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答案】安徽省池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_第1页
【含答案】安徽省池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_第2页
【含答案】安徽省池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_第3页
【含答案】安徽省池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_第4页
【含答案】安徽省池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池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5.1km=5.1km×1000m=5100m B.5.1km=5.1km×1000=5100mC.5.1km=5.1×1000=5100m D.5.1km=5.1×1000m=5100m2.用分度值1mm的刻度尺去精确测量玻璃窗的宽度,下列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A.0.420m B.420mm C.0.04201m D.4.202dm3.要测量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且使测量结果误差较小,下列方案中最合理的是()A.用刻度尺仔细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枚1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枚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生的.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声C.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D.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5.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B.“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C.“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D.“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6.下面做法中不是利用音色来分辨的是()A.夏天买西瓜时,用手拍拍西瓜,便可根据声音来判断生熟B.拉二胡前,在弓上涂一些松香粉C.挑选瓷器时,常轻轻敲击它,根据声音来判断是否有裂痕D.根据录音机中磁带放出的声音,便可知道是哪位歌手唱歌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光在透明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C.光速是3×109m/sD.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8.小明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像如图所示,此时的时间是()A.7时50分 B.7时10分 C.4时50分 D.4时10分9.一光线和水面成30°角,从空气射向水面,测得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恰好垂直,则反射角与折射角分别是()A.60°、30° B.30°、60° C.30°、30° D.60°、60°10.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A.光线a B.光线b C.光线c D.光线d二、填空题11.填上合适的单位:支新铅笔的长度是0.175,一名同学的高度是16.412.实验室中常用沉坠法测量蜡块体积,需要用到球形配重,用量筒测量长方体蜡块体积如图所示,则蜡块体积公式为。13.“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句歌词涉及到的声源分别是14.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这里“高”是指:“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超过了一定限度会损伤人的听力;邓丽君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邓丽君的歌声好。(选填乐音三要素)15.某一物体正在振动,每分钟振动540次,则这种振动的频率为Hz,属于。(选填“超声”、“次声”)16.我们生活中所说的“立竿见影”、“杯弓蛇影”,前者是所形成的,后者是所形成的。17.一个身高为1.6m的人站在竖直放置在的平面镜前2m的地方,他在镜中的像离他m,像的高度是m;若该人向镜前走近1.5m,则像离镜m,像的高度(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我们观察到水中的鱼和水中的云,前者是由于光的而形成的像(填“实”或“虚”),后者是由于光的而形成的像。19.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相交成60°角,一束光线AO射到平面镜MP上,最终从从PN射出的光线与AO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与平面镜MP的夹角α是°。

三、作图题20.如下图所示,AB和CD是光源S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上找出光源S,并完成光路。(要求留下作图痕迹)21.光线射向半球形玻璃砖,请画出完整的反射和折射光路图。22.如图所示,为点光源在平面镜中的像,为点光源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画出平面镜,并完成光线的光路.()四、实验题23.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其中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类似量角器(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硬纸板A、B可绕其中间接缝ON前后转动。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将白色硬纸板放置于平面镜M上;实验时,让光贴着白色硬纸板,入射是为了;然后缓慢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绕着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沿时针方向转动(选填“顺”或“逆”);而且能从不同的方向上看到白色硬纸板上的光,这是因为光在白色硬纸板上发生反射(选填“镜面”或“漫”);(2)如图乙所示,以ON为轴线,把硬纸板B向后折转一个角度,则在硬纸板B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进行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3)接着她保持激光笔不动,将平面镜向后倾斜,纸面上反射光线消失,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个平面内。24.学校要开运动会,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将铅球掷得更远,陈平说:“掷出点越高,掷得越远。”王力说:“掷出速度越大,掷得越远,”李明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猜想1:“铅球掷得远近,可能与掷出铅球点的高度有关。”猜想2:“铅球掷得远近,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有关。”猜想3:“铅球掷得远近,可能与掷出铅球的角度(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他们通过7次实验,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射出距离“指水平距离)实验序号射出点高度(m)射出速度(m/s)射出仰角(°)射出距离(m)10.5530°2.920.51030°9.630.51045°10.741.01045°11.151.51045°11.560.51060°9.170.51530°20.7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三组数据进行比较;(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三组数据进行比较;(3)选用2、3、6组数据进行比较,是为了验证铅球掷的远近与有关;(4)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怎样才能将铅球掷的更远?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1)实验时为了方便确定像的位置,选用了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镜(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实验时发现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像,两像间距为8m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2)实验时,将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的后面,蜡烛B(需要/不需要)点燃,边移动,边观察,直到重合,观察时,眼睛应该在如图乙中处观察(选填“a”、“b”、“c”或“d”);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如图中的(选填“a”、“b”、“c”或“d”)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3)如图丙是小明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玻璃板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的像应是如图丙中的(选填“A”、“B”、“C”);若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缓慢平移,他的像(选填“向上平移”、“不移动”或“向下平移”);此时另一同学站在玻璃板后,小明(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自己的像;(4)如图丁所示,若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当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填选项字母)运动;A.水平向右

