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走进法治天地(练习-主观题20题)-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末真题(北京专用)(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4 走进法治天地(练习-主观题20题)-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末真题(北京专用)(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4 走进法治天地(练习-主观题20题)-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末真题(北京专用)(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4 走进法治天地(练习-主观题20题)-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末真题(北京专用)(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4 走进法治天地(练习-主观题20题)-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末真题(北京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走进法治天地精选高频主观题20题涉及考点考点01法律在我们身边考点02法律伴我们成长1.(22-23七年级下·北京门头沟·期末)近年来,“校园暴力”“校园欺凌”成为网络热议话题。群殴,羞辱等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这一举措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是国家送给未成年人的重要礼物,对未成年人的权益予以有力保护。某校七年级的同学们在年级微信群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下面是小岳同学的留言:“专项治理校园欺凌是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我们真心需要这样的保护。”(1)为什么小岳同学说“我们真心需要这样的保护”?(2)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的法律?请列举两部。(3)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但不能为所欲为,必须依法办事。那么青少年怎么做到依法办事呢?【答案】(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71.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意义: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民法典、宪法等。(3)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解析】(1)本问考查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结合教材知识组织答案。(2)本问考查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的法律,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3)本问考查青少年如何依法办事,结合教材知识组织答案。2.(22-23七年级下·北京东城·期末)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和我没有关系。(1)请评析上述观点。学习了法律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对法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看法反映的学科观点国家颁布的法律都需要得到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表决通过。①近年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并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②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这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③(2)请将同学看法所反映的学科观点,填写在对应序号的后面。【答案】(1)错误;①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②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③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④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2)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③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分析】考点考查:生活与法律的关系、法律的特征。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解析】(1)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观点: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和我没有关系。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正误判断:错误。论据: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法律的特征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国家颁布的法律都需要得到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表决通过→可链接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键词②:“老虎”“苍蝇”一起打→可链接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关键词③: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可链接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22-23七年级下·北京通州·期末)小强是某中学的一名初三学生,以下漫画记录了他的部分成长历程。

有人认为:“小强的成长历程说明未成年人享有并需要特殊的保护和关爱”。结合漫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释。【答案】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老师的鼓励帮助",这让小强得到了学校保护:"市教委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业负担",这让小强得到了政府保护;这些保护的落实有利于小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②"父母忙于工作,缺乏对小强的关心照顾",小强缺失了家庭保护,不利于健康成长;"遭遇校外'混混'索要'保护费'却忍气吞声",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其特殊的保护。【分析】考点考查:保护未成年人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保护未成年人的有关知识,从解读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父母忙于工作,缺乏对小强的关心照顾→可链接缺失了家庭保护,不利于健康成长。关键词②: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老师的鼓励帮助→可链接得到了学校保护。关键词③:遭遇校外“混混”索要“保护费”却忍气吞声→可链接,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其特殊的保护。关键词④:市教委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业负担→可链接得到了政府保护。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4.(22-23七年级下·北京朝阳·期末)七年级在期末召开了主题为“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的活动,同学们回顾了一年来的成长点滴。行为点评考试感到紧张时,我就反复做深呼吸用合理的方法调节情绪小组交流时,我会对其他同学的观点提出质疑,阐述自己的看法①在团结的班集体中,曾经散漫的我逐渐变得自律②我积极主动参加了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③请运用所学知识对上面行为进行点评。【答案】①具有批判精神,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敢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②在集体中能发展个性,在集体这个平台上,我们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③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分析】考点考查: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集体生活成就我、我们与法律同行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核心素养:健全人格、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中学生,需要运用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集体生活成就我、我们与法律同行的有关知识,从认识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小组交流时,敢于质疑,阐述自己的看法→可联系培养批判精神。关键词②:在团结的班集体中,变得自律→可联系集体生活对发展个性的作用。关键词③:积极主动参加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可联系树立法治意识。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5.(22-23七年级下·北京延庆·期末)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制定的、专门保护未满18周岁公民的合法权益,对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未成年人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主体等作出了明确规定。(1)国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材料二(2)有同学对此项内容产生疑惑:“未成年人保护法,到底是保护我们,还是约束我们?”请运用所学,帮他答疑解惑。【答案】(1)社会保护(2)《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既是约束也是保护。《未成年保护法》通过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明确权利和义务,为评判、预测行为提供准绳,指引、教人向善,从而营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秩序和社会氛围,因此才能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们应珍惜自己的权利,更应认真履行义务。【分析】考点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健全人格(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防线的知识,从理解类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未成年人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主体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读题,提炼材料核心观点。观点:未成年人保护法,既是保护我们,也是约束我们;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正误判断:说法正确;论据①:该法通过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明确权利和义务,为评判、预测行为提供准绳,指引、教人向善,从而营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秩序和社会氛围,才能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论据②:我们应珍惜自己的权利,更应认真履行义务;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6.(22-23七年级下·北京房山·期末)下面是七年级学生小凡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小凡在面对以下情况时应如何正确处理并说明理由。情境一

