计规模,保证满足城市用水需求。6.1.2给水设施建设(1)水源地保护:加强水源地保护,防止水源污染,保证水质安全。(2)水厂建设:按照规划规模和工艺要求,建设水厂,提高供水水质和处理能力。(3)管网建设:优化给水管网布局,提高供水效率,降低管网漏损。6.2排水设施规划与建设6.2.1排水设施规划(1)排水体制:根据城市地形、地貌、气候等特点,合理选择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2)排水设施布局: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合理规划排水管网、泵站、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布局。(3)排水设施规模:根据城市排水需求,预测排水设施的设计规模,保证排水畅通。6.2.2排水设施建设(1)排水管网建设:按照规划要求,建设排水管网,保证排水畅通,减少城市内涝现象。(2)泵站建设:根据城市排水需求,建设雨水泵站和污水泵站,提高排水能力。(3)污水处理厂建设:按照规划规模和工艺要求,建设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能力。6.3雨污分流与污水处理(1)雨污分流制度:实行雨污分流制度,将雨水和污水分开收集、输送和处理。(2)雨水收集与利用:加强雨水收集和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3)污水处理: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污水处理效果,保证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4)中水回用:对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实现中水回用,减轻城市供水压力。第7章电力与通信设施建设7.1电力设施规划与建设7.1.1电力需求预测在电力设施建设之前,应对城市规划区域内的电力需求进行科学预测。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人口增长、产业结构及能源政策等因素,采用合适的预测方法,保证电力供应与需求平衡。7.1.2电网结构规划根据电力需求预测,合理规划电网结构,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保证电网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同时考虑电网的可持续发展。7.1.3电力设施布局电力设施布局应遵循安全、环保、经济、美观的原则,充分考虑城市地形地貌、土地利用、交通等因素,合理确定变电站、配电房、线路等设施的布局。7.1.4电力设施建设电力设施建设应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同时注重绿色环保,减少对环境的影响。7.2通信设施规划与建设7.2.1通信需求预测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人口增长,预测通信需求,包括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需求。为通信设施建设提供依据。7.2.2通信网络规划根据通信需求预测,合理规划通信网络结构,包括传输网、接入网、核心网等。保证通信网络的稳定性、高速性和覆盖面。7.2.3通信设施布局通信设施布局应遵循安全、环保、经济、美观的原则,结合城市地形地貌、土地利用、交通等因素,合理确定通信基站、光纤网络等设施的布局。7.2.4通信设施建设通信设施建设应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同时注重绿色环保,减少对环境的影响。7.3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7.3.1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网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实现电网的智能化。智能电网建设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电网设备智能化升级;(2)电网运行管理与优化;(3)分布式能源与储能技术的应用;(4)电动汽车与电网的互动。7.3.2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应以智能电网为基础,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3)城市生态环境监测与治理;(4)城市安全与应急指挥。(本章完)第8章燃气与热力设施建设8.1燃气设施规划与建设8.1.1燃气设施规划城市规划中,燃气设施规划是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内容应包括:(1)确定燃气设施规模及布局,满足城市用气需求;(2)选择合理的燃气输配方式,保证输配安全、高效;(3)制定燃气设施建设标准,保障工程质量;(4)预留燃气设施发展空间,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8.1.2燃气设施建设燃气设施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燃气工程设计规范;(2)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设施运行效率;(3)注重环保,降低燃气设施对环境的影响;(4)保证施工安全,预防发生。8.2热力设施规划与建设8.2.1热力设施规划热力设施规划应考虑以下方面:(1)根据城市能源结构及用热需求,确定热源类型和规模;(2)合理布局热力网,提高热能输送效率;(3)注重热力设施与城市规划的协调,避免重复建设;(4)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热能利用效率。8.2.2热力设施建设热力设施建设要求如下:(1)遵循国家及地方热力工程设计规范,保证工程质量;(2)选用高效、环保的热力设备,降低能源消耗;(3)强化施工管理,保证施工安全;(4)充分考虑设施运行维护,提高设施使用寿命。8.3分布式能源与多能互补8.3.1分布式能源分布式能源是指在城市区域内,利用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等资源,通过高效能源转换技术,为用户提供冷、热、电等多种能源需求的系统。分布式能源规划与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结合城市能源需求,优化能源结构;(2)采用先进能源转换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注重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实现能源设施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共生。8.3.2多能互补多能互补是指利用不同类型的能源相互补充,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多能互补规划与建设应考虑以下方面:(1)合理配置能源类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优化能源输配系统,降低能源损失;(3)创新能源利用技术,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4)注重能源设施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第9章城市生态环境建设9.1城市绿化规划与建设9.1.1绿地系统布局城市绿化规划应结合城市总体布局,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绿地系统。重点加强城市公园、绿化带、防护绿地及附属绿地的规划与建设,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网络。9.1.2公园绿地建设加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提高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注重绿地质量与功能,满足市民休闲、游憩、健身等需求。同时注重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绿地系统,弘扬地域文化。9.1.3防护绿地建设在城市周边、主要道路两侧、污染源周边等区域,规划防护绿地,发挥其生态防护功能,降低城市污染,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9.1.4居住区绿化建设居住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烹饪工艺学(第2版) 课件 单元11食物熟处理的方法
- 《时尚北京》杂志2023年第12期
- 二零二五年度高等教育机构师资培养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部件图纸保密共享协议
- 女性营养与保健课件
- Unit 1 Meeting new people Part A How do we get to know people【知识精研】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幼教项目贝瓦网》课件
- 《句子衔接与排序》课件
- 《HIV护理与防护》课件
-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2024-2030年中国高空外墙清洗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医院殡葬服务管理制度
- 工业机器人仿真软件:Epson RC+ Simulator:机器人基本操作:EpsonRC+Simulator界面介绍
- 项目三任务1:认识超声波雷达(课件)
- 起重机械生产单位质量安全总监-特种设备考试题库
- 煤矿自救互救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云南省红河州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DZ∕T 0080-2010 煤炭地球物理测井规范(正式版)
- 幼儿园木工坊安全教育
-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文意概括简答题知识清单 (二)
- 内科主任年终述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