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设施园艺种植技术手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C/2F/wKhkGWcVu_GAflprAAKvE-sMctg901.jpg)
![农业设施园艺种植技术手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C/2F/wKhkGWcVu_GAflprAAKvE-sMctg9012.jpg)
![农业设施园艺种植技术手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C/2F/wKhkGWcVu_GAflprAAKvE-sMctg9013.jpg)
![农业设施园艺种植技术手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C/2F/wKhkGWcVu_GAflprAAKvE-sMctg9014.jpg)
![农业设施园艺种植技术手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C/2F/wKhkGWcVu_GAflprAAKvE-sMctg90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设施园艺种植技术手册TOC\o"1-2"\h\u11992第1章绪论 3168531.1设施园艺概述 326781.2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9719第2章设施园艺类型与结构 4175872.1设施类型及其特点 4246902.2设施结构设计要点 55912.3设施材料的选用 526270第3章设施园艺环境调控技术 583023.1温度调控 5126623.1.1温度调控原则 6109793.1.2温度调控措施 6167043.2湿度调控 676003.2.1湿度调控原则 6295643.2.2湿度调控措施 650423.3光照调控 6259653.3.1光照调控原则 6214023.3.2光照调控措施 6122053.4二氧化碳浓度调控 7300983.4.1二氧化碳浓度调控原则 7275713.4.2二氧化碳浓度调控措施 728494第4章土壤与基质管理 7149004.1土壤特性与改良 73384.1.1土壤物理性质 7311604.1.2土壤化学性质 760664.1.3土壤生物性质 758734.1.4土壤改良措施 74144.2基质选择与配比 8277834.2.1基质概念 8159854.2.2基质种类 857464.2.3基质配比 8215384.2.4基质配比原则 8320404.3土壤与基质消毒处理 85794.3.1消毒目的 8161594.3.2消毒方法 8322434.3.3蒸汽消毒 849794.3.4化学消毒 816474.3.5生物消毒 822196第5章灌溉与施肥技术 9243625.1灌溉系统及其选择 9151415.1.1地下灌溉系统 9254865.1.2地面灌溉系统 981815.1.3喷灌系统 9188985.1.4滴灌与微灌系统选择 9284685.2灌溉制度与灌溉技术 955215.2.1灌溉制度 983495.2.2灌溉技术 945.3施肥技术及其管理 10121285.3.1施肥技术 1028215.3.2施肥管理 10919第6章育苗技术 10238886.1育苗基质的选择与处理 1051316.1.1选择原则 10147426.1.2常用育苗基质 10275046.1.3基质处理 11121276.2播种与催芽 11215786.2.1播种 11235066.2.2催芽 11187016.3苗期管理 114716.3.1水分管理 11292446.3.2温度管理 11154086.3.3光照管理 1127136.3.4肥料管理 11249596.3.5病虫害防治 11411第7章设施蔬菜种植技术 12126257.1品种选择与茬口安排 12140187.1.1品种选择 12232047.1.2茬口安排 12155047.2栽培管理技术 12121657.2.1土壤管理 12184697.2.2播种与育苗 12140117.2.3定植 12232447.2.4水肥管理 1250097.2.5环境调控 12238147.3病虫害防治 13156877.3.1农业防治 13242767.3.2生物防治 1327367.3.3化学防治 1339097.3.4物理防治 1331741第8章设施水果种植技术 13198688.1品种选择与栽培习性 13153198.1.1葡萄 1321898.1.2樱桃 13230788.1.3猕猴桃 1311128.2栽培管理技术 1456938.2.1土壤管理 1499358.2.2树体管理 14315588.2.3环境调控 1483358.3病虫害防治与采后处理 14269078.3.1病虫害防治 14176478.3.2采后处理 1413563第9章设施花卉种植技术 15118899.1品种选择与繁殖技术 15104169.1.1品种选择 15316779.1.2繁殖技术 1572079.2栽培管理技术 1544589.2.1土壤管理 1511619.2.2水肥管理 15284549.2.3温度与光照管理 15279859.2.4植株调整 15232879.3病虫害防治与花期调控 16130559.3.1病虫害防治 16316609.3.2花期调控 1621577第10章设施园艺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1695310.1现代设施园艺技术 16563310.1.1新型材料应用 162254710.1.2结构设计优化 162228310.1.3环境调控技术 161504810.2节能减排技术 16744410.2.1节能技术 163260510.2.2减排技术 172659810.3智能化管理与信息化技术 171620110.3.1智能化管理 17219910.3.2信息化技术 173045710.4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17第1章绪论1.1设施园艺概述设施园艺是一种通过利用人工建造的农业设施,对园艺作物进行环境调控,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它将现代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相结合,旨在为园艺作物生长提供最适宜的环境条件。