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5水循环-备战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一遍过_第1页
考点15水循环-备战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一遍过_第2页
考点15水循环-备战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一遍过_第3页
考点15水循环-备战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一遍过_第4页
考点15水循环-备战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一遍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5水循环考点热度★★★★☆1.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体的类型eq\b\lc\{\rc\(\a\vs4\al\co1(海洋水: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陆地水\b\lc\{\rc\(\a\vs4\al\co1(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陆地淡水:冰川是主体水量占淡水总量的2/3))))(2)关系:从水的运动和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特点类型主要环节特点例证海上内循环A蒸发→B降水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海洋上的狂风暴雨海陆间循环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陆地内循环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2)eq\a\vs4\al(水循环,的意义)eq\b\lc\{\rc\(\a\vs4\al\co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图文拓展】1.城市地面硬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城市地面硬化后,地表水渗不到地下补充地下水,地下水也不能被蒸发上来,对自然界水循环影响很大。2.陆地水体的补给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上所示。例如河流枯水期时,湖水补给河水,如下图1所示;河流汛期时,河水补给湖水,如下图2所示。考向一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3.影响降水的因素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植被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地质条件(土壤质地)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蒸发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人类活动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5.影响下渗的因素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改变地表径流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影响下渗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技法点拨] 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相关地理问题(1)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形成(2)内流河断流的成因7.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人类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2)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3)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5)影响下渗城市地面的硬化、植被的破坏、植树造林等措施都会影响地表水的下渗。2016年11月4日新的全球气候协定——《巴黎协定》正式生效,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内。下图为自然界碳、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要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内,目前要控制的关键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循环促使了火山和活生物体的形成 B.湖泊的存在减少了该地区水循环总量C.植树造林可以减少环节P和Q的水量 D.修建水库调节环节L的水量季节变化【答案】1.D2.D【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可知,要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内,就必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图中可知,①为火山喷发排放的二氧化碳,②是动植物腐烂释放的二氧化碳,都属于自然排放,对气候的影响较小,③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属于绿色植物的固碳作用,是减少二氧化碳的,④为化石燃料使用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是目前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方式,也是需要控制的关键环节。因此选择D选项。2.水循环是陆地水体的循环,火山的形成是岩浆活动的结果,与水循环无关,A错误;湖泊的存在会加强水汽的蒸发,因而会增加该地区水循环总量,B错误;

环节P为降水,Q为蒸发和植被的蒸腾作用,植树造林会增加环节P和Q的水量,C错误;L为地表径流,修建水库能调节环节L的水量季节变化,使L的水量变化趋缓,D正确。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以“自然界碳、水循环示意图”为背景材料,以目前关注的全球气候变暖为考查方向,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治理关键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意义以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等知识进行考查,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考中要求学生掌握好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及其意义,分析水循环中蒸发、下渗、地表径流等主要环节的发生过程及其地理意义,探讨水循环有关地理原理规律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意义。对于这类试题的解答,理解和运用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是关键。(总结)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改变地面及植被状况,而影响大气降水到达地面的分配。如修筑水库,二、由于过度开发局部地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使地表、地下水贮量下降,出现地下漏斗及地上的断流,造成次生盐渍化;也使下游水源减少,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沿海出现海水入侵,加重了额干旱化和盐渍化威胁。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的破坏植被,导致地区性气候向干旱化方向发展,直到形成荒漠。四、环境污染进而恶化水质,影响水循环的蒸散过程。