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功功率机械效率计算题)-2022-202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精炼_第1页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功功率机械效率计算题)-2022-202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精炼_第2页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功功率机械效率计算题)-2022-202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精炼_第3页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功功率机械效率计算题)-2022-202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精炼_第4页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功功率机械效率计算题)-2022-202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精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功、功率、机械效率计算)【期末题汇编】2022202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精炼一.功率的计算及公式的应用1.(2021秋•南京期末)电动汽车以节能、环保的优势很快成为城市公交的重要选择,图示为某城市公交电动汽车,某次在运载游客时,水平路面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500m,功率恒定为18kW。(1)公交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大?(2)牵引力做了多少功?【答案】(1)公交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1800N;(2)牵引力做功9×105J。【解析】解:(1)汽车功率P=18kW=1.8×104W由P=Fv得,汽车的牵引力为:F===1800N根据二力平衡可得:汽车受到的阻力为:f=F=1800N(2)牵引力做功为:W=Fs=1800N×500m=9×105J。2.(2021秋•淮安区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为80kg的骑车者,骑着质量为5kg自行车沿着平直的水平路面,以5m/s的速度匀速行驶,骑行过程中人和车受到的阻力恒为自行车对地面压力的0.02倍。(g=10N/kg)(1)骑行过程中人和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2)骑车者做功的功率是多少?【答案】(1)骑行过程中人和车受到的阻力是17N;(2)骑车者做功的功率是85W。【解析】解:(1)由题意可知,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F=G=mg=(80kg+5kg)×10N/kg=850N;由题意可知骑行过程中人和车受到的阻力:f=F=850N×0.02=17N;(2)由骑车者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骑车者的动力为:F动=f=17N,则骑车者做功的功率:。二.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2021秋•启东市期末)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利用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表所示。次序钩码的重力G/N钩码提升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η110.10.70.347.6%220.11.10.360.6%340.12.00.3(1)实验中他应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2)第3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η=66.7%。(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第3次拉力做的额外功与第2次相比增大(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物重增大,摩擦力变大,额外功增加。【答案】(1)匀速;(2)66.7%;(3)提升物体的重力;增大;物重增大,摩擦力变大,额外功增加。【解析】解:(1)实验中应该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以保证拉力大小恒定,便于读数,此时拉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由表格第3次实验数据可得机械效率的大小为:η==×100%=×100%≈66.7%;(3)分析1、2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提升物体的重力不同,而提升的高度相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且物体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故可得结论:同一滑轮组,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根据W额=W总﹣W有=Fs﹣Gh可得2、3两次实验的额外功分别为:W额2=F2s﹣G2h=1.1N×0.3m﹣2N×0.1m=0.13J,W额3=F3s﹣G3h=2.0N×0.3m﹣4N×0.1m=0.2J,所以第3次拉力做的额外功与第2次相比增大了,增大的原因是随着物重增大,摩擦力变大,额外功增加。4.(2021秋•淮安区期末)如图所示,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选用相同的滑轮和钩码,组装多个滑轮组装置。(1)选择a、b装置是控制滑轮组的连接方式相同,探究的是物体的重力对机械效率的影响。(2)选择b、d装置是控制物体的重力相同,探究的是滑轮组的连接方式对机械效率的影响。(3)多次实验发现,使用滑轮组所做的额外功均相同。则装置b、d的机械效率较高,连接方式不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1)连接方式;物体的重力;(2)物体的重力;连接方式;(3)b、d;连接方式。【解析】解:(1)根据a、b装置可知,滑轮组的连接方式相同,物体的重力不同,所以探究的是物体重力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2)根据b、d装置可知,滑轮组的连接方式不相同,物体的重力相同,所以探究的是滑轮组的连接方式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3)使用滑轮组所做的额外功均相同,提升物体的高度相同,物体的重力越大,根据W=Gh可知,有用功越大,根据η==知,装置的机械效率就越大,由此可知,b、d的机械效率越大;根据η==知,滑轮组的连接方式不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5.(2021秋•盱眙县期末)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序号钩码重力G/N钩码上升高度h/cm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cm机械效率η12100.83083.3%24101.53036102.23090.9%46152.24590.9%(1)实验过程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2)如果在第一次实验时,忽略绳重和摩擦,可以计算出动滑轮的重为0.4N。(3)第2次实验时所做的有用功为0.4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8.9%。(4)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所受重力越大(选填“大”或“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3、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5)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也可提高机械效率的是B。A.增大绳重B.减轻动滑轮重C.加快物体提升的速度【答案】(1)匀速;(2)0.4;(3)0.4;88.9%;(4)大;无关;(5)B。【解析】解:(1)实验过程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2)在第一次实验时,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n===3,忽略绳重和摩擦,根据F=(G+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G动=3F﹣G=3×0.8N﹣2N=0.4N;(3)第2次实验时所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h=4N×0.1m=0.4J;第2次做的总功:W总=Fs=1.5N×0.3m=0.45J;则第2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88.9%;(4)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3、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无关;(5)A、增大绳重,增大了额外功,而有用功不变,总功增大,则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变小,即机械效率变小,故A错误;B、减轻动滑轮重,减小了额外功,而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小,则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变大,即机械效率变大,故B正确;C、由(4)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无关,所以v=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提升的速度无关,故C错误;故选B。