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某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某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某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某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某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第五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

卷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余华

有一天,我挑着担子从桥上走过,拿起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脸上的汗水,他们笑得哗

啦哗啦地问我:“你在脸上擦什么?”

我说:“擦汗水呀。”

他们哇哇笑了一会儿后,有一个人喘着气问我:“你是谁?”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想起来了,他们叫我叫得最多的是:喂!

我就试探地对他们说:“我是……喂!”

他们问我:“我是不是你的爹?”

我点点头说:“嗯。”

我爹死掉后,这镇上的人,也不管年纪有多大,只要是男的,差不多都做过我的爹

了。

陈先生还活着的时候,看到别人问我什么,我都答应,陈先生就说:“你们是在作

孽。只要是人,都有一个名字,他也有,他叫来发……”

陈先生又对我说:“来发,从今往后,别人不叫你来发,你就不要答应,听懂了没

有?”我点点头说“嗯。”

这些天,我常想起从前的那条狗来,他们也叫它傻子,我知道他们叫它傻子是在骂

它,我不叫它傻子,我叫它喂。

那个时候我挑着煤一户一户人家送,时常看到那条狗,所以翘鼻子许阿三把它提过来

时,我一眼就认出它来了。许阿三说:“喂,你想不想娶个女人?”他们在一边哈哈笑

着,一边对我说:“傻子,接过来,这就是你的女人!”

我说:“它是一条狗,是小狗。”

他们哈哈笑起来说:“这傻子还知道狗……还知道是小狗……”

我再看到那条狗时,轻声叫了它一下,我说:“喂。”它听到了我的声音后,对我汪

汪叫了好几声,我就给了它半个吃剩下的馒头,它叼起馒头后转身就跑。后来,这条狗就

天天跟着我了。

后来,这狗就在我家里住了。我出去给它找了一堆稻草回来,铺在屋角。

我坐到稻草上,和我的伴坐在一起。我的伴对我汪汪叫了两声,我对它笑了笑,我笑

出了声音,它听到后又汪汪叫了两声,我又笑了笑,还是笑出了声音,它就又叫上了。

我的狗大了,也肥肥壮壮了,翘鼻子许阿三他们见了我就说:“喂,傻子,什么时候

把这狗宰了?”

翘鼻子许阿三他们要吃我的狗了,他们拿着一根骨头,把我的狗骗到许阿三家里,关

上门窗,拿起棍子打我的狗。

我的狗也知道他们要打死它,它钻到许阿三床下后就不出来了,许阿三他们用棍子捅

它,它汪汪乱叫。

他们把一个绳套塞到我手里,他们说:“勒死它。”

我摇摇头,我把绳套推开,他们说:“拿着绳套……去把狗勒死……不去?不去把你

勒死……”

我看到陈先生的两只手插在袖管里,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

陈先生在一边说话了:

“你们要他帮忙,得叫他真的名字,这么乱叫乱骂的,他肯定不会帮忙,说他是傻

子,他有时候还真不傻。”

许阿三他们便围住了陈先生,陈先生说:“他叫来发。”

许阿三搂着我往他家里走,他边走边说:

“来发,你我是老朋友了……来发,去把狗叫出来……来发,你只要走到床边上……

来发,你只要喂的叫上一声……来发,就看你了。”

我走到许阿三的屋子里,蹲下来,看到我的狗趴在床底下,身上有很多血,我就轻轻

地叫了它一声:

“喂」

它一听到我的声音,呼地一下蹿了出来,扑到我身上来,用头用身体来撞我,它身上

的血都擦到我脸上了,它鸣鸣地叫着,我还从来没有听到它这样鸣鸣地叫过,叫得我心里

很难受。我伸手抱住它,我刚抱住它,他们就把绳套套到它脖子上了,我还没觉察到,我

抱着狗的手就空了。

他们回头看看我,哈哈哈哈笑着走出屋去了。

这天晚上,我一个人坐在狗睡觉的稻草上,想了很久,我知道是我自己把狗害死的。

我摇了很长时间的头,摇完了头,我对自己说:以后谁叫我来发,我都不会答应了。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镇上的人,也不管年纪有多大,只要是男的,差不多都做过我的爹了”表明镇上

的男人,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在来发面前称“爹”,以此欺侮来发。

B.小说中既写了许阿三他们一帮人的笑,也写了来发的笑。这些笑声里既有许阿三他们

的嘲弄,也有来发心中的悲苦和他与小狗交流时的一丝温情。

C.来发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处于劣势,得不到应有的同情,作为参照物的狗出现后,来发

将它由小狗养成了肥壮的狗,这是来发身上人性的光辉的反映。

D.在承蒙别人把自己当人看的一连串亲切的“来发”声中,在自己一直没有名字而现在

别人喊出自己名字的时候,来发竟一时冲动出卖了自己的良心。

8.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小说结尾的“我对自己说:以后谁叫我来发,我都不会答应了”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

意蕴?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

7.D

8.通过日常生活故事的叙述,将许阿三等人与陈先生对来发的态度形成对比;通过对来

发与许阿三等人对狗的态度的叙述,将不正常的人(傻子)的善良与正常人的残忍(杀

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狗对来发的友善忠诚与许阿三等人对来发的嘲讽戏弄也形成巨大

