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领域安全生产管理手册_第1页
三农领域安全生产管理手册_第2页
三农领域安全生产管理手册_第3页
三农领域安全生产管理手册_第4页
三农领域安全生产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领域安全生产管理手册TOC\o"1-2"\h\u13729第1章总论 3253271.1农业安全生产概述 3269601.2农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423357第2章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 498512.1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概述 443852.1.1农业机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476142.1.2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原则 5156592.1.3农业机械管理体系 5200342.2农业机械操作规范 5203092.2.1农业机械操作前准备 5265682.2.2农业机械操作注意事项 5249202.2.3农业机械操作后维护 5107792.3农业机械预防与处理 5299322.3.1预防措施 553432.3.2处理流程 69408第3章农药安全生产管理 648953.1农药安全管理概述 6262173.1.1农药采购管理 6266333.1.2农药储存管理 6114223.1.3农药运输管理 637613.2农药使用规范 6298143.2.1严格遵循农药使用说明书 732903.2.2遵循农药使用原则 7239473.2.3农药施药技术 7309913.3农药预防与处理 7113043.3.1农药预防 7139833.3.2农药处理 719945第4章农业火灾安全生产管理 7159124.1农业火灾预防措施 7318754.1.1加强农业生产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7163484.1.2提高农民群众消防安全素质 8142104.1.3强化火灾监测预警 852944.2农业火灾扑救与处置 8218254.2.1火灾扑救原则 8240574.2.2火灾扑救措施 8113734.2.3火灾处置 8285234.3农业火灾案例分析 889114.3.1案例一:某地农田火灾 8156724.3.2案例二:某农业企业仓库火灾 949144.3.3案例三:某地山林火灾 96360第5章农田水利安全生产管理 9193535.1农田水利设施安全管理 963785.1.1设施巡查与维护 9118215.1.2设施安全评估 9115005.1.3防洪调度管理 947435.2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安全 1091875.2.1施工现场管理 10128565.2.2施工人员培训 10259065.2.3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107115.3农田水利设施预防与处理 10218035.3.1预防 10124205.3.2处理 1027422第6章畜禽养殖安全生产管理 10186386.1畜禽养殖场安全管理概述 10278946.1.1安全生产责任制 10224726.1.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093776.1.3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 1073216.1.4安全生产投入 11178786.2畜禽疫病防控与安全生产 11206386.2.1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11120276.2.2兽药和疫苗管理 1185056.2.3饲养管理 11179686.2.4生物安全措施 11146336.3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利用 11316976.3.1废弃物分类与储存 11239506.3.2废弃物处理技术 1115176.3.3污染防治措施 1110206.3.4废弃物利用途径 1117535第7章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11128837.1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概述 11318577.1.1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11159277.1.2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 12183517.1.3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原则 12290187.2农村道路交通预防 12191537.2.1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122437.2.2提高车辆安全技术水平 1213237.2.3提升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 12312577.2.4加强交通管理 12302727.3农村道路交通处理与救援 1245777.3.1处理 12276317.3.2救援措施 12326147.3.3善后处理 1399317.3.4交通安全隐患排查 1330509第8章农村公共卫生安全管理 13119078.1农村公共卫生安全概述 13231678.2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 13159438.2.1饮用水源保护 136818.2.2饮用水设施建设与管理 13126798.2.3饮用水水质监测与处理 1339178.3农村卫生厕所改造与安全管理 13234318.3.1卫生厕所改造 1361838.3.2卫生厕所使用与管理 1418575第9章农村自然灾害应对与安全生产 14260909.1农村自然灾害概述 1476349.1.1农村自然灾害定义 14130949.1.2农村自然灾害特点 14136189.1.3农村自然灾害影响 14157129.2农村自然灾害预防与应对 14155079.2.1预防措施 14285949.2.2应对措施 1472629.3农村自然灾害恢复与重建 15316689.3.1恢复生产 15182599.3.2重建家园 1567899.3.3防灾减灾长效机制建设 1526094第10章农业安全生产培训与宣传教育 151616310.1农业安全生产培训概述 15867710.1.1培训目的 15318610.1.2培训内容 151497510.1.3培训方法 161348310.1.4培训要求 16432010.2农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162176410.2.1宣传教育内容 16499110.2.2宣传教育方式 161428510.2.3宣传教育要求 172721910.3农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与实践案例 173081810.3.1安全文化建设方法 17448610.3.2实践案例 17第1章总论1.1农业安全生产概述农业安全生产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生产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系列工作。农业安全生产涉及领域广泛,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及流通等多个环节。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安全生产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2农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为保证农业安全生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为农业安全生产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作为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义务、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报告和调查处理等内容。(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权益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等方面的内容。