周一第一节网课小凡迟到了,班主任批评了小凡,其实是家里网络出现问题,小凡一直在帮工作人员处理,耽误了时间,小凡很郁闷……情境二

临近期末考试,班主任王老师为了缓解同学们的焦虑情绪,安排学习委员小凡在下周一组织一次班会活动,小凡面对还没完成的作业,心里想是否推掉这项工作……情境三

放学路上,小凡路过一家网吧,老板热情的邀请他进去玩玩……【答案】①情景一中小凡应该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告诉老师迟到的原因,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②情景二中小凡应该积极组织班会活动。理由: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主动维护集体利益。③情景三中小凡应该拒绝老板。理由: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作为中学生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分析】考查考查:师生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自我保护等能力考查:辨别分析能力核心素养:责任意识、健全人格【解析】(1)第一步:读题,提炼材料核心观点。情景一观点:小凡因为家里网络出现问题,上网课迟到被班主任批评很郁闷。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情景一中小凡应该积极主动的和老师沟通交流,说明迟到的原因。论据: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读题,提炼材料核心观点。情景二观点:临近期末考试,班主任王老师让小凡组织班会活动,小凡没有完成作业,想退掉这项工作。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情景二中小凡应该积极主动组织班会。论据: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第一步:读题,提炼材料核心观点。情景三观点:小凡在放学路上,网吧老板热情邀请他进去玩。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情景三中小凡应该拒绝。论据: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7.(22-23七年级下·北京西城·期末)【法律在我们身边】案例回放2020年5月,家住三楼的徐某与王某因言语不和发生争执,徐某从厨房拿出一件利器抛掷楼下……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明确了“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的原则。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第一款:“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1)从上述材料中,能够感受到法律有怎样的特征?请简要说明。(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法律的作用。(3)请运用所学知识或观点,编制一条杜绝高空抛物的宣传语。【答案】(1)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国家强制力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法律具有强制性,是靠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2)①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②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也为我们批评、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③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随着法制建设的推进,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3)调节情绪很重要,高空抛物是犯罪。【分析】考点考查:法律作用、法律特征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法治观念(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法律的特征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人民法院对徐某涉嫌高空抛物罪依法公开审理,最终,徐某被判有期徒刑和罚金→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具有强制性,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可依据教材知识作答。(3)本题考查宣传标语,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即可。8.(22-23八年级下·北京通州·期末)法治建设关乎你我。材料一

盘点2021年我国实施的部分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材料二

感受2021年数据里的法治中国。人民法院审结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等犯罪案件9.2万件,维护互联网安全。人民法院审结涉及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消费、社会保障等案件154万件;审结高空抛物、偷盗窨井盖等犯罪案件296件。人民法院设立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和6个巡回审判点,全国法院设立2181个少年法庭;会同全国妇联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3356份。人民检察院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3.4万人。持续加大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力度,起诉1.4万人。人民检察院督促查处假冒伪劣食品48万千克、假药劣药1448千克。……--摘自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法治建设关乎你我。【答案】①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②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④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⑤未成年人的生存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分析】考点考查:法律离不开生活、法律保护未成年人能力考查:分析说明能力核心素养:法治素养【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法治,需要运用法律离不开生活、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2021年我国实施的部分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可链接的“为什么生活离不开法律”关键词②:人民法院设立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和6个巡回审判点→可链接的“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9.(22-23八年级下·北京海淀·期末)李明有两个烦恼,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他解决。烦恼一