的反差;陈先生对来发表面上的善意与本质上的伪善残忍形成对比。通过一系列的对

比,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的炎凉,以及卑劣的人性与善良的兽性形成的反差,深化了

小说的主题。

9.①表明来发完全丧失了对世人的信任。这句话源于来发对狗的死亡进行的反思。许阿

三等人在假意把来发当人看而称他为“来发”时,利用狗对来发的信任以及来发对他们言

不由衷的谎言的信任,最终将狗残杀。道德上的欺骗和精神上的打击,使来发完全丧失了

对世人的信任。②说明来发已经完全封闭了做一个正常“人”的念头。叫“来发”是世人

把他当“人”看,来发“不答应”是一种精神上觉醒后的抗争,抗争的结果却是堵塞了自

己通向正常人性的自由意志。变成一个正常人的外部条件有限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在

心态的排斥,源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引发的自悲自怜,把来发推向更加非“人”的境地,来

发寻求做人权利的个体意识彻底丧失。③提升了作品反映人性及世俗众生相的高度。来发

个体身心受到的摧残所昭示的是整个弱势群体的无助状况,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无疑也

是最让读者感到震撼与痛楚的地方。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

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

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

定正误。D项,“来发竟一时冲动出卖了自己的良心”错。结合“许阿三搂着我往他家里

走,他边走边说:'来发,你我是老朋友了……来发,去把狗叫出来……来发,你只要走

到床边上……来发,你只要喂的叫上一声……来发,就看你了’”分析,来发在别人把自

己当人看待的一连串亲切的“来发”声中,在自己一直没有名字而现在别人不但喊出了自

己的名字,而且居然还认为自己是他们的“老朋友”的情况下,来发情不自禁地喊出自己

的狗,是想让狗一起来分享自己的喜悦,并不是因为冲动而出卖良心,故意将狗送到许阿

三他们手上。故选D。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

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

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

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

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

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

求,如本题“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本题已经明确分

析对比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

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结合“他们哇哇笑了一会儿后,有一个人喘着气问我:

‘你是谁?'我没有自己的名字,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要是男的,差不多都做过我的

爹了”“许阿三说:‘喂,你想不想娶个女人?'他们在一边哈哈笑着,一边对我说:

‘傻子,接过来,这就是你的女人!’”“陈先生还活着的时候,看到别人问我什么,我

都答应,陈先生就说:'你们是在作孽。只要是人,都有一个名字,他也有,他叫来

发……'”分析,许阿三等人与陈先生对来发的态度形成对比;结合“那个时候我挑着煤

一户一户人家送,时常看到那条狗,所以翘鼻子许阿三把它提过来时,我一眼就认出它来

了”“我再看到那条狗时,轻声叫了它一下,我说:‘喂。'它听到了我的声音后,对我

汪汪叫了好几声,我就给了它半个吃剩下的馒头,它叼起馒头后转身就跑”“我的伴对我

汪汪叫了两声,我对它笑了笑,我笑出了声音,它听到后又汪汪叫了两声,我又笑了笑,

还是笑出了声音,它就又叫上了”“他们就把绳套套到它脖子上了,我还没觉察到,我抱

着狗的手就空了”等分析,将不正常的人(傻子)的善良与正常人的残忍(杀狗)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结合“我的狗也知道他们要打死它,它钻到许阿三床下后就不出来了,许阿

三他们用棍子捅它,它汪汪乱叫”“它一听到我的声音,呼地一下蹿了出来,扑到我身上

来,用头用身体来撞我,它身上的血都擦到我脸上了,它鸣鸣地叫着,我还从来没有听到

它这样鸣鸣地叫过,叫得我心里很难受”分析,狗对来发的友善忠诚与许阿三等人对来发

的嘲讽戏弄也形成巨大的反差;结合"陈先生还活着的时候,看到别人问我什么,我都答

应,陈先生就说:'你们是在作孽。只要是人,都有一个名字,他也有,他叫来

发……“陈先生在一边说话了:'你们要他帮忙,得叫他真的名字,这么乱叫乱骂

的,他肯定不会帮忙,说他是傻子,他有时候还真不傻。'许阿三他们便围住了陈先生,

陈先生说:'他叫来发'”等分析,陈先生对来发表面上的善与本质上的伪善残忍形成对

比。运用对比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

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将卑劣的人性与善良的兽性形成的反差,

写出了社会的炎凉,人性的虚伪、卑劣、冷漠等。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

整体阅读,宏观感受,把握作品思想内容,就等于抓住了探究的精髓。抓关键性语句。作

品中主要人物的语言、行动,以及作者的评述、诠释的一些关键语句。抓住“文眼”就把

握了探究的方向,所以小说中一些内涵丰富的语句,如意蕴丰富的哲理句、意味深长的双

关句、生动可感的修辞句、观点鲜明的议论抒情句以及结构上起到重要作用的语句。注意

小说这一文体的特征,解读时紧扣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入手剖析主题。”陈先生在一边说话了:'你们要他帮忙,得叫他真的名字,这么乱叫乱

