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保工作方案与实施细则_第1页
农业环保工作方案与实施细则_第2页
农业环保工作方案与实施细则_第3页
农业环保工作方案与实施细则_第4页
农业环保工作方案与实施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环保工作方案与实施细则TOC\o"1-2"\h\u2948第1章总则 4284891.1农业环保工作目标 4274861.2农业环保工作原则 4277461.3农业环保工作重点 41851第2章农业资源保护 592002.1农用地保护 5289912.1.1加强农用地保护规划 575492.1.2严格农用地用途管制 584372.1.3提高农用地质量 5286422.1.4保护农用地生态环境 5249082.2农业水资源保护 5296742.2.1合理开发与利用农业水资源 5171992.2.2加强农业节水技术研究与推广 5197012.2.3治理农业水污染 5251092.2.4完善农业水资源管理体制 5327162.3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6291972.3.1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6207472.3.2保护农作物遗传资源 628182.3.3保护农业野生生物资源 6122232.3.4优化农业生态系统 68472.3.5加强农业生物安全监管 622072第3章农业环境监测与评价 6317163.1农业环境监测体系 6230653.1.1监测网络布局 647363.1.2监测内容与方法 6281993.1.3监测数据管理 648153.2农业环境评价指标 7275043.2.1土壤环境质量指标 713923.2.2水环境质量指标 794013.2.3空气质量指标 7133563.2.4生态状况指标 7241563.3农业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 7135413.3.1现场调查法 7220003.3.2采样分析法 7227943.3.3遥感监测法 7247013.3.4模型模拟法 734703.3.5综合评价法 76924第四章农业生产环节环保措施 8224534.1农业投入品管理 8186244.1.1严格农药管理 8156724.1.2合理使用化肥 848514.1.3科学养殖管理 867944.2精准农业技术 8171194.2.1土壤质量监测与修复 8164524.2.2水资源高效利用 825184.2.3农业气象服务 8146014.3生态农业模式 9215434.3.1生态循环农业 9254334.3.2低碳农业 9174264.3.3农业多功能性开发 910028第5章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975505.1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 934145.1.1物理处理技术 9287565.1.2化学处理技术 9284075.1.3生物处理技术 9324205.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 9259955.2.1堆肥化利用 912815.2.2能源化利用 10103215.2.3材料化利用 10324415.2.4生态循环利用 10107925.3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 1032855.3.1处理设施建设 1089785.3.2处理设施管理 1076805.3.3技术培训与推广 10191895.3.4政策支持与监管 109930第6章农业面源污染防控 10305576.1农业面源污染来源与特点 10299226.1.1来源 1072366.1.2特点 10156756.2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 11287206.2.1合理施肥 11174626.2.2农药减量使用 11138616.2.3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1144096.2.4农田排水调控 1110816.3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11232316.3.1化肥减量工程 11214646.3.2农药减量工程 11121586.3.3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工程 11207166.3.4农田排水氮磷拦截工程 11296866.3.5生态农业工程 1118312第7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1242407.1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识别 12194107.1.1农田土壤污染问题 12297067.1.2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 12220707.1.3农村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12251287.2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 1277167.2.1农田土壤保护与修复技术 1295107.2.2农村水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 1240837.2.3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技术 12322607.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 12242167.3.1农田土壤保护与修复工程 12230267.3.2农村水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 12308027.3.3农村生态环境修复工程 12299147.3.4生态农业示范工程 1375477.3.5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工程 136492第8章农业环保政策与法规 1348938.1农业环保政策体系 13127028.1.1政策目标 13304648.1.2政策框架 13142328.1.3政策措施 13105678.2农业环保法律法规 13186308.2.1法律法规体系 1381528.2.2主要法律法规 131018.2.3法规实施与修订 13230748.3农业环保执法与监管 1352918.3.1执法体系 1481948.3.2执法监管措施 14221638.3.3监管机制 14196668.3.4社会监督与公众参与 1428979第9章农业环保能力建设与培训 14122619.1农业环保机构与队伍建设 14278429.1.1机构设置 1456349.1.2人员配置 14232139.1.3设施设备 14275489.2农业环保能力培训 14315969.2.1培训内容 1496859.2.2培训方式 14296929.2.3培训对象 15206259.3农业环保宣传教育 1561829.3.1宣传教育内容 15210239.3.2宣传教育方式 15143289.3.3宣传教育对象 15146699.3.4宣传教育成效评估 154642第10章农业环保工作评估与监督 152069410.1农业环保工作评估指标 152305710.1.1生态环境指标 151934210.1.2政策与管理指标 153071310.1.3社会经济效益指标 161401910.2农业环保工作评估方法 16671010.2.1定量评估方法 16322610.2.2定性评估方法 161091910.2.3综合评估方法 162009310.3农业环保工作监督与问责机制 16408510.3.1监督机制 16405210.3.2问责机制 16第1章总则1.1农业环保工作目标为保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进,农业环保工作目标如下:(1)优化农业生产布局,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2)提高农业生产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3)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4)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助力我国应对气候变化。