(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产品生产、农产品流通等方面的规定,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4)《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规定了畜牧业生产、动物防疫、兽药和饲料等方面的安全管理。(5)《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明确了渔业资源保护、渔业生产安全、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6)《农药管理条例》:规定了农药的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7)《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明确了农业机械的生产、销售、使用、维修和报废等方面的安全管理。(8)《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经营和进出口等方面的安全管理。第2章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2.1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概述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本节主要从农业机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管理原则及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概述。2.1.1农业机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是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预防发生、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1.2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依法管理,强化责任。(3)全面监管,突出重点。(4)科技进步,提高水平。2.1.3农业机械管理体系农业机械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监管、企业负责、农民参与和社会监督四个方面。2.2农业机械操作规范为保证农业机械安全运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本节主要介绍农业机械操作的基本规范。2.2.1农业机械操作前准备(1)熟悉农业机械功能、结构和操作方法。(2)检查机械各部件是否完好,保证安全防护装置齐全。(3)进行试运行,确认机械运行正常。2.2.2农业机械操作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2)保持注意力集中,不得酒后操作。(3)注意观察机械运行状态,发觉异常立即停机检查。(4)操作过程中,严禁无关人员靠近。2.2.3农业机械操作后维护(1)及时清洁机械,保持机械清洁。(2)定期检查、维护、更换磨损部件。(3)妥善保管机械,避免受潮、受热、受腐蚀。2.3农业机械预防与处理农业机械的预防与处理是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本节主要从预防措施、处理流程等方面进行介绍。2.3.1预防措施(1)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农民安全意识。(2)完善农业机械安全防护装置。(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4)加强农业机械维修、保养和检查。2.3.2处理流程(1)立即停机,保护现场。(2)及时报告,迅速救治伤员。(3)开展调查,分析原因。(4)制定整改措施,防止再次发生。(5)依法处理责任人。第3章农药安全生产管理3.1农药安全管理概述农药安全管理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本章主要从农药的采购、储存、运输、使用、废弃物处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保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3.1.1农药采购管理(1)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购买经国家农药登记的农药产品。(2)选择信誉良好、证照齐全的农药经营单位购买农药。(3)购买时需查看农药产品标签,确认农药名称、含量、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企业等信息。3.1.2农药储存管理(1)农药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隔热、防潮、防盗的专用库房内。(2)分类存放,严禁与食品、饲料、种子等混放。(3)库房内应设置明显标志,严禁烟火,配备消防设施。3.1.3农药运输管理(1)运输农药时应遵守国家有关危险品运输规定,保证运输安全。(2)农药运输车辆应具备相应的资质,驾驶员和押运员需掌握农药运输安全知识。(3)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密封、防潮、防晒,避免农药泄漏、挥发。3.2农药使用规范农药使用规范是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农药使用过程中应遵循的规范:3.2.1严格遵循农药使用说明书(1)认真阅读农药标签和说明书,了解农药的适用作物、防治对象、使用方法、用药量、安全间隔期等。(2)按照农药说明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施药器械和防护措施。3.2.2遵循农药使用原则(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生物、物理、农业等非化学防治方法。(2)精准施药,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降低农药残留。(3)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避免抗药性的产生。3.2.3农药施药技术(1)选择合适的施药器械,保证施药均匀、到位。(2)根据作物生长周期、病虫害发生情况,合理确定施药时期和用药量。(3)避免在高温、大风、雨天等不利天气条件下施药。3.3农药预防与处理3.3.1农药预防(1)加强农药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2)建立健全农药使用记录,如实记录农药的购买、储存、使用情况。(3)定期检查农药储存设施和施药器械,保证安全可靠。3.3.2农药处理(1)一旦发生农药,应立即停止使用农药,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扩大。(2)及时报告当地农业部门,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3)根据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类似的再次发生。第4章农业火灾安全生产管理4.1农业火灾预防措施4.1.1加强农业生产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农业火灾预防应从源头上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保证农业生产场所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具体措施如下:(1)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场所,保证消防通道畅通;(2)定期检查农业设施,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的电线、电缆;(3)加强农业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火灾;(4)规范农药、化肥等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远离火源和热源;(5)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提高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4.1.2提高农民群众消防安全素质(1)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火灾防范意识;(2)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使农民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和技能;(3)鼓励农民参与消防安全演练,提高火灾应急能力。