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30文言文中的文言句式:文言文翻译【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译文: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我就敢用(这件事)来麻烦办事官员。B.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译文: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C.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译文:百姓都认为大王喜爱羊(而舍不得用牛),而我确实知道您是于心不忍。D.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译文:依照牛体的自然结构,击入大的缝隙,引刀进入(骨节间)的空处,(这样做是)因为牛有着它本来的样子啊。2.下类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A.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译:凡是长安城里(种树)以观赏游览的有钱有势的人家以及种树卖果的人。B.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译:立即要谋杀单于,还有什么比处死更重的刑法呢?应当都叫他们投降。C.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主意还没有拿定,(赵王想要)寻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但是)没有找到。D.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译: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曾皙)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为政的才能不同。”B.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必理会细枝末节,行大礼不用回避小的责备。C.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没有缘由(与您)见面,我内心不胜仰慕至极。D.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我不能早些任用你,现在事情紧急了才来求助你,是我的过错。4.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文:抬头看浩大的宇宙,低头看繁多的物种,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是快乐啊!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译文:本来就知道一旦有人死去,活着的朋友就会觉得人生空虚荒诞。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译文:因此我一一记下当时参加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即使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引发感怀的情致应当是一样的D.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译文: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况且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都会走到尽头。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孰与君少长——谁和您比较年龄大小B.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寻常的老师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防备其他盗贼的进进出出以及意外的情况发生。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6.下列各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越过别国而把远的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C.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我追求的是天道,超过技术了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之所以派遣把守函谷关的人,是为了特别要防备盗贼进出7.下列各项中,对《论语》《孟子》中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A.“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孟子认为君子对于万事万物的爱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表达方式也因对象的不同而不同。B.“君子不器”,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要担当治国安邦之重任,需要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能只局限于某个方面。C.“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孔子认为不能奉行中庸之道,就应该采取狂妄冒进或者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谈的是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君子只追求义,反对为个人谋利益,而小人只追求个人利益,无义可言。8.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有误的一项是()A.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不伤害动物,(再推广到人,)这就是行仁政的方式啊!B.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就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怕不足,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C.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D.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译文:却听信小人的谗言,要杀有功劳之人,这是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啊!9.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告发(他)。)B.今之从政者殆而!(当今从政的人岌岌可危了!)C.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他们)一起来从事改革了。)D.吾已矣夫!(我这一生怕是不行了吧!)10.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A.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B.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没有人了解自己,那就自己停止了吧。)C.果哉!末之难矣。(好坚决啊,没有办法诘难他了。)D.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路走不通,早就知道了。)11.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A.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实践仁德,完全靠自己,难道还要靠别人吗?)B.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如果由大臣来执行国君的命令,三代的希望就不会落空。)C.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努力去探求得知。)D.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敬父母,照顾弟弟,那难道不是践行仁道的关键?)12.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A.子曰:“必也正名乎!”(孔子说:“那一定得有正当的名义吧!”)B.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即使有粮食,我能吃得到吗?)C.三年之丧,期已久矣。(服丧三年,我已经期待很长了。)D.