设施园艺具有延长生产季节、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节约水资源、减少农药使用等优点,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2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科技进步,设施园艺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我国设施园艺面积已居世界首位,设施类型和种植技术也日趋成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施类型多样化。从简单的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发展到现在的连栋温室、智能温室等多种类型,满足了不同作物和地区生产需求。(2)种植技术不断创新。设施园艺技术已从单纯的温度、湿度调控,发展到现在的水肥一体化、立体栽培、无土栽培、植物工厂等高新技术。(3)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制定一系列设施园艺标准,规范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4)产业布局逐渐优化。设施园艺已从传统的农业产区向非产区拓展,形成了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5)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设施园艺与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了产业附加值。未来,设施园艺将继续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设施园艺生产自动化、智能化。(2)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推广节能减排、生态循环等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加强。提高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4)产业融合发展。设施园艺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促进农民增收。(5)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设施园艺的国际竞争力。第2章设施园艺类型与结构2.1设施类型及其特点设施园艺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设施类型包括以下几种:(1)玻璃温室:具有较高的透光率,良好的保温功能,适用于多种作物周年生产。但投资成本较高,能耗较大。(2)塑料大棚:投资成本较低,搭建简单,适应性强,广泛用于蔬菜、花卉等作物的生产。但保温功能相对较差,使用寿命较短。(3)日光温室: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节能环保,适合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生产。但受光照时间和强度的影响较大,南北方向布局受限。(4)连栋温室:将多个独立温室连接在一起,提高空间利用率,便于管理和机械化作业。但结构复杂,投资成本高,维护难度大。2.2设施结构设计要点设施结构设计是设施园艺的关键环节,以下为设计要点:(1)合理布局:根据地形、气候条件、作物需求等因素,合理选择设施类型和规模,进行科学布局。(2)承重结构:保证设施承重结构的安全、稳定,满足抗风、抗雪要求。(3)覆盖材料:选择适宜的覆盖材料,保证透光、保温、抗紫外线等功能。(4)通风系统:设置合理的通风系统,保证设施内空气流通,调节温湿度。(5)灌溉系统:根据作物需求,配置合适的灌溉设备,实现水肥一体化。(6)配套设施:配置必要的生产设备,如补光灯、湿帘、加温设备等。2.3设施材料的选用设施材料的选用对设施园艺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选用要点:(1)骨架材料:选用轻质、高强、耐腐蚀的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2)覆盖材料:选用透光率高、保温功能好、抗老化、抗紫外线的高质量塑料薄膜、玻璃或PC板。(3)保温材料:选用导热系数低、环保、经济实惠的保温材料,如岩棉、玻璃棉等。(4)辅助材料:根据实际需求,选用合适的辅助材料,如密封胶、紧固件、电线电缆等。注意:在选用材料时,需综合考虑成本、功能、使用寿命等因素,做到经济、实用、安全。第3章设施园艺环境调控技术3.1温度调控设施园艺中,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的温度调控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3.1.1温度调控原则(1)根据作物生长阶段的需求,调整室内温度。(2)保持昼夜温差,促进作物生长。(3)避免温度骤变,减少作物生长压力。3.1.2温度调控措施(1)采用保温材料,如棉被、泡沫等,保持设施内温度。(2)利用通风、湿帘等设施,降低室内温度。(3)使用加热设备,如电热风机、热水循环系统等,提高室内温度。3.2湿度调控湿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合理的湿度调控有利于作物生长,预防病虫害。3.2.1湿度调控原则(1)根据作物生长需求,保持适宜的相对湿度。(2)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影响作物生长。3.2.2湿度调控措施(1)采用喷雾、滴灌等灌溉方式,保持土壤湿度。(2)利用通风、除湿设备,调节室内相对湿度。(3)采用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等方法,减少土壤水分蒸发。3.3光照调控光照对植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光照调控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3.3.1光照调控原则(1)满足作物生长所需光照强度和时间。(2)避免强光直射,防止作物日灼。3.3.2光照调控措施(1)采用遮阳网、反光膜等材料,调节光照强度。(2)利用补光灯,如LED灯、荧光灯等,补充光照。(3)调整设施内作物布局,提高光照利用率。3.4二氧化碳浓度调控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3.4.1二氧化碳浓度调控原则(1)根据作物生长需求,保持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2)避免二氧化碳浓度过高,造成作物生长不良。