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初三上学期期中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_第1页
部编版语文初三上学期期中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_第2页
部编版语文初三上学期期中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_第3页
部编版语文初三上学期期中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_第4页
部编版语文初三上学期期中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初三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锃亮(zèng)酝酿(niàng)恪尽职守(kè)惟妙惟肖(xiāo)B.踌躇(chú)骊歌(lí)浑身解数(xiè)吹毛求疵(cī)C.蹒跚(pán)亵渎(dú)忍俊不禁(jìn)踉踉跄跄(qiàng)D.颔首(hàn)炽热(zhì)拈轻怕重(zhān)叱咤风云(zhà)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央视的“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C.《水浒传》生动地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了“一带一路”的丰富内涵和积极意义。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憧憬(chóng)惬意(qiè)镌刻(juān)蓦然(mù)B.倔强(jué)殷红(yīn)字帖(tiè)遒劲(qiú)C.挑衅(xìn)模样(mú)慰藉(jí)拮据(jū)D.炽热(chì)贮藏(zhù)脸颊(xiá)颓唐(tuí)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B.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加强了巡查力度。C.这次考试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是因为我认真复习的结果。D.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他都坚持每天锻炼身体。5、请根据以下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1)shūlǜ()(2)dúlěi()(3)bólǚ()6、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度过了快乐的暑假。在这段时间里,我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快乐,也收获了友谊。(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题。()(2)请从修辞角度分析这段文字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B.听到有儿童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C.运动会百米赛跑中,李雷同学率先冲过终点,获得冠军,同学们报以雷鸣般的掌声。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二、现代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12分,共24分)第一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标题:秋日的私语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离别的季节。在这个金黄与火红交织的时刻,每一片落叶都承载着一段故事。我喜欢在这样的季节里漫步,让思绪随着飘落的叶子一同飞舞。记得小时候,每当秋天来临,我和小伙伴们就会跑到家附近的公园,那里有一片小树林,地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我们会在那里打滚、嬉戏,用脚踢起落叶堆,看它们像蝴蝶一样翻飞。那时候,快乐很简单,幸福也很容易。长大后,我离开了那个熟悉的地方,来到了陌生的城市求学。每到秋季,我总会想起家乡的那片小树林,还有那些一起玩耍的朋友。虽然时间让我们各奔东西,但那份纯真的友谊却如同秋天里的果实一般,越陈越香。去年秋天,当我再次回到故乡时,发现小树林已经被改造成了一个小型游乐场。原本宁静的小路两旁立起了各种娱乐设施,而地上的落叶也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心中不禁有些失落,因为这不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但是转念一想,也许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这里同样充满了欢乐吧。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只要心中保留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那么每个秋天都会成为生命中最美好的章节之一。1、文中提到作者“每到秋季”会想起什么?2、根据文章内容,“去年秋天”作者回乡看到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3、请简述本文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或态度。第二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生命的意义》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一位老者独自坐在窗前,凝视着窗外那片繁星点点的夜空。他思绪万千,想起了自己的一生。老者年轻的时候,曾是一位充满激情的青年。他追求过知识,追求过爱情,追求过事业。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这些表面的追求。有一天,老者遇到了一位智者。智者告诉他:“生命的意义在于给予,而不在于索取。”这句话让老者豁然开朗。从那以后,老者开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他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关心那些孤独的老人,陪伴那些失落的孩子们。他发现,当自己给予的时候,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满足。岁月如梭,老者渐渐老去。他回顾自己的一生,虽然没有什么显赫的成就,但他觉得自己活得充实而有意义。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老者年轻时的追求有哪些?2、智者告诉老者什么话让他豁然开朗?这句话对老者有何影响?3、老者回顾自己的一生,认为自己的生命是怎样的?为什么?