2020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节选)第十八条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及时排除引发触电、烫伤、跌落等伤害的安全隐患……第七十条……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保管……(1)看到这样的规定,李明说:未成年人保护法,到底是保护我们,还是约束我们?请谈谈你的看法。烦恼二

李明家的邻居小刘在家不分昼夜地长时间练习钢琴,影响了他的正常休息。难以忍受的李明多次找到小刘沟通,但都没有解决问题。于是,李明准备在休息时间对隔壁邻居进行报复。(2)结合所学,请你谈谈如何劝导他们?【答案】(1)法律既规范着未成年人的行为,同时也保护着我们的生活;约束也是保护,法律对未成年人行为的约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法律保障。(2)针对小刘: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理解他人,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针对小陈:增强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用合法方式维护权益。【分析】背景材料: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考点考查:法律作用、依法办事。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解析】第一步:审设问。(1)本题考查对李明观点的认识,运用法律作用的知识来说明。(2)本题考查对材料中人物的劝导,运用依法办事的知识来说明。第二步:审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小题1有效信息:未成年人保护法,到底是保护我们,还是约束我们→可联系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小题2有效信息:小刘在家不分昼夜地长时间练习钢琴,影响了他的正常休息→小刘没有正确行使权利,没有做到换位思考李明准备在休息时间对隔壁邻居进行报复→李明没有依法维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题1得分点:法律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小题2得分点: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用合法方式维护权益10.(22-23七年级下·北京延庆·期末)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为未成年人设置了“六道”保护防线。第七十条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第三十九条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法律在对未成年人成长中的作用有哪些?(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答案】(1)法律对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的规定,表明法律对未成年人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学校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人进行依法处理,既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行为的规范,又体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同时说明规范本身也是保护;法律对未成年人的规定,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准绳、指引和教育人向善,也为评判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2)进行宪法宣誓,有利于增强宪法意识,在内心深处尊崇宪法、法律;有利于树立法治意识,运用法治思维、法治理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遵守和服从法律。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法治意识等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分析作答。(1)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联系教材知识,从法律对未成年人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对未成年人的行为的规范,又体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准绳、指引和教育人向善等方面作答即可。(2)本题考查树立法治意识。联系教材知识,从有利于增强宪法意识;有利于树立法治意识。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等方面作答即可。11.(22-23七年级下·北京通州·期末)某中学以“与法同行”为主题开展校园法治宣传周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我能列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都离不开法律。(1)写出两部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名称(不得重复试卷中出现的法律名称)。【我会分析】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但是有些家庭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却存在监护缺失、暴力、纵容、溺爱等情况。为此,我国就家庭教育专门立法,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该法于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应当承担的责任。(2)《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制定和通过说明了什么?【我们倡议】倡议书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青少年不仅是法治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法治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作为一名法治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学会与法同行,在生活中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所学知识,为同学们拟定的倡议书补充三条具体做法。【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①我国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③有利于加强家庭保护。(3)①树立法律意识。②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③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分析】考点考查:生活离不开法律、保护未成年人、法律的特征、依法办事。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解析】(1)本题要求写出两部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名称,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保护未成年人、法律的特征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有些家庭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却存在监护缺失、暴力、纵容、溺爱等情况→可链接国家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关键词②: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可链接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键词③: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可链接加强家庭保护。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本题要求回答如何做到与法同行,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12.(22-23七年级下·北京顺义·期末)为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某校七年级组织学生参加“法律在我心中”宣传教育月活动。七年级(2)班的同学搜集了一些法律和生活的材料。让我们积极参与,与法律同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八条规定,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并说一说你的理由。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六部门联手集中整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将重点对未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和打赏服务等方面要求的网络游戏企业或平台进行全面整治,对未采取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措施的予以限期整改。进一步推动网络直播和视频平台开发使用青少年网络防沉迷模式;完善实名认证、功能限制、时长限定、内容审核、算法推荐等运行机制;对于不良网络社交行为,依法依规采取关闭群组、关闭账号等处置措施。(2)上述材料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实施了哪些方面的保护?(3)请你对有沉迷网络、疯狂打赏主播行为的同学说几句话。【答案】(1)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辨别是非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关乎人类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2)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3)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会影响我们的学业,不利于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解析】本题借助七年级(2)班的同学搜集了一些法律和生活的材料,考查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法治意识等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分析作答。(1)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理解和认识。依据教材知识,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不成熟、未成年人生存和发展关乎人类未来等角度作答。据此解答即可。(2)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四道防线。依据材料,“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六部门联手集中整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这体现了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对于不良网络社交行为,依法依规采取关闭群组、关闭账号等处置措施”体现了司法保护。据此回答即可。(3)本题考查法治观念认识和理解,考查知识运用能力。联系教材知识,从沉迷游戏、疯狂打赏主播影响学习、树立法治意识等方面作答。13.(22-23七年级下·北京房山·期末)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了解法律常识】材料一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材料二

