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道德与法治初二上学期期中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_第1页
广东省湛江市道德与法治初二上学期期中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_第2页
广东省湛江市道德与法治初二上学期期中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_第3页
广东省湛江市道德与法治初二上学期期中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_第4页
广东省湛江市道德与法治初二上学期期中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道德与法治初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A、言论自由B、宗教信仰自由C、私有财产权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在法治社会中,以下哪种行为是违法行为?A、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B、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C、在道路上超速行驶D、在考试中作弊3、以下哪项行为体现了诚信的基本要求?A.作业抄袭B.守时完成约定C.虚假宣传商品D.考试作弊4、下列关于法治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A.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法治要求国家机关和公民都要依法行事D.法治强调国家机关的权力不受制约5、以下哪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A.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B.非法集会、游行、示威C.在学校内进行正当的文化活动D.在网络发表正当的批评意见6、在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由以下哪部法律规定的?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7、下列哪项不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理念?A.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B.强化法治意识,培养公民素养C.重视实践,注重情境教学D.强调记忆,忽视能力培养8、以下关于法律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律具有普遍性,但只对成年人有效B.法律具有强制性,但只对政府机关有效C.法律具有规范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法律具有可选择性,个人可以根据喜好选择是否遵守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项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受教育权B.财产权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劳动权10、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下列关于这一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B.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C.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D.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保障11、【题目】以下哪项行为不属于我国法律所禁止的违法行为?A.非法拘禁他人B.无照经营C.偷税漏税D.保护环境,节约资源12、【题目】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A.言论自由B.宗教信仰自由C.人身自由D.领导人选举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第5小题12分,其他每题10分,共52分)第一题小刚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他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道德与法治”主题教育活动。在一次主题班会上,班主任老师组织同学们讨论了以下话题:(1)小刚发现同学们在课间休息时经常在走廊上追逐打闹,有时还会撞到其他同学,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2)有些同学在课堂上经常讲话,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3)校园里存在一些乱扔垃圾、损坏公共设施的现象。(4)部分同学在网络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给他人造成困扰。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针对以上现象,请你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分析小刚应该如何应对。1、小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1)增强法治观念,遵守学校纪律,尊重他人权益。(2)关爱他人,关心班级集体,积极参与班级活动,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3)提高自身道德素养,自觉抵制不良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运用网络文明上网,不传播、不发布不良信息,共同维护网络环境。2、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与法治。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践行道德与法治:(1)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维护社会秩序。(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关心他人,关爱集体,积极参与公益活动。(3)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抵制不良行为,传播正能量。(4)文明上网,不传播、不发布不良信息,共同维护网络环境。3、请你谈谈在校园中如何营造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氛围。3、在校园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氛围:(1)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同学们的法治观念。(2)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活动,培养同学们的道德素养。(3)加强班级管理,规范同学们的行为举止。(4)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机制,确保同学们的人身安全。(5)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引导学生。第二题阅读材料:小华和小明是邻居,两人关系很好。一天,小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个装有1000元现金的包。小华心里很纠结,一方面想把钱交给警察,另一方面又担心别人会认为他贪财。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小华最终决定将钱包交给警察。警察经过调查,找到了失主小李。小李非常感激小华的诚实和善良,并将钱包里的1000元现金如数归还给了小李。1、请结合材料,分析小华在面对道德与法律冲突时,是如何作出选择的?2、请谈谈你对“道德与法律相统一”的理解。3、结合材料,谈谈你如何践行道德与法律相统一的原则。(1)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道德规范。(2)增强法治意识,学习法律知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3)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公平正义,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4)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第三题材料一:小华是一名初二学生,他所在的学校最近开展了“诚信、友善、法治”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小华深刻认识到诚信、友善和法治的重要性,并努力将这些品质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材料二:以下是小华在活动中的三个事迹:1.小华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从不抄袭同学的作业。2.小华发现一位同学丢失了钱包,他主动帮助寻找,最终帮助那位同学找回了钱包。3.小华在校园内发现有人吸烟,他及时制止并向学校反映,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贡献了一份力量。1、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诚信、友善、法治”的认识。2、请分析小华在材料二中的三个事迹,说明这些事迹体现了哪些品质。1.诚实守信:小华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从不抄袭同学的作业。2.善良友善:小华发现一位同学丢失了钱包,他主动帮助寻找,最终帮助那位同学找回了钱包。3.法律意识:小华在校园内发现有人吸烟,他及时制止并向学校反映,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贡献了一份力量。3、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如何将“诚信、友善、法治”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1.