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创业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风险评估防范的研究_第1页
科技型创业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风险评估防范的研究_第2页
科技型创业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风险评估防范的研究_第3页
科技型创业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风险评估防范的研究_第4页
科技型创业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风险评估防范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技型创业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风险评估防范的研究科技型创业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风险评估防范的研究第一章绪论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1.1研究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不仅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市场竞争挑战,同时,也面对着国内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自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众多创业企业普遍出现资金链吃紧、市场竞争乏力、利润微薄、经营状况不佳,乃至生存艰难。尤其是一些传统型的创业企业经受着巨大的冲击力,在国家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形势下,这些以产品为实体经济主导的企业中的一些因缺乏核心竞争力,经不起市场竞争的企业在“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中“消失”。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凭着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赢得市场、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本文专门研究科技型创业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中的技术风险控制和防范。创业企业与一般成长型、成熟型的企业不同。顾名思义,创业企业是刚刚创办或创办不久的企业,是一个没有“过去”,面对“现在”,展望“将来”的企业。对于创业企业的创业时间段,我国没有明确的定义,《全球创业观察》(GlobalEntrepreneurshipMonitor),把成立不长于42个月的企业视为创业企业[1]。为此,我们研究创业,主要是专注企业创业和经营的前期。2012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对创业企业增强创新能力指明了方向。科技型创业企业属传统产业范畴,创业初始最主要的问题是你有什么产品可以满足客户需求。靠模仿人家的产品求生存、求发展是不现实的;生产暂时性的市场“补缺”产品也是有时限的;把这些作为经营决策的依据则迟早会“失败”。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新产品才能求得长远和健康的发展。当然,搞新产品开发对一个创业企业是十分艰巨的。创业初期,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薄弱、人力资源匮乏、缺少经营经验,在开发产品中会遇到技术风险、生产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人才风险、政策风险、金融风险等,让创业者经受考验。由于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的复杂性,创业者、创业团队和投资者的能力与实力,甚至于创业团队人员各自的期望值,也会成为风险的主要来源。[1]张文松、裘晓东、陈永东.创业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1月,P1对创业企业而言,产品开发的主要风险是技术风险。一项技术变成商品需要经历从构思、研发、生产到商品化的过程,任何一个过程环节都存在技术障碍,由于产品开发活动本身具有初创性、探索性、目标性、独特性和一次性等项目特征,项目的实现过程也就是实现创新的过程。随着产品开发项目的进展,对所采用的技术熟悉程度和应用未被证实的复杂的技术,这就形成了技术风险的存在。因此,研究产品开发的技术风险防范具有现实意义。当前,对大多数科技型创业者来说,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领域,创业初期产品也出自不同的来源,所挖得的第一桶金的“成色”和“分量”就各不相同。高端的是国外留学归来的“海归”,产品是从海外带回来;众多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创业,还能得到政府的政策优惠,产品是一靠创新,研发新产品;二靠改进,补缺市场需求。还有的创业者是从打工到自主创业,这些往往都是技术型人才,走的是“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路子。这类创业者拥有技术和业务,可以少走弯路,减少挫折。有一个统计数字表明:大部分的新产品未能进入市场,其失败比率在30~40%之间,此数字还不包括大部分在研究早期或开发过程中被终止的开发项目。还有一项研究表明,每7个新产品创意,有4个进入研发阶段,1.5个进入市场,只有1个获得成功[1]。本文引入A科技有限公司开发GA数码技术新产品案例,运用实证来分析和引证新产品开发技术风险的防范。A科技有限公司是刚创业5年的小微型企业,专业从事数码技术产品的差异化设计。在新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实施对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实现新产品开发成功的商品化途径。A公司的创业之路获取成功,对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初创期具有一定的启示。1.1.2研究意义随着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新的技术突破,特别是技术成果资源社会化的不断涌现为创业者提供了创业的“技术来源”,这类技术来源有可能触发创业的商业机会,成为科技型创业企业。科技型创业企业是以技术含量的实体产品为标识的。产品的技术程度、应用领域、先进性和性价比,决定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一,本文专门研究科技型创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对风险分析与防范的重点集中在技术风险的研究上。我国专门研究技术风险的文献甚少,研究的程度还未进入专项化程度。本文试图作一尝试,为创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技术风险防范研究多打开“一扇窗”。[1][1]田依林.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分析及防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1月,P1第二,本文专门结合了作者在A科技公司的创业经历。在数码技术新产品开发上,在面对技术风险的遭遇上,是如何成功地识别、防范,按预案去控制和规避的,一些运作的工具和方法对创业企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三,研究技术风险防范不能就事论事,这里有技术问题,也有创业意识问题。本文叙述新产品开发要量力而行,先易后难,逐步升华产品研发的技术深度,正确认识开发收益与风险承受能力的辩证关系,可以提供给创业者借鉴。1.2研究的目的科技型创业企业在初创期的抗风险能力最差。如果在初创期把风险防范的工作做好,就能够比较周密、全面、有效地受控,规避风险的发生,这会直接推动着创业企业的发展。然而,创业企业面临的风险都具有不确定性因素,就新产品开发风险而言,其技术风险就贯穿了新产品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研究开发到生产、销售,这种风险既含有使企业获取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的机会,但也蕴藏着失败的风险。技术不先进,产品会过早进入衰退期,缺乏市场竞争力,也是技术风险的表现之一。当然,除技术风险外,其他的风险因素也会给创业企业“致命一击”。创业企业的创业之路春风秋雨,崎岖不平,时时充满着“变数”。其实,创业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很大程度体现在对待风险的处置上。成功者,对风险防范做出预案,控制风险、规避风险;失败者,对风险缺少防范,面临风险没有对策。