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年秋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朝花夕拾》 教案16_第1页
(新教材)2024年秋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朝花夕拾》 教案16_第2页
(新教材)2024年秋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朝花夕拾》 教案16_第3页
(新教材)2024年秋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朝花夕拾》 教案16_第4页
(新教材)2024年秋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朝花夕拾》 教案1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2.掌握常用的阅读方法,感受作品中蕴含的温情与童趣。3.消除学生与经典的隔膜,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不同选段,对比理解人物的不同性格和语言风格。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不同选段,对比理解叙事视角的变化。核心素养通过自主、主题,拓展阅读,小组协作,深度阅读,倾听鲁迅心音,做有价值的专题研究,探究前进方向。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乐学善学的精神,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健全人格。教学过程朗读导入鲁迅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朝花夕拾*小引》记忆上旧来的意味。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所著《朝花夕拾》的10篇文章,全是回忆。这是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名著题解你怎样理解“朝花夕拾”这个题目?“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朝”表示早年时期,“夕”表示晚年时期。据鲁迅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原名《旧事重提》,写的是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师补充:鲁迅将故事集的原名《旧事重提》改为《朝花夕拾》,不仅在于更为形象,富于诗意,从而增加了文学色彩,文学性和艺术性更高,更符合文学作品题目的要求,还在于作者回忆他的童年的时候,虽然时光已经逝去,记忆已不那么清晰,但仍然有许多美好、值得留恋的事情,让人难以忘怀。)首先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方向。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阅读指南(教师讲解,学生听记。)(1)作品总述预设:(出示课件9、10)这十篇散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前七篇(《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写作者童年时代在故乡绍兴的见闻和受教育的情景。后三篇(《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写作者青年时代离开故乡绍兴到南京、日本求学,再回到故乡绍兴教书的经历。《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每一篇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角。(2)作品分类从主题思想上看,《朝花夕拾》中的作品大致有如下两种分类:分类一①以议论为中心线索,同所描述的生活片段穿插在一起,有较浓的杂文色彩:《猫·狗·鼠》《<二十四孝图>》《无常》。②以描写一个人物为中心,同描述个人的感受密切结合,有传记文的特点:《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③以叙述一段生活为中心,同描写穿插起来,将议论、抒情寓于描述之中:《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分类二①抨击正人君子的:《狗·猫·鼠》《无常》。②控诉封建孝道虚伪残酷的:《<二十四孝图>》。③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摧残的:《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④表现童年的乐趣,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又有批判封建教育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⑤对庸医误人的愤慨,批判迷信,弘扬科学的:《父亲的病》。⑥写家道衰落,饱受人冷眼。表现世态的炎凉,与封建主义决裂的:《琐记》。⑦追念师恩的:《藤野先生》。⑧怀念友人的:《范爱农》。探究作品写作特色引导语:同学们,我们上面阅读了《朝花夕拾》中的代表性作品,下面我们讨论归纳一下本名著的写作特点。1.学生分组讨论,填写表格。阅读角度:《朝花夕拾》的写作特色阅读任务卡写作特色篇目举例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评特色一:以小见大作者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特色二:反讽手法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父亲的病》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特色三:对比手法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如《五猖会》中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狗•猫•鼠》中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特色四:夹叙夹议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

特色五:杂文笔法在对往事深情地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