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巩固卷15环境与发展(解析版)_第1页
考点巩固卷15环境与发展(解析版)_第2页
考点巩固卷15环境与发展(解析版)_第3页
考点巩固卷15环境与发展(解析版)_第4页
考点巩固卷15环境与发展(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巩固卷15环境与发展考点01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建议用时:20分钟)考点0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建议用时:20分钟)考点03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议用时:20分钟)考点01我国区域发展战略(2024·山东泰安·二模)研究人口时空演化特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下图为2013~2017年珠江—西江经济带人口密度年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2013~2017年该经济带内人口(

)A.人口分布趋于均匀 B.增长方式单一C.集聚程度增强 D.增长速率相近2.南宁和崇左人口密度年均变化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交通通达度 B.距广州远近 C.生育观念的变化 D.城镇化水平3.为优化人口分布格局,该经济带应(

)A.治理城市交通拥堵 B.加强区域分工协作C.改善上游生态环境 D.加快自然资源开发【答案】1.C2.D3.B【解析】1.读图可知,区域中的广州、佛山、南宁核心城市人口密度增幅最大,百色、崇左人口密度增幅最小,两类城市差异大,说明区域人口的集聚程度增强,人口分布不均现象加剧,A错误,C正确;该图反映的是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没有说明人口增长的方式,B错误;图示区域各城市人口密度变化的差异大,所以增长速率差异大,D错误。故选C。2.读图可知,南宁人口密度增长幅度大,崇左人口密度增长幅度小,主要原因是南宁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城镇化速度快,城镇化水平高,人口不断向南宁集聚,导致南宁的人口密度增长幅度高于崇左,D正确;崇左和南宁都在江边,航运条件相似,水运通达度没有明显差异,A错误;结合比例尺可知,南宁和崇左距离广州的距离都较远,而且南宁比崇左距离广州只近了一百公里左右,广州对两地的影响很小,B错误;家庭生育观在5年时间内对人口的影响很小,C错误。故选D。3.为优化人口分布格局,该经济带应加强区域分工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B正确;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对优化区域人口分布格局的影响很小,反而可能会促使更多的人口涌入大城市,A错误;改善上游生态环境,与优化人口分布格局关系不大,C错误;加快自然资源开发,会吸引人口迁入资源开发区域,不利于优化人口分布格局,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经济因素(主导):①经济发展水平②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社会因素:政策、战争、社会变革、宗教信仰、文化教育的发展、家庭和婚姻。(2024·天津河东·一模)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图示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相关的国家战略有(

)①一带一路②中部崛起③西部大开发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5.长江经济带不搞大开发的原因(

)①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②长江是国家不可替代的战略水源地和清洁能源基地③经济带生态地理格局特殊,自然生态灾害类型多风险高④不搞大开发是国家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根本要求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4.A5.D【解析】4.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一带一路经济带包含重庆、云南等地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包含上海、浙江等地区,涉及长江经济带,①符合题意;中部地区包括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涉及长江经济带,②符合题意;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区,涉及长江经济带,③符合题意;东北老工业基地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与长江经济带不相关,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5.长江以水为纽带,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江湖库,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和生态屏障,①正确;长江发源于亚洲水塔,多年径流量约1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6%,是国家不可替代的战略水源地,长江水能资源极为丰富,是国家不可替代的清洁能源基地,②正确;长江经济带生态地理格局特殊,自然生态灾害类型多风险高,③正确;长江经济带不搞大开发是国家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根本要求,④正确。所以选D。【点睛】2016年1月5日,在重庆调研的总书记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定了向、定了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也体现了这一思路,将改善长江生态环境放在压倒性位置。(2024·黑龙江·模拟预测)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人口流动活跃地区。下表为2020年长江经济带中的9省(直辖市)省际流出人口情况。表中数值为某省(直辖市)流向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占该省《直辖市》全部省际流出人口比值(前三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流出地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川渝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流向地江苏0.40上海0.41上海0.22浙江0.27广东0.36广东0.44广东0.64广东0.22广东0.25浙江0.12浙江0.11江苏0.13江苏0.27浙江0.25浙江0.09浙江0.09浙江0.14浙江0.13安徽0.07山东0.07广东0.08上海0.21福建0.10上海0.07广西0.03四川0.13重庆0.116.2020年长江经济带内省际流出人口流向空间分布表现为(