诚信:在学习上,我认真完成作业,不抄袭、不作弊;在生活中,我诚实守信,不欺骗他人。2.友善:与同学、老师、家人和睦相处,关心他人,乐于助人。3.法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第四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推动法治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材料二:小明的爸爸是一位律师,从小小明就跟着爸爸学习法律知识。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小明的叔叔问小明:“小明,你知道什么是法律吗?”小明自信地回答:“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材料三: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小明和同学们参观了当地的人民法院。在参观过程中,他们学习了我国宪法、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知识,了解了法律的作用和意义。1、请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政府推动法治教育进课堂的意义。(1)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养;(2)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3)为法治国家的建设奠定基础。2、根据材料二,小明叔叔问小明什么是法律,小明是如何回答的?请简要分析小明的回答体现了哪些法律特征。(1)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结合材料三,请谈谈参观人民法院对小明和同学们的法治教育有哪些积极作用。(1)使同学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法律体系,增强法律意识;(2)激发同学们对法律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3)培养同学们的法治观念,为今后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奠定基础。第五题材料:某市为了提高市民的法治意识,开展了一系列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其中包括举办法治讲座、制作法治宣传海报、在公共场所设置法治知识展板等。以下是对这些活动的评价和看法。1、法治讲座在提高市民法治意识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请结合材料,分析法治讲座对市民法治意识提高的具体作用。2、法治宣传海报和法治知识展板在提升市民法治意识方面有何特点?3、请从社会责任的角度,谈谈个人如何参与和支持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024-2025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道德与法治初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A、言论自由B、宗教信仰自由C、私有财产权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答案:C解析: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私有财产权虽然也是公民的重要权利,但并不属于宪法直接规定的基本权利,而是通过其他法律来保障的。因此,C选项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2、在法治社会中,以下哪种行为是违法行为?A、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B、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C、在道路上超速行驶D、在考试中作弊答案:C解析:在法治社会中,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选项A虽然不文明,但不一定构成违法行为;选项B是履行学生义务的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选项D是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但不属于违法行为。而选项C中的超速行驶违反了交通法规,是典型的违法行为。因此,C选项是正确答案。3、以下哪项行为体现了诚信的基本要求?A.作业抄袭B.守时完成约定C.虚假宣传商品D.考试作弊答案:B解析: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守时完成约定体现了对人的守信和对事的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而作业抄袭、虚假宣传商品和考试作弊都是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因此,正确答案是B。4、下列关于法治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A.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法治要求国家机关和公民都要依法行事D.法治强调国家机关的权力不受制约答案:D解析:法治要求国家机关和公民都要依法行事,强调法律的普遍适用和公正执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A、B、C三项都正确地描述了法治观念。而D项“法治强调国家机关的权力不受制约”是错误的,因为法治要求对国家机关的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防止滥用权力。因此,正确答案是D。5、以下哪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A.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B.非法集会、游行、示威C.在学校内进行正当的文化活动D.在网络发表正当的批评意见答案: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非法集会、游行、示威属于违法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其他选项中,虽然大声喧哗可能影响他人,但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并未明确规定;学校内的正当文化活动以及网络上的正当批评意见属于公民的合法权益,不违反法律规定。因此,正确答案是B。6、在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由以下哪部法律规定的?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刑法主要规定犯罪和刑罚,民法主要调整民事关系,行政法主要调整行政关系,它们虽然也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关,但不是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因此,正确答案是A。7、下列哪项不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理念?A.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B.强化法治意识,培养公民素养C.重视实践,注重情境教学D.强调记忆,忽视能力培养答案:D解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强化法治意识、培养公民素养、重视实践、注重情境教学等。选项D强调记忆,忽视能力培养,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理念不符,故答案为D。8、以下关于法律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律具有普遍性,但只对成年人有效B.法律具有强制性,但只对政府机关有效C.法律具有规范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法律具有可选择性,个人可以根据喜好选择是否遵守答案:C解析: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规范性等特征。选项A和B的说法都过于片面,法律不仅对成年人有效,也适用于未成年人;不仅对政府机关有效,也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选项D的说法错误,法律具有强制性,个人必须遵守,没有可选择性。选项C正确,法律具有规范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项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受教育权B.财产权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劳动权答案: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A、B、D选项虽然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不是政治权利。因此,正确答案是C。10、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下列关于这一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B.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C.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D.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保障答案:ABCD解析: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包括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依法治国的完整体系。其中,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保障。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11、【题目】以下哪项行为不属于我国法律所禁止的违法行为?A.非法拘禁他人B.无照经营C.偷税漏税D.