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辣椒抗病(B)对不抗病(b)为显性,基因型为BB的个体花粉败育,不能产生正常花粉。现将基因型为Bb的辣椒植株自由交配两代获得F2。F2中抗病与不抗病植株的比例为()A.1:1 B.2:1 C.5:4 D.8:12.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B.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C.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分泌物的靶细胞可能是甲状腺细胞D.如果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也可以成为靶细胞3.自然状态下,豌豆是自花传粉,玉米是异花传粉。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a的豌豆连续自然种植,子代中Aa的概率会越来越小B.Aa的玉米连续自然种植,子代中Aa的概率先减少后不变C.Aa的玉米连续自交N代和随机交配N代,二者子代产生配子A的概率不同D.Aa的豌豆连续自然种植,每代都淘汰aa,则Fn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2n+1)4.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5.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该河流的AB段上,好氧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被大量消耗B.BC段有机物分解后形成的NH+4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大量繁殖C.相对于海洋生态系统,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恢复力稳定性D.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6.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存在于细胞内,约占体液的1/3B.b是组织液,其渗入c的量远多于渗入d的量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b和消化液D.胰岛素和肌肉注射的青霉素可存在于d中7.下列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C.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将其天敌引入我国D.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殖,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8.(10分)歌带鹀是一种鸟类,其幼鸟需要成鸟喂养长大。研究人员调查了不同年份中繁育期雌鸟数量及每只雌鸟养育的出飞幼鸟数量,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繁育期雌鸟越多,每只雌鸟养育的出飞幼鸟越少B.每年的气温变化影响幼鸟的成活数量C.不同年份中歌带鹀的年龄结构存在差异D.种群数量变化受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的影响二、非选择题9.(10分)水稻属禾本科植物,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鸭有旺盛的杂食性却不喜食禾本科植株,利用此特点,我国多地采用稻鸭共作生态农业模式。为研究稻鸭共作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农田生态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稻单作和稻鸭共作的比较试验。水稻单作按常规生产方式使用化肥、杀虫杀菌剂。稻鸭共作每公顷投放300只20d龄的麻鸭,共育75天,只在稻鸭共作之前和之后施用化肥和农药。最终统计经济效益如下表(单位:元/hm2)。请回答:处理主要支出主要收入生产资料费人工费稻米稻田鸭净收益化肥农药鸭苗饲料施肥管护稻单作1566.81147.5--225075055672.7-49958.4稻鸭共作1302.5306.5699.06154.2750142585113.018029.692505.4(1)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______和______三大功能。上述水田中的稻、鸭及其他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写出稻鸭共作田里可能存在的一条食物链:______。(2)从生态系统结构的角度分析,稻单作模式下的稻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______,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与稻单作模式相比,稻鸭共作模式稻米产量增加,因为鸭在稻鸭共作中能够通过______等活动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同时鸭的排泄物又可以肥田。除此之外,鸭也能增加农民收入。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稻鸭共作模式的优点是________。此种模式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4)CH4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稻田是CH4最大的人为排放源,在厌氧条件下,土壤中有机物在产甲烷杆菌等微生物作用下被逐步分解形成CH4。研究表明,稻鸭共作生态系统中鸭通过觅食和游动,从而增加了______,抑制了产甲烷杆菌的生长活性,减少了CH4的排放。10.(14分)女娄菜是一种中草药植物,XY型性别决定,植株耐寒与不耐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D/d控制,阔叶和细叶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E/e控制。耐寒细叶雌株与不耐寒阔叶雄株杂交,F1耐寒阔叶♀:耐寒细叶♂=1:1,F1雌雄植株随机交配,F2中耐寒阔叶:耐寒细叶:不耐寒阔叶:不耐寒细叶=3:3:1:1.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杂交实验可知,耐寒对不耐寒为_____性状,位于_____(填“常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上”)。(2)等位基因D/d和E/e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3)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F1雌雄植株随机交配,F2中耐寒细叶雄株的概率是_____。(4)为确定上述F2中不耐寒阔叶雌株的基因型,可选择F2中基因型为_____的雄株进行杂交,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11.(14分)径柳匙叶草是一种泌盐植物。科研工作者将径柳匙叶草液泡膜Na+/K+逆向转运蛋白基因(TaNHX2基因)转移到棉花细胞内,获得了转基因耐盐棉花新品种。