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他是一员武将,戎马一生,满心想的都是收复失地;
他是一名词人,笔耕不辍,魂牵梦萦的还是收复失地。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来看看他是怎样抒发他那满腔的爱国情的!情境设置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题目解读
京口
北固亭
怀古
京口:古城名,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即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又名北固楼,今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怀古:怀古题材的诗词。怀古诗的结构:临旧地——思古人、忆古事——抒已怀。怀人伤己型怀古伤今型理性反思型①对比失落《赤壁怀古》②同病相怜《蜀相》③昔盛今衰《乌衣巷》④物是人非《石头城》⑤借古讽今《桂枝香》⑥理性反思《赤壁》内容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秆,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豪放词派的杰出代表,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后被主和派排挤,42岁被免职退居江西上饶的带湖。其词书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有将相之才而不能施展,将一腔忠愤寄于词间。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笔法气势雄健、慷慨苍凉,意境深沉。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病逝后追赠少师,谥号“忠敏”。知人论世——知作者
南宋的统治集团偏安江南,对金一味求和妥协,无心收复失地。当时韩侂胄把持朝政,为巩固自己的地位,企图用北伐中原来提高自己的声誉。他想借用抗金派代表人物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
1204年,辛弃疾被起用担任镇江知府(时年66岁。两年后去世),镇江古名京口,素来是军事重镇,处于抗金前线。辛弃疾支持北伐,但认为要做好充分准备,不能草率行事。不仅不接受,反而对他产生疑忌,辛弃疾被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时离他渡江南归已43年了,当他登临北固亭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想起自己青年时期的战斗生活时,满怀悲愤而写下了这首词。知人论世——知背景提示:注意朗读节奏和重音。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跟读全词,体会情感xièxūbì用典定义:凡诗文中直接或间接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化用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作用:使诗词言简义丰、含蓄蕴藉、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言近而旨远,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知识卡片品读典故,体会情感鉴赏诗歌典故步骤
①找出诗中用典的地方。
②查清、理解诗歌所用典故的出处及含义。
③结合诗歌的中心思想分析诗人用典的意图,即他想通过典故表达什么思想或感情,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答题模式:
①明确手法:用典。
②用了……的典故或化用了……的诗句。
③写出了……或表达了……感情。
④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使文辞典雅,言简义丰,耐人寻味。方法指导思考:辛词善于用典,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思古人”“忆其事”。他想到哪些历史人物和他们的哪些历史故事,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明确: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五个典故品读典故,体会情感品读典故,体会情感思考:词人登临北固亭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
和
两个历史人物,结合诗句分析借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孙权刘裕孙权刘裕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仰慕、推崇英雄不在,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对英雄的仰慕,对英雄功绩的向往借古抒怀,表达了自己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渴望(抗金北伐、收复中原失地的渴望)齐背上阙补充:曾经在南京建都的孙权。他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略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补充: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的小街巷,却讨伐桓直,平定叛乱。他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山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刘裕是在贫寒、势单力薄的情况下逐渐壮大的,以京口为基地,取代了后晋政权,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故土。思考:同样是帝王,而南宋王朝是怎样的呢?品味典故的用意。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提示: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饮酒作乐,夜夜笙歌,忘记了国仇家恨,不思复国还乡,置千百万中原百姓于不顾。品读上阕,思维提升讽刺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屈辱求和、昏庸无能。借古抒怀,表达了自己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渴望(抗金北伐、收复中原失地的渴望)上阕小结
词的上阕主要是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昏庸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爱国情怀。用典仰慕英雄讽刺当局历史人物化用诗意刘裕孙权
刘禹锡《乌衣巷》怀古伤今怀人伤己刺南宋苟安叹英雄无觅向往英雄业绩表达抗金决心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刘义隆霍去病拓跋焘廉颇思考:下阕用到了哪些典故?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品读典故,体会情感齐背下阙典故①:宋文帝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作者用典用意
借古讽今典故②:霍去病
远征匈奴,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得胜而还。品读典故,体会情感思考:下阕用到了哪些典故?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宋文帝刘义隆(刘裕之子)。他曾三次北伐,都没有成功,特别是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最后一次,失败得更惨。他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反而招致北魏拓跋焘大举南侵。吓得宋文帝亲自登上建康幕府山向北观望形势。