三、古诗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8分,共16分)第一题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3题。阅读材料:《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背景介绍:这首诗是宋代学者朱熹所作,通过描写池塘清澈见底的现象,寓意读书可以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诗中以“方塘”比喻人的心灵,以“源头活水”象征不断学习新知的过程。题目开始:1、请解释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的意思,并指出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根据诗歌内容,“问渠那得清如许?”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思考?3、结合全诗,简述你对“源头活水来”的理解,并谈谈这对你的启示是什么?第二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吾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乎?”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虽万人不敢辞也,岂敢以五百里故辞大王哉?大王之命,亦何敢辞!”秦王不怿,曰:“安陵君不知时变,吾欲以为关内侯,使监护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魏,亦将灭安陵。安陵君始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对曰:“否,臣闻之,燕、赵、韩、魏闻齐王之崩,皆朝于楚。天下莫不闻,何故以五里之地为辞?”秦王曰:“甚善!虽然,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魏,亦将灭安陵。”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未闻。”曰:“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大丈夫死即死耳,安能以一怒而取百倍之地哉!今吾闻大王之令,大惊,乃未知所用之砧,备尝之药,故退而作其辞。”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易:交换B.使:派遣C.监护:监视D.怠:不高兴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B.大王/尝/闻/布衣之怒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D.大王/尝/闻/布衣之/怒3、根据文意,下列对唐雎形象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雎敢于直谏,不畏强权B.唐雎善于辞令,有理有据C.唐雎富有智慧,洞察力强D.唐雎过于谦虚,缺乏自信四、名著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原文】那宝玉听见贾母吩咐他去见黛玉,心中虽不甚乐意,却也不敢违逆,只得随了凤姐儿往潇湘馆来。刚进了院门,只见紫鹃正在门口站着,见宝玉来了,连忙迎上来笑道:“宝二爷今儿怎么有空到咱们这儿来?快请进来吧。”说着便引着宝玉往里走。宝玉一面走一面四下里打量,见屋内陈设清雅,窗明几净,桌上放着一盆兰花,正开得十分娇艳。忽听帘子一响,走出一个人来,不是别人,正是林黛玉。只见她穿着素色衣裳,面带病容,却更显得楚楚可怜。宝玉见状,忙上前问好,并关切地询问她的身体状况。黛玉微微一笑,示意宝玉坐下说话。二人坐定后,宝玉便说起近日园中的琐事来。1.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宝玉对黛玉的态度是怎样的?(2分)A.冷漠无情B.敬而远之C.关怀体贴D.漠不关心2.文中提到的“潇湘馆”属于谁的居所?(2分)A.薛宝钗B.林黛玉C.史湘云D.贾探春3.根据文段描述,下列哪一项不符合文中关于潇湘馆室内环境的描写?(2分)A.屋内陈设清雅B.窗明几净C.桌上放着一盆盛开的牡丹花D.桌上有一盆开得很美的兰花五、写作题(50分)题目:以“友谊的力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结合个人经历或观察,以小见大,展现友谊的力量;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3.字数600字左右。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初三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及解答参考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锃亮(zèng)酝酿(niàng)恪尽职守(kè)惟妙惟肖(xiāo)B.踌躇(chú)骊歌(lí)浑身解数(xiè)吹毛求疵(cī)C.蹒跚(pán)亵渎(dú)忍俊不禁(jìn)踉踉跄跄(qiàng)D.颔首(hàn)炽热(zhì)拈轻怕重(zhān)叱咤风云(zhà)答案:B解析:A项,“惟妙惟肖”的“肖”应读“xiào”,指非常逼真,像真的一样。故A项错误。B项,注音全部正确,无误。C项,“忍俊不禁”的“禁”应读“jīn”,指忍不住要发笑。故C项错误。D项,“炽热”的“炽”应读“chì”,指极热;温度极高;情绪等热烈。而“拈轻怕重”的“拈”应读“niān”,指接受任务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故D项错误。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央视的“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C.《水浒传》生动地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了“一带一路”的丰富内涵和积极意义。答案:D解析:A项,句式杂糅,“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应改为“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或“是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故A项错误。B项,否定不当,“防止”与“不再”连用导致句意相反,应去掉“不”。故B项错误。C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过程”。故C项错误。D项,表述正确,无语病。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憧憬(chóng)惬意(qiè)镌刻(juān)蓦然(mù)B.倔强(jué)殷红(yīn)字帖(tiè)遒劲(qiú)C.挑衅(xìn)模样(mú)慰藉(jí)拮据(jū)D.炽热(chì)贮藏(zhù)脸颊(xiá)颓唐(tuí)答案:D解析:选项A中的“憧憬”的“憧”应读作“chōng”,“蓦然”的“蓦”应读作“mò”;选项B中的“殷红”的“殷”应读作“yān”;选项C中的“慰藉”的“藉”应读作“jiè”;选项D中所有字的读音均正确。