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2章 章末检测试卷(二)_第1页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2章 章末检测试卷(二)_第2页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2章 章末检测试卷(二)_第3页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2章 章末检测试卷(二)_第4页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2章 章末检测试卷(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检测试卷(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与其用途不符合的是()

A.过氧化钠一一漂白剂

B.次氯酸钠一一消毒剂

C.纯碱一一治疗胃酸过多

D.小苏打一一制作馒头和面包的膨松剂

答案C

解析A项,过氧化钠具有漂白作用,正确;B项,次氯酸钠具有消毒作

用,正确;C项,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而不

用碳酸钠,错误;D项,做馒头时面粉先经过发酵,产生大量的酸,加入

小苏打碳酸氢钠,其与酸反应,既去除发酵过程产生的酸,放出的二氧化

碳气体又能使馒头膨胀而松软,正确。

2.(北京西城区模拟)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漂白粉密封保存

B.氯水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

C.过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D.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答案B

解析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及水蒸气反应而逐渐失效,故

应密封保存;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分解,故氯水需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过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水蒸气反应,故应密封保存;金属钠能

与空气中的氧气及水蒸气反应,故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氯气的性质很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

B.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

溶液吸收

C.新制氯水的漂白性强于久置氯水的漂白性

D.检验HC1气体中是否混有Cl2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答案C

解析A项,Ct与乩混合后光照才发生爆炸;B项,Ca(0H)2溶液浓度较

小,不适合吸收尾气中的Cl2;C项,新制氯水中含有的HC10具有漂白性;

D项,HCKCL通入AgNOs溶液中均有白色沉淀。

4.(德州高一检测)已知两瓶气体分别是HC1和C12O可以区别它们的方法

或试剂是()

①观察颜色②打开瓶盖看有无白雾③硝酸银溶液④湿润的红色石

蕊试纸⑤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A.①②③④B.①②⑤

C.①②④⑤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Ck为黄绿色,HC1无色;HC1极易溶于水,打开瓶盖有白雾;Cl2

最终使湿润的石蕊试纸褪色;因此①②④⑤都可鉴别;HC1和Ck都可使

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5.(武汉高一检测)下列与Ck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CL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B.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0.ImolC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0.2mol电子

D.CL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说明Ck具有氧化性

答案D

解析CL与水反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错误;氯气作水的杀菌

消毒剂时,发生化学变化,B错误;0.ImolCk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

移0.Imol电子,C错误;Ck可以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试纸变

蓝,说明KI转化为则说明Ck有强氧化性,D正确。

6.如图装置用来检验氯气的部分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B.该实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C.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H2O

D.装置B的现象是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不褪色

答案D

解析氯气没有漂白作用,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所以装置B中干燥布条

不褪色,湿润布条褪色。

7.(安徽师大附中月考)最近,全国的雾霾天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芜湖市开展了臭氧的监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臭氧的摩尔质量是48g

B.同温同压条件下,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体积比为2:3

C.20g笳气中含有6.02X1023个原子

D.1.OOmol臭氧中含有电子总数为18X6.02X1023

答案C

解析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A错误;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不

同气体其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故氧气和臭氧体积比为

48g,mol-1:32g,mol-1=3:2,B错误;1.OOmol臭氧中含有24mol电子,

即电子总数为24X6.02X1()23,故D错误。

8.(绵阳三台中学期中)某氯原子的质量为ag,12c原子的质量为bg,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

A.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为-mol"

Vr)

B.x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是高mol

C.Imol该氯原子的质量是aNAg

D.yg该氯原子所含的原子数为工总

cL

答案D

解析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氯原子的质量与12c原子质量的:的比值,

J.乙

I1

即为f;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但是单位不同,即为下

bb

g-mor1,故A不符合题意;根据n=号可得x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

故B不符合题意;一个氯原子的质量为ag,Imol氯原子的质

量为aLg,故C不符合题意;根据N=MNA,可得yg该氯原子所含的原子

数为大故D符合题意。

12a

9.已知X、Y、Z三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2Y==2Z,其中X

和Y的摩尔质量之比为8:7,若生成的44gz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则Y的摩尔质量为()