骂的,他肯定不会帮忙,说他是傻子,他有时候还真不傻’”“许阿三搂着我往他家里

走,他边走边说”“这天晚上,我一个人坐在狗睡觉的稻草上,想了很久”等分析,表明

来发完全丧失了对世人的信任。在承蒙别人把自己当人看的一连串亲切的“来发”声中,

在自己一直没有名字而现在别人喊出自己名字的时候,“来发”情不自禁地喊出自己的

狗,许阿三等人最终将狗残杀。使“来发”完全丧失了对世人的信任。结合”陈先生又对

我说:’来发,从今往后,别人不叫你来发,你就不要答应,听懂了没有?‘我点点头说

,嗯,”,,许阿三搂着我往他家里走,他边走边说:'来发,你我是老朋友了……来发,

去把狗叫出来……来发,你只要走到床边上……来发,你只要喂的叫上一声……来发,就

看你了“我刚抱住它,他们就把绳套套到它脖子上了,我还没觉察到,我抱着狗的手

就空了”等分析,“以后谁叫我来发,我都不会答应了”,说明来发已经完全封闭了做一

个正常“人”的念头。“来发”是他的名字,称呼他名字是把他当正常人来看的,但是这

样的称呼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不答应”是一种抗争,以沉默来抗争,堵塞了自己通

向正常人性的自由意志。来发受到伤害后,只能改变自己,无力改变大环境,写出了社会

弱势群体的无助,提升了作品反映人性及世俗众生相的高度。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8分)

财产权何以如此重要

个人财产权绝不是人的身外之物,不仅仅用来满足人类生存和享受的需要,它

是人类文明的内在组成部分,是与个人的自由、权利和社会的进步不可分割地联系

在一起。

没有个人财产权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它既是市场经济中的要素——诚信、

契约、竞争、利润等人类文明价值产生的渊源,又是维护这些文明价值的保证。没

有个人要受制于他人或组织,处于服从、被强制状态。在此状态下,个人不可能具

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不可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信仰。所以,没有个人财

产权,就没有自由、权利和道德。

个人财产权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它既是市场经济中的要素一一诚信、契约、

贸易、竞争、利润等人类文明价值产生的渊源,又是维护这些文明价值的保证。没

有个人财产权,必然是权力至上。在此背景下,个人只得通过权力获得财产,或通

过权力剥夺别人的财产。而这种源于权力的财产由于缺乏获得的正当性,不可能赢

得人们的认可。

经验告诉人们,由于否定个人财产权,我们看到的不是“公而忘私”,而是私

欲不受遏制的膨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争斗和随之伴生的人类一系列罪恶的产

生。

个人财产权应同言论、信仰自由等人类基本权利一样,居于被优先和特别保护

的地位。只有个人财产权得到保障,其他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或才有实现的可能,

否则,不仅将失去既已获得的权利,而且我们希望实现的权利也将变得毫无实现的

可能。

13.阅读第一段,分条概括个人财产权的重要性。(3分)

答:①(12个字)

②(10个字)

③(18个字)

14.“这种源于权力的财产由于缺乏获得的正当性,不可能赢得人们的认可。”这

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现实生活中,“权钱交易”的表现是什么?(2分)

答:

参考答案:

13.而施K二瓦?争&塔个人财,反的萼翠隹.(3分)

答:①满一人类牛存和存号I[(12个字)

②祟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10个字)

⑶与个人自由、权利、社合部步'紧出相浮.(18个字)

14.“这种源于权力的财产由于缺乏获事的正当性.不可能黑得人们的认可.”这句话在文中的意

里是什么?(3分)

答:个人财产应当复涌过合法道冷法驯的.非正当涂正霖魂的财产.人们

不会承认它的合法性.

15.双天生酒中,“权钱交易”的本里是什么?(2分)

答,戛•有权者•涌过权力底簿财产.或涌为权力如夺别人的财产,

要些无权有权者•行韵而获得利益.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二种失败

麦家

第九次冲锋被击溃下来的时候,他悲愤得像一头因重创而恐怖、因恐怖而咆哮的困

兽,禁不住仰天嚎叫了一声。这是悲鸣。粗壮的悲鸣,似雄狮的怒吼,歇斯底里,撕心裂

肺。

这是一个有风有阳光的日子。日子的开头就像以往许许多多从山尖上流过的美丽的清

晨一样,山雾袅袅,轻风送爽,小鸟鸣唱,晨曦把半个山头映得霞光四射,整个是一派充

满诗情画意的景致。但是,突然的、暴躁的枪声很快粉碎了往日的宁静和美妙。山坡上已

经充满了浓烈的烧焦味和淡淡的血腥气……

是战争打扰了它!

战争今天在这里打响。他奉命要在天黑前拿下山头。他在八点钟组织了第一次冲锋,

然后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一次又一次冲上去,一次又一次被打下来。

现在,绛红的太阳跌落在山顶的另一边,四射着早晨一样的金色光芒,但照耀的已全

然不是同一个山坡。这是一个卧满尸体、烈焰升腾的山坡,远看,像开满了杜鹃,又像布

满了红旗,既悲惨,又壮丽。山坡上犹如惨遭浩劫一般的褴褛,破败不堪,熊熊烈火在燃

烧,浓浓硝烟在腾升。他看一眼还在继续跌落的太阳,心想,太阳走得真快啊。

山坡下,士兵们又一次在整队集合。他要组织第十次冲锋。

队伍终于横出来了。站在他面前的,不是那支他熟识的、雄赳赳、气昂昂的队伍,而

是四十几个衣衫不整的伤兵和哀兵。

同志们……他觉得自己的声音也是很陌生的,又哑又黏,像喉咙里堵满了稠血,敌人

还在山上,我们还冲不冲锋!