图1是获取的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Sau3AI、EcoRI、BamHI为三种限制酶,图中箭头所指为三种限制酶的切点;图2是三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与酶切位点示意图;图3是土壤农杆菌中用于携带目的基因的Ti质粒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1)将含有径柳匙叶草不同基因的DNA片段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再根据TaNHX2基因的特定核苷酸序列从中提取图1的片段,此法为从__________获取目的基因。(2)不能在径柳匙叶草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获得TaNHX2基因的mRNA,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3)若用BamHI切割图1所示的DNA片段,获得目的基因,则需选用_______切割图3所示质粒,以便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该方案的缺陷是_________。故切割图1所示DNA片段的最佳方案是选用____________酶。(4)用上述最佳方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所得重组质粒____________(选填“能”“不能”或“不一定能”)被BamHI切割。12.α-萘乙酸(NAA)是生长素类调节剂,科研小组探究a、b、c三种不同浓度的NAA溶液对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甲图所示。(1)若选用带顶芽的葡萄茎段作实验材料,要对其进行去除顶芽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2)根据甲图所示的结果,a、b两种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在a浓度的NAA溶液作用下,葡萄茎段侧芽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生长;甲图所示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NAA作用的两重性。(3)进一步探究NAA促进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X(乙图)时,可将甲图实验称为这个实验的预实验,进行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b、c浓度在X浓度两侧有___________种可能性。(4)若浓度b>c,某同学在b、c浓度之间设计一系列浓度梯度的NAA溶液对葡萄茎段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葡萄茎段侧芽的生长址。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b、c浓度之间未出现峰值。参照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个实验中,你应该在___________(浓度范围)设计一系列浓度梯度的NAA溶液进行实验,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地遗传给后代;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杂合子自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显纯合子:杂合子:隐性纯合子=1:2:1。【详解】基因型为Bb的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Bb:bb=1:2:1,其中BB的个体花粉败育,花粉败育是父本不能提供BB,而母本却能提供BB,进行自由交配时,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1:1,由于BB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因此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1:2,所以,自由交配直至F2,F2中抗病(BB、Bb)与不抗病植株(bb)的比例为(1/2×1/3+1/2×2/3+1/2×1/3):(1/2×2/3)=2:1,故选B。2、C【解析】分析题图:图示表死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分泌细胞分泌的物质通过血管中血液的运输到全身,但只与靶细胞结合,因为靶细胞上有该物质的受体,这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详解】A、由图可知,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A正确;B、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糖蛋白)结合,B正确;C、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分泌物的靶细胞可能是垂体细胞,不可能是甲状腺细胞,C错误;D、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存在负反馈调节,所以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时,垂体细胞也可以成为靶细胞,D正确。故选C。3、C【解析】1、连续自交的结果是纯合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杂合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2、随机交配中后代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不变,连续自交,后代的基因频率不变,但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详解】A、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Aa的豌豆连续自然种植,相当于连续自交,子代中Aa的概率会越来越小,A正确;B、Aa的玉米连续自然种植为随机交配,子代中Aa的概率先减少后不变,B正确;C、Aa的玉米连续自交N代和随机交配N代,没有选择作用,二者子代产生配子A的概率相同,C错误;D、Aa的豌豆连续自然种植,每代都淘汰aa,F1中AA为1/3,Aa为2/3,F1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2/3,F2中AA为3/5,Aa为2/5,F2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2/5,则Fn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2/(2n+1),D正确。故选C。4、C【解析】格里菲思证明了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够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但没有提出转化因子是什么,A错误;艾弗里没有利用小鼠,是将肺炎双球菌在培养基中培养,根据菌落特征进行判断,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细菌,C正确;32P标记亲代噬菌体的DNA,复制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有的带有32P标记,有的不带有32P标记,D错误。