洋面的油污染导致蒸发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增加,密度增大,也会影响到蒸发。五、由于人类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大气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如CO2等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改变地球大气系统辐射平衡而引起的气温升高、全球性降水增加、蒸发加大和水循环的加快以及区域水循环变化。这种变化的时间尺度可持续几十年到几百年。另一方面,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排出的污染物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水循环。矿物燃料燃烧产生并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进入水循环能形成酸雨,从而把大气污染转变为地面水和土壤的污染。大气中的颗粒物也可通过降水等过程返回地面。土壤和固体废物受降水的冲洗、淋溶等作用,其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径流、渗透等途径,参加水循环而迁移扩散。人类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地表水或地下水受到污染,最终使海洋受到污染。考向二河流的补给类型1.我国某河流的补给类型及流量变化示意图2.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补给类型补给季节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雨水补给(最主要的类型)多雨季节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单向补给)春季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单向补给)主要在夏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补给全年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普遍【特别提醒】①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雨水)。②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③并不是所有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3.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判断其最主要的补给形式主要是分析径流量的变化特点。(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气候区补给时间径流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年雨)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季风气候区当地夏季(夏雨)夏汛,径流量季节变化大热带草原气候区当地夏季(湿季)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地中海气候区当地冬季(冬雨)冬汛,径流量季节变化大(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①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②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径流量小,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①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②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①—冰川融水补给②—积雪融水补给③—地下水补给④—湖泊水补给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2.下列有关该地河、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地的河、湖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B.该处的湖泊在冬季时会补给河流,夏季时则受河流补给C.该处的湖泊是咸水湖D.该处河流的汛期比华北地区长【答案】1.B2.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补给形式。1.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春汛和夏汛,春汛主要是由积雪融化导致的,因此②为积雪融水补给;③是由降水带来的汛期;①一年四季变化不大,比较稳定,因此是地下水补给。在冬季东北地区寒冷,降水较少,河流的主要补给来自湖泊,因此④为湖泊水补给。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B。2.该河在东北地区,属外流区,河流、湖泊参与海陆间的水循环过程,故该处的湖泊为淡水湖,A叙述正确,C叙述错误;由于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较大,它会和位于平原的湖泊之间产生水体互补,读图可知,湖泊在冬季时会补给河流,夏季时则受河流补给,B叙述正确;东北地区会受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的影响,有两次汛期,因此汛期比华北地区长,D叙述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C。考向三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河流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描述(或比较)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二是分析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侧重于气候因素)或水系特征与地形的关系。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区分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然后再针对具体水文(水系)特征进行描述。角度一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角度二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成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1.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根据上述关系图,可总结出下表内容:水文特征要素描述特征影响因素流量流量大或小①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依据降水量的多少判断;②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水位水位变化大或小,何季节为汛期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分布在湿润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分布在干旱地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决定流速流速快或慢决定于河道地势落差状况含沙量含沙量大或小决定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集中程度(暴雨发生频率)结冰期有或无,长或短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凌汛有或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有结冰期;②发生在低纬流向高纬河段2.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①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增加。