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乐呀乐呀,难道钟鼓能开口说话吗?)1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与败的次数,存与亡的道理。B.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雄厚是你的薄弱啊。C.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女子沉溺于爱情,不可以解脱。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猪狗吃人却不知道检查。14.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情感,但我的报告申诉不被准许。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C.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我忍受着屈辱苟且活下来,陷身于污浊的监狱之中却不肯死的原因,是遗憾我内心想做的事尚未完成,如果平庸地死了,文学才华就不能在后世显露。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每当看到前人兴发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一样相和,未曾不对着前人文章叹息哀伤,但在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1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古人之所以不轻易对大夫施刑,应该就是这个缘故。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背负青天而不能够阻遏它,然后才图谋飞向南方。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人不可不心胸开阔、意志坚毅,因为责任重大并且道路遥远。D.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谦逊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并坚信自己能够成功。16.下列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来是一世的英雄啊,现在又在何处呢?C.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江水是这样不停地奔流,但其实没有流走。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17.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翻译: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远代祖先,自然会使得百姓归于忠厚老实。B.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翻译:平时的生活起居要端庄恭敬,办事情的时候严肃认真,对待他人要忠诚。C.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翻译: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典籍,用礼仪来约束自己,也就能不违背君子之道了吧。D.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翻译: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守信用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越多越好。18.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B.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学习的人一定要有老师。C.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D.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我已经做了这篇志,五年后,我的妻子从娘家回来。1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所以无须作战但强弱胜负已决定了。以至于发展到颠覆的结局,事理本来应该这样。B.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瞻仰回顾(这些)旧日时光,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似的,让人放声痛哭而不能自已。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却不知道检点,路上出现了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灾民。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依靠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失去自己的同盟者,是不明智的。20.下列对原文句子的翻译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依照着牛的天然结构,(用刀)击入大的缝隙,顺着空处进刀,因为牛的生理结构本来就是这样。②族庖月更刀,折也。一般厨师每月换刀,是因为他用刀砍断骨头。③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楼阁)像蜂房,像水涡,矗立着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④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钉头发出点点的光亮,(这些光点)比露天谷仓里的谷粒还要多。⑤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但是如今士卒们被困在此地,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战斗的过失。⑥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我听说汉王用很多钱财,万户封邑悬赏征求我的头颅。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⑥21.下列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译:所以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蠢。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译: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基绳,用火烘烤使之弯曲,把(它)制成车轮,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是火烘烤使它变成这样的。C.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译:于是,我们喝着酒,感觉快乐极了,边敲着船舷边唱起歌来。歌词唱道:“桂木做的棹啊,木兰做的浆,(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我心里想得很远啊,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D.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线异色,须臾成五采。译: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都是云雾弥漫,逐渐看见云中几十个白的像骰子一样立着的是山峦,天边云彩有一条奇异的颜色,片刻之间就变成五光十色的彩霞。22.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理解:质朴超过了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了质朴就会虚饰浮夸B.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理解:近可以运用《诗》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它来侍奉君主C.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理解: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探究事物的原理D.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老子第六十四章》)理解:因此无论是圣人想要的或不想要的,他都不会把难得的货物当作珍宝23.下列组合中,所有翻译全正确的一项是()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译文: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钳子,不是蛇和鳝鱼的洞穴(它)就没有藏身的地方,(它)用心过于浮躁了。