冲!

他觉得听到了四百个人的喊声。

满山坡都是一个喊声!好像山坡上的尸体也在喊。

太阳在继续西沉。他抬头看看落日,又回头看看队伍,知道自己现在只能做最后一次

努力了。我再也输不起了,他想。

第十次冲锋开始了。士兵们猫着腰,吼叫着,全然不顾四伏的杀机,疯狂地直往山顶

扑去。裸露的山坡上,顿时如同长出了一片蠕动的树林。

枪声紧密。呼啸的子弹如同雨点一般泼下来,中弹的士兵一个个倒在了大地的怀抱

里。他冲在队伍的前面,时而匍匐,时而跃进,那挥舞手枪的样子,就像在指挥千军万

马。可士兵们却一个个在和他告别。他们趴在山坡上,一动不动,很安静的样子,温煦的

阳光正在为他们做最后一次沐浴。

突然,他一下子跪倒在距离堑壕十几米远的山坡上,热乎乎的血瞬间从几个黑暗的窟

窿里奔涌不息。子弹钻进他大腿了!

“我冲不上去了!”

他悲愤地吼叫着。

他看见几个战士飞快地越过了他。这叫他振奋,他拉开嗓门大喊:冲!给我冲!往上

冲!

不一会儿,所有没有扑倒的战士都越过他,冲到了堑壕外沿。他们跪倒在地,虎视眈

眈,似乎在伺机做最后一次跨越。

终于,一个熟识的身影突然领先跃进了堑壕。很快,第二个也跟着上去了。三、四、

五……七……九,他激动了,又一次挣扎着想站起来。可两条腿简直像被灼热的焦土熔化

了。他站不起来!

渐渐地,厮杀声开始冷落了下来,而这时一声突然的枪响,似乎像是打出了一个句

号。从此,山顶如同死光了人,再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他知道,胜负已经摊牌。

谁胜?谁负?他激动得要死,也害怕得要死。他希望山顶上马上跃出一张他熟悉的

脸,或者一个声音。是的,捷报应该是他的。他已经经不起打击了。他努力尽了,也损失

尽了,接下来应该请他收获和交代了。他要收获的是近在眼前的这个山头。他必须抱着这

个山头去作交代。他觉得喘不过气来,眼前一片死黑。

终于,山顶上突然颤颤巍巍地站出了一面旗帜。那是一面褴褛得失去了真实和原貌的

旗帜,但他几乎不用看,只是用鼻子嗅了一下,就觉得脑浆飞溅……

那是敌人的旗帜!

山坡上,静静的。

还有人吗?他喃喃自语。他渴望出现奇迹。他回头扫视山坡:山坡上,只有一具具静

卧的尸体。对着无数尸体,他也忍不住吼叫起来:谁还能冲锋?还有人吗?

只有山谷的回音:谁还能冲锋……还有人吗……

一阵风过,他打了一个寒战,同时也清醒了。恍若一场梦醒来,他接着又看见了辉煌

的落日,和满山满坡的尸体,还有那面迎风招摇的旗帜。

难道我这样趴着等着来人把我抬下去,或者拖上去?他想。

不,我不想作为一个伤兵被人抬回去,也不能做俘虏,被他们拖上去。他自言自语

道,我要爬上去,我没死,我应该爬上去,爬上去决一死战。

这叫宁死不屈。

他宁死也要爬上山顶去!

他一拱一拱地爬起来了,夕阳的光辉照耀着他,像照耀着一片熠熠发光的金属。山因

此而动摇,天因此而倾斜。他的双手像两把铁铲,要将由坡铲为平地;他丑陋的身躯如同

一条断尾的蚯蚓,只是不息地、顽强不屈地蠕动在焦土和血泥之中,直逼山顶,直逼那面

狰狞的旗帜。

堑壕就在眼前,这是多么激动人心!

接下去,他只要来一个翻滚就上了山顶了。此时此刻,他需要的是拿生命作最后一搏

的勇气和毅力。但是,他的目光又看到了那面狰狞可怖的旗帜。旗帜似一个威风的巨人傲

然凌立,孤独中透露出一股杀气腾腾的神气。它是对方胜利的铁证。看着它,他的冲动和

勇气顿时损失了大半。他想,你一个没腿的伤兵爬上去又能怎样?让对方再次享受屠杀的

快乐?

他对自己说,我被打垮了。

与其上去让他们屠杀,让他们享受屠杀的快乐,我宁可自杀……

于是,枪口顶在了太阳穴上。是右边的太阳穴。

此时此刻,他是杀手,也是被杀者。是的,他是不害怕死的。他害怕的是失败和失败

以后的一切。

晚霞如血,光辉抹在他身上,他感到了光辉的压力。其实,作为军人,最重要的是看

你关键时候是不是有那种大无畏的、不怕死的、宁死不屈的精神和风度,他想。既然败局

已定,那么还有什么可留恋的?

