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业健康防护知识宣讲课件(职业健康专家库专家课件)_第1页
企业职业健康防护知识宣讲课件(职业健康专家库专家课件)_第2页
企业职业健康防护知识宣讲课件(职业健康专家库专家课件)_第3页
企业职业健康防护知识宣讲课件(职业健康专家库专家课件)_第4页
企业职业健康防护知识宣讲课件(职业健康专家库专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职业健康防护知识xx职业健康专家库专家

一、职业健康发展现状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三、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四、典型职业病纠纷案例五、职业健康形势六、职业健康日常监督检查要点32997226873一、职业健康发展现状(一)职业病报告病例总量大且呈明显上升趋势一是数量大。按卫生部统计,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例近90万例,总量特别大,其中累计报告尘肺病78万例。二是呈上升趋势。自2000年来,职业病报告病例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2010年全国报告职业病27240例,较2000年,增加15522例,增加了132.5%。4(二)群发性职业病事件不断发生一是事件多发二是治愈难、费用高三是形成严重社会问题近年来,媒体报道了福建仙游县、广西马山县、贵州施秉县、甘肃古浪县、江西修水县、辽宁朝阳市、安徽凤阳县等多起尘肺病群发事件,一次性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患病,情况严重。尘肺病等职业病一旦患病,很难治愈。尘肺病患者往往需要终身治疗,治疗费用昂贵,每年治疗费都在万元以上。罹患尘肺病的人群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工,其应享有的法定权益很难得到保障,昂贵的治疗费用全由其家庭支付,造成很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一、职业健康发展现状5职业病种类多分布行业广接害人数多10类132种职业病危害分布矿山、冶金、建材、化工、电子等30多个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多达400余种342%中国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超过2亿,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约1600万家132302亿(三)职业病危害种类多、分布广、超标情况严重一、职业健康发展现状6超标情况严重石英砂加工企业粉尘,最高超标1240多倍石棉矿山粉尘全部超标,最高超标110倍金矿企业粉尘超标,最高超标57倍木质家具企业至少存在15种化学毒物,最多达31种,甲醛最高超标296倍。一、职业健康发展现状二冰山现象:报告职业病实际职业病一、职业健康发展现状813230(四)大多数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基础薄弱一、职业健康发展现状用人单位职业卫生主体责任未能有效落实。职业卫生管理薄弱,作业环境恶劣。国家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未能得到有效贯彻。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不强。(五)监督管理工作亟待加强上下一致、运转高效的监管体制还未完全形成。法规标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地方还没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健康发展的理解还不全面。不少地方对职业卫生工作的支持力度还不够,职业卫生监督机构力量薄弱。

一、职业健康发展现状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三、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四、典型职业病纠纷案例五、职业健康形势六、职业健康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职业病危害: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

又称职业性有害因素,在职业活动中产生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成绩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10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11(一)日常工作产生或存在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有毒物质:烷烃化合物、硫化氢、一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缓蚀剂、杀菌剂等各类化学药剂;生产性粉尘:如电焊烟尘、石棉尘、水泥粉尘等。2、物理因素:噪声、振动;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3、生物因素:如传染病、寄生虫等。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12(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3、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的生产环境污染。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13侵入人体最主要的途径,凡是气体、液体、气溶胶、(粉尘;烟、雾)均能通过呼吸道吸收,如硫化氢、苯及其同系物,各种粉尘呼吸道皮肤一般不易经消化道侵入,发生意外或不注意个人卫生时,毒物经污染的手、衣物、食品而侵入。哺乳期妇女可经乳汁把毒物传给婴儿引起中毒某些危害因素可透过完整皮肤而进入人体,当皮肤有破损时,不能经完整皮肤吸收的毒物也能大量吸收,如机磷化合物,苯及其同系物等消化道听力系统对听力系统造成危害的主要就是噪声,长时间的高噪声接触,可使听力下降,甚至导致耳聋的发生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14按危害因素性质分物理因素类(15种)放射因素类(8种)生物因素类(6种)其他因素类(3种)粉尘类(52种)化学因素类(375种)按危害因素性质分2015年11月17日实施《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六大类459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151、粉尘的定义与分类:粉尘是指直径很小的固体颗粒,可以是自然环境中天然产生,如火山喷发产生的尘埃;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产生;生产性粉尘就是特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据粉尘的性质分类按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1)无机性粉尘①金属性粉尘,如铝、铁、锡、铅、锰、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②非金属的矿物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③人工合成无机粉尘,如水泥、玻璃纤维、金刚砂等。(2)有机性粉尘①植物性粉尘,木尘、烟草、棉、麻、谷物、茶、甘蔗、丝等粉尘。②动物性粉尘,如畜毛、羽毛、角粉、骨质等粉尘。③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染料、农药、人造有机纤维等。(3)混合性粉尘以二种以上物质混合形成的粉尘,在生产中这种粉尘最多见矽尘(游离SiO2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矽肺