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译文: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只是)像这样罢了。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译文:如果从那变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那么万物与我们一样都是无穷无尽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④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译文:等到已经上山,看到青山上覆盖着白雪,就像在南面的天空中的明亮的烛光。望着夕阳照着城郭,汶水、徂徕山像画卷一样,而半山停留的雾气像(白色)衣带的样子。⑤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译文: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能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能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个缘故吧?⑥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译文:何况我与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以鱼虾作伴,以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⑤⑥24.对下列句子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深则厉,浅则揭——水深就提起衣裳过河,水浅就穿着衣裳过河。B.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我颜回即使不够敏捷,也愿意照这些话去做。C.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礼呀礼呀,难道仅仅是指玉帛之类的礼物说的吗?D.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尊敬办事的人并恪守信用,节约用度并惠爱人民。25.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B.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C.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D.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26.下列各项对句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夫子说的话,让我的内心产生了伤感。B.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哪有仁爱的人统治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C.奚暇治礼义哉?——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D.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不服从约束、行为不端的事,没有不做的了。27.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君子痛恨那种避而不说自己想要那样却一定要另找借口的做法。B.庭中始为篱,己为墙,凡再变矣。——庭院中先是扎上篱笆,不久又砌成了墙,一共变动了两次了。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用来纵目游赏,舒展胸怀,完全可以尽享视听的快乐,相是可以快乐的。D.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苍苍茫茫,或许是它真正的颜色,还是因为太远太高,看不到它的尽头呢?28.“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的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的情景。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罗绍威,字端己。父宏信,自举为魏州节度使。朝廷因而命之,寻正授旄钺。其后,宏信累官至检校太尉,封临清王。光化元年八月,薨于位。绍威袭父位为留后。绍威形貌魁伟,有英杰气,工笔札,晓音律。性复精悍明敏,服膺儒术,明达吏理。好招延文士,聚书万卷,开学馆,置书楼,每歌酒宴会,与宾佐赋诗,颇有情致。当时籓牧之中,最获文章之誉。下笔成文,虽无藻丽之风,幕客多所不及。初,至德中,田承嗣盗据相、魏、澶、博、卫、贝等六州,召募军中子弟,置之部下,号曰“牙军”,皆丰给厚赐,不胜骄宠。年代浸远,父子相袭,亲党胶固,其凶戾者,强贾豪夺,逾法犯令,长吏不能禁。绍威惩其往弊,虽以货赂姑息,而心衔之。绍威嗣世之明年正月,幽州刘仁恭拥兵十万,谋乱河朔,进陷贝州,长驱攻魏。绍威求援于太祖,太祖遣李思安援之,大败之。自是绍威感太祖援助之恩,深加景附。绍威见唐祚衰凌,群雄交乱,太祖兵强天下,必知有禅代之志,故倾心附结,赞成其事,每虑牙军变易,心不自安。乃定计图牙军,遣使告太祖,求为外援,半岁方平。不数月,复有浮阳之役,绍威飞挽馈运,自鄴至长芦五百里,叠迹重轨,不绝于路。又于魏州建元帅府署,沿道置亭候,供牲牢、酒备、军幕、什器,上下数十万人,一无阙者。及太祖回自长芦,复过魏州,绍威乘间谓太祖曰:“邠、岐、太原终有狂谲之志各以兴复唐室为词王宜自取神器以绝人望天与不取古人所非太祖深感之。及登极,加守太傅、兼中书令,赐号扶天启运竭节功臣。会绍威遘疾革,遣使上章乞骸骨,太祖抚案动容。顾使者曰:“亟行语而主,为我强饭,如有不可讳,当世世贵尔子孙以相报也。”仍命其子周翰监总军府。及讣至,辍朝三日,册赠尚书令。(节选自《旧五代史·罗绍威传》)2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邠、岐、太原终有狂谲之志/各以兴复唐室为词/王宜自取神器/以绝人望/天与不取/古人所非/太祖深感之B.邠、岐、太原终有狂谲之志/各以兴复唐室为词王/宜自取神器/以绝人望/天与不取/古人所非/太祖深感之C.邠、岐、太原终有狂谲之志/各以兴复唐室为词/王宜自取神器/以绝人望天/与不取/古人所非/太祖深感之D.邠、岐、太原终有狂谲之志/各以兴复唐室为词王/宜自取神器/以绝人望天/与不取/古人所非/太祖深感之3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封,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名号等赐给臣子。同《六国论》“封天下之谋臣”意义相同。B.禅代,指帝位的禅让和接替。实际是假借禅让之式,完成此姓与彼姓之间的君臣易位。C.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请求退职,使骸骨归葬故乡,与“告老”“乞身”意思相近。D.册赠,以册书对死者追加封赐,与文中“赐号”一致,都是臣子死后被朝廷赐予谥号。3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罗绍威很受皇帝器重。太祖即位,他被加封官职,赐予封号;讣告传来,太祖停止上朝三日。B.罗绍威文思敏捷,下笔成文,朴实无华颇有韵致,幕客大多难以企及,在节度使中最受赞誉。C.罗绍威知恩图报。在太祖帮助下清除了逼迫自己的牙军,后为感念太祖援救之德,辅佐太祖。D.罗绍威才能出色。能洞察风云,劝太祖夺取国家政权;能五百里外运粮,保证京师粮草供给。3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绍威惩其往弊,虽以货赂姑息,而心衔之。(2)亟行语而主,为我强饭,如有不可讳,当世世贵尔子孙以相报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厓门①吊古记[明]方良永弘治甲子春二月丙午,予出按海北,取道新会县。县官属谒既,予进知县罗侨,语之曰:“厓山之事,千古痛愤。办香敬吊,行与子偕。”乃具牲帛,僦民舟习海行者以行。夜二鼓,乘汐出港口,风静波平。天未明抵岸。启篷窗,东视厓门甚迩,景色曚曚未辨。登岸,典祠者逆于道左。少顷至祠下,达观殿宇碑亭,考其营建颠末。中祀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公,两庑皆祀同时死节诸臣。其额与祭,则皆上请于朝,得旨俞允者也。观礼毕,易便服,穿丛薄间,从西上直至山巅。转顾后山苍翠,亭耸如扆;环视左右山,逶迤盘踞,如虎伏龙行,水绕其势如弯弓。隔岸诸峰②层叠,秀丽如画。较以形胜,此亦足恃,而顾不能救国之亡,岂地势无与于人事;抑天命已去,非此所能胜欤?悄然而退。予回舟次,伫立岸上,见水鸟飞鸣而下上,渔歌互答于两涯。追思往事,黯然伤怀。徘徊间,典祠者曰:“前有奇石可往观。”予遂乘小舟径诣石处,蹑磴仰视,巨石如屏。屏石有刻,已磨灭不可读。顾问典祠者,云旧有大刻“元柱国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近巡按广平徐公瑁易刻曰:“宋丞相陆秀夫太傅张世杰死事于此。”今石长字没矣。予窃论弘范宜不足责。宋之执政,以国与人,如弃遗余,恬不知恤。非得二公振起其间,天理民彝③,或几乎息。彼弘范犹元臣也,何足深咎。况二三公之名实,昭然史册间,当与日月争光;区区摩崖④,胡能轻重,而必与之较争哉!因与罗尹论厓山事:谓当宋室播迁之时,三公非顾命大臣,皆无与国休戚存亡之义,即使不死,亦无敢非之者。今其孤忠大节乃出于寻常之所不料此所以尤使后人追思景慕不容但已也。