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广西示范性高中春季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

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主观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

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期以来,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征存在着不同理解。一些观点认为,中华文明属于大陆文明,

中华传统文化以内陆文明为底色,与海洋关系不大。这种观点的形成原因较为多样和复杂,西方文化思想

的影响是一个重要来源。黑格尔就提出东西方拥有不同文明体系的观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内陆

文化,是僵化和停滞的;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海洋文化,是进取和创新的,这种文化的差异造成了

人类文明形态的差异。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中华传统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文化,是多元同构的文化,海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中华传

统文化具有陆地和海洋的双重品格,海洋特质是其鲜明的文化特征之一。中国既有广袤的大陆,也有辽阔

的海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悠久的海洋文化,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进程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特质孕育于远古时期,考古学家在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就发现了海

蚌壳、海鱼骨等遗存。

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与利用逐渐丰富和拓展。秦始皇曾数次东巡,并派徐福率众东渡,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上航行的明确记载。《庄子》《山海经》等大量早期古代经典文献中也都不

乏对海洋的描述,特别是刻木为舟、煮海为盐等记载,都是时人利用海洋的真实写照。汉代则有了国人走

向远海更为具体的文献记载,“海上丝绸之路”开始扬帆远航,贸易与交流东到日韩,南至东南亚各国。

六朝隋唐时期,对于海洋的探索与开发显著推进。三国时期,造船技术进一步提升,魏国曾在青、

兖、幽、冀四州大造海船,当时东吴的造船业最为发达,船舶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分隔舱技术,即使个别

船舱受损进水也不影响航行。据史料记载,孙权曾派遣船队进行了数次大规模海上远航,远至台湾、东南

亚等地。唐代不仅陆上疆域广阔,对于海洋的控制和影响也实现了空前拓展。唐代的造船技术更加高超,

船体设计、船帆制造以及轮桥起重技术等诸多领域都有新的发明。在与日本等国的海战中,唐朝船队多次

取得胜利。唐代开始设置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交往和对外贸易,这是针对海洋经贸最早的官方常设机

构。沿海港口城市也随之快速发展,广州、宁波、泉州等地都有规模很大的港口。《新唐书•地理志》等

典籍对于当时海洋贸易、对外交往等的记述更为详尽,记录了从广州出发,经越南、印尼等地绕过马六甲

海峡到达西亚的远洋航线及沿线各国风貌。

宋元时期,古代中国的海洋文化发展达到一个相对的高峰。宋代特别是南宋高度重视海洋贸易,明确

提出了“开洋裕国”的基本国策,建立了更为完备的市舶机构,对海洋贸易采取了宽松开放的政策,对外

贸易的重心从陆上转至海洋,航海技术进一步提升,海洋文化的发展进入繁荣时期。

明清两朝是海洋文化跌宕起伏、曲折发展的时期。一方面,明代前期经由海洋的对外交流达到巅峰,

郑和率领规模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航路最远抵达非洲,时间跨度长达30年,是古代航海史上规模空前

的壮举。另一方面,明中叶之后,明清两朝不同程度推行过一些“海禁”政策,甚至进一步发展为闭关锁

国,阻滞了海洋文化的发展。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各历史阶段的总体性特征进行研判,不难看出其鲜明的海洋特质。文化不是一朝一

夕之间形成的,同样也不是一个时期的停顿或波折所能截断的,历史长河在征途中激起的浪花乃至曲折的

迂回,并不能改变其奔流入海的大势,明清海洋政策阶段性变化造成的影响也无法抹杀中华传统文化中固

有的海洋特性。

同时应当看到,中华传统文化是多元同构的文化,就文化内涵的诸多构成特质而言,海洋文化特质与

其他特质并非相互割裂、各自孤立的存在,而是有机共生、同构融合的关系。正因如此,中华传统文化天

下大同、协和万邦、开放包容、开拓进取等精神内涵不断得到增强。首先,开放包容是中华海洋文化的一

个显著特征。例如,妈祖信仰是海洋文化开放包容精神的一个生动例证。宋代以来,妈祖信仰不断丰富发

展,如今其影响遍及世界各地。就文化特征而言,妈祖信仰蕴含的大爱精神正是海洋文化开放包容特征的

重要体现。其次,开放包容也是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质。纵观西方几百年来的海洋史,可以说是一部殖

民和掠夺的历史,在海洋贸易的过程中带有强烈的侵略性和扩张性。但中华海洋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合作

共赢的传统。早在两汉时期,中华先民的海洋活动就以各国的相互交流、往来互信为主要内容,体现了开

放包容的精神。再次,开拓进取是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精神特质。大海波涛汹涌,深广难测,这一自然属

性令海洋文化富于开拓冒险精神。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沿海各地区的百姓很早就有搏击风浪、逐海谋

生的传统,逐步形成了充满活力、敢拼会赢的社会文化氛围。

(摘编自林大志《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特质》)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简单地认为中华文明属于大陆文明,中华传统文化以内陆文明为底色,与海洋关系不大,这种观点是

片面的、狭隘的。

B.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特质孕育于远古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中发现的海

