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答题1.何谓汉语史?所谓汉语,是指汉族人民所说的语言。汉语史则是研究汉语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内部规律,即不同历史时期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和特征。一般内部规律和特殊内部规律。即指针对所有语言的共同规律。比如,语言各个构成部分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性,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变化最快,就是语言的一般规律之一。特殊内部规律是指一定的具体语言的内部发展规律。2.试述汉语史的研究意义。⑴研究汉语史可以重建汉语历史,深化充实汉语文明史的内涵。⑵对更好了解现代汉语,尤其是现代汉语方言,意义重大。可以预测汉语的某些发展方向。为制定语文政策提供支持。⑶对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有积极意义。⑷汉语教育者和文化工作者须懂得起码的汉语史知识。3.汉语史研究可以分那几个阶段(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研究分为几个阶段)?我国学者对语言文字进行研究,从汉代开始的。之后历经六朝、唐、宋、元、明,到清代达到极盛(黄金时代),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叫做“小学”。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⑴语义研究阶段汉初(公元前3世纪)——东晋末(5世纪)代表作:《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⑵语音研究阶段南北朝初(5世纪)——明末(17世纪)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出现了一门新学科——汉语音韵学,语言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语音方面。代表作:《切韵》;《广韵》;《韵镜》《七音略》《切韵指掌图》;《洪武正韵》、《中原音韵》⑶全面发展阶段清初(17世纪)到现在清初到现在是中国语言研究最有成绩的时代。《康熙字典》;《佩文韵府》;《骈字类编》;《经籍纂诂》;《说文》四大家:《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经义述闻》《经传释词》;《文始》《新方言》《小学答问》;《音学五书》;《马氏文通》(朴学、金文学、甲骨学)。4.研究汉语史的根据(材料)有哪些?⑴历来保存下来的书面语言;如研究商代语言,少不了甲骨文。⑵前人的研究成果;如《说文解字》《中原音韵》等。⑶外语借词和亲属语言;外语借词包括借入和借出:如朝鲜语、日语、越南语所借汉语词汇的读音,可作为汉语古音构拟的旁证。古汉语里的借词,如“印度”(Sindu),汉时译作“身毒”,六朝译为“天竺”,唐译为“印度”。“竺”“毒”“度”音相近,可证“古无舌上音”。亲属语言的比较:汉语偏正式复合词的构成,通常是“小名冠大名”,如“松树”、“蝗虫”。清学者俞樾指出,上古汉语有一种“大名冠小名”的构词法,如“鸟乌”、“草芥”。汉台语里恰恰有类似的构词法,如云南罗平侬语的“桃子”〔mata:u〕、“石榴”〔masa:n〕,其中〔ma〕是果类大类名,这给俞樾的说法提供了有力旁证。⑷现代汉语方言现代厦门话“方、飞、夫、分”等字声母念〔p〕,正是上古汉语没有轻唇音的证明;“知、诛、猪、张”等字声母念〔t〕,正是上古汉语没有舌上音的证明。有些古词古义,现代普通话已经不用了,却往往在方言中保存了下来。例如用粘土放在模型里制成的长方形土块,古代叫做“墼”(ji),现代普通话只叫做“土坯”,河北张家口一带方言仍叫“土墼”。⑸古代地名和人名也往往保存古音。如山东“费县”的“费”旧读bi,西藏的“吐蕃”旧读“bo”,都保留重唇音。5.研究汉语史应坚持哪些原则?王力先生提出研究汉语史应注意的三点问题:⑴语言的时代特点;⑵区分通例和特例,“例不十,不立法”;⑶重视语音、语汇、语法各方面的联系。四个原则:⑴注意语言发展的历史过程语言的研究可分为静态的研究和动态的研究。静态的研究:着眼于某一时代的某一语言现象;动态的研究:着眼于不同时代的某一语言现象。⑵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历史语言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的发展必然影响语言的发展。⑶重现语言各方面的联系在语言的构成部分中,语音、词汇和语法是有机地互相联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⑷辨认语言的发展方向可从两方面看:第一、古代语言循着什么方向达到今天的情况;第二、今天的语言将来要朝哪一方向走。6.汉语史有哪些研究方法?王力先生指出的一些基本方法:⑴舍弃少数例外,寻求主要的根据。⑵以时代,同地域的语言作为分析的对象,使其不相杂乱。⑶排除伪书。不是说是假的,而是成书的时间、作者的问题。一般研究方法:⑴归纳。从语言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如段氏“古音十七部”;⑵比较。比较出异同,看继承和发展;A。历史比较法: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就是把有关各种语言放在一起加以共时比较或把同一种语言的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进行历时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对应关系和异同。历史比较法也有自己的缺点:一不能联系社会的发展来研究;二不能重视语言各方面的联系。B。历时比较法:对某一种语言内部某一要素在历时变化中进行的比较。C。共时比较法:把同时代语言材料进行比较而发现其异同,从而寻求其发展变化规律和特点。⑶统计。就是对研究对象的数据进行整搜集、理整、计算和分析。⑷实证。即举例证明某种语言现象的存在;⑸探源。探求某种语言现象的起源及演变,了解发展线索和规律。7.汉藏语系包括哪些语族和哪些语言?汉藏语系的语种及分类历来说法不一,比较通行的有两种对立的分类法:李方桂提出,分为汉语、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壮侗语族;美国学者白保罗提出,分为汉语和藏-克伦语两大类,又在藏-克伦语下面分藏缅语和克伦语两类。由于汉藏语系语言和方言的界限不易划清,对语言数目也有各种不同的估计。美国学者R·谢飞认为大约有300种语言和方言,日本学者西田龙雄估计约有400种语言和方言。8.汉语和汉藏语系其他语言有哪些异同?相同点:从语音角度看:⑴声调是音位的组成因素,这是汉藏语系的一大特点。汉藏语系所有的语言都具备声调;绝大多数的语言具有辩义的声调。⑵大多数语言具有[-m],[-n],[-ŋ]韵尾,并且还有[-p],[-t],[-k]韵尾和它们作十分整齐的配合。从语法角度看:⑴形尾和词头、词尾不丰富,构词词素大多数是单音节的。⑵大部分的汉藏系语言(特别是现代汉语的汉台语群)都具有单位名词。汉语和侗傣语、越南语等的关系较近,和藏语、彝语、缅甸语等的关系较远。从语音角度看:汉台语群大多数语言具有-m,-n,-ŋ韵尾,并且和-p,-t,-k韵尾配合整齐。而藏缅语群里的语言则没有这两种韵尾的相配。从语法角度看:从语序上看,汉台语群和藏缅语群的结构不同。汉语和同一语群其他语言的主要差别:从语音角度看:同一语群许多语言都有长短音的分别,而汉语没有。从语法角度看:汉语以外的其他汉藏系语言,形容词通常总是放在其所修饰的名词的后面,而汉语则相反。如汉语:公牛;哈尼语:翻译“牛公”。从词汇角度看:汉台语群里许多语言单位名词已经发展为冠词的性质,例如壮语的“匹马”的“匹”,这和汉语也是不同的。9.汉语史的分期和各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高本汉最早把汉语史分为五个时期,吕叔湘先生根据“文言”和“白话”两种书面语言,以晚唐五代为界,把汉语的历史分成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大阶段。目前比较普遍的是将汉语史分为四个阶段:上古期: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即商周秦汉时期)。(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⑴语音上,没有轻唇音(f),没有舌上音(zh,ch,sh);声调分平、入两大类,入声又各按音高和音长分为两大类,没有去声。⑵词汇上,以单音词为主,有一定的数量的复音词。⑶语法上,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否定句和疑问句的代词宾语通常要放在动词前面;被动句通常用“于”等虚词表示,实词缺乏一定的词类标志。其中前、中、后期又各有特点。