②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含沙量减少。③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④铺设渗水砖: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⑤修建水库:对径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减少水库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⑥围湖造田: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3.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应用分析(1)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判断地形①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例如,在图a中,根据河流的干流与支流之间成锐角的方向可以判断出,河流的流向是由北向南,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地势是北高南低。②根据水系特征可判断地形类型:向心状水系,地形为盆地(如图b);辐射状水系,地形为山地(如图c);若河流平行排列如图a所示,则地形特征为山河相间分布。③根据河床宽度判断地形:若河流河床较宽,则说明该河流经平原地区,一般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比较弯曲。(2)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地理环境特征①含沙量大,说明上游植被覆盖率不高,水土流失严重,如黄河。②若河流有结冰现象,说明最冷月平均气温<0℃,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③若河流出现两次汛期,一次是春汛,另一次是夏汛,说明该河流春季受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加利利湖(位置见下图)是以色列的第二大内陆湖,四周为山岭及台地,海岸地势多陡峭。湖水水面低于地中海海面约213m,水清而味甜,盛产鱼类。水面常平静无波,但时有狂风巨浪。水源自北端流入,再向南端流出注入约旦河,上游是上约旦河,其注入的水量尚不足流出水量的一半,但该湖在较长的历史时间里水量是比较稳定的。近年来,湖区周边的开发导致水量减少,有时达到危险的低水平。(1)比较加利利湖与死海水文特征的差异。(2)分析加利利湖的主要补给类型。(3)简述加利利湖水量减少对湖泊及周边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答案】(1)加利利湖有河流流出,是淡水湖,水量年际变化较小;死海没有河流流出,湖水盐度高,水量年际变化较大。(2)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河水补给较多;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雨水补给较多;处于板块张裂边界,断层发育,有地下泉水补给。(3)湖泊及周边地区气候变干,气温日较差变大,风沙灾害增多;该湖湖区渔业资源、沿湖生物资源减少;淡水资源减少,影响沿湖农业、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等。【解析】(1)湖泊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水量多少、季节和年际变化、盐度高低等方面。根据图中加利利湖与死海的信息可知,加利利湖有河流流出,是淡水湖,水量年际变化较小;死海没有河流流出,湖水盐度高,水量年际变化较大。(2)湖泊的主要补给类型包括河流补给、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等方面。结合图文材料信息可知,加利利湖靠近地中海,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冬季降水较多、雨水补给较多,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河水补给较多,湖水水面低于地中海海面约213m,断层发育,有地下泉水补给。(3)湖泊水量减少对湖泊及周边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气温、降水、生物资源和水源等方面,再结合加利利湖水量减少具体分析。考向四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1.判读方法(1)读横轴,看时间与径流曲线的对应状况横轴指示了径流变化对应的月份,从中可以看出,河流径流变化的时间分布特点。图中径流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冬季的几个月份径流变化较小。(2)读竖轴,看流量的数值大小竖轴上标明的流量数值大小可以反映河流的流量大小。图中的最大流量在220m3/s左右,说明该河流量较小。(3)读曲线,看径流的变化特点从径流曲线的高低起伏变化可以看出其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长短分布状况。图中河流的丰水期从6月份持续到9月份。(4)看组合,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该河的径流变化基本上与气温的变化一致,且流量较小,说明该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较小。2.主要应用(从流量过程曲线图中分析河流补给)(1)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2)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3)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4)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5)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2020·辽宁高三)读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分别测得的径流量随着季节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河流上游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A.雨水 B.湖泊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 D.高山冰川融水2.该河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答案】1.D2.D【解析】1.该河位于北半球,1月份是冬季,该河上游径流量小。7月份是夏季,上游径流量大,说明该河上游流量受气温影响大,最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川融水,D对。雨水、湖泊水补给受气温影响小,A、B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是在春季,C错。2.该河下游2月份径流量最大,说明冬季降水多。8月份径流量小,说明夏季干燥少雨。所以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冬季。D对。A、B、C错。考向五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一、定义: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数值:表示潜水位的海拔。二、判读1.读数值大小,判断潜水埋藏深度、地势高低、河水流向潜水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潜水海拔高度2.读凹凸方向,判断潜水流向、潜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1)潜水的流向总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2)潜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看潜水的流向,通过作垂线来确定。3.读疏密状况,判断潜水的流速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陡,潜水流速越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缓,潜水流速越慢。