)A.长江中游地区流向集中,以向区外流动为主B.长三角地区流向分散,以区内流动为主C.安徽省流向分散,以向区外流动为主D.四川省流向集中,以区内流动为主7.浙江是长江经济带内流动人口第一流向地,主要是因为浙江(

)A.经济水平高 B.土地面积大 C.就业岗位多 D.地理位置优【答案】6.A7.C【分析】6.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长江中游地区主要流向广东、浙江等地,流向较为集中,以向区外流动为主,A正确;长三角地区主要流向江苏、上海、浙江等地,流向较为集中,B错误;安徽主要流向浙江、江苏、上海,主要流向长三角地区,以向区内流动为主,C错误;四川主要流向广东、浙江、重庆等地,以向区外流动为主,D错误。所以选A。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浙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较大,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大量人员迁入,C正确;单纯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不是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A错误;土地面积、地理位置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BD错误。所以选C。【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这些因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和分析:自然环境因素:这包括气候、土壤、水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因素。自然环境的优美、适宜的气候和资源的丰富性往往能够吸引人口迁入;相反,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或资源枯竭的地区则可能导致人口大量迁出。社会经济因素:涵盖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设施、文化教育和科技发展、婚姻家庭状况等方面。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通常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之一。(2024·全国·模拟预测)经济带理论是研究人口地理的重要理论,有学者参考“黑河—腾冲”线,平行画出了烟南(烟台—南宁)线和上珠(上海—珠海)线。图1为烟南线、上珠线主要城市示意图,图2为2011—2022年烟南线、上珠线主要城市GDP平均增长率和全国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统计图。据此完成问题。8.关于2011—2022年烟南线、上珠线主要城市GDP增长情况,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烟南线、上珠线主要城市GDP平均增长率始终高于全国均值B.上珠线主要城市的GDP平均增长率低于烟南线C.两线主要城市GDP向追求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注重提质增效D.烟南线主要城市GDP增长量高于上珠线9.为促进烟南线和上珠线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加强烟南线与上珠线城市带之间的交通联系,加快产业转移②削减对上珠线主要城市经济增长的政策支持,以平衡地区差异③加强对烟南线主要城市的财政、金融支持,着力筑建发展平台④减少烟南线主要城市人口在区域间的流动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答案】8.C9.D【解析】8.读图可知,2021年全国GDP平均增长率高于两线主要城市GDP平均增长率,A错误;2017—2020年,上珠线主要城市GDP平均增长率较烟南线主要城市高,B错误;两线主要城市GDP平均增长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说明两线主要城市GDP增长可能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注重提质增效,C正确;图示只是GDP平均增长率,上珠线主要城市经济体量更大,其经济增长量应该更大,D错误。故选C。9.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应建立在人才、资金、技术、产业、发展理念等充分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之上,发展经济不应减少城市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④错误;为了平衡地区发展差异而削减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政策支持,不符合实际,②错误;上珠线与烟南线城市带应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联系,促进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同时增强对烟南线城市的政策、财政、金融扶持力度,着力筑建发展平台,促进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①③正确。故选D。【点睛】常规坐标图判读的四个步骤:读图名,弄清坐标图所反映的地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并关注图例与注记等图形信息。读取纵、横坐标所示内容:在阅读坐标图时,首先要弄清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分析纵、横坐标所示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读取坐标数值或趋向:通常坐标图上的点、线、柱等,既可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又可反映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要积极思维,既要从坐标图上准确读取相关数据,做出定量认识,又要联系相关地理知识,做出定性分析。综合分析数据特点及其变化趋势。10.(2024·贵州遵义·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战略定位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发挥城市经济带动作用及辐射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成渝资源禀赋相似、目标市场趋同,导致成都、重庆和成渝中间地带产业同质化问题突出,制约了区域协同发展。下图示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及2023年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1)简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区位优势。(2)分析成渝中间地带国内生产总值偏低的主要原因。(3)从产业协同角度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提出建议。【答案】(1)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地理位置优越;川渝两地历史同脉、文化同源,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是国家打造的新的经济增长极,政策支持。(2)成都和重庆两个中心城市的产业同质化严重,中心城市产业辐射带动效益不足;中心城市对成渝中间地带的资源吸引过强过大,成渝中间地带经济落后。(3)加强成都、重庆和成渝中间地带的产业合作,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各地区间分工协作;产业间错位发展,以创新为驱动力,完善产业链;加快成渝地区区域一体化进程,提高其产业协同发展水平。【分析】本题以成渝经济圈为材料,涉及城市群的区位条件、城市群发展的建议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地理学科综合素养。【详解】(1)由材料可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处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两地交流频繁,川渝两地历史同脉、文化同源,有良好的合作基础;由材料可知,战略定位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国家打造的新的经济增长极,政策支持。(2)由材料可知,成渝资源禀赋相似、目标市场趋同,成都和重庆两个中心城市的产业同质化严重,中心城市产业辐射带动效益不足;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中心城市对成渝中间地带的资源吸引过强过大,成渝中间地带经济落后。(3)加强成都、重庆和成渝中间地带的产业合作,统筹规划发挥各地优势,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各地区间分工协作;产业间错位发展,以创新为驱动力,统一生产要素的流动,完善产业链;加快成渝地区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其产业协同发展水平。考点0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024·河南许昌·模拟预测)2011年3月日本发生9级地震,由此引发的海啸,直接冲击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多处核设施停止运转,核反应堆无法正常冷却,只有向核反应堆里注入新的冷却水,因此受到核反应堆的污染,形成大量的核污染水,无处可排,于是日本在核电站周围建造大量的储水罐储存核污染水,预计到2022年核电厂废水储存设施将达到极限。2021年4月9日,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此决定当时引起世界范围民众的强烈反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日本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可能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A.放射性元素会在排放点附近海域的海洋沉积物和海洋生物中富集B.放射性元素不会迁移、扩散到其他海域C.不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D.我国舟山渔场不会受到影响2.福岛核废水还没处理完,日本却急于重启“超龄服役”核电站,不属于其原因的是(