蚌壳等遗存即是其典型佐证。

C.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多元同构的特点,其海洋文化特质与其他构成特质有机共生、同构融合,精神内涵

因之不断得到增强。

D.大海波涛汹涌、深广难测的自然属性,沿海百姓搏击风浪、逐海谋生的传统促进了充满活力、富于开

拓冒险精神的海洋文化的产生。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与利用不断深化,列木为舟、煮海为盐等早期古代经典文献中的记

载就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利用海洋的情况。

B.唐代高超的造船技术、市舶司的设置,大大推动了当时海洋贸易、对外交往等的发展,《新唐书•地理

志》对此有详细的记载。

C.南宋时期海洋文化进一步发展,与其“开洋裕国”的基本国策、宽松开放的海洋贸易政策、不断完善

的市舶机构等因素都有很大关系。

D.明代海洋文化曲折发展,既有郑和七下西洋,也有“海禁”政策,但这种海洋政策的阶段性变化无法

抹杀中华文化中固有的海洋特性。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直接支撑“中华海洋文化开放包容”观点的一项是()

A.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半岛上的齐国就通过海上主动与朝鲜开展各种贸易往来,开辟了“东方海上

丝绸之路”。

B.战国时楚国利用地线优势大力开展海上贸易,铸造了金节用于外贸免税,与西亚、南亚的一些国家进

行经济交流。

C.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六只独木舟的船桨,舟山群岛出土了大量舟楫陶器,表明五千年前此地就开始

航海活动。

D.宋元时期世界各地的商人从海上齐聚泉州,从事海洋商贸活动,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同

时共存。

4.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中国海洋文明“向海而兴,多元互信”这一特点

5.作者是如何批驳黑格尔的错误观点的?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1.D2,D3.C

4.①海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秦汉开始,六朝隋唐、宋元时期对海洋的探索与发展经历了显著

推进、相对高峰等发展阶段,可见其向海而兴。②中国海洋文明与海外各国进行海洋贸易,对外交往,且其

特质与其他特质也是有机共生、同构融合的关系,可见其多元互信。

5.①开头采用驳论的形式,先提出黑格尔的观点,再指出其片面性。②接着以历史发展为线索,采用举例论

证等方法,论述自先秦两汉治治明清两朝,我国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从未停止。③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既有海洋文化,又有陆地文化,多元同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比较分析文本信息的能力。

D.“大海波涛汹涌、深广难测的自然属性,沿海百姓搏击风浪、逐海谋生的传统促进了……海洋文化的产

生”错误,曲解文意,由“大海波涛汹涌,深广难测,这一自然属性令海洋文化富于开拓冒险精神。我国

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沿海各地区的百姓很早就有搏击风浪、逐海谋生的传统,逐步形成了充满活力、敢拼

会赢的社会文化氛围”可知,大海波涛汹涌,深广难测使海洋文化富于开拓冒险精神;百姓很早就有搏击

风浪、逐海谋生的传统形成了充满活力、敢拼会赢的社会文化氛围。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观点态度的能力。

D.“但这种海洋政策的阶段性变化无法抹杀中华文化中固有的海洋特性”错误,张冠李戴,原文是“明清

海洋政策阶段性变化造成的影响也无法抹杀中华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海洋特性”,可见是“造成的影响”无

法抹杀中华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海洋特性。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论点论据的能力。

A.“主动与朝鲜开展各种贸易往来”能体现开放包容。

B.“大力开展海上贸易”“与西亚、南亚的一些国家进行经济交流”能体现开放包容。

C.表明了浙江余姚河姆渡、舟山群岛开始航海活动的时间,不能体现开放包容。

D.“世界各地的商人从海上齐聚泉州”“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同时共存”能体现开放包容。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首先要理解“向海而兴,多元互信”的意思:“向海而兴”是指中国海洋文明历史悠久,以海洋为对象,

对其进行探索开发;“多元互信”是指我国海洋文明对外交往,与海外各国进行交流,具有开放包容的特

点。

然后结合文本进行概括。由“海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对海洋的认识

与利用逐渐丰富和拓展”“六朝隋唐时期,对于海洋的探索与开发显著推进”“宋元时期,古代中国的海

洋文化发展达到一个相对的高峰”“明清两朝是海洋文化跌宕起伏、曲折发展的时期”可知,海洋文化是

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秦汉开始,六朝隋唐、宋元时期对海洋的探索与发展经历了显著推进、相对高

峰等发展阶段,可见其向海而兴。

由“'海上丝绸之路’开始扬帆远航,贸易与交流东到日韩,南至东南亚各国”“据史料记载,孙权曾派

遣船队进行了数次大规模海上远航,远至台湾、东南亚等地”“记录了从广州出发,经越南、印尼等地绕

过马六甲海峡到达西亚的远洋航线及沿线各国风貌”“中华传统文化是多元同构的文化,就文化内涵的诸

多构成特质而言,海洋文化特质与其他特质并非相互割裂、各自孤立的存在,而是有机共生、同构融合的

关系”等可知,中国海洋文明与海外各国进行海洋贸易,对外交往,且其特质与其他特质也是有机共生、

同构融合的关系,可见其多元互信。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本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如何批驳黑格尔的错误观点的”可知考查的是文本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且文章采用的是驳论。