祠有田三顷余,乃知县割废寺遗业所充。又山故无虎豹,居民素不为盗,巡司虽设,频年无捕获功。天既薄暮,予独坐舟中,感今念昔,屡就枕而不成寐。既竣事,咸曰:“自有厓山之行,天日无此晴霁,风波无此平妥也。”(选自《方简肃文集》卷五,有删节)[注]①厓门:即崖山,位于广东新会南大海中。南宋末,宋军与张弘范统帅的元军在此决战,宋军全军覆没,张世杰、陆秀夫等大臣及宋少帝赵昺殉国,宋亡。②扆(yǐ):屏风。③民彝:人伦。④摩崖:在山崖上书刻文字。3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其孤忠/大节乃出于寻常之所不料/此所以尤使后人追思景慕/不容但已也B.今其孤忠大节/乃出于寻常之所不料此/所以尤使后人追思/景慕不容但已也C.今其孤忠大节/乃出于寻常之所不料/此所以尤使后人追思景慕/不容但已也D.今其孤忠/大节乃出于寻常之所不料此/所以尤使后人追思/景慕不容但已也3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记:古代文体,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感情或见解。B.甲子: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的一个,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C.顾命大臣:是指帝王临终前托以治国重任的大臣,顾命大臣的才能、品德一般都是文官中的翘楚。D.简肃:作者的谥号,在此语境中是以谥号来命名其文集。同样的命名方式还有《临川先生文集》。3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出京巡察途经新会,因感厓山之事而痛心悲愤,所以请新会知县陪同,置备祭品,渡海前往敬吊忠烈。B.作者登厓山之巅,看见群山蜿蜒,高耸如屏,流水环绕,势如弯弓,因此认为宋军覆灭在于未能据险坚守。C.祭祀后,作者伫立岸边,回想当年战事,不禁内心怆然。写眼前水鸟飞鸣,渔歌互答,意在以乐景衬哀情。D.作者认为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并无和国家共存亡的责任,即使他们活着,也不会遭到人们的指责非议。3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岂地势无与于人事;抑天命已去,非此所能胜欤?(2)予窃论弘范宜不足责。宋之执政,以国与人,如弃遗余,恬不知恤。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节选自《庄子·养生主》)37.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庖丁”的“庖”指厨师,即此人的职业,“丁”指壮年男子。B.“文惠君”即梁惠王,战国时魏国国君,“惠”是其谥号。C.《桑林》和《经首》分别为传说中商汤时和尧时的乐曲名。D.《庄子》现存33篇,作品形象论诵奇特,文风汪洋恣肆。3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承上启下,通过文惠君的赞叹和好奇,引出庖丁对解牛的见解,正面表现出庖丁解牛技艺的高超。B.文章先后用了三种反差鲜明的对比来进行说理:一为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一为庖丁与普通厨工的对比,一是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C.从“目有全牛”到“目无全牛”再到“游刃有余”,庖丁解牛的三个阶段启示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地实践,技艺就可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D.庖丁解牛的过程象征主观精神与客观外物从对立到融合的过程,在现实社会中,应像庖丁那样避开矛盾,顺应自然,才能保全性命,养护精神。3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2)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40.下列对文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顾炎武《与友人书》A.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B.久处一方则习染/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C.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D.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李默,字时言,瓯宁人。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嘉靖初,改户部主事,进兵部员外郎。调吏部,历验封郎中。真人邵元节贵幸,请封诰,默执不予。十一年为武会试同考官。屡迁浙江左布政使,入为太常卿,掌南京国子监事。博士等官得与科道选,自默发之。历吏部左、右侍郎,代夏邦谟为尚书。自正德初焦芳、张彩后,吏部无侍郎拜尚书者。默出帝特简,盖异数也。严嵩柄政,擅黜陟权。默每持己意,嵩衔之。会推辽东巡抚,列布政使张臬、谢存儒以上。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寻进太子少保。未几,复命兼翰林学士。给事中梁梦龙劾默徇私,帝为责梦龙。会大计群吏,默戒门下谢宾客,同直大臣亦不得燕见。嵩甚恨。赵文华视师还,默气折之。总督杨宜罢,嵩、文华欲用胡宗宪,默推王诰代,两人恨滋甚。初,文华为帝言余倭无几,而巡按御史周如斗以败状闻。帝疑,数诘嵩。文华谋所以自解,稔帝喜告讦。会默试选人策问,言“汉武、唐宪以英睿兴盛业,晚节用匪人而败”,遂奏默诽谤。帝大怒,下礼部及法司议。奏默偏执自用,失大臣体;所引汉、唐事,非所宜言。帝责礼部尚书王用宾等党护,各夺俸三月。而下默诏狱,锢于狱,默竟瘐死。时三十五年二月也。默博雅有才辨,以气自豪。有所恃,不附嵩。凡有铨除,与争可否,气甚壮。默既得罪,继之者视嵩父子意,承顺惟谨,吏部权尽失。隆庆中,复默官,予祭葬。万历中,赐谥文愍。(节选自《明史·李默传》)4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B.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C.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D.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4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员外郎是中国古代的官职,是在郎官的定员之外设置的职位。B.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由礼部主持,及格者称为进士。C.国子监是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D.瘐死,古代指犯人在监狱中因饥寒而死,后来也泛指在监狱中病死。4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默秉公持正,办事坚持原则。他担任吏部验封司郎中时,道士邵元节深得皇上信任,地位显贵,请求朝廷授予封赠的诰命爵位,但李默坚决不同意。B.李默才干突出,受到破格任用。他掌管南京国子监后,博士等官员可以参与科道官的选拔;他接任吏部尚书,改变了吏部多年来没有人由侍郎升任尚书的定例。C.李默刚正不阿,决不同流合污。他以气势力压严嵩的心腹赵文华,坚决抵制严嵩及其同伙结党营私,针锋相对的推举王诰担任总督职务。D.李墨正气凛然,招致奸党忌恨。赵文华谎报军情后,为了自保而诬告李默,皇上听信谗言,责成礼部及司法部门处置,礼部尚书王用宾将李牧定罪入狱。4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严嵩柄政,擅黜陟权。默每持己意,嵩衔之。(2)会大计群吏,默戒门下谢宾客,同直大臣亦不得燕见。45.李默能先后两次执掌吏部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八年,高祖东击韩王信余反寇于东垣。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阀、北阀、前殿、武库、太仓。高祖还,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高祖乃说。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刘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十年八月,赵相国陈豨反代地。上曰:“豨尝为吾使,甚有信。代地吾所急也,故封豨为列侯,以相国守代。今乃与王黄等劫掠代地!代地吏民非有罪也,其赦代吏民。”九月,上自东往击之。至邯郸,上喜曰:“豨不南据邯郸而阻漳水,吾知其无能为也。”闻豨将皆故贾人也,上曰:“吾知所以与之。”乃多以金啖豨将,豨将多降者。豨将赵利守东垣高祖攻之不下月余卒骂高祖高祖怒城降令出骂者斩之不骂者原之于是乃分赵山北立子恒以为代王都晋阳高祖击黥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于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4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豨将赵利守东垣/高祖攻之/不下月余/卒骂高祖/高祖怒/城降/令出骂者斩之/不骂者原之/于是乃分赵山北/立子恒以为代王/都晋阳/B.