)A.资源有限的日本非常倚重核电B.日本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核电比例最大C.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D.为实现“碳中和”目标,需关闭一批效率低下的火电厂【答案】1.A2.B【解析】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核污水排入大海中,其中放射性元素会在排放点附近海域的海洋沉积物和海洋生物中富集,A正确;由于放射性元素会随洋流迁移,进而导致其扩散到其他海域,B错误;通过食物链,核污染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C错误;受到海水运动的影响,我国舟山群岛附近海域也会受到污染,渔场会受到影响,D错误。故选A。2.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且自然资源匮乏,对核电的依赖性大,A不符合题意;日本作为发达国家,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C不符合题意;为实现“碳中和”目标,需关闭一批效率低下的火电厂,属于日本急于重启“超龄服役”核电站的原因,D不符合题意;而日本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最大的是石油,不是核电,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核污染的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能引起核污染的原料生产加工使用;2.通过立法限制核的使用和核原料的买卖、交易;3.使用核能源要确定其安全性,以安全最大化为原则;4.加快核能的科技研究,更深入的了解其原理,以更好的掌握和利用核能;5.避免核战争,约束有核国家关于核武器的研制和开发;6.进行核试验和开发核能,应尽量使之在比较偏僻的地方进行,如果有事故,使其造成损失最小。(2024·山东·模拟预测)上坝村(31°N,111°E)位于湖北省种归县,海拔235米,雨季为4—10月,小麦—花生顺坡耕作是当地普遍采用的传统种植方式,水土流失严重。后来,该村在坡耕地内增设植物篱防治水土流失,由于长期的侵蚀和淤积,栽种植物篱的地方坡面微地形发生改变。下图示意上坝村植物篱分布形式,下表示意上坝村年内农事安排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月份123456789101112农事安排田间管理收割小麦、播种花生田间管理收获花生、播种小麦田间管理3.上坝村一年内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月份是(

