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产品综合质量安全管理规定_第1页
三农产品综合质量安全管理规定_第2页
三农产品综合质量安全管理规定_第3页
三农产品综合质量安全管理规定_第4页
三农产品综合质量安全管理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产品综合质量安全管理规定TOC\o"1-2"\h\u27241第1章总则 4239191.1适用范围 425441.2管理原则 4146281.3责任主体 532017第2章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5116822.1标准制定与修订 551372.1.1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原则,充分考虑我国农业生产和消费的实际需求,参照国际先进标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5288752.1.2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参与。标准制定与修订过程中,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保证标准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53152.1.3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包括产品分类、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包装标识等方面的内容,以保证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 561452.1.4标准制定与修订应定期进行,根据农产品生产、消费和科技发展等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标准体系。 619502.2标准实施与监督 6144412.2.1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实施应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宣传、推广和监督实施。 653362.2.2农业生产经营者应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强生产过程管理,保证农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6107592.2.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农产品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依法进行查处。 6179722.2.4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对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实行全程监控,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633132.3标准宣传与培训 670652.3.1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及消费者的标准意识和素质。 6268672.3.2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标准宣传,包括媒体报道、培训班、现场会等,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深入人心。 6284512.3.3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培训,提高其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能力,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6172262.3.4鼓励和支持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等部门参与标准宣传与培训工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615967第3章农业投入品管理 690723.1农药管理 6313573.1.1农药登记与准入 618023.1.2农药使用规范 6325003.1.3农药市场监管 716523.2化肥管理 726693.2.1化肥登记与准入 7139543.2.2化肥使用规范 7133043.2.3化肥市场监管 7310813.3农业机械与设施管理 7263143.3.1农业机械管理 7163783.3.2农业设施管理 72863.3.3农业机械与设施市场监管 71419第4章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 7222524.1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 8256614.1.1监测内容 880884.1.2监测方法 8196014.1.3评价标准 8199034.1.4监测结果运用 86014.2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 827674.2.1保护措施 8211354.2.2治理措施 871894.2.3农业生产规范 8206404.3产地环境风险防控 8259444.3.1风险评估 879634.3.2防控措施 874894.3.3应急管理 899704.3.4宣传培训 910787第5章农业生产过程管理 9311515.1种植业生产管理 945775.1.1土壤管理与环境保护 9159355.1.2良种繁育与推广 9322465.1.3种植技术规范 9177425.1.4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974195.2畜禽养殖业生产管理 923755.2.1畜禽良种选育与推广 9135945.2.2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 9162345.2.3畜禽养殖技术规范 959645.2.4畜禽疫病防控 1027245.3水产养殖业生产管理 10249175.3.1水产良种选育与推广 1097345.3.2水产养殖环境管理 10114845.3.3水产养殖技术规范 10194675.3.4水产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031768第6章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管 1023286.1检测机构与人员资质 10309346.1.1检测机构应依法设立,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方可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活动。 10232476.1.2检测机构应配备与检测任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102486.1.3检测机构应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0192496.2检测方法与标准 1050156.2.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应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对于尚未制定标准的农产品,检测机构可参照相关国际标准或自行制定检测方法。 11280706.2.2检测方法应具备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保证检测结果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 1131706.2.3检测机构应定期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和更新,以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需要。 