豨将赵利守东垣/高祖攻之/不下/月余/卒骂高祖/高祖怒/城降令出/骂者斩之/不骂者原之/于是乃分赵山北/立子恒以为代王/都晋阳/C.豨将赵利守东垣/高祖攻之/不下/月余/卒骂高祖/高祖怒/城降/令出骂者斩之/不骂者原之/于是乃分赵山北/立子恒以为代王/都晋阳/D.豨将赵利守东垣/高祖攻之/不下月余/卒骂高祖/高祖怒/城降令出/骂者斩之/不骂者原之/于是乃分赵山北/立子恒以为代王/都晋阳/4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丞相,中国古代官职名,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B.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C.列侯,爵位名,秦制爵位分二十级,彻侯最高,汉为避汉武帝刘彻讳,改称列侯。D.甲辰,干支之一,甲属天干,辰属地支,甲辰可纪年、月、日,不可纪时。4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审时度势,不愿大兴宫殿。高祖作战回来之后,见丞相萧何建造未央宫,宫殿壮丽,于是发怒,责怪萧何在动荡时期不该过度营建。B.高祖很有原则,不会牵连无辜。赵国的相国陈豨在代地反叛,高祖认为自己厚待陈豨,他却反叛了,所以讨伐他,但并不追究当地官吏百姓。C.高祖见微知著,巧用计策破敌。高祖根据陈豨占据的地势推测其不会有所作为;听说陈豨的将领都是商贾出身,所以用黄金诱引他们投降。D.高祖知人善用,对人了若指掌。高祖认为自己去世后,曹参是接替萧何的首要人选,而王陵、陈平、周勃都各有优缺点,所以排在其次。4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刘仲力。(2)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至武帝末,奉世以良家子选为郎。昭帝时,以功次补武安长。失官,年三十余矣。乃学《春秋》涉大义,读兵法明习,前将军韩增奏以为军司空令。上郡属国归义降胡万余人反去,奉世辄持节将兵追击。数岁,为光禄勋。永光二年秋,陇西羌旁种反,诏召群臣入议。是时,岁比不登,四方饥馑,朝廷方以为忧,而遭羌变。丞相韦玄成等漠然莫有对者。奉世曰:“羌虏近在境内畔,不以时诛,亡以威制远蛮。臣愿帅师讨之。”上问用兵之数,对曰:“臣闻善用兵者役不再兴粮不三载故师不久暴而天诛亟决往者数不料敌而师至于折伤再三发軵则旷日烦费威武亏矣今反虏无虑三万人,法当倍用六万人。然羌戎弓矛之兵耳,可用四万人,一月足以决。”诸臣皆以为民方收敛时,未可多发;万人屯守之,且足。奉世曰:“不可。天下被饥馑,士马赢秏,守战之备久废不简。夷狄轻边,而羌首难。今以万人分屯数外,虏见兵少,必不畏惧,战则挫兵病师,守则百姓不救。如此,怯弱之形见,羌人乘利,诸种并和,臣恐中国之役不得止于四万。故少发师而旷日,与一举而亟决,利害相万也。”固争之,不能得。有诏益二千人。于是遣奉世将万二千人骑击羌。先遣校尉在前与羌争地利,又别遣校尉救民于广阳谷。羌虏盛多,杀两校尉。奉世具上地形部众多少之计,愿益三万六千人乃足以决事。书奏,天子大为发兵六万余人,拜太常弋阳侯任千秋为奋武将军以助焉。奉世上言:“愿得其众,不须烦大将。”因陈转运之费。上即以玺书让之曰:“上书言部署已定,势不可复置大将,闻之。然兵,凶器也,必有成败者,患策不豫定,料敌不审也。且大将军出必有裨将,所以扬威武,参计策,将军折冲宿将,又何疑焉?”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节选自《汉书•冯奉世传》)5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臣闻善用兵者/役不再/兴粮不三载/故师不久暴而天诛亟决/往者数不料敌/而师至于折伤/再三发軵/则旷日烦费/威武亏矣/B.臣闻善用兵者/役不再兴/粮不三载/故师不久暴而天诛亟决/往者数不料敌/而师至于折伤/再三发軵/则旷日烦费/威武亏矣/C.臣闻善用兵者/役不再/兴粮不三载/故师不久暴而天诛亟决/往者数不料敌/而师至于折伤再三/发軵/则旷日烦费/威武亏矣/D.臣闻善用兵者/役不再兴/粮不三载/故师不久暴而天诛亟决/往者数不料敌/而师至于折伤再三/发軵/则旷日烦费/威武亏矣/5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表意直接明了,后人称之为春秋笔法。B.持节,拿着符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持节”即为此意。C.中国,今多指中华;文中意思是中央之国、中原之国,也可视为特指汉朝。夷狄常用以泛指除华夏族以外各族。D.折冲,意为击退敌军,战胜敌人。冲,战车;折还敌方的战车,即制敌取胜。文中指冯奉世杀敌卫国,作战勇猛。5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冯奉世出身良家,早年仕途不顺。武帝末年被选作郎官,昭帝时补任武安县的长官,在三十多岁时失去了官职。B.冯奉世明晓兵法,熟悉战事。年过三十才研读兵法,被推荐为军司空令。战争中能正确分析双方情势,表现颇佳。C.冯奉世主动请战,忠于职守。面对羌族叛变,他主动请缨,敢于坚持,虽有曲折,但最终率领数万军队成功平叛。D.冯奉世拒绝皇帝派将,遭到责备。朝廷派奋武将军率军增援,冯奉世却因虑及费用予以拒绝,皇帝立即发玺书责备。5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少发师而旷日,与一举而亟决,利害相万也。(2)然兵,凶器也,必有成败者,患策不豫定,料敌不审也。54.冯奉世率兵进攻反叛的羌人面临哪些困难?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举明经,调汴州参军。同府参军郑崇质母老且疾,当使绝域。仁杰谓曰:“君可贻亲万里忧乎?”诣长史蔺仁基请代行。仁基咨美其谊,时方与司马李孝廉不平,相敕曰:“吾等可少愧矣!”则相待如初。稍迁大理丞,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时称平恕。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坐误斧昭陵柏,罪当免,高宗诏诛之。仁杰奏不应死,帝怒曰:“是使我为不孝子,必杀之。”仁杰曰:“汉有盗高庙玉环,文帝欲当之族,张释之廷诤曰:‘假令取长陵一抔土,何以加其法?’於是罪止弃市。陛下之法在象魏,固有差等。今误伐一柏,杀二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帝意解,遂免死。天授二年,以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后谓曰:“卿在汝南有善政,然有谮卿者,欲知之乎?”谢曰:“陛下以为过,臣当改之;以为无过,臣之幸也。谮者乃不愿知。”后叹其长者。会为来俊臣所构,捕送制狱。于时,讯反者一问即臣,听减死。俊臣引仁杰置对,答曰:“有周革命,我乃唐臣,反固实。”俊臣乃挺系。其属王德寿以情谓曰:“我意求少迁,公为我引杨执柔为党,公且免死。”仁杰叹曰:“皇天后土,使仁杰为此乎!”即以首触柱,血流沫面。德寿惧而谢。守者浸弛即丐笔书帛置褚衣中谓吏曰方暑请付家彻絮仁杰子光远得书上变后遗使案视。俊臣命仁杰冠带见使者,私令德寿作谢死表,附使以闻。后乃召见仁杰谓曰:“承反何耶?”对曰:“不承反,死笞掠矣。”示其表,曰:“无之。”后知代署,因免死。武承嗣屡请诛之,后曰:“命已行,不可返。”后将造浮屠大像,度费数百万,官不能足,更诏天下日施一钱助之。仁杰谏曰:“工不役鬼,必在役人;物不天降,终由地出。不损百姓,且将何求?今边垂未宁,宜宽征镇之徭,省不急之务。”后由是罢役。圣历三年卒,年七十一。赠文昌右相,曰文惠。(节选自《新唐书·狄仁杰传》)5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守者浸弛/即丐笔书/帛置褚衣中/谓吏曰/方暑/请付家彻絮/仁杰子光远得书/上变后遣使案视B.守者浸弛/即丐笔书帛/置褚衣中/谓吏曰/方暑/请付家彻絮/仁杰子光远得书/上变后遣使案视C.守者浸弛/即丐笔书/帛置褚衣中/谓吏曰/方暑/请付家彻絮/仁杰子光远得书上变/后遣使案视D.守者浸弛/即丐笔书帛/置褚衣中/谓吏曰/方暑/请付家彻絮/仁杰子光远得书上变/后遣使案视5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廷诤,也写作“廷争”,指在朝廷上向皇帝呈递奏章进谏。B.弃市,指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于街头示众。C.凤阁鸾台,指中书省和门下省,武周时改称为凤阁、鸾台。D.革命,古代认为帝王受命于天,改朝换代乃变革以应天命。5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狄仁杰善良仁厚,仗义助人。他见同府参军郑崇质的母亲年老多病,崇质又将出使边远之地,便主动请求代其出行。B.狄仁杰依法办案,持正秉公。高宗违律要杀误砍昭陵柏树的臣子,狄仁杰以汉文帝的旧事规劝高宗,二人得以免死。C.狄仁杰智慧机敏,坚守气节。被构陷入狱,他设法自救;面对来俊臣的严刑拷打和当面劝诱,他宁死也不诬陷同僚。D.狄仁杰体恤百姓,心系社稷。武后准备斥巨资造浮屠大像,狄仁杰直言进谏,认为此举会加重百姓负担,于国不利。5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稍迁大理丞,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时称平恕。(2)不损百姓,且将何求?今边垂未宁,宜宽征镇之徭,省不急之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光粥,营州柳城人。父楷洛,封蓟国公,以骁勇闻。光弼幼持节行,善骑射,能读班氏《汉书》。少从戎,严毅有大略,起家左卫郎。玄宗眷求良将,委以河北、河东之事,以问郭子仪,子仪荐光弼堪当阃寄。天宝十五年,光弼兼河北节度使,拔赵郡。