)A.1月、2月、3月 B.4月、7月、8月C.5月、9月、10月 D.6月、11月、12月4.上坝村植物篱适宜选择的植物是(

)A.一年生草本植物 B.杨树、落叶松等乔木C.茎叶稀疏植物 D.抗药性强、耐贫瘠的灌木5.上坝村植物篱对坡面产生的影响是(

)①a处土壤肥力下降②a处土层增厚③b处水土流失加剧④b处生物多样性增加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3.C4.D5.B【解析】3.上坝村雨季为4—10月,此时雨水多,且当地小麦—花生顺坡耕作是当地普遍采用的传统种植方式,水土流失严重。因此,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月份应该出现在雨季且农事活动频繁时。结合农事安排表,可以看出5月、9月、10月是小麦和花生种植和收获的季节,农事活动频繁,且是雨季,因此水土流失最严重,C正确,ABD错误。故选C。4.上坝村雨季为4—10月,因此植物篱需要能够长期生长,以持续保护坡面。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周期短,不利于长期保持水土,A错误。杨树、落叶松等乔木根系深,但生长周期长,不利于短期内防止水土流失,B错误。茎叶稀疏的植物无法有效覆盖坡面,不利于防止水土流失,C错误。抗药性强、耐贫瘠的灌木既能长期生长,又能有效覆盖坡面,是植物篱的适宜选择,D正确。故选D。5.植物篱能够减少雨水直接冲刷坡面,降低坡面侵蚀,且可拦截泥沙,使a处土层增厚,土壤肥力提高,①错误,②正确。由于植物篱的增设,会使b处的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松散,因此在同样的降水强度下,和以前相比,雨水侵蚀会更加严重,会加剧水土流失,③正确。植物篱增加对b处的生物多样性影响不大,④错误。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点睛】顺坡耕作水土流失的原因。雨季影响:上坝村的雨季集中在4—10月,期间雨水充沛,特别是暴雨和持续降雨时,雨水顺坡而下,带走大量表层土壤。耕作方式的影响:顺坡耕作使土地裸露面积大,没有植被保护,导致土壤易受雨水冲刷,进而造成水土流失。农事活动频繁:在雨季,农民还需要进行花生的田间管理,如除草、施肥等,这些活动也会加剧水土流失。(2024·广东·二模)淮北市地处黄淮海平原南侧,近几十年来煤炭开采规模的扩大导致严重的地表塌陷。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淮北市对塌陷区土地进行回填利用。表1示意1984-2020年淮北市煤炭塌陷区土地回填利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表:1984-2020年淮北市煤炭塌陷区土地回填利用情况年份建设用地(hm²)耕地(hm²)水体等其他用地(hm²)1984142.5297.1510.051990659.0944.9528.8020001246.91251.4672.3720101229.68851.38171.522020683.541470.64319.986.淮北市地表塌陷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植被破坏 B.水体污染 C.土地荒漠化 D.土地盐碱化7.由淮北市塌陷区土地回填利用情况可知(

)A.早期注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B.早期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C.后期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D.后期注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答案】6.A7.C【解析】6.地表塌陷直接影响植被生长,A正确;水体污染和煤炭开采有关,与塌陷无关,B错误;淮北市位于黄淮海平原南侧,降水较多,不易出现土地荒漠化现象,C错误;土地盐碱化与不合理的灌溉或蒸发旺盛有关,地表塌陷不会引起土地盐碱化,D错误。故选A。7.建设用地的经济价值高,回填为建设用地代表重视经济效益;回填为耕地主要为了分配给失去土地的农民,代表重视社会效益;回填水域等其他用地代表重视生态效益。早期回填为建设用地和耕地占比较大,水域等其他用地占比最小,故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AB错误;后期回填为建设用地占比迅速下降,而耕地、水域等其他用地占比迅速提高,故对经济效益重视程度降低,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重视程度提高,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23-24高三上·山东潍坊·期末)海底地下水排泄是指沿海地区地下水携带陆源物质向海洋输送,是沿海海域氮、磷等营养盐的主要来源。浙江省舟山东部东沙湾无河流注入,陆源地下水每年向东沙湾输入大量氮、磷等营养盐。受海域降水和海水运动影响,东沙湾的营养盐浓度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下图示意舟山东部营养盐浓度的采样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东沙湾四处采样点营养盐浓度大小及差异最小的季节是(

