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九年级化学复习:反应热、焓变_第1页
中考九年级化学复习:反应热、焓变_第2页
中考九年级化学复习:反应热、焓变_第3页
中考九年级化学复习:反应热、焓变_第4页
中考九年级化学复习:反应热、焓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一节反应热

第1课时反应热焰变

素养目标,

1.了解反应热的定义,知道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反应熔变之间的关系。

2.通过微观探析,认识宏观意义上的反应热与化学键的关系,以及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

系。

3.通过实验探究学会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初步学会测定化学反应反应热的实验方法,会分析测定反应

热时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采取适当措施减小实验误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知识点一、反应热及其测定

1.反应热:在条件下,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或从环境吸收的,称为化学反应的

简称反应热。

2.反应热测定

(1)仪器:O

(2)原理:根据体系的和有关物质的来计算反应热。

3.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实验装置

(2)实验测量数据

①反应物温度&)的测量: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0.50molLi盐酸,打开杯盖,倒入量热计的内筒中,盖上

杯盖,插入温度计,测量并记录盐酸的温度。用水把温度计上的酸冲洗干净,擦干备用;用另一个量筒量

取50mL0.55mol-L-iNaOH溶液,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NaOH溶液的温度,取两温度平均值为

②反应后体系温度区)的测量

打开杯盖,将量筒中的NaOH溶液迅速倒入量热计的内筒中,立即盖上杯盖,插入温度计,用搅拌器匀速

搅拌。

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并记录为餐

③重复实验操作,记录每次的实验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④实验数据处理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为稀溶液,其密度近似地认为都是lg-cm-3,反应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

c=4.18J/(g-℃)o

该实验中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为o

4.25C和lOlkPa下,强酸的稀溶液与强碱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ImolJO时,放出的热量。

知识点二、反应热与熔变

1.化学反应产生反应热的原因:化学反应前后体系的内能发生了变化。内能受、和物质

的等影响。

2.熔变: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热等于焰变。符号为,单位是。

3.A8的正、负规定

(1)放热反应焰值,AH为,即AH0。

(2)吸热反应熔值,△”为,即0„

4.微观角度认识反应热实质

(1)实例

(l)以H2(g)+C12(g)=2HCl(g)(25℃,101kPa下)的能量变化为例,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4…36kJI,molI0/-0~晶i4-0o

侬想的中

值H'同物质

O~O晨।9O

243kJ/mol,

能量)键

形形

成成,

o-Oo-O

431kj/mol1〜431kj/mol

化学键反应中能量变化

ImolA-B化学键反应中能量变化

H-H吸收—_kJ共吸收__kJ

Cl-Cl吸收—_kJ

H-Cl放出—_kJ共放出__kJ

结论H2(g)+C12(g)=2HCl(g)的反应热△止____kJ/mol

(2)结论:时的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任务探究

探究任务一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解反应热产生的原因探究任务

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熔(H)的变化角度分析

焙变与反应物、生成物能量的关系:岫=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2.焙变与化学键的关系

3.根据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时的能量变化计算反应热

化学键的断裂要吸收能量,形成新化学键要释放能量,若反应物断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所释

放的总能量,则为吸热反应,反之,则为放热反应。

即E*(断键)>£.(成键),为吸热反应;£.(断键)</(成键),为放热反应。&〃=£*(断键)-£.(成键)。

利用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时的能量变化计算反应热,要准确判断化学键断裂或生成的数量。

【典例1】已知断裂1molH—H需吸收的能量为436kJ,形成1molN—H放出的能量为391kJ,根据化

学方程式N2+3H22NH3,1molN2完全反应放出92.4kJ能量。则断裂1molN三N所需吸收的

能量为()

A.431kJB.945.6kJ

C.649kJD.896kJ

【变式训练】某些化学键的键能(kJ.moU)如下表:

化学键H—HBr—BrI—ICl—ClHY1H—IH—Br

键能436193151243431299366

(1)1mol与在2moicU中燃烧,放出的热量为kJ。

(2)在一定条件下,ImolH2分别与足量的Cl?、Brr匕反应,放出热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填字

母)。

A.Cl2>Br2>I2B.I2>Br2>Cl2

探究任务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原理的理解

(1)中和反应的对象为酸、碱的稀溶液。这是因为浓酸和浓碱相互混合时因稀释会放出热量。

⑵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AH=-57.3

kJ-mol-1;中和热与参加反应的强酸、强碱的种类、用量无关。

(3)弱酸或弱碱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随着反应的进行,继续电离并吸收热量,所以它们的中和热数值小

于57.3kJ-mol-io例如:利用同样的方法测定氨水与盐酸、NaOH溶液与醋酸的反应热,则所测△”>—

57.3kJ-mol-i,即中和热数值小于57.3kJmol-u

⑷若测定硫酸与BalOH%溶液的反应热,则所测偏小,即中和热数值大于57.3kJ-mol-i,这主要是因

为Ba2+和SO厂生成难溶物BaSC>4也会放出热量。

2.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所用装置要尽可能做到保温、隔热;实验操作时动作要快,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

