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农业-三年高考(2015年-2017年)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_第1页
专题08+农业-三年高考(2015年-2017年)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_第2页
专题08+农业-三年高考(2015年-2017年)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_第3页
专题08+农业-三年高考(2015年-2017年)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_第4页
专题08+农业-三年高考(2015年-2017年)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d......wd......wd...【2017年高考题】〔2017•新课标Ⅱ卷〕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6—8题。6.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A.用水便利 B.土壤肥沃C.地势平坦 D.植被缺失7.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8.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C.热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答案】6.D7.A8.B8.从题中可知,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则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在11月到第二年5月,即冬季为植物生长期,故地中海气候区符合植物从周边地区引入的、生长期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的条件。应选B。考点:气候,农作物生长状况【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重要信息:植物是从周边区域引入的,其生长期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该地周边的气候区有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等,而尼罗河泛滥区耕种期为冬季,由此即可排除热带草原区,得出正确答案。〔2017•北京卷〕图6为107国道邯郸—武汉段及其附近区域简图。读图,答复第9~11题。图69.该段国道能够①增加沿线商业网点数量②促进沿线地区人口流动③缓解陇海铁路运输压力④促使省会城市空间形态呈带状分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图示区域内,A.地形复杂多样,风能资源丰富B.以水田农业为主,水稻播种面积大C.国道以西公路建设难度小,路网密度大D.南部水资源丰富,可跨流域向北部调水11.图中黄河以北局部地区将生产冬小麦的土地休耕,种植雨热同季的春玉米。该做法可以①提高太阳辐射利用率②缓解地下水紧张状况③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④调整农业的种植构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9.A10.D11.D10.图示区域位于河北、河南和湖北省,属于我国中部地区,风能资源不丰富;南部的湖北省以水田农业为主,水稻播种面积大,北部河北、河南省以旱地农业为主,小麦播种面积大;国道以西地形起伏较大,公路建设难度大,路网密度小;南部湖北省水资源丰富,可跨流域向北部调水。11.黄河以北局部地区将生产冬小麦的土地休耕,种植雨热同季的春玉米,有利于减少对地下水的利用,缓解地下水紧张状况,有利于调整农业的种植构造。农作物抗旱能力与农作物本身的习性有关,将生产冬小麦的土地休耕,种植雨热同季的春玉米,不会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也不会提高太阳辐射利用率。考点:交通线和农业。【点睛】该题要求根据图中信息进展空间定位,确定图中区域跨越了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南方以水田农业为主,北方以旱地农业为主。〔2017•江苏卷〕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图8为“汉中、淅川位置示意图〞。读图答复15~16题。15.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C.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D.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16.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5.D16.A【解析】考点:等高线的判读和农业区位条件。【点睛】柑橘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低温。柑橘果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与温度、日照、水分〔湿度〕、土壤以及风、海拔、地形和坡向等环境条件严密相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温度。〔2017•新课标Ⅰ卷〕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要求。〔22分〕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图5〕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一期种植1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图5〔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8分〕〔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4分〕〔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4分〕〔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6分〕【答案】〔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2〕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3〕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4〕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根基〔民生〕设施建设和经济开展【解析】〔1〕此题主要考察了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的矛盾,要结合题干要求从气候条件和用途来分析。由材料可知,剑麻属于热带经济作物,而我国热带面积较小,因此产地范围较小,产量较低;另外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剑麻的质量较差;而我国经济开展较快,剑麻纤维的利用领域较广,需求量大,因此供需矛盾突出。〔4〕此题主要考察剑麻农场对区域开展的影响,可以从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从“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可知能够为该地提供长期和短期的就业时机,从而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从“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可知,能够促进当地根基设施的建设,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开展。考点:农作物生产与用途农产品及时加工的原因农场兴建的区位因素及其对区域开展的影响【点睛】分析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大的原因,一般从生产和需求两个方面入手,从产量缺乏,需求量大分别组织答案。国内产量缺乏,从国内种植面积,产量及其质量方面分析,需求量大,就从国内船舶及汽车制造的开展等方面入手分析即可。【2016年高考题】〔2016•海南卷〕图1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给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据此完成4~6题。4.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光照D.土壤5.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A.劳动力成本低B.生产技术先进C.种植历史悠久D.能源供给充足6.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C.改善当地种植构造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答案】4.A5.D6.A【解析】试题分析:6.从材料提取信息“蔬菜供给主要依靠进口〞和该地区引进的温室培植“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说明政策扶持最直接的目的是让蔬菜尽可能满足当地需求,减少对外依赖。应选A。