由“黑格尔就提出东西方拥有不同文明体系的观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内陆文化,是僵化和停滞

的……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可知,文本开头采用驳论的方式,先提出黑格尔“东方文

化是内陆文化,是僵化和停滞的”的错误观点,然后直接批判其片面性和不符合历史实际的特点。

由“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特质孕育于远古时期”“先秦两汉时期”“六朝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

两朝”等可知,文本以历史发展为线索;由“特别是郛木为舟、煮海为盐等记载,都是时人利用海洋的真

实写照”“三国时期……”“广州、宁波、泉州等地都有规模很大的港口”“郑和率领规模庞大的船队七

下西洋……是古代航海史上规模空前的壮举”等可知,文本列举了多个历史实例,证明了我国对海洋的开

发利用从未停止。

由“同时应当看到,中华传统文化是多元同构的文化,就文化内涵的诸多构成特质而言,海洋文化特质与

其他特质并非相互割裂、各自孤立的存在,而是有机共生、同构融合的关系”“首先,开放包容是中华海

洋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其次,开放包容也是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质”“再次,开拓进取是中华海洋

文化的重要精神特质”可知,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既有海洋文化,又有陆地文

化,中华传统文化是多元同构的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开拓进取等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把人刮歪

刘亮程

刮了一夜大风。我在半夜被风喊醒。风在草棚和麦垛上发出恐怖的怪叫,像女人不舒畅的哭喊。这些

突兀地出现在荒野中的草棚麦垛,绊住了风的腿,拉住了风的衣裳,缠住了风的头发,让她追不上前面的

风。她撕扯,哭喊,喊得满天地都是风声。

我把头伸出草棚,黑暗中隐约有几件东西在地上滚动,滚得极快,一晃就不见了。是风把麦捆刮走

To我不清楚刮走了多少,也只能看着它刮走。我比一捆麦子大不了多少,一出去可能就找不到自己了。

风朝着村子那边刮o①如果风不在中途拐弯,一捆一捆的麦子会在风中跑回村子。明早村人醒来,看见一

捆捆麦子躲在墙根,像回来的家畜一样。

每年都有几场大风经过村庄。风把人刮歪,又把歪长的树刮直。风从不同方向吹来,人和草木,往哪

边斜,不由自主。能做到的只是在每一场风后,把自己扶直。一棵树在各种各样的风中变得扭曲,古里古

怪。你几乎可以看出它沧桑躯干上的哪个弯是南风吹的,哪个拐是北风刮的。但它最终高大粗壮地立在土

地上,无论南风北风都无力动摇它。

②我们村边就有几棵这样的大树,村里也有几个这样的人。我太年轻,根扎得不深,躯干也不结实。

担心自己会被一场大风刮跑,像一棵草一片树叶,随风千里,飘落到一个陌生地方。也不管你喜不喜欢,

愿不愿意,风把你一扔就不见了。你没地方去找风的麻烦,刮风的时候满世界都是风,风一停就只剩下空

气。天空若无其事,大地也像什么都没有发生。只有你的命运被改变了,莫名其妙地落在另一个地方。你

只好等另一场相反的风把自己刮回去。可能一等多年,也没有一场能刮起你的大风。你在等待飞翔的时间

里不情愿地长大,变得沉重无比。

去年,我在一场东风中,看见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又从远处刮回来。它在空中

翻了几个跟头,摇摇晃晃地落到窗台上。那场风刚好在我们村里停住,像是猛然刹住了车。许多东西从天

上往下掉,有纸片——写字的和没写字的纸片、布条、头发和毛,更多的是树叶。我在纷纷下落的东西中

认出了我们家榆树上的一片树叶。我赶忙抓住它,平放在手中。这片叶的边缘已有几处损伤,原先背阴的

一面被晒得有些发白——它在什么地方经受了什么样的阳光。另一面粘着些褐黄的黏土。我不知道它被刮

了多远又被另一场风刮回来,一路上经过了多少地方,这些地方都是我从没去过的。它飘回来了,这是极

少数的一片叶子。

风是空气在跑。一场风一过,一个地方原有的空气便跑光了,有些气味再闻不到,有些东西再看不到

——昨天弥漫村巷的谁家炒菜的肉香,下午晾在树上忘收的一块布,早上放在窗台上写着几句话的一张

纸。风把一个村庄酝酿许久的、被一村人吸进呼出弄出特殊味道的一窝子空气,整个地搬运到百里千里外

的另一个地方。

每一场风后,都会有几朵我们不认识的云,停留在村庄上头,模样怪怪的,颜色生生的,弄不清啥意

思。短期内如果没风,这几朵云就会一动不动赖在头顶,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我们看顺眼的云,在风中跑