6.(2021秋•海陵区期末)小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物理量实验次数钩码总重G/N钩码上升的高度h/m测力计示数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η140.11.80.374%260.12.40.3340.11.40.557%440.21.41.057%(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2)第2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83.3%(结果保留整数)。(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实验是用c(a/b/c)图做的。(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增大物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是动滑轮的重力。(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答案】(1)匀速;(2)83.3%;(3)c;(4)增大物重;动滑轮的重力;(5)3、4。【解析】解:(1)在测绳端拉力时,需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测力计,且在拉动时读数;(2)第2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η=×100%=×100%=×100%≈83.3%;(3)第4次实验s为h的5倍,所以滑轮组由5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第4次实验是由c图做的;(4)由数据知第1、2次实验中,s为h的3倍,所以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而第1次实验物体的重力为4N,第2次被提升的物重为6N,所以第1次实验是用a图做的、第2次实验是用b图做的;由数据知第3次实验中,s为h的5倍,所以滑轮组由5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第3次是用c图做的;分析第1、2次实验,两次所用滑轮组相同,但第2次物重大于第1次物重,机械效率也大于第1次的机械效率,所以可得使用同一滑轮组,提高物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两次提升物体的重力相同,第3次实验的动滑轮较重,而机械效率较低,所以可得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小,所以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是动滑轮的重力;(5)第3、4次实验只是改变了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机械效率没变,所以可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7.(2021秋•仪征市期末)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已知物体的质量为400g,动滑轮的质量为50g,物体上升的高度为了10cm.小明按正确方法操作,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求:(1)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多少?(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答案】(1)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0.4J;(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解析】解:(1)物体的重力:G=mg=400×10﹣3kg×10N/kg=4N,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W有=Gh=4N×10×0.01m=0.4J;(2)由图可知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3×10×0.01m=0.3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1.6N×0.3m=0.48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83.3%。8.(2021秋•阜宁县期末)如图所示,搬运工人用200N的拉力(方向不变)将木箱匀速提升4m,用了20s,木箱重360N,动滑轮重20N。求此过程中:(1)有用功及总功;(2)额外功及该装置的机械效率;(3)克服木箱重力做功的功率及拉力的功率。【答案】(1)有用功为1440J,总功为1600J;(2)额外功为160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90%;(3)克服木箱重力做功的功率为72W,拉力的功率为80W。【解析】解:(1)由图可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2×4m=8m,有用功:W有=Gh=360N×4m=1440J,总功:W总=Fs=200N×8m=1600J;(2)额外功:W额=W总﹣W有=1600J﹣1440J=160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η=×100%=×100%=90%;(3)克服木箱重力做功的功率:P有===72W,拉力的功率:P总===80W。9.(2021秋•海门市期末)如图,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匀速吊起重物时,所用的拉力为5×103N,重物升高2m,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g取10N/kg。求:(1)拉力做的总功;(2)有用功与物重;(3)若克服摩擦和钢绳重所做的功为5.0×103J,求动滑轮重。【答案】(1)拉力做的总功是3×104J;(2)有用功是2.4×104J,物重是1.2×104N;(3)若克服摩擦和钢绳重所做的功为5.0×103J,动滑轮重是500N。【解析】解:(1)拉力做的总功:W总=Fs=5×103N×3×2m=3×104J,(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得,有用功为:W有=W总η=3×104J×80%=2.4×104J,由W有=Gh可得物重:G===1.2×104N,(3)由W有+W额=W总可得,额外功:W额=W总﹣W有=3×104J﹣2.4×104J=0.6×104J,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额外功:W动=W额﹣W1=0.6×104J﹣5.0×103J=1000J,则动滑轮的重力:G动===500N,10.(2021秋•常州期末)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匀速提起重600N的货物,匀速上升2m,不计绳重和摩擦,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1)求此时绳端的拉力F;(2)若绳子最大能承受300N的拉力,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是多少?【答案】(1)此时绳端的拉力F为250N;(2)若绳子最大能承受300N的拉力,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约是83.3%。【解析】解:(1)由图可知,n=3,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0%,解得:F=250N;(2)不计绳重和摩擦,由F=(G+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G动=nF﹣G=3×250N﹣600N=150N;若绳子最大能承受300N的拉力,则提升物体的最大重力:G′=nF′﹣G动=3×300N﹣150N=75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3.3%。11.(2021秋•丹阳市期末)如图所示,小明用动滑轮在时间5s内将重为8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了1m,施加的力F为50N。(1)绳端移动的速度是多少?(2)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多少?(3)提升该物体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答案】(1)绳端移动的速度是0.4m/s;(2)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0W;(3)提升该物体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80%。【解析】解:(1)由图知,使用动滑轮时,n=2,绳端移动的距离:s=2h=2×1m=2m,绳端移动的速度:v===0.4m/s;(2)拉力F做的功:W总=Fs=50N×2m=100J,拉力做功的功率:P===20W;(3)有用功:W有=Gh=80N×1m=80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100%=×100%=80%。12.(2021秋•溧阳市期末)体重为500N的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升建筑材料,在400N的拉作用下,使重为700N建筑材料匀速直上升了2m。不计绳重和摩擦,绳子承受拉足够。求:(1)该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拉。(2)此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3)该工人利用此滑轮组能提起物体的最大重力G物最大。【答案】(1)该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拉为1600J;(2)此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是87.5%;(3)该工人利用此滑轮组能提起物体的最大重力G物最大为900N。