前期以甲骨卜辞为代表,复音词不多;语法比较单纯,虚词少;语音系统尚不十分清楚。中期《诗经》等韵文材料丰富,上古韵部系统得以建立;词汇数量增加,有20%左右的复音;产生了一个完整的虚词系统。后期齿头音精组声母逐渐分化为精、庄两组声母;复音词数量增加;系词“是”开始出现。中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即六朝、唐、宋时期)。(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⑴语音上,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语音系统形成:平、上、去、入四声开始形成,轻唇音、舌上音开始产生,庄组声母和章组声母合并,大量的古入声字(长入)变为阴声(去声),去声字产生。⑵词汇上,四声别义现象普遍加强,复音词大量增加,有了一定的数量外语借词。⑶语法上,第三人称代词“他”产生,动词时体系统开始出现;系词“是”和判断句广泛运用;否定句,疑问句的代词宾语普遍移到动词后面;用“被”表示的被动句出现;用“将”和“把”表示的处置式产生;形尾“了”“着”的产生。⑷出现文言和白话两种书面语言。模仿上古汉语的文言文占统治地位,反映口语的白话开始形成,并在变文、语录中广泛应用。近代期: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即元明清时期)。(自1840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⑴语音上,全浊音声母清化,全浊声母在北方话里消失;[-m]尾韵在北方话里消失;入声在北方话里消失。⑵词汇上,由于白话文学普遍传播,口语词(包括方言词汇)大量进入文学语言,中后期以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并根据外来的概念创造了大量的新词。⑶语法上,时体助词“着”、“了”的用法进一步固定,结构助词“的”、“地”普遍使用,新的语气词系统产生。现代期: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⑴适当地吸收西洋语法。⑵大量地增加复音词。⑶普通话形成。发音方法发音部位10.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列出三十六字母发音方法发音部位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唇音重唇音帮滂并明轻唇音非敷奉微舌音舌头音端透定泥舌上音知彻澄娘齿音齿头音精清从心邪正齿音照船床审禅牙音见溪群疑喉音影晓匣喻半舌音来半齿音日11.上古韵部划分的依据。王力认为先秦古韵是二十九部,战国时代侵、冬分开,则为三十部。上古韵部的建立主要依靠两种材料:一是先秦韵文,特别是《诗经》的用韵,用系联韵脚字的方法,确定上古韵部系统;二是汉字的谐声偏旁,清代学者段玉裁提出一个著名理论叫“同声必同部”。意思是同一谐声偏旁的字,一定属于同一个韵部。12.上古声母划分的依据。王力原定上古声母为6类32个,晚年他在《汉语语音史》中增加一个“俟”母,成为33母。⑴谐声字声符相同的形声字,声母不一定相同,所属的声类却大致相同。如“单”属端母,“弹”属定母,都是舌头音。⑵异文“匍匐”“扶服”“扶伏”“蒲伏”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古声母应当相同。⑶读若或读如《说文》:“冲读若动”。“冲”为澄母。“动”为定母,可见上古舌头、舌上音是不分的。⑷声训《释名》:“邦,封也。”“封”与“邦”声母相同,古代它们都读重唇音。13.上古声调研究方面主要有些什么主张?⑴清顾炎武:四声一贯。⑵清段玉裁:古无去声。⑶清王念孙、江有诰:古有四声。⑷黄侃:古无上去。⑸王力认为上古声调分两大类,四小类。14.《广韵》的三十五声母与三十六字母有哪些区别?《广韵》的声母系统虽然与三十六字母比较接近,但是差别也很明显:⑴《广韵》无“娘”母;⑵《广韵》无轻唇音“非敷奉微”;⑶三十六字母的正齿音“照船床审禅”,应分两类,即“庄初崇山”和“章昌船书禅”;⑷三十六字母中的“喻”母应分两类:“云”类和“余”类,“云”类在《切韵》系统中应归“匣”母。15.《广韵》有多少韵?多少个韵类?多少个韵母?《广韵》总计206韵,包括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206韵不等于206个韵母。原因有二:一,相配的平、上、去三个韵差别只在声调,韵母是相同的;二,一个韵内部可能包含两个以上韵母,最多的4个。206韵共分为61个韵类,141个韵母,95个韵部(61舒声韵34促声韵),反映的实际上是隋代文学语言的韵母系统。16.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的“古无轻唇音”,依据是什么?古无轻唇音,即上古汉语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四个声母。从初唐到中唐轻、重唇声母有分化的趋势,晚唐以后彻底分化。凡是合口三等的重唇音字到了后来一律变成了轻唇音。钱大昕根据以下五方面材料证明这一点:⑴异文如“匍匐”又作“扶服”;“伏羲”又作“庖羲”。⑵声训如“负,背也”;“邦,封也”。⑶读若如《说文》:“娓,读若媚”。⑷直音如“苻音蒲”、“繁音婆”。⑸反切如“卑,府移切”、“眉,武悲切”。此外,还可以从谐声字、方言、外语借词中得到证明:⑴谐声字从“甫”得声的字:“浦、匍、捕、铺”为重唇,“辅、黼”为轻唇;“非”声的字:“排、徘”为重唇,“诽、菲”为轻唇。⑵方言在厦门方言的白话音里,许多轻唇字仍然读为重唇音。非母:风、斧、分——p敷母:藩、蜂、讣——p’外语借词:例如Buddha译为“浮屠、佛”,“浮、佛”都是轻唇音字,在古代都读重唇音。17.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的“古无舌上音”,依据是什么?“古无舌上音”是指上古没有舌上音“知”、“彻”、“澄”。到了唐代,由于韵母的不同,即受韵头i和e的影响,声母受了舌面元音的同化,舌上音从舌头音分化出来。钱大昕根据以下五方面材料证明这一点:⑴读若《说文》:“冲,读若动”,⑵反切《书》:“惟予人。”《释文》:冲直忠反。⑶异文《诗》“蕴隆虫虫”,《尔雅》作“爞爞”,郭“都冬反”,韩诗作“烔”,音徒冬反,是“虫”与“同”音不异。⑷声训《诗》“陟其高山”笺:“陟,得也。此外,还可以从谐声字、方言中得到证明:⑴谐声字同声符的字表现出:端知:都猪点沾⑵现代方言厦门话,许多舌上音读作舌头音:知张竹——知母,念[t]18.试述匣母的分化。上古音中,匣母从汉以后分为匣、云两类,从晚唐开始,云又和上古的余(以)母合并为喻母。“云”母即“喻”母的三等字,所以“云”母又称“喻三”,“余”母是“喻”母的四等字,所以“余”母又称“喻四”。曾运干先生提出“喻三归匣”、“喻四归定”的论点,“喻三归匣”的结论是可信的。曾先生证明“喻三归匣”的例子如:古读“于”如“乎”,古读“域”如“或”等。另外,谐声字、现代方言也可以为证。“云”“匣”分化的原因,是由于最高部位的韵头i影响到声母[ɣ]的失落,同时i更加高化,变为辅音j加韵头i。到晚唐,云(喻三)和余(喻四)逐渐没有区别,到宋代就完全合而为一了,并为喻母。19.汉语普通话声母浊音清化有什么规律?⑴如果浊声母是一个破裂音或破裂摩擦音,那么平声字变为吐气的清音,仄声字变为不吐气的清音。⑵如果这个浊声母是个单纯的摩擦音,没有送气不送气的区别,一般是变为相应的清音。20.试述中古音与普通话语音声母的演变情况。声母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变化:⑴中古全浊声母一律清化,变成同部位的清声母,平声变为送气清声母,仄声变为不送气清声母。⑵中古禅、邪二母为擦音,禅母为舌尖后擦音,邪母为舌尖前擦音,到现代汉语普通话,禅、邪二母各有一部分变成同部位的塞擦音。⑵影、喻、疑、微合流,除个别字外,都变成零声母。⑷见、溪、群三母分为两类,开口呼、合口呼变成现代汉语普通话的[k]、[k’]、[x],齐齿呼、撮口呼变成现代汉语普通话的[tɕ]、[tɕ’]、[ɕ]。同样原因,精、清、从、心、邪也分为两类,一类为[k]、[k’]、[x],一类为[tɕ]、[tɕ’]、[ɕ]。就是说,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声母[k]、[k’]、[x]来源于中古的见、溪、群和精、清、从、心、邪两组声母。⑸知、彻、澄与照、穿、神、审、禅合流,变成现代汉语普通话的[tʂ]、[tʂ’]、[ʂ]。21.近代韵尾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⑴[-p]、[-t]、[-k]尾的消失元代黄公绍的《古今韵会》(1292年以前)已经没有收[-p]尾的入声字了。到了十四世纪,即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1324年)时,入声完全消失。[-p]、[-t]、[-k]消失以后,闭音节成了开音节。例如“哭”k‘uk→k‘u。有些韵类在促音尾消失后,又发生元音高化。如“郭”kuak→kua→kuo。⑵[-m]尾的消失《中原音韵》基本上还保存着[-m]尾。[-m]尾的消失从唐代已经开始了。在北方话里,[-m]的全部消失,不晚于十六世纪。但这种变化不是必然的,今天有些方言如客家话仍保留有[-m]尾。