2020年以来,中央追逃办深入开展“天网行动2020”。据统计,截至6月30日,追逃追赃“天网行动2020”行动共追回外逃人员589人,其中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152人。这一组沉甸甸的数字见证了追逃追赃工作的步履铿锵、捷报频传。(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法律的哪些显著特征?【助力法治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怎样助力“法治中国”建设?【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材料二反映了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发自内心的认可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和服从法律,将法治精神铭刻在我们心中;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己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我们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法治观念等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分析作答。(1)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联系教材知识,材料一“全国人大三次通过《民法典》”反映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材料二“天网行动2020”反映了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据此作答即可。(2)本题考查树立法治观念。联系教材知识,从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我们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等方面作答即可。14.(22-23七年级下·北京海淀·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海淀区某中学以“与法同行”主题开展校园法治宣传周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我能列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1)写出两部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名称(不得重复试卷中出现的法律名称)。【我会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该法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应当承担的责任。2022年2月9日,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未成年人案件中,针对其父母监护不力的情况,依据《家庭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发出全市首份《家庭教育令》,督促被告人父母积极履行家庭教育和监护职责。(2)结合上面展板中的内容,说明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我们倡议】倡议书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青少年不仅是法治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法治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作为一名法治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学会与法同行,在生活中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同学们拟定的倡议书补充三条具体做法。【答案】(1)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①学法,懂法,树立法治观念;②自觉守法,法律规定的一定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③学会用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分析】考点考查:法律的特征、树立法治意识等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1)本题考查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名称,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法律的特征的有关知识,从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未成年人案件中,针对其父母监护不力的情况,依据《家庭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发出全市首份《家庭教育令》,督促被告人父母积极履行家庭教育和监护职责→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本题考查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的要求,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15.(22-23七年级下·北京房山·期末)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10月17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已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改有许多亮点。【知悉法的亮点】【亮点1】【亮点2】【亮点3】关爱呵护“留守儿童”,细化监护人监护职责。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加强监管防止沉迷。强化学校“防线”,向校园欺凌说不。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外出务工等原因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完全履行监护职责的,要求其委托具有照护能力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代为照护;无正当理由的,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照护。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1)“三个亮点”分别涉及对未成年人哪方面的保护?【感受法的关爱】第七十条……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2)看到这样的规定,有同学产生疑惑:未成年人保护法,到底是保护我们还是约束我们?请你帮他答疑解惑。【答案】(1)家庭保护、网络保护、学校保护。(2)示例:法律既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同时也保护着我们的生活。约束也是保护,法律对未成人行为的约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人的合法权益,为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法律保障。【解析】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法律的作用等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分析作答。(1)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依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关爱呵护“留守儿童”体现家庭保护、“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体现网络保护、强化学校“防线”体现学校保护。据此作答即可。(2)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联系教材知识,从法律既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同时也保护着我们的生活。约束也是保护,为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等方面作答即可。16.(22-23七年级下·北京海淀·期末)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增设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专章,增加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增设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从业人员准入资格制度等内容,条文从72条增加至132条。第一百二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及相关条款,说说法律有哪些特征。第七十条