4.读闭合状况,判断人类对潜水的影响(1)中心潜水位低,地下水开采过度。(2)中心潜水位高,降水多或大水漫灌。5.水井和排水沟位置的选择(1)水井位置应选在地下水埋藏较浅的地点。(2)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集区。(3)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水面积较大的地点。(4)一般沿等潜水位线布置水井和排水沟。(5)建设排水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将地下多余的潜水尽快排出,在潜水等水位线图上,一般布局在数值较小的一侧。在排水沟走向的选择上,为增加排水面积,排水沟一般沿与等潜水位线平行的方向伸展。利用潜水等水位线合理布置水井和排水沟。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一般应沿等潜水位线布置水井和排水沟。如下图,显然,1、3布置水井是合理的,1、2取水有冲突,是不合理的;同理,排水沟5是合理的,4不合理。三叶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向阳、年降水量800~1000mm、排水良好的环境,平均根深20~33cm。最大根深可达120cm。下图示意非洲西北部某风景区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分布状况,景区内有一较大溪流发育,该溪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景区内广泛种植三叶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结合三叶草生长习性,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地点可能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2.此季节图示地区A.日落时塔影和溪流大致平行 B.河流水补给地下水C.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较小 D.河流携带泥沙较少【答案】1.B2.D【解析】1.据三叶草习性喜温暖、向阳可知,①③两地属于背阴处,不适合三叶草的生长。结合地势等高线与潜水位线的差值可计算,④的地下水位于地表1~2米深处,②的地下水位于地表0~1米深处,结合平均根深20~33厘米,可推测最适宜根系吸收水分的地点即最适宜三叶草生长,应为②地。B正确。2.景区内有一较大溪流发育,可推测其应发育在山谷地区,又由于潜水位的走向可发现此时由地下水补给河水,应为枯水期,B错误。结合其地处非洲西北部,主要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此时的季节为夏季。日落时塔影向东南,并非与溪流平行,A错误。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较大值,C错误。由于流量较少,搬运能力较弱,河流携带泥沙较少,D正确。故选D。1.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分别测得的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回答从该河的径流量变化来看,关于参与该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内陆水循环B.大多是内陆水循环、少量是海陆间水循环C.大多是海陆间水循环、少量是内陆水循环D.只有海陆间水循环地球上的水分布在海洋、湖泊、沼泽、河流、冰川、雪山,以及大气、生物体、土壤和土层中,整个水圈处于不断地循环运动中。下图为“某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图中①~⑤所代表的内容是()A.①海洋,②大气,③雨,④雪,⑤蒸发B.①雨,②雪,③海洋,④蒸发,⑤大气C.①雨,②雪,③海洋,④大气,⑤蒸发D.①雨,②雪,③大气,④海洋,⑤蒸发3.此图代表的水循环属于()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C.陆地内循环 D.地表水循环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流量补给类型,其中甲表示浅层地下水补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A.a表示深层地下水补给B.b表示冰川融水补给C.c表示雨水补给D.d表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5.对该河流夏季流量变化影响较大的补给类型是A.a B.bC.c D.d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N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A.降雨 B.地下水 C.积雪融水 D.高山冰雪融水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①至②地区降水逐渐减少B.M处是乌拉尔山脉,亚欧分界线C.①工业区与②工业区比,①工业区的优势是市场、交通、科技D.图中的河流不会出现凌汛8.不同的流域形状与水系特征对汇流过程的影响不同。下图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我国不同的流域形状与水系特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甲、乙、丙分别对应的汇流过程应是A.甲一③,乙-①,丙-② B.甲-④,乙-③,丙-②C.甲-②,乙-③,丙-④ D.甲-①,乙-②,丙-③下面图甲是我国一个水电站大坝下游某观测站在筑坝前后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图中①②③表示该河流的补给类型;图乙是一个被森林覆盖的河盆在暴雨中呈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a曲线是筑坝后测得的B.①表示地下水C.②表示季节性积雪融水D.③表示大气降水10.假设图乙中暴雨发生时该河盆的森林早已被砍伐,则()①流量曲线的起伏将变大②含沙量曲线的起伏将变小③河流流量峰值将变小④河流含沙量峰值将变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1.下面甲图是我国江淮地区某河段示意图,乙图是该河上P、Q两水文站测得的流量过程线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图乙中流量过程线Ⅰ与图甲中P、Q两点的对应关系及其判断依据是A.P—河流上游流量较平稳 B.Q—河流下游流量较平稳C.P—经过湖泊的调节作用 D.Q—经过湖泊的调节作用下图为某河流一个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A.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积雪融水13.甲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乙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早于乙,原因是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B.甲早于乙,原因是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C.甲晚于乙,原因是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D.甲晚于乙,原因是流域内开荒面积扩大地下水位过高导致会土壤过湿,不利于农业生产,需要排水。下图示意某地等潜水位线及拟建的排水井和排水沟的位置(图中等潜水位线单位:m)。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4.土壤过湿对农作物的危害是()A.气温日较差小,不利营养物质积累 B.土质黏重,不利农作物根系发育C.土壤空气少,不利农作物根系呼吸 D.导致土壤中营养元素减少15.图中排水沟4的排水效率是最低的,其原因最可能是()A.沟底是倾斜的 B.延伸方向是和等潜水位线垂直的C.沟较浅 D.潜水是向两侧分流的16.综合考虑排水效率和工程量,图中排水沟5的沟底最适宜的海拔高度是()A.79m B.80m C.81m D.82m甲是某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甲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7.