于是,他开始下达此生的最后一道命令:开枪!

枪声拔地而起,直插云霄。

一个小时后,增援部队赶到,不费一枪一弹便冲上山顶。当他们冲上山顶后,发现阵

地上惟一的活物是一个奄奄一息的伤兵,他双手紧紧拥抱着旗杆,连松手的力气都没了。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对第十次冲锋时的场景描写,既有对主人公语言、动作的细腻刻画,也有对战士

群体冲锋的“面”的描绘,点面结合的写法,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真实感。

B.第十次冲锋结束后,山顶终于竖起了一面旗帜,“褴褛得失去了真实和原貌的旗

帜”“他几乎不用看”“只是用鼻子嗅了一下”等描写,为他的“第二种失败”埋下伏

笔。

C.他有军人的风骨,宁肯壮烈地死,也不肯屈辱地活,所以当败局已定时,他毫不犹豫

地向自己举起了手枪,增援部队赶到时,他已全军覆没,点明了“第二种失败”的含意。

D.本文构思精巧,结构严谨,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生动形象,极富表现力和

感染力,以时间为序,用悲壮的笔调讲述了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惨烈战事。

E.文章把他的嚎叫比作“雄狮的怒吼”,把他比作“一头暴怒的、歇斯底里的狮子”,

生动地写出了他暴怒的情态,着意表现他对敌人强烈的愤慨、誓与敌人拼到底的决心。

8.小说中的“他”这个人物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9.文章的结尾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作者这样安排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

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7.CE

8.①勇猛,不畏生死。冲锋时奋不顾身,冲在队伍的最前面;

②坚韧顽强,有血性。九次冲锋失败后,依然能够不屈不挠地发起第十次冲锋;

③内心脆弱,害怕失败。他内心脆弱,害怕失败和失败后的一切,在离胜利一步之遥时自

杀。

9.①从主题上看,他死在自己的枪下,败给了自己内心的脆弱,性格上的悲剧能更好地

深化“人往往被自己打败(第二种失败)”的主题;

②从人物形象上看,用奄奄一息仍紧抱旗杆的伤兵与害怕面对失败而开枪自杀的他形成对

比,反衬了他的脆弱,展现了作为英雄的他的另一面,丰富了人物形象;

③从文章情节结构上看,小说悲剧式的结尾与开头的悲剧氛围相呼应,首尾圆合,结构严

谨;

7.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

的两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

节、主旨和环境。C项,“败局已定”错误,文章倒数第四段说的是“他想。既然败局已

定,那么还有什么可留恋的”,由“他想”可知,“败局已定”是他的感受,而不是事

实,“第二种失败”不是指全军覆没,而是指他惧怕失败以及失败后所带来的后果,最终

被自己内心的恐惧打败。E项,“对敌人的强烈的愤慨”不对,应该是表现他的悲愤、恐

怖、暴怒等情感以及拼到底的决心。

8.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中的'他'这个人物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这是考查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解答此题,可根据小说中有关“他”的言行举止等描写

语句及议论性评价性的语句分析作答。例如,他在冲锋时奋不顾身,冲在队伍的最前面,

刻画出了他的勇猛、不怕死的形象;如九次冲锋失败后,他依然能够不屈不挠地发起第十

次冲锋,表现出人物的坚韧顽强,有血性;如在离胜利一步之遥的时候,他放弃了坚守,

选择了自杀,“他想,你一个没腿的伤兵爬上去又能怎样?让对方再次享受屠杀的快乐?

他对自己说,我被打垮了。与其上去让他们屠杀,让他们享受屠杀的快乐,我宁可自

杀……于是,枪口顶在了太阳穴上。是右边的太阳穴。此时此刻,他是杀手,也是被杀

者。是的,他是不害怕死的。他害怕的是失败和失败以后的一切”,从这些心理描写和举

动来看,表现出人物内心的脆弱。考生可以结合这些内容分析作答。

点睛: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在解答时,首先要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梳

理,找出小说中关于“他”其人的相关描述,然后进行概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

步走: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

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

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

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9.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的结尾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作者这样安排

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这是针对小说结尾设题。从题干来看,本

文是欧亨利式的结尾,即属于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考生可以从人物的塑造、情

节的推进和主旨的表达等角度分析,同时还要注意回答哪些出人意料,哪些在情理之中。

小说结尾写'‘他"举枪自杀,当增援部队赶到时,战场上还有一个奄奄一息的伤兵,这两

个人物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他因害怕面对失败而开枪自杀,而伤兵到奄奄一息仍紧抱旗

杆,以伤兵反衬他内心的脆弱,展现出作为英雄的他的另一面,更好地丰富了人物形象;

从结尾来看,他死在了自己的枪口之下,因为他认为败局已定,不想受敌方的侮辱,在胜

利即将到来时,他败给了自己内心的脆弱,这一结尾很好地深化了“人往往被自己打败”