煤尘(煤尘)-煤工尘肺

石墨尘-石墨尘肺

炭黑尘-炭黑尘肺

石棉尘-石棉肺

滑石尘-滑石尘肺

水泥尘-水泥尘肺

云母尘-云母尘肺

陶瓷尘-陶工尘肺

铝尘(铝、铝合金、氧化铝粉尘)-铝尘肺

电焊烟尘-电焊工尘肺

铸造粉尘-铸工尘肺

其他粉尘-其他尘肺根据粉尘颗粒在空气中停留的状况分类:(1)降尘:一般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10μm,在重力作用下易降落不能较长时间悬浮的颗粒状物质。(2)飘尘:指粒径小于10μm的微小颗粒,如平常说的烟、烟气和雾在内的颗粒状物质。由于这些物质粒径很小、质量轻,故可以长时间停留在大气中,被人体吸入呼吸道的机会很大,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根据粉尘在人呼吸道沉降的部位分类:(1)鼻咽部粉尘(2)可吸入粉尘(3)气管支气管粉尘(4)呼吸性粉尘(一)粉尘类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16根据粉尘在人呼吸道沉降的部位分类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17(1)总粉尘(totadust):“总粉尘”:理论上讲,真正的总粉尘指漂浮在空气中的所有粉尘颗粒。我国国标的定义为“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技术上系用总粉尘采样器按标准方法在呼吸带测得的所有粉尘。(2)呼吸性粉尘(respirabledust)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μ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μ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简称“呼尘”。(3)各种粉尘的关系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18(1)粉尘的化学成分:由于化学性质不同,粉尘对人体可产生炎症、纤维化、中毒、过敏和肿瘤等作用。比如金属粉尘,某些金属粉尘通过肺组织吸收,进人血循环,引起中毒。另一些金属粉尘可导致过敏性哮喘或肺炎。(2)粉尘分散度:分散度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构成比来表示,前者称粒子分散度,粒径小的颗粒越多,则分散度越高;后者称质量分散度,质量小的颗粒占总质量百分比越大,质量分散度越高。(3)粉尘溶解度:粉尘溶解度的大小影响其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溶解度高的粉尘常在上呼吸道溶解吸收,而溶解度低的粉尘在上呼吸道不能溶解,往往能进入肺泡部位,在体内持续作用。例如某些含有铅、砷等有毒成分的粉尘可在呼吸道溶解吸收,其溶解度越高,吸收剂量越大,对人体的毒作用越强。(4)粉尘硬度:粉尘的形状能影响其稳定程度,坚硬且外形尖锐的尘粒可能引起呼吸道黏膜的机械性损伤,如某些纤维状粉尘(像石棉纤维)。(5)粉尘的荷电性:物质在粉碎过程和流动中互相摩擦或吸附空气中离子而带电。漂浮在空气中90%~95%的粒子荷带正电或负电。一般来说,荷电性的颗粒在呼吸道内易被阻留。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荷电粉尘在肺内阻留量达70%~74%,而不荷电者只有10%~16%。在除尘技术中,愈来愈多地利用粉尘的荷电性质来捕集粉尘。(6)粉尘的爆炸性:能引起粉尘爆炸的都是可燃性粉尘。可燃性粉尘一般分为三大类:金属粉尘、可燃矿物粉尘、有机物粉尘。发生爆炸的条件是高温(火焰、火花、放电)和粉尘在空气中达到足够的浓度2、粉尘的理化特性煤炭金属:如镁粉、铝粉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七类爆炸性粉尘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19(1)粉尘通过呼吸道、眼睛、皮肤等进入人体,其中以呼吸道为主要途径。粉尘在呼吸道的过程:1)被人体吸入呼吸道的粉尘,绝大部分被吸入后又被呼出。2)呼吸系统对粉尘的防御和清除。(2)人体对吸入的粉尘具备有效的防御和清除机制,一般认为有三道防线。1)鼻腔、喉、气管、支气管树的阻留作用。2)呼吸道上皮黏液纤毛系统的排除作用。3)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通过上述各种防御功能,可将进入肺内97%~99%的粉尘排出体外,而阻留在肺内的粉尘只有吸入量的1%~3%。但长期较大量吸入粉尘可削弱上述各项清除功能,导致粉尘过量沉积,酿成肺组织病变,引起疾病。3、粉尘进入人体的途径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20石棉---肺癌如铬酸盐、硫酸镍、氯铂酸铵等(4)炎症(COPD)、过敏(5)职业性哮喘(1)尘肺病(2)中毒(砷、锰等)(3)肿瘤粉尘危害矿物性粉尘---10种尘肺;金属粉尘---(1)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2)粉尘沉着症(锡末沉着症、铁末沉着症);有机粉尘---木尘肺、茶尘肺、合成纤维尘肺、酚醛树脂尘肺、聚氯乙烯尘肺

粉尘对机体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损害,包括尘肺、粉尘沉着症、过敏、呼吸系统炎症和呼吸系统肿瘤等疾病。4、粉尘的危害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215、粉尘——电焊烟尘电焊:利用电能,通过加热加压,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焊件融合为一体的工艺。类型:熔化焊、压力焊、钎焊等过程:准备阶段施焊阶段质检和验收阶段电焊工:在焊接与气割工作时需要与电、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压力容器等接触,一旦失控,就容易发生工伤事故,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电焊烟尘、有毒气体、弧光、噪声、高频电磁场、射线等有害物质。