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法律所禁止的违法行为。非法拘禁他人、无照经营、偷税漏税均属于我国法律所禁止的违法行为,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我国法律所鼓励的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因此,正确答案为D。12、【题目】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A.言论自由B.宗教信仰自由C.人身自由D.领导人选举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均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而领导人选举权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因此,正确答案为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第5小题12分,其他每题10分,共52分)第一题小刚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他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道德与法治”主题教育活动。在一次主题班会上,班主任老师组织同学们讨论了以下话题:(1)小刚发现同学们在课间休息时经常在走廊上追逐打闹,有时还会撞到其他同学,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2)有些同学在课堂上经常讲话,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3)校园里存在一些乱扔垃圾、损坏公共设施的现象。(4)部分同学在网络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给他人造成困扰。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针对以上现象,请你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分析小刚应该如何应对。答案:1、小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1)增强法治观念,遵守学校纪律,尊重他人权益。(2)关爱他人,关心班级集体,积极参与班级活动,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3)提高自身道德素养,自觉抵制不良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运用网络文明上网,不传播、不发布不良信息,共同维护网络环境。2、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与法治。答案: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践行道德与法治:(1)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维护社会秩序。(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关心他人,关爱集体,积极参与公益活动。(3)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抵制不良行为,传播正能量。(4)文明上网,不传播、不发布不良信息,共同维护网络环境。3、请你谈谈在校园中如何营造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氛围。答案:3、在校园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氛围:(1)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同学们的法治观念。(2)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活动,培养同学们的道德素养。(3)加强班级管理,规范同学们的行为举止。(4)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机制,确保同学们的人身安全。(5)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引导学生。第二题阅读材料:小华和小明是邻居,两人关系很好。一天,小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个装有1000元现金的包。小华心里很纠结,一方面想把钱交给警察,另一方面又担心别人会认为他贪财。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小华最终决定将钱包交给警察。警察经过调查,找到了失主小李。小李非常感激小华的诚实和善良,并将钱包里的1000元现金如数归还给了小李。1、请结合材料,分析小华在面对道德与法律冲突时,是如何作出选择的?答案:小华在面对道德与法律冲突时,通过内心斗争,最终选择了遵守法律、诚实善良的行为。他意识到,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诚实善良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因此,他决定将钱包交给警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道德与法律相统一的原则。2、请谈谈你对“道德与法律相统一”的理解。答案:“道德与法律相统一”是指道德和法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道德是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法律是国家制定的法律规范。二者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道德与法律相统一,意味着人们在遵守法律的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做到道德与法律的有机统一。3、结合材料,谈谈你如何践行道德与法律相统一的原则。答案:践行道德与法律相统一的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道德规范。(2)增强法治意识,学习法律知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3)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公平正义,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4)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第三题材料一:小华是一名初二学生,他所在的学校最近开展了“诚信、友善、法治”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小华深刻认识到诚信、友善和法治的重要性,并努力将这些品质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材料二:以下是小华在活动中的三个事迹:1.小华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从不抄袭同学的作业。2.小华发现一位同学丢失了钱包,他主动帮助寻找,最终帮助那位同学找回了钱包。3.小华在校园内发现有人吸烟,他及时制止并向学校反映,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贡献了一份力量。1、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诚信、友善、法治”的认识。答案:诚信、友善、法治是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品质。诚信是指做人做事要诚实守信,不欺骗、不虚伪;友善是指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和睦相处;法治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来治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践行诚信、友善、法治,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质、有修养的人。2、请分析小华在材料二中的三个事迹,说明这些事迹体现了哪些品质。答案:小华在材料二中的三个事迹体现了以下品质:1.诚实守信:小华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从不抄袭同学的作业。2.善良友善:小华发现一位同学丢失了钱包,他主动帮助寻找,最终帮助那位同学找回了钱包。3.法律意识:小华在校园内发现有人吸烟,他及时制止并向学校反映,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贡献了一份力量。3、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如何将“诚信、友善、法治”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答案: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将“诚信、友善、法治”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1.诚信:在学习上,我认真完成作业,不抄袭、不作弊;在生活中,我诚实守信,不欺骗他人。2.友善:与同学、老师、家人和睦相处,关心他人,乐于助人。3.法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第四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推动法治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材料二:小明的爸爸是一位律师,从小小明就跟着爸爸学习法律知识。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小明的叔叔问小明:“小明,你知道什么是法律吗?”小明自信地回答:“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材料三: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小明和同学们参观了当地的人民法院。在参观过程中,他们学习了我国宪法、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知识,了解了法律的作用和意义。1、请根据材料一,简述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