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B.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加强了巡查力度。C.这次考试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是因为我认真复习的结果。D.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他都坚持每天锻炼身体。答案:D解析:选项A缺少主语,“使”字使得句子缺乏主语,应去掉“使”;选项B中“防止……不再发生”逻辑矛盾,应该去掉“不”;选项C中“是因为……的结果”句式杂糅,可去掉“的结果”;选项D语句通顺,没有语病。5、请根据以下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1)shūlǜ()(2)dúlěi()(3)bólǚ()答案:(1)梳理(2)堆积(3)跋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常用汉字的认读能力。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生字词,准确书写。书写时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分,避免写错。6、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度过了快乐的暑假。在这段时间里,我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快乐,也收获了友谊。(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题。()(2)请从修辞角度分析这段文字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答案:(1)暑假收获(2)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时光的流逝比作梭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间过得快的感受。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章主题的概括能力。通过阅读文章,可以看出作者主要表达的是在暑假期间收获的知识、快乐和友谊。(2)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时间比作梭子,形象地表达了时间过得快的感受,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B.听到有儿童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C.运动会百米赛跑中,李雷同学率先冲过终点,获得冠军,同学们报以雷鸣般的掌声。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答案:D解析:A项中,“漫不经心”原指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现在多指对事对人不认真,不专心。这里用来形容对广大群众的疾苦不关心,不恰当,应改为“漠不关心”。故A项错误。B项中,“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含贬义。这里用来形容人们积极营救落水儿童的行为,感情色彩不当,应改为“奋不顾身”。故B项错误。C项中,“率先”指带头;首先。但在此句中,用于描述李雷同学第一个冲过终点,虽然字面意思符合,但“率先”一般用于描述在某一活动或行动中带头或首先进行,而此处更侧重于“第一个”或“最先”的意思,因此“首先”更为贴切。不过,考虑到选项间的比较,此句的错误并非十分明显,且其他选项的错误更为显著,故判断C项错误更多是基于其他选项的考量。但严格来说,C项中的“率先”使用并非完全错误,只是不是最贴切的表达。D项中,“孜孜不倦”指勤奋努力,不知疲倦。用来形容富有创造性的人不断学习、汲取知识的状态,非常恰当。故D项正确。二、现代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12分,共24分)第一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标题:秋日的私语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离别的季节。在这个金黄与火红交织的时刻,每一片落叶都承载着一段故事。我喜欢在这样的季节里漫步,让思绪随着飘落的叶子一同飞舞。记得小时候,每当秋天来临,我和小伙伴们就会跑到家附近的公园,那里有一片小树林,地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我们会在那里打滚、嬉戏,用脚踢起落叶堆,看它们像蝴蝶一样翻飞。那时候,快乐很简单,幸福也很容易。长大后,我离开了那个熟悉的地方,来到了陌生的城市求学。每到秋季,我总会想起家乡的那片小树林,还有那些一起玩耍的朋友。虽然时间让我们各奔东西,但那份纯真的友谊却如同秋天里的果实一般,越陈越香。去年秋天,当我再次回到故乡时,发现小树林已经被改造成了一个小型游乐场。原本宁静的小路两旁立起了各种娱乐设施,而地上的落叶也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心中不禁有些失落,因为这不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但是转念一想,也许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这里同样充满了欢乐吧。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只要心中保留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那么每个秋天都会成为生命中最美好的章节之一。1、文中提到作者“每到秋季”会想起什么?答案:作者每到秋季会想起家乡的那片小树林以及曾经一起玩耍的朋友。2、根据文章内容,“去年秋天”作者回乡看到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答案:作者看到的变化是原来的小树林被改造成了一座小型游乐场,地面的落叶也被清扫干净了。这样的变化让作者感到一丝失落,因为他所怀念的那个安静美丽的地方已经不复存在。3、请简述本文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或态度。答案: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即使面对改变(如文中提到的小树林变为游乐场),只要内心保持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每一个新的开始都可以被视为生活中精彩的一部分。它鼓励人们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生活中的变故,并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第二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生命的意义》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一位老者独自坐在窗前,凝视着窗外那片繁星点点的夜空。