持证上岗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22电焊作业风险电击伤害弧光辐射焊接烟尘火灾爆炸违章违规作业受伤或死亡等皮肤灼伤和白内障等受伤或死亡等燃烧、爆炸等电焊作业风险电焊职业危害电焊职业危害电弧光辐射有毒气体金属烟尘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并伴有头痛、全身无力等病症,肺通过气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23(二)生产性毒物1、生产性毒物:是指生产过程中形成或应用的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生产性毒物包括窒息性毒物,如一氧化碳、氰化物、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刺激性毒物,如氯气、氨气、二氧化硫、光气、氯化氢、苯及其化合物、甲醇、乙醇、硫酸蒸气、硝酸蒸气、高分子化合物等。2、生产性毒物的来源及职业接触1、原料生产及其应用:涉及原料的开采与提炼、材料的加工、搬运、储藏、加料、出料,以及成品的处理、包装等。2、生产/维修环节:化学反应、加热;化学管道跑、冒、滴、漏;作业人员清釜、化学物的采样、分析;设备保养、检修。3、有机物堆积且通风不良的狭小场所。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243、生产性毒物的分类。按化学特性分为:(1)金属及其化合物:主要包括铅及其化合物(不含四乙基铅)、汞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等。(2)类金属及其化合物:主要包括磷化锌、磷化铝、氰化钠、氰化钾、砷及其化合物(不含砷化氢)等。(3)刺激性气体:主要包括甲醛、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氨气、氯气等。(4)窒息性气体:主要包括硫化氢、磷化氢(磷)、一氧化碳等。(5)酸、碱:主要包括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等。(6)有机溶剂:主要包括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汽油等。(7)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主要包括N-甲基苯胺、N-异丙基苯胺、对硝基苯胺、对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二苯胺等。(8)酚、醇、醚类化合物:主要包括酚(苯酚)、对苯二酚、多氯酚(含五氯酚)等。(9)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主要包括氯化萘、多氯萘、醌、蒽醌等。(10)油类、合成树脂:主要包括柴油、煤油、蒽油、木酚油、松节油等。(11)农药及药物:主要包括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杀虫脒、溴甲烷、六氯苯、氯丙嗪等。(12)其他:主要包括丙烯酰胺、丙烯腈、肼类化合物(含肼)、二甲基甲酰胺等。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254、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呼吸道主要途径皮肤消化道重要途径可能途径呼吸道这是最常见和主要的途径。呈气体、气溶胶(粉尘、烟、雾)状态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其主要部位是支气管和肺泡。一般来讲,空气中的毒物浓度越高,粉尘状毒物粒子越小,毒物在体液中的溶解度越大,经呼吸道吸收的速度就越快。在生产中,毒物经皮肤吸收而中毒者也较常见。皮肤吸收的毒物一般是通过表皮屏障到达真皮,进入血液循环的。脂溶性毒物可经皮肤直接吸收,如芳香族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苯及同系物等。个别金属如汞亦可经皮肤吸收。某些气态毒物,如氰化氢,浓度较高时也可经皮肤进入体内。生产环境中,单纯从消化道吸收而引起中毒的机会比较少见。往往是由于手被毒物污染后直接用污染的手拿食物吃,而造成毒物随食物进入消化道。有的毒物如氰化氢,在口腔内即可经粘膜吸收。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265、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按照毒物作用的性质,对人体的危害可分为:刺激性、腐蚀性、窒息性、麻醉性、致敏性、致癌性、致变性、致畸性等。刺激性对皮肤的刺激:干燥、粗糙、疼痛——皮炎。对眼睛的刺激:流泪、酸痛,伤害程度取决于毒性大小和采取的急救措施的快慢。对呼吸道的刺激:咳嗽等,引起气管炎、肺炎、肺水肿等麻醉性乙醇、乙醚、烃类会导致中枢神经抑制,出现昏迷和麻醉现象,严重者会死亡。致敏性有些化学品会引起一个或多个系统中毒并扩散到全身。腐蚀性皮肤接触环氧树脂等化学品会产生过敏性皮炎(皮疹或水泡)。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接触甲苯、福尔马林等化学品会引起职业性哮喘(咳嗽、呼吸困难等)致敏性窒息性单纯性窒息:环境中的氧气被惰性气体(N2、CO2等)所冲淡,当氧的浓度降到17%以下,机体会出现缺氧,引起头晕、恶心,严重者会死亡。化学窒息:化学品能与血红蛋白造成有机体缺氧。如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要大于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300倍以上,CO含量达到0.1%时就会造成严重缺氧,另外氰化氢、硫化氢等都会引起化学窒息。致癌性致变性长期接触一定化学品会致癌,潜伏期一般为4-40年。如:砷、镍等会引起肺癌;苯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镍、木材、皮革粉会引起鼻腔癌;苯胺、皮革粉引起膀胱癌。实验结果表明80-85%致癌化学物质对后代发育都有不同程度影响。致畸性麻醉性气体、水银、有机溶剂等会对胎儿造成危害,导致胎儿畸形。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276、职业中毒的概念及类型1、职业中毒: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所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例如,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遇到大量氨气(氯气)泄漏,而又因种种原因未能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吸人高浓度氨气,产生胸闷、憋气、剧烈的咳嗽和痰中带血,这就构成了氨气中毒。由于它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与所从事的作业密切相关,所以称之为职业中毒。作业场所超标,未定期体检慢性中毒作业场所超标严重,个人防护不当亚急性中毒急性中毒违反卫生安全操作规程或执行不当,设备故障,意外等,事后处置救援2、职业中毒类型侵入人体的化学毒物引起的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3种类型:(1)急性中毒:由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所致。多数由生产事故或违反操作规程所引起。(2)慢性中毒:慢性中毒是长期小剂量毒物进入肌体所致。绝大多数是由蓄积作用的毒物引起的。(3)亚急性中毒:介于以上两者之间,接触毒物浓度较高,工龄一般在3个月内发病者,称亚急性中毒。如亚急性铅中毒。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28有机蒸气中毒如:苯、甲苯、二甲苯、汽油、石油溶剂、甲醛等苯中毒对身体的危害归结为三种:致癌、致残、致畸胎刺激呼吸道、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对神经系统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和毒害作用,引起慢性中毒;对呼吸道黏膜具有刺激作用;引起皮肤干燥皲裂、角化和慢性皮炎刺激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皮炎苯二甲苯汽油甲醛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29苯的危害苯的危害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混乱、神志不清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导致红肿、干燥、起水疱呼吸增快、抽搐危及血液及造血器官,易引起白血病及败血症等疾病迅速昏迷、血压下降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30硫化氢的危害硫化氢的来源:硫化氢是由硫和氢结合而成的气体:硫和氢都存在于动、植物的机体中,动植物机体由于高温高压作用或细菌作用分解可产生硫化氢,如腐臭的尸体、蛋类的臭味就是由少量硫化氢的存在产生的,在油气井钻井现场、天然气加工厂、石油炼制厂、硫回收厂及矿井中常出现硫化氢、另外在纸浆厂、下水道、工业实验室,炸药爆炸现场也有硫化氢出现;也有天然状态的硫化氢存在,主要积存在洞穴、深井中。