考点: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名师点睛】该题以俄罗斯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为材料背景,要求学生分析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和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解题关键是准确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第4题,根据图中经纬度,确定纬度高,热量缺乏;第5题,根据图例信息,该地区石油、天燃气等能源充足,能源供给充足是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第6题,根据“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给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可以推出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减少蔬菜对外依赖。〔2016•江苏卷〕图11、图12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读图答复23-24题。23.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B.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C.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D.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24.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A.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B.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C.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D.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答案】23.BD24.CD【解析】试题分析:考点:生态农业和立体农业【名师点睛】农业地形类型可以从分布地区和它的主要特点进展判断。一.季风水田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在所给的图或者其他材料中要分析明确它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有以下特点:一是小农经营;二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三是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四是水利工程量大;五是科技水平低;六是种植经历丰富。二.商品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类型,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主要分布区有美国(主要在中部平原)、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商品谷物农业一般是家庭经营,而我国的一般是国营的(主要在东北和西北部)。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我们要注意主要它与其他区别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三.大牧场放牧业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展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这种农业往往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地表主要为草原植被,因而形成了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区有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生产特点: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专业化程度高。四.乳畜业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开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市场的远近和饲料的供给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世界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开展了乳畜业,产品主要是新鲜牛奶。五.混合农业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混合农业的形式多样,但生产形式较稳定、分布较广泛、商品生产有一定规模的,只有经济兴旺国家的谷物和牧畜混合农业。因此通常所说的混合农业指谷物和牧畜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区:欧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一种新颖的混合农业。生产特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商品化程度高,市场适应性强。〔2016•天津卷〕13.(18分)读图文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某中学地理小组查阅了巴西和中国农业开展状况相关资料,结合对巴西地理环境条件的分析,认为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1〕结合材料从农业生产条件角度,分析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的原因。〔6分〕【答案】〔1〕后备耕地数量大〔可开垦土地面积广〕;单产较低,农业技术开展潜力大。【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农业开展条件分析。【名师点睛】该题以今年热点巴西奥运会为背景材料,通过提供中国和巴西两国农业开展情况,巴西降水量季节分布图,考察巴西粮食产量增加的原因,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举办奥运会对巴西的社会和文化带来哪些影响。试题难度不大,问题设置也较传统。〔2016•北京卷〕读图6,答复第9-10题。图图69.芬兰A.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B.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C.人口稀疏区大牧场放牧业为主D.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兴旺10.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国A.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B.西部受暖流、地形影响,气温偏高C.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D.西北部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答案】9.D10.B【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判断,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名师点睛】从图中提取芬兰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城镇分布、河湖分布、丘陵分布及燕麦种植北界走向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来推断其气候特点及经济开展特点。〔2016•新课标Ⅱ卷〕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聚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1-2题。1.开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C.兴旺便捷的交通网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答案】1.B2.C【解析】试题分析:2.结合材料和问题,比照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突出优势是品牌一个〔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产品更多,效益更高,产品价格更高,投入多,生产成本高。传统的茶园的产品主要以茶叶为主,现代茶庄园以茶为中心,延长了茶的加工、储藏、销售等各环节,增加了产品种类,同时还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茶文化开展旅游业,增加了农业的经济效益。考点:本组题考察“庄园经济“的开展条件和优势。现代农业的开展变化。【名师点睛】本组题以“庄园经济〞为背景材料,考察现代农业向工业化经营模式转变的条件及优势影响,同时考察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解决第一小题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农业资源〞及“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建设的现代茶庄园,说明庄园的建设首先要有市场认可的优势特色农业资源,在此根基之上才可以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产业链,开展文化、旅游和其他产业,形成现代茶园。