技术风险防范是新产品开发风险管理系统的一部分,也是最主要的部分,它对创业企业成功进行新产品开发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用科学态度,在新产品开发的全过程中实施风险控制与防范,才能达到新产品开发的预期效果。1.3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1.3.1国外研究动态新产品试制是一个项目,需要立项、批准。新产品试制的风险管理,也成为项目管理的一个部分。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ManagementInstitute,简称PMI),对项目管理及其中的项目风险管理作出了权威性的解说及指导。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PMI提出了9项项目管理,即项目的集成、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采购和风险管理[1]。根据PMI的划分,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包括项目风险管理计划编制、风险识别、风险定性分析、风险定量分析、应对措施和风险监控等。当前,国际上对项目风险防范,在操作上较多地运用PMI的方法。[1]张立友、于晓璐、金林.项目管理核心教程与PMP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P2企业的新产品试制是技术创新的一种表现,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面临着巨大风险。美国《化学工程进展》(CEP)2001年7月号上发表了普度大学两名教授的论文《确定新产品开发中的不定因素》,阐述了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如何正确评价诸多不定因素,从而提高研发的成功率[1]。约瑟夫·A·熊彼得(J.A.Schumpeter,1883-1950),原籍奥地利的美国经济学家,在1912年出版的早期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中,开创性地提出了“经济发展理论和创新思想”。20世纪50年代以后,熊彼得的追随者使创新理论更加趋于完善,对创新项目中的提高防止风险的意识也作了阐述[2]。国际上,对技术创新的内容和研究新产品试制防风险措施的研究非常丰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温·曼斯菲尔德(EdwiinMansifield)认为技术创新就是第一次引进一个新产品或者新过程所包括的技术、设计、生产、财务、管理和市场诸步骤。在这些步骤中都有不确定因素,需要去识别与防范[3]。日本“SONY”公司据说每年有一千多个新品上市,曾骄傲地说:“我们不去追随市场,我们只去创造市场”[4]。这也是我们经常谈到的要从制造走向创造,创造就要创新,创新是存在风险的。在影响产品创新和开发因素方面的研究,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RobertCobper和ElkoKlischnidt从企业水平角度研究新产品开发中的关键因素,认为高质量的新产品开发流程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5]。这涉及到技术的先进程度和技术的可行性,这也是降低新产品开发中技术风险的必然联系。从当前看来,由美国“反垄断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oftheTreadwayCommission,简称COSO委员会)在2004年9月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给企业风险管理下了明确定义:企业风险是一个过程……,贯穿了识别风险和提出了内部控制的范围。在应对风险防范措施的理论研究和实用价值上,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6]。[1][1]朱曾惠.正确评估新产品开发中的不定因素[J].国际化工信息,2002年第5期,P13[2]张涛、熊晓云.创业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P10[3]王林、陈红兵.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及防范措施[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P45[4]钱雷、吕萍.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实用策略[J].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6月,P17[5]白仲航等.面向创新的新产品开发流程研究综述及分析对策[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三期,P1[6]聂新军.企业内部控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P2-31.3.2国内研究动态我国研究新产品开发风险控制与防范的专门著作甚少。近十年来,一些学者以论文的形式不断发表研究心得和表明各自的观点、见解,且涉及内容广泛,科学论点清晰,指导意见明确,很有实际应用价值。田依林(武汉理工大学)研究指出了新产品开发的风险识别,风险防范与控制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新产品开发风险防范与控制模式,即风险防范与控制预案[1]。新产品开发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涉及到各种模式方案的选择与确定,各种要素资源的投入与配置,这些工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确定性,导致企业新产品开发风险的发生。肖顺发在《新产品开发中的风险评估》一文中,对如何加强新产品开发中的风险分析与评估作了较为全面的解析,尤其对技术风险的评价非常具有实用性[2]。邓玉华在《门径管理:降低新产品开发风险的有效途径》中,提出了应用正确的新产品开发流程,实施门径管理,使风险最小,利润最大化,以确保新产品预期目标达成的理论[3]。[1][1]田依林.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分析及防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1月,P3[2]肖顺发.新产品开发中的风险评估[J].经营管理者,2007年8月,P90[3]邓玉华.门径管理:降低新产品开发的有效途径[J].江苏商论,2006年8月,P126我国学者在研究新产品开发风险控制与防范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突出应用价值,具有普遍意义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我国学者对“防风险”的文章可谓林林众多,文章多数是各施观点,读者只能博采众长。至今,我国以政府名义在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理论和实务方面的文献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和《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财会[2011]11号,共有指引第1号-18号。其中第10号是专门研究论述《研究与开发》控制技术,对新产品开发的控制流程,控制关键风险点和控制程序等都有明确的操作指南[1]。可以认为,财政部的这两套文献,是我国当前的“瑰宝”。与此同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孙永尧博士于2012年1月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应用》一书,以财政部2010年与2011年公布的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应用指引与官方解释为依据,进一步说明了内部控制在企业应用中应注意的关键风险点,提出了读者在应用内部控制时应予以关注的重点与难点,具有相当的高端性和实用性[2]。1.3.3发展趋势在新产品开发风险防范的理论研讨和实务指导上,国内外的经济学者和企业家都很有深度地在开展新一轮的研究和探索。从发展态势分析,对于新产品开发的技术风险防范和创业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方面的诸多理性与感性的研究将会引起一个学术高潮,因为:1、国家政策扶持、鼓励创业企业。当前,是创业企业的发展期。2、国际技术转移,有实验室科学成果,也有新技术专利形式,在转化为商品过程中充满着不确定因素。3、国际合作开发项目会带来技术的先进性和产品的标准化,也蕴藏着变数,这都是发展中有待研究的课题。4、新产品开发为用户“量身定制”,技术产品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推动防风险理论研究。[1][1]财政部会计司.[2008]7号文件、[2011]11号文件[2]孙永尧.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应用[M].