得一朵都找不到。

风一过,人忙起来,很少有空看天。偶尔看几眼,也能看顺眼,把它认成我们村的云,天热了盼它遮

遮阳,地旱了盼它下点雨。地果真就旱了,一两个月没水,庄稼一片片着了。头顶的几朵云,在村人苦苦

的期盼中果真有了些雨意,颜色由雪白变铅灰再变墨黑。眼看要降雨了,突然一阵北风,这些饱含雨水的

云跌跌撞撞,飞速地离开村庄,在荒无人烟的南粱上,哗啦啦下了一夜雨。

③我们望着头顶腾空的晴朗天空,骂着那些养不乖的野云。第二天全村人开会,做了一个严厉的决

定:以后不管南来北往的云,一律不让它在我们村庄上头停,让云远远滚蛋。我们不再指望天上的水,我

们要挖一条穿越戈壁的长渠。

那一年村长是胡木,我太年轻,整日缩着头,等待机会来临。

我在一场南风中闻见浓浓的鱼腥味。遥想某个海边渔村,一张大网罩着海,所有的鱼被网上岸,堆满

沙滩。海风吹走鱼腥,鱼被留下来。

各种各样的风经过了村庄。屋顶上的土,吹光几次,住在房子里的人也记不清楚。无论南墙北墙东墙

西墙都被风吹旧,也都似乎为一户户的村人挡住了南来北往的风。有些人不见了,更多的人留下来。

什么留住了他们。

什么留住了我。

什么留住了风中的麦垛。

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下一座空荡荡的村庄。

早晨我看见被风刮跑的麦捆,在半里外,被几棵铃铛刺拦住。

这些一墩一墩,长在地边上的铃铛刺,多少次挡住我们的路,挂烂手和衣服,也曾多少次被我们的锄

头连根挖除,堆在一起一把火烧掉。可是第二年它们又出现在那里。

我们不清楚铃铛刺长在大地上有啥用处。它浑身的小小尖刺,让企图吃它的嘴,折它的手和践它的蹄

远离之后,就闲闲地端扎着,刺天空,刺云,刺空气和风。现在它抱住了我们的麦捆,没让它在风中跑

远。我第一次对铃铛刺深怀感激。

也许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关键时刻挽留住我们。一株草,

一棵树,一片云,一只小虫……它替匆忙的我们在土中扎根,在空中驻足,在风中浅唱……

④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

任何一棵树的天折■者&是人的夭折。

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

(选自《一个人的村庄》,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风的猛烈,直接点题,酝酿足了气势。

B.文章联想丰富广泛,有对人、物等融入自然的态度,也有对时代洪流中的“村庄”未来的思考。

C.文中的“风”既是自然现象,又是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活的每一处都离不开风。

D.作家刘亮程文风独特,用轻松、诙谐的笔调描写了风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几个场景。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选取“麦捆”这一特定场景,让人感到亲切,“麦捆”被刮走后,还能在风中跑回村子,满足

了读者的好奇心。

B.句子②先是详细地描写村庄的树木,接着用“我太年轻,根扎得不深”一句引出深意:不论你身处何

方,风把你刮向何处,你都应当守住自己的根。

C.句子③描写野云的“养不乖”,从而引出要挖一条穿越戈壁的长渠的计划,衔接自然巧妙,也引出了

下文对风与人的关系的描写。

D.句子④内涵深刻,当我们把“一株草”“一棵树”“一片云”都看作是生命的一部分时,我们对自

然、社会、人生就有了更多的生命情怀。

8.文中作者对“铃铛刺”有多重的身心感受,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9.散文往往寄寓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如《故都的秋》中的“苍凉美”,《荷塘月色》中的“朦胧美”,

《我与地坛》中的“哲思美”等,而“苍凉美”“朦胧美”“哲思美”也是赏析这篇文章的关键词,请你

从这三个关键词中任选其一,为本文写一个短评思路。

【答案】6.A7.B

8.①铃铛刺会挡着“我们”的路,挂烂“我们”的衣服,因此作者对铃铛刺十分嫌弃并要除掉它。②铃铛刺

在关键时候挡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麦捆,因此作者对铃铛刺也深怀感激之情。③通过铃铛刺作者领悟到了

周围的事物都已成为“我们”生活、生命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哲思。

9.示例1:

哲思美:

①自然与人是一体的。作者笔下村庄里的事物都具有生命,他把自然当作与自己平等的对象去体察,自然之

物就具有了生命的温度。如文中的“风”“云”“树叶”等。②拓宽了生命体验。作者在与自然平等对话中

拓宽自我的生命体验,对现代文明中以“我”为中心的方式进行了修正与补充。③对两种文明的审视。文中

既有对外面世界一一现代文明的好奇,如对海边渔村的想象;又有对于“村庄”的命运的迷茫,”如果所有

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下一座空荡荡的村庄”。

示例2:

苍凉美:

①所写的大都是西北苍凉的典型景物。如干旱、草棚、草垛等,风的威力恐怖强大,显示出一种苍凉感,令

人震撼。②用对比手法写出风的威力,表达人在风这一强大的自然事物前的无力感,透露着一种苍凉。③意

蕴深沉,表现在现代文明面前村庄命运的迷茫感。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直接点题”错。开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风的猛烈,但是并没有直接点题“风