第2小题从材料的“庄园经济实现农业资源聚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等关键词语中都可以分析出产品种类增多,产业经营多元化,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大提高。无论第一小题还是第二小题,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是最简单有效地解题方法。〔2016•新课标Ⅰ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24分〕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兴旺。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正确时间。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场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场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5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8分〕【答案】〔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工业区位条件【名师点睛】该题以我国广西横县地理位置和茉莉花种植为背景材料,从地域认知到人类活动,设问细致灵活,注重考察学生地理思维过程与探究问题的能力。〔1〕依据文字材料中有关茉莉的生长习性,比照横县与苏浙地区气温和降水特点可得出答案。〔2〕设问精细,答题时需抓住河流冲积平原的土层厚,距河近便于灌溉等特点,还要明确地势较高的优势。〔2016•浙江卷〕36.根据以下材料,完成〔1〕-〔3〕题。〔30分〕材料一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材料二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材料三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的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1〕图1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12分〕【答案】〔1〕青稞〔小麦〕水稻一样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水少。丁地纬度低,两地光照充足。不同点:甲地海拔高,热量缺乏;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少;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解析】丁地降水量多。同时,甲地位于青藏高原上,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从地理位置、海拔状况和大气环流角度分析两地异同点的原因。考点: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名师点睛】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河流名称及分布、山脉分布、道路分布及气候统计图中的气温和降水状况。农业自然区位条件分析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角度展开;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分析要掌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规律;河流含沙量要从水量大小、流域面积和水土流失状况等角度综合分析。〔2016•上海卷〕〔十九〕意大利是欧盟的重要国家,了解该国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有助于更好地开展与欧盟的友好合作关系。读图表资料,答复以下问题。〔16分〕表1、22010年意大利农业劳动力年龄构造和农户生产规模构造年龄段比重(%)生产规模(公顷)比重(%)小于35岁5.1小于250.935-54岁33.52-10岁33.655岁以上61.4大于1015.5表32013年意大利主要出口货物构成(%)农业原材料葡萄酒、橄榄油燃料矿物和金属工业制成品其他0.78.24.32.082.42.4表42013年意大利主要第三产业出口服务收入(亿美元)旅游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保险金融服务版税和许可证费用个人、文化和休闲服务政府服务及其他456.286.322.156.035.91.711.643.概况意大利地形和气候类型的分布状况。〔4分〕44.从气候、灌溉水源的角度,分析意大利粮食作物种植的自然条件〔4分〕45.据表1、表2资料,归纳意大利农业生产进一步开展所面临的问题。〔4分〕46.分析意大利出口贸易的主要特征。〔4分〕【答案】43、地形分布:意大利北部为阿尔卑斯山脉,山脉南侧为平原;意大利半岛主体以山脉和丘陵为主。气候类型分布:北部阿尔卑斯山脉主要为高山气候,其他地区为地中海气候。44、气候条件:意大利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北部平原,地处地中海气候区,雨热不同季,夏季热量充足,而水分缺乏,需要人工灌溉。灌溉水源:流经平原的河流主要支流多发源于其北面的阿尔卑斯山脉,夏季阿尔卑斯山脉的冰雪融水,通过河流系统给平原的农业带来了充分的灌溉水源。45、问题1:农业劳动力人口老化严重。问题2农户以土地面积很小的农场为主,难以开展大规模农业机械化生产。46、货物出口特征:以工业制成品占绝对优势,其次为葡萄酒、橄榄油。服务出口特征:以旅游业占绝对优势。【解析】试题分析:考点:考察地形和气候类型。44.分析粮食种植的自然条件包括有利和不利的两方面。气候条件:意大利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北部波河平原,地处地中海气候区,雨热不同季,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热量充足,而降水少、水分缺乏,且是农作物生长重要时期,需要人工灌溉。灌溉水源:流经平原的河流主要支流多发源于其北面的阿尔卑斯山脉,夏季阿尔卑斯山脉的冰雪融水,通过河流系统给平原的农业带来了充分的灌溉水源。考点:考察农业区位分析。45.由表格资料可以看出:意大利农业生产存在问题1:农业劳动力人口老化严重,中老年人口占比重大。问题2农户以土地面积很小的农场为主,农场规模小,难以开展大规模农业机械化生产。考点:考察农业开展问题。46.货物出口特征直观读资料即可:以工业制成品占绝对优势,其次为葡萄酒、橄榄油。服务出口特征:以旅游业占绝对优势。考点:考察资料提取能力。【名师点晴】这道题考察世界地理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地形类型和气候类型的分布,还要说明有哪些地形类型、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在哪。分析粮食种植的自然条件包括有利和不利的两方面。题目从气候、灌溉水源的角度,很容易分析;意大利是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不利于种植业,必需解决灌溉水源的问题。容易答不全是河流的水来源于高山的冰雪融水,夏季补给补充的雨水缺乏的问题。意大利农业生产存在问题,结合题中资料答复,也不是难题。分析意大利出口贸易的主要特征,要分开表述货物出口和服务出口两个方面。【2015年高考题】〔2015•新课标II卷〕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开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局部变为建设用地,保存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以下问题。1、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A、大气湿度增高B、大气降水增多C、近地面风速增大D、气温变率增大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存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A、与当地产业开展方向不一致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开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答案】1.D2.D3.A【解析】试题分析: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开展,产业构造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构造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构造,传统的基墉农业与当地今后产业开展方向不一致,导致大局部变为建设用地,故答案选A。考点:此题组主要考察区域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具体考察湿地减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构造变化和农业地域类型。【名师点晴】此题组以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展引起的地理环境变化为背景,分析判断湿地减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构造调整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变化。