关于河流EF段、CD段的说法,正确的是()A.CD段流向为由北向南,EF段潜水补给河水B.CD段流向为由西北向东南,EF段河水补给潜水C.CD段流向为由南向北,EF段河水补给潜水D.CD段流向为由东南向西北,EF段河水补给潜水18.比较a、b、c、d的数值大小()A.a<b<c<d B.a=b=c=dC.a>b>c>d D.d>b>c>a读某地潜水等水位线(单位:m)图,完成下面小题。19.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箭头正确表示了潜水的流向 B.图中P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10米C.图中Q点的潜水位为20米 D.图示地区地形主要为山脊和山谷20.要获得充足的地下水资源,图示地区打井的最佳地点为A.① B.② C.③ D.④21.读下图,回答问题。描述图中H河的水系特征及其中下游的水文特征。22.图甲为意大利地形简图及波河流域水系图,图乙为意大利气候及农作物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意大利地形特征对气候特征产生的主要影响。(2)波河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试从河流水系和水源补给角度分析其原因。(3)结合图7分析意大利波河平原成为粮食作物产区的有利自然因素:(2020年新高考山东卷)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图4)。奧赫里德湖面积348km2,湖面海拔695m,平均深度144.8m,湖水透明度21.5m,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275km2,湖面海拔853m,平均深度18.7m,湖水透明度1.5~7.2m,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据此完成1~2题。1.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A.雨水 B.河流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2.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温 B.水深 C.水量 D.水质(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地球上的水】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图3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3~4题。图33.参照图3,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③人工岛足够长④人工岛足够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A.取水难度大 B.开采周期长 C.水质较差 D.储量较少(2019年江苏卷)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图5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5.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A.10~15千米 B.15~20千米 C.20~25千米 D.25~30千米6.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①地下水位上升 ②地表气温升高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地表径流增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19年海南卷)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7—8题。7.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冰川融水 D.冰雪融水8.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 B.生活用水量大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 D.生产用水量大(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9—11题。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m3/s6254.4洪峰流量1750m3/s9.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10.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题。12.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15题。13.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000毫米 B.约为2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14.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15.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Ⅲ)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16—18题。16.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17.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18.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19—21题。19.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20.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21.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22—24题。22.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23.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4.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2016年天津卷)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25—26题。25.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上游水电站增多 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C.下游降水量减少 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26.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 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 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2016年江苏卷)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27—28题。27.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28.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A.蒸发 B.下渗 C.蒸腾 D.地下径流29.(2020年新高考天津卷)(18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甲湖和乙湖所在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两湖都是内流湖,且湖面海拔相近,但甲湖为淡水湖,乙湖为盐湖。(3)【地球上的水——水文特征】分析甲湖为淡水湖,乙湖为盐湖的原因。(6分)30.