在部分油气田开发中,最初喷发的气体含硫化氢可达22%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311、颜色:硫化氢是无色、剧毒、强酸性气体,人的肉眼看不见。2、气味:臭鸡蛋味,即使是低浓度的硫化氢,也会损伤人的嗅觉。3、密度:硫化氢是一种相对密度,其相对密度为1.176。4、爆炸极限:当硫化氢气体以适当的比例(4.3%~46%)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就会爆炸,造成一种令人恐惧的危险。5、可燃性:易燃,燃烧时发出兰色火焰,并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气体会损伤人的眼睛和肺。6、可溶性:硫化氢能在液体中溶解,易溶于水,易溶于甲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导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烈和爆炸的危险。7、沸点:液态的硫化氢的沸点很低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硫化氢的物理化学性质32H2S浓度与危害程度表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33(三)生产性噪声及噪声聋1、噪声的定义:生产性噪声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在《职业卫生名称术语》(GBZ/T224-2010)中规定,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噪声,且8h/d或40h/w噪声暴露等效声级不小于80dB(A)的作业为噪声作业。2、噪声的分类:按噪声的时间分布分为连续噪声和间接噪声。声级波动小于3dB(A)的噪声为稳态噪声,声级波动不小于3dB(A)的噪声为非稳态噪声。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间不大于0.5s,间隔时间大于1s,声压有效值变化不小于40dB(A)的噪声为脉冲噪声。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343、噪声的接触限值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A);每周工作日不是5d,需计算40h等效声级,限值为85dB(A)。工作日接触脉冲次数(n,次)声压级峰值dB(A)n≤100140100<n≤10001301000<n≤10000120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

接触时间接触限值[dB(A)]备注5d/w,=8h/d85非稳态噪声计算8h等效声级5d/w,≠8h/d85计算8h等效声级 ≠5d/w85计算40h等效声级 脉冲噪声工作场所,噪声声压级峰值和脉冲次数不应超过下表数值工作场所脉冲噪声职业接触限值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351波长.23声速.频率三个基本物理量1、人耳产生感觉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2、低于500Hz的声音称为低频率;3、500~1000Hz的声音称为中频率;4、1000Hz以上的声音称为高频率。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364、噪声对人体的影响(1)长期接触工业噪声可引起操作工人身体发生多方面不良改变及职业病。引起工人耳鸣、耳痛、头晕、烦躁、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出现;引起工人暂时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阈位移、高频听力损伤、语频听力损失直至噪声性耳聋;引起工人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出现非特异性不良改变;引起工人操作时注意力下降,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性下降,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出现生产或工伤事故的可能性增加。轻度聋26~40分贝中度聋41~55分贝中重度隆56~70分贝重度聋71~90分贝世界卫生组织耳聋分级标准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37(2)致职业病职业性噪声聋声源声波听觉器官的感知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38(四)高温及中暑1、高温作业: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即WBGT指数,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通常分为三种类型:(1)高温、热辐射作业(2)高温、高湿作业(3)夏季露天作业

2、高温强热辐射作业: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较低,形成干热环境(炼焦、炼铁、轧钢等车间;铸造、锻造、热处理等车间;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工业的炉窑车间;火力发电厂和轮船的锅炉间)

3、高温高湿作业:其特点是高气温、气湿,而热辐射强度不大,相对湿度较高(大量水蒸气)(如造纸、印染、纺织工业中的蒸煮作业;井下作业);夏季露天作业:如建筑、搬运、露天采矿等。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394、日射病:高温辐射直接作用与人的头部引发的。从而使人产生剧烈的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5、中暑:大量出汗而皮肤发凉,面色苍白或发红;脉搏微弱;体温有可能保持正常或升高;昏迷,呕吐,疲惫无力或头痛等

6、急性疾病:皮肤红、热、干;脉搏快而微弱;呼吸快而微弱;有可能失去意识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的兴奋性增高,由此引起的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降低和反应速度减慢、注意力不集中等,容易造成工伤事故发生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40(五)职业病1、职业病定义

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xx卫生行政部门会同xx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不一定就会患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的疾病也不都是职业病。2、职业病的条件职业病条件劳动者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营组织的劳动者职业史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在上述四个要件中,缺少任何一个要件,都不属于职业病的范围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413、职业病的特点(1)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危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予消除或减少发病;

(2)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一般有接触水平(剂量-反应)关系;(3)接触同一职业因素者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个别病例出现;(4)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疗效较好;(5)一般治疗个体,对控制人群群体发病率下降作业不大。

除上述特点外,职业病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同一生产环境从事同一种工作的人中,个体发生职业性损伤的机会和程度也有极大差别,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遗传因素。如患有某些遗传性疾病或有遗传缺陷的人,容易受某些有毒物质的作用。

(2)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包括妇女从事生产时所接触的危害因素对胎儿、乳儿的影响,以及未成年和老人易受危害因素的作用。

(3)缺乏营养。可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和康复能力。

(4)其他疾病和精神因素。如患有皮肤疾病增加皮肤吸收毒物的机会,患有肝脏疾病会影响肝脏对毒物的解毒功能等。

(5)文化水平和生活方式或个习惯。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科学知识者,能较为自觉地采取预防危害因素的措施,反之则差。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