A.14g,mol-1B.28g,mol-1

C.32g,mol-1D.56g,mol-1

答案B

-11

解析由题意可知,Z的摩尔质量为44g,molo设g,mol-和7Mg,mol

14M88

由质量守恒可得:8M+14M=88,解得M=4,则Y的摩尔质量为28g•mol

10.将5mol-L-1的Mg(N03)2溶液amL稀释至bmL,稀释后溶液中NO7的物

质的量浓度为(

5a、_i10at

A.mol•LB.mol•L

ba_

C.而mol・LD.^mol•L

答案B

解析根据稀释时NO1守恒可知:5mol•L-1XamLX10-3L,mL-1X2

10a

bmLX10-3L,mL-1Xc(N07)»则c(NO1)=wmol•故选B。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甲烷和氧气的密度之比为2:1

B.1g甲烷和1g氧气的原子数之比为5:1

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2:1

D.在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甲烷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1:2

答案B

解析根据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比,所以A错;等物质

的量的气体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比,C错;标准状况下,等质量气体体积

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D错;求原子数之比,先计算物质的量,再乘以分

1g

子所含的原子数,1g甲烷中原子的物质的量=1A]-X5,1g氧气中

氧原子的物质的量=Q°运「1X2,比值为5:1,故B正确。

1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0.ImolBaCk的溶液中C厂数为0.1吊

B.22gC0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C.1L2L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常温下NA个CI2分子所占有的体积为22.4L

答案B

解析含0.ImolBaCk的溶液中含有0.2molC「,A项错误;C项中没有注

明是否是标准状况,故C项错误;同理D项错误。

13.某学习小组需O.lOOOmol,L-的碳酸钠溶液450mL。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A.称量前应将Na2c。3,XH20灼烧至恒重

B.配制时需用托盘天平称取4.8g无水碳酸钠

C.100mL上述溶液的浓度为0.0200mol•L-1

D.配制好的碳酸钠溶液可存放在容量瓶中

答案A

解析A项,Na2CO3-L容量瓶,因此需用托盘天平称取5.3g无水Na2CO3,

错误;C项,取用一定体积的NazCU溶液时,其物质的量浓度与原溶液相

同,错误;D项,容量瓶主要用于配制溶液,不能用来储存溶液,错误。

14.(陕西黄陵3月月考)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有红色物质析出

B.Na?。2是强氧化剂,并且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C.Na?。?和Na?。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产物相同

D.Naz。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答案C

解析Na的化学性质活泼,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然后NaOH与CuSCh发

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u(0H)2沉淀,而不能与CuS04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单

质,A错误;岫2。2具有强氧化性,其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故不是碱

性氧化物,B错误;Na2。?和Na?。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都生成NazCA,C

正确;Na?。?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D错误。

15.有两个试管分别装有Na2c和NaHCC)3溶液,下列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判断

A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者为Na2CO3

反应较剧烈者为

B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

Na2c。3

C分别加入CaCL溶液产生沉淀者为Na2CO3

立即产生气泡者为

D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

Na2c。3

答案c

解析A项,Na2c。3+Ca(OH)2==CaCO3I+2NaOH,2NaHC03+

Ca(OH)2=CaCO3I+Na2C03+2H20;B项,Na2CO3>NaHCA分别与等浓度盐

酸反应时,NaHCOs反应剧烈;C项,Na2C03+CaCl2===CaC03I+2NaCl,NaHCO3

与CaCL不反应;D项,Na2c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先后发生反应:Na2CO3

+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CO2f+H20,反应开始无现

象,过一段时间产生气泡。

16.世界卫生组织将CIO2定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

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广泛应用。消毒效率是用单位质量的消毒剂得电子数

来表示的,C102作消毒剂时和氯气一样,还原产物均为CFo下列关于C102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的摩尔质量为67.5