1154716.3监督抽查与风险监测 11181816.3.1监督抽查 1160646.3.2风险监测 1121131第7章农产品包装与标识管理 11169797.1包装材料与容器管理 11238427.1.1包装材料选用要求 11114457.1.2包装容器设计要求 116797.1.3包装容器清洁与消毒 1212157.1.4包装废弃物处理 12155857.2标识内容与要求 12150237.2.1标识内容 12272277.2.2标识要求 12197147.2.3标识方式 12187447.3追溯体系与信息化管理 12154967.3.1追溯体系建设 12280207.3.2信息化管理 12128077.3.3数据共享与公开 1213942第8章农产品营销与出口管理 12271728.1营销渠道与市场准入 1296898.1.1营销渠道构建 12249388.1.2市场准入管理 13189038.2出口检验检疫与认证 13188508.2.1出口检验检疫 13163188.2.2认证管理 13232618.3品牌建设与推广 13141658.3.1品牌建设 13260798.3.2品牌推广 1326139第9章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管理与处理 13314359.1应急预案与演练 1345469.1.1确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事件的范围和类别; 14200289.1.2建立应急指挥系统,明确各级职责和协同配合机制; 14213419.1.3制定应急响应程序,包括预警发布、信息报告、应急处置、应急解除等; 1462039.1.4明确应急资源保障措施,包括人员、设备、物资等; 142769.1.5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演练,提高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14173149.2报告与调查 14231319.2.1报告: 14148389.2.2调查: 14130569.3处理与责任追究 14140199.3.1对责任人,根据其违法行为和后果,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 14316279.3.2对发生单位,依法采取整改、罚款、吊销许可证等措施; 1499649.3.3对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力、失职渎职的部门和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14147949.3.4及时公开处理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1531650第10章法律责任与激励措施 152315810.1法律责任 152197210.1.1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51980310.1.2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农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152210110.1.3农产品监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51008910.2激励措施 151910.2.1各级应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15885210.2.2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者采用高效、环保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对采用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方式,且产品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的,给予政策支持。 151767310.2.3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建立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对获得农产品质量认证、品牌评价的,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152084610.2.4各级应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科研机构、企业、高校等开展合作,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152351910.3信用体系建设与惩戒机制 151968210.3.1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进行信用评价,将信用评价结果作为政策支持、项目申报、融资贷款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151108010.3.2对信用良好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政策支持、项目申报、融资贷款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16524210.3.3对失信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纳入失信名单,实施联合惩戒,限制其参与投资、招投标、财政补贴等领域的活动,并在全社会范围内予以曝光。 161680410.3.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与其他社会信用体系的衔接,实现信用信息共享,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 16第1章总则1.1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综合质量安全管理活动。农产品指包括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畜牧、水产等在内的各类农产品。1.2管理原则(1)预防为主,全程控制。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全面实施质量控制措施,预防质量安全的发生。(2)风险管理,科学决策。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风险,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3)公开透明,社会共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发布,提高公众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质量安全管理格局。(4)诚信自律,责任追究。强化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诚信意识,落实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1.3责任主体(1)农产品生产者:负责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规定,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2)农产品加工企业:负责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加强原料验收、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出厂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3)农产品流通企业:负责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建立进货查验、销售记录等制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4)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5)社会组织和消费者:积极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发挥舆论引导和公众监督作用,共同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第2章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2.1标准制定与修订2.1.1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原则,充分考虑我国农业生产和消费的实际需求,参照国际先进标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2.1.2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参与。标准制定与修订过程中,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保证标准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2.1.3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包括产品分类、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包装标识等方面的内容,以保证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2.1.4标准制定与修订应定期进行,根据农产品生产、消费和科技发展等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标准体系。2.2标准实施与监督2.2.1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实施应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宣传、推广和监督实施。2.2.2农业生产经营者应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强生产过程管理,保证农产品符合标准要求。2.2.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农产品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依法进行查处。2.2.4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对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实行全程监控,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2.3标准宣传与培训2.3.1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及消费者的标准意识和素质。