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10月自考法学专业本科刑法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秋10月自考法学专业本科刑法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秋10月自考法学专业本科刑法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秋10月自考法学专业本科刑法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秋10月自考法学专业本科刑法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秋10月自考法学专业本科刑法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破坏交通工具罪中的交通工具是指______。A.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B.火车、汽车、电车、船只、飞机C.火车、汽车、电车、船只、飞行器D.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天器2、管制刑的最低期限是______。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6个月3、量刑的对象只能是______。A.犯罪嫌疑人B.被羁押的人C.犯罪人D.人犯4、依据我国刑法规定,不得假释的是______。A.惯犯B.累犯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D.再犯5、下列关于我国刑法的任务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禁止犯罪B.保护法益C.预防犯罪D.惩罚犯罪6、对于仅写出犯罪名称,没有具体描述犯罪特征的罪状描述方式是______。A.加重罪状B.简单罪状C.减轻罪状D.复杂罪状7、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_。A.司法工作人员B.行政执法人员C.人民警察D.国家工作人员8、根据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行为______。A.应以拐卖儿童罪论处B.应以拐骗儿童罪论处C.应以绑架罪论处D.应以非法拘禁罪论处9、我国刑法中的赦免是指______。A.特赦B.大赦C.特赦和大赦D.大赦、特赦和免除10、下列不属于我国刑法中的附加刑的是______。A.剥夺政治权利B.罚金C.拘留D.没收财产11、刑讯逼供罪的犯罪对象是指______。A.依法被关押的人员B.罪犯C.犯罪嫌疑人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12、不属于危害结果的意义的是______。A.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B.区分犯罪形态的标准之一C.影响共犯成立的因素之一D.影响量刑轻重的因素之一13、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_。A.一般主体B.国家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D.司法工作人员14、狭义的刑法是指______。A.特别刑法B.单行刑法C.刑法典D.附属刑法15、下列不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______。A.犯意表示B.制造条件C.准备工具D.制订犯罪计划16、二人以上共同强奸的,属于______。A.任意共同犯罪B.必要共同犯罪C.复杂共同犯罪D.特殊共同犯罪17、合同诈骗罪的犯罪实行时间是______。A.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B.在合同履行过程中C.在谈判过程中D.在合同签订过程中18、不属于特殊正当防卫不法侵害的是______。A.行凶B.贩毒C.杀人D.强奸19、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______。A.应以诈骗罪论处B.应以金融诈骗罪论处C.应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D.应以金融凭证诈骗罪论处20、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_。A.医生B.医生和护士C.医院的工作人员D.医务人员二、多项选择题21、刑法的解释技巧有______。A.扩大解释B.限制解释C.平义解释D.补正解释E.反对解释22、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A.法律主义B.禁止事后法C.禁止明确性D.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E.禁止残虐的刑罚23、共同犯罪行为的分工情况包括______。A.正犯行为B.组织行为C.教唆行为D.帮助行为E.预备行为24、犯罪未遂的特征包括______。A.已经着手实行犯罪B.犯罪未得逞C.尚未着手实行犯罪D.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E.存在于任何犯罪中25、间谍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为______。A.参加间谍组织B.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D.为境外人员提供情报E.参加恐怖组织三、名词解释题26、刑法的空间效力27、想象竞合犯28、罚金29、坦白四、判断说明题30、对于盗窃公用电信设施数额巨大,同时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均应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31、如果行为人由于不知法而不能认识行为的危害性,则不成立犯罪故意。32、作为附加刑的驱逐出境适用于所有犯罪的外国人,包括普通外国人与外国驻我国的外交官。六、简答题33、我国刑法中的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七、论述题34、论述犯罪的特征。八、案例分析题35、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赵某为了出国,但却没有钱。某日,赵某趁与自己做生意的朋友刘某的儿子刘甲放学之际,将刘甲骗到自己事先租用的一所房子内,然后打电话要挟刘某用20万元换回自己的儿子刘甲。刘某报警,赵某发现后认为无法拿到钱,又害怕罪行败露,于是将刘甲杀死。问:对赵某的行为该如何定罪?为什么?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的行为在客观上行为破坏的对象是关涉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财产安全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2、C[解析]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实行社区矫正的刑罚方法。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3、C[解析]量刑,是指依法对犯罪人裁量刑罚。