3.4.2二氧化碳浓度调控措施(1)采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增加室内二氧化碳浓度。(2)利用通风设备,调节室内外二氧化碳浓度差。(3)合理密植,提高作物对二氧化碳的利用效率。第4章土壤与基质管理4.1土壤特性与改良4.1.1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其物理性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大影响。主要包括土壤质地、结构、孔隙度、容重和温度等。了解并改善这些性质,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4.1.2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化学性质涉及土壤pH值、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养分含量等。合理调整土壤化学性质,有利于植物吸收养分,促进生长。4.1.3土壤生物性质土壤生物性质主要包括土壤微生物、动物和植物根系等。维护土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植物抗逆性。4.1.4土壤改良措施(1)物理改良:通过深翻、松土、添加有机物料等方法,改善土壤质地和结构,提高土壤孔隙度和水分保持能力。(2)化学改良:通过调整土壤pH值、施用有机肥和微生物肥等,提高土壤肥力和阳离子交换量。(3)生物改良:利用微生物、绿肥和生物有机肥等,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生物活性。4.2基质选择与配比4.2.1基质概念基质是指用于替代或部分替代自然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支持和养分的材料。在设施园艺中,选择合适的基质对植物生长。4.2.2基质种类常用的基质材料有泥炭、椰糠、珍珠岩、蛭石、陶粒等。不同基质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应根据植物生长需求进行选择。4.2.3基质配比合理的基质配比能够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对水分、养分和空气的需求。一般而言,基质配比应包括保水性、透气性和养分供应三个方面。4.2.4基质配比原则(1)根据植物种类和生长阶段确定基质配比。(2)保证基质具有良好的孔隙度和适宜的容重。(3)考虑基质的养分含量,合理施用化肥和有机肥。4.3土壤与基质消毒处理4.3.1消毒目的土壤与基质消毒处理是为了杀灭病原菌、杂草种子和害虫,减少病虫害发生,保证植物健康生长。4.3.2消毒方法常用的消毒方法有蒸汽消毒、化学消毒和生物消毒等。4.3.3蒸汽消毒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杀灭土壤和基质中的病原菌、杂草种子和害虫。蒸汽消毒效果好,但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4.3.4化学消毒使用化学消毒剂(如甲醛、氯化苦、漂白粉等)对土壤和基质进行处理。化学消毒操作简便,但需注意消毒剂残留问题。4.3.5生物消毒利用生物制剂(如微生物菌剂、生物酶等)进行土壤和基质消毒。生物消毒具有环保、无污染的优点,但效果相对较慢。第5章灌溉与施肥技术5.1灌溉系统及其选择农业设施园艺种植中,灌溉系统是关键环节,关系到植物生长的优劣。合理选择灌溉系统,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作物生长需求。常见的灌溉系统有以下几种:5.1.1地下灌溉系统地下灌溉系统主要包括滴灌、微灌等。该系统具有节水、节能、减少土壤盐渍化等优点,适用于设施园艺中各种作物的种植。5.1.2地面灌溉系统地面灌溉系统包括畦灌、沟灌等。该系统适用于大面积作物种植,但需注意控制灌溉水深度,避免造成水土流失。5.1.3喷灌系统喷灌系统通过喷头将水均匀喷洒在作物表面,具有节水、提高土壤透气性等优点,适用于叶菜类、观赏植物等作物。5.1.4滴灌与微灌系统选择在选择滴灌与微灌系统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作物种类及生长阶段;(2)土壤类型及水肥条件;(3)水源及水质状况;(4)投资预算及运行成本。5.2灌溉制度与灌溉技术5.2.1灌溉制度灌溉制度应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土壤湿度、气候条件等因素制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灌溉时期:根据作物需水关键期进行灌溉;(2)灌溉次数: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及土壤湿度确定;(3)灌溉水量:根据作物需水量、土壤类型及气候条件计算;(4)灌溉间隔:根据土壤蒸发蒸腾量及作物需水量确定。5.2.2灌溉技术(1)畦灌技术:控制畦长、畦宽、畦高,使灌溉水均匀分布在畦面上;(2)滴灌技术:合理设置滴头间距、滴头流量,保证灌溉均匀;(3)喷灌技术:选择合适的喷头型号和布置方式,保证喷洒均匀;(4)微灌技术:根据作物需水特点,选用适宜的灌水器,实现精确灌溉。5.3施肥技术及其管理5.3.1施肥技术(1)基肥:在作物播种或定植前施入,以有机肥为主,提高土壤肥力;(2)追肥: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及需肥特点进行施用,以速效肥料为主;(3)叶面肥:通过叶面喷施,补充作物生长所需微量元素;(4)灌溉施肥:结合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实现水肥一体化。5.3.2施肥管理(1)施肥量:根据作物需肥量、土壤肥力状况及肥料利用率计算;(2)施肥时期: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及需肥关键期进行;(3)施肥方法:合理选择施肥方式,保证肥料利用率;(4)施肥监测:定期检测土壤养分,调整施肥方案,避免过量或不足。第6章育苗技术6.1育苗基质的选择与处理育苗基质是育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应选择具有良好保水性、透气性和适宜pH值的材料。以下是育苗基质的选择与处理方法。