2.3.2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标准宣传,包括媒体报道、培训班、现场会等,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深入人心。2.3.3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培训,提高其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能力,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2.3.4鼓励和支持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等部门参与标准宣传与培训工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实施提供技术支撑。第3章农业投入品管理3.1农药管理3.1.1农药登记与准入(1)农药生产、销售和使用前,须取得农业农村部门核发的农药登记证。(2)严格农药登记评审程序,保证农药的安全、有效和环保。3.1.2农药使用规范(1)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2)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品种。(3)加强农药使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合理用药意识。3.1.3农药市场监管(1)加强农药市场检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药。(2)建立健全农药追溯体系,保证农药来源可查、去向可追。3.2化肥管理3.2.1化肥登记与准入(1)化肥生产、销售前,须取得农业农村部门核发的化肥登记证。(2)严格化肥登记评审程序,保证化肥的质量、效果和安全性。3.2.2化肥使用规范(1)提倡科学施肥,遵循适量、适时、适方法原则。(2)鼓励使用有机肥、生物肥等环境友好型肥料。(3)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化肥品种。3.2.3化肥市场监管(1)加强化肥市场检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化肥。(2)建立健全化肥追溯体系,保证化肥来源可查、去向可追。3.3农业机械与设施管理3.3.1农业机械管理(1)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2)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3)定期开展农业机械维修和技术培训,保障农业机械安全运行。3.3.2农业设施管理(1)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规划与审批,保证农业设施建设合法合规。(2)提高农业设施建设质量,保证农业设施安全、耐用。(3)加强农业设施使用管理,提高设施农业综合效益。3.3.3农业机械与设施市场监管(1)加强农业机械与设施市场检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2)建立健全农业机械与设施追溯体系,保证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第4章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4.1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4.1.1监测内容产地环境监测主要包括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因子的监测,以保证农产品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4.1.2监测方法采用科学的监测方法,包括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等,对产地环境进行定期监测。4.1.3评价标准依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对产地环境监测结果进行评价,保证产地环境质量满足农产品安全生产需求。4.1.4监测结果运用将监测结果作为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的依据,及时调整生产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4.2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4.2.1保护措施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实施水土保持、生态防护等工程,提高产地环境质量。4.2.2治理措施针对产地环境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如污染土壤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4.2.3农业生产规范推广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技术,降低农业生产对产地环境的负面影响。4.3产地环境风险防控4.3.1风险评估开展产地环境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因素,为风险防控提供依据。4.3.2防控措施针对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如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等。4.3.3应急管理建立健全产地环境风险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4.3.4宣传培训加强产地环境风险防控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第5章农业生产过程管理5.1种植业生产管理5.1.1土壤管理与环境保护(1)加强土壤肥力监测与评价,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和生物肥料,提高土壤质量。(2)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措施,防止土壤污染,保证农产品生产环境安全。5.1.2良种繁育与推广(1)加强农作物品种选育,推广高产、优质、抗病、抗逆、节水等性状优良的品种。(2)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保障良种质量和供应。5.1.3种植技术规范(1)制定科学的种植技术规范,指导农民合理密植、间作套种、轮作等。(2)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5.1.4农田水利设施建设(1)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保障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2)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污染,保证农产品生产安全。5.2畜禽养殖业生产管理5.2.1畜禽良种选育与推广(1)加强畜禽良种选育,推广生长快、肉质好、抗病力强、繁殖率高的品种。(2)建立健全良种推广体系,提高良种覆盖率。5.2.2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1)加强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监管,保证产品质量。(2)推广安全、高效、环保的饲料添加剂,降低养殖业环境污染。5.2.3畜禽养殖技术规范(1)制定科学的畜禽养殖技术规范,指导农民合理布局、养殖密度、疫病防控等。(2)加强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轻环境压力。5.2.4畜禽疫病防控(1)建立完善的畜禽疫病防控体系,加强疫苗研发、供应和免疫接种工作。(2)及时处置疫情,防止疫病传播,保证养殖业生产安全。5.3水产养殖业生产管理5.3.1水产良种选育与推广(1)加强水产良种选育,推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好的品种。(2)建立健全水产良种推广体系,提高良种覆盖率。5.3.2水产养殖环境管理(1)加强水产养殖水域环境保护,防止水污染,保证养殖水产品质量。(2)合理利用养殖水域资源,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效益。5.3.3水产养殖技术规范(1)制定科学的水产养殖技术规范,指导农民合理布局、养殖密度、饲料投喂等。(2)加强水产疫病防控,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化学药物使用。5.3.4水产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1)加强水产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保证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2)推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减轻环境压力,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第6章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管6.1检测机构与人员资质6.1.1检测机构应依法设立,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方可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活动。