经济出版社,2012年1月,P1-21.4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框架1.4.1研究的内容本文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扼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把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都作了说明。第二章对科技型创业企业的特征和内涵及新产品开发的风险理论引入讨论。第三章是叙述新产品开发的技术风险因素与识别,对不同开发模式技术风险来源,进行实务分析,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第四章是新产品技术开发风险防范,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章连贯性地把新产品开发,开发的风险,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方法,组成了一个具有实用性的系统文稿。第五章是写A企业数码技术GA新产品研发项目风险防范及效果的实证分析。所涉及的内容演释了技术风险控制和防范的实际操作方法。这是一个具有良好效果的案例,对科技型创业企业有参考价值。最后,本文作了总结。1.4.2研究的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在科技型创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技术风险防范上,以系统研究方法为主,突出初创期的特点和理论性论述;在对A公司GA项目的案例研究上,应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案例层面展开中,对GA项目技术风险识别、防范的实证,运用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为制定技术风险防范的管控措施提供支持。1.4.3研究的框架论文选题论文选题课题背景课题背景研究体系构思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体系构思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技术风险来源新产品开发理论技术风险成因理论科技型创业企业概述技术风险来源新产品开发理论技术风险成因理论科技型创业企业概述技术风险识别与衡量技术风险识别与衡量技术风险控制与防范技术风险控制与防范实证研究实证研究A公司GA项目技术风险防范实例结论结论展望展望本文的不足本文的不足图1:本文的研究思路框架图1.5可能的创新点当前,研究科技型创业企业新产品开发风险的论著较少,有的也只是论述综合性风险的控制。本文专攻技术风险防范,专项性强。在方向性研究和实务性应用上有创新点。第二章相关理论2.1科技型创业企业概述2.1.1创业的定义/解释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业的定义进行阐释。JeffryA.Timmons所著的《创业学》则定义为: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为的方式,它为动机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创业必须要贡献出时间、付出努力,承担相当的财务的、精神的和社会的风险,并获得金钱的回报、个人的满足和独立自主。这个定义的解释在国外是很有影响力的。国际管理科学学会的教授协会对创业作了广义上的定义:对新企业、小型企业和家庭企业的创建和经营[1]。这个定义很明了、直接,很有概括力。我国学者对创业定义叙述的很多,普遍认为:创业就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需要创业者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判断的行为[2]。可以认为,创业是一种创新活动,它的本质是独立地开创并经营一种事业,使该事业以稳健发展、快速成长的思维和行为的活动。创业有成功者,亦有失败者,这不仅仅限于创业者的信念和能力,创业资源的先天不足,市场因素的千变万化,都直接危及创业的成败。由揭筱纹、张黎明编著的《创业战略管理》一书所述,我国每年新生15万家创业企业,但同时每年又倒闭十万多家,创业企业有60%在五年内破产,有85%将在10年内倒闭。全世界成立的小企业更是数千万家计,但其中大部分均以失败告终。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创业企业在成立后两年内倒闭。最近,美国的一项研究估计,这一时期的倒闭率高达70%,可见创业是一种在激情与风险的浪尖上拼搏的活动[3]。为此,研究创业企业的风险,从认识风险到防范风险的风险预防路径是非常迫切和具有现实的操作意义的。[1][2][1][2]张文松.创业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1月,P1-2[3]揭筱纹、张黎明.创业战略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P92.1.2科技型企业的创业特征与含义1、科技型企业概念科技型企业一般也称谓技术型企业。我国把经济结构分为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和服务行业。所谓传统产业主要是指制造业,是有实体产品的行业。科技型企业属传统产业,由于产品技术程度,在知识-技术-产品上的层次还不高,就不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的基本特点是:①具有自主开发科技产品的能力;②能把成熟技术提升不断开发创新产品;③产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④市场竞争激烈,竞争的焦点是如何利用自己拥有的技术和社会资源在短时间内开发出高质量的、技术含量高的、用户在价格上可以接受的新产品。我国对科技型企业实行优惠扶持政策。近二十年来,一些原来的科技型创业企业很多已成为集团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可以这样理解,科技型小微型企业就是科技型的创业企业。国家寄予厚望,我们研究本论文课题也显得很有必要和意义。2、科技型创业企业特征科技型创业与服务型创业不同,服务型在创业的起步阶段往往可以是一个人自己创业,最需要的是服务的商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科技型创业不能单枪匹马,要有一个技术团队。科技型创业的主要特征是:应用技术手段,将某一创新技术应用到实践,通过研制与生产将其转化为含有较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的产品或服务。科技型创业需要创业的倡导者,需要技术型人才,这是一种智能型的操作人才,具有宽泛和专深的专门知识面和作业技能,能解决创业活动中新产品开发的技术问题和制造工艺问题。3、科技型创业企业初创期的产品选择(1)生产市场上比较好销的同类产品,或作一些技术上的改进,有商品差异化识别,在性质、功能上有所提高的商品。(2)代客设计,为客户加工具有一定技术程度的专项产品。尽管该产品缺乏通用性,没有市场容量,但初创期的“练兵”是一种选择。(3)初创期的产品只要求技术创新,用较为成熟的技术试制新产品,让创业企业在初创期“站得住,能发展”。(4)新产品开发不同于发明创造。新产品开发是技术创新,则是把通过自我开发或技术引进的技术成果引入生产体系,制造出市场需求的成功产品。4、科技型创业者的类型前面我们已经明晰了科技型创业的特点,技术是第一位的。在社会创业实践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类型的创业者,主要有:(1)先打工,后创业的创业者当前社会,科技型创业者往往是走先打工后创业的行径。在打工期,一是学会了产品的生产技术,二是了解了资源配置。也就是说,在较长的一段打工时间里,知识要素已经入了这个行,有了进入这个行业的起码资源。另外,在打工中,对现行技术和产品的提高和改进之处,也有明确的辨别和办法,具备了开发差异性的产品技能。这些资源只有在本行业的企业里,在较长的工作过程中才能积累。(2)先有业务渠道再创业的创业者这个类型的创业者往往是企业的市场经理或主管销售的人员。他们的先决条件是做业务出身,有客户、有订单、人脉享通。如果创业者有明确的创业方向,通过打工积累的经验与资源,理顺客户渠道和经营方式,组织技术团队和准备生产要素,这样的创业者往往是胜算。这种创业方式告诉我们,科技型企业创业者不一定是技术人才。(3)“海归”人才回国的创业者近年来,“海归”人才回国创业颇多。海归带回了国际先进技术、实验室成果或产品,还往往有结伴归国创业的高端人才和现代化的创业理念、商业模式、社会文化观念等。当前,高科技产业与新经济领域是高学历的海归创业的主要阵地。留学生们踊跃回国创业,推动了国内在新经济、新技术、互联网、IT、通讯、传媒等诸多领域的发展。(4)大学生毕业后的直接创业者当前,大学毕业后就业难,困惑着一些莘莘学子。一些有条件的大学或职业学院不惜投入巨资,先后在校内办起大学生创业教育园和大学生创业园。其中,创业教育园作为在校学生创业项目的孵化基地,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让在校生毕业后的就业多一个选择,有条件可以自主创业。笔者了解到,在众多院校的大学生创业园里是以服务业创业实训为主的,基本上没有科技型创业科目。科技型创业需要专业人才,以工科的学生群体为主,把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创业机会、条件适宜时创业。但是,就当前社会现象看来,大学毕业生的科技型创业没有社会背景、没有资源保障、没有经验积累,毕业就创业是不切实际的,这样的创业往往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是没有社会基础、实践经验和抗风险能力。