把人刮歪”。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由原文“我们村边就有几棵这样的大树”可知,对村庄树木的描写不是详细描写。

故选Bo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形象及其作用的鉴赏能力。

由“这些一墩一墩,长在地边上的铃铛刺,多少次挡住我们的路,挂烂手和衣服,也曾多少次被我们的锄

头连根挖除,堆在一起一把火烧掉”可知,这些一墩一墩,长在地边上的铃铛刺,多少次挡住我们的路,

挂烂手和衣服,也曾多少次被我们的锄头连根挖除,堆在一起一把火烧掉。

由“现在它抱住了我们的麦捆,没让它在风中跑远。我第一次对铃铛刺深怀感激”可知,铃铛刺在关键时

候挡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麦捆,因此作者对铃铛刺也深怀感激之情。

由“也许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关键时刻挽留住我们。一株草,

一棵树,一片云,一只小虫……它替匆忙的我们在土中扎根,在空中驻足,在风中浅唱……”可知,通过

铃铛刺作者领悟到了周围的事物都已成为“我们”生活、生命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

哲思。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品审美意蕴的能力。

示例1:

哲思美

①自然与人是一体的。刘亮程笔下的“村庄”事物都是具有生命的,如写“风”是一个撕扯的女子,具有

了形象;“树叶”能够回到它最初出生的地方;“云”模样怪怪的等,他总能够把物当作与自己平等的对

象去体察,物都具有了生命的温度。人是和自然万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当我们把“一株草,一棵树,

一片云”都看作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就有了更多的生命情怀。

②拓宽了生命体验。作者在与自然平等对话中拓宽自我的生命体验,如“是风把麦捆刮走了。我不清楚刮

走了多少,也只能看着它刮走”,这里“我”与“麦捆”是平等的生命,都在风中不由自主;还有对树的

思考“一棵树在各种各样的风中变得扭曲,古里古怪。你几乎可以看出它沧桑躯干上的哪个弯是南风吹

的,哪个拐是北风刮的。但它最终高大粗壮地立在土地上,无论南风北风都无力动摇它”,一棵树被各种

各样的风“扭曲”,最终立在地上,那么人被刮歪,当然也能坚强地挺立人间。通过树写出对坚韧生命的

赞美,这样就对现代文明中以“我”为中心的方式进行了修正与补充。

③对两种文明的审视。文中既有对外面世界一一现代文明的好奇,如11、12、13段写对海边渔村的遥

想,对远处女子的生活的遥想,以及村庄“有些人不见了,更多的人留下来”;又有对于“村庄”的命运

的迷茫,“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一座空荡荡的村

庄”。

示例2:

苍凉美

①所写的大都是西北苍凉的典型景物。如“刮了一夜大风。我在半夜被风喊醒。风在草棚和麦垛上发出恐

怖的怪叫,像女人不舒畅的哭喊”“地果真就旱了,一两个月没水,庄稼一片片蕉了”,写干旱、草棚草

垛等,风的威力恐怖强大,显示出一种苍凉感,令人震撼。

②用对比写出风的威力,如“是风把麦捆刮走了。我不清楚刮走了多少,也只能看着它刮走。我比一捆麦

子大不了多少,一出去可能就找不见自己了”,表达人在风这一强大的自然事物前的无力感,透着一种苍

凉。意蕴深沉,表现在现代文明面前村庄命运的迷茫感,“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

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一座空荡荡的村庄”,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它是留住人的物质食粮,但

留住人还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③意蕴深沉,表现在现代文明面前村庄命运的迷茫感,如“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

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一座空荡荡的村庄”,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它是留住人的物质食粮,但

留住人还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牛国,俱逃归周。及至西伯卒,武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口y马谏,

日:“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伐君,可谓仁乎?”左右欲亲之。太公日:“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武王既平殷,夷、齐耻之,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作歌日:"登彼西山兮,爱

采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节选自孔颖达《春秋正义》)

材料二:

圣人之道,中而已矣。尧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允执厥中也。不及不谓之中,过亦不谓之中。请

即此而论之。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其父将死,遗命立叔齐。父卒,叔齐逊伯夷。伯夷目:“父命

也。”遂逃去,叔齐亦不立而逃之。其后,周武王伐商,去隐于首阳山,耻食周粟,遂饿而死。孔子尝称

之,曰“古之贤人”,孟子尝称之,曰“圣之清”。谁得而议之哉?虽然,抑有说也。

先君之国,受之于祖宗者也。父子传次以嫡以长,古之制也,易此必乱。昔周太王三子:长泰伯,次

仲雍,次季历。太王欲传位季历以及昌,泰伯知之,即与仲雍逃之荆蛮,以顺父志,以成王业。孔子称之

以至德,且日民无得而称焉。夷也苟知父志欲立齐,当效泰伯顺父之志,隐然退避于治命之日,不当行己

之志,显然辞让于乱命之余也。叔齐亦不立而逃之,幸有中子以托国焉,苟无其人,其如先君之社稷何?