这一主题,更好地呼应了小说的标题“第二种失败”;小说开头说“他悲愤得像一头因重

创而恐怖、因恐怖而咆哮的困兽,禁不住仰天嚎叫了一声。这是悲鸣。粗壮的悲鸣,似雄

狮的怒吼,歇斯底里,撕心裂肺”,悲剧性的结尾与开头悲剧的氛围形成呼应。

点睛:小说结尾的设题方式有如下几种: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

处。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结尾的看法。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很震撼人心,有人说还是去掉

结尾好。你认为怎样更好?为什么?从如下几个角度分析理由。情节角度:①陡生波澜,出

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②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主题

角度: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给人以极

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4、情感角度: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

心,有极大的感染力。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0-14题。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帝使刚成

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

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日:“臣尝为文信侯伐赵,赵怨臣,日:'得唐者,与百里地今

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

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

已人质矣。吾自请张唐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

身自请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甘罗曰:“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

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于是甘罗见张唐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白起)?”唐

日:“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

也。"甘罗曰:“应侯(范睢)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唐曰:“应侯不如文信

侯专。”甘罗日:“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

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

死处矣。"张唐日:“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日:“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

始皇,始皇奇之,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

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

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也。燕秦不相欺

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

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甘罗还报

秦,始皇以其年少而立奇功,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节选自《史记•甘茂列传》)

10.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质:做人质

B.破城堕邑,不知其数堕:同“惰”,使……懈

C.令装治行治:准备

D.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赍:赠送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B.①今臣生十二岁于兹,君其试臣

②俗之所欲,因而予之②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C.①请因孺子行D.①文信侯乃入,言之于

始皇

②尧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②再至,陛下乃疑矣

12.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始皇“封甘罗为上卿”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君其试臣,何遽叱乎②召见,使甘罗于赵

③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④请因孺子行,K]

⑤臣不知卿所死处矣⑥赵王立,自割五城以

广河间

A.①③④B.②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⑤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当时,秦国派蔡泽出使燕国,燕国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秦国又准备派张唐去燕

国做丞相,这样,秦燕两国和好,使赵国处于燕秦两国夹攻的危险之中。[来源:学&科&

网]

B.吕不韦要张唐去燕国做丞相,张唐不肯出发,是因为他害怕对他有怨恨的赵国不会

放过他,就连吕不韦亲自劝说也不肯答应。

C.甘罗劝说张唐,引导张唐将历史教训与现实情况进行比较,使张唐惊醒过来。为了

秦燕联盟,他立即同意出使燕国,甘罗帮助张唐摆脱险境,显示了甘罗是一个智谋出众的

人才。

D.甘罗出使赵国,游说赵王,三言两语就说服赵国割地给秦国,并唆使赵国去攻打燕

国,让秦国从中渔利,显示了甘罗纵横游说,善于谋划的才干。

14.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3分)

(2)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3分)

(3)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管仲列传》)(4分)

参考答案:

10.B(堕:同"嗯”,毁坏。)

11.D(A项前一个之是“到”,后一个是代词“他”;B项前一个其是语气副词,表示祈

使,译为“应该”,后一个是代词,“他的”;C项前一个因是“按照”,后一个是“因

为";D项都是“于是、就”。)

12.C(①是甘罗向文信侯自荐的话;④是张唐依顺甘罗的话;⑤是甘罗恐吓张唐的话;这

三句都与始皇无关。)

13.C(张唐同意出使燕国并非为了秦燕联盟,而是畏惧吕不韦害自己。)

14.(1)应侯在秦国被任用时,与文信侯相比,谁的权力大?(孰:谁。翻译时放在“文

信侯”后面。专:权力大。)

(2)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没有别的缘故,就是要攻打赵国来扩大自己在河间一带的领

地。(异故:别的原因。广:扩大。)

(3)桓公想背弃和鲁国曹沫订立的盟约,管仲趁此(引导说服)桓公让他坚守信约,诸

侯因此归附齐国。(得分点:因:趁机。信:使……坚守信约。由是:因此。)

译文:甘罗,是甘茂的孙子。甘茂死去的时候,廿罗才十二岁,奉事秦国丞相文信侯吕不

韦。秦始皇派刚成君蔡泽到燕国,三年后燕国国君喜派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秦国准备派

张唐去燕国任相,打算跟燕国一起进攻赵国来扩张河间一带的领地。张唐对文信侯说:

“我曾经为昭王进攻过赵国,因此赵国怨恨我,曾称言说:'能够逮住张唐的人,就赏给

他百里方圆的土地。'现在去燕国必定要经过赵国,我不能前往。”文信侯听了怏怏不

乐,可是没有什么办法勉强他去。甘罗说:“君侯您为什么闷闷不乐得这么厉害?”文信

侯说:“我让刚成君蔡泽奉事燕国三年,燕太子丹已经来秦国作人质了,我亲自请张卿去

燕国任相,可是他不愿意去。”甘罗说:“请允许我说服他去燕国。”文信侯呵叱说:

“快走开!我亲自请他去,他都不愿意,你怎么能让他去?”甘罗说:“项橐七岁就作了孔

子的老师。如今我已经满十二岁了,您还是让我试一试,何必这么急着呵叱我呢?”于是

文信侯就同意了。甘罗去拜见张卿说:“您的功劳与武安君白起相比,谁的功劳大?”张

卿说:“武安君在南面挫败强大的楚国,在北面施威震慑燕、赵两国,战而能胜,攻而必

克,夺城取邑,不计其数,我的功劳可比不上他。”甘罗又说:“应侯范睢在秦国任丞相

时与现在的文信侯相比,谁的权力大?”张卿说:“应侯不如文信侯的权力大。”甘罗进

而说:“您确实明了应侯不如文信侯的权力大吗?”张卿说:“确实明了这一点。”甘罗

接着说:“应侯打算攻打赵国,武安君故意让他为难,结果武安君刚离开咸阳七里地就死

在杜邮。如今文信侯亲自请您去燕国任相而您执意不肯,我不知您要死在什么地方了。”

张唐说:“那就依着你这个童子的意见前往燕国吧。”于是让人整治行装,准备上路。行

期已经确定,甘罗便对文信侯说:“借给我五辆马车,请允许我为张唐赴燕先到赵国打个

招呼。”文信侯就进宫把甘罗的请求报告给秦始皇。秦始皇对甘罗很惊奇,召见了甘罗,

就派他去赵国。赵襄王到郊外远迎甘罗。甘罗劝说赵王,问道:“大王听说燕太子丹到秦

国作人质吗?”赵王回答说:“听说这件事了。”甘罗又问道:“听说张唐要到燕国任相

吗?”赵王回答说:“听说了。”甘罗接着说:“燕太子丹到秦国来,说明燕国不欺骗秦

国。张唐到燕国任相,表明秦国不欺骗燕国。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显然是要共同攻打赵

国,赵国就危险了。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没有别的缘故,就是要攻打赵国来扩大自己在

河间一带的领地。大王不如先送给我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我请求秦王送回

燕太子,再帮助强大的赵国攻打弱小的燕国。”赵王立即亲自划出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

河间的领地。秦国送回燕太子,赵国有恃无恐便进攻燕国,结果得到上谷三十座城邑,让

秦国占有其中的十一座。甘罗回来后把情况报告了秦王,秦王因为他年少却立下奇功,于

是封赏甘罗让他做了上卿,又把原来甘茂的田地房宅赐给了甘罗。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⑦

[明]崔铳

公为吏部尚书,忠清,为英皇所信任。仲孙以荫入监巴将应秋试,以有司印卷,白

公。公曰:“汝才可登第,吾岂忍蔽之哉!如汝误中选,则妨一寒士矣。且汝有阶得仕,

何必强所不能,以幸冀非分邪?”列卷火之。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

翁长住,迁我京职,()汝朝夕侍母;()迁我如振落叶耳,()固吝者()?"女

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

乃还第。婿竟不调。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

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日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

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公

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

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

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注】①选自《范词》卷五。主要收集了作者所写的序、记、杂感等。王忠肃公

收I火

翱,永乐进士。颇有政绩,故死后谥号“忠肃”。②以荫入监:荫,上代的余荫;rtn.,rtn.

生资格。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列卷火之列:排列

B.而翁长铃,迁我京职迁:调动官职

C.旬乃还第。婿竟不调竟:竟然

D.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固:本来

9.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而翁长铃,迁我京职,()汝朝夕侍母;()迁我如振落叶耳,()固吝者

()?

A.以而何为B.以且

何为

C.则且而何D.则而

所何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为英皇所信任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以幸冀非分邪谨拜表以闻

C.公屡促之之二虫又何知

D.乃伪为屋券而后乃今培风

11.下列各选项对原文所做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段一共不到100个字,但人物语言朴素诚挚,人物动作简炼而富于个性,体现了

白描手法的特点,值得我们借鉴。

B.本文第二段写忠肃公憎其婿徇私枉法的要挟,不肯调婿京职的故事。表现他在人际

关系上不徇私。

C.本文第三段写忠肃公虽然接受了朋友的珠宝,但是最终设法归还给其后人的故事。

表现他在生活上不贪财。

D.本文系正史,在详细介绍人物生平的基础上,选取重大题材去记载人物在政治、军

事等重大方面的事迹来刻间人物。

12.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太监泣日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

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

A.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

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

B.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

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

C.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

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

D.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

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

1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如汝误中选,则妨一寒士矣。(3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3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4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8.B(A.歹U:通“裂”,“撕裂”之意;C竟:终、最终;D.固:坚决。)

9.C(根据前后文,再根据虚词的用法,综合判断。)

10.B(A项第一个“为一所”结构,“为”表被动,第二个“为”作“是”;B项两个

“以”均作目的连词;C项第一句的“之”作代词,代“太监从子”,第二个“之”作指

示代词“这";D项第一个“乃”作“于是,就”,第二个“乃”作“才”。)

11.D(本文不是“正史”,而是一篇笔记文学,它不像“正史”那样,在“详细”介绍人

物生平的基础上,选取重大题材去记载人物在政治、军事等重大方面的事迹,而只是从王

翱的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三个典型事例,从人际关系上不徇私,

生活上不贪财两个不同的侧面集中地表现了王翱奉公守法、清白廉洁的思想品格。)

12.A(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

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

13.(1)如果你因事前拿到考题而错误地考中,那么(就)妨碍了一位苦读学子(贫苦读书人)

的前程。(计分点:误中选、则妨、寒士)