2.2初创期新产品开发的相关论述2.2.1新产品开发的界定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初创期与成熟期、发展期,对产品开发项目的抉择是不同的,主要是试制项目的技术含量和自主知识产权,同时,还反映在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的占有率。但是,对新产品开发的理念认知是一致的。新产品开发是指企业对新产品的研究、试制,以扩大和完善产品品种的一系列工作。新产品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项目确定、市场预测、科学研究、设计和工艺生产准备、质量标准、设备投资、成本核算、市场营销等各方面的工作。在新产品开发中每个环节和过程都存在风险,要进行风险的防范,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开发质量,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企业必须了解新产品开发的内涵,以便掌握合乎客观规律的方法和步骤,做出正确的决策、准确的风险防范对策,保证新产品开发的成功。2.2.2新产品开发的形式新产品开发与制造能力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但是对科技型创业企业而言,在初创期,并不是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新技术产品都可以拿来试制与生产。就是有技术开发能力,而不具备生产条件,也就不能开发。1.适宜科技型创业企业初创期开发新产品的形式有:(1)适合新用途、满足新需要,在原有的产品基础上采用新技术而研制,生产出来的更新换代产品。(2)对现有产品的性能、质量、规格、型号、款式等做一定的改进的新产品。(3)市场上已有的热销产品,在不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下进行仿制的新产品。当然,这只能权当为企业的新产品。2.不适宜科技型创业企业初创期开发新产品的形式为:按应用科技理论的基础科学原理、新技术、新材料试制和生产前所未有的全新产品。这是发明创造,不是一般的科技创新了,与创业企业所具备的条件悬殊太大。当然,也不排除海外科技人才回国创业者对这个方式的尝试。2.2.3新产品开发的程序新产品的开发过程,是一个充满了矛盾、风险和创新工作的过程。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初创期,更要重视新产品的开发程序,必须按部就班地从新产品的构思、筛选、设计、试制、鉴定、试销、评价直到新产品全面上市投产,工作内容和环节相当多,涉及方面也很广。新产品开发程序,一般有:1、新产品构思。构思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是新产品概念的产生,是把信息与人的创造能力结合起来的结果。新产品构思,可以来源于企业内外的各个方面。其中,客户的信息反馈是许多新产品概念的重要来源渠道,而众多新产品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2、概念筛选从众多的新产品构思概念中,挑选出一部分有价值的方案进行分析、论证,这过程为筛选。筛选要避免两种偏差:其一,不能把有开发前途的产品设想放弃了,失去了成功的机会;其二,不能把没有开发价值的产品设想误选了,招致失败。可以认为:新产品开发的筛选是降低项目试制风险第一道关。3、新产品设计和试制这是通过项目可行性方案论证后,把新产品设想变成现实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新产品设计,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功能、成本、效益,影响到产品的竞争力。产品的成功与否、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产品的设计工作。新产品试制是为实现产品大批量投产的一种准备或实验性工作,是为后续的大批量生产服务的,无论是工艺准备、技术设施、生产组织都是新产品试制阶段的首要任务。新产品开发筛选流程,如图2所示。否是否具有技术和经济可行性新产品概念否是否具有技术和经济可行性新产品概念否否是是市场是否需求与创业目标是否一致市场是否需求与创业目标是否一致否否否是否在性能上能否优于市场现有商品内部资源配置能否满足开发要求外部资源利用是否有把握可行性论证和设计阶段是否改进能否通过努力争取实现实现成本是否合理否否否是否在性能上能否优于市场现有商品内部资源配置能否满足开发要求外部资源利用是否有把握可行性论证和设计阶段是否改进能否通过努力争取实现实现成本是否合理是是否否否否取消取消图2:新产品开发概念筛选流程4、市场测试和商业性投入这是新产品进入市场应该采取的决策和措施。市场测试是新产品试销,通过试销来研究营销策略。商业性投入涉及到投放市场的时间、地区、销售渠道、销售对象、销售策略以及销售服务等,不具备这些必要的条件,商业性投入就不可能实现。创业企业在初创期对目标市场的考量是非常重要的。是先有市场再搞产品,还是先有产品后发展市场呢?要有不同的营销策略。商业性投入的成本很高,风险很大,必须十分把握。2.3新产品开发风险的相关理论2.3.1新产品开发风险概述1、风险的特征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新产品开发风险的概念有多种解释和规定,一般认为:风险是在一定环境和期限内客观存在的,导致费用、损失与损害产生的,可以认识与控制的不确定性[1]。可见风险本质上是一方面承受风险的特定主体即风险主体对客观事物运动规律或信息的掌握不充分,主观上对结果不确定;另一方面结果变动程度受客观风险因素的影响而不确定。风险与不确定是有区别的,风险是指事先可以知道可能后果,但不知道出现的概率;而不确定性是事先不知道所有的后果,或虽然知道可能后果但不知道出现的概率。2、风险的性质(1)新产品开发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意识为转移的。也就是说在新产品试制过程中,风险处处存在,人们无法回避它、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识别风险、应对风险,从而避免或降低损失。(2)风险是可以识别的,因而也是可以控制的。所谓控制,是指可以通过适当的技术措施或组织措施来回避风险,或控制风险发生所导致不利影响的程度。现代管理科学已经为风险识别与风险控制提供了理论、技术和方法。本文第三、第四章将专门论述。(3)新产品试制的技术含量越高,风险就越大。可以认为:风险与收益是一体的、共生的。如果能够有效地管理风险,往往是风险越大、收益越好,则风险将会转换为收益。事实上,任何收益都是在克服风险的基础上取得的。3、风险的类别新产品开发活动本身具有探索性、创新性和系统性,风险来源也就极为广泛,而对其中任何风险因素的忽视都可能造成新产品开发的失败。因此,辨别和分析新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是进行风险控制的前提。综合新产品试制的风险类别众多,大致有:(1)技术风险。在本文第三章3.1中作专门论述。(2)生产风险。它是指把研究开发成功的新产品样品及时地转化为可批量生产的产品的能力,它要求生产系统具有较强的组织生产的领导力。企业的配套技术不适应、生产工艺不过关、原材料、配套件供应跟不上、设备性能不符合技术要求、生产能力不足、生产调度不力等都会产生生产风险,导致新产品质量和性能、批量达不到设计要求。[1][1]肖勇.论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一期,P8(3)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产生于新产品开发的市场化阶段,是指新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而导致未被市场有效接受的可能性。(4)竞争风险。新产品开发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如果开发的新技术产品在市场上失去与同类商品的竞争能力,那也只能“败北”。市场是公平的,竞争是无情的,竞争的法则是“大浪淘沙”,新产品市场会暂时打破市场格局,竞争对手的改进产品会“消化”过时产品,加上市场的恶性竞争或采用不合法手段来争夺新品市场,这都可能给企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5)资金风险。新产品开发项目通常对资金的需求重大且难于预测。在新产品开发活动中,由于对资金需求估计不足或项目费用控制不力造成超支,如果资金不跟进就会使新产品开发活动停止不前,甚至半途而废。(6)其它社会风险。这主要反映在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或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变动和调整,在新产品技术规范、产品标准、安全性能、环保要求等方面的法规和规定的变化,可能给新产品进入市场带来障碍;国家进出口政策、汇率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意外灾害等都会给新产品开发项目带来风险。2.3.2新产品开发项目生命周期和风险得失量分析1、项目生命周期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实现过程是分阶段循次进行的,而所有项目阶段的集合被称为项目的生命周期(ProjectLifeCycle)。项目的生命周期用于定义一个项目的开始和结束。