一、职业健康发展现状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

三、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四、典型职业病纠纷案例五、职业健康形势六、职业健康日常监督检查要点43(一)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纲领,2001年起实施,于2018年12月29日完成第四次修正。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法律责任05职业病诊断职业病病人保障03前期预防01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02监督检查0444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90号令)《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47号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48号令)《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办法》(49号令)《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50号令)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1-2007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因素》GBZ2.2-2007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二部分物理因素》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224-2010《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59-2014《硫化氢职业危害防护导则》原安监规章《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行政法规《高毒物品目录》《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生规章职业卫生标准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45职业病的预防遵循三级预防的原则第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是通过采取工程技术措施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职业病危害,主要措施有:改进工艺,以低毒、无毒的物质代替高毒物质;使用远距离操作或自动化密闭操作,加强对设备的检修,防止跑、冒、滴、漏;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加强通风、除尘、排毒措施;合理组织和安排劳动过程,建立、健全各项职业病防治制度,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展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易感者和职业禁忌证;开展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职工的自我保健意识,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第二级预防,主要是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措施,主要措施有: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职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健康损害,及时进行处理或治疗,防止病损的发展,及时将体检结果告知劳动者本人;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进行监测,一旦发现超标,及时查明原因,采取防制对策。第三级预防,目的是使患者明确诊断后,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理,防止恶化和复发及并发症;及时有效处理中毒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三级预防的关系是:突出一级预防,加强二级预防,做好三级预防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46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措施的优先顺序:个体防护管理控制工程技术控制限制危害隔离人员或危害改变工艺减轻危害性改用危害性较低的物质停止使用危害性物质,或以无害物质替代个体防护降低风险消除危害优先最后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471、工作场所应当符合的职业卫生要求(二)前期预防(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四)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六)法律、行政法规和xx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48(二)前期预防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由xx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具体办法由xx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原申报要求:《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48号令)

(1)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2)用人单位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内容;(3)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4)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原申报流程: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30日内或职业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用人单位法人变更、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出具后的15日内通过“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进行申报,同时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加盖公章并由主要负责人签字后,连同有关文件、资料一并上报所在地的市级、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领取申报备案回执单。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493、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法律责任《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xx规定的权限责令停建、关闭职业病防治法ABCD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未按照规定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竣工投入生产和使用前,职业病防护设施未按照规定验收合格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未按照规定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或者医疗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施工的医疗机构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未按照规定提交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或者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开工建设的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50职业健康三同时要求01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02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按照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要求,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04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或者试运行期间,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编制评价报告,职业病危害严重的项目应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现状评价原风险分类: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按照安监总安健〔2012〕73号文执行,分为一般、较重、严重三个等级可行性论证初步设计施工设计竣工验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建设项目单位三同时职业危害防治专篇新、改、扩、技术改造以及技术引进项目03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51(三)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防治法》第三章主要是对用人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如何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护工作提出了要求。对企业涉职业病危害的“软件”和“硬件”管理提出了具体而详尽的要求。例如:1、完善各项管理措施(机构,人员,计划,制度、规程、档案、评价、预案);2、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资金投入;3、配备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用品;4、采用新技术工艺材料;5、设置公告栏、警示标识说明、报警装置、急救用品、设备、通道、泄险区等;6、定期维护检修设施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7、作业场所定期检测、评价;8、产品包装符合规定要求,提供有职业病危害的材料要有说明警示标识;9、不得转移危害作业;10、实行劳动合同职业危害告知;11、依法进行各类人员培训;12、实施岗前在岗和离岗健康检查;13、建立监护档案;14、明确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等。法律要求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52(三)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劳动过程中防护与管理的责任,分为3种情况:一是“软件”管理不到位的,罚款额度是10万以下。二是“硬件”管理不到位的,如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未提供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或提供的不符合要求;不体检,罚款额度是5万以上20万以下。三是违反强制性规定,(前面的经济处罚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不改正,罚款。违反强制性规定,限期治理的同时并处5万以上30万以下的罚款)。如拆除职业病防护设施,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违章指挥强令作业等。法律责任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53(三)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1)《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采取以下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2)制定职业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病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用人单位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除应当符合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卫生要求外,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2)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3)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4)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54管理机构与人员设置要求领导机构管理机构专兼职人员1).制定方针政策;2).规划、督察、配置资源1).制定年度计划;2).组织实施、制定各项制度、作业场所检查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55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第47号令《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一条(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用人单位在制定生产经营整体规划时,应将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人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中,并通过层层分解的目标使下属机构都有相应的职责、任务、目标、进度和考核指标。562、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1)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室、设施,应当按照GBZ158的规定,设置警示标牌、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表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2)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应当按照GBZ/T203的规定设置高度物品告知卡。(3)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4)职业危害合同告知(5)检测结果告知(6)体检结果告知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57职业病防治公告栏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58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有毒物品名称栏警示标识栏救援电话栏职业卫生咨询电话栏指令指示栏应急处理栏理化特性栏健康危害栏有毒物品通用提示栏59存在有害气体的工作场所存在粉尘的工作场所噪声超过标准的工作场所高温作业场所电焊作业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603、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职业病防治法》第34条1)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2)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3)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21号)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初次培训不得少于16学时,继续教育不得少于8学时。接触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员工,初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继续教育不得少于4课时。继续教育的周期为一年。接触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1.存在矽尘或石棉粉尘的作业岗位;2.存在“致癌”、“致畸”等有害物质或者可能导致急性职业性中毒的作业岗位;3.放射性危害作业岗位。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61(1)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主要培训内容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标准,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控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修与管理,职业卫生管理要求和措施等。(2)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主要培训内容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基本知识,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所从事岗位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劳动这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与义务等。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内容因变更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或者岗位调整导致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用人单位应当重新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62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方式分层次组织对厂级和班组级主管领导、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岗位员工进行培训。编发班组职业卫生防护知识学习材料,在班组周安全活动中组织职工学习,并做好学习记录。通过宣传栏、宣传画等形式宣传。通过企业内部电视台、报纸等形式宣传。通过知识竞赛活动等形式进行宣传。组织好每年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634、日常监测、检测与评价管理要求