汤武之征伐,即尧舜之揖让,天下归周,天之命也。洁身自远斯可已矣,何乃耻食其粟,独食其薇也,庸

非周土之寺乎?斯皆过乎中者也。呜呼,廉顽立懦,足可为百世师,过中失正,恐未臻乎尧舜禹之道。此

应于之所.以训乎其酸而孔子至德二种在泰伯恒丕在夷齐也厥宣深矣。

(节选自方孝孺《逊志斋集》)

【注】廉顽立懦:语出《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此孟子之所以讥乎A其B隘C而孔子至D德之E称在泰伯F而不在G夷齐也H厥旨深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让,指谦让,与《汉书•苏武传》中“如惠语以让单于”的“让”意思不同。

B.叩,指拉住、勒住,与《项脊轩志》中“以指叩门扉”的“叩”意思不同。

C.兵,指用兵器杀害,用作动词,与材料二“为万世法”的“法”用法不同。

D.毛,文中指土地上生长的草木,与成语“不毛之地”的“毛”用法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文王去世之后,周武王东征讨伐商纣,伯夷、叔齐劝阻武王未果,避世隐居到首阳山,他们作了一

首诗批评武王以暴易暴。

B.依照古制,周太王应把王位传给长子泰伯,但他却想传位于小儿子季历,泰伯得知后就逃跑了,孔子

称赞泰伯的德行最高尚。

C.在方孝孺看来,天下需要贤明的君主,因此商汤和周武王征讨前代暴君与尧舜禅让都符合天道,天下

归服于周也是历史必然。

D.伯夷的行为虽然能够使顽夫变得廉洁,使懦夫坚定心志,但孟子认为,他未能达到尧舜禹三位圣人的

境界,不能够为百世师。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伐君,可谓仁乎?

(2)幸有中子以托国焉,苟无其人,其如先君之社稷何?

14.方孝孺对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行为是怎样评价的?请简要概括。

【答案】10.CFH

11.C12.D

13.(1)父亲死了不(好好)安葬,就要发动战争,可以称得上孝吗?以臣子的身份去讨伐君主,可以称

得上仁吗?

(2)幸亏有次子交托社稷啊,如果没有这么一个接任国君的人,那又能把先王的社稷怎么办呢?

14.①洁身自好(保持高洁);②过中失正。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这就是孟子讥讽他们狭隘,并且孔子称赞道德最崇高的人,称赞在泰伯但不是伯夷叔齐的原因,他

们的主旨思想很深刻啊。

“此孟子之所以……也”是表原因的大句子,其中“讥乎其隘”是状语后置句,是第一个原因,后面C处

断开;

“孔子至德之称在泰伯”是第二个原因的主语,应单独成句,F处断开;

“而”连词,连接“在泰伯”和“不在夷齐”,中间不断开,“也”句末语气助词,后面H处断开。

故选CFH„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和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

A.正确。谦让,辞让;责备。句意:辞让国君之位。/按照常惠说的责备单于。

B.正确。拉住,勒住;敲。句意: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用手指敲门。

C.错误。都是名词作动词:用兵器杀害;效法。句意:武王身边人想杀死他们。/能够被万世的人所效

D.正确。名词,草木;动词,生长草木。句意:难道不是周朝国土的草木庄稼吗?/不生长草木的地方。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但孟子认为,他未能达到尧舜禹三位圣人的境界,不能够为百世师”错误,由原文“廉顽立懦,足可

为百世师,过中失正,恐未臻乎尧舜禹之道”可知,是作者认为伯夷的行为可以成为百世师,但因超过了

中庸失去了正直,未能达到尧舜禹三位圣人的境界,且是作者的观点,不是孟子认为的。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干戈”,发动战争,打仗;“谓”,说得上,称得上;“以”,凭……身份。

(2)“幸”,幸亏,幸好;“中子”,次子;“苟”,如果。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洁身自远斯可已矣”可知,洁身自好(保持高洁);

②由原文“斯皆过乎中者也”可知,过中失正。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辞让国君之位,一起逃到周国。等到周国西伯侯已经死去,武王

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不(好好)安葬,就要发动战

争,可以称得上孝吗?凭臣子的身份去讨伐君主,可以称得上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

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乱以后,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不吃周朝

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残暴代

残暴,不知错无边。”

材料二:

成为圣人的道理,不过是中庸罢了。尧舜禹三位圣人,能够被万世的人所效法,一概是言行符合不偏

不倚的中正之道。做不到不可以叫做中,超过了也不可以叫做中。请允许我就根据这个讨论它。伯夷、叔

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他们的父亲将要死亡,遗留命令扶立叔齐为君。父亲死了以后,叔齐退位给伯

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命令啊。”于是逃跑离开,叔齐也不确立国君,然后逃跑离开。这以后,周武

王攻伐商朝,他们离开周朝在首阳山隐居,以吃周王朝的粮食为耻辱,于是饥饿而死。孔子曾经称赞他

们,说“真是古代贤德的人啊”,孟子曾经称赞他们,说“纯洁的圣人”。谁又能够有异议呢?即使这

样,可是有的人还是有评议。

前代君主的国家,是从祖宗那里得到的。父子之间传承,按照以嫡长子为长的次序,是古代的制度,

改变这个一定会发生动乱。先前,周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是泰伯,次子是仲雍,三子季历。太王想要传