22.古代汉语的“四声”发展演变为今天普通话里的“四声”有哪些规律?⑴浊上变去浊上变去,是指古代全浊上声字变为去声,从八世纪即唐代就开始了。⑵平分阴阳“平分阴阳”是指中古的“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两种调类。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是把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两类的第一部书。声调的阴阳和声母的清浊是有对应关系的,清音平声字发展为阴平,浊音平声字发展为阳平,即声调分化为阴阳,是受声母的影响。例如:“通,他红切”“同,徒红切”。中古“通”和“同”本是属于同一声调的,都属平声。但“通”是透母字,清声母;“同”是定母字,浊声母;由于清浊音的影响,最后形成了两个调类:“通”读阴平,“同”读阳平。⑶入派三声有以下三条规律:①全浊入声归阳平;②次浊入声归去声;③清音入声归上声。到了现代北京话里,清音入声字就没有很清楚的条理可寻了。古入声字在今天普通话里实际上是派入阴、阳、上、去四声里面去了,即“入派四声”。23.汉语语法的稳固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语法的稳固性保证了语言的连贯性。⑴词序的固定是汉语语法稳固性的最突出的一种表现。主谓结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修饰语在被修饰语之前;动词在宾语之前。⑵汉语的虚词也有相当大的稳固性。“之”、“于”、“与”、“以”、“而”、“则”、“虽”、“若”、“如”等字,直到今天还在书面语言中使用着;有些在口语里还没有替身。如“三分之一”、“为实现理想而奋斗”。⑶各地方言语法的统一性也能体现汉语语法的稳固性。普通话:猫比狗小方言:猫细过狗24.汉语语法在整个汉语是进程中有何发展变化?⑴汉语双音词的发展,是汉语法发展的一大特点。⑵时态助词的产生,是汉语语法的一大发展。“了”表完成,“着”表进行,体现了汉语语法的严密化。⑶处置式的产生,也是汉语语法的一大发展。“把”字句把宾语提到动词的前面,突出了处置的对象,把处置的行为加以强调,有利于思想的表达。⑷补语的发展。⑸量词的发展,名词、代词的词尾的产生,也都表现了汉语语法的严密化。25.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现方法有何不同?⑴上古汉语的形态,一般表现在声母或韵母的变化上。由于上古汉语主要以单音词为主,所以内部屈折只能在一个音节上发生变化,并且不像西方语言那样只是在最后一个音节,而是在声母部分发生屈折(双声),或者在韵母部分发生屈折(叠韵),如“之[ȶiə]、其[giə]”,不[piwə]与弗[piwət]。⑵中古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声调的变化上。在变调构词这一语言现象中主要是靠去声来和其他声调对立。名词和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则动词念去声;动词转化为名词,则名词念去声;不及物动词作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变去声;一般动词作使动词,使动词变去声。总之转化出来的一般念去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本义和派生义区别清楚。⑶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形尾上面。指表示形态变化的词尾,比如“着”、”了”、“们”等,更多的是指粘附在动词后面表示形态变化的词尾。动词词尾“了”和“着”的产生,是近代汉语语法史上划时代的大事。26.简述名词词头的发展概况。⑴先秦时,有的名词带有词头“有”,此外还有“于”、“句(gōu)(难以定论),秦汉后不用了。先秦时已出现了名词词尾“子”。⑵到了中古,一是系词“是”的广泛运用,名词作谓语的范围缩小;另一方面,名词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词头词尾上。汉代产生了词头“阿”、“老”,中古时应用范围扩大;六朝以后产生了新词尾“儿”和“头”。⑶近代产生了名词和代词的词尾“们(每)”。唐代以前,汉语的名词和代词没有数的区别,从唐代开始,名词和代词出现了表复数的词尾。27.秦汉以前“有”作名词词头的用法。⑴它经常加在国名、地名、部落名的前面,如“有虞”、“有扈”等。⑵普通名词的前面,也有加“有”字的,并不是一切切名词都能具备这种形态。28.谈谈词头“阿”在汉语史上发展演变情况。“阿”的本意为大土山,最初用作疑问代词“谁”字的词头。从魏晋到隋唐,“阿”的应用范围扩大。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1、在人的名、字或小名、小字中取一字,冠以“阿”字,表示一种亲密的称呼,如“阿蒙”“阿黑”。2、置于单音的亲属名词前面,构成双音词,如“阿母”、“阿兄”;也可用于双音节词前:如“阿姑婆”。3、置于一般的名词前表示称呼。如“阿监”、“阿尼”。4、“阿”放在代词之前,如“阿侬”。5、置于数词之前,表示排行,如“阿六”。这些“阿”都具有构词的作用,可造成新的词义。词头“阿”自汉代产生以后一直被使用到近代,但现代普通话里不再使用这个词头了,但是在一些南方方言里仍很流行。29.谈谈词头“老”在汉语史上发展演变情况。“老”原是形容词,意为“年老”。最初是表示年老或年长的意思。后来由这种形容词“老”字逐渐虚化为词头。词头“老”字可以用于人和动物两方面。这两种“老”字都大约在六朝产生的。用于人的:⑴某些称谓之前可以加词头“老”字,如“老姐”、“老兄”。⑵到了宋元时代,妻子也可以称“老婆”,这时“老”字才变成了词头。⑶“老师”出现很早,《史记•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荀卿最为老师。”但这个“老”表示年辈最尊,不是词头。⑷姓加上“老”,起于六朝,如“老石”“老孙”。⑸名字上加“老”字比姓上加“老”字晚些,最初见于宋代的史料,如“老可”“老奘”。⑹排行上加上“老”起源最晚,不过至少在清代已经可以这样用了,如“老二”。⑺置于形容词前,以人物特征称呼人,如“老苍”。动物名称加上词头“老”字,魏晋时已经有了。词头“老”字,一直到现代也没有什么发展;它不能适用于一切名词。30.古代史料中“子”有哪些情况下不应该认为是词尾。王力先生以为,要把词尾“子”字和非词尾“子”字区别开来是相当困难的。有六种“子”字不应该认为是词尾:⑴“孩子”的“子”,如《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乃生女子。”⑵作为尊称的“子”,如“夫子”、“君子”。⑶指禽兽虫类的初生者,如“虎子”、“龙子”、“蚕子”。⑷指鸟卵,如“鸡子”、“凤子”。⑸指某种行业的人,如“舟子”、“渔子”。⑹指圆形的小东西,如《史记•高祖本记》:“左股有七十二黑子。”31.谈谈词尾“子”在汉语史上发展演变情况。孟易醇《先秦语法》认为只要丧失了“孩子”这个本义就“近于词尾了”,“名词词尾‘子’的萌芽,出现于先秦,这点也是无可置疑的”。魏晋以后,到了中古代,词尾“子”字逐渐普遍应用起来了。⑴用于人名,这是上古用法的继承。⑵用于各种器物名称,如“刀子”。⑶用于动物名称后,如“燕子”。⑷用于植物方面,如“柚子”。⑸用于其它名称后,如“日子”。32.古代史料中“儿”有哪些情况下不应该认为是词尾。“儿”字的本意是“小儿”,凡未脱离小儿的实际意义的字都不能认为是词尾。⑴有些“儿”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某一类人(如“侍儿”)或不道德的人(如“偷儿”),不算词尾。⑵鸟兽虫类后面所接的“儿”,如果是指鸟兽虫类的初生者,则不算词尾,如“可怜巢里凤凰儿。”33.谈谈词尾“儿”在汉语史上发展演变情况。“儿”字用做词尾,是从“小儿”的意义发展来的,可能开始是用做小名的词尾,最早见于六朝,唐代出现较多,这种用法一直传到后代。⑴主要用于动物名称之后(区别于鸟兽虫类初生者),如“鱼儿”。⑵用于器物方面,如“碟儿”。在现代各地方言里,名词形态发展情况并不一致,特别是在“儿”、“子”的问题上。南部方言如粤、闽、客家方言,基本上维持着上古汉语的特点,很少或完全不用词尾“儿”“子”,“儿”字在粤语里绝对不用。34.谈谈词尾“头”在汉语史上发展演变情况。比较常用的名词词尾“头”字,产生于六朝。首先我们要撇开似是而非的情况。例如“石头”这个词的时代很早,今天的南京,在东汉末就称为“石头城”,但是,石头又称石首,“头”用在名词后构成词或词组,但仍具有实词意义。“头”字虚化为词尾,有两种情况:⑴是用在方位词“东南西北上下”后面表示方位。汉代已出现,六朝普遍应用,如“上头”。⑵二是放在名词后,始于六朝。宋元以后,词尾“头”字用得更加普遍了,如“锄头三寸泽”。35.简述汉语数词在汉语史上发展演变情况。汉语数词属于基本词汇,所以几千年来变化很少。主要变化情况如下:⑴甲骨文里没有分数和约数,战国后出现了“数、余、所、许、左右”等约数;还有不定数,如“一二邦”、“二三子”、“三四日”“六七人”、“七八岁”等。上古末期汉语的整数、分数、倍数和约数均已基本形成。⑵零数的产生在宋元以后。中古约数词有“许、所”,“所”字唐代被淘汰,而“许”得到广泛应用。