《职业病防治法》第26条1)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2)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依法设立的xx卫生行政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所作检测、评价应当客观、真实。

3)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用人单位每年至少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47号令)职业病危害监测或者定期检测、现状评价过程中,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确保其符合职业卫生环境和条件的要求。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64作业场所监测是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一个重要手段。其目的是:(1)掌握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浓度(强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情况及其变化规律;(2)估计作业人员的接触水平,为了解接触水平与健康损害之间联系的关系提供基础数据;(3)检查工作场所的卫生质量,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4)为监督有关职业病防治法律执行情况,鉴定预防措施效果提供技术支撑;(5)为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制定、修订职业卫生标准和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4、日常监测、检测与评价管理要求654、日常监测、检测与评价管理要求检测结果是判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程度的依据检测结果不超标检测结果超标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轻微不发生职业病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严重极容易发生职业病职业卫生二级预防1加强个人防护2落实职业健康体检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665、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病防治法》第35条1)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劳动者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

2)职业健康检查由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3)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4)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67职业健康检查的种类及目的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在岗时离岗时应急掌握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发现职业禁忌及时发现劳动者的健康损害了解劳动者离开工作岗位时的健康状况,以便分清健康损害的责任了解、确定职业病事故对作业人员的健康是否遭受损害职业健康检查是指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的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健康检查。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在于掌握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发现职业禁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劳动者的健康损害;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是为了解劳动者离开工作岗位时的健康状况,以便分清健康损害的责任。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68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处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在职业健康检查结束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包括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书面告知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将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等书面形式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用人单位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劳动者有权利得到书面如实的告知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69

1)工艺和物料:选用不产生或少产生粉尘的生产工艺,采取无危害或危害性较小的原辅材料,是消除、减弱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

2)限制、抑制扬尘和粉尘扩散:

a、采用密闭管道输送、密闭自动(机械)称重、密闭设备加工、防止粉尘外逸;不能完全密闭的尘源,在不妨碍操作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半密闭罩、隔离室等设施隔绝、减少粉尘与工作场所空气的接触,将生产性粉尘限制在局部范围内,减少粉尘的扩散。

b、通过降低物料落差,适当降低溜槽倾斜度、隔绝气流、减少诱导空气量和设置空间等方法,抑制由于正压造成的扬尘。c、对亲水性、弱黏性的物料和粉尘应尽可能采取增湿、喷雾、喷蒸汽等措施,可有效地减少物料在装卸、转运、破碎、筛分、混合和清扫等过程中粉尘的产生和扩散。厂房喷雾有助于车间漂尘的凝聚、降落。4)为消除二次扬尘,应在设计中合理布置、尽量减少积尘平面、地面、墙壁应平整光滑、墙角呈圆角、便于清扫;使用负压清扫装置来清除逸散、沉积在地面、墙壁、构件和设备上的粉尘;对碳黑等污染较大的粉尘作业及大量散发沉积粉尘的工作场所,则应采取防水地面、墙壁、顶棚和构件,并用水冲洗的方法清理积尘。严禁用吹扫方式清扫积尘。

3)通风除尘设施:设计是要考虑工艺特点和排尘的需要,利用风压、热压差,合理组织气流,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改善作业环境。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全面通风或局部机械通风除尘装置。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6、工程控制措施(1)粉尘场所工程控制措施70(1)粉尘场所工程控制措施粉尘防治八字方针“革”、“湿”、“密”、“风”、“护”、“管”、“教”、“查”八步防尘

“革”即革新工艺与设备消除或减弱粉尘发生源“湿”即湿式作业抑制粉尘和粉尘扩散“密”即把粉尘发生源密闭,防止粉尘向外飞扬

“护”即加强个人防护和增强体质

“教”即做好防尘工作的宣传教育“风”即通风,自然通风系统和机械通风装置“管”即加强防尘工作的技术管理“查”即加强对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71(2)化学毒物场所工程控制措施1)物料和工艺:尽可能以无毒、低毒的工艺和原辅材料代替有毒、高毒工艺和原辅材料,是防毒的根本措施。2)生产设备:生产装置应密闭化、管道化,尽可能实现负压生产,防止有毒物质泄漏、外逸。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序化和自动控制,可使操作人员不接触或少接触有毒物质,防止误操作造成的职业中毒事故。3)通风排毒设施:受技术、经济条件限制,仍然存在有毒物质逸散且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必要的机械通风排毒、净化装置,使工作场所有毒物质浓度控制到职业卫生标准限值以下。机械通风排毒方法主要有全面通风换气、局部排风、局部送风三种。采用新技术,改进生产工艺。以无毒、低毒代替有毒、高毒隔离操作、自动化控制密闭化生产、通风净化123控制要从源头抓起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72局部吸风区域吸风隔离个人防护个人防护送新风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73(3)噪声场所工程控制措施只有当声源、声音传播途径和接收者3者同时存在,才对听者形成干扰,因此控制噪声必须从三个环节研究解决,把这三部分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去考虑。控制噪声的根本途径是治理噪声源,其次为切断噪声传播和对工人进行个体防护。1)工艺设计与设备选择a、减少冲击性工艺和高压气体排放的工艺,尽可能以焊代铆、以液压代气压,物料运输中避免大落差和直接冲击。b、选用低噪声设备。c、噪声较大的设备应尽量将噪声源与操作人员隔开;工艺允许远距离控制的,可设置隔声操作(控制)室。隔声室的天棚、墙体、门窗均应符合隔声、吸声的要求。2)噪声源的布置a、具有生产性噪声的车间应尽量远离其他非噪声作业车间、行政区和生活区。b、噪声与振动强度较大的生产设备应安装在单层厂房或多层厂房的底层;对振幅、功率大的设备应设计减振基础。3)防噪声工程技术措施采取上述措施后工作场所噪声强度仍达不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的噪声限值时,则应采取隔声、消声、吸声和隔振降噪声卫生工程技术措施,使工作场所噪声限值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74隔声:利用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阻挡声能的传播,把声源产生的噪声限制在局部范围内,或在噪声的环境中隔离出相对安静的场所。采用带阻尼层、吸声层的隔声罩对噪声源设备进行隔声处理,随结构形式不同其A声级降噪量可达到15~40dB。不宜对噪声源做隔声处理,且允许操作人员不经常停留在设备附近时,应设置操作、监视、休息用的隔声间(室)。强噪声源比较分散的大车间,可设置隔声屏障或带有生产工艺孔的隔墙,将车间分成几个不同强度的噪声区域。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75