具体地说,是指审判机关在查明犯罪事实、认定犯罪性质的基础上,依法对犯罪人裁量刑罚的审判活动。4、B[解析]根据《刑法》第81条第2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5、B[解析]刑法的任务为保护法益,保护的方法是禁止和惩罚侵犯法益的犯罪行为。惩罚与保护密切联系:不使用惩罚手段抑止犯罪行为,就不可能保护法益;为了保护法益,必须有效地惩罚各种犯罪;惩罚是手段,保护是目的。6、B[解析]简单罪状仅写出犯罪名称,没有具体描述犯罪特征。例如,《刑法》第232条的“故意杀人的”,第233条的“过失致人死亡的”,都是简单罪状。简单罪状的特点是,简单概括,避免烦琐。7、B[解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主体必须是行政执法人员,即依法具有执行行政法职权的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8、C[解析]对于缺乏或者丧失行动能力的被害人,行为人采取偷盗、引诱等方法使其处于行为人或第三者实力支配下的,也可成立绑架罪。例如,以勒赎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成立绑架罪。9、A[解析]赦免是国家宣告对犯罪人免除其罪、免除其刑的一种法律制度,包括大赦与特赦。我国已经取消了大赦制度,《刑法》所指的赦免应仅限于特赦。10、C[解析]附加刑(从刑),是指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与驱逐出境。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人参加管理国家和政治活动的权利的刑罚方法。没收财产,是将犯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驱逐出境是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刑罚方法。11、D[解析]刑讯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12、C[解析]危害结果作为犯罪客观方面的一个重要因素,其重要意义包括:①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当危害结果是犯罪构成要件时,如果行为没有造成法定的危害结果,就不成立犯罪,过失犯罪便是如此。②区分犯罪形态的标准之一。不管人们以什么标准区分犯罪的既遂与未遂,可以肯定的是,在通常情况下,只有发生了危害结果,才可能成立犯罪既遂。③影响量刑轻重的因素之一。在一切犯罪中,危害结果对量刑都起影响作用。因为危害结果是反映社会危害性的事实现象,刑罚必须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13、C[解析]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罪主观上必须是出于故意,犯罪的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成立本罪还要求情节严重。14、C[解析]刑法可以分为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广义刑法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狭义刑法是指刑法典。刑法典是国家以刑法名称颁布的、系统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15、A[解析]刑法将预备行为规定为两类,即准备工具与制造条件。准备工具事实上也是为实行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只因是最常见的预备行为,故刑法予以特别规定。制订犯罪计划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犯罪预备行为与犯意表示不同,犯意表示是犯意的单纯流露,不能为犯罪制造条件。犯罪预备行为与犯意表示的本质区别在于:犯罪预备行为是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为实行犯罪起促进作用的行为,因而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构成了现实的威胁;而犯意表示并没有为实行犯罪起促进作用,只是单纯流露犯意的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没有构成现实的威胁。16、A[解析]刑法分则规定的一人能够单独实施的犯罪由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时,就是任意共同犯罪。对于任意共同犯罪,应当根据分则的有关条文以及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定罪量刑。二人以上共同强奸符合任意共同犯罪的条件。17、A[解析]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使用欺诈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是诈骗罪的一种特殊形式。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使用欺诈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18、B[解析]特殊正当防卫的条件,除了要求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进行防卫外,更重要的条件是,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进行防卫。对于非暴力犯罪以及作为一般违法行为的暴力行为,不适用上述规定。因此贩毒不属于特殊正当防卫不法侵害。19、C[解析]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是指:①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②使用作废的信用卡。使用者不限于持卡人。③冒用他人信用卡。④恶意透支。20、D[解析]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本罪主体必须是医务人员,即直接从事诊疗护理事务的人员,包括国家、集体医疗单位的医生、护士、药剂人员,以及经主管部门批准开业的个体行医人员。二、多项选择题21、ABCDE[解析]对一个刑法概念的解释,只能采用一种解释技巧,但采用哪一种解释技巧,取决于解释理由。刑法的解释技巧包括:平义解释、扩大解释、限制解释、反对解释、补正解释等。22、ABDE[解析]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指“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其内容包括:①法律主义(成文法主义);②禁止溯及既往;③禁止类推解释;④禁止绝对不定(期)刑;⑤明确性;⑥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⑦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23、ABCD[解析]共同犯罪行为的分工情况可能表现为四种:①正犯行为(实行行为),对共同犯罪故意内容的实现起关键作用;②组织行为,即组织、策划、指挥共同犯罪的行为,对共同犯罪的性质、规模等起决定性作用;③教唆行为,即故意引起他人犯罪意图的行为,对他人犯意的形成起原因作用;④帮助行为,即帮助实行犯罪的行为,对共同犯罪起辅助作用。