中古无太大变化。⑶有些数词和称数法曾经起过变化,如“两”、“再”等。36.谈谈“两”字的用法、意义的发展。⑴在先秦时代,主要用来指称天然成双的事物,或敌对双方的人。⑵“两”字用作状语时,表示对两人或两物同时进行某一行为。⑶汉代以后,一般“二”数都可以称“两”了。洪诚先生说:“战国中期以前,‘二’与‘两’的用法是有区别的,从晚周开始,就有互用的现象。”37.现代汉语“两”和“二”有何区别?⑴单位词前面不能用“二”(不说“二个人”,可以说“两个人”)。⑵零数前面不能用“两”(十二个人,但不说“十两个人”)。⑶序数不能用“两”(第二,不说“第两”。“二楼”,不说“两楼”)。38.谈谈“再”字意义的发展。⑴在上古时代用作数词,表示“两次”,不是频率副词。⑵到了唐代(或较早),“再”字发展为一种新的意义(旧义同时沿用),表示“第二次”,仍是数词。⑶直到近代(大约在明代或较早),“再”字才发展为频率副词,表示“又一次”。39.谈谈序数数词前的“第”字的发展情况。⑴序数,在上古时代不用“第”字。月的序数如“二月”、“八月”等,至今不用“第”字。⑵“第”字最初是个名词(次第),表示功勋的名次,或爵位的位次;还作动词,如“第其高下”。门第⑶至汉代,“第”字真正用作序数的词头。⑷表示兄弟排行。上古时代有伯、仲、叔、季。排行第一的“一”,通常说成“大”。40.谈谈汉语名量词的发展演变情况。⑴汉语的名量词起源很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刻辞中就有“朋”“升”等单位词,但当时它们的数量极其有限,只限于度量衡单位,还没有天然单位如“匹”、“张”等,即汉语的名量词在甲骨文、金文时期还很不发达。⑵春秋、战国之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经济往来多了起来,为了在经济活动中便于进行各种单位的计量和计算,于是汉语中便增加了许多有关度量衡方面的名量词,非度量衡或与一般名词相配的名量词依然很少,若要表示数量,就将数词直接与名词结合。天然单位的词在先秦已萌芽,发达在汉以后。⑶中古名量词,沿用“丈”“尺”、“寸”等,还产生了大批名量词(70个以上)。上古产生的一些量词“被”“皮”等已消失。⑷近代产生了大量的名量词,如“班”“笔”等。量词记法特征发生变化:一是量词复音化,如加词尾“子”“儿”构成复音量词;二是量词重叠日益丰富,如“家家”“顿顿”,有“AA”、“一AA”、“一A一A”、“AABB”四种方式。41.上古汉语表示物量的方式有几种?⑴“数词+名词”,不用单位词。⑵“名词+数词”,不用量词。⑶“名词+数词+量词”。(王力认为,如果是度量衡单位就必须用这种方式,洪诚却提出不同意见,并举例“数+量+名”式。)⑷有时候,名词省略了,就只剩数词和单位词,这种单位词往往是表示度量衡单位的,如“二千石”。42.常见量词“枚”“个”“只”“口”“条”的发展情况。【枚】王力说:“枚”字的本义是树干,引申为单位词,树一棵为一“枚”。《史记.贷殖传》正义引释名:“竹曰个,木曰枚。”但是,在现存的古书中,没有树一棵为一枚的例子;“枚”字已经发展为意义非常广泛的单位词。⑴在起初的时候,“枚”字似乎只指无生之物。⑵六朝至隋唐,“枚”的使用范围广,有时候也可指称动物,只是不能指称人类。⑶宋元以后,“枚”的应用范围大大缩小,只钉子之类还用“枚”,他者大都不用了。【个】王引之以为“个”是“介”字的隶变,即二字为异体字。依此法则在古代,“个”(介)、个字就泛指人、物。另说:⑴先秦时,与一般名词相配的名量词只有很少的几个,而且使用范围狭窄,最初只是用作竹子的单位,稍后,“个”又被用于指用竹制造的箭。⑵唐代,使用范围扩大,水果可称“个”,鸟类也称“个”,泛指人、物。【只】《说文》:“只,鸟一枚也。”多用来指称鸟类,也可指物。⑵也用来指称本来成双的事物。(袜子,一双,一只)【头】(名词词尾)⑴一般指兽类。⑵后来鸟类、虫类也可以称“头”。【口】⑴先秦,“口”字是一般名词,不是量词,⑵到了汉代,“口”字就用作量词了,最初用作人的量词。南北朝以后,“口”字还可以用于家畜,特别是用来指羊。同时,器物有口的东西都可称“口”。“井”【条】“条”的本义是树枝,引申为单位词,指称长条状的东西。⑴洪诚认为“条”作量词始于西汉,发展展于三国。⑵后道路也可以称“条”。⑶汉代出现,“条文”也可称“条”。43.简述汉语动量词的发展演变情况。⑴在上古时代,行为的次数不用量词,而是把数目字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作状语。如“三省吾身”。当时表示动量语法意义的方法主要是以数词直接和动词发生联系,主要有两种方式:①数词置于动词之前;②数词置于动词之后。先秦以数词置于动词之前为主,数词置于动词之后的是少数。⑵到了汉代,第二种方式是普遍发展起来。与此同时,汉代动量词开始产生。洪诚认为:表行为动作的量词大约起源于东汉。如桓谭《新论》:“十遍读”。⑶魏晋以后,动量词开始比较广泛的应用。⑷洪诚先生说:“唐代已出现动量词作补语,它后面再带宾语的结构。如“忽闻大内打四下鼓”(《敦煌变文集》)。现代汉语里,称数法离不开量词。天然单位词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物量词再到动量词,是汉语发展史上值得注意的现象。44.汉语史上动量词可以分几种?举例说明。动量词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通用的;另一种是专用的。⑴通用的动量词。常见的有“过”、“回”、“次”、“度”四字。【过】在魏晋南北朝盛行,其意义略等于后来的“次”字。隋唐以后,“过”字渐渐少见,代之以“回”字。【次】在南北朝已有出现,隋唐以后也有沿用,但是大量出现则在元明以后。【度】约产生于魏晋南北朝,到了隋唐以后应用广泛。从词序上说,“过”字一般用于动词(及其宾语)的后面,“度”字一般用于动词(及其宾语)的前面。⑵專用动量詞。常見的有“遍”、“周”、“匝”、“遭”、“番”、“場”、“陣”、“頓”、“合”、“下”等。這些动量詞都是魏晉南北朝以後才出現的。【遍】一般用於讀書,也可用于其他事情。【周】可當“遍”字讲,但是後來一般作“匝”字讲。【匝】用於環绕,義等于“绕舍三周”的“周”。【遭】作為动量詞,起源更晚。“遭”字一般只用于行走。【番】一般用于行為多次重復,后也可以單纯表示次數。【場】表示歷時最久的一次。【陣】表示歷時較久。【頓】作為动量詞,大约产生于隋唐,表示数量之多。一般指打駡或吃飯。【合】交戰一次叫做一合。【下】表示時間的短暫。起初表示從上到下的動作;後來不限於從上到下的動作,这种“下”也可以说成“下子”。⑶借用的量词。是指借用名词作為量词,這種語法结構大約是南北朝以後才有的。如“猿鸣三聲淚沾裳”(《巴東三峡歌》)。45.汉语史中人称代词的发展概况如何?⑴上古(商至两汉语)。第一人称:甲骨文里有“我”、“余(予)”、“朕”三个;后有“吾”、“台”(音“怡”)等;第二人称:甲骨文里有“乃”、“汝(女)”两个;后有“若”、“而”、“戎”等;第三人称:“其”、“之”、“厥”等。⑵中古(六朝至宋)第一人称:“余”、“予”在口语里消失,新出现的有:①“身”字,如,《尔雅•释诂》::“身,我也。”②“鄙”、“民”、“下官”;方言词有“奴”(或作“驽”,宋后只作女人自称)字(北),“侬”“阿”字(南)。③约在宋代,北方口语里产生了“俺、俺们,咱(倃)、咱家、咱们,洒家”等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统一为“尔”、“汝”两个,“尔”渐作“你”;新出现的有:“卿”“官”“仁”“尊”等。第三人称:“其”的用法扩大;新出现的有:渠、伊、己、子、他(别人)。⑶近代(元明清)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产生了新的复音代词,二是有些代词在形式上规范了。第一人称:“我”仍是第一人称的基本形式。第二人称:上古第二人称代词“尔”到中古时写作“你”,当时应用不广,一般仍用“汝”。元明以后,“你”几乎成为唯一形式。新出现“您”(“你们”的合音),可用于第二人称复数,相当于“你们”,也用于第二人称单数,相当于“你”。第三人称:近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最主要的是“他”,“伊”也用得较多。“伊家”产生于宋代,元明曲中通用。46.简述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甲骨卜辞里有“我、朕、余”3个,后有“吾”、“台”(音“怡”)等。⑴在上古汉语里,“朕”可作主语、定语、宾语;⑵“吾”和“我”的区别:“我”字作主语、定语、宾语。在先秦,“吾”字用于主语和定语,不用于动词后的宾格,到了汉代以后,“吾”字可用于宾语。(此观点欠正确:“赂吾以天下,吾滋不从也”〔《左传》〕。)向熹《简明汉语史》:汉以后,口语里“吾”和“我”逐渐合一,主要是用“我”字。⑶“余”和“予”,读音和用法无区别,“予”后起,它们都可作主、宾、定语。“台”也可作主、定、宾语。47.简述上古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有6个,“女、汝、乃”来自商代,“若、而、戎”是周代产生的。“女”与“汝”音义皆同。“乃”是泥母,“尔、而、戎”是日母,语音上是双声关系。⑴“乃”见于商卜辞,用于定语,少数作主语。⑵“而”作主语和定语,不作宾语。⑶“汝(女)”和“若”日母双声,鱼铎对转,可能有同源关系,它们都可以作主、定、宾语,用法没有什么区别。