B.从分类上来看,CIO2属于金属氧化物

C.CIO2的消毒效率是氯气的2.63倍

D.CIO2分子中氯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答案C

解析A项,摩尔质量应带单位;B项,从分类上来看,CIO?属于非金属

氧化物;C项,CIO2的消毒效率为5/67.5,氯气的消毒效率为2/71,故

CIO2的消毒效率是氯气的2.63倍;D项,1分子CIO2中氯原子与氧原子的

个数比为1:2,氯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5.5:32o

17.实验室制CL的反应为MnO2+4HCl(^)△,MnCl2+Cl2f+2-0。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中还原剂是HC1,氧化剂是MnOz

B.每生成ImolCk,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C.每消耗ImolMrA,起还原剂作用的HC1消耗41noi

D.所得到的Ck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气外,还含有HC1气体

答案C

解析每消耗lmolMn02,反应消耗4molHCl,其中起还原作用的HC1为2mol。

18.X2、Y2、Z2三种气体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丫2-I

点燃》

X2Y(常温常压下呈液态)

X,-I

点燃“XZ(产生苍白色火焰)

z2—I

A.X2为CI2

B.X2YNa2O

C.X2、Y2、Z2分别为一、。2、Cl2

D.Z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Na0H===NaC10+NaCl+H20

答案C

解析由点燃(常温常压下呈液态)可知,为由

X2+Y2X2YX2YH2O,x2+

Z2点燃XZ(产生苍白色火焰)可知,XZ为HCL即X2为乩,丫2为。2,Z2为

Cl2,故A、B项错误,C项正确;CL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

+2Na0H==NaCl+NaC10+H20,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10分)(河南省实验中学期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种类很多,我们可

以按照“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盐”的类别进行研究。

以下是元素周期表中前18号某种金属元素对应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

转化关系(“一”所指的转化都是一步完成)。

⑴若B为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其供氧时每生成ImolOz,反应过程中转

移的电子数为

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200℃时,11.6gC02和乩0的混合物气体与足量的B反应,反应后固体

增加了3.6g,则原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⑶写出一种“C-D”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⑷某同学将一小块A单质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

银白色一①一变灰暗一②一变白色一③一出现液滴一④一白色固体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o

A.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①变灰暗色是因为生成了过氧化钠

C.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

D.④只发生物理变化

+

答案(1)2NA2Na+2H20===2Na+20H-+H2f

(2)23.2(3)0H—+H+==H2(M合理即可)(4)A

解析金属单质可以形成氧化物,也可以直接一步生成碱,根据氧化物B

可作为供氧剂,可确定A为活泼金属Na,B是Na?。?,C是NaOH,D是NaCl

等钠盐。

(1)A为钠,若B为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则B在供氧时主要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2Na202+2CO2===2Na2CO3+02,其供氧时每生成lmol02,反应过程

+

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N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

+20H-+Ht。⑵由反应:2Na202+2CO2=2Na2CO3+02,2Na202+

2H20===4Na0H+02f,可知参加反应的CO2和H20与生成的物质的量之比

都是2:1,m(增重)=m(吸收)一m(放出),即11.6g-m(02)=3.6g,m(02)

in80w

=8.Og,所以n(O2)==^7)]-1=0.25nle)1,贝I」n(CO2)+n(乩。)=

M32g•mol

——m116s

0.5mol,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7=23.2g•moF1,

n0.5mol

所以原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是23.2。(3)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

+HCl===NaCl+H2O,离子方程式为:十仁==乩0。(4)Na性质活泼,易

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a?。,Na?。易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吸收空气

中的水和COZ生成Na2cO3・XH2。,Na2cO3•XH2O风化脱水生成Na2cO3,故合

理选项是A。

20.(12分)(云南省盐津县一中月考)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

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利用NaHCO3、NaCl、NH£1等

物质溶解度的差异,以食盐、氨气、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U,进

而生产出纯碱。下面是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s的实

验步骤:

第一步: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第二步:先让一装置发生反应,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C中溶解时,再

通入另一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C中出现固体。继续向C中通入两

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

第三步:过滤C中所得的混合物,得到NaHCU固体。

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粉末,有NH£1晶体析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B分液漏斗中为浓氨水,滴入烧瓶可产生氨气):

⑴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

接,b接o

(2)A中常选用的固体反应物为;D中应选用的液体为

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⑶第二步骤中必须先让装置先发生反应。

(4)C中用球形干燥管而不用直导管,其作用是

C中广口瓶内产生固体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⑸在第四步中分离NH£1晶体的操作是(填操作名称);其

所得的NH4C1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和NaHCA(约占5%〜8%),请设计

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中含有Na+,简要写出操作和现象

答案⑴fedc(2)CaC03NaHCA(3)B(4)防倒吸H2O+CO2

+NH3+NaCl==NaHCO3;+NH4C1(5)过滤用一根洁净的柏丝蘸取少量

固体进行焰色试验,若火焰呈黄色,则含有N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装置A产生C02,装置B产生NH3,由于生成的二

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会干扰实验,所以装置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1,氨

气极易溶于水,氨气通入C中应防止倒吸,则b接c,a接f,e接d。(3)

侯氏制碱法是利用氨气溶解性大极易溶解于水,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溶解

性较小,实验时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实

验操作过程中,应让B装置先发生反应。(4)氨气极易溶于水,用直导管

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容易发生倒吸,C中用球形干燥管,球形

部分液面上升慢,起缓冲作用,可以防止倒吸;侯氏制碱法,也称为联合

制碱法,化学反应原理是用氨气和二氧化碳与氯化钠饱和溶液反应生成碳

酸氢钠,然后加热碳酸氢钠制取碳酸钠,所以C中广口瓶内产生固体的总

化学方程式为H20+C02+NH3+NaCl==NaHCC)3I+NH&C1。⑸第四步:向滤

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粉末,有NH4cl晶体析出,分离固体和液体用过滤

的方法。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中含有Na+可用焰色试验。

21.(12分)(绵阳三台中学期中)实验室有化学纯的浓硫酸,其试剂瓶标

签上的部分内容如下图:

硫酸化学纯

(CP)

(500mL)

品名:硫酸

化学式:H2S0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g•cm

-3

质量分数:98%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①量取②计算③溶解④定容⑤转移⑥洗涤⑦装瓶,其正确的

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⑵实验室只有100mL.250mL.500mL三种规格的容量瓶,但要配制

480mL0.50mol・IT】的稀硫酸,需取该浓硫酸mL。

⑶接下来完成此实验将用到的仪器有20mL量筒、烧杯、玻璃棒、

⑷要从所配溶液中取出50mL盛装于试剂瓶中,给它贴上标签,则标签的

内容是;若再从中取出10mL溶液稀释至

20mL,则稀释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⑸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填字母)。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读数时仰视刻度线

B.转移溶液时未洗涤烧杯

C.容量瓶用蒸储水洗净后仍残留有蒸储水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E.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答案(1)②①③⑤⑥④⑦(2)13.6(3)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4)

1

0.50mol•L-'H2S04(aq)0.25mol-L_(5)BE

解析(2)实验室没有480mL的容量瓶,因此需要用500mL的容量瓶来配

1QQ(P

制。利用图中数据可求出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2=^0=

18.4mol•广1。依据稀释前后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即cM=c2V2,可解得

V2p13.6mL□

⑷从所配溶液中取出50mL溶液,标签应写上溶液名称和物质的量浓度;

cM=c2V2,将5=0.50mol•「IVi=0.OIL,V2=0.02L代入可求得c?=

-1

0.25mol•LO

(5)A项,用量筒量取浓硫酸,读数时仰视刻度线导致量取的浓硫酸物质

的量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B项,转移溶液时未洗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