(2)乘(坐)车到朝房去住了,十天后才回自己的府第。(计分点:宿于朝房、乃、还第)

⑶王翱慰问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廉洁,你们大概(恐怕)不免苦于贫困(被贫苦所困)

吧?”(计分点:劳、若翁廉、得无……乎、苦贫)

【译文】

王翱是吏部尚书,忠诚清廉,被皇帝(明英宗朱祁镇)深信。第二个孙子凭着上代的余

荫而取得监生资格,即将参加秋试,仲孙靠王翱的关系向秋试主管官要答卷,命题人告诉

了王翱。王翱说:“你凭才学可以考上,我怎么能忍心埋没你?如果你因事前拿到考题而

错误地考中,那么(就)妨碍了一位苦读学子(贫苦读书人)的前程。况且你有以监生资格做

官的机会,何必强求自己做不能做好的事情,妄求达到你所不能的目的呢?”便撕毁他的

答卷烧了。

王翱的一个女儿,嫁给京城附近地区某个官员做妻子。王翱的夫人很疼爱女儿,每

次接女儿(回娘家),女婿都坚决不让她走,怨怒地对妻子说:“你父亲做吏部的长官,调

我到京城任职,那么你就可以从早到晚侍奉母亲;况且调动我就像摇落树叶一样容易,可

(你父亲)为什么硬要这么吝惜力气呢?”女儿捎话给母亲。一天晚上,夫人摆上酒,跪在

地上,将这个意思告诉王翱。王翱大怒,拿起桌上的器物打伤了夫人,走出(门),乘(坐)

车到朝房去住宿了,十多天以后才回自己的府第。女婿最终没有调进京城。

王翱做都御史时,和太监某人一起镇守辽东。这个太监也很守法,与王翱相处很好。

后来,王翱改任两广总督,这个太监洒泪送别,赠送王翱四枚大珠。王翱坚决推辞。太监

抽泣着说:“这些珠宝不是受贿得来的。过去先皇把僧保所买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

我得到八枚,现在拿一半为您赠别,您本来就知道我并不贪财啊。”王翱收下大珠子,放

入所穿的上衣里,(把它)缝好:后来回朝,寻找太监的继承人,找到他的两个侄子。王翱

慰问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廉洁,你们大概不免苦于贫困吧?”二人都说:“是的。”王

翱说:“如果你们有所经营,我帮助你们出钱。”二人心里盘算,王翱无法办到,只不过

表示老朋友的心意罢了。便都表面上答应说:“行。”王翱屡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说定

的办。于是他们假造一张买房契约,开出价钱是五百两银子,告诉王翱。王翱拆开上衣,

拿出大珠子交给他们,(只见)原来封好的记号依然是那样。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22分)

曹锡宝,字鸿书,上海人。乾隆初,以举人考授内阁中书,充军机处章京。资

深当擢侍读,锡宝辞。二十二年,改庶吉士。以母忧归,病疡,数年乃愈。三十

一年,改刑部主事。再迁郎中。授山东粮道。上巡山东,召见,命来京以部属用。

以大学士阿桂奏,令入四库全书馆自效。书成,以国子监司业升用。

居三年,上以锡宝补司业无期,特授陕西道监察御史。时协办大学士和珅执

政,其奴刘全恃势营私,衣服、车马、居室皆逾制。锡宝将论劾,侍郎南汇吴省钦

与锡宝同乡里,闻其事,和珅方从上热河行在,驰以告和珅,令全毁其室,衣服、

车马有逾制,皆匿无迹。锡宝疏至,上诘和珅。和珅言平时戒约严,或扈从日久渐

生事,乞严察重惩。乃命留京办事王大臣召锡宝问状,又令步军统领遣官从锡宝至

全家察视,无迹,锡宝自承冒昧。上召锡宝诣行在面诘,锡宝奏全倚势营私,未有

实迹,第为和珅“杜渐防微”,乃有此奏。复谕军机大臣、大学士梁国治等覆询,

锡宝又承“杜渐防微”语失当,请治罪。下部议,当左迁。上手诏略言:“平时用

人行政,不肯存逆诈亿不信之见。若委用臣工不能推诚布公,而猜疑防范,据一时

无根之谈,遽入人以罪,使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断无此政体。锡宝未察虚

实,以书生拘迂之见,托为正言陈奏。姑宽其罚,改革职留任。”五十七年,卒。

仁宗亲政,诛和珅,并籍全家,乃追思锡宝直言,谕曰:“故御史曹锡宝,尝

劾和珅奴刘全倚势营私,家费丰厚。彼时和珅声势薰灼,举朝无一人敢于纠劾,而

锡宝独能抗辞执奏,不愧净臣。今和珅治罪后,并籍全家,费产至二十余万。是锡

宝所劾不虚,宜加优奖,以旌直言。锡宝赠副都御史,其子江视赠官予荫。”锡

宝,一士从子,再世居台省,敢言名。家有瓮,焚谏草。江尝乞诸能文者为诗歌,

传一时云。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充军机处章京充:充当,担任

B.资深当擢侍读,锡宝辞辞:辞别

C.锡宝疏至,上诘和珅诘:责问

D.未有实迹,第为和珅“杜渐防微”第:只是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