4.1.3强化火灾监测预警(1)建立健全火灾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觉火情;(2)加强火源管理,严禁在农田、山林等区域违规用火;(3)利用无人机、红外热像仪等高科技手段,提高火情监测能力。4.2农业火灾扑救与处置4.2.1火灾扑救原则(1)以人为本,保证人员安全;(2)迅速、有序、有效地扑灭火灾;(3)保护农业生产设施和物资,减少火灾损失。4.2.2火灾扑救措施(1)拨打火警电话,及时报警;(2)组织附近村民、农业企业员工参与火灾扑救;(3)利用灭火器、灭火器材、消防车辆等设备进行火灾扑救;(4)根据火势和火源,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如窒息、冷却、隔离等;(5)对于大型火灾,应及时请求消防部门支援。4.2.3火灾处置(1)火灾扑灭后,对火场进行仔细检查,防止复燃;(2)调查火灾原因,总结教训,防止类似的发生;(3)对火灾受损的农业设施和物资进行评估,及时修复或更换;(4)对火灾责任人进行处理,严肃追究责任。4.3农业火灾案例分析4.3.1案例一:某地农田火灾(1)经过:2019年3月,某地一农田因村民焚烧秸秆引发火灾,过火面积达200亩;(2)原因:焚烧秸秆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火势蔓延至附近农田;(3)处理:消防部门及时扑灭火灾,对焚烧秸秆行为进行处罚。4.3.2案例二:某农业企业仓库火灾(1)经过:2020年5月,某农业企业仓库因电线短路引发火灾,仓库内大量化肥、农药等物资受损;(2)原因:电线老化未及时更换,导致短路引发火灾;(3)处理:消防部门扑灭火灾,企业对受损物资进行赔偿,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4.3.3案例三:某地山林火灾(1)经过:2021年1月,某地山林因村民违规用火引发火灾,过火面积达500亩;(2)原因:村民在山林附近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引发山林火灾;(3)处理:消防部门及时扑灭火灾,对违规用火行为进行处罚,并加强山林防火宣传。第5章农田水利安全生产管理5.1农田水利设施安全管理5.1.1设施巡查与维护建立完善的巡查制度,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对发觉的问题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防止设施带病运行。建立设施维护档案,记录维护时间、内容、责任人等信息。5.1.2设施安全评估定期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安全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设施结构安全、运行状态、防护措施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保证设施安全。5.1.3防洪调度管理制定合理的防洪调度方案,保证农田水利设施在汛期安全运行。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及时掌握水雨情信息,提前做好防洪准备。5.2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安全5.2.1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加强施工现场的卫生管理,保证施工环境整洁。5.2.2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特种作业人员需取得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5.2.3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严格机械设备准入制度,保证机械设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5.3农田水利设施预防与处理5.3.1预防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日常巡查,及时发觉并消除安全隐患。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5.3.2处理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处理程序和责任人。发生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对进行调查处理,严肃追究责任。第6章畜禽养殖安全生产管理6.1畜禽养殖场安全管理概述6.1.1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畜禽养殖场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养殖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保证安全生产措施落到实处。6.1.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场内交通、消防、用电、设备操作等方面的规定,保证养殖场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6.1.3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加强养殖场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6.1.4安全生产投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配备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和设备,提高养殖场安全生产水平。6.2畜禽疫病防控与安全生产6.2.1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制定疫病防控措施,加强疫病监测和预警,提高疫病防控能力。6.2.2兽药和疫苗管理严格执行兽药和疫苗的采购、储存、运输和使用规定,保证兽药和疫苗的质量安全。6.2.3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畜禽抗病能力,降低疫病发生风险。6.2.4生物安全措施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疫病传播,保障畜禽养殖安全。6.3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利用6.3.1废弃物分类与储存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分类,规范储存,防止污染环境。6.3.2废弃物处理技术采用合适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如堆肥、发酵、生物质能源等,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6.3.3污染防治措施加强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严格执行环保法规,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6.3.4废弃物利用途径摸索废弃物利用新途径,提高废弃物利用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第7章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7.1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概述7.1.1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农村道路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交通安全意识薄弱,给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带来较大压力。7.1.2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道路条件、车辆状况、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交通管理等方面。要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需从这些方面入手,综合治理。7.1.3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原则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依法管理,全民参与。