(2020年江苏卷)【地球上的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4200km,流域面积210万km2,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材料二图14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表1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统计表”。图14表1水文站马西纳迪雷尼亚美洛科贾奥尼查年径流量(km3)41302773182年输沙量(万吨)17710035012905800(1)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尼日尔河“水塔”,请分析原因。________(3分)(2)说明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前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________(4分)(3)概述尼日尔河迪雷-洛科贾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________(2分)31.(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1)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2)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32.(2017年天津卷▪节选)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据表中数据推测,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个月。(2)说明图1中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外)。33.(2017年北京卷▪节选)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考点冲关1.C【解析】读图可知,图中标识了4个月份,其中1月为北半球陆地气温最低的月份,7月为北半球陆地气温最高的月份,而图中上游显示1月径流量最小,7月径流量最大,说明与气温密切有关。与气温紧密相关的是高山冰川融水,而上游与下游,1、2流量相差悬殊,说明下游主要补给不是来自上游,且下游季节变化大,判断为雨水补给。从该河的径流量变化来看,参与该河水循环的大多是海陆间水循环、少量是内陆水循环,C正确,ABD错误。故选C。2.C3.A【解析】2.分析图可知①②均为降水,根据①转化为地下水和泉水、②转化为冰川可以确定①为雨、②为雪;雨、雪都是从大气中而来,故④为大气;大气中的水分由蒸发而来,故⑤为蒸发;地表径流最终汇入海洋,故③为海洋。C正确,A、B、D错误。3.海洋→蒸发→大气→降水→地表径流→海洋,把海洋和陆地联系起来,由此可知此图代表海陆间水循环。A正确,B、C、D错误。4.B5.A【解析】本题组考查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1.河流的补给类型主要有雨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永久性积雪或冰川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湖泊水补给等。根据各种补给类型的特征来解答该题。2.结合图中河流的径流量及其变化,确定区域,根据补给情况,分析补给类型及特点。4.由图中流量数值可以看出,该河径流量小,冬季除深层地下水外,几乎没有其他补给,即冬季易发生断流,因此最有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不稳定,因此a为雨水补给,A错误;冰川融水补给受温度影响大,夏季多,相对比雨水补给稳定,所以b代表冰川融水补给,B正确;浅层地下水补给水量小,且在刚进入枯水期时补给河流,所以c代表浅层地下水补给,C错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在春季,夏季积雪消融完,补给消失,所以d代表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D错误;故选B5.根据上题结论,该地有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地区,a为雨水补给,对该河流夏季流量变化影响较大。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较大,解题本题首先要根据图示河流补给的特征判断该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再结合各自补给类型的特点来解答。6.C7.D【解析】【分析】6.根据图中经纬网位置,N河流位于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积雪覆盖多,中上游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降水有限,所以主要补给类型是春季到夏季的积雪融水。C正确。故选C。7.由①东欧平原至②乌拉尔山地区,受西风影响减弱,降水逐渐减少,A叙述正确。根据经纬度位置,M处是乌拉尔山脉,为亚欧分界线,B叙述正确。①工业区临近首都,与②乌拉尔工业区比,①工业区的优势是市场、交通、科技,C叙述正确。图中的河流纬度高,有结冰期,并且由低纬流向高纬,会出现凌汛,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8.D【解析】流域内的支流越多,流域就越稳定,流域内流程越短,河流流量最大量的时间就越短,流程越长,汇流时间越长,据此选D。9.C10.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补给形式及森林的生态意义。9.分析图文可知,a、b两条曲线中,a曲线所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b曲线所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说明b曲线所示径流量受到了水库的调节作用,故b曲线是筑坝后测得的,A错误;该河位于我国,且该河在一年中有两个汛期,夏汛时河流主要由①补给,故①为大气降水,B错误;春汛时河流主要由②补给,故②为季节性积雪融水,C正确;③补给量稳定,且汛期时③补给量小,故③为地下水,D错误。10.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被砍伐后,雨季河流流量将增大,水位将陡涨陡落,含沙量将增大,故河流流量曲线和含沙量曲线的起伏都将变大,河流流量峰值和含沙量峰值都将变大且提前。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C。11.D【解析】【详解】江淮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导致流量的季节变化也较大。据右图可知,流量过程线Ⅰ季节变化较小。据左图可知,P处于上游河段,因无湖泊的调节作用,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Q处于下游段,经过湖泊的调节作用,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综上所述,故选D。【点睛】丰水期时,湖泊会把上游河流来水存在湖泊里一部分,而在枯水期,河流水量较少时,湖泊又会把湖里的水排放到下游河流里。这就是湖泊的自然调节。12.A13.C【解析】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2.读图可知,该河流相对流量与降雨量大致正相关,说明其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降水,A正确。故选A。13.由图可知,甲流量曲线变化幅度明显小于乙流量曲线,说明测量甲时,该流域径流量受到了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可能是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导致的,也有可能是上游建有水库导致的。若甲早于乙,则原因可能是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或拆掉了水库大坝;若甲晚于乙,则原因可能是上游修建了水库或改善了植被。结合选项可知,C项正确。故选C。14.C15.D16.C【解析】14.土壤中的水分、空气比例相当才能保证土壤保温透气,作物生长好。土壤过湿时,土壤中的空隙被水占用,由于空气少,不利农作物根系呼吸,作物生长会受到影响,C正确。据此选C。15.据图可知,排水沟4沟底平深,潜水位高,潜水向两侧分流,这导致大量水体滞留,不能有效排水,D正确。据此选D。16.图中排水沟5处的潜水位是(81,83),为保证本水位段的排水并综合考虑排水效率和工程量,沟底最适宜的海拔高度应接近最低水位,即81米,C正确。故选C。