⑷“戎”,只见于《诗•大雅》,用作主语、定语,不作宾语。48.简述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商代甲骨卜辞中未见,周代也只是借用指示代词“厥、其、之、彼”来作为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的用法比较单纯。⑴“厥”字。主要作定语,少数作主语。⑵“之”字用作宾语,少数作兼语。⑶“其”主要作定语和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少数作主语。⑷“之”作宾语。⑸“彼”可作主语、定语和宾语另附所有人称代词都遵循的规律:⑴人称代词领位不加“之”字,不能说“吾之”、“汝之”、“尔之”等,到了后代,才有加“之”的,这是后代人称代词领位加“的”字的先河。(此观点欠正确:余弟死,而子来,是而子杀余之弟也。〔《左传》〕)⑵上古人称代词的单复数没有明确的界限。除了“朕”、“予”(余)、“台”、“卬”专用于单数之外;“我”、“吾”、“尔”、“汝”(女)则可以兼用于单数和复数。第三人称的“其”(厥)和“之”,自上古到后代,一直都兼用于单数和复数。⑶战国以后,人称代词有加“侪”“等”、“曹”、“辈”、“属”等字表示复数的。49.中古人称代词发展状况有何特点?一是人称代词有了新的形式,二是人称代词有了复数形式。⑴第一人称代词“身”、“奴”、“鄙”等。“鄙”字战国以来常作定语自指,单独用作第一人称始于汉末,且多用于有地位的人。⑵“儂”字屬于第一人稱,比較少見。“咱”字用于第一人稱,始見于宋代。“俺”字用于第一人稱,始見于宋代。⑶“你”字,嚴格地說,不算新詞,它只是“爾”字的音变。⑷到了中古代,在实际口语里,“其”和“之”已经不用了,而代之以第三人称“伊”“渠”“他”三个形式。①“伊”字大约起源于第四世纪到第五世纪,唐代继续使用着。②“渠”字应是“其”变来的,到了唐代,大量出现。“伊”“渠”在六朝、唐代的时候很重要。到了宋代,由于“他”在口语里的更普遍的应用,“伊”“渠”已经很少见了。⑸一般認為飼尾“們”字起於宋代。50.试论:“伊”“渠”“他”才是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先秦汉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语言交际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第三者,语言也就需要第三人称代词。人们在交谈中多次重复谈到同一个人或物,指示代词“之”和“其”被经常用来称代交谈中多次重复的这个人或物,于是开始向人称代词转化。但“之”和“其”并没有完成这一转化过程。⑴“之”字用作定语时,只能是指示代词,而用作宾语时就把他看作人称代词,缺乏充足的理由。⑵“之”在汉代以后并没有继续向第三人称代词转化,其用途有缩小的趋势,直到隋唐时代也没有发展成为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⑶两汉时期,“其”的功能开始扩大,有取代“之”的趋势,但仍没有用作主语的形式。六朝时期,并产生了新的形式“伊”和“渠”。“伊”和“渠”也是由先秦的指示代词发展来的,“渠”可能就是“其”的口语形式。这时才有了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到了現代,除普通話用“他”外,“伊”和“渠”只保存在南方某些方言中。51.试述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来源和发展。王力说:上古时代,“他”字的意思是“别的”,“他”在上古可以指事物,亦可写作“它”。杨树达先生认为人称“他”字称起源于晋宋之间,洪诚指出此前“他”字单用不指人,只能指事物;表示“别人”时,一定要在“他”后加上“人”。“他”发展为第三人称代词是在唐代。⑴先秦的“他”既可指物又可指人,“他”亦作“它”、“佗”,意为“别的”,无定代词,指不确定的人或物,大多作定语,也可作宾语。⑵六朝时期普遍指人,这是“他”用法的新发展。真正第三人称代词“他”必须是专指的、有定的,不能是泛指的、无定的。所以六朝时期里的“他”还不是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但是,由于“他”普遍用来指称人,已经由指示代词向人称代词转变了。即六朝时期是“他”由泛指无定指示代词向专指有定第三人称代词转变的过渡期。⑶唐代才出现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在唐代,由于“伊”、“渠”的使用仍然处于优势,所以“他”的这种用法还不多见。宋代以后,才成为第三人称代词的“他”才被普遍使用。52.试述人称代词“们”的发展状况。人稱代詞複数詞尾“們”字最初見於唐代劉知幾《史通》,但只是一個孤證,而且意義不明。⑴一般還是認為飼尾“們”字起於宋代,在最初寫作“懣”(滿),後來寫作“瞞”“門”“們”“每”。⑵“們”字也經過不分單複數的階段。“懑、“门”等字有的不表示複數,只作人稱代詞和某些指人的名詞的詞尾,在宋元詞曲中有不少。⑶“咱每”、“您每”則往往表示單數。⑷現代北京話人稱代詞第一人稱複數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分别:包括式是“咱們”,把對話人包括在内;排除式是“我們”,把對話人排除在外。在《红樓夢》裏,這種區别最為明顯。最近幾十年來,北京話的“我們”也可以用於包括式。二者用法混同了。53.试述人称代词“您”的发展状况。⑴“您”字在最初的時候,是表示复數的,等於說“你們”。⑵在宋元時代,“您”字也可以用於單數,但并不表示尊敬,相反地,往往表示蔑稱⑶尊辈對卑辈也可以用“您”。⑷“您”字用作尊稱,大约是最近二三百年的事。54.受西洋語言的影響,現代漢語人稱代詞有什么變化?現代漢語受西洋語言的影響,人稱代詞發生了兩種重要的變化:(一)“他”字分化為“他”,“她”、“它”。這是受了西洋人稱代詞性别的影響,分為陰、陽、中性。”(二)“它們”的應用。本來,指物的“他”(它)在漢語里是非常罕見的。至於複数形式更是绝對不用了。但是,由於吸收西洋語法,在書面語言中也逐渐有“它們”出現了。55.先秦時代,尊稱和謙稱有哪几种情况?在先秦時代,禮貌式大致可以分為五类。⑴自稱不用“余”、“我”等,而用自己的名。⑵稱人以爵位或身份,自稱也可用身份。⑶稱人以美德,如“子”、“先生”、“叟”等;自稱以“不德”,如“寡人”(寡德之人)、“不穀”(不善)、“孤”(少德之人)等。⑷以地代人,作為尊稱。⑸以對話人所使用的人來代对方,如“左右”。56.关于“自”“相”二字作代词的用法。马建忠的《馬氏文通》把“自、相”二字都歸入互指代字;楊樹达認為“自”是代詞,“相”是副詞;王力認為“自”和“相”都是反身代詞,用作狀語。【自】代词“自”,古今的意義是一樣的,即“自己”的意思。“自”字作为代词宾语的时候,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相】本义是动词,“省视”“察视”之意。引申为副词“互相”,沿用到現在。⑴“相”字很早就可以指单方面,有指代意味,既可以指物,也可以指人,可以译作“我”、“我们”、“你”、“你们”、“他(它)”、“他(它)们”。⑵“相”字是代词性的副词,所以也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57.“相”字作为副词的用法。“相”字本是反身代詞,但它很早就可以用作副詞。當它用作副詞時,有四種情況。⑴表示交替,递相,互相。⑵表示“共同”。⑶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无义。⑷表示比较,可译为“相差”。58.比较“莫”“或”二字的用法。作为無定代詞,“或”是“莫”的反面:“莫”是“没有人”,“或”是“有人”;“莫”是“没有什麽”,“或”是“有些”。【莫】⑴“暮”的本字。虚词“莫”是假借字,作为无定代词,直沿用到中古以后。⑵“莫”字發展為副詞,表禁止,“不要”之意,也表一般否定。【或】⑴“或”本是“国”的古字。用作虚词与本义无关,可能是假借字。可作代词、连词、副词。⑵王力先生说,無定代詞“或”字發展為現代連詞“或”字(或者),如“或多或少”,“或遠或近”等。从什么时代起“或”字用作連詞,還没有研究清楚。另说,约至东汉,“或”用作连词,相当于“或者”,表选择。59.试述上古指示代词的发展状况。近指代词有“之、兹、此、斯、时、是”6个;远指代词有“其、彼、匪、夫”4个;特指代词有“尔、若、然”(这样、那样之意);无定代词有“某、或、莫、无”;旁指代词有“他(它、佗)”,产生于西周末;特殊指示代词“者、所”(,各家说法不一,王力认为是特殊代词)。⑴“之”字。作定語。等于现代的“这”。⑵“其”字。特指。也作定語。相当于“那種”、“那樣”、“那個”。⑶“若”、“爾”兩字,也可以作指示代詞,作為定語。①“若”字以用於近指為常,“爾”字則以用於遠指為常,但在某些情況下,近指和遠指的分别是不清楚的。②“若”字不能用作賓語和謂語,而“爾”字可以用作賓語和謂語。⑸上古時代,最常見的指示代詞是“是”、“斯”、“此”、“兹”,都是近指。⑹與“此”相對立的“彼”字,是十足的遠指代詞。60.试述中古指示代词的发展状况。中古指示代词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这”(又作“者、遮、拓、只”)、“底”、“箇”、“许”“能”、“那”的产生。