【解析】解:(1)由图可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2×2m=4m,拉力做的总功:W拉=Fs=400N×4m=1600J;(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7.5%;(3)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G+G动),所以动滑轮的重力:G动=nF﹣G=2×400N﹣700N=100N,使用滑轮组时人向下的最大拉力大小等于人自身的重力,即F最大=G人=500N,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G+G动),所以用此滑轮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G物最大=nF最大﹣G动=2×500N﹣100N=900N。13.(2021秋•镇江期末)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200N的货物在20s内匀速提升5m的过程中,所用拉力F=120N,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1)求上述过程中的有用功W有用。(2)求上述过程中拉力的功率PF。(3)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答案】(1)上述过程中的有用功W有用为1000J;(2)上述过程中拉力的功率PF为60W;(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为83.3%。【解析】解:(1)滑轮组对物体做的有用功:W有用=Gh=200N×5m=1000J;(2)由图可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2×5m=10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120N×10m=1200J,拉力做功的功率:PF===60W;(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83.3%。14.(2021秋•高邮市期末)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5s内将一个重200N的物体匀速提升4m,所用的拉力F为125N,不计绳重及摩擦,求:(1)滑轮组对物体做的功;(2)拉力做功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1)滑轮组对物体做的功为800J;(2)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0W;(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解析】解:(1)滑轮组对物体做的有用功:W有=Gh=200N×4m=800J;(2)由图可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2×4m=8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125N×8m=1000J,拉力做功的功率:P===200W;(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80%。15.(2021秋•东台市期末)如图工人用250N的力F将重为4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工人对物体做的有用功;(2)拉力F做功的功率;(3)若将重为900N的物体提升相同高度,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1)工人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800J;(2)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00W;(3)若将重为900N的物体提升相同高度,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解析】解:(1)有用功:W有=Gh=400N×2m=800J;(2)由图可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2×2m=4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250N×4m=1000J,拉力做功的功率:P===100W;(3)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G+G动),所以动滑轮的重力:G动=nF﹣G=2×250N﹣400N=10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90%。16.(2021秋•亭湖区期末)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400N的物体,物体在10s内竖直上升了1m,人拉绳的力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该过程中的有用功W有;(2)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3)该装置的机械效率η?【答案】(1)该过程中的有用功为400J;(2)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为50W;(3)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解析】解:(1)有用功:W有=Gh=400N×1m=400J;(2)由图可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2×1m=2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250N×2m=500J,拉力做功的功率:P===50W;(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80%。17.(2021秋•吴江区期末)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480N的物体,所用拉力为2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将重物提升3m所用时间为10s,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拉力的功率。(3)若物重为108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答案】(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2)拉力的功率为180W;(3)若物重为108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解析】解:(1)由图可知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3×3m=9m,有用功:W有=Gh=480N×3m=1440J,拉力做的总功:W总=Fs=200N×9m=1800J,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80%;(2)拉力做功的功率:P===180W;(3)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G+G动),所以动滑轮的重力:G动=nF﹣G=3×200N﹣480N=120N,则物重为1080N时,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90%。四.斜面的机械效率18.(2021秋•邗江区期末)如图所示,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推到顶端B,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100J的功。已知斜面长s=10m,高h=4m。求:(1)运动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2)斜面的机械效率;(3)推力F大小。【答案】(1)运动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为400J;(2)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3)推力F的大小为50N。【解析】解:(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W有用=Gh=100N×4m=400J;(2)推力做的总功:W总=W有用+W额=400J+100J=500J,斜面的机械效率:η=×100%=×100%=80%;(3)由W总=Fs得推力:F===50N。19.(2021秋•建湖县期末)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政府为某村购置一批健身器材。工人在往车上搬运装有健身器材的箱子时,用长木板搭了一个3m长的斜面,把120kg的箱子沿斜面匀速推到1m高的车厢上,如图所示。推箱子做的额外功是300J。(g取10N/kg)求:(1)推箱子做的有用功;(2)斜面的机械效率;(3)沿斜面的推力。【答案】(1)推箱子做的有用功为1200J;(2)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3)沿斜面的推力为500N。【解析】解:(1)推箱子做的有用功为:W有=Gh=mgh=120kg×10N/kg×1m=1200J;(2)所做总功为:W总=W有+W额=1200J+300J=1500J;故机械效率为:η===80%;(3)由W总=Fs得,推力为:F===500N。五.斜面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20.(2021秋•泰兴市期末)小明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提出了以下猜想:A.对于同一个斜面,是不是所推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呢?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红用木板搭成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