17.B18.C【解析】17.根据图乙,A、E两处测得的流量特征可知,A处的变化小,受湖泊的调节作用,故河流先经过E点,后经过A点,CD段流向为由西北向东南;此时,河流流向由高处F到低处E,潜水位线的数值a>b>c>d,过河谷作出某一条等潜水位线的水平切线,可知切点(即河流水位)高于两端(即潜水水位),或作出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到低处的箭头,即潜水的流向可知,河流水补给潜水,故EF段河水补给潜水,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18.水往低处流,潜水位的弯曲递变方向与河流的流向一致,由于河流流向为F-E-C-D,所以,潜水位线的数值也应该是a>b>c>d,故C项正确。19.A20.B【解析】19.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且由高水位指向低水位,A对;图中P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地面高度(等高线数值为15米)减去潜水位(数值为10米),即埋藏深度为5米,B错;图中Q点的潜水位为10米,地面高度为20米,C错;因图中等高线数值不是很大(200米以下),更为关键的是图中给出了比例尺,所以应是平原地形,D错。故选A20.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的分布可判断:图中②③④点为地下水汇集区;①点位于潜水分水岭,潜水补给不充足,故首先排除①点。又因为②地的潜水汇水面积包括③和④地的潜水汇水面积,因此②对。故选B21.水系特征:流程长;总体上从西南流向东北;支流多,水系发达;流域面积大;上游落差较大,中下游落差较小、河道较宽。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有明显的夏汛;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水流平缓。【解析】本题以世界区域图为背景,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描述,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详解】河流水系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据图中信息可知,H河流的流程较长;根据地势高低判断河流的流向从西南流向东北;支流较多,水系发达;流域面积较大;上游地区以山地为主,落差较大,中下游落差较小、河道较宽。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位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根据降水特征可知,河流的水量丰富;降水季节变化较大,说明水位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丰富,夏汛明显;最低气温高于0°C,无结冰期;河流的含沙量较小;水流平缓。22.(1)特征:北部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气候特征垂直差异大。(为高山气候)影响:(亚平宁)半岛、南部岛屿地区中部为山地。山地西侧为中纬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东坡多。或(山区夏季气候较为凉爽)。(2)波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且南北对称分布,补给类型多样;春夏,气温回升,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的支流得到冰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形成春汛;冬(春)季节,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波河流域得到降水补给,形成冬汛;夏末秋初,冰川融水和雨水补给量减少,形成枯水期。(3)波河平原地势平坦,便于耕作;波河平原面积较大,适合粮食作物大规模种植;波河支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冲积平原,土壤深厚、肥沃。【解析】(1)意大利北部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气候特征垂直差异大,为高山气候。亚平宁半岛、南部岛屿地区的中部为山地。山地西侧为中纬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东坡多。山区海拔较高,夏季气候较为凉爽。(2)从水系特征分析,波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且南北对称分布,补给类型多样。从补给水源条件分析,春夏,气温回升,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的支流得到冰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形成春汛。冬(春)季节,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波河流域,降水补给丰富,形成冬汛。夏末秋初,冰川融水和雨水补给量减少,形成枯水期。(3)农业发展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波河平原地势平坦,便于耕作。波河平原面积较大,适合粮食作物大规模种植。波河支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冲积平原,土壤深厚、肥沃。直通高考【答案】1.C2.D【解析】1.由图文信息可知,奥赫里德湖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地形封闭,海洋水汽难以到达,位于巴尔干半岛,气候属于地中海气候,年降水量较少,故A错。从图中可以看出,奥赫里德湖几乎无河流注入,B错。题干材料提示,奥赫里德湖东侧的加利契察山岩性为石灰岩,石灰岩吸水性强,含水量大,可以为奥赫里德湖提供稳定的水源,C对。该地区纬度较低,海拔较低,几乎没有终年积雪,D错。故选C。2.由图文信息可知,两湖的纬度和海拔相差不大,因此水温差异不大,故A错。奥赫里德湖面积更大,水深更深,水量更大,应该渔业资源更丰富,但实际渔产不如普雷斯帕湖丰富,因此水深和水量不是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原因,故BC错。影响渔业资源主要因素是饵料,奥赫里德湖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水质好,营养盐类少,饵料不足,渔产不丰,故D对。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对石灰岩岩性的理解,石灰岩为沉积岩,分子结构较大,岩性松软,吸水性强,含水量大,因此往往为含水层,富含地下水。【答案】3.B4.D【解析】3.图中岛内的淡/咸水界限,说明该区域地下淡水的水位与地下咸水区水位、海平面水位三者基本平齐。若要地下淡水区保持相对稳定,必须保持地下淡水的水位不低于咸水区水位和海平面水位,这样就需要有“季节分配均匀且降水充沛”的条件;如果降水季节变化大就会导致淡/咸水界限变化大,岛内地下淡水区空间变化大;只有人工岛足够宽,才可以使得人工岛中心附近地下水受海洋咸水影响小,所以选B。4.人工岛一般面积不大,人工岛没有足够宽度,容易受海洋咸水的影响,导致人工岛的地下淡水的区域小,地下淡水储量较少,地下淡水储量不能满足日常生产生活的需求,即选D。此题容易错选水质较差,水质差是受到海水影响的地下水咸水区,地下水淡水区水质没有问题。【点睛】该题需要充分理解图中信息,明白图中人工岛的地下淡水区的面积及其变化特点。从而才能把握这组试题的命题思路和答题方向。【答案】5.B6.C【解析】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难度较小,基础知识考查。5.有图可知,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应当是1989年与2015年曲线的差值最大的区域,从图中可以看出变化最大的区域,距离市中心大致为15—20千米,因此正确答案选择B。读图判断即可。6.有材料可知,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因此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影响水循环环节。城市不透水面其实就是路面的硬化改变地表下店面性质增加。城市广场、建筑、道路等设施在内的城市下垫层代替了大自然原有的森林、绿地和田野,形成了“城市荒漠”,野生动植物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不断减少以致濒临灭绝。。