6.1.2检测机构应配备与检测任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6.1.3检测机构应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6.2检测方法与标准6.2.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应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对于尚未制定标准的农产品,检测机构可参照相关国际标准或自行制定检测方法。6.2.2检测方法应具备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保证检测结果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6.2.3检测机构应定期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和更新,以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需要。6.3监督抽查与风险监测6.3.1监督抽查(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应遵循随机抽取、公正公平的原则,保证抽查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2)监督抽查应针对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对可能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农产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3)监督抽查结果应及时向社会公布,对不合格农产品依法进行处理。6.3.2风险监测(1)风险监测旨在发觉农产品质量安全潜在风险,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依据。(2)风险监测应根据农产品种类、生产环节、消费习惯等因素,科学制定监测计划,保证监测结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风险监测结果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对存在安全风险的农产品,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风险扩大。(4)加强风险监测信息共享,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第7章农产品包装与标识管理7.1包装材料与容器管理7.1.1包装材料选用要求包装材料应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无毒、无害、无异味,不对农产品品质造成影响的材料。禁止使用回收料、废料等不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的材料。7.1.2包装容器设计要求包装容器设计应充分考虑农产品特性,保证农产品在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中的安全、卫生、新鲜。容器结构应牢固,防止农产品受压变形、破损。7.1.3包装容器清洁与消毒包装容器在使用前应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保证无残留污染物。清洁和消毒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7.1.4包装废弃物处理农产品包装废弃物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保证不对环境造成污染。7.2标识内容与要求7.2.1标识内容农产品标识应包括以下内容: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质量等级、产品规格、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号等。7.2.2标识要求标识内容应真实、准确、清晰,不得含有虚假信息。标识字体、颜色应易于辨认,标识面积应占包装表面的一定比例。7.2.3标识方式农产品标识可采用标签、喷码、印刷等形式。标识应牢固粘贴或印刷在包装上,不得随意脱落。7.3追溯体系与信息化管理7.3.1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对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发生后能迅速查明原因、追溯责任。7.3.2信息化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产品包装与标识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输和分析。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效率,为政策制定和监管提供数据支持。7.3.3数据共享与公开推进农产品包装与标识信息数据共享,便于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查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透明度,增强消费者信心。第8章农产品营销与出口管理8.1营销渠道与市场准入8.1.1营销渠道构建(1)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2)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经营者与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3)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拓宽线上销售渠道。8.1.2市场准入管理(1)严格执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2)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和预警,提高市场调控能力。(3)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8.2出口检验检疫与认证8.2.1出口检验检疫(1)加强农产品出口检验检疫工作,保证出口农产品符合进口国家或地区的要求。(2)完善农产品出口检验检疫流程,提高检验检疫效率。(3)建立农产品出口检验检疫风险预警机制,防范和化解出口风险。8.2.2认证管理(1)推进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申请国内外认证,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3)加强农产品认证监管,保证认证的权威性和公正性。8.3品牌建设与推广8.3.1品牌建设(1)培育具有地域特色和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2)加强农产品品牌保护,打击侵权行为。(3)推进农产品品牌国际化,提高国际市场份额。8.3.2品牌推广(1)利用各类媒体和平台,加大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2)组织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览、展销活动,提升农产品品牌知名度。(3)加强农产品品牌营销策划,提高品牌影响力。第9章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管理与处理9.1应急预案与演练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体系、应急响应程序、应急资源保障等内容。应急预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9.1.1确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事件的范围和类别;9.1.2建立应急指挥系统,明确各级职责和协同配合机制;9.1.3制定应急响应程序,包括预警发布、信息报告、应急处置、应急解除等;9.1.4明确应急资源保障措施,包括人员、设备、物资等;9.1.5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演练,提高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9.2报告与调查农产品质量安全发生后,相关单位和个人应按照以下要求及时报告和开展调查:9.2.1报告:a)发生单位或个人应在发觉后1小时内向所在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报告;b)上报内容应包括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已采取的措施等;c)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应逐级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