【考点定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要求学生理解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5、D【解析】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据图分析:(1)图中的细菌属于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藻类属于生产者,能够利用无机盐离子;(2)污水排放进入河流,在该河的AB段,藻类减少,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溶解氧大量消耗,BC段,藻类大量繁殖,通过光合作用释放O2,有机物减少,需氧型细菌数量下降,因而对溶解氧的消耗量减少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详解】A、AB段溶解氧随有机物被需氧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A正确;B、藻类大量繁殖需要大量的无机盐离子,BC段有机物分解形成无机物有利于藻类大量繁殖,B正确;C、相对于海洋生态系统,该河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较低,恢复力稳定性较强,C正确;D、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营养结构,D错误。故选D。6、D【解析】据图分析,a表示细胞内液,b表示组织液,c表示淋巴,d表示血浆。【详解】A、a表示细胞内液,占体液2/3,bcd表示细胞外液,占体液1/3,成分也存在差异,如钾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内,钠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A错误;B、b是组织液,绝大部分渗入d血浆,少部分渗入c淋巴,B错误;C、消化液不是内环境,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C错误;D、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分泌后进入组织液,肌肉注射的青霉素先进入组织液,后进入血浆,D正确。故选D。7、D【解析】A.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破坏生物多样性,A错误;B.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会降低生物多样性,应将有害生物的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不是消灭,B错误;C.引进生物不当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C错误;D.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殖,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这属于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D正确。【点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8、B【解析】本题考查了种群数量的变动与环境的关系,意在考查扩散分析曲线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题图可知:随着繁殖期繁殖雌鸟数的增加,每只雌鸟养育的出飞幼鸟数量减少,也就是到幼鸟离巢时每只雏鸟出生后的成活率降低。【详解】A、据图可知,繁育期雌鸟越多,每只雌鸟养育的出飞幼鸟越少,A正确;B、图中显示的是繁育期雌鸟的数量影响幼鸟的成活数,没有体现气温变化的影响,B错误;C、题干中调查了不同年份中繁育期雌鸟数量及每只雌鸟养育的出飞幼鸟数量,由图可知不同年份中歌带鹀繁育期和出飞幼鸟的数量有差异,年龄结构也有差异,C正确;D、繁育期雌鸟的数量影响幼鸟的成活数,说明种群数量变化受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的影响,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9、①.物质循环②.信息传递③.生物群落④.稻→食稻昆虫→鸭(杂草→鸭;杂草→昆虫→鸭)[不能出现稻→鸭]⑤.简单⑥.低⑦.食草、捕虫⑧.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轻了土壤、水环境的污染⑨.整体性⑩.水中溶氧量【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3、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详解】(1)结合分析可知,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上述水田中的稻、鸭及其他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了群落。稻鸭共作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水稻。在稻鸭共作田里可能存在的一条食链为:稻→食稻昆虫→鸭(杂草→鸭;杂草→昆虫→鸭)。(2)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稻鸭共作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更加复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增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而稻单作模式下的稻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低,因此需要人为保护较多,因为其抵抗力稳定性差。(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与稻单作模式相比,在稻鸭共作模式中鸭通过在稻田中起到吃草、捕虫等作用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同时鸭的排泄物又可以肥田,除此之外,鸭也能增加农民收入,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稻鸭共作模式典型优势表现在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轻了土壤、水环境的污染。此种模式遵循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构建了人与然的和谐,同时也能是农民增收。(4)产甲烷杆菌是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土壤中有机物在产甲烷杆菌等微生物作用下被逐步分解形成CH4,而该稻鸭共作模式中鸭的活动增加水中溶解氧,抑制产甲烷杆菌的生长繁殖,减少CH4的排放,从而使稻田的CH4排放量明显降低。【点睛】熟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的实际表现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生态农业的原理及其意义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点。10、(1)①.显性②.常染色体上(2)①.遵循②.等位基因D/d和E/e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3)①.DDXeXe、ddXEY②.3/16(4)①.ddXeY②.不耐寒阔叶♂:不耐寒细叶♂:不耐寒阔叶♀:不耐寒细叶♀=1:1:1:1,则该雌株的基因型为ddXEXe;若均为不耐寒阔叶,则该雌株的基因型为ddXEXE【解析】1、耐寒雌株与不耐寒雄株杂交,F1都是耐寒性状,F1雌雄植株随机交配,F2中耐寒:不耐寒=3:1,可知耐寒和不耐寒这对性状的比例与性别无关,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且耐寒对不耐寒为显性性状,则亲本基因型为DD×dd。