宋宁宗继位(1200年)后,韩侂胄受到重用,韩侂胄企图通过伐金立一场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当时,朝野上下笼罩在一片北伐的气氛中。但军事上的准备显然不足,特别是缺乏将领,此时已经65岁的辛弃疾看得十分清楚,虽然自己表面上得到韩侂胄的重用,调防京口,但韩侂胄并未充分相信自己。
辛弃疾忧国愤时,渴望收复失地而又反对草率冒进。运用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大败的典故,旨在借古讽今,对想草率北伐的韩侂胄的警告,对南宋主和派的不满和讽刺,对明君的企盼,以及自己收复中原的决心。背景链接分析典故3
佛狸是拓跋焘的小字,“佛狸祠”是元嘉年间宋文帝北伐失败,北魏太武帝拓拔焘追击王玄谟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后佛狸祠成为异族侵略者成功的象征。辛弃疾写此词时,扬州和佛狸词均已被金占领。
“佛狸祠下”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作者心情沉重,担心人们忘却历史,安于异族统治,正是:叹朝廷无能,悲百姓松懈。怀古伤今作者用典的用意:品读典故,体会情感思考:下阕用到了哪些典故?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暗含了词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对南宋统治者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佛狸祠
拓跋焘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思考:把回忆中扬州一带的战火和眼前佛狸祠的红火两个场景放在一起,是用了什么手法?其意图是什么?这是一组鲜明的对比一方面作者牢记民族的灾难;一方面看到金已安稳的统治着北方,那里的人们也安于现状;这样就突出地表明,人们已忘了国耻,苟且偷安,已无心收复中原,也强烈地抒发出作者对个人命运,特别是国家前途的深沉的悲哀、忧虑,对南宋王朝腐败无能的不满。技巧探究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
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兵攻打赵国,赵王有意起用,遣使问讯。廉颇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能战。使者受廉颇政敌郭开贿赂,回来谎报赵王说:“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罢。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借古抒怀,以廉颇自比,虽64岁仍想为国效力,但也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
靠谁问,还有谁会来问,廉颇尚有问的人,自己连问的人都没有。抒发了自己虽有北伐抗敌远大抱负,却不被重用,壮志难酬的悲愤。这正是全诗的主旨。分析典故4品读典故,体会情感思考:下阕用到了哪些典故?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怀人伤己同病相怜下阕小结用典爱国情怀壮志难酬词的下阕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悲愤情感。刘义隆霍去病拓跋焘廉颇思考:词中用典之处颇多,有无堆砌之感,为什么?
用事是用典的一种,即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借古讽今)。辛词中用典很多,却无堆砌之感,因为内容大多与作者的政治态度和个人遭遇有关。
上片借历史人物书写自己的抱负,下片一开始就是令人沮丧的历史图画,使人回溯历史,意在汲取教训,不打无准备的仗。最后用廉颇思赵一事,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用它来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
综观全词,用事虽多,然而抒情的脉络清晰,
都体现了辛弃疾的爱国激情。这首词就是一位暮年英雄的叹息:一叹世无英雄;二叹治者无能;三叹怀才不遇;四叹老大无成。使用典故,格调沉郁,悲壮苍凉,词风豪放。正如明代杨慎在《词品》中所评:“辛词当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第一。”探究积累:关于用典总结归纳,把握主旨
作者登上镇江的北固亭,面对大好河山,想到祖国的北方仍然沦陷在敌人之手,想到韩侂胄等人并不想真正肩负起抗敌复国的重任,于是怀古伤今,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上片:大好河山历史人物孙权刘裕感叹时无英雄政府无能物是人非下片:三个典故刘义隆惨败拓跋焘筑行宫廉颇不被重用抒发正确抗金救国不满朝廷壮心不已壮志难酬临古地忆古事抒己情总结归纳,梳理结构借古讽今1.运用典故——借古讽今2.对比英雄业绩——可悲现实刘裕——刘义隆扬州路——佛狸祠廉颇——自己总结归纳,梳理技巧豪放的相同点时空特点意象特点人物特点修辞特点比较《念奴娇》与《永遇乐》作为豪放词的异同点在宏阔的空间背景之下展开“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千古江山”,异时间宏阔、有力度、有力量美:名胜古迹“大江”“惊涛”“金戈铁马”有宏大志向的英雄人物……用典:周瑜、孙权、廉颇……夸张:乱石穿空、气吐万里如虎比喻: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气吐万里如虎借代:樯橹、金戈铁马对比、衬托:周瑜与自己对比、小乔衬托周瑜,孙权、刘裕、霍去病与刘义隆对比思维提升不同点苏词中抒情多直抒胸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风格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中抒情多与典故结合,风格显得含蓄、蕴藉、激愤、沉郁。苏
辛
词
比
较
词到苏轼手里进一步扩大了题材和意境,建立起豪放的词风。但豪放词到辛弃疾手里才臻于完善而达到高潮。
苏轼的词:具有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襟,形成了豪放而飘逸的风格。
辛弃疾的词:既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感情,跃跃欲试的雄心,又表现出深沉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悲愤,形成了豪放而沉郁的风格。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
,
,
。
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
,
,
。3.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体育教学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场地有偿使用合同书(合同版本)
- 《VB结构化程序设计》课件
- 2024专线接入合同(示范合同)
- 小学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 2024城区道路常年花卉布置项目合同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精细有机合成》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管理沟通》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有机产品认证标志使用许可合同
- 2024家装装修施工合同范本
- 儿科对桡动脉采血失败原因分析品管圈鱼骨图柏拉图
- 初中校长培训总结
- 管理能力评估表(10项能力,等级区分)
- 吊装施工记录
- 事故车辆查勘与定损习题答案-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 科学的转折四部曲:薛定谔的猫巴甫洛夫的狗斐波那契的兔子宇航
- DTⅡ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托辊)
- 圆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 唐诗中国文化应用文专题高考英语作文复习专项
- 幼儿园小班课件:《神奇汽车》
- 水平井钻井完井设计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