1.2农业环保工作原则农业环保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源头防控,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风险,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2)分类指导,分区施策。根据不同区域农业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农业环保政策。(3)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推广农业环保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农业环保工作效率,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升级。(4)引导,社会参与。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调动企业、农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环保工作。1.3农业环保工作重点农业环保工作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生产布局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生态、高效农业,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压力。(2)农业生产过程减排。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3)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4)农业绿色技术研发与推广。加大农业绿色技术研发力度,推广农业环保技术,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水平。(5)农业环保监管与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农业环保监管体系,完善农业环保政策,为农业环保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第2章农业资源保护2.1农用地保护2.1.1加强农用地保护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农用地保护规划,明保证护目标、重点区域和保护措施,保证农用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2.1.2严格农用地用途管制加强农用地用途管制,严禁擅自改变农用地性质,保证农用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2.1.3提高农用地质量实施农用地质量提升工程,加强土壤改良、农田水利建设、农田生态修复等工作,提高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2.1.4保护农用地生态环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护农用地生态环境。2.2农业水资源保护2.2.1合理开发与利用农业水资源科学规划农业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证农业用水需求。2.2.2加强农业节水技术研究与推广加大农业节水技术研发力度,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2.2.3治理农业水污染加强农业水污染源头治理,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证农业水资源质量。2.2.4完善农业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农业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监测、评价和调度,实现农业水资源合理配置。2.3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2.3.1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提高农业生产者和农民群众对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树立绿色发展观念。2.3.2保护农作物遗传资源加强农作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建立农作物遗传资源库,保护我国丰富的农作物品种资源。2.3.3保护农业野生生物资源加强农业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设立农业野生生物保护区,保护珍稀濒危农业野生生物。2.3.4优化农业生态系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多样性种植、间作套种等生态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2.3.5加强农业生物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业生物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业外来入侵物种防控,保障农业生物多样性安全。第3章农业环境监测与评价3.1农业环境监测体系为保证农业环保工作的有效推进,构建完善的农业环境监测体系。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农业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内容:3.1.1监测网络布局根据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特点,优化监测网络布局,保证监测范围覆盖主要农业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及农业环境敏感区。加强监测站点建设,提高监测能力。3.1.2监测内容与方法明确农业环境监测内容,包括土壤、水体、大气、生物多样性等环境要素。采用现场调查、采样分析、遥感监测、模型模拟等手段,全面掌握农业环境状况。3.1.3监测数据管理建立健全监测数据管理制度,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共享等环节的规范化管理。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权威性。3.2农业环境评价指标为科学评价农业环境状况,制定以下评价指标:3.2.1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包括土壤有机质、pH值、总氮、有效磷、速效钾、重金属含量等指标,反映土壤肥力、酸碱度及污染状况。3.2.2水环境质量指标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质指标,如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重金属等,反映水体污染状况。3.2.3空气质量指标包括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等,反映大气污染状况。3.2.4生态状况指标包括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率、生态系统稳定性等,反映农业生态环境状况。3.3农业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3.3.1现场调查法对农业环境现状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来源、污染途径及污染程度。3.3.2采样分析法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要素进行采样,运用实验室分析方法,获取各项环境指标数据。