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rojectManagementInstitute,简称PMI)的解释,一个项目生命周期可以根据项目具体的应用领域和工作内容划分成各种不同的项目阶段,但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进行限定,对于大多数的项目,通常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概念/启动阶段、开发/计划阶段、执行/实施阶段和结束/收尾阶段(如图3所示)[1]。执行阶段计划阶段资源投入水平执行阶段计划阶段资源投入水平收尾阶段启动阶段收尾阶段启动阶段时间图3:项目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资料来源:PMBOOK)了解项目生命周期的意义主要是对项目开发的各个阶段的风险进行识别与防范。在每一个阶段,可能发生的风险性质和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在不同阶段的主要技术风险,往往反应在:启动阶段①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研究存在隐患,有未被证实或预料的复杂技术。②项目的目标不明确,应对的技术手段不对称。③项目的社会调研不充分,精细论证不够,立项具有盲目性。计划阶段①对项目技术风险因素分析不到位。②缺乏技术风险的预警措施。③企业缺乏对项目的整体协调能力,资源配置缺失。实施阶段①项目团队技术力量储备不足,或专业互补性差。②纠偏措施失控,在项目过程中不起作用。③项目内容和进度变化没有从项目计划中调整。收尾阶段①项目结题报告与项目计划不符,偏离项目目标。②项目过程的技术资料不齐全,技术文档资料不能完整性归档。③交付产品不符合项目合同要求,客户拒收。2、风险控制过程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大小是不一样的。同时,在新产品试制项目的整个活动过程中,对各个阶段的风险管理,应该完全处于受控范围之中,如图4所示[1]。执行活动水平计划活动水平收尾启动控制阶段开始控制过程阶段结束图4:项目试制周期的风险控制过程(资料来源:PMBOOK)3、风险得失量概念新产品试制项目在每一个项目阶段,风险的概率不同,得失量也不一样。风险得失量可以理解为风险发生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一般而言,项目在前二个阶段是风险高发期,但风险的得失量在后二个阶段为最高期,如图5所示[1]。资源投入水平风险和概率资源投入水平风险得失量启动阶段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收尾阶段图5:项目生命周期的风险得失量(资料来源:PMBOOK)通过图5所示,新产品开发项目的风险和机会在第一、二阶段处于高发期,主要是专业技术知识和对项目目标不清的技术风险所致。而风险得失量的最高期是收尾阶段,所谓收尾不当,风险最大,往往会使项目成果失败。在项目过程中,阶段风险的机会与得失量亦可用数学式表示。风险可表示为不力事件发生的概率及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的函数,即:R=f(P,C)。式中:R代表风险影响,P代表风险发生的概率,C代表不利事件带来的后果或称风险得失量。在项目周期的各个阶段中,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或不利事件带来的后果越严重,则意味着风险就越大。如果把项目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在实际操作上理解为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商品化研究的三个阶段,从对项目的分阶段投入资本衡量,其可能带来的风险损失,在各个阶段的反应也是不同的。国外的研究表明,应用研究阶段的成功率低于25%,开发研究阶段成功率的可能性为25-50%,产业化及商品化阶段的成功率一般为50-70%,三个阶段的投资比大体为1:10:100。显然,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尽管论证阶段的淘汰率最高,但是由于该阶段投资费用和投资累积最低,风险是比较小的。而在产品开发和上市阶段的投资开始增加,累积投资量逐步扩大,虽然失败率相对低,但风险的绝对值量却被放大了[2]。[1][1]张立友、于晓璐、金林.项目管理核心教程与MPM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P237[2]赵飞.论新产品开发阶段的风险管理[J].湖南有色金属,第25卷第4期,2009年8月,P74第三章新产品开发技术风险来源与识别3.1新产品开发技术风险来源新产品开发是技术创新,主体是企业。新产品开发以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技术手段和营销策略来适应市场新的需要而获取市场价值。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是具有创造性、时效性和高风险性的,也就是较大的技术风险。技术风险反映在新产品开发全过程的各种类型的不确定性中。对于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初创期,在新产品开发上的不可预知的技术风险会更多一些。因为,初创期的技术集结力量和识别、预防技术风险的能力有限。热衷于对市场的追求,忽略对新产品开发的技术难度,往往会导致新产品开发的失败。3.1.1新产品开发技术风险界定1、技术风险界定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技术因素导致新产品开发失败的可能性,可称谓技术风险。2、技术风险来源技术风险是由于新产品开发技术本身的不成熟、不完善带来的风险。也可以认为由于新产品开发具有探索性和技术不确定性,是技术风险的主要成因。科技型创业企业,在初创期新产品开发中潜在的技术风险比一般企业要多。新产品开发对技术的要求高,是一项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活动。技术问题始终是新产品开发的核心问题,技术风险往往是企业最为关注的风险,技术风险的成因,一般有三个方面:(1)技术成熟程度技术是否成熟是导致项目进行的关键风险因素。技术的先进程度也是影响产品开发的重要因素,技术是否先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产品是否具备技术、成本等竞争优势。(2)技术复杂程度科技型创业企业开发的产品都具有相当的技术复杂程度。技术的高度复杂性、技术快速变化的时效性,增加了技术复杂程度,给新产品开发带来风险。(3)技术障碍程度新产品项目往往因为在试制过程中遇到技术障碍,障碍是难点,也是不确定因素。技术障碍程度越大,造成的技术风险越大,如果不能及时识别、提前防范,会使试制工作因为技术障碍无法逾越而停滞不前,技术障碍是新产品开发时必然遇到的技术风险。3、技术风险程度技术风险的大小则受技术成功的不确定性,技术前景的不确定性,技术效果的不确定性和技术寿命的不确定性的影响。4、技术风险类别本章前段对新产品开发技术风险界定,做出了说明。从广义上认识其实技术风险的种类很多。在新产品开发中的技术风险的成因中,可以识别其成因源于技术范畴自身规律的影响。在新产品试制中,主要的技术风险类别有:技术不足风险、技术开发风险、技术保护风险、技术使用风险、技术取得与转让风险、技术知识产权风险、技术标准风险、技术操作风险等。这些风险有的来自内部环境,有的来自外部环境。3.1.2创业企业技术化发展过程的技术风险因素科技型创业企业的技术化发展过程,从当前社会技术发展水平衡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技术模仿、技术改进和技术创造。这三个阶段有不同的技术风险因素,主要表现为:1、技术模仿这是科技型创业企业在初创期的起步做法,也是初始产品投入市场的一条捷径。其实,技术模仿的技术风险是非常大的,主要是对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在应用上的识别和使用。硬件技术是有形的实体,如关键设备、测试仪器、原材料和零部件等。而软件技术的技术专利、技术诀窍、技术数据、专有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如果不能正确采用,都是技术风险的源头。2、技术改进这是创业企业已具备了一定的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要求来改进生产技术、产品性能和质量等,这是属于渐进性的技术提高过程,这一过程最大的技术风险在产品设计、技术标准和技术工艺路线上。因为,面临的新产品是技术的再重造,不是解决产品的有无问题,是扩大产品线和发展新产品的决择。3、技术创造这是科技型企业的成熟阶段,是具备扩张力的时期。这个创业时期段,也是由科技型企业升级为高科技企业的前奏。企业拥有一流的产品和工艺设计能力,具有较强的新产品开发能力,能够自主开发新技术。这个阶段的创新技术,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创新。此时,技术风险的表现很多来源于产品技术标准与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知识产权的争议和企业管理不适应技术快速发展需要而产生的风险。3.2不同开发模式技术风险来源的实务分析研究与开发新产品,是科技型创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源,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体现。