自禄山反,常山为战场,死人蔽野,光粥酹其尸而哭之,为贼幽闭者出之,誓平寇难,以慰其心。光弼以景城、河间兵五千入太原。时节度使王承业政弛谬,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每侮狎承业,光粥素不平。至是,诏众以兵付光弼。众素狂易,见光弼长揖,不即付兵,光粥怒,收系之。会使者至,拜众御史中丞。光弼曰:“众有罪,系之矣,今只斩侍御史。若使者宣诏,亦斩中丞。”使者内诏不敢出,乃斩众以徇,威震三军。至德二年,贼将史思明、蔡希德将兵十万攻光粥,时锐兵悉赴朔方,而麾下皆乌合之众,不满万人。众议欲修城以待之,光弼曰:“城周四十里,贼垂至,今兴功役,是未见敌而自疲矣。”乃彻民屋为摞石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思明为飞楼,障以木幔,筑土山临城,光强遣穴地颓之。思明畏败,乃去,留希德攻太原。光弼出敢死士搏贼,斩首七万级,希德委资粮遁走。初,贼至,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经府门不顾。困解,阅三昔乃归私寝。收清夷、横野等军。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大战邺西败之光粥与诸将议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观军容使鱼朝恩固谓不可。既而思明援,光弼拒贼,战尤力,杀略大当。会诸将惊溃,各引归,所在剽掠,独光弼整众还太原。帝贷诸将罪,以光弼兼幽州大都督长史。广德二年七月,薨于徐州,时年五十七。辍朝三日,赠太保,谥曰武穆。(节选自《旧唐书·李光弼传》,有删改)5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大战/邺西败之/光弼与诸将议/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B.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大战邺西/败之/光弼与诸将议/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C.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大战/邺西败之/光弼与诸将议/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D.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大战邺西/败之/光弼与诸将议/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6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东汉时期的班固编撰。B.节度使,官名。唐初承北周及隋朝旧制,于重要地区设总管,后改称“都督”。C.三军,泛称军队,春秋时,大国多设上军、中军、下军,上军之将为三军统帅。D.武穆,溢号。封谥“武穆”的人,一般生前有着卓越成就,岳飞也被封此谥号。6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光弼颇有才略,得到官员举荐。李光弼年轻时从军,刚毅有才略;玄宗搜求良将来交付河北、河东的军事,询问郭子仪,郭子仪举荐了李光弼。B.李光弼敢作敢为,斩杀失德官员。崔众经常轻慢节度使王承业,李光弼向来心有不平,在使者宣读了任命崔众为御史中丞的诏书后,仍将崔众斩杀。C.李光弼力排众议,作战讲究策略。面对史思明蔡希德军队的攻打,李光弼并没有采纳众人修缮城池的建议,而是造摞石车来发射石头砸击叛军。D.李光弼战斗尽力,治军十分严明。史思明来救援,李光弼奋力作战,率军杀戮的敌军同己方伤亡人数相当,其他军队溃散后抢劫,他却整治军队回太原。6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光弼酹其尸而哭之,为贼幽闭者出之,誓平寇难,以慰其心。(2)众素狂易,见光弼长揖,不即付兵,光弼怒,收系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初名录,避金术绍王讳,易今名。泰和进士,为偃师主簿。改宣德州司侯。州多金国戚,号难治。特立至官,俱往谒之。有五将军率家奴劫民群羊,特立命大索闾里,遂过将军家,温言诱之曰:“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潜使人索其后庭,得羊数十。遂缚其奴系狱,其子匿他舍,捕得之,以近族得减死论。豪贵由是遵法,民赖以全。正大初,迁洛阳令。时军旅数起,郡县窘迫,东帅纥石烈牙兀喧又侮慢儒士。会移镇陕右道经洛阳见特立淳古不礼之遽责令治糗具期三日足后期如军法。县民素贤特立,争输于庭,帅大奇之。既而拜监察御史,首言世宗诸孙不宜幽囚;尚书右丞颜盏石鲁与佃民争田,参知政事徒单兀典陷事近习,皆当罢黜。执政者忌之。会平章政事白撒犒军陕西,特立又劾其掾不法。白撒诉于世宗,言特立所言失实。世宗宥之,遂归田里。特立通程氏易,晚教授诸生,东平严实每加礼焉。岁丙午,世祖在潜邸受王印,首传旨谕特立曰:“前监察御史张特立,养素丘园,易代如一,今年几七十,研究圣经,宜锡嘉名,以光潜德,可特赐号曰中庸先生。”又谕曰:“先生年老病,不有就道,入令赵宝臣谕意,且名其读书之堂曰丽泽。”壬子岁,复降玺书谕特立曰:“白首穷经,诲人不倦,无过不及,学者宗之,昔已锡嘉名,今复谕意。”癸丑,特立卒,年七十五。中统二年,诏曰:“中庸先生学有渊源,行无瑕玷,虽经丧乱,不改故常,未遂丘园之愿,俄兴窀穸之悲。可复赐前号,以彰宠数。”特立所著书有《易集说》《历年系事记》。选自《元史·张特立传》,有删改)注:①窀穸,埋葬。63.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会移镇陕右/道经洛阳/见特立/淳古不礼之/遽责令治糗/具期三日足/后期如军法B.会移镇陕右/道经洛阳/见特立淳古/不礼之/遽责令治糗/具期三日足/后期如军法C.会移镇陕右/道经洛阳/见特立淳古/不礼之/遽责令治糗具/期三日足/后期如军法D.会移镇陕右/道经洛阳/见特立/浮古不礼之/遽责令治糗具/期三日足/后期如军法6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讳:古人有避讳的习俗,即不能直呼帝王、尊长以及圣人的名讳,写文章甚至起名,遇到有与上述人物名讳相同的字,要改用其他字或其他方法代替。B.泰和:与后文“正大”“中统”都是年号。年号是皇帝纪年的名称,自汉武帝建元元年开始,历代皇帝都有年号,皇帝更改年号是因为“天降祥瑞”。C.郡县:古代行政区域名称,春秋战国县大于郡;秦以后县属于郡。郡县制,是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两级地方管理行政制度,几乎盛行整个封建时代。D.潜邸:又称潜龙邸。是指皇帝继位前的住所。通常皇帝即位后,潜邸不能再作为住所,而是改建为寺庙或祭祀场所。北京雍和宫就是清雍正帝的潜邸。6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特立做事讲究策略。面对难治之州,他先礼后兵一一拜访州中的国戚后,又惩办了五将军盗劫案,使得豪贵之家变得守法起来。B.张特立不畏权贵敢于直言。他指出百争夺田产的尚书右丞、阿谀奉承办事不利的参知政事应当罢免,揭露平章政事违法乱纪。C.张特立颇受百姓拥戴。他的贤明一向得到洛阳百姓称道,百姓纷纷抢着把急需的物资运送到官府帮他解困,这使东帅刮目相看。D.张特立深得皇帝恩宠。他隐居田园,朝代变换也不改其志,元世祖为弘扬其美德,特别封为“中庸先生”,甚至在其死后再赐该封号。6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温言诱之曰:“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2)白撒诉于世宗,言特立所言失实。世宗宥之,遂归田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程俱,字致道,衢州开化人。以外祖尚书左丞邓润甫恩,补苏州吴江主簿,监舒州太湖茶场,坐上书论事罢归。起知泗州临淮县,累迁将作监丞。近臣以荐,迁著作佐郎。宣和二年,除礼部郎。建炎中,为太常少卿、知秀州。会车驾临幸,赐对。俱言陛下德日新政日举赏罚施置仰当天意俯合人心则赵氏安而社稷固不然则宗社危而天下乱其间盖不容发高宗嘉纳之。金兵南渡,据临安,遣兵破崇德、海盐,驰檄谕降。俱率官属弃城保华亭,留兵马都监守城。朝廷命俱部金帛赴行在,既至,以病乞归。绍兴初,始置秘书省,召俱为少监。奏修日历,自俱始。时庶事草创,百司文书例从省记,俱摭三馆旧闻,比次为书。其名曰《麟台故事》上之,帝嘉其言,遂擢其为中书舍人兼侍讲,言曰:“国家之患,在于论事者不敢尽情,当事者不敢任责,言有用否,事有成败,理固不齐。今言不合则见排于当时,事不谐则追咎于始议。故虽有智如陈平,不敢请金以行间;勇如相如,不敢全璧以抗秦使。人人不敢当事,不敢尽谋,则艰危之时,谁与图而恢复乎?”武功大夫苏易转横行,俱论:“祖宗之法,武臣自三班奉职至节度使,此以次迁转之官也。武臣自阁门副使至内客省使为横行,不系磨勘迁转之列,其除授皆颁特旨。武臣独不以寄禄官易之者。”既而,改武臣官称为郎、大夫,遂并横行易之为转官等级。自改使为大夫以来,常调之官,下至皂隶,不可胜数。俱晚病风痹,权相秦桧荐俱领史事,除提举万寿观、实录院修撰,使免朝参,俱力辞不至。卒,年六十七。俱在掖垣,命令下有不安于心者,必反覆言之,不少畏避。其为文典雅闳奥,为世所称。(摘自《宋史·列传第二百四》)6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A.俱言/陛下德日/新政日举/赏罚施置/仰当天意/俯合人心/则赵氏安而社稷固/不然/则宗社危而天下乱/其间盖不容发/B.俱言/陛下德日新/政日举/赏罚施置/仰当天意/俯合人心/则赵氏安而社稷固/不然/则宗社危而天下乱/其间盖不容发/C.俱言/陛下德日新/政日举/赏罚施置/仰当天意/俯合人心/则赵氏安而社稷固/不然/则宗社危而天下乱其间/盖不容发/D.