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2)上述规定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小海疑惑地说:“未成年人保护法不是保护我们的嘛,为什么还要约束我们呢?”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小海的问题。【答案】(1)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也受到法律的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这一规定有利于保护学生视力,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其实也是一种保护。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法律,如果有必要携带手机,也应该遵守学校关于手机管理的规定。【解析】本题以材料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主要涉及法律的特征,法律作用等相关知识。(1)本题考查法律特征。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未成年人保护修改的相关条款体现了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法律具有规范公民,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因此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使用智能产品情况有利于保护学生视力,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规范我们行为,自觉遵守法律规范,遵守学校关于手机管理规定。17.(22-23七年级下·北京大兴·期末)【分析情境,发表见解】情境一

学校要举行运动会,体育委员组织同学们报名接力赛,前三棒已经确定了合适的人选,最后一棒小强和“我”都想参加,但班委把这个机会给了小强,“我”成了替补队员。“我”越想越不服气,“我”和小强的短跑速度不相上下,凭什么“我”就不能当正式队员呢?(1)运用集体的有关知识,提出你的建议并说明理由。情境二

进入初中快一年了,“我”结交到了两个特别投缘的朋友,我们经常一起学习、打球、听音乐,偷偷地自称为“校园三剑客”。如果我们当中有人生病,另外两个人会主动的把课堂笔记、作业记录进行分享;当然我们也有小秘密,每当参加班级的志愿者活动时,我们会偷偷地躲在某个角落里一起玩手游,好好地过把瘾。(2)结合所学知识,对“校园三剑客”的行为进行点评。情境三

13岁的中学生小斐驾驶电动车带着一名同学,在机动车道上闯红灯,撞上一辆正常行驶的小轿车。两人摔倒,因为没有戴头盔,两人均受伤被送医救治。交警依照有关法律针对这起事故判定,骑电动车闯红灯的学生全责,他还须承担轿车的维修费用。小斐的同学小吴说:“我国对未成年人有特殊保护,这样的判定不公平!”(3)结合材料,对小吴的说法进行评析。【答案】(1)作答一:“我”接受班委决定,调节好心情,承担替补队员的职责,积极投入到训练中。理由:①集体规则与我们的某些个性化需要之间存在矛盾甚至冲突;②面对冲突,个人意愿应当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③正视自身的不足,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这样做有利于增强集体的凝聚力,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作答二:“我”不接受班委决定。可以和班委、小强建议,在班委的见证下,“我”和小强进行比赛,根据比赛结果确定谁成为第四棒的正式队员。理由:①坚持集体主义,也要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②这样做有利于个人意愿的充分表达,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③有利于为集体挑出更适合的人选,获得更好的集体荣誉。(2)①“校园三剑客”是集体中的小群体现象。“校园三剑客”互相帮助的行为是值得提倡的,在小群体中,我们与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互学共进。②“校园三剑客”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是错误的。(或者:“校园三剑客”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是缺乏集体观念的表现,是错误的。)③我们要正确处理小群体和集体之间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3)小吴的说法是错误的。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未成年人既受到法律的保护,又受到法律的约束。小斐是未成年人,不具备驾驶电动车的资格,且带人、未戴头盔、机动车道上闯红灯,多种违规违法的行为导致其撞上正常行驶的轿车,理应承担其违法造成的后果。我们中学生应遵守规则,文明出行!【分析】考点考查:正确认识节奏与旋律、小群体、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法治意识、健全人格【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节奏与旋律的有关知识,从认知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我”和小强的短跑速度不相上下,最后一棒班委把这个机会给了小强不,我不能当正式队员→可链接接受班委决定,承担替补队员的职责,积极投入训练+集体规则与我们的某些个性化需要之间存在矛盾甚至冲突的做法、作用。关键词②:“我”和小强的短跑速度不相上下,最后一棒班委把这个机会给了小强不,我不能当正式队员→可链接不接受班委决定,“我”和小强进行比赛,公平竞争+维护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