⑴唐宋以後,在口語裏,“箇”“许”“這那”代替了“此彼”。“這”字也寫作“者”“遮”。⑵唐宋時代有狀語代詞,“能”“能爾”“能許”“能樣”“如許”“爾許”等,略等于現代漢語的“這麼”、“那麼”。這些都可能是來自“爾”字。“爾”字本來就有“这樣”、“那樣”的意義。“寧馨”可能是“爾”字的方言變形。“爾”、“寧”古雙聲,“寧”破裂為“寧馨”,“寧”、“馨”叠韻。六朝时已有“寧馨”、“能亨”、“爾許”、“寧許”、“能許”等,都是“如此”、“这样”的意思。由于當時“地”、“底”可以用作詞尾,所以“能”的後面又可以帶“地”或“底”,成為“能地”、“能底”等形式。⑶在唐宋人的語錄裏,已經有了“恁”(相当于“这”、“这样”)、“恁麽”。從語音上看,“恁麽”就是後來的“那麽”,但在最初的時候,“恁麼”既可以表示“那麽”,也可以表示“这麼”、“这样”。⑷在宋元的詞曲裏,“恁麽”只寫作“恁”(有時寫作“惹”),或者在“恁”字後面加個詞尾“的”(《水游傳》,“恁的”又寫成“恁地”)。61.试述特殊代词“者”的用法。⑴“者”字通常用在形容詞、数词、動詞或動詞性詞组後面组成一個名詞性的詞组,表示“……的人”或“……的事物”。①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后面的“者”,无指代意味,语助词,表提顿。②一直沿用到現代,而且作為詞尾,產生一些新詞,如“作者”、“讀者”、“記者”、“工作者”等。⑵“者”字又可以用於複指。①表示定语後置。②直接放在名詞後邊,來複指主語,引出判斷,或表时间。③放在主謂结構或述賓结構的後面,表示下文解释原因,有“這是因為”的意思(《馬氏文通》以為是提頓,楊樹達以為是表提示的语末助詞)。62.试述特殊代词“所”的用法。⑴“所”字放在動詞前面,作為動詞涉及的对象,它和動詞结合後,成為偏正式名詞性詞组。相当于“……的事物”。⑵“所”字结構是名詞性詞组,一般用作主語或賓語。⑶後起的語法現象:“所”字结構又可以用作定語,修飾“者”字。⑷“所”字也可以用作介詞的賓語。⑸“所以”發展成为一个词。①解釋原因,可译为“……的原因”,後來變為連詞,等於“故”字。②發展為推究原因,“所以”结構移到前面去,一直沿用到現代。⑹汉代以後,“所”字用於被動句,“所”字詞性虚化了,變為被動詞的詞頭。63.试述上古疑问代词发展概况。商代卜辞和西周金文都没有疑问代词。疑同代詞分為指人和指物兩種,上古汉语代词是东周以后产生的,大致可以分為三系,三者之间也有交叉现象。如下:第一,“谁、孰、畴”主要问人;第二,“何、曷、胡、奚”主要问事(“曷”、“奚”、“胡”的應用範圍比“何”字窄得多,它們不能指人,通常只用作狀語,不用作主語,很少用作賓語、定語);第三,“恶、安、焉”主要问处所。64.试述现代汉语中的疑问代词“什么”“怎么”的起源与发展?【什么】在唐代就產生了,也有寫成“是勿”的。伹是一般總是寫作“什麼”、“甚麽”、“甚末”,或者單寫一個“甚”字。【怎么】在唐五代只用“争”字來表示。到五代以後才用“怎”字,同時產生了“怎生”、“怎麼”(怎末)、“怎的”、“作麽生”等。65.试述疑问代词“那”到“哪”的发展。⑴“那”本是名词,作代词是假借,作为疑問代詞,大约在先秦時代就產生了,顧炎武認為“那”是“奈何”的合音。⑵到了東漢時代,“那”字用作疑问副词,表反问,魏晉至唐代用得很普遍。⑶用作指示代词,约始见于六朝,沿用至今。⑷疑問代詞“那裏”是從“那”字發展來的,但是用途擴大了,它既可以问處所,又可以表示反問。⑸現代漢語的“哪”字,直到“五四”時代還寫作“那”。66.动态助词“了”的来源及发展。“了”字在先秦史料中没有出現。魏晉以後,“了”字產生一種新的意義,就是“明了、懂得”,這種意義的“了”字也和表示完成的“了”毫无關係。⑴动词。“了结”的“了”在東漢時代已經出現了,常作谓语。表示完成貌的“了”是动词“终了”“了结”的“了”发展而来的。⑵“了”除单独用外,还可用于动词后充当补语,这种用法从魏晋南北朝时起一直延续到唐代。⑵直到唐代,“了”的虚化过程并未最后完成,因为当动词后面带有宾语的时候,“了”字是放在宾语的后面,而不是紧贴着动词的。⑶作為真正时态助词的“了”字,在南唐已經出現了,因為它緊贴着動詞而且放在賓语的前面,如“林花谢了春红”(李煜《乌夜啼詞》)。⑷从唐五代时起“了”的使用开始发生变化,“了”除继承过去独用及作补语用法外,已出现虚化为动词词尾的语言现象。这种变化集中地表现在变文中,变文中充当补语的“了”多半是置于动宾结构之后的。五代时完全虚化的词尾“了”确已产生。⑸到宋元,一般還像唐代一樣,“了”字放在賓語後面,真正的形尾“了”字逐渐多起來了(并用)。⑹到了元代以后,新规则战胜了旧规则,漢語时体助词“了”字有了固定的位置,形成了今天“了”字的職能。(和“了”一样表示动作已经完成的还有“已”“却”。“却”字六朝开始在别的动词后面,表示“去”、“掉”义,仍是动词;唐代进一步虚化成时体助词,表示动作的完成,相当于“了”。)67.动态助词“着”的来源及发展。“着”字本来写作“著”。“著”后来分化为两个字:显著的“着”写作“著”;着衣的“着”和附着的“着”都改写作“着”。时体助词“着”字就是附着的“着”演变来的。⑴附着的“著”在最初的時候是純粹的動詞。這種意義一直沿用到後代。⑵在東漢,“着”字已經有了虚化的跡象,它不是句中的謂詞,而是放在動詞後面,和動詞一起構成补充式的结構,表示动作的目的或结果。如“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⑶中古时,由表示动作达到某种目的或结果,进一步也可以表示动作的完成,相当于“了”。宋元時代,“了”和“着”的分工還是不够明確,二者可以互用、并用。明代以後,特别是《红樓夢》時代以後,“了”和“着”才有明確的分工(漢語語法的一大進步。)。⑷六朝开始至唐代,“着”字进一步虚化,变成表示一种静止持续状态。表示静態的“着”字也沿用下來,形容词也可带“着”。⑸真正表示行為在進行中的“着”字在唐代产生。⑹在宋人話本,元曲及明人小說里,這種進行貌的“着”字大量出現,“着”字已經像現代漢語一樣,所在的動賓结構用作狀語來修飾謂詞。⑹宋元時代“着”字附着的動詞前面可以用否定詞“不”字。约在明代以後,“着”字就不能這樣用了。(同样表示动作持续的“地”,始见于唐代,应用范围较小。)68.动态助词“过”的来源及发展。动态助词“过”也是由实词虚化而来的。《说文》“过,度也。”⑴南北朝时期开始成为趋向动词;⑵在唐代已經虚化为时体助词;⑶到了宋代,动态助词“过”的使用更加普遍了。69.试述近代汉语动词的发展。主要是时体助词系统逐渐完备。⑴完成体形式增加,沿用“了”,出现了“讫”。“讫”中古仍为“完毕”之意,至近代虚化为时体助词,相当于“了”。⑵动词重叠式的发展和短时体的产生。①上古已有动词重叠式,但不表示短时体,如“于时处处(居住)”(《诗经》)。②至宋元,表示短时体的动词重叠式产生,它与动词本身表示动量的形式有密切关系。如“推一推”。③元明普遍使用短时体的动词重叠式。⑶“来着”的产生,表示不久前的经历。。⑷“起來”的产生:①表示动作開始,开始于宋代。②还可用在形容词及“恁地、这等、这么”等指代词后面。⑸“下去”的产生,表示动作的繼续。①趋向动词“下去”产生于宋代,表示动作由高到低、由上到下,从宋代开始虚化。②表示动作的继续直到《儿女英雄传》才普遍应用。⑹“化”的产生:①“五四”以後新興動詞詞尾,大致等於英語的–ize。②多數是使名詞轉化為動詞,也有少数是使形容詞轉化的③由于类化的结果,我们自己也创造了一些“化”尾的动词,如“形象化”、“规律化”等。70.比较“去”和“往”二字在上古的用法。“去”“往”都本是不及物動詞,反面都是不及物动词是“來”,并长与“來”并举。⑴“去”又可以用作及物動詞,表示離開某地,和今天我們说去廣州的“去”意義正相反。⑵“往”字是不及物動詞,不帶賓語,因為目的地是明顯可知的。“往”字用作及物動詞,大約在南北朝以後。⑶上古漢語的“我不往”等于現代漢語的“我不去”;上古漢語的“我不去”等於現代漢語的“我不走”。71.汉语包括古代、现代中有那些主要结构助词,他们关系怎样?结构助词是语言中用来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的词。⑴结构助词“之”和“者”的上古音接近di,随着语音的发展演变都变成了舌头音,但是其原来的读音还保留在汉语的白话形式中,并借相应的同音词“地”和“的”来代替;从文字形式上讲,结构助词“之”和“者”最初是先变为“地”和“底”的,而“的”是以后才有的。【地】是最早被借用做结构助词的。如:“使君如馨地,宁可斗战求胜”(《世说新语》)。这是较早发现的例子,但是不普遍。在唐人作品里就常常出现了,宋以后更普通行起来。⑴出现后多用于状语后,动词前,如:“出得门来慢慢地行”(《西厢记》);⑵偶尔用于定语后、名词前,不像现代汉语那样规范,专用于状语之后,如:“百媚地莺莺不胜悲哭”(《西厢记》)。【底】是唐代开始用的。⑴一般用在定语的后面,与后来的“的”相同,如:“是丑陋底人”;⑵“底”有时也用于状语后,如:“疾忙底驾骊驹,隐遁在凤山余”;⑶解放前(30年代)曾用“底”表示领属关系,如说“你底书”,“她自己底像”。这大概是受西方语言所属格形式的影响所致。【的】“的”与“地”、“底”同出一源,因为它们的读音相同,只是写法不同而已。“的”用作结构助词要比“地”和“底”略晚些,大约是在宋元时代。⑴“的”最初也不是固定用在定语后、名词前的,有时也可用在状语后、动词前,如:“马儿迍迍的行”;⑵“的”专用于定语后、名词前在元代以后。【得】起初是实义他动词,常带宾语。如:“得良友而友之”。