位给季历及他的儿子昌,泰伯知道了这件事,立即和仲雍逃离到荆楚一地,来顺从父亲的志愿,来成就帝

王的事业。孔子称赞他那可以说是道德最崇高的人了,并且说百姓简直都找不出恰当的词语来称颂他。伯

夷如果也知道了父亲的意志是想要立叔齐为国君,应当要效法泰伯顺从父亲的意志,隐隐约约的样子退让

躲避于调整改变命运的那一天,不应当执行自己的意志,显达的样子推辞禅让于命运不幸的时候。叔齐也

没有确立国君,然后就逃离了,幸亏有次子交托社稷啊,如果没有这么一个接任国君的人,那又能把先王

的社稷怎么办呢?商汤周武的征战和攻伐,就是尧舜的以位让贤、逊位,天下的百姓归附周朝,是上天的

意志、是自然的规律和法则。保持自身清白、不同流合污、自我远离就可以了,怎么能以吃周朝的粮食为

耻辱呢,独自吃的野菜,难道不是周朝国土的草木庄稼吗?这都是超过了中庸的啊。唉,高尚的节操可以

激励人振奋向上,足够可以被百代的人效法学习,超过了中庸失去了正直,恐怕就不能达到尧舜禹成为圣

人的道理了。这就是孟子讥讽他们狭隘,并且孔子称赞道德最崇高的人,称赞的是泰伯但不是伯夷叔齐的

原因,他们的主旨思想很深刻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蜀道山

张说①

我行春三月,山中百花开。披林入峭禧②,攀磴陟崔嵬。

白云半峰起,清江出峡来。谁知高深意,缅邈®心幽哉。

【注】①张说曾两度使蜀,本诗为初使时作。当时他年仅二十余,己以对策第一,授太子校书,年少

得志。②峭蓿[qiaoqian]:高耸挺立。指高耸挺立的山。③缅邈【mi^nmi*o】:久远;遥远。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描绘了阳春三月,山中的百花展枝盛开,这明媚的春景正反映着诗人欢快的心情。

B.诗的颈联描绘诗人登上半山腰后眼底展现出的一番豁然开朗的景象,为尾联的抒情作铺垫。

C.尾联表达了山水中那高深意趣,只有那经历险阻之人,方能体验到它邈绵无际的真精神。

D.这首行旅诗,描写蜀道山水移步换景,在对山水的礼赞中,表现出青年张说的朝气与胸怀。

16.本诗中间两联与李白《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百步九折萦岩峦”四句都描写蜀道,在描

写蜀道特点和表现手法上有共同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15.B16.表现蜀道的特点:高和险。都使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①张诗通过“峭蓿”“崔嵬”等词正面描写了蜀道的险峻,还通过白云在半山腰,清江水在山脚下的描写,

侧面表现了蜀道的高峻。

②《蜀道难》先以善于高飞的黄鹤“不得过”,善于攀援的猿猱也愁“度”进行侧面烘托,再用“何盘

盘”“百步九折”进行正面描写,突出蜀道的高和险。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登上半山腰后眼底展现出的一番豁然开朗的景象”错。“白云半峰起,清江出峡来”不是登上半山

腰,应是登上山巅才能看到的景色,在半山腰云雾缭绕看不开阔,登上了山巅,一览纵山小,才能为尾联

的“高深意”抒情作铺垫。

故选Bo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两首诗表现蜀道的特点:高和险。都使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①张诗“披林入峭蓿,攀磴陟崔嵬。白云半峰起,清江出峡来”,意思是穿过树林,攀登险峻的山峰。云

雾在半山腰萦绕,清澈的江水从峡谷中奔流而出。通过“峭蓿”“崔嵬”等词写出山峦的高耸挺立和高大

巍峨,正面描写了蜀道的险峻,还通过白云在半山腰,清江水在山脚下的描写,侧面表现了蜀道的高峻。

②《蜀道难》“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意思是善于高飞

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湖狒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

转九个弯。诗句先以善于高飞的黄鹤“不得过”,善于攀援的猿猱也愁“度”进行侧面烘托,再用“何盘

盘”“百步九折”进行正面描写,突出蜀道的高和险。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通过“,”两

句我们可以知道李密不但是家里的独子,而且至少是两代单传。

(2)某中学的校训中有“自强”“弘毅”四字,前者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后者则出自《论语》的“,"

(3)学校的“文学廊”为古今诗人制作名片,文佳想引用两句诗来概括曹操的形象,陈老师提醒他

用曹操自己写的诗就很合适,比如“,”。

【答案】①.既无伯叔②.终鲜兄弟③.士不可以不弘毅④.任重而道远⑤.老骥伏杨

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既、鲜、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记得一个很有意思的案子:某甲已上了年纪,抽大烟。长子为了全家的经济,很反对他父亲有这嗜