3.3.3遥感监测法利用遥感技术,对农业环境进行大范围、快速监测,获取地表覆盖、植被指数等数据。3.3.4模型模拟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计算机模拟技术,构建农业环境评价模型,对农业环境质量进行预测和评价。3.3.5综合评价法采用指数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对农业环境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农业环保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第四章农业生产环节环保措施4.1农业投入品管理4.1.1严格农药管理(1)加强农药登记和淘汰高毒、高残留农药,鼓励研发和推广绿色、低毒、低残留农药;(2)规范农药使用,加强农药使用培训,提高农民环保意识;(3)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制度,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无害化处理。4.1.2合理使用化肥(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2)鼓励使用有机肥、生物肥等环境友好型肥料;(3)加强化肥市场监管,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4.1.3科学养殖管理(1)优化养殖布局,严格执行养殖规模与区域环境容量相适应的原则;(2)加强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3)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4.2精准农业技术4.2.1土壤质量监测与修复(1)建立土壤质量监测网络,定期对土壤质量进行监测;(2)针对土壤污染问题,采取生物、物理、化学等方法进行修复;(3)推广土壤保育技术,提高土壤肥力。4.2.2水资源高效利用(1)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2)加强农业水源地保护,防止农业面源污染;(3)开展农业水资源监测,合理调配水资源。4.2.3农业气象服务(1)完善农业气象观测体系,提高农业气象预报准确率;(2)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降低农业气象灾害风险;(3)根据气候变化,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作物种植结构。4.3生态农业模式4.3.1生态循环农业(1)推广种养结合模式,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利用效率;(2)发展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4.3.2低碳农业(1)优化农业生产结构,降低碳排放;(2)推广节能农业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3)加强农业碳汇研究,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碳吸收能力。4.3.3农业多功能性开发(1)发展休闲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2)挖掘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第5章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5.1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5.1.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筛选、压实、切碎等手段,以提高农业废弃物的堆肥化、焚烧效率和生物降解功能。5.1.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氧化、还原、酸碱中和等,用于改变农业废弃物的化学性质,降低有害成分,提高资源化利用价值。5.1.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昆虫等生物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分解、转化,实现资源化利用,包括好氧堆肥、厌氧消化等方法。5.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5.2.1堆肥化利用将农业废弃物通过堆肥化处理,制成有机肥料,用于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5.2.2能源化利用采用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燃料等技术,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耗。5.2.3材料化利用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新型环保材料,如生物质塑料、生物质纤维等。5.2.4生态循环利用构建农业废弃物生态循环利用体系,实现农业废弃物在农田、养殖、渔业等领域的循环利用。5.3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5.3.1处理设施建设根据农业废弃物种类、处理技术和当地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建设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包括堆肥设施、生物质发电站等。5.3.2处理设施管理建立健全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管理制度,保证设施安全、高效运行,提高农业废弃物处理效果。5.3.3技术培训与推广加强对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推广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成功经验。5.3.4政策支持与监管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加强监管,保证政策措施的落实。第6章农业面源污染防控6.1农业面源污染来源与特点6.1.1来源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农田施肥、农药使用、畜禽养殖、农田排水及农作物残体等方面。其中,化肥、农药过量使用,以及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废弃物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6.1.2特点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污染源分布广泛,难以进行集中治理;污染过程不易被察觉,治理难度大;受气候、土壤、农作物等多种因素影响,污染程度和范围具有不确定性。6.2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6.2.1合理施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化肥,减少化肥使用量。同时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6.2.2农药减量使用采用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量。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精准施药,提高农药利用率。6.2.3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推广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如生物发酵、厌氧消化等,减少废弃物排放。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如制作有机肥、生物质能源等。