第一小题抓住“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即湿地减少,地面建筑物增加,选对不难;第二小题注意区别“花基、菜基〞和“桑基、蔗基〞的差异,“花基、菜基〞主要面向城市市场,经济效益高,需要的劳动力多;第三小题分析时注意结合材料,“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局部变为建设用地〞指出了转变的主要原因即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展,产业开展方向的变化。〔2015•重庆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答复以下问题。1.“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A.蒙古高压B.印度低压C.阿留申低压D.夏威夷高压2.“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以下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A.珠江三角洲B.柴达木盆地C.藏南谷地D.渭河平原【答案】1.A2.D【解析】试题分析:考点:该组试题主要考察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我国的农业分布。【名师点睛】该组试题以二十四节气为切入点,将天气系统、农业活动、地球运动等主干知识放到同一题组,凸显了近年来高考地理注重主干知识考察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题干中所提供信息〔“露气寒冷,将凝结〞、“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等〕,结合所学知识对地理事物〔寒露〕成因、地理现象〔农业活动〕分布等做出准确推断,注重考察学生灵活运用地理根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2015•重庆卷〕以以以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答复以下问题。6.区域中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地形平坦B.气候适宜C.临近市场D.资金雄厚7.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A.=1\*GB3①B.=2\*GB3②C.=3\*GB3③D.=4\*GB3④8.图中湖泊对=1\*GB3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A.夏季降水增多B.夏季气温降低C.冬季降水增多D.冬季气温增高9.=4\*GB3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A.温室气体减少B.森林覆盖率减小C.入湖泥沙量减低D.草原生产量减低【答案】6.C7.B8.A9.B【解析】试题分析:9.④区域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地区,该地区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破坏植被,造成森林覆盖率减小;吸收温室气体能力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入湖泥沙量增加。考点:本组题目主要是农业问题,包括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农业地域类型、湖泊对区域农作物的影响、农业开展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等。【名师点睛】该组题目以区域农业分布图为切入点,重点考察农业区位因素这一主干知识,内容涵盖农业区位优势、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等。通过区域农业分布图所展示的信息,将考察重点放在区位问题的分析能力、区域开展条件的对比分析能力等方面,并要求学生通过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分析,对区域农业开展过程中可能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做出推测判断。〔2015•安徽卷〕以以以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以下问题。29、以下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A、机械化水平高B、水利工程量大C、经营方式粗放D、粮食单位面积总产量低【答案】29.B【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考察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名师点睛】该题以世界某局部区域图为材料,考察学生的空间定位、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能力。首先需要确定是东南亚地区,可以根据经纬网或者泰国湾来判断出东南亚,然后再判断该区域的气候类型,该问难度不大,只要判断出乙地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结合书上的结论就很快得出答案。所以,总体上,该题组难度不大,学生对属于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掌握好就行。〔2015•浙江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以以以下图为三江平原局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7、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A、甲地海拔较高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C、丁地地势低平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8、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②增加耕地面积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④改变耕作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7、B8、B【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此题考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条件,区域农业开展的措施。【名师点睛】土地利用类型的形成与地形环境密切相关,湿地分布区海拔相对较低,河流源头的海拔较高。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与生产力水平、土地政策相关,容易开发的地区开垦为耕地的时间早。农业生产的大规模经营不能靠扩大耕地面积,只有依靠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让少数人从事农业机械化生产。所以要加大资金的投入。〔2015•福建卷〕图1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完成以下问题。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B.乳畜业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2.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A.价格低廉B.减耗保鲜C.绿色优质D.品种丰富。【答案】1.D2.C【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可持续开展。【名师点睛】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农业生产类型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且每一种农业生产类型的规模相当。所以判断是否属于混合农业,一是看该地农业生产类型的多少,二是看每一种农业生产类型是否到达一定规模。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设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开展。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使农产品绿色无污染。〔2015•江苏卷〕以以以下图为201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开展水平类型分布格局图。读图答复以下问题.23.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Ⅱ区人口稠密是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B.Ⅲ区内部不同省区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大 C.Ⅳ区具有耕地面积大土地后备资源多的优势 D.V区自然条件差是限制其农业开展的重要因素24.在现代农业开展规划中,可定位为粮食生产型农业区的省份主要位于〔〕 A.I区B.Ⅲ区 C.Ⅳ区D.V区【答案】23.BD24.BC【解析】试题分析:24.在现代农业开展规划中,可定位为粮食生产型农业区的省份主要有人少地多的东北三省,耕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