俱言/陛下德日/新政日举/赏罚施置/仰当天意/俯合人心/则赵氏安而社稷固/不然/则宗社危而天下乱其间/盖不容发/6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部,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之一。掌管典章制度、祭祀、土地等事。B.行在,即“行在所”,是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其后专指皇帝行幸所至之地。C.中书舍人,职官名,宋中后期,中书省内常置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命等事务。D.相如,战国时赵国上卿,他曾不辱使命力挫强敌,陪同君王参与外事活动。6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程俱宦海沉浮,曾经历多次调任。程俱由于祖上荫庇之德得以做官,而后因议论罢免他人而获罪,后被起用,得皇帝近臣举荐升任著作佐郎。B.程俱忠心耿耿,多次向皇帝献策。程俱提出要坚持实行新政,否则会危害江山社稷,得到皇帝嘉奖;他提议武臣调转应谨慎,不能轻易改变规矩。C.程俱文辞典雅,为当世人所称道。绍兴初年,朝廷设置秘书省,程俱任职少监,上奏修订历法并编撰《麟台故事》,得到皇上赏识。D.程俱秉公执正,敢于坚持己见。虽然秦桧推荐程俱,但他始终没有听命任职;即使是皇帝所下达的命令,程俱也敢于进言直谏。7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庶事草创,百司文书例从省记,俱摭三馆旧闻,比次为书。(2)人人不敢当事,不敢尽谋,则艰危之时,谁与图而恢复乎?71.程俱是如何看待武功大夫苏易调转为横行的?请简要说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范)讽字补之,以荫补将作监主薄,献《东封赋》,迁太常寺奉礼郎。又献所为文,召试入等,出知平阴县。会河决王陵埽,水去而土肥,失阡陌,田讼不能决,讽分别疆畔,著为券,民持去不复争。讽为县存视贫弱,至豪猾大家,峻法治之。举进士第迁大理评事通判淄州岁旱蝗他谷皆不立民以蝗不食菽犹可艺而患无种讽行县至邹平发官廪贷民县令争不可,讽曰:“有责,令无预也。”即出贷三万斛;比秋,民皆先期而输。徙知梁山军,以母老不行,得通判郓州。时知州李迪贬衡州副使,宰相丁谓戒使者持诏书促上道,讽辄留迪数日,为治装祖行。诏塞决河,州募民入刍揵,而城邑与农户等,讽曰:“贫富不同而轻重相若,农民必大困。且诏书使度民力,今则均取之,此有司误也。”即改符,使富人输三之二,因请下诸州以郓为率,朝廷从其言。徙知广济军,民避水堤居,凡给徭于官者,讽悉纵使护其家,奏除其租赋。累迁太常博士,以疾监舒州灵仙观。尚御药张怀德荐于章献太后,遂召还。玉清昭应宫灾,下有司治火所起,讽曰:“此天之戒告,乃复置狱以穷治之,非所以应天也。”狱由是得解。擢天章阁待制、知审刑院,出知青州,再迁户部郎中。时山东饥,宰相王曾,青人,家积粟多,讽发取数千斛济饥民,因请遣使安抚京东。入为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又请益漕江、淮米百万,自河阳、河阴东下以赈贷之。迁光禄卿、知陕州,道改潞州。入见帝言:“以兵守要害,捍侵掠,久当自服。倘内修百度,躬节俭,如祖宗故事,则疆事不足忧。”复给事中,卒。(选自《宋史·范讽传》有删节)7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举进士第/迁大理评事通判/淄州岁旱蝗/他谷皆不立/民以蝗不食/菽犹可艺/而患无种/讽行县至邹平/发官廪贷民/B.举进士第/迁大理评事/通判淄州/岁旱蝗/他谷皆不立/民以蝗不食菽/犹可艺/而患无种/讽行县至邹平/发官廪贷民/C.举进士第/迁大理评事/通判淄州/岁旱蝗他/谷皆不立/民以蝗不食/菽犹可艺/而患无种/讽行县至邹平/发官廪贷民/D.举进士第/迁大理评事通判/淄州岁旱蝗/他谷皆不立/民以蝗不食菽/犹可艺而患/无种/讽行县至邹平/发官廪贷民/7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荫,庇荫的意思,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B.赋,古代一种文体,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讲究文采韵律,盛行于两汉。C.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的官职,后成为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D.卒,指死亡,古代对不同地位人的死说法不同,诸侯曰“不禄”,大夫曰“卒”。7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讽才能出众,他进献《东封赋》被皇帝召见,出任知县;曾建言外守要塞,内修百务,厉行节约,以保边疆无忧。B.在黄河决堤冲毁田界后,范讽重新划分,写入地契,田讼即止;玉清昭应宫被烧毁,冤案四起,他认为是降灾戒告,毋违天意,因此销案。C.范讽因母亲年老而不接调令;任县令敢法治豪强;置宰相丁谓诏令不顾,帮助李迪;用宰相王曾的积粮,赈济饥民,并请求派使者安抚。D.范讽治理黄河水灾,纠正贫富不同却负担相同的懒政,并上书朝廷以此法令推行天下;曾建议水路增运江、淮粮食百万,赈救灾民。7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讽为县存视贫弱,至豪猾大家,峻法治之。(2)讽曰:“此天之戒告,乃复置狱以穷治之,非所以应天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于谦,字廷益。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正统十四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郕王方摄朝,廷臣请族诛王振。而振党马顺者,辄叱言官。于是给事中王竑廷击顺,众随之。朝班大乱,卫卒声汹汹。王惧欲起,谦排众直前掖王止,且启王宣谕曰:“顺等罪当死,勿论。”众乃定。吏部尚书王直执谦手叹曰:“国家正赖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当是时,上下皆倚重谦,谦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谦调诸将追击,至关而还。论功,加谦少保,总督军务。谦曰:“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耻也,敢邀功赏哉!”谦之为兵部也,前后征调,皆谦独运。当军马空偬,变在俄顷,谦目视指屈,口具章奏,悉合机宜。僚吏受成,相顾骇服。号令明审,虽勋臣宿将小不中律,即请旨切责。片纸行万里外,靡不惕息。其才略开敏,精神周至,一时无与比。谦至性过人,忧国忘身。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帝赐第西华门,辞曰:“国家多难,臣子何敢自安?”谦性故刚,遇事有不如意,辄拊膺叹曰:“此一腔热血,意洒何地!”视诸选耎①大臣、勋旧贵戚意颇轻之,愤者益众。索病痰,疾作,景帝遣兴安、舒良更番往视。闻其服用过薄,诏令上方制赐,至醯菜毕备。又亲幸万岁山,伐竹取沥以赐。或言宠谦太过,兴安等曰:“彼日夜分国忧,不问家产,即彼去,令朝廷何处更得此人?”及籍没,家无余资,独正室鐍钥甚固。启视,则上赐蟒衣、剑器也。(节选自《明史·于谦传》)(注)①选耎,怯懦不前。7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B.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C.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D.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7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监国,古代国君外出时,由太子留守代为处理国事。也指君王未能亲政,太子代理朝政。B.星象,指星体的位置,及明、暗、薄、蚀等现象。古代星相家据此占测人事的命运吉凶。C.南渡:晋宋两朝皆渡长江于南方建都,史称南渡。此处指宋因金人南下迁都南方。D.蟒衣:袍服名。明代皇帝对有功之臣的“赐服”,衣上绣蟒,蟒与龙形相似而少一爪。7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谦果敢勇决,处事临危不乱。王振党羽被给事中王竑击打,朝班秩序大乱。于谦扶住郕王并让其宣谕说,马顺等罪有应得,要处以死罪,从而稳定了局势。B.于谦功成不居,以社稷为己任。他调集将领追击也先,直到边关才退回。朝廷论功加封他少保,他却以四郊多堡垒,是卿大夫的耻辱为理由,不愿邀功请赏。C.于谦治军严明,上下惊骇佩服。战事紧迫,他都能按照客观情势,从容处理军务,制定出正确方针。他号令森严,勋臣老将凡不服从者,他都当面批评责备。D.于谦忧国忘身,性情刚强正直。他生活简朴,所居住的房子仅够遮挡风雨。他遇到不如意之事,总感叹热血难洒,看不起那些懦怯无能之辈,因此招人憎恨。7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吏部尚书王直执谦手叹曰:“国家正赖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2)帝赐第西华门,辞曰:“国家多难,臣子何敢自安?”80.当时有人说皇帝太过宠幸于谦。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于谦受宠的表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苏克萨哈,纳喇氏,满洲正白旗人。