⑴由“获得”引申为“可能”义,不仅放在名词前,而且可以放在动词前,这是“得”走向虚化的第一步。⑵“既能得入(人),而耀之以大利”(《国语》)。这个“得”是助动词,助动词“得”在战国时期就可移用于动词后,限于否定式,以后接着又产生了肯定形式,如:“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⑶继助动词“得”移位于动词后充当补语之后,汉代时动词”得”也后置于动词充当补语:太公钓得巨鱼,刳鱼得书。《论衡纪妖》⑷不论是助动词“得”充当补语,还是动词“得”充当补语,“得”本身均尚未完全虚化。“得”虚化是从表示可能性的补语“得”即助动词充任补语的“得”开始的。晚唐五代时,这种“得”进一步虚化,成为助词,其标志是出现了“动词+得+补语”的可能式。如:“见伊鹦鹉语分明,不惜功夫养得成”。⑸宋代以后,这种句式逐渐用开,直到现在。72.简述构词法的演变。⑴上古汉语是单音词为主。汉语由单音词过渡到双音词的发展,是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之一;⑵远在唐代,汉语双音词就已经非常丰富了。⑶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最近一二十年来,复音词在汉语中,特别是在政治论文和科学论文中,占了压倒的优势。汉语复音词的构成:⑴连绵词;⑵词根加词头、词尾;⑶仂词(词组)的凝固化。73.试论系词“是”的产生与发展。系词是在判断句中把名词谓语联系於主语的词。就汉语来说,真正的系词只有一个“是”字。⑴“是”在未演化为系词之前有两个主要的用法。①形容词,正直的意义。《说文》:“是,直也。”故“是”为形容词义。②代词性,“此”的意思。判断词(系词)来源于此种。⑵系词“是”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公元第一世纪前后,即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叶。但是系词句在口语里面完全代替上古判断句,依然是在中古时期,有两大标志:①摆脱了语气词“也”字,“是”成为必要,而不是可有可无的。②系词“是”可以被副词修饰;③系词“是”字加否定词“不”字,在口语里代替了上古的“非”。⑶“是”从指示代词向判断词的语法化的过程(1)回指的出现(回指名词词组或动词短语)。(2)由于“是”字经常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这样就逐渐产生系词的性质。大约经历的过程是:“滕,是小国也”→“滕是小国”。74.为什么说先秦时代“是”“为”“非”三个字不是系词?在上古汉语里,名词不需要系词的帮助也可以构成判断。【是】⑴先秦时代,有些“是”字很像系词,实际上而是指示代词,和“此”的意义相近。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⑵上古汉语常有“是也”的说法,这里的“是”有两种理解:①形容词,略等于现代所谓的“对”,如:“节是也,小节是也”②理解为复指上文,是指示代词,如:“是也”。【为】⑴“为”字本身不是一个系词,而是一个动词,本意为“做”。如:“子为谁?曰:为仲由”。⑵在主语和判断语指称同一事物的时候,“为”字不能省,但并不是系词,因为不是普遍应用的,是偶然出现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有用它的必要。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⑶汉语的系词只用于判断句,不用于描写句,而“为”字可以用于描写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⑷系词属于基本词汇,在同一个语言中同时有两个系词是不可能的,上古的系词又有“是”,又有“为”是不现实的。【非】“非”字在上古也不是系词,只是一个否定副词,一般对名词加以否定。如:“此非仁也,非义也”。由此看来,先秦时代没有真正的系词。(王力先生说先秦无系词,“真正系词的产生,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前后,即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年。”产生的原因是“‘是’字经常处在主语和谓语中间,这样就逐渐产生出系词的性质来。”不少学者认为“为”、“惟”、“是”、“乃”、“非”、“则”“即”是系词,认为“是”在战国后期已形成系词,而作为它用作系词的萌芽期,大约自周末春秋初期就已开始了。)75.“斯、此”未能演化系词的原因。【斯】虽然也能起回指作用,是个代词。【此】与“是”的用法最接近,也经常用于跟“是”相同的回指格式。76.举例说明古汉语语序变化的几种情况。古汉语的倒装句,一般有:⑴主谓倒序(谓语前置)谓语部分,提到主语之前,以强调、突出谓语所表达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和感情色彩,一般说来,这种谓语是比较简单的,是不带宾语的。①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而把谓语提前:a.谓语具有询问的意义,如“谁欤?哭者。”(《礼记•檀弓下》)→“哭者谁欤?”b.谓语具有赞叹或惋惜的意义,如“美哉!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室美哉!”c.谓语具有斥责和不满的意义,如“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汝之不惠,甚矣!”d.谓语具有祈求和命令的意义,如“勉哉!夫子。”(《史记•周本纪》)→“夫子勉哉!”②为了押韵而把主语挪后,如“桃之夭夭,灼灼其花。”(《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花灼灼。”⑵谓宾倒序(宾语前置)在古代汉语中,谓语后面的宾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可以提到谓语的前面,这种现象叫做宾语的前置。这种宾语前置是有一定的语法条件的,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定要前置。a.指人的:“谁”“孰”,如“未知其谁立焉?”(《左传•闵公三年》)b.指物的:“奚”“曷”“胡”“何”,如“子将何乘?”(《墨子·鲁问》)c.表示处所的:“安”“焉”“恶”。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放在动词之前,如“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左传•僖公七年》)③动词宾语前置,用“是”“之”等词作标志的。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前置的宾语和动词之间插入一个标志词“是”字或“之”字、或“焉”字、或“斯”字,有的语法书上把“是、之、斯、焉”称作助词,我们仍看作是代词,是复指代词,其作用是用来复指前面的宾语。如“秉国之均,四方是维。”(《诗•小雅•节南山》)⑶定中倒序(定语与名词中心语倒装)把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这种后置的定语,有个特殊标志,后置的成分总是用复指代词“者”来煞尾。如“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⑷状中倒序(状语与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倒序)①数词直接加在动词前面作状语,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②数词作谓语,用“者”字复指,使“者”字前面的成分成为全句的主语。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决以示之者三。古代汉语中,表示行为数量时的词序(状谓倒序)表示行为数量时,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两点不同的地方:①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一般都要用动量词,但古代汉语不用,动量词是魏晋以后才开始产生的。②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一般把数量词放在动词后面,作为数量补语;古代汉语一般把数词放在动词前面作状语。⑸介宾倒序(介词与宾语倒序)①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也要放在介词的前面,如“吾谁与为亲?”(《庄子•齐物论》)②有复指代词“之”“是”作标志的句子,介词的宾语必定提前,如“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齐桓公伐楚》)③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作介词的宾语,往往提前,如“沛公北向座,张良西向座。”(《史记•项羽本纪》)④介词“以”的宾语强调提前,如“蛹以为母,蛾以为父。”