)A.A₁>A₂>A₃>A₄,冬季 B.A₁>A₂>A₃>A₄,夏季C.A₁<A₂<A₃<A4,冬季 D.A₁<A₂<A₃<A₄,夏季9.东沙湾海域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咸潮 B.水华 C.赤潮 D.热污染【答案】8.B9.C【解析】8.结合题干“浙江省舟山东部东沙湾无河流注入,陆源地下水每年向东沙湾输入大量氮、磷等营养盐,受海域降水和海水运动影响,东沙湾的营养盐浓度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可知,A1、A2、A3、A4四处采样点距离大陆越来越远,A1处营养盐浓度最大,A2、A3、A4依次减小;差异最小的季节是夏季,因为夏季降水少,陆地地下水补给最多,向东沙湾输入氮、磷等营养盐的数量较多,近岸和远岸都较多,空间差异较小;冬季为枯水期,向东沙湾输入营养盐较少,主要在近岸附近,远岸较少,空间差异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9.结合题干“海底地下水排泄是指沿海地区地下水携带陆源物质向海洋输送,是沿海海域氮、磷等营养盐的主要来源”可知,东沙湾海域由于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盐补给,所以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赤潮,C正确;水华是指在陆地上的淡水湖泊、河流等水域中出现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B错误;咸潮、热污染与水体中的营养盐多少无关,AD错误。故选C。【点睛】海水中由N、P等元素组成的某些盐类,是海洋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盐,通常称为“植物营养盐”,由于各类营养元素在海水中含量很低,在海洋表层常常被海洋浮游植物大量消耗。10.(2024·北京房山·一模)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整理不同时期新疆地区农业活动与水资源的相互作用发展演变的相关资料。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资料卡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①人类社会的早期,新疆地区很少有农业活动,人们多聚居在河流附近。②2000多年前,人们利用新疆地区的地形、土质和地下水资源特点,设计修建了坎儿井,将地下水引流至居住区和农区,灌溉农田,发展起绿洲农业。随着农业规模的扩大,多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加剧了土壤盐碱化。③20世纪末,新疆逐步推广使用“膜下滴灌技术”,将肥料随水滴直接送达地膜覆盖下的农作物根部。与传统的大水漫灌相比,膜下滴灌技术不仅能节省约80%的水资源,还能减轻土壤盐碱化。④随着新疆农作物地膜覆盖的面积逐年增大,地膜残膜污染也日益严重,残膜改变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含水量,削弱土壤抗旱能力,阻碍土壤对农作物的水分供应。对此,当地推广“适时揭膜”和“可降解地膜”等技术,既提高农作物产量,还能减轻残膜的危害。结合实例,从人地关系演变的角度,论述新疆农业活动与水资源的相互影响。【答案】早期,农业活动少,人们多聚居在河流附近,体现了人地关系中适应自然环境;修建坎儿井,发展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体现了人类开发自然环境;“膜下滴灌技术”技术,体现技术革新和环境意识提升的演变过程;“适时揭膜”和“可降解地膜”技术,体现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在农业活动中不断寻求与水资源的和谐共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分析】本题以新疆为背景,涉及新疆农业活动与水资源的相互影响的关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详解】在人地关系演变的视角下,新疆农业活动与水资源的相互影响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阶段来论述。早期适应阶段: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新疆地区的农业活动非常有限。人们主要聚居在河流附近,利用自然水资源进行简单的农业种植和牧业活动。这一时期,人类对水资源的影响较小,人地关系相对和谐。初步开发阶段:2000多年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们开始更广泛地利用新疆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通过修建坎儿井等引水工程,人们将地下水引流至居住区和农田,发展起绿洲农业。这一阶段,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但同时也导致了土壤盐碱化等问题,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紧张。技术革新阶段:20世纪末,为了解决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壤盐碱化问题,新疆开始推广“膜下滴灌技术”。这种技术将肥料随水滴直接送达地膜覆盖下的农作物根部,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并减轻了土壤盐碱化。这一时期,人类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对水资源的更高效利用,人地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环境意识提升阶段:随着地膜覆盖面积的增大,地膜残膜污染成为新的环境问题。残膜改变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影响了农作物的水分供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推广了“适时揭膜”和“可降解地膜”等技术,既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又减轻了残膜的危害。这一阶段,人类在追求农业发展的同时,开始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实现了协调。综上所述,新疆农业活动与水资源的相互影响体现了人地关系从原始的适应到开发、再到技术革新和环境意识提升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在农业活动中不断寻求与水资源的和谐共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考点03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2024·山东济宁·三模)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作物秸秆、谷壳等农业废弃物日益增加。近年来,生物气化(主要为沼气工程)、固化成型(将秸秆加工为成型的固体燃料)等优质化能源利用方式得到了快速发展。完成下面小题。1.与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呈正相关的是()A.秸秆还田比重 B.农业人口数量C.饲料需求强度 D.政府支持力度2.以生物气化为主的省份可能多分布在我国的(