6.1.1选择原则(1)保水性:基质应具有一定的持水能力,以减少灌溉次数,同时避免水分过多导致根部缺氧。(2)透气性:基质需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以利于根系呼吸和生长。(3)适宜pH值:根据不同作物对pH值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基质。6.1.2常用育苗基质(1)泥炭:保水性好,透气性一般,pH值适中。(2)珍珠岩:透气性好,保水性较差,常与其他基质混合使用。(3)蛭石:保水性好,透气性一般,常与其他基质混合使用。(4)椰糠:保水性和透气性较好,pH值偏碱性。6.1.3基质处理(1)消毒:为防止病虫害传播,使用前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如蒸汽消毒、化学消毒等。(2)配比: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合理搭配不同基质,提高育苗效果。(3)加水:将基质加水搅拌均匀,使基质含水量达到60%70%。6.2播种与催芽播种与催芽是育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种子的出苗率和幼苗的生长发育。6.2.1播种(1)选种:选择成熟、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2)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作物生长周期,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3)播种方法:采用撒播、点播或条播等方法,保证播种均匀。(4)播种深度:根据种子大小和质地,确定适宜的播种深度。6.2.2催芽(1)温度:根据种子发芽温度要求,控制室温或使用恒温箱。(2)湿度:保持基质湿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3)光照:部分作物种子需光照促进发芽,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光照处理。6.3苗期管理苗期管理是保证幼苗健康生长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6.3.1水分管理根据气候条件、作物生长需求和基质湿度,合理灌溉,保持基质湿润。6.3.2温度管理根据作物生长温度要求,采取适当的措施调节温度,如通风、加热或降温等。6.3.3光照管理合理控制光照时间,促进幼苗光合作用,防止徒长。6.3.4肥料管理根据幼苗生长需求,适时施用适量肥料,促进幼苗生长。6.3.5病虫害防治加强苗期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证幼苗健康。第7章设施蔬菜种植技术7.1品种选择与茬口安排7.1.1品种选择在设施蔬菜种植中,应根据市场需求、当地气候条件、设施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宜的蔬菜品种。应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还需根据不同季节选择适宜的品种。7.1.2茬口安排设施蔬菜种植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茬口周期合理安排。一般分为以下几种茬口:(1)早春茬:1月至3月播种,4月至6月收获。(2)春夏茬:4月至6月播种,7月至9月收获。(3)夏秋茬:7月至9月播种,10月至12月收获。(4)秋冬茬:10月至12月播种,翌年1月至3月收获。7.2栽培管理技术7.2.1土壤管理(1)土壤改良:通过深翻、增施有机肥、调整pH值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2)土壤消毒:采用高温消毒、化学消毒等方法,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7.2.2播种与育苗(1)播种:根据不同蔬菜品种的播种季节和生育期,适时播种。(2)育苗:采用穴盘、营养土块等育苗方式,培育壮苗。7.2.3定植(1)定植时间:根据蔬菜品种和设施条件,选择适宜的定植时间。(2)定植密度:根据蔬菜品种、栽培方式和设施条件,合理确定定植密度。7.2.4水肥管理(1)灌溉:采用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保持土壤湿润。(2)施肥:根据蔬菜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和微生物肥。7.2.5环境调控(1)温度:通过通风、加热、降温等措施,保持设施内温度适宜。(2)光照:合理调整遮阳、补光等措施,满足蔬菜生长对光照的需求。(3)湿度:通过通风、降湿等措施,保持设施内湿度适宜。7.3病虫害防治7.3.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2)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逆性,减少病虫害发生。(3)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虫害传播。7.3.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等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7.3.3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注意轮换用药、交替用药,降低病虫害抗药性。7.3.4物理防治采用黄板、蓝板、杀虫灯等物理方法,诱杀害虫。第8章设施水果种植技术8.1品种选择与栽培习性在选择设施水果种植品种时,应根据当地气候、市场需求、设施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应优先选择适应性强、抗病性好、成熟期适中、品质优良的品种。以下是一些常见设施水果的栽培习性介绍。8.1.1葡萄(1)品种选择:选择适应设施栽培、生长势中等、成熟期适中、果实品质好的品种,如京欣、巨峰、玫瑰香等。(2)栽培习性:葡萄喜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佳。8.1.2樱桃(1)品种选择:选择成熟期适中、果实大、色泽艳丽、品质优良的品种,如红灯、美早、乌克兰系列等。(2)栽培习性:樱桃对土壤要求较高,适宜在排水良好、肥沃、深厚的沙壤土上生长。