(《荀子•赋•蚕》)77.关于可能式。1.在可能式中,也有词序的发展过程。2.先秦的“得”字表示客观情况的容许,和表示能力的“能”字是有分别的。“二者不可得兼。”3.汉代以后,这种表示客观情况的容许的“得”字的位置可以移到动词后面去。这种后置的“得”字,不仅用于肯定句,而且可以用于否定句。也就是说,这种“得”字和动词之间还可以被“不”字或“未”字隔开。“买卖不得”“归未得”。4.等到使成式普遍应用以后,又有一种新的可能式出现,就是把“得”字放在动词的后面,成为“打得破”、“煮得烂”一类的结构。但是在否定句中并不是用“不得”来否定,而是插入一个“不”字。“烧不煞”“剪不断”等。(“得”为词尾。)可见最晚在第十世纪(南唐时代),这种使成式中插入“不”字表示对可能的否定的结构就已经出现了。78.从结构形式上看,使成式可分哪几种?试述它们在汉语史上的产生时代及发展情况。从形式上说,是“及物动词+形容词”(如:修好、弄坏),或者是“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如:打死、救活);从结构成分上说,就是“动词+结果补语”所构成的动补结构;从意义上说,是把行为及其造成的结果用一个动词性词组表达出来。使成式的意义:上古汉语的动词、形容词有使动用法,后来,这种使动用法往往被使成式所代替,是汉语语法的一大进步。使动用法只能表示使某物得到某种结果,而不能表示用哪一种行为以达到这一结果。若要把那种行为说出来,就要加上“而”字,如“斫而小之”,使成式不用“而”字,所以是一种进步。王力先生认为使成式产生于汉代,逐渐扩展于南北朝,普遍应用于唐代。(关于使成式的产生,还有以下不同的看法:①先秦说〔周迟明〕②六朝说〔志村良志、梅祖麟〕③唐代说〔太田辰夫〕)⑴汉代使成式已经产生了,如“乃激怒张仪”(《史记•苏秦列传》)、“射伤卻克,流血及履”(《史记•齐太公世家》)。⑵南北朝以后,使成式应用更为普遍,如“无令长相思,折断绿杨枝”(李白诗)、“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杜甫诗)。⑶宋代以后,使成式中间一般不能在插进宾语了。如果有宾语,通常有2种情况:①宾语放在使成式后面,如“展开豹皮幅子看时”;②宾语放在使成式前面,和处置式结合着使用如“将住房压倒”;⑷五四以后,使成式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就是及物动词带形容词的使成式大量增加。在现汉里,有些使成式逐渐单词化,如:“推翻”“扩大”“改善”“革新”等。79.简述处置式(把字句)的产生及其发展。王力说:“在上古时期和中古的上半期—即七世纪以前,汉语里还没有处置式的存在。在现代汉语里用处置式的地方,在唐以前只能用一般的动宾结构。”(另有西周金文有“以”字提宾的“处置式”、“将”处置式南北朝产生之说)⑴“将”和“把”在唐代以前都是纯粹的动词,“拿”“把持”“用”之意。⑵唐代“将”、“把”开始虚化为介词,成为处置式(另说:上古晚期和中古早期开始虚化,由动词演化出了介词的用法):①先是“将”字式的产生,如“见酒须相忆,将诗莫浪传。”(杜甫《泛江送魏十八》)②中晚唐以后,“把”字句处置式更加普遍起来。如“悠然散吾兴,欲把青天摸。”(皮日休诗)⑶在處置式產生的初期,宾語後面可以只有一個單音節的動詞,如“把琴弄”、“把卷看”,等等。到了後代,除了在歌曲唱詞中還可以沿用這種结構外,一般不能再用單音節動詞放在賓語後面,而是用使成式(如“把绢子打開”)或連動式(如“把錢倒了出來”)。这種结構形成,至少在宋代就已經產生了。⑷在元明以后,處置式可以用来表示一种不幸或不愉快的结果。处置式的动词本该是及物动词;在这种情况下,它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或不表示处置的及物动词,如“偏又把凤丫头病了。”(《红楼梦》)。直到现代汉语裹,这种处置式仍然继续应用着。⑸直到清代,工具语和处置语中的介词有了分工。处置式用“把”字或“将”字,工具语用“拿”字。⑹在近代后期,处置式有了新的发展。在过去的处置式中,宾语既然提前,动词后面就不能再带宾语,但是,到了近代后期,出现了一种新兴的处置式:宾语提前了,但动词后面还有宾语,如“把从前的话作了个交代。”(《儿女英雄传》)到了现代汉语裹,这种处置式才普遍应用起来。需注意:并不是任何处置式的动词后面都可以带宾语,必须这个动词后宾语是一个动作性的名词。处置式是汉语语法走向完善的标志之一。由于宾语的提前,宾语后面能有语音的停顿,使较长的句子不显得笨重。更重要的是:由于宾语的提前,显示这是一种处置,一种要求达到目的的行为,语言就更有力量。“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把革命进行到底”,这种语句的力量不是一般的结构形式所能比拟的。80.简述先秦被动式主要有哪几种?原始汉语不存在具有表示被动标志的被动式.真正的被动式出现于先秦时期。有三个类型:⑴“于”字句,如“劳力者治于人”(《孟子》);⑵“为”字句,如“不为酒困”《论语•子罕》。“为”字后面所引进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为”直接放在动词前面,形成被动句式,这点和现代汉语“被”完全相同的,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⑶“见”字句,如“是以见放”(《楚辞•渔父》)。①有时“见”、“为”同时出现在一个被动句中,“为”字引发施事者,“见”字放在动词前,如“烈士为天下见善矣”《庄子·至乐》;②“见”与“为”的不同是“见”后不带施事宾语而“为”后面常出现施事宾语;③“见”字不能直接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必须在动词后用介词“于”字引出,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81.简述被动式从中古到近现代的发展过程。⑴汉代新产生了两种被动式:①“为……所……”式“为……所……”式是由先秦的被动式“为”字句发展出来的。先秦的“所”字两种性质:一方面,它具有代词性;另一方面,它放在及物动词的前面,受及物动词的支配。汉代被动式在助动词“为”字和动词之间插入一个“所”字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类化的结果。a.在表示被动的情况下,“所”字失去了原来的代词性,而成为动词的词头。如“汉军却,为楚所挤”(《史记·项羽本纪》)。b.“为”后的行为主动者有时也可以不出现,“为”和“所”连在一起,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②“被”字式a.“被”字句大约萌芽于战国末,如“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b.汉代“被”字句普遍应用起来。这种“被”字句作用大致和“见”相当。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见”、“被”互文,可见它们都是被动式的助动词。c.起初,“被”字句中还没有施事者,如“被污恶言而死”(《史记·张汤列传》)。大约汉末以后,被字句中有了施事者出现。施事者放在“被”字和动词中间。如:“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⑵到唐代,被动式又有了新的发展,“被”字的前面有主语,动词的后面还有宾语,而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又是主语代表的人物所领有的。这样,在这种被动式里,主语只不过是间接的受事者,而动词后面的宾语才是直接的受事者。如“纵有衰蓬欲成就,旋被流沙剪断根(《王昭君变文》)”。这种被动式在后代沿用下来。⑶五四以后,受西洋语法影响,被动式的使用范围扩大了,即不一定限于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了。但这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艺术摄影服务合同
- 定制公司工作服合同
- 合同协议订金合同的合同争议解决
- 购买招标文件关键要点介绍信
- 房地产招标函全解析案例
- 酒店式办公室租赁合同
- 购房合同安全保证函
- 正规不锈钢购销合同
- 合同违约处理律师协助
- 烟煤粉采购合同的采购流程
- 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设计更改通知书
- 古建筑修缮工程文明施工措施
- 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员业务培训课件
- 医院职工奖惩办法实施细则范本(五篇)
- 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图
- 血透患者的健康宣教ppt
- ul2464电线线径标准
- NB/T 11123-2023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规范
- 国开学习网电大数据库应用技术第四次形考作业实验答案
- 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