他思绪万千,想起了自己的一生。老者年轻的时候,曾是一位充满激情的青年。他追求过知识,追求过爱情,追求过事业。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这些表面的追求。有一天,老者遇到了一位智者。智者告诉他:“生命的意义在于给予,而不在于索取。”这句话让老者豁然开朗。从那以后,老者开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他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关心那些孤独的老人,陪伴那些失落的孩子们。他发现,当自己给予的时候,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满足。岁月如梭,老者渐渐老去。他回顾自己的一生,虽然没有什么显赫的成就,但他觉得自己活得充实而有意义。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老者年轻时的追求有哪些?答案:老者年轻时的追求有知识、爱情和事业。2、智者告诉老者什么话让他豁然开朗?这句话对老者有何影响?答案:智者告诉老者“生命的意义在于给予,而不在于索取”。这句话让老者认识到生命的真谛,影响他开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追求更深层次的生命意义。3、老者回顾自己的一生,认为自己的生命是怎样的?为什么?答案:老者认为自己的生命是充实而有意义的。因为他不仅追求过表面的成就,更注重在给予中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使得他的一生充满了喜悦和满足。三、古诗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8分,共16分)第一题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3题。阅读材料:《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背景介绍:这首诗是宋代学者朱熹所作,通过描写池塘清澈见底的现象,寓意读书可以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诗中以“方塘”比喻人的心灵,以“源头活水”象征不断学习新知的过程。题目开始:1、请解释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的意思,并指出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案: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景象,意指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像镜子一样展开,映照着天空和云彩。这里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方塘比作镜子,形象地表现了水面平静无波、清澈透明的状态。2、根据诗歌内容,“问渠那得清如许?”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思考?答案:这个问题体现了作者对于知识与智慧来源的好奇心以及追求真理的态度。“那得清如许”实际上是在探询心灵为何能够保持清明纯洁的原因,引出下一句对答案的揭示——持续不断地汲取新知识(即“源头活水”)才是关键所在。3、结合全诗,简述你对“源头活水来”的理解,并谈谈这对你的启示是什么?答案:“源头活水来”不仅指出了自然界中的现象——池塘之所以能保持清澈是因为有新鲜的水流源源不断地注入;同时也隐喻了个人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新的信息、思想等元素才能让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纯净。对我而言,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学业还是生活中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未知领域、学习新技能,这样才能使自己始终处于一个向上发展的状态之中。第二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吾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乎?”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虽万人不敢辞也,岂敢以五百里故辞大王哉?大王之命,亦何敢辞!”秦王不怿,曰:“安陵君不知时变,吾欲以为关内侯,使监护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魏,亦将灭安陵。安陵君始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对曰:“否,臣闻之,燕、赵、韩、魏闻齐王之崩,皆朝于楚。天下莫不闻,何故以五里之地为辞?”秦王曰:“甚善!虽然,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魏,亦将灭安陵。”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未闻。”曰:“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大丈夫死即死耳,安能以一怒而取百倍之地哉!今吾闻大王之令,大惊,乃未知所用之砧,备尝之药,故退而作其辞。”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易:交换B.使:派遣C.监护:监视D.怠:不高兴答案:C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B.大王/尝/闻/布衣之怒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D.大王/尝/闻/布衣之/怒答案:A3、根据文意,下列对唐雎形象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雎敢于直谏,不畏强权B.唐雎善于辞令,有理有据C.唐雎富有智慧,洞察力强D.唐雎过于谦虚,缺乏自信答案:D四、名著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原文】那宝玉听见贾母吩咐他去见黛玉,心中虽不甚乐意,却也不敢违逆,只得随了凤姐儿往潇湘馆来。刚进了院门,只见紫鹃正在门口站着,见宝玉来了,连忙迎上来笑道:“宝二爷今儿怎么有空到咱们这儿来?快请进来吧。”说着便引着宝玉往里走。宝玉一面走一面四下里打量,见屋内陈设清雅,窗明几净,桌上放着一盆兰花,正开得十分娇艳。忽听帘子一响,走出一个人来,不是别人,正是林黛玉。只见她穿着素色衣裳,面带病容,却更显得楚楚可怜。宝玉见状,忙上前问好,并关切地询问她的身体状况。黛玉微微一笑,示意宝玉坐下说话。二人坐定后,宝玉便说起近日园中的琐事来。1.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宝玉对黛玉的态度是怎样的?(2分)A.冷漠无情B.敬而远之C.关怀体贴D.漠不关心2.文中提到的“潇湘馆”属于谁的居所?(2分)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