2、细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F1阔叶♀:细叶♂=1:1,可知细叶和阔叶这对性状的比例与性别无关,基因E/e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eXe×XEY,阔叶对细叶为显性性状。【小问1详解】耐寒雌株与不耐寒雄株杂交,F1无论雌雄植株都是耐寒性状;F1雌雄植株随机交配,F2中耐寒:不耐寒=3:1,可知耐寒和不耐寒这对性状的比例与性别无关,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耐寒对不耐寒为显性性状。【小问2详解】分析可知,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E/e位于X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小问3详解】分析耐寒细叶雌株与不耐寒阔叶雄株杂交,F1耐寒阔叶♀:耐寒细叶♂=1:1,推出亲本的基因型为DDXeXe、ddXEY;则F1雌株的基因型为DdXEXe,F1雌株的基因型为DdXeY,F1雌雄植株随机交配,F2中耐寒细叶雄株(D-XeY)的概率即DdXEXe×DdXeY→D-XeY的概率为(3/4)×(1/4)=3/16。【小问4详解】确定某不耐寒阔叶雌株(ddXEX-)的基因型,可选择F2中基因型为ddXeY的雄株进行杂交。如果该雌株的基因型为ddXEXe,则ddXEXe×ddXeY→1ddXEY:1ddXeY:1ddXEXe:1ddXeXe,杂交子代预期性状比应为:不耐寒阔♂:不耐寒细叶♂:不耐寒阔叶♀:不耐寒细叶♀=1:1:1:1;如果该雌株的基因型为ddXEXE;则ddXEXE×ddXeY→1ddXEXe:1ddXEY,杂交子代预期结果应为:不管雌雄植株,性状均为不耐寒阔叶。【点睛】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逐对分析一对等位基因,再将两对等位基因综合分析。11、(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2)Na+/K+逆向转运蛋白位于液泡膜上,径柳匙叶草根尖分生区细胞中TaNHX2基因不能表达(3)①.Sau3AI②.出现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我环化、目的基因在质粒上的连接方向不确定③.EcoRI和BamHI(4)不一定能【解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小问1详解】根据题意分析,该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是将不同基因的DNA片段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再根据TaNHX2基因的特定核苷酸序列从中提取图1的片段,因此该方法为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小问2详解】Na+/K+逆向转运蛋白位于液泡膜上,径柳匙叶草根尖分生区细胞中TaNHX2基因不能表达,因此不能在径柳匙叶草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获得TaNHX2基因的mRNA。【小问3详解】分析图2可知,Sau3AⅠ与BamHⅠ酶切后产生的黏性末端相同,故若用BamHⅠ切割图1所示的DNA片段获得目的基因,则需选用Sau3AⅠ切割图3所示质粒,以便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但该方案由于切出后的目的基因和质粒两端的黏性末端相同,故容易出现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我环化、目的基因在质粒上的连接方向不确定的缺陷;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应选择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的两侧以及质粒,结合图1和图3分析,应该选择EcoRI和BamHI切割图1所示DNA片段,EcoRI和Sau3AI切割图3质粒。【小问4详解】结合以上分析以及Sau3AⅠ与BamHⅠ酶的识别序列可知,形成的重组质粒上肯定含有EcoRⅠ、Sau3AⅠ的识别位点,不一定含有BamHⅠ的识别位点,所以所得重组质粒不一定能被BamHⅠ切割。【点睛】本题结合基因结构图和运载体结构图,考查基因工程的技术和原理,重点是限制酶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670-24:2024 EXV EN Boxes and enclosures for electrical accessorie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fixe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 Part 24: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encl
- 2025-2030年中国镁锰电池市场规模分析及发展建议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辣椒制品行业运行动态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蒿甲醚行业市场现状调研与前景规模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自动高压蒸汽灭菌器市场发展状况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育发水市场发展状况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2025-2030年中国糯玉米汁饮料市场发展预测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粉针类头孢制剂行业需求分析与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移动电源车产业运行动态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2023年高中音乐课件阳关三叠(琴歌)
-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公司资产情况说明范文百度
- 医疗器械中有害残留物检验技术
- 2015-2022年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语文/数学/英语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产品过程特殊特性初始清单(示例)
- 两篇古典英文版成语故事塞翁失马
-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课件(中)13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
- GB/T 14643.4-2009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菌藻的测定方法第4部分:土壤真菌的测定平皿计数法
- DL-T 5190.1-202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1部分:土建结构工程(附条文说明)
- GA/T 914-2010听力障碍的法医学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