6.2.4农田排水调控优化农田排水系统,合理调控排水,减少农田氮磷流失。采用生物拦截、湿地净化等技术,提高农田排水水质。6.3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6.3.1化肥减量工程实施化肥减量替代工程,推广新型肥料和施肥技术,降低化肥使用强度。6.3.2农药减量工程开展农药减量使用工程,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6.3.3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工程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实现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6.3.4农田排水氮磷拦截工程开展农田排水氮磷拦截工程,设置拦截设施,降低农田排水氮磷浓度。6.3.5生态农业工程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如稻渔共作、间作套种等,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第7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7.1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识别7.1.1农田土壤污染问题分析当前农田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以及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跨界影响。7.1.2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识别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如养殖污染、生活污水排放、农田排水等,对农村地表水、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影响。7.1.3农村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关注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现象,如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失衡、森林和湿地资源减少等。7.2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7.2.1农田土壤保护与修复技术介绍土壤调理、有机肥施用、生物修复等技术,提高农田土壤质量,减少土壤污染。7.2.2农村水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阐述农村污水处理、生态拦截、湿地净化等技术,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7.2.3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技术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如设立生态保护区、恢复和保护关键物种、生态廊道建设等。7.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7.3.1农田土壤保护与修复工程开展农田土壤污染治理、酸化土壤改良、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工程,提高农田土壤质量。7.3.2农村水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护岸等工程,改善农村水环境。7.3.3农村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开展农村生态修复项目,包括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湿地恢复、生态农业等,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7.3.4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推广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水平。7.3.5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工程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施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第8章农业环保政策与法规8.1农业环保政策体系8.1.1政策目标农业环保政策体系旨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政策目标包括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8.1.2政策框架农业环保政策体系包括国家层面的政策、地方政策以及相关部门的配套政策。政策框架涵盖了农业生产、农村环境治理、农业资源保护等多个方面。8.1.3政策措施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农业环保技术,实施农业资源保护工程,加大农业环境治理力度,强化农业环保宣传教育等。8.2农业环保法律法规8.2.1法律法规体系农业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多个层次,为农业环保工作提供法制保障。8.2.2主要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8.2.3法规实施与修订我国不断加强农业环保法律法规的实施,定期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以适应农业环保工作的新需求。8.3农业环保执法与监管8.3.1执法体系农业环保执法体系由农业、环保、土地、水利等部门组成,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承担农业环保执法任务。8.3.2执法监管措施执法监管措施包括:开展农业环保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农业环境污染违法行为;加强农业环保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建立健全农业环保信用体系,对违法行为进行信用惩戒。8.3.3监管机制建立农业环保监管机制,加强对农业生产、农业资源利用、农业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的监管,保证农业环保政策法规的有效实施。8.3.4社会监督与公众参与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农业环保监督,建立健全举报、投诉、信息公开等制度,提高农业环保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第9章农业环保能力建设与培训9.1农业环保机构与队伍建设9.1.1机构设置建立健全农业环保管理机构,明确职能职责,优化组织架构,形成上下联动、协调有力的农业环保工作体系。9.1.2人员配置合理配置农业环保工作人员,提高队伍素质,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保证农业环保工作顺利开展。9.1.3设施设备加大农业环保设施设备投入,提高农业环保监测、执法等能力,为农业环保工作提供有力保障。9.2农业环保能力培训9.2.1培训内容结合农业环保工作实际,制定培训计划,保证培训内容涵盖环保法律法规、农业环保技术、环保项目管理等方面。9.2.2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训、实地教学、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培训效果,保证农业环保工作人员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