消声:

对空气动力机械(风机、压缩机、燃气轮机、内燃机等)辐射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应采用消声器进行消声处理。当噪声呈中高频宽特性时,可选用阻性型消声器;当噪声呈明显低中频脉动特性时,可选用扩展室型消声器;当噪声呈低中频特性时,可选用共振性消声器。消声器的消声量一般不宜超过50dB,消声器内的气流速度:对空调系统应低于10m/s,对鼓风机、压缩机、燃气轮机的进气和排气不宜超过30m/s,对内燃机的进气和排气不宜超过50m/s。消声器((Muffler))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消音器是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如鼓风机、空压机、锅炉排气口、发电机、水泵等排气口噪音较大的设备)的气流通道上或进、排气系统中的降低噪声的装置。消声器的种类很多,究其消声机理,分为六种主要的类型:阻性消音器、抗性消音器、阻抗复合式消音器、微穿孔板消音器、小孔消音器和有源消音器。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76吸声:

声波通过某种介质或射到某介质表面时,声能减少或转换为其他能量的过程称为吸声。吸声,对同一个空间,改变室内声场的特性。吸声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室内的混响声,对直达声不起作用,也就是说吸声可提高音质,但对降噪能力效果不好;且吸声材料是以多孔、疏散的材质。表征材料吸声性能的参数是吸声系数,即被材料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声能的比值。吸声系数大于0.2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常用的吸声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卡普隆纤维、棉麻等植物纤维、泡沫微孔吸声砖等。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装饰在室内的天花板和墙壁上作成吸声体悬挂在房间内或作管道的内衬以吸收气流噪声。对原有吸声较少、混响声较强的车间厂房,应采取吸声降噪处理。根据所需的吸声降噪量,确定吸声材料、吸声体的类型、结构、数量和安装方式。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77隔振降噪:1、在机械设备下面装设减振器或减振层,使振动传不出去,以减低固体声的传播。2、对产生较强振动和冲击,从而引起固体声传播及振动辐射噪声的机器设备,应采取隔振措施;根据所需的振动传动比(或隔振效率)确定隔振原件的荷载、型号、大小和数量。3、常用的隔振元件有橡胶、软木、玻璃纤维隔振垫、金属弹簧、空气弹簧、压缩型橡胶隔振器等。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787、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个人防护用品是最后一道防线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的定义:指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病危害的个体防护装备。其性能就是防御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保护作业人员安全与健康。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九个种类,头部防护、呼吸器官防护、眼(面)部防护、听觉器官防护、手部防护、足部防护、躯干防护、防坠落以及其他。个体劳动防护用品选用基本原则: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79(1)头部防护用品的选用头部防护用品的分类头部防护用品根据作业可分为三类安全帽防护头罩工作帽防御冲击、刺穿、挤压等伤害使头部免受火焰、腐蚀性烟雾、粉尘以及恶劣气候条件伤害头部能防头部脏污和擦伤,长发被绞辗等伤害安全帽是保护头部最常用的保护工具,是作业人的保护神。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帽的防护作用防止物体打击伤害;防止高处坠落伤害;防止机械性损伤;防止污染毛发伤害。佩戴方法:将安全帽戴正,拉紧下颏带(留一指头缝隙)后帽箍调到合适位置并拴系牢固,以防帽子滑落与碰掉。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80安全帽使用注意事项010203佩戴安全帽前,应检查各配件有无损坏,装配是否牢固,帽衬调节部分是否卡紧,绳带是否系紧等,确信各部件完好后方可使用;V型塑料安全帽决不能接触油漆、溶剂、汽油或类似物质,可用中性皂液或温水洗涤;安全帽使用超过规定限值,或者受过较严重的冲击后,虽然肉眼看不到损伤痕迹,也应予以更换。一般塑料安全帽使用期限为两年半。安全帽使用注意事项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81安全帽的保养要求冠带不能碰到帽壳;不要在帽壳上钻孔、油漆或加固定装置;不要使用未经批准的附件;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地方,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建议用温和的肥皂和温水清洗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82(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用目的:防止空气污染物进入呼吸系统及缺氧04030201识别侵害呼吸系统的物质了解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选择适当的呼吸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呼吸防护用品呼吸保护四步骤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83呼吸防护用品的种类及防护水平空气过滤式随弃式可更换式全面型电动送风式(PAPR)半面型APF=10APF=100APF=200-1000供气式长管供气型(半面式/全面式/松配合/头盔头罩)APF=25,50,200,1000携气式(SCBA)APF>1000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84符合要求的防尘口罩不符合要求的防尘口罩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85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吸附原件的选择