24、ABD[解析]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犯罪未遂具备以下特征:①已经着手实行犯罪;②犯罪未得逞;③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25、ABC[解析]间谍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三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①参加间谍组织充当间谍。②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进行间谍活动。间谍组织代理人,是指受间谍组织或者其成员的指使、委托、资助,进行或者授意、指使他人进行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活动的人。③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三、名词解释题26、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一国刑法在什么地域、对什么人适用。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涉及对国内犯(发生在本国领域内的犯罪)与国外犯(发生在本国领域外的犯罪)的效力。刑法对国内犯的基本适用原则是属地管辖原则,即一个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人,不问其国籍,都有进行规制以维护本国秩序的权力。对国内犯而言,属地管辖原则是最理想的原则,但还有三种国外犯的犯罪行为,应当或者可以适用中国刑法,却是属地管辖原则所不能解决的:①中国公民在国外实施的某些犯罪,我国刑法适用属人原则;②外国人在国外实施的危害中国国家或中国公民利益的某些犯罪,我国刑法适用保护管辖原则;③外国人在国外实施的危害各国共同利益的国际犯罪,我国刑法适用普遍管辖原则。27、想象竞合犯,又称想象的数罪、观念的竞合,是指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的情况。想象竞合犯具有两个基本特征:①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行为。一般认为,所谓一个行为,不是从构成要件的评价上看是一个行为,而是基于自然的观察,在社会的一般观念上被认为是一个行为。②一个行为必须触犯数个罪名,即在构成要件的评价上,该行为符合数个犯罪的构成要件。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往往是因为该行为具有多重属性或者造成多种结果。28、罚金,是指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的适用对象主要是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罚金的处罚方式包括以下几种:①选处罚金;②单处罚金;③并处罚金;④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9、坦白,是指犯罪人被动归案后(如被司法人员当场抓获,被群众扭送至司法机关等不具备自动投案情节的情形)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根据《刑法》第67条第3款规定,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但同时,归案后的绑架犯不如实供述人质所在地的,归案后的爆炸犯不如实供述爆炸物安放地的,不成立坦白。四、判断说明题30、错误。理由:对于盗窃公用电信设施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择一重罪定罪处罚,而非一律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31、正确。理由:根据《刑法》的规定,成立故意必须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此,在特殊情况下,行为人由于不知法而不能认识自己行为的危害性,不成立犯罪故意。32、错误。理由:驱逐出境是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刑罚方法。作为附加刑的驱逐出境只能适用于犯罪的普通外国人(包括具有外国国籍的人与无国籍的人),而不能适用于外交官,因为外交官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六、简答题33、《刑法》第65条第1款对一般累犯的规定如下:“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据此,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如下:(1)前罪与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如果前后两罪或者其中一罪是过失犯罪,就不成立累犯。累犯制度的设立以遏制犯罪人再次犯罪为目的,不应当也没有必要对过失犯罪设立累犯制度。(2)行为主体实施前罪与后罪时,都必须已满18周岁。犯后罪时不满18周岁的,不得认定为累犯。同样犯前罪时不满18周岁但犯后罪时已满18周岁的,也不构成累犯。一方面,未成年人容易接受教育改造,不以累犯从重处罚,也足以预防其再次犯罪。另一方面,对未成年人犯罪不以累犯论处,符合我国注重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保护性教育的刑事政策。(3)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这一条件表明,只有当前罪与后罪都是比较严重的犯罪时,才成立累犯,这便将从重处罚的累犯限定在严重犯罪的范围内。(4)后罪发生的时间,必须在前罪所判处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5年之内。上述5年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人,应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由于累犯的成立以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内再犯罪为条件。故被假释的犯罪人在假释考验期内再犯新罪的,被判处缓刑的犯罪人在缓刑考验期内再犯新罪的,以及被判处缓刑的犯罪人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再犯新罪的,都不成立累犯。此外,刑罚执行完毕是指主刑执行完毕,附加刑是否执行完毕不影响累犯的成立。七、论述题34、根据《刑法》规定,犯罪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社会危害性;二是依照法律应受刑罚处罚性。具体如下:(1)社会危害性①社会危害性,是指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的侵犯性。只有当某种行为对法益造成了侵害或者有造成侵害的危险时,该行为才具有社会危害性。②社会危害性是质与量的统一。并非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刑法规定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