B.水平向左

C.竖直向下

D.竖直向上(5)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实验表明:在蜡烛远离玻璃板的过程中,玻璃板中所成像的大小(变大/变小/不变),像与物关于镜面。五、计算题26.某警察进行打靶训练,目标和人相距306m,开枪后经过1.5秒听到子弹击中靶声,若声速为340m/s,求子弹的速度。参考答案:1.D【详解】A.“5.1km×1000m”得到的单位不是m,故A错误;B.“5.1km×1000”得到的单位是km,不是m,故B错误;C.“”缺少单位,故C错误;D.1km=1000m,则5.1km=5.1×1km=5.1×1000m=5100m进率及过程正确,故D正确。故选D。2.D【详解】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倒数第二位是分度值所在的单位。A.0.420m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分度值是1cm,故A不符合题意;B.420mm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分度值是1cm,故B不符合题意;C.0.04201m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分度值是0.1mm,故C不符合题意;D.4.202dm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分度值,分度值是1mm,故D符合题意。故选D。3.D【详解】A.用刻度尺仔细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由于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若直接测量则误差会很大,故A不符合题意;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不是最佳方案,因为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故B不符合题意;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枚1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不是最佳方案,因为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故C不符合题意;D.用刻度尺测出10枚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是最佳方案,采取累积法,总厚度较大,容易测量,误差较小,故D符合题意。故选D。4.A【详解】A.声音由振动产生,所以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故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CD错误.故选A.【点睛】注意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虽然在其它介质中的声速我们不会全记住,但要知道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的特征.5.B【详解】男低音独唱时,他的音调低,但以他的声音为主,故他的响度大;女高音轻声伴唱,她的音调高,但是在轻声伴唱,故她的响度小。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6.B【详解】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A.生、熟西瓜的音色是不相同的,故A不符合题意;B.拉二胡前,在弓毛上涂一些松香粉是为增大弓与弦之间的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C.好、坏瓷器发出的音色是不相同的,故C不符合题意;D.不同的歌手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D【详解】A.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可知,光在均匀透明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误;B.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长度单位,表示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故B错误;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故C错误;D.光找到不透明物体上,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物体后形成的暗区,便是影子,所以影子的形成原理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D正确。故选D。8.A【详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图中的表的数字顺序与实际的表的数字顺序正好相反,所以实际时间是7时50分,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9.A【详解】如图: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所以,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30°;因为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所以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因此折射角为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B【详解】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光线经A折射后进入完全相同的B,经B折射后的光线一定与原光线平行,又因AB之间有一段空气,故最后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再同一直线上,故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b,故答案选B.11.mdm【详解】[1]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7.5cm=0.175m[2]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约是164cm=16.4dm12.【详解】放入蜡块前,量筒的读数V2,放入蜡块后,量筒的读数为V3,则蜡块的体积13.空气、声带(马)、水【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发声的物体即为声源。歌词中的风在吼,声源是空气;马在叫,声源是声带(马);黄河在咆哮,声源是水,所以声源分别是空气、声带(马)、水。14.音调响度音色【详解】声音有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弱,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1]“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2]“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快要把耳朵振聋了。[3]邓丽君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邓丽君的歌声音色好。15.9次声【详解】[1][2]物理学中,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叫次声波。已知物体每分钟振动540次,故每秒钟振动次数是即频率为9Hz,又因为9Hz<20Hz,所以属于次声。16.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详解】[1]“立竿见影”是指杆遮挡了光线的传播,形成了杆的影子,因此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杯弓蛇影”是由于对面的墙壁上挂着一个弓,酒的液面相当于平面镜,墙上的弓在平面镜中成像,好像一条蛇,因此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17.41.60.5不变【详解】[1]因平面镜成像时物距等于像距,所以小明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时,此时物距为2m,则像距也为2m,人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离本人2m+2m=4m[2]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像的高度为1.6m。[3]当人向靠近平面镜的方向移动1.5m,此时物距为2m-1.5m=0.5m像距为0.5m。[4]因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高度不变,为1.6m。18.折射虚反射虚【详解】[1][2]水中的鱼:鱼在水中,鱼反射的光线经过水面的折射进入人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3][4]水中的云:云和人都处在同一种介质中,云反射的光线经过水面的反射进入人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19.30【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反射光线与镜面PN垂直,两块平面镜相交成60°角,则∠PMB=90°-60°=30°所以AO与平面镜MP的夹角α=∠PMB=30°

20.【详解】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发光点的像点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补出入射光线。先将两条反射光线AB、CD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在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联接SA、SC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21.【详解】图中法线已经画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反射光线;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应靠近法线,当光从半球形玻璃砖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22.【详解】连接,作出的垂直平分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交平面镜于点,连接并延长,作出的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23.垂直显示光路顺漫不能反射光线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在【详解】(1)[1][2]根据实验要求可知,实验前,应将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实验时,如果不让光贴着纸板入射,则无法看见入射光线以及反射光线,所以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显示光路。[3]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则反射光线会远离法线,即反射光线将会顺时针转动。[4]能从不同的方向上看到白色硬纸板上的光,是由于硬纸板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2)[5][6][7]以ON为轴线,把纸板B向后缓慢旋转一个角度,在白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是因为纸板B面和反射光线以及法线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3)[8]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24.3、4、51、2、7掷出铅球仰角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高度将铅球沿着与地面成45度角投射的距离最远【详解】(1)[1]要探究射出距离与射出点高度的关系,就必须保持射出速度和仰角一定,只改变射出点高度,从表格中数据来看,序号3、4、5的射出速度和射出仰角都相同,只有射出高度不相同,因此要验证猜想1,应选序号为3、4、5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2)[2]要探究射出距离与射出的速度的关系,就必须保持射出点的高度和仰角一定,只改变射出速度,从表格中数据来看,序号1、2、7的射出点的高度和射出仰角都相同,只有射出的速度不相同,因此要验证猜想2,应选序号为1、2、7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3)[3]从表格中数据来看,序号2、3、6的射出点的高度和射出速度都相同,只有射出的仰角不相同,因此选用2、3、6组数据进行比较,是为了验证铅球掷的远近与掷出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