影响地表植物的生长;不透气的地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水分的交换。改变城市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差,且由于硬化地面的高反射率,使它在大量吸收、储存了太阳辐射热之后,又将热量反射释放出来,使城区的温度比郊区和乡村高2~3℃,产生“热岛现象”。不透水铺装严重地破坏了城市市区地表土壤的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了大自然原有的生态平衡。②④正确,①③错误。选C。【点睛】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因此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季节变化增大。【答案】7.D8.D【解析】7.地下水一般是常年性补给,A项错误;由材料“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可知,大气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不在春季,B项错误;内蒙古主要位于高原,境内高山高度不是特别高,冰川较少,冰川融水较少,C项错误;该地虽然降水集中在夏季,但冬季也有一定降雪,春季冰雪融化形成春汛,D项正确。故选D。8.伏汛即夏汛,锡林河主要流经内蒙古东部,冻土融化从春季开始,若冻土融化、下渗量大,则春季也不易形成春汛,A项错误;生活用水量随季节变化不大,不会在夏季有明显影响,B项错误;主要为草原,达不到植被繁茂的状态,况且蒸腾主要是对地下水的影响,河流附近的植被影响力有限,C项错误;该地为主要牧区,部分地区为种植业,夏季农业(牧业和部分种植业)用水量较大,D项正确。故选D。【答案】9.B10.B11.D【解析】9.我国降水变率的大小与植被覆盖率无关,A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保持水土能力强,可以减少河水含沙量,B项正确;植被覆盖率提高能够提高区域降水量,但提高幅度不大,C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高,河流径流量会有所减小,D项错误。故选B。10.第5次只有两天,历时不长,①错;第5次降水,时间较短,但降水量在几次降水中接近降水最多的第3次,降水强度大,②对;前面连续的几次降水,导致地下水含量增加,达到饱和,大量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势汇入河流,形成洪峰,③对;植被对径流汇聚的作用每次降水都相同,④错。故选B。11.河流形成洪峰冲刷河床和沟谷的泥沙,能够提高河流含沙量。第5次降水形成洪峰,但含沙量小,说明河床和沟谷的含沙量较小,A、B项错误。裸露坡面植被覆盖率低,每次降水都会出现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前5次降水河流含沙量都比较小,说明该流域裸露坡面少,C项错误;经过连续的多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将植被覆盖坡面植株之间的堆积物冲走,导致土壤裸露,第6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冲刷这些土壤,引起水土流失,增加河流的含沙量,D选项正确。故选D。【答案】12.D【解析】结合材料可知,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湖水深、湖水量大,导致其与外界水循环作用弱;贝加尔湖位于内陆地区,夏季白昼时间较长,气温较高,湖面蒸发作用并不弱;湖泊面积大,有利于湖水参与外界水循环;湖水盐度大小对湖水参与外界水循环影响较小。故选D。【答案】13.C14.A15.B【解析】13.注意题干的关键词,“该流域”而不是“湖面”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盐湖面积变化取决于该流域的蒸发和降水,蒸发量大,则水域面积减小,降水量大,则水域面积增加。题目中提到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蒸发量和降水量应一致,所以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和降水量数值差不多,约为210毫米,否则会引起盐湖面积的扩大或缩小。故选C。14.此题需要区别理论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理论蒸发量大小与气温关系密切,实际蒸发量与下垫面关系密切。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地势最高,坡度最大,下渗少,也最不利于截留地表水,地下水少,地表水向低处流走,故坡面地表水也最少,因此实际蒸发量最小;且由于该流域气候干旱,坡面没有植被生长,缺乏植物蒸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坡度大,岩性硬,地表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下渗少,地下水埋藏深,此处的实际蒸发量最小。故选A。15.耐旱植物只能在坡面、洪积扇和河谷三地种植,不论在哪种植均会拦截到达盐湖的水量,破坏原有平衡,使湖水减少,但由于此湖水盐度已成饱和状态(材料中有关键信息:盐度饱和),所在湖水盐度并不会增高,只能使湖面缩小。而湖水富营养化与氮磷物质相关。故选B。【答案】16.D17.C18.A【解析】16.结合图例可以判断,8月份,在长江口附近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故选D。17.读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长江口附近8月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密度逐渐增大,由于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能力强,所以流水携带的泥沙到河口地区沉积,泥沙中的营养盐类物质丰富,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河口处因泥沙量大,水较混浊,不利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而向东泥沙量小些,水较清,利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因此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递增。故选C。18.与夏季相比,冬季海水水温低,浮游植物总数相对减少,河流径流量降低,携带泥沙能力降低,流速减慢,河口地区泥沙淤积量少,所以总体浮游植物的密度降低,总量减少。因泥沙量变小,河口处水没夏季那么混浊,故密度高值向陆地方向移动。故选A。【答案】19.D20.B21.A【解析】19.据图可知,从甲到乙河床抬高,泥沙淤积强度大于河道被冲刷强度;结合文字材料可知,河床泥沙淤积主要发生在枯水期,位于浙江东部的该河流枯水期出现在9—12月,此时段海潮携带的泥沙在河道淤塞,使河床逐渐被抬高。故选D。20.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段的汛期径流量减小,使河道被冲刷的强度减小,河道中泥沙的沉积作用使泥沙积累,河床不断抬高。故选B。21.结合上题结论可知,水库建成后,由于泥沙淤积,河床不断抬高。为应对由此而产生的各类问题,需要对河道泥沙的沉积作用进行控制,而河道沉积的泥沙主要由潮流从海洋中带来,故在河口建设水闸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泥沙进入河道。故选A。【答案】22.B23.C24.D【解析】22.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类似于水库的调节作用;雨季植被可以将吸纳的降水转化为地下水,旱季地下水补给河流水,使得河流径流量变化较小。植被遭破坏后,涵养水源功能变差,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坡面径流,转化为地下水的比例降低。降水变率大小和植被状况关系不大。河道淤积不会造成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故选B。23.降水量增加与否与植被变化关系不大,主要和大范围的大气运动有关;植被恢复后,植被涵养水源功能加强,降水下渗比例增加,坡面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由于植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