)A.西南、华南地区 B.华北、东北地区C.西北、西南地区 D.华北、华南地区3.固化成型逐渐超过生物气化成为我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主要原因有(

)①便于储存运输②燃烧效率高③使用场景更广④环境污染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D2.A3.A【解析】1.由于生物气化、固化成型等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的初始投资成本较高,故政府支持力度越大,用于秸秆优质化能源利用的财政投入就越多,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的比例大,D正确;由文字材料可知,秸秆是优质化能源利用方式的原料,若秸秆还田比重大、饲料需求强度大,则秸秆消耗的越多,作为能源原料的秸秆比重就越小,A、C错误;若耕地面积相同,农业人口数量越多的地方,人均耕地面积越小,农业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为了维持生计,农业兼业比例比较高,因此农民更倾向于采用节省劳动力的耕作管理方式,对于秸秆能源化利用的需求也会比较低,B错误。故选D。2.根据文字材料可知,生物气化主要为沼气工程,而沼气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来获取可燃气,气温通过影响微生物的活跃程度来影响产气量。我国西南、华南地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适宜建设沼气工程,A正确;华北、东北、西北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不适宜建设沼气工程,BCD错。故选A。3.根据文字材料可知,固化成型的产品是固体燃料,生物气化的产品是沼气。与沼气相比,固体燃料储存运输更便捷,且可部分替代木材、煤炭、燃气等,应用于生产、生活等多种场景,①③正确;沼气的燃烧效率更高、环境污染更小,②、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故选A。【点睛】沼气,顾名思义是沼泽湿地里的气体。人们经常看到,在沼泽地、污水沟或粪池里,有气泡冒出来,如果我们划着火柴,可把它点燃,这就是自然界天然发生的沼气。从科学定义角度看,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还原条件),并在适宜的温度、pH值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沼气属于二次能源,并且是可再生能源。(2024·湖北·模拟预测)废纸造纸是将各种回收的废纸和纸板进行再生产。我国对废纸的利用和处理,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简单的蒸煮、疏解、打浆、洗涤后用于生产低档箱纸板等。到20世纪80年代,废纸的回收率已达25%左右,少数厂家亦能生产脱墨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废纸利用得以全面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回收废纸常见的使用途径有(

)①再生纸②电器制造③棉布加工④家具制作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5.我国对废纸的利用和处理得以全面发展是由于(