实务中,研究与开发新产品通常分为自主研发、委托研发和合作研发这三种模式。不同的开发模式存在差异性,反映出的技术风险因素亦不尽相同。3.2.1自主开发新产品技术风险的主要来源创业企业自主开发新产品在初创期的意义不大,往往由于盲目投入、自不量力,受企业不切实际的经营目标而带来灾难。自主开发遵循“先易后难,逐步提升”的原则。自主开发依靠自身的科研开发力量,资源配置能力,领导决策能力,团队协调水平等,去独立完成项目。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基础上再创新三种类型。主要风险来源有:1、创业者对开发新产品缺乏领导决策能力对于创业企业新产品开发而言,战略是决定成败的先决条件。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对企业的运营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新产品开发的技术风险是企业运营风险其中一部分。科技型创业者往往是技术人才,有技术专业但缺乏创业管理经验。创业者如果缺乏决策能力、整合资源能力、发挥团队优势能力,在新产品开发将是直接的风险制造者。创业企业通过什么方式,如何开发新产品,如何实现创业企业的持续发展,这是创业企业战略定位的核心。创业者对新产品开发的错误选择,往往是新产品开发失败的源头。2、新产品项目团队的技术专业结构和人员配备不合理新产品开发的成败得失主要是项目团队的努力,这是以技术为主导,以资源为保证的经营活动。技术人员的专业结构如果缺乏互辅性,团队人员配备不齐,没有项目的技术领头人,这都是新产品开发技术风险发生的来源。3、开发新产品试制项目的技术不成熟新产品开发不能凭着市场感觉走。尤其是创业初期,应该避免饥不择食的盲目选择项目。市场需求的产品,能否开发?这要根据企业的技术实力,要衡量开发的技术条件、技术能力是否成熟。不然,势必会在试制过程中夭折。新产品试制过程的技术风险,大抵是技术不成熟引起的。创业者的好高骛远,脱离企业实际的技术条件,去追求市场的高利润产品项目,“两只眼睛都盯着市场,没有留一只看自己的力量”,是技术风险的“伏笔”。4、应用社会技术带来的技术风险社会技术是当今社会上已经公示的技术,有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之分。在应用社会技术时,技术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侵犯知识产权;二是盲目采用,技术先进程度太高,或不适合开发项目,给新产品开发带来后患。3.2.2国内用户参于合作开发的技术风险因素与国内用户合作开发新产品项目或接受用户委托研发的项目,是科技型创业企业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模式,也是一种优势互补,降低开发成本,提高项目水平的做法。合作研发是指合作双方基于研发协议,就共同的新产品开发项目进行研究与开发,主要技术风险因素有:合作单位选择不当,知识产权界定不清,合作协议的技术条款分工不明,双方合作单位沟通障碍,项目试制流程不畅、不配合、合作方案设计不合理、项目风险承担责任不清、权责利不能合理分配和资源整合不当、供应不及时等风险。3.2.3国际技术合作项目的技术风险识别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国际技术合作项目颇多,应用方式也较广泛。主要是中外技术合作开发项目,海归创业人员的国际开发项目,应用国际先进技术特许项目等。世界各国由于科技力量、经济实力的强弱不同,在技术发展上参差不齐。按技术发展的水平,一般可以划分为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技术较先进的次发达国家、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三大类。国际技术合作是技术转移,由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转移。发达国家利用人才和科技优势,采用依靠创新战略,首先生产出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内上市,同时,将先进技术寻找国际合作伙伴,获取技术转让、技术特许、合作开发产品,以获取高额利益。科技型创业企业在与国际技术合作项目上,会根据自己的国情,通过引进吸收,用“引进+创新”的模式,也就是采用自行研制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发展适合于自己的新技术、新工艺产品。国际技术合作项目的不确定性给项目带来了巨大的技术风险,主要原因有:缺乏对国际技术合作规则的认知与操作;对合作方提供的新技术的价值与应用了解不够,技术转化为商品的把握程度不高;对国外的合作伙伴知之甚少,是技术的创造者,还是技术的经纪人,能否在合作项目上解决实际的技术问题;技术合作协议没有按国际惯例谈判、签约;知识产权的归属没有依据和法律保护说明;引进的先进技术难度大,自身消受不掉,应用在开发产品有困难;新技术的开发项目如果缺乏技术工艺保障,会造成新产品的生产风险。3.3新产品技术风险识别3.3.1技术风险识别的方法每个新产品的开发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风险,都可能出现不可控制的偶然事件发生。有些技术风险在新产品开发前就可以识别出来,还有一些则可能无法预见。技术风险识别是技术风险防范的前提。如果对技术风险不能准确的识别,就不可能清楚新产品开发项目存在什么风险,就会失去及时、有效地控制这些风险的机会。只有对潜在风险进行充分的认识与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应对风险的措施,才能防范风险。技术风险识别是一种持续性和系统性工作,由于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各种条件都在不断地变化,项目的风险也在不断变化。风险识别贯穿于项目整个过程的始终。(1)技术风险识别的依据新产品开发项目书对项目的风险识别具有指导意义。新产品试制任务书的技术要求、设计标准、产品功能、技术性能、资源配置、采购计划,项目的工期和成本估算都是风险识别的关键。(2)技术风险识别的方法对于新产品开发而言,对试制项目技术风险识别的方法,一般采取:①项目审核法。召集相关人员与项目团队的管理、技术人员对项目的整个试制过程进行风险识别,经过综合分析和研究后,形成预防技术风险措施的书面文件。②德尔菲(Delphi)法。是专家调查法,是指在识别风险时,采用信函的形式向有关专家提出问题,然后,将所回答的各种意见整理、归纳,并将综合后的意见再次反馈给项目风险专家进行分析,再经多次综合和反复讨论,直到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为止。③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法。这是进行风险识别时最经常使用的方法。它通过会议的形式充分发挥与会者的创造性思维和专家经验来识别项目风险。④SWOT分析法。SWOT分析是一种识别风险的选择方法。SW是指项目本身的优势与劣势,OT是指项目外部的机会和威胁。SWOT用于项目风险识别时,是对SW和OT进行综合分析,作出系统评价,最终达到识别项目风险的目的。⑤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法通过层次分析将项目分解成若干个无直接关联的“子项目”,再将各个子项目层层分解成各个关联的“分支”,进而将各个“分支”逐次、逐层向下分解成一个个“节点”,从“节点”再往下最终可以细化分解到“叶子”。运用思维导图法可以将项目细化分解成“子项目”、“分支”、“节点”、“叶子”。通过该方法项目中各个技术要点、风险控制点便一目了然。3.3.2技术风险分析技术风险分析是在识别技术风险事件后,需要对风险发生的原因、风险发生会造成的影响、风险相关责任人员、风险所属新产品试制项目的阶段或流程等搜集进一步的信息,以便后续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应对。技术风险的直观性较强,在项目的试制过程中,技术风险还是有可以识别的一方面,但是,往往技术风险并不孤立存在,可能在整个项目流程中的一个节点上,而且随着项目的进度而变化着,这就是不确定性,不容易识别的另一方面。所以,只有全面、准确地识别风险、才能衡量、评估风险和选择应对风险的办法。在实际操作中,笔者认为,技术风险识别与分析很难完全割裂,往往是同步进行的。也可能会遇到技术风险事件显得多而庞杂,关联性的因素又太多这就需要进行疏理,进行系统分析。开展技术风险分析时,由于参与技术风险识别的项目团队人员的文化背景、技术能力、业务层面不同,也可能对同一技术风险事项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表述。技术风险分析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是对技术风险影响和后果进行评价和估量。第四章新产品开发技术风险防范4.1制定技术风险防范策略4.1.1技术风险处理措施技术风险处理是在对新产品试制项目的技术风险识别和衡量后,对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处理措施,以消除、减少新产品试制风险因素带来的损失。一般技术风险处理的方法有:1、技术风险规避策略在采取规避策略之前,必须对技术风险因素及风险影响程度有足够的认识。只有在新产品试制项目技术难度有潜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又无其它措施可以控制时,实际上已超出了创业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上对项目技术难度的接受能力,那就主动放弃项目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试制方案以规避已知但又不能克服的技术风险。