好,但也不便干涉。次子①,偷偷抽大烟,时常怂恿老父亲抽大烟,他可以分润一些。有一次给长

子看见了,就痛打他的弟弟,这弟弟赖在老父身上。长子一时火起,骂了父亲。家里大闹起来,被人拉到

乡公所来评理。那位乡绅,先照例认为这是件全村的丑事。接着动用了整个伦理原则:小儿子是败类,看

上去就不是好东西,最不好,应当赶出村子。大儿子骂了父亲,该罚。老父亲不知道管教儿子,还要抽大

烟,受了一顿教训。这样,大家认了罚回家。那位乡绅回头和我发了一阵牢骚:一代不如一代,真是—

@_O

子日:“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当时体会到了孔子说这话时的神气了。现代都市社

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

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不在于“以儆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

全。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在英美以判例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下,诉

讼的目的是在获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规则。一个变动史的社会,—期有的规则是丕熊丕变动的;一坯境变了,一相

其权利丕能不退着政变。…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原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一个变动中的社会,所有的规则要变动;环境变了,相互权利要跟着改

变”,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18.示例:①不务正业②世风日下

19.原文是双重否定句句式,起到不容置疑的肯定效果。通过强化语气,表达作者对“在一个变动的环境下,

规则和权利的变动”的肯定。而改句是陈述句式,在情感的表达上不如原句强烈。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空,语境用来形容次子的行为,结合“偷偷抽大烟,时常怂恿老父亲抽大烟”可知其不干正当的事,

可用“不务正业”。“不务正业”,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第②空,语境中乡绅的意思是社会风气越来越差,可用“世风日下”。“世风日下”,指社会风气一天不

如一天。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需要找到二者在句式、用词、修辞等方面的不同之处,然后结合文意分析。

原文“所有的规则是不能不变动的”,“不能不变动”“不能不跟着”是双重否定,语气强烈,起到不容

置疑的肯定效果,强调“一个变动中的社会”中,“所有的规则、权力”也是应当变动的;改句“所有的

规则要变动”“相互权利要跟着改变”是陈述句式,在情感的表达上不如原句强烈。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只要每天多花点时间在户外玩耍,①o为什么户外活动对眼睛有这么神奇的作用

呢?首先,在户外的自然光中,人们活动时处于更高的照明水平之下。户外的光线更加明亮,相比于室内

光照,自然光照更加均匀柔和,能够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促进视觉功能的发育和提高,有助于保护

眼睛的健康。其次,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②,维生素D对眼睛健康至关重要。此

外,值得一提的是,户外活动可以诺人们接触到大自然的美景和新鲜空气,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压力,享受

宁静和放松。研究发现,③,疲劳常常引起人们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视觉放松不足和

久坐不动等问题,这些都会增加近视的风险。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电子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显示器之外,其实每个人也都

可以是一个探险家。穿过茂密的森林,攀爬陡峭的山峰,追逐蝴蝶和彩虹,与太自然的亲蜜接触,.我们可

以飨于眼睛所震的恢复和侪这些美好的经历不仅仅是一种乐趣,更是对眼睛的一种保护。

20.下列句子中的“让”与文中加点的“让”,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衣服都让雨给淋湿了。

B.她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C.让我们相互支持,共同努力!

D.这件事让我很为难。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

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

后、O

【答案】20.D21.①就能远离近视的困扰

②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③疲劳是导致近视的因素之一

22.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我们可以给予眼睛所需的休息和恢复(或: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让我们

可以给予眼睛所需的休息和恢复。)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含义的能力。

文中的“让”是动词,“致使”的意思。

A.介词,被。

B.动词,亚于。

C.动词,和“我们”连用,表示祈使。

D.动词,“致使”的意思。

故选D。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

①根据”只要每天多花点时间在户外玩耍”可知选用关联词为“就”,根据本段内容可知是关于近视问

题,根据“为什么户外活动对眼睛有这么神奇的作用呢?”可知户外玩耍有防止近视的作用,可填:就能

远离近视的困扰;

②根据“维生素D对眼睛健康至关重要”可知本句应是描述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维生素D的作用,可填:促

进维生素D的合成;

③根据“疲劳常常引起人们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视觉放松不足和久坐不动等问题”“这些都会增加近视的

风险”可知本句是描述形成近视的原因,可填:疲劳是导致近视的因素之一。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句子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结构混乱,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前加上“通过”,或在“我们”前加上“让”;

二语序不当,将“恢复”和“休息”调换位置。

修改后的句子: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我们可以给予眼睛所需的休息和恢复。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说新语》记载,7岁的王戎并没有因为小朋友们竞相采摘路边的李子而跟从,他解释自己安然不

动的原因是“从众”,信从前人的经验——树长在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肯定是苦李。而元代的集贤殿

大学士许衡盛夏时经过河阳,虽然口渴难忍,但却没有像众人那样去摘食路边无主梨树上的果子,他解释

自己不为所动、“逆众”的原因是——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从众”与“逆众”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相反的心理趋向和行为取向,但应该做出何种选择,却

能引起我们的深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