)A.市场扩大 B.科技进步 C.政策支持 D.交通改善6.废纸造纸对我国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降低对国外木材的依赖 B.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C.减少对大气的不利影响 D.提高造纸企业经济收入【答案】4.D5.B6.C【解析】4.90年代后科技发展,废纸回收利用范围广泛,除了制造再生纸、制作家具和发电这三种常见的使用途径外,废纸还可以制成肥料改善土壤土质、加工成牛羊饲料、打浆后回收甲烷燃料等,①④正确。但是棉布的原料是棉花,废纸无法替代,更无法制造电器,②③错误,选项ABC错误。故选D。5.结合材料可知我国对废纸的利用和处理得以全面发展是由于脱墨浆的生产广泛使用才能使得废纸的利用和处理得以全面发展,选项B正确。对废纸的利用和处理并不是市场需求扩大影响造成的,选项A错误。由材料可知我国对废纸的利用和处理并没有政策大力支持,选项C错误。交通改善对废纸利用和处理影响小,选项D错误。故选B。6.结合材料信息,不同时期废纸回收率、处理及利用不同,主要受科技影响。根据图表,废纸造纸,减少能源消耗,但不能解决能源短缺,选项B错误。减少大气污染和碳排放可以减少对大气的不利影响,C正确;降低对国外木材依赖和提高造纸企业经济收入不属于对环境的影响,选项AD错误。故选C。【点睛】再生纸是一种以废纸为原料,经过分选、净化、打浆、抄造等十几道工序生产出来的纸张,它并不影响办公、学习的正常使用,并且有利于保护视力健康。在全世界日益提倡环保思想,使用再生纸是一个深得人心的举措。(2024·浙江宁波·二模)随着碳中和的逐步推进,浙江山区某县积极拓展思路,结合当地茭白和麻鸭共养的特色,实施水氢生物质近零碳示范工程。图1为该工程流程图,图2为茭白和麻鸭共养景观。完成下面小题。7.该地发展茭白和麻鸭共养的最大有利自然条件是(

)A.光热充足 B.地形平坦 C.土壤肥沃 D.湿地较多8.实施该工程可实现的环境效益是(

)A.基本无碳排放 B.增加生物多样性 C.减少水能枯竭 D.减轻生物质污染【答案】7.D8.D【解析】7.读图2可知,茭白为水生植物,麻鸭也喜水域环境,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湿地较多,适合发展茭白和麻鸭共养,D正确;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相对湿地分布而言,不是最大的有利自然条件,ABC错误。故选D。8.读图1可知,该工程也有碳排放,A错误;该工程并没有增加生物多样性,B错误;水能为可再生能源,该工程对减少水能枯竭作用不大,C错误;该工程利用废弃的茭白秸秆等进行沼气发酵,可以减轻生物质污染,D正确。故选D。【点睛】农业的区位条件有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饮食偏好等;有时候也需要考虑自然灾害的影响。9.(2024·陕西·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零废弃是指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可以作为其他产业的原料加以利用,实现生产、生活垃圾再利用的最大化。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其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极具保护价值。尖作村,位于三江源澜沧江的源区,平均海拔4100米,以畜牧业为主。2016年以前,村民们争相购买垃圾食品,并将瓶子和塑料包装随意丢弃在草原上,污染了土地和水源,尖作村一度垃圾堆积如山,建设“零废弃”社区势在必行。推测尖作村建设“零废弃”社区采取的主要措施。【答案】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村民“零废弃”的环保意识;将“零废弃"的思想落实于行动中,如组织大家清理草原上的垃圾并加以利用;恢复使用传统生活用具,不使用塑料制品,不食用垃圾食品,从源头上控制废弃物的排放;提倡低碳、零排放的健康生活方式;推广废物利用的方式和途径,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分析】本题以建设“零废弃”社区为背景设置问题,涉及建设“零废弃”社区采取的主要措施,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的学科素养。【详解】由材料可知,“零废弃是指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可以作为其他产业的原料加以利用,实现生产、生活垃圾再利用的最大化”。“2016年以前,尖作村村民们争相购买垃圾食品,并将瓶子和塑料包装随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