2、技术风险转移策略转移策略是将新产品试制项目中的技术难度较大、实验条件不具备、开发成本很高、工期很长的部分技术手段转移给合作者,一般有新产品试制项目的部分子项目,元器件、组件开发,联合调试等。技术风险转移是契约式的,在责、权、利方面受法律保护,是科技型创业企业初创期一种常用的策略。3、技术风险控制策略技术风险控制策略是指风险事故发生前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减低风险发生的几率。技术风险控制策略应用在新产品项目的进度流程中,有风险的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原则意义上,事前控制是识别风险因素后控制发生风险的几率;事后控制是风险处理,把风险影响的程度降低到最小。4.1.2技术风险规避方式科技型创业企业在初创期,由于自身的新产品研发力量不足投入资金有限、资源配置不良,在市场需求产品的开发上,往往采用模仿创新战略。模仿该项产品技术,并对其进行稍作变动的补充、提高、改良和完善。在技术工艺上,为满足生产要求,根据自己企业的生产条件制订生产工艺流程。这可降低技术风险、节省开发费用、缩短从技术—生产—市场的时间。模仿的技术风险主要在是否侵犯知识产权上。在实际运用上,技术风险规避方式表现为:1、技术和市场相结合,以技术能力为主市场需求的产品不等于创业企业能生产的产品,这受到自身技术开发能力的牵制。盲目开发新产品,没有技术手段作保证,寸步难行,处处是技术陷阱。技术跟不上的市场商品,只能放弃开发,放弃是技术风险规避最原始的方式。2、创新和仿制相结合,以开发能力为主在新产品开发活动中,创新技术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多,而仿制的新产品项目技术风险因素少。要规避技术风险发生的几率,采取创新和仿制相结合的方式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尤其在仿制时,创新技术是在被仿制产品的技术水平上提高的。使创新技术的发展有一个连续性和基础可靠性。在创业阶段新产品的开发采取仿制的方法,在仿制的基础上提高开发能力。开发能力的提高,造就了技术创新的提升,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渐进过程。3、独立开发与合作研制相结合,以自我水平为主合作开发是避免新产品试制项目技术风险的规避方式。问题是合作开发是指双方,只有双方的技术力量旗鼓相当,合作方才有技术主动权,如果是被合作方的技术开发能力非常强势,在合作过程中,合作方的项目主导地位就处在劣势。跟随被合作方的技术路线进行时,合作方的技术能力跟不上,意味着技术风险的几率上升,要合作研制,就必须对项目的技术论证在自身可适应的范围内。否则就采取“委托开发”的方式。4、新产品开发的差异性、功能性,以标准化、系列化为主科技型创业企业往往在新产品开发时,过多考虑产品的差异性、功能性,因为,这样的商品在市场上有卖点,相应的利益较好。差异性和功能性的实质是技术程度和生产条件的反映,也是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表现。但是,初创企业的产品开发尚处在初级阶段,不能超越自身的技术层面和克服配置的资源短缺,能够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把产品档次提高,质量提高。推行产品的标准化设计、系列化发展,执行国家规定的产品技术标准,可以有效地跨越技术障碍,规避技术风险。这既能减少设计制造的工作量,加速新产品开发和制造的进程,又能降低新产品研制成本,加快推进新产品上市的速度。4.2技术风险防范措施的实务应用4.2.1树立正确的市场竞争观念1、合理的新产品开发策略定位产品开发策略可分为现有产品开发策略和新产品开发策略。在现有产品开发策略上,主要是改进现有产品和发展产品线。大多数的新产品开发都是归为对现有产品的改进而成为新产品的。科技型创业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能力,可以根据具备的创业资源优势在市场开发策略和产品多元化策略中去寻求与现有市场互为补充的新的目标市场。现实中,许多创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往往因为开发策略的定位失误或平庸而失败。合理定位新产品策略应与创业企业不同发展期的目标和总体营销策略的要求和市场消费者采用新产品的速率相符合。尤其在新产品开发要求资源的组合上,对新产品策略的影响起着直接作用。2、正确的市场竞争理念创业企业必须认识到新产品开发的收益与风险是共生体,较大的收益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新产品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要企业各部门的真诚合作,各生产要素充分协调才能成功。新产品开发团队更要树立正确的创新理念,实事求是地明白自己的能力,清楚了解新产品试制项目的技术难度,把握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采取防范措施,发挥团队的作用与效力。科技型创业企业在初创期,企业缺少产品开发经验的原始积累,较少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思想,但惧怕风险,经不起失败。开发新产品要选好目标市场,要在市场经济中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在力所能及起点上不断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向市场推出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4.2.2明确新产品开发战略目标1、符合总体经营战略的需要创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管理好现有产品以取得短期内最大的市场效益;二是不断开发新产品,使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新产品战略要符合创业企业不同创业期经营战略的需要。在做法上可以从内部的研究开发中获得新产品,也可以从外部获得新技术。当然,单纯依靠从外部获得新产品是不稳妥的。一般创业企业都会在这两种方式中择优来开发新产品。科技型创业企业一般适合内部开发战略,以内部驱动来带动市场驱动,这也是科技型创业的特点。创业企业在初创期必须根据实际现状去选择战略,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正确选择新产品战略,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技术风险,也帮助创业者做出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正确决策。新产品开发战略,如图6所示[1]。技术转让外部开发战略购买专利或许可证委托开发新产品开发战略市场防守市场驱动型获取新市场占有率优先进入潜在市场内部开发战略创新型内部驱动型追随型技术开发图6:新产品开发战略[1]赵康.新产品开发风险决策及战略研究[J].软教学,1993年3月,P24[1]赵康.新产品开发风险决策及战略研究[J].软教学,1993年3月,P242、符合自身的技术开发能力初创期的科技型创业企业,一般都拥有一些核心技术,也就是具有一定的产品开发能力,但是,缺少的是能否把握市场需求,找到问题,确定选题,并组织团队人员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创新资源投入积累的结果。例如引进技术,可以把消化吸收后的创新活动视为新产品开发活动,关键的是把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能否提升开发能力。选择新产品战略的原则应建立在自身技术能力的基础上。4.2.3选择不当的项目要采取终止策略新产品试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项目选择不当,在试制过程中会困难重重,技术风险接踵而来,要采取终止策略。如果终止的时间越往后,则累计投入的资源会越来越大,风险的损失也随之递增。在创意筛选阶段终止的项目,其风险要低于创意开发阶段终止的项目,而且对于一些在技术问题上尚不能贯通,需要边试验边试制的开发项目如果不及时终止,还会影响企业的资源短缺、经营亏损,甚至导致初创期企业倒闭。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继续/终止的决策程序,以便对项目全面评价,及时终止技术上进行不下去的项目。4.2.4对新产品开发项目实行管控措施1、立项的管控措施立项主要包括新产品开发项目的立项申请、评审和审批。主要管控措施:(1)新产品试制项目是由创业者,或者是项目团队负责人提出的,由创业企业的董事会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进行评审和审批。审查批准的就确定新产品开发计划和项目负责人,组建新产品开发团队。(2)新产品开发计划必须符合创业企业的发展目标、符合当前市场的需求、符合项目开发团队的技术现状、符合企业提供资源保障的能力。(3)提出新产品试制项目立项申请,进行技术论证和可行性分析,新产品开发项目的论证分析工作,主要有技术可行性分析,市场可行性分析,财务可行性分析这三份报告。分别由项目研发团队、市场部和财务部出具相关数据和文件资料。由项目研发团队汇集后出具评估意见。评估意见必须对试制产品的市场需求、产品技术的国家标准、产品的技术指标、工艺条件、技术性能、生产方案、技术开发能力、技术保障措施和项目开发费用概算等作出明确说明。