(2)所用溶液的配制必须准确,且浓度要小;为保证盐酸完全被氢氧化钠中和,要使氢氧化钠稍过量。

(3)实验中所用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配好后要充分冷却至室温,才能使用。

(4)要使用同一支温度计,温度计读数要尽可能准确;水银球部位一定要完全浸没在溶液中,且要稳定一段

时间后再读数,以提高测量的精度;两次读数的时间间隔要短,这样才能读到最高温度,即最终温度。

(5)实验中若用弱酸代替强酸,或用弱碱代替强碱,因中和过程中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吸热,会使测得的反应

热数值的绝对值偏小。

(6)可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实验误差。

【典例2]50mL0.50molLi盐酸与50mL0.55moLL-i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

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101kPa下,强酸稀溶液与强碱稀溶液反应生成

时放出的热量叫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中和热的绝对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实验中改用60mLe).50molLi盐酸与50mL0.55molLi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

出的热量(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

由:O

【变式训练2】在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时,关键是要比较准确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量热计要尽量做到绝热;在量热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热量的散失,要求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反应前后溶液温

度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常用0.50mol-L-i盐酸和0.55mol-Li的NaOH溶液各50mL。NaOH溶液的浓度大于盐酸的浓度

的目的是。当室温低于10℃时进行,对实验结果会造成较大误差的原因

是=

(2)若上述盐酸、NaOH溶液的密度都近似为1g-cm-3,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小℃-1,实验

前后的温度差为(54)则该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为kJ(填表达式)。

达标演练

1.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制造

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硝酸锭B.生石灰C.氯化镁D.食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热是1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A"越大,说明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

C.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焰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D.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熔的差值来决定

3.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放热反应,后者是吸热反应的是()

A.生石灰溶于水;锌粒和稀硫酸反应

B.干冰升华;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熔化

C.氨水与醋酸反应;二氧化碳与碳反应

D.工业燃烧石灰石;化石燃料燃烧

4.在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反应前酸、碱溶液的温度要相同

B.测量溶液的温度计要一直插在溶液中

C.为了使反应均匀进行,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

D.为了使反应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

5.已知某反应A(g)+B(g)L*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kJ.moH(用含纥、々的代

数式表示)。Imol气体A和Imol气体B具有的总能量(填“或"=")1mol气体C和1mol气体D

具有的总能量。

6.已知断裂1molN三N、H—H需吸收的热量分别为945.6kJ、436kJ,形成1molN—H放出的热量为391

kJo计算可知1molN2完全反应生成NH3的反应热为,1mol与完全反应生成

NH3的反应热为O

1.(2023•山东枣庄八中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相同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如图是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示意图。若片〉々,则下列反应符合该示意图的是()

吸收能最g

t

后击,旧化学区断裳

反应物新化学*形成.生成物

I

释放能量与

A.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

B.锌与稀盐酸的反应

C.氢氧化领与氯化核固体的反应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燃烧反应

3.已知:①能量越低的物质就越稳定;②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据此分析下列判断或说法中正确的

是()

A.在相同的条件下,红磷比白磷能量高

B.在相同的条件下,白磷比红磷稳定

C.红磷和白磷的结构不同

D.红磷容易发生自燃而白磷则不会自燃

4.已知化学反应2c(SHO?©2co(g)和2co(gHOJg)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推断在相同条件下

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56gC0(g)和32gC)2(g)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C^g)所具有的总能量

B.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大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

C.12gC⑸和32gC\(g)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CC)2(g)所具有的总能量

D.将两份质量相等的碳全部燃烧,生成CO?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

5.由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

B.A==B+C是放热反应

C.lmolA具有的能量高于ImolB和1molC具有的能量总和

D.A==B+C是吸热反应,则B+C==A必然是放热反应

6.用50mL050mol・L-i盐酸和50mL0.55mol・L-iNaOH溶液反应,实验中测得起始温度为20.1℃,终止

温度为23.4℃,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为4.18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都近似认为是1g-cm-3,

则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热()

A.55.2kJB.391kJ

C.336kJD.1.38kJ

7.根据图中的能量关系,可求得C—H键的键能为()

C(g)—1―4H(g)

产1

+717kJ•mol!]AH2=+864kJ•mol"

CW—1—.—2Hz(g)

;A/7j=-75kJ•moE1

A.414kJ-mol-1

B.377kJ-mol-i

C.235kJmol-i

D.197kJ-mol-i

8.下图所示是一个测量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简易实验装置,利用此装置可以很方便地测得某反应是

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将铝片加入小试管内,然后注入足量的盐酸,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小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o

(2)S形导管中液面A(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

说明此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9.(2023•山东兖州高二上学期期中)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能量

B

A

反应进程

A.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

B.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C.A与C的能量差为与

D.AB反应,反应条件一定要加热

10.朋(H2NNHJ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1noi化学键所需的能量

(kJ):N三N为942、0==0为500、N—N为154,则断裂1molN—H所需的能量(日)是()

A.194B.391

C.516D.658

11.(双选)将匕mL1.00mol-L-iHC1溶液和匕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

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匕+匕=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50moLL-i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1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生石灰与水反应是显著放热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在除了用手触摸试管壁感觉发热

外,还设计了下列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