7.2农村道路交通预防7.2.1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道路建设标准,加大道路养护力度,保障道路安全畅通。重点加强危险路段的治理,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等设施。7.2.2提高车辆安全技术水平加强车辆生产、销售、维修、检验等环节的监管,提高车辆安全技术功能。加大对报废车辆的淘汰力度,严禁非法改装、拼装车辆上路行驶。7.2.3提升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针对农村驾驶员、中小学生等特定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7.2.4加强交通管理建立健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机制,加强路面执法,严厉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加强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建设,发挥其在预防中的作用。7.3农村道路交通处理与救援7.3.1处理发生农村道路交通时,应及时报警,保护现场,救助受伤人员。交警部门应迅速赶到现场,开展勘查、取证、责任认定等工作。7.3.2救援措施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救援能力。发生时,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施救。7.3.3善后处理依法依规对进行处理,做好赔偿、安抚等工作。对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教训,防止类似的再次发生。7.3.4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定期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对发觉的问题及时整改,预防发生。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保证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第8章农村公共卫生安全管理8.1农村公共卫生安全概述农村公共卫生安全是关系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本章主要从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厕所改造等方面,对农村公共卫生安全进行系统阐述,旨在提高农村公共卫生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8.2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8.2.1饮用水源保护(1)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与保护,保证水源不受污染。(2)加大水源地环境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3)提高农民群众对饮用水源保护的意识,积极参与水源保护工作。8.2.2饮用水设施建设与管理(1)加强农村饮用水设施建设,提高供水设施覆盖率。(2)建立健全饮用水设施管理制度,保证设施正常运行。(3)定期对饮用水设施进行维护和检查,提高供水设施运行效率。8.2.3饮用水水质监测与处理(1)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2)针对不同水质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水质达标。(3)加强水质监测人员培训,提高监测能力。8.3农村卫生厕所改造与安全管理8.3.1卫生厕所改造(1)加大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力度,提高卫生厕所普及率。(2)推广适宜的卫生厕所类型,满足农民群众需求。(3)加强卫生厕所施工质量监管,保证改造效果。8.3.2卫生厕所使用与管理(1)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卫生厕所使用率。(2)建立健全卫生厕所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3)定期对卫生厕所进行清洁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通过以上措施,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安全管理,有助于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各级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公共卫生安全工作,加大投入力度,保证农村公共卫生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第9章农村自然灾害应对与安全生产9.1农村自然灾害概述9.1.1农村自然灾害定义农村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造成危害的自然事件,包括洪涝、干旱、台风、冰雹、地震、山体滑坡等。9.1.2农村自然灾害特点农村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不可预测性等特点。农村地区地形复杂,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抗灾能力较低,使得农村自然灾害的影响更为严重。9.1.3农村自然灾害影响农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农村居民生活、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可能导致粮食减产、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等。9.2农村自然灾害预防与应对9.2.1预防措施(1)加强农村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预报准确率。(2)制定农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3)开展农村自然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农民防灾减灾意识。(4)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抗灾能力。9.2.2应对措施(1)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保证迅速、有序开展救援工作。(2)组织农民进行紧急转移,保证人员安全。(3)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救助,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4)加强农业生产自救,减少灾害损失。9.3农村自然灾害恢复与重建9.3.1恢复生产(1)组织农民抢种补种,弥补灾害损失。(2)加强农业技术指导,提高复种指数。(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适应自然灾害的农作物和产业。9.3.2重建家园(1)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修复,保证受灾地区正常生活秩序。(2)制定农村住房重建规划,提高房屋抗灾能力。(3)加强心理援助,帮助受灾群众度过难关。9.3.3防灾减灾长效机制建设(1)总结自然灾害应对经验,完善应急预案。(2)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3)建立健全农村自然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规范防灾减灾工作。第10章农业安全生产培训与宣传教育10.1农业安全生产培训概述农业安全生产培训是提高农业生产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手段。本节主要从农业安全生产培训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要求等方面进行概述。10.1.1培训目的农业安全生产培训的目的是:(1)提高农业生产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发展观念。(2)增强农业生产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