(4)新产品开发不是项目团队的孤立活动,是创业企业的组织活动。创业者必须协调和确定协同部门和责任人,确保开发目标与进度、资源保障及时性的实现。(5)项目团队在“新产品试制纲要”中,必须详细描述试制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对可能产生的技术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并作出技术风险的预防措施。2、试制过程的管控措施(1)项目团队人员应熟悉和遵守项目技术标准、要求、总体水平和各自的工作任务,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2)对项目试制过程设定启动、计划、实施和收尾等阶段的考核标准,把试制过程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采取防范措施,作为阶段性工作主要的绩效考核。(3)跟踪项目进度,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了解项目配套资源动态,提高资源使用率,保证项目顺利进行。(4)开展项目的阶段性评审,发现问题及时纠偏调整。3、结题验收的管控措施(1)建立健全项目验收制度严格执行测试程序。(2)发现问题立即处理,直至项目达到设计标准为止。(3)不能留下技术隐患和障碍流入生产过程,有完善的技术工艺条件保证生产流程的正常运作。(4)建立新产品项目结题档案。4.3加强对研发项目的技术风险管理4.3.1新产品研发过程管理1、研发设计管理新产品试制项目批准后,项目团队要根据《新产品项目研发计划书》,编写《新产品设计说明书》。在《新产品设计说明书》中,应明确列明技术风险因素及不确定性的可能,主要防范的内容有:设计依据,采用的技术标准及与研发产品相关的标准件、通用件、特殊原料,产品的工艺性、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方面的分析。2、产品设计的更改控制在新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如果对设计要进行更改,必须召开项目团队会议,并把修改意见报创业者或者董事会批准后,先修改计划再修正设计。设计更改应当填写《产品研发设计修改申请表》,批准设计修改有《产品研发设计修改批准书》。3、研发进度管理新产品研发项目必须严格控制研发周期,并根据实际项目进度制订计划赶工或者拖延工期往往都是处理风险事件形成的。控制项目研发进度一般运用甘特图、工作日志等项目管理工具。在项目进度控制中,应采用量化形式对研发项目的进度控制进行表述,不得使用“差不多”、“大概”、“基本完成”等模糊字眼。不然“差不多”完成,会变成“差远了”完不成。在项目进度管理中,重要的一点是过程中的技术风险没有完全处理时,不能进行后续工作。4.3.2新产品研发质量管理1、研发质量管理的内容研发质量管理涉及研发项目的全过程,主要是控制研发项目的质量目标是否得到保证,并监督研发项目质量改进等方法在实施整个研发过程中是否受控。在新产品项目研发的初始期,由项目团队编制《研发项目质量计划》,计划的编制应遵循研发项目质量标准和要求,主要内容有:(1)研发项目总体质量负责人,子项目或分系统工作负责人。(2)研发过程的质量偏差是否跟踪有效,有否纠偏得到改正。(3)对研发中应用的测量工具、仪器仪表是否在检验合格周期内。(4)产品质量目标。(5)异常情况处理标准,是否满足技术风险的识别。(6)研发项目质量保障和相关控制措施。2、研发项目质量管控措施(1)项目团队应当采取质量过程控制法、质量控制图表法等对可能引起项目质量变化的因素进行事先控制。可以认为:质量变化因素关连着不确定性技术风险的存在。(2)对于研发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分析其产生的条件和影响,及时采取纠偏措施,并记录在档案中,避免重复的质量问题再现。4.3.3研发项目技术引进管理科技型创业企业在初创期靠技术引进的方式开发新产品的颇多,存在的技术风险亦不少。成功或失败的技术引进项目,结果都是在识别和防范上。1、认识技术引进类别技术引进是通过贸易或经济技术合作的途径,从企业、团队、科研机构或个人处获得的技术资料,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专利权或其它工业产权的取得。(2)以图纸、技术资料、技术规范等形成提出的工艺流程、产品设计、质量控制以及管理方面的专有技术。(3)外部公司或者团体、科研机构、个人提供的技术服务。(4)利用中外合资或合作经营等手段,引进国外技术的项目。2、论证引进可行性(1)创业企业引进先进技术研发产品最大的技术风险是能否消化、吸收和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是第一位的,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2)技术引进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对需要技术引进的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各个因素的可行性分析和评审,形成《技术引进行性分析报告》,并且要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引进技术名称、知识产权所属单位、技术性能和用途。(2)技术秘密的范围和保密期限。(3)技术成果所有权的界定、归属和分享比例。(4)引进技术的询价、合同条款的公正性。(5)技术引进转化为商品的可行性及风险分析。(6)技术引进成本和预期收益的估算。3、引进技术的运用创业企业在引进技术的运用上,从不认识到逐步认识的技术进程中,在不断识别技术风险和防范技术风险。初创期缺乏引进技术应用的实战经验,更加需要加强引进技术运用的管理。技术风险管理的主要方面有:(1)做好引进技术资料的验收。如果是外文资料要做好翻译工作,并且把翻译的中文稿,由资深专业人员校译后再运用。(2)根据引进技术的特点,项目团队进行全员培训,熟悉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掌握技术标准,对技术工艺能否满足生产要求进行实验。只有经培训合格后才能开始项目运作。(3)在熟悉在掌握引进技术资料、文件的过程中,识别技术风险,提出技术风险预警和防范措施。4.4重视新产品上市运作管理新产品投入市场过早,会影响老产品收益最大化;反之,在老产品处于衰退期仍没有新产品投入,就直接影响销售额和利润下降。对于模仿改进型产品来说,在老产品销售额开始下降时投入市场较为合适。而对于创新型产品而言,应该尽早投入市场,因为:1、要对新产品进行技术摸底,接受顾客评议,尽可能地尽早发现产品的技术性能和产品功能的问题。同时,检验产品设计和商品的性价比,对新产品出现的技术问题可以及时修正,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预防产品在使用上的技术风险。2、创新型产品技术变化速度较快,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技术会很快地被其它新技术和替代品所取代。同时,必须考虑新产品本身的技术成熟程度,在技术障碍没有消除,产品质量不达标准的情况下,就大批量地组织生产,投入市场,其结果是技术风险直接摧残新产品的市场生机。3、要重视对新产品的保护工作,对新产品仅有技术壁垒还不够,应该充分利用专利制度和法律手段及时对新技术、新产品进行保护,并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保密措施。第五章A公司数码技术GA新产品开发项目技术风险防范实证研究5.1A公司概况A公司是刚开办五年的科技型创业企业,尚属起步阶段。主要研发、生产非标定制的软件和硬件产品,有12个系统共40多项产品。自主研发并生产的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具有生产信息实时写入、生产信息追溯、生产信息动态显示、生产异常数据动态报警等功能,能通过数据中心处理、对比,在SQL数据库及软件编程技术的支持下,实现生产过程管理的信息化、数据化和可视化管理。该产品自2008年上市后,几经改进,现在省内同类型产品中暂列前茅,在苏州和无锡地区的一些企业受到青睐。A公司经过了艰巨的创业初始期,创业团队也经受了技术与市场的双向考验,在市场竞争的洗礼中成长和逐步成熟。A公司从创业时的一无所有,到至今将有五个应用技术项目在准备申请专利,是一个重大的技术开发突破。2007年,甲、乙、丙三位,是一家外资电子有限公司的同事,乙是电子控制工程师,甲、丙两位是学计算机技术的,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生。由于该公司经营方针转向,志同道合的三位同仁,走上了科技创业之路。在政府创业政策的扶持下,尽管创业伊始,路漫漫,不平坦,他们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宗旨,一路笑声地走下去。现今,由创业的初始期向创业的成长期过渡。A公司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公司本部有30多人,专门从事新产品开发,还有社会合作者,已经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迈开了科技型创业的关键第一步。5.2项目背景GA项目是数码技术应用的拓展研发项目,项目名称为:LED可视化生产管理系统。该系统是利用电子控制及软件编程技术,由多个方阵组成的。将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要求发布的有效信息通过L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