父苏纳,叶赫贝勒金台什同族。太祖初创业,来归,命尚主为额驸。三年,与固山额真武纳格击察哈尔,入境,降其民二千户。闻降者将为变尽歼其男子俘妇女八千馀上责其妄杀蒙古人有自察哈尔逃入明边者命苏纳以百人逐之所俘获相当累进三等甲喇章京。坐隐匿丁壮,削职。寻授正白旗蒙古固山额真。崇德初,从伐明,攻雕鹗、长安诸堡及昌平诸城,五十六战皆捷。顺治五年,卒。苏克萨哈初授牛录额真。崇德六年,从郑亲王济尔哈朗围锦州,明总督洪承畴师赴援,太宗亲帅大军蹙之,苏克萨哈战有功,授牛录章京世职,晋三等甲喇章京。顺治七年,世祖命追复苏纳世职,以苏克萨哈并袭为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寻授议政大臣,进一等,加拖沙喇哈番。苏克萨哈隶睿亲王多尔衮属下,王薨,苏克萨哈与王府护卫詹岱等讦王谋移驻永平诸逆状,及殡敛服色违制,王坐是追黜。是年,擢巴牙喇纛章京。圣祖立,受遗诏辅政。时索尼为四朝旧臣,遏必隆、鳌拜皆以公爵先苏克萨哈为内大臣,鳌拜尤功多,意气凌轹,人多惮之。苏克萨哈以额驸子入侍禁廷,承恩眷,班行亚索尼;与鳌拜有姻连,而论事辄龃龉,浸以成隙。鳌拜隶镶黄旗,与正白旗互易庄地,遂兴大狱。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苏纳海,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坐纷更阻挠,下刑部议罪,以律无正条,请鞭责籍没。上览奏,召辅臣议,鳌拜请置重典,索尼、遏必隆不能争,独苏克萨哈不对,上因不允。鳌拜卒矫命,悉弃市。鳌拜以苏克萨哈与相抗,憾滋甚。鳌拜日益骄恣,苏克萨哈居常怏怏。康熙六年,上亲政,加恩辅臣。越日,苏克萨哈奏乞守先帝陵寝,庶得保全馀生。有旨诘问,鳌拜与其党大学士班布尔善等遂诬以怨望,不欲归政,构罪状二十四款,以大逆论,与其长子内大臣查克旦皆磔死;馀子六人、孙一人、兄弟子二人皆处斩,籍没;族人前锋统领白尔赫图、侍卫额尔德皆斩:狱上,上不允。鳌拜攘臂上前,强奏累日,卒坐苏克萨哈处绞,馀悉如议。八年,鳌拜败,诏以苏克萨哈虽有罪,不至诛灭子孙,此皆鳌拜挟仇所致,命复官及世爵,以其幼子苏常寿袭。(节选自《清史稿·苏克萨哈传》)8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闻降者将为变/尽歼/其男子俘妇女八千馀/上责其妄杀/蒙古人有自察哈尔逃入明边者/命苏纳以百人逐之/所俘获相当/累进三等甲喇章京B.闻降者将为变/尽歼其男子/俘妇女八千馀/上责其妄杀/蒙古人有自察哈尔逃入明边者/命苏纳以百人逐之/所俘获相当/累进三等甲喇章京C.闻降者将为变/尽歼其男子/俘妇女八千馀/上责其妄杀蒙古人/有自察哈尔逃入明边者/命苏纳以百人逐之/所俘获相当/累进三等甲喇章京D.闻降者将为变/尽歼/其男子俘妇女八千馀/上责其妄杀/蒙古人有自察哈尔逃入明/边者命苏纳以百人逐之/所俘获相当/累进三等甲喇章京8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崇德,皇太极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景帝首创。B.总督,清朝时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最高长官,一般为正二C.擢,表示官职的提升,与之含义相近的还有拔、陟、加、晋等。D.户部,六部之一,掌管全国疆土、田地、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8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纳在崇德初年,跟随皇帝征伐明朝,攻克了不少城池保垒,在数十次战斗中都取得了胜利。B.苏克萨哈的父亲苏纳领兵作战屡立战功之外,也有过失。他曾经瞒报丁壮人口,被削去了职务。C.康熙即位的时候,苏克萨哈和鳌拜、索尼等受遗诏辅政,鳌拜依仗自己功勋卓著,盛气凌人,很多人都害怕他。D.苏克萨哈与鳌拜有矛盾,整天怏怏不乐,皇上亲征后,对他恩宠有加,为了保全苏克萨哈的性命,皇帝就让他去守先帝陵寝。8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苏克萨哈与王府护卫詹岱等讦王谋移驻永平诸逆状,及殡敛服色违制,王坐是追黜。(2)苏克萨哈以额驸子入侍禁廷,承恩眷,班行亚索尼;与鳌拜有姻连,而论事辄龃龉,浸以成隙。专题30文言文中的文言句式:文言文翻译【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译文: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我就敢用(这件事)来麻烦办事官员。B.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译文: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C.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译文:百姓都认为大王喜爱羊(而舍不得用牛),而我确实知道您是于心不忍。D.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译文:依照牛体的自然结构,击入大的缝隙,引刀进入(骨节间)的空处,(这样做是)因为牛有着它本来的样子啊。【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A.“那我就敢用(这件事)来麻烦办事官员”错误。“敢”是自言冒昧的谦辞,“执事”,代指对方,表示恭敬。“敢以烦执事”意思是:那就冒昧地用这件事来麻烦您。C.“百姓都认为大王喜爱羊”错误。“爱”的意思是“吝啬”,不是“喜爱”。这句话的意思应是: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D.“(这样做是)因为牛有着它本来的样子啊”错误。“因”的意思是“依照”,不是“因为。这句话的意思应是: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故选B。2.下类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A.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译:凡是长安城里(种树)以观赏游览的有钱有势的人家以及种树卖果的人。B.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译:立即要谋杀单于,还有什么比处死更重的刑法呢?应当都叫他们投降。C.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主意还没有拿定,(赵王想要)寻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但是)没有找到。D.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译: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B.“立即要谋杀单于”翻译错误。“即”是假如的意思,应翻译为假如是谋杀单于。故选B。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曾皙)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为政的才能不同。”B.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必理会细枝末节,行大礼不用回避小的责备。C.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没有缘由(与您)见面,我内心不胜仰慕至极。D.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我不能早些任用你,现在事情紧急了才来求助你,是我的过错。【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D.此句中翻译有误的地方有:“子”,对人的敬称,一般翻译为“您”;“是”,代词,翻译为“这”,而“是”字是判断句必须加出的词,不是由“是”字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乌头赤石脂丸方对急性心梗后大鼠心肌肥厚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 《1 大气污染》(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皖教版
- 2023年宁波慈溪市第七人民医院招聘制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2024年临汾市荣军康复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整治方案四篇资料
- 定点采购合同范例
- 简约采购协议内容
- 保密印刷委托协议书
- 饮品招标信息
- 预制混凝土采购协议
- 科研课题立项评审评分参照标准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培优试卷(含答案)
- 生产效率统计表
- 医疗机构药品自查报告(3篇)
- 钢板切割施工方案
- 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比较
- SWITCH暗黑破坏神3超级金手指修改 版本号:2.7.4.84040
-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 控制计划(空白)
- 菜鸟驿站转让合同协议
- 国开大学2023年01月11836《会计制度设计》期末考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