8.1.3猕猴桃(1)品种选择:选择果实大、品质好、抗病性强的品种,如金艳、海沃德、徐香等。(2)栽培习性:猕猴桃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较严,以排水良好、肥沃、深厚的沙壤土为宜。8.2栽培管理技术8.2.1土壤管理(1)施肥:根据不同水果的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和微生物肥料,保证养分供应。(2)灌水:根据气候变化和植株生长状况,适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度。(3)中耕除草:定期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减少病虫害发生。8.2.2树体管理(1)修剪:根据不同水果的生长习性,进行合理的修剪,调整树体结构,促进通风透光。(2)绑蔓:对葡萄、猕猴桃等蔓性水果进行绑蔓,保持植株生长有序。(3)疏花疏果:根据树体生长状况,适时进行疏花疏果,保证果实品质。8.2.3环境调控(1)温度:根据不同水果的生长需求,调控设施内的温度,保证果实正常生长。(2)光照:采用人工补光等措施,提高设施内的光照强度,促进果实品质。(3)湿度:合理调控设施内的湿度,防止病虫害发生。8.3病虫害防治与采后处理8.3.1病虫害防治(1)农业防治:采用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提高植株抗病能力。(2)物理防治:利用黄板、蓝板等物理方法诱杀病虫害。(3)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8.3.2采后处理(1)采收:根据果实成熟度,适时进行采收。(2)分级包装:将采收后的果实进行分级、包装,提高商品价值。(3)储藏保鲜:根据不同水果的特性,采用适宜的储藏方法,延长果实保鲜期。第9章设施花卉种植技术9.1品种选择与繁殖技术9.1.1品种选择在选择设施花卉种植品种时,应根据市场需求、当地气候条件、设施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优先选择耐寒、耐热、抗病性强、生长周期适中的品种。同时注重品种的花色、花形、花香等观赏性状,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9.1.2繁殖技术(1)播种繁殖:选择优质种子,掌握适宜的播种时间、温度和湿度。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提高发芽率。(2)扦插繁殖: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优质插穗,适当处理插穗,提高生根率。(3)分株繁殖: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适时进行分株,注意伤口处理和植株恢复。9.2栽培管理技术9.2.1土壤管理选用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土壤,适当进行土壤改良。定期进行中耕、松土,保持土壤透气性。9.2.2水肥管理(1)浇水:根据花卉生长习性,合理控制浇水量和浇水次数,避免水分过多或不足。(2)施肥:根据花卉生长需求,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9.2.3温度与光照管理(1)温度:根据花卉生长习性,调控设施内温度,避免低温或高温对花卉生长造成影响。(2)光照:合理调整遮阴和补光,保证花卉生长所需的光照条件。9.2.4植株调整根据花卉生长情况,适时进行摘心、疏枝、绑蔓等植株调整措施,促进花卉健康生长。9.3病虫害防治与花期调控9.3.1病虫害防治(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减少病虫害发生。(2)物理防治:利用黄板、蓝板等物理方法诱杀害虫。(3)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注意轮换用药,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9.3.2花期调控根据市场需求,采取适当的措施调控花卉花期,如温度、光照、施肥等。同时注意观察花卉生长状况,适时调整花期调控措施。第10章设施园艺新技术与发展趋势10.1现代设施园艺技术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设施园艺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章首先介绍现代设施园艺技术,包括新型材料、结构设计、环境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4064-2:2024 EN Water meters for cold potable water and hot water - Part 2: Test methods
- 2025年度厂房施工合同纠纷解决协议(新版)
- 2025年度渔船租赁及船舶保险风险评估与管理合同
- 2025年度金融中心保安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宠物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合同
- 2025年地面瞄准设备、定位定向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幼儿园农业与自然知识教育计划
- 非营利组织保安工作总结与志愿者管理计划
- 班级学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计划
- 班级建设与发展的长远规划计划
- 2024医师资格考试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 钻井安全操作规程中英文
- 富氢水水素水推广方法
- 根据铜价计算各种电缆参考价格
- 2022年虚拟数字人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 JJF(石化)007-2018铅笔硬度计校准规范
- GB/T 13364-2008往复泵机械振动测试方法
- 【培训课件】有效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 子宫瘢痕处妊娠-课件
- 烟花爆竹合作协议书模板(5篇)
- 老年社会工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