防毒面具根据吸附原件的不同对不同毒气有效,不同的颜色表明适用的气体类别,分为:防护对象有机蒸汽无机气体酸性气体碱性气体硫化氢一氧化碳HG颗粒物标记ABEKHSCOHGP标色棕色灰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红色粉色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86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原则任何呼吸防护用品均有其局限性,使用者在使用前对此局限性应有清楚的了解;15使用防护用品之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或接受适当的使用培训;使用前应检查呼吸防护用品的完整性、使用性和气密性,符合有关规定才允许使用;必要时检查电池电压、气瓶气压等;2346进入有害环境之前,应先戴好呼吸防护用品。对于密合型布罩,应检查佩戴气密性,确保佩戴正确并气密;在有害环境中的作业人员应始终佩戴呼吸防护作用品,必要时,可迅速离开有害作业环境,更换新的呼吸防护用品后再行进入;在低温环境中使用的呼吸防护用品,其面罩镜片应具有防雾保明功能。45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87呼吸防护用品的检查、保养与保管、储存保管与储存:应按规定置于包装或包装袋内,应避免面罩受压变形,滤毒罐应密封储存;呼吸防护用应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房间储存;呼吸防护用品不能与油、酸、碱或其他腐蚀性物质一起储存;应急求援用的呼吸防护用品应处于备用状态,并置于管理、取用方便的地方,放置地点不得随意变更。检查与保养: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对呼吸防护用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使用者不得自行拆卸滤毒罐或过滤盒以更换吸剂或滤料;应按国家相关规定,定期到具有资质的锅炉压力容器监督检验机构检验高压气瓶。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88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注意事项可持续供气30-90分钟(取决于气瓶的规格),为使用者提供充足的可呼吸空气。如发现面具的密封性问题,切勿继续使用。切勿使头发卡在面具和脸部之间,否则将影响密封性。同时影响密封性的还要胡须、眼镜架等。确保与面具配合使用的呼吸防护设备适用于作业环境。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应缓慢并均匀呼吸。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面具或与之相连的呼吸防护装置的性能有问题或有如下症状:呼吸困难、头晕不适、或闻或尝到污染物,应立即离开工作区域。离开工作区域时,切勿立即将面具退下。在退下面具时,要非常谨慎,防止吸入附着在面具表面的有害灰尘或其他物质。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89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日常保养每次使用后要进行充气,保证气瓶足够压力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用温水和中性清洗剂进行清洗,清洗后进行消毒,消毒后立即用清水进行漂洗。在对呼吸器进行消毒和清洗后,所有的部件必须在15℃-30℃之间进行干燥。在每次更换部件后,都必须重新检验其功能。必须放置在低温干燥的房间里,避免强光或太阳光直接照射,并远离热源。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90(3)听觉器官防护用品的选用听觉器官防护用品是能够防止噪声侵入外耳道,减少听力损伤的个体防护用品。主要有耳塞、耳罩和防噪声头盔三大类。耳塞是最常用的一种,隔声效果可达30dB左右。耳罩、防噪头盔的隔声效果优于耳塞,但使用时不够方便,成本也较高。使用原则:噪声超标时强制使用;对噪声水平或其影响有疑问而无法判断,建议使用。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91耳塞特点:结构简单;体积小,携带方便;廉价分类:一次性使用;可重复使用使用:专人专用,使用前应确保耳塞和手都干净;正确塞入:用右手将左耳的外耳廓向后向上,将耳塞捏成细圆形;旋转塞入直至紧贴清洁与保养:可重复使用的耳塞要用温水及中性的清洁剂清洗;存放时应防止污染耳罩特点:佩戴舒适;重复使用;适用于需频繁戴上及取下的场所,及高噪声场所。使用:调节头箍至合适位置;高噪声(>100dBA)时须同时使用耳塞和耳罩。保养/储存:衬垫脏或损坏应更换;储存时应防污染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92(4)眼(面)部防护用品的选用眼睛和脸部是人体中较为脆弱的部位,在日常工作应该注意保护,常见的伤害有:各种挥发性强的气体形成伤害性雾气,如酸雾。金属碎屑、飞沫对眼睛造成的伤害。热、光、射线等对眼睛造成的伤害。如砂粒、粉尘,玻璃碎片等对眼睛造成的伤害。如拳击、砖块、尖锐利器等对眼睛造成的伤害。化学液体飞溅对眼睛造成的伤害物理伤害飞溅粉尘液体飞沫热光辐射金属飞沫雾气侵蚀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93防护眼镜和面罩的作用:防止飞溅物、碎屑、灰沙伤眼睛及面部防止化学性物品的伤害防止强光、紫外线和红外线的伤害防止微波、激光和电离辐射的伤害电焊用头罩、面罩:适用于电焊、电火花、强紫外线照射等情况。可阻隔飞屑(玻璃碎片)、化学品飞溅及烟雾和保护眼睛。防护眼镜和面罩使用注意事项:护目镜要选用经产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护目镜的宽窄和大小要适合使用者的脸型;镜片磨损粗糙、镜架损坏,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视力,应及时调换;护目镜要专人使用,防止传染眼病;焊接护目镜的滤光片要按规定作业需要选用和更换;防止重摔重压,防止坚硬的物体磨擦镜片和面罩。三、企业职